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风流-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一开始,叶春秋躲起来,就是知道眼下这个积弊已久的朝廷,是根本无法做到兴建水师的,历史上的大明朝,连维持剿贼和后期抗金的钱粮都无法维持。甚至到了国家危亡在即,无饷可用,即使社稷有倾覆之危的时候,朝廷也不敢对士大夫动手,更不敢拿宗室们开刀,那闯王带着无数流民,四处劫掠,绝大多数,都是地方上士绅土豪,和宗室藩王的府库,结果这些家伙,个个都是富得流油,现在只是建个水师而已,谁敢拿他们动刀?

    对于经历过被佛郎机人的侵犯后,朝廷意识到水师不得不建,可最大的问题是又根本无钱去建,那么叶春秋提出来的这个方案,无异于是内阁的一根救命稻草,因为只是给一个特许,却能成功甩锅,将来若是海防出什么问题,就和内阁无关,而是镇国府承担这个干系了,这怎么看,都是一劳永逸的最好的办法。

    而叶春秋……当然不介意承担起这个责任,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许多人。

    回到府中,次日清早,便有礼部的官员来,敕命也就来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十三章:一份特别的圣旨(第七更)

    既然与内阁还有小皇帝深谈后商议出了一个大家满意的答案,叶春秋便觉得没有必要再故意一直躲在镇国新军大营里了。

    记挂着妻子越来越重的身子,所以从宫中出来后,叶春秋便直接回了叶府,陪陪多日不见的王静初。

    只是没想到,在家中只是待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便有吏部的官员来到叶府,而且带来了敕命。

    叶春秋不禁有些奇怪,按理来说,若是镇国府兴建水师的旨意,叫诏书,也理应是在镇国府宣读。

    因为这份诏书,是给镇国府的,虽然作为镇国公的叶春秋负责接旨,可朝廷的规矩十分繁杂,这又不得不说起叶春秋的本业了,毕竟是待诏翰林出身,所以对于这里头的门道实在太清楚不过了。

    可现在看来,似乎又不太对劲,因为这旨意显然是传给自己私人的敕命。

    敕命和诏命,是有本质区别的!

    只是现在……管他呢,先接了再说。

    叶春秋让叶东吩咐人在中门摆了香案,穿了蟒袍,接着便领着一家老小前来接旨。

    连那二叔叶松也来了,他和其他人不同,毕竟是第一次听到圣旨这东西,这玩意在以往,距离他实在过于遥远了,所以此时他远不如府里的其他人那样平静,他跟在后头,皇城惶恐地一起随叶春秋拜下。

    接着,便听那拿着圣旨的礼官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佛郎机寇来袭天津卫,天津卫,京畿腹地者也,要冲之地,于是臣民不安,朝野不宁,兹有镇国公叶春秋,率军阻敌,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有功社稷,乃敕其为秦皇岛岛主,赐秦皇岛全境土地百三十里……”

    这下子,叶春秋终于明白,为何这不是诏书了,因为这是私相授与的敕命,意思就是,秦皇岛从此之后,姓叶的了。

    叶春秋带兵消灭佛郎机舰队的功劳,一直都没有去论,因为此事朝廷一直在焦头烂额,一时也顾忌不上,不过这确实是大功一件,本就该有所封赏的,现在倒好了,趁着建水师,一并将叶春秋敕为了秦皇岛岛主,镇国公……秦皇岛岛主……

    叶春秋怎么都还是觉得怪怪的,他知道,这一定是小皇帝的主意,也只有这么个‘历史发明家’,才喜欢鼓捣出各种乱七八糟的官职。

    某种程度,朱厚照确实创造了很多奇迹,各种乱七八糟地官职,他是他的首创,至于这秦皇岛岛主,似乎有那么点儿创新不足,不过却很直观,让人一望就知这是什么东西。

    叶春秋心里摇头,内阁几位学士,连这样的旨意都肯同意,这刘公、谢公为了给国库省钱,也是够拼的。

    或者说是债多不愁吧,反正朱厚照已经够胡闹了,到了这个份上,大抵他们的心思是,再让这小子胡闹一次吧。

    念到了这里,那礼官便像吃了苍蝇一样,期期艾艾,也不知该不该继续念下去,最终,他还是艰难地道:“正德六年六月,正德皇帝、万岛之王、威震四海都督大洋总兵官敕……”

    “……”

    叶春秋抬眸,有些不解地看向这礼官,这礼官也是无语地看着叶春秋。

    四目相对,二人俱都明白了。

    叶春秋赐了个秦皇岛岛主,嗯……听着不太牛叉,也没什么创意。

    而小皇帝把创意留给了自己,他没了镇国公,也对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不太感兴趣了。

    小皇帝的性格犹如天气,阴晴多变,他现在对大海很有兴趣,然后他开始发明创造了,他的创造力很惊人,而且还颇有点儿玄幻色彩,多半,他已经在暖阁里,封了自己做万岛之王,又给自己加了一个‘威震四海都督大洋总兵官’。

    卧槽……

    叶春秋几乎可以联想到,就在昨天夜里,朱厚照急不可耐地亲自手书了一封给自己加官进爵的圣旨,然后火速让司礼监的刘瑾给自己盖印,多半这个时候,现在内宫十二监里,已经开始十万火急的制造新的金印甚至可能开始裁剪万岛之王的官衣,还有威震四海都督大洋总兵官大人的铠甲了。

    仔细一想,自己加了一个秦皇岛岛主,他自己却火速成了万岛之王,这家伙还真是一丁点亏都舍不得吃啊,自己虽得到了封土,已经算是优渥了,结果却是朱厚照的万分之一。

    听完这份敕命,叶春秋无奈地站了起来,向那礼官作揖道:“莫不是……这敕命也掉了包,待诏房那儿,是不是又将敕命先去给陛下过目了?”

    这礼官哭笑不得,沉吟了老半天才道:“或许是吧。”

    谁知道呢,反正撞鬼了,他记得圣旨从待诏房那儿出来不是这样的,可是经过了通政司,就变了样子了,可问题就在于,这里头依然有加盖玉玺,算起来……也是敕命吧。

    叶春秋便接过了圣旨,那礼官也没什么继续逗留的心思了,他急着回去禀告呢。

    谁料就在此时,叶春秋叫住了他。

    他只好驻足回眸,不解地看着叶春秋。

    叶春秋苦笑道:“还未恭喜呢。”

    这礼官便失笑,摇摇头,而后作揖道:“恭喜镇国公,恭喜秦