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风流-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卖吗?对于诸国的许多大臣甚至宗室、诸侯来说,与他们狼狈为奸,给他们提供保护,同时挣来大笔的银子,才最是关键。尤其是倭国,据说现在倭国的将军已经势弱,岛内的诸侯征战不休,不少诸侯,都是仰赖这些走私的商贾资助,才得以招兵买马,甚至不少倭寇,都是依附在他们门下,有的走私商,下头蓄养的倭寇就有数百上千人,占据某岛,将那儿当做转运之地,这些,都是长期经营来的,从郑和下西洋之后到而今七八十年积攒来的人脉和规矩,甚至有走私商,便是到了倭国的将军幕府,亦是他们的座上宾……”
叶松说出这些的时候,叶春秋倒是并不觉得奇怪。
叶松说的没错,大明的海禁,除了偶尔的官方往来之外,几乎断绝了与各国的关系,对于诸国的态度,也只是你按时遣使来朝就可以了。
而对于诸国来说,他们所急需的大明特产,单凭朝廷的一点赏赐,是完全不够的,这个时候,那些坚持要海禁的走私商人就等于是取代了朝廷的角色,他们通过贸易结识了不少该国的达官显贵。
某种程度来说,这个走私的网络,当然不只是大明,一个巴掌拍不响,在大明海禁的国策之下,给予了他们足够发挥的空间,这八十多年来,早已经营出了一个跨越国家的集团。
叶春秋道:“我听说过一个说法,说是倭寇盘踞海外,按理来说,若是无人指引,这些倭寇如何能够屡屡侵犯我大明的海疆,因此甚至有人认为,许多倭寇,根本就是某些人所养的打手而已,本来这些,我是不太信的,想着这世上哪里有人会养着一群强盗来侵扰自己的乡土,可是现在,却发现由不得人不信了。”
叶松面对叶春秋,终于显得轻松了一些,笑道:“这……可说不太准,都是以讹传讹的事,不过这样一来,春秋反而更要小心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十二章:圣驾
叶松看着叶春秋依旧平静的脸色,像是怕叶春秋没有将他的话听进去,接着道:“若只是一个侍郎,还好对付,可是现在看来,这侍郎背后,显然是深不见底的,这些日子,春秋真的不可不小心。”
叶春秋不由莞尔一笑,其实听着二叔跑来跟自己说小心,嗯,有点怪怪的……
叶春秋还是点了点头,而后道:“确切的消息,还要继续打探,不过你以后也要小心一些,他们的人里头,既然有锦衣卫,说不准会注意你的一言一行,二叔也不必刻意去打听什么,就权当是和人交交朋友,有什么事,直接禀告就是,钱还够不够?”
“够,够的。”叶松忙道。
叶春秋便道:“在这京师,哪里都需要钱,不够的时候和东叔打个招呼,还有,这些事,府里谁也别说。”
叶松点头道:“明白。”
此时,叶春秋不由想起了什么,道:“辰良在国子监还好吗?”
“他现在比从前稳重了,读书也肯用功,他其实只是有点傲气,从前……”叶松犹豫了一下,才继续道:“从前所有人都将他捧在手心里,所以任何事都不服输,现在不同了,他现在是以春秋为榜样的。”
叶春秋不由哑然失笑,道:“咱们叶家啊,现在还有指望金榜题名的,也只有他了,愿他当真能鲤鱼跃龙门。”
叶松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而后才离去。
自从上一次疯了后,叶松显得沉默寡言了许多,不过人也变得谨慎了。
叶春秋也不再做他想,外界的纷扰,其实不紧要,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早上,叶春秋又动身去了镇国新军大营,却见在镇国新军大营门口处,钱谦正带着一干侍卫站在这里。
钱谦一见叶春秋,便上前笑道:“春秋,正等你呢,陛下就在……营中……”
呃……
他怎么来了?
叶春秋没有再跟钱谦寒暄,连忙入营,讶异地看到朱厚照正大汗淋漓地与镇国新军一齐‘操练’。
朱厚照也发现叶春秋来了,却依旧站得笔直,他身上正穿着巨鲨服,只是其他的镇国新军生员的表情都显得有点怪怪的,却还是认真地各自操练。
叶春秋想要上前行礼,朱厚照却用眼神制止了他,叶春秋便晓得他的意思,索性背着手在一边旁观。
一直到就地休息的哨声响起,朱厚照才挥汗如雨地活络着身子走出校场。
叶春秋这才上前行礼,道:“陛下怎么来了?”
朱厚照便道:“朕闲来无事,闷得慌,便溜了出来。”
说到溜了出来这句话,显得很是理直气壮,叶春秋可不相信是溜,小皇帝现在属于老油条,谁也管不住了,大抵只要他带着侍卫出去,也无人敢说什么,大不了就是陛下的几位‘师傅’们抱怨几句而已。
而朱厚照最大的技能就是脸皮厚,不然为何叫朱‘厚’照呢,可见先帝取名时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叶春秋没有继续追问,倒是朱厚照道:“这操练也太辛苦了,哎呀,难怪镇国新军和别人不同呢,朕都有些吃不消了,话说起来,春秋,秦皇岛如何了?”
叶春秋想了想,道:“而今已经开始建设了。”
“哎,这都是银子啊,朕看到那些银子,真是触目惊心,却不知那么多的银子砸下去厚,秦皇岛会成什么样子。”朱厚照叹了口气,多了几分多愁善感,道:“朕现在算不算在做一件开先河的事?”
“理论上来说……是的。”叶春秋回答。
朱厚照便背着手,显得神气起来,道:“自从佛郎机袭了泉州和天津卫,朕就越发明白一件事,从前老祖宗的那一套,真的是行不通了。朕的几个师傅,别的事倒是做得有声有色,可遇到这种新事物,就力不从心了,朕倒并非是说他们欠缺什么本事,其实很多事,连朕都看不懂,昨儿,朕还做了梦,梦到十万佛郎机人来袭,想想看,两三千佛郎机人便让咱们大明焦头烂额的,十万会是什么样子呢?在那梦里,他们战舰千艘,只怕整个东南,都要陷入战火吧,朕突然觉得,战舰方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可以随意在汪洋行走,可神出鬼没地随时袭击任何一处地方,只要有海疆,就可使你防不胜防,佛郎机人这条路,真是走对了。”
叶春秋轻凝俊眉,感觉有点跟不上朱厚照的思维。
不过细细思来,所谓的舰队,不就是草原上的骑兵吗?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可以打了就跑,又可随时依靠强大的机动力,袭击你的薄弱之处,千里的国境,不可能处处都防备森严,只要寻到一个缺口,便可杀得你片甲不留,等你调集了大军来驰援,人家早已跑了个干净。
此时,朱厚照认真地看着叶春秋道:“你为何还不赶紧造船?”
“啊……”叶春秋愣了一下,道:“秦皇岛已经开始在建船坞了。不过臣弟的意思,是先从商船开始,主要是用来运载货物,当然,也会适当配备一些武装,用于防止海寇,战舰的话,眼下佛郎机舰还可以暂时用着,先招募造船的匠人,从小处开始,等到将来再造出大舰。”
朱厚照终于笑了,道:“好吧,不过看来要等一阵子了。”
叶春秋想了想,道:“臣弟听说了一件事。”
“什么事?”朱厚照见叶春秋神色变得肃然起来,便奇怪地看着叶春秋道。
叶春秋道:“臣听说,自朝廷海禁之后,走私猖獗。”
“嗯?”朱厚照皱了皱眉,道:“走私,是何人?”
“这……”叶春秋一时犯难,过了半响,才道:“多是一些东南沿岸的大族。”
“是吗?”朱厚照想了想,不解地看着叶春秋道:“这和镇国府有什么关系吗?”
叶春秋不禁无语,只好耐心地解释道:“陛下,若是走私猖獗,这贸易特许,岂不是成了一纸空文?如此一来,国家肥的多便是那些走私的商贾,这于国家百害而无一利。”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十三章:敲山震虎
叶春秋给了朱厚照足够的暗示。
大致的逻辑就是,走私就坏了贸易特许,贸易特许若是没了,就意味着镇国府会少赚许多的银子。
这等于是,镇国府的钱被人抢走了。
一下子,逻辑就清晰起来。
朱厚照情不自禁地将嘴巴张得有鸡蛋大,然后愤怒道:“此事,朕定会查个明白,你放心即是。”
查得明白吗?
叶春秋不太有信心。
只怕就算是让厂卫去查,也查不出什么结果来,否则这么多年来,历经了数朝数代,为何这些人从未受过打击,反而愈演愈烈?
叶春秋要的不是让朱厚照真的查出什么来,而是希望借此敲山震虎,让小皇帝来向这些人示威罢了。
赶紧金盆洗手,还有机会,否则,连小皇帝都站在了镇国府这边,你们可不要不识抬举。
朱厚照在镇国新军大营里玩了一日,到了傍晚,晚霞洒满大地的时候,方才泱泱地愿意回去。
朱厚照走到车驾跟前,叶春秋跟着后头相送,朱厚照上了马车,才对着车外头的叶春秋笑道:“朕在宫中等你水师的好消息。”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叶春秋朝朱厚照一礼,朱厚照则是笑开了,朝他眨眨眼道:“你的孩子快要临盆了吧,朕掐着日子呢,大概下月就要生产了,关于这生孩子啊,朕有经验得很哪,有什么不懂的,下次会面的时候,大可以问朕。”
叶春秋不由失笑道:“臣弟自己处理就好。”
朱厚照倒是有点恼了,瞪了叶春秋一眼,道:“把朕当外人了,是不是?哼,你可知道什么是羊水吗?”
“羊水就是羊水,羊水破了,就该生产了。”叶春秋回答道。
朱厚照愣了一下,不料叶春秋竟还有一点斤两,便讪讪道:“朕倒是忘了你还会医术呢,好了,朕回宫里去了。”
钱谦在一旁作陪,也和叶春秋道别,接着便步行追上马车,带着数十个禁卫匆匆往紫禁城而去。
叶春秋看着越走越远的马车,不由无可奈何地一笑,而后目光看向了镇国府的研究院的方向,神情若有所思。
叶春秋此时想的,正是让研究院试制火炮的事儿。
事实上,研究院那儿,火炮已经开始试制了,因为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所以这火炮要造起来,反而轻省,毕竟能造复杂的枪械,火炮这种大家伙反而省时省力一些,只是虽然结构容易,可材料和膛线乃至于炮弹的选择方面,却需要反复地实验。
不过这倒是不急的,叶春秋放任着让他们用各种材料去实验。
倒是宫中很快就有了旨意出来,催令南京镇守的魏国公严查走私。
这一旨意出来,却似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轻飘飘地将旨意送去了南京,只是谁也料不到,历来朝廷严查走私,往往都是刑部或是备倭都司去办,现在却是下给了南京守备,有点出人意料了。
变化其实还是有的,至少这旨意出来后,那卢文杰便没有再热情地往叶府跑了,像是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旨意一出,不啻是给了某些人当头一棒,敲山震虎,使他们不但忌惮,而且开始有些失措起来。
可是京师依旧平静,倒是据闻那南京守备的魏国公,亲自赶去了浙江备倭都司,坐镇严查走私,倒也拿了不少的私船。
魏国公倒是不怠慢,办事雷厉风行,而且以他的地位,也无人敢报复他。
叶春秋心知那些被拿的私船不过是小鱼小虾罢了,还没有真正动到沿海那些大族的根本,魏国公的力道可谓是恰到好处,既没有让他们伤筋动骨,使他们不至于反扑的厉害,却又狠狠一通严查,令他们忌惮起来。
此时此刻,水师终于开始调动到了天津,已经在船上进行操练起来,一千六百人的佛郎机与汉人相杂一起,开始学习起锚、掌舵的技巧。
京师里风平浪静,叶春秋现在每次回到府上,叶松都会在厅里等他,将他所打探的消息一一向叶春秋汇报。
而今已到了初秋,万物渐渐萧索,天气也变得凉爽了一些。
叶春秋今日回来得迟,子夜方才到家,门子见了他来,连忙提着灯笼为下车的叶春秋照路,进了门,却听黑暗中有人道:“春秋。”
叶春秋侧目看去,只见叶松如往常地站在这里,在那围墙之后的阴影处,宛若鬼魅。
叶春秋平淡地道:“进去说吧。”
叶松很默契地点头,一前一后地进了厅,叶松也不寒暄,直截了当地道:“江南那儿,有点儿异色了。”
“嗯?”叶春秋呷了口茶,带着询问的目光看着叶松。
叶松便道:“近来许多人的书信往来尤为密切,魏国公现在坐镇杭州,把都司衙门都换了他从南京守备府里带去的亲兵,指使着备倭卫四处巡查私船,打击甚是严厉,也拿了不少人,不过魏国公没有将事情闹大,显然也不愿将这些私船背后的主人揪出来,拿住的,也不去审理,直接的砍头示众,不过现在许多人都不敢下海,听说,现在许多货物都积压在宁波、泉州和松江一带的货栈里,有不少人,损失不小呢。”
叶春秋点了一下头。
这其实很可以理解,这些走私船的货物,肯定是收购来的,而且会大规模地吃货,毕竟按往年的行情,他们会有大量的货物送去海外,既然如此,肯定是一次性把货先进了,再慢慢运出去。
只是收了货物后,现在私船下海的风险却是增加了许多,从前能下海十艘船,现在怕是五艘都不到,还有一两艘可能会被魏国公查获,这买卖算是砸了,人船两失,虽然没有要他们脑袋的意思,却令他们损失惨重。
叶松眯着眼,又道:“倒是近来,海上突然多了许多的倭寇,开始袭击缉私的舰船,而备倭卫的舰船一见到倭船,便立即避战。”
方才还显得脸色平静的叶春秋,终于微微地皱起了眉头,道:“倭寇出来了?”
………………
四章一起发,请大家耐心等待……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十四章:生了
“倭寇出来了?”
叶春秋说出这话后,脸色渐渐多了几分冷意。
叶松当然知道叶春秋脸色突然不好看,不是摆给他看的,而显然是因为倭寇出现的这件事。
叶春秋的表情也渐渐变得严肃起来,又道:“还有什么消息呢?”
叶松想了想,而后道:“我认得一个朋友,说是现在急的不只是某些私船,可能倭国许多人也急了,不少人都是靠着走私船发迹的,尤其是江户那儿,不少大商家都和私船有关系,现在私船的货运不过去,他们也是损失惨重,而这些大商家,往往和倭国的大名关系匪浅。”
“知道了。”叶春秋沉声道,对于这些人,叶春秋才懒得理会,现在就是明着打击你,看你下一步如何。
叶松却是眯着眼,露出了几分阴沉,道:“现在最担心的,其实是倭寇,说不准,接下来倭寇又该猖獗,袭击沿岸了。”
叶春秋颌首,他很清楚,现在朝廷要缉私,出面的又是魏国公,魏国公是镇国府的股东之一,怎么会对他们客气?
现在那些人也是无计可施,至少在朝廷这一层面,已是没有了办法,难保他们不会狗急跳墙,不过,也有可能就此偃旗息鼓,金盆洗手。
“其实……”叶松想着措辞,又道:“其实不是特意去了解和打听这些私商到底有什么能耐和本事,还真是不知道,这百年来,私商们积攒的财富可谓是骇人听闻,他们的财富不敢外露,有不少人都藏匿在外岛,他们借此大肆地建造舰船,还招募了不少死士,其中有倭人,也有咱们大明的宵小,群居于海外。有的船队,甚至人数在数千人上下,他们侵扰的,其实不只是大明的沿岸,那朝鲜乃至安南都是深受其害,尤其是这些年,倭国幕府式微,各地诸侯相互攻伐,有不少失去了主公的倭人武士或是平民纷纷出海,我总觉得,即便某些人肯收手,可是这些海外的倭人和流民,怕也不肯罢休,对他们来说,私货就是他们的生计,失了这个,他们就形同是丧家之犬了,到时不免会狗急跳墙。”
叶春秋倒是笑了,道:“这不是我们担心的事,现在是他们该去担心。”
正说着,却见叶老太公此时急匆匆地冲进来,大叫道:“你……你们……”
一见到叶老太公,叶春秋连忙站了起来,叶松叫了一声爹。
便见叶老太公拄着拐杖上气不接下气地道:“还……还坐在这里做什么?生……生了啊……生了啊……”
“啊?”叶春秋惊讶地大叫一声:“生了,什么时候生的?”
叶春秋不是糊涂虫,在叶府里,能在这个时候说到生了的,当然就是王静初肚子里的孩子了。
叶春秋喜出望外,可又有些狐疑,这生孩子理应没有这样快的啊。
事实上,这段时间,王静初临盆在即,所以叶家阖府都很紧张,稳婆和乳母也早早就准备妥当,就等着临盆。
掐指算一算,现在大抵也正是时候了。
“不不不。”老太公气喘吁吁地接着道:“是快要生了,方才我在家里散步经过你们那院子,正碰上走出来的秋月说静初的肚子疼,说是羊水也破了,曼玉和青霞已去照看了,也让家里的下人去叫那已经住在府上的接稳婆过去了,要生了,要生了,老天保佑,咱们叶家啊……要添新丁了。”
叶春秋二话不说,忙往卧房跑去。
到了卧房外头,果然见到许多人,只见丫鬟们进进出出的,一会儿往里面送热水,一会儿往里面送汤羹。
那些人见了叶春秋,纷纷行礼,叶春秋一改从前的彬彬有礼,却不予理会,冒冒失失地冲进去,便见王静初大汗淋漓地躺在榻上,是不是地叫着痛,青霞和曼玉则是在榻沿照看,给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
“还有多久。”叶春秋不禁问。
曼玉带着几分焦急地道:“这……却是不知了……”
青霞和曼玉都是懂医理的,却还没有过接生孩子的经验。
叶春秋也是一脸郁闷,觉得自己多此一举,这还没开始呢!
他蹲在王静初的身边,捉住了她的手,一副鼓舞的样子朝她点头。
王静初便恬然朝他一笑,亦是握紧了叶春秋的手,叶春秋却是从她握紧的手紧,和喘着气儿的嘴,便知道这生孩子给女人的是什么。
叶春秋又怎么不知道在这个时代生产,其实就是鬼门关里走一遭呢,或许下一刻,可能就是生离死别。
虽然很是焦急和担心,却还是朝王静初笑了笑道:“不会有事的,今儿在这里给你接生的都是同济堂的女医,比寻常的接生婆都要可靠一些的。”
“我不担心。”王静初秀眉紧紧地拧着,显然是在努力地忍着痛,却还是对叶春秋微微一笑,显然不想叶春秋为她太忧心。
叶春秋发现自己手心都是汗,这时同济堂的稳婆终于来了,是个老嬷嬷,见了叶春秋在这里,不由皱了皱眉头,道:“请公爷回避。”
“嗯,等一会,我就出去。”叶春秋多少知道,孩子还没有这么快出来,不避讳那老嬷嬷的目光,只看着王静初,笑道:“这里这么多人,都看着我们,可是想赶她们走,却又怕待会儿肚子更加疼的时候没人照料了,哎,有些话想说,好像也是不便。”
曼玉不由道:“少爷要说什么,无妨的,我们不会四处说的。”
叶春秋与王静初相视一笑,曼玉便道:“那我们捂着耳朵,少爷快说,快说。”
“别闹。”青霞低声掐了一下曼玉的蛮腰。
曼玉便咋舌:“我可没闹……姐姐……”
曼玉抬眸一看,却见青霞的脸上带着几分幽暗,她顿时想到了纳妾之事,可是这些时日,叶家一直再没有动静,可又见叶春秋与夫人相敬如宾,感情深厚,自家姐姐全然成了局外人,曼玉便吁了口气,不敢继续胡说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十五章:陛下圣明
此时,叶春秋专注地盯着王静初的眸子,只见那水汪汪的美眸中带着几分担心和紧张,却又似乎想要极力掩盖这份担心,好让他放心一些。
叶春秋道:“可惜陛下来不了,他之前一直跟我说他很有经验,若是他来了,这生孩子的事,他可以啰嗦上一天,有他指导,事情就好办了。”
虽是有几分取笑的意味,可叶春秋只是想着活跃一下气氛,好让王静初放轻松一些,也好减轻一些王静初的痛疼。
王静初却是不敢笑,叶春秋口无遮拦,可是王静初毕竟是名门闺秀,却不敢‘诽谤’圣上的,便瞪了叶春秋一眼道:“胡说。”
叶春秋瞪大了眼睛,道:“是真的,你不相信?我起初也不信的,可是他总是有事没事的就说羊水啊、妊娠啊、娘胎里的时候该如何如何之类的,总是说得头头是道,很是令人佩服,哈哈,好在他没有来,他若是来了,却不知要说多少话了。”
“喂,朕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就在这卧房之外,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声音飘了进来。
叶春秋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脸上一时带着狐疑。
却又听外头又传来声音道:“春秋,春秋在里面吗?朕听见你的话了,弟媳你好,朕来了,啊……朕不是有意要打扰你们的,只是春秋提起朕,朕思来想去,少不得要应一声比较好,朕不便进去探望,不过弟媳,你可要小心哪,这生娃娃临盆,却是最要小心在意的,记得准备好一团丝布,实在忍不住了,就放到嘴里咬着。若是出血过多,得让稳婆赶紧的把孩子拉扯出来,还有,随时要准备好温水,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得要用温水擦拭干净,剪脐带的时候,也要小心,得将剪子烧一烧……”
叶春秋一脸震惊。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他连忙拍了拍王静初的手背,低声道:“我在外头等你,别怕,你和孩子都一定会好好的。”
接着捏了捏王静初的手,对一旁站着早就不耐,却不敢说叶春秋不是的稳婆点了点,才匆匆地走了出去。
到了卧房外头,果然看到朱厚照站在门外,一见叶春秋出来,神情激动地道:“朕就知道这个时候差不多临盆了,不信你问刘伴伴,朕用晚膳的时候怎么说的?朕说今晚说不定就要生了,怎么样?朕说的没有错吧,后来朕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来看看的好,于是朕用尽了办法跑来了,谁晓得朕的感觉这么的灵,你佩服不佩服,佩服不佩服?”
叶春秋看着朱厚照身后刘瑾一副郁闷的样子,再看叶老太公和叶松等人纷纷到了,俱都一脸无奈。
叶春秋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看着天上的繁星,话说,现在是子夜了,你这天子竟然因为一个预感,子夜偷溜出宫,就是为了来这里证实你的预感?
若是让朝臣知道了,还不知道那些御史会怎么骂。
呃……好吧,这预感还真是灵了!
不过,对于朱厚照久不久的弄出点千奇百怪的事,叶春秋似乎也麻木了,而且也是知道朱厚照其实是一片热心,脸上倒是没有如往常朱厚照胡闹的时候板着脸,而是带着几分笑意道:“陛下圣明。”
朱厚照背着手,神气活现地道:“别的不敢说,可是说到这生娃娃啊,圣明二字倒是没有错,毕竟……朕是很有经验的。”
叶春秋便道:“陛下不妨到臣弟的书房里喝茶?”
“不喝。”朱厚照目光坚定地道:“朕就在这儿等着,弟媳虽然身子孱弱,可是……可是……”他本想说,根据朕的经验,屁股倒是不小,好生养,可突然觉得这话儿不能说,便改口道:“可是吉人自有天相,不必担心的。”
就在这个时候,从卧房里传出了一声刺耳的叫喊声,显然是王静初因为疼痛忍不住叫出来的声音,渐渐的,这些叫喊声越来越频繁。
叶春秋的神情也变得越来越紧张,脸色也越发苍白,却是握紧着拳头,绷紧着脸,定定地站在门外等着。
朱厚照看了叶春秋一眼,眼珠子不由一转,随即道:“朕瞧着也没这么快,还是先去喝茶吧,要不我们在这里帮不上什么忙,也是干等。”
叶春秋看了卧房的门一眼,随即点头。
叶春秋想到现在是初秋,也正是深夜,叶老太公和叶松也在此等着,想到叶老太公年纪老迈,经不得折腾,便让叶松先送叶老太公回去歇息,等孩子生了,再让人通知叶老太公。
接着才将朱厚照迎到了这院子里的书房,这书房其实只跟叶春秋的卧房隔着一个房间,朱厚照坐在书房里的沙发上,翘着腿,感叹道:“怀胎十月,真真不容易啊,每次朕的后妃生产,朕就不免想到母后生朕时的辛苦,心里就不免要感慨一番。”
“陛下说的是。”
叶春秋应着朱厚照的话,可是眼眸一直往门外看出,耳朵也一直地竖着,努力地听着外面的动静,就怕孩子出生了,自己不知道。
朱厚照看出叶春秋眉宇间的忧色,便道:“要不还是到弟妹的门外等着吧,这样你也放心一些?”
叶春秋有些意动,却还是摇了摇头道:“这里离着不远,孩子出生了,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知道的!”
其实叶春秋心里还是很焦急的,可是想到身边有不靠谱朱厚照,不知道会不会在这个时候又做出什么不靠谱的事情,心想还是陪着他在书房里最是妥帖,静初那边有那么多人照看着,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朱厚照便没有再劝说,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叹了口气,不由道:“前几日,魏国公上了奏疏来,这江南沿岸,果然是走私频繁,看着叫人触目惊心哪。”
叶春秋终于将目光从门外收了回来,对于朱厚照说的事,叶春秋其实是真的留了心的,不过他很明白,这其实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七十六章:权威
叶春秋又怎么不了解,其实魏国公也不可能继续查下去,若是真是要查到底,这牵涉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只怕有不少人还是陛下的老相识。
这一点,叶春秋也不得不佩服起魏国公,在这件事上,他拿捏得极好,既给人留了一线生机,又利好了镇国府。
朱厚照却道:“朕想不明白,那些私商,哪里来的这样多的船?据说有的私船,竟不比福船要小,装载的货物,价值数万纹银。这还只是一条船啊,朕仔细思量了你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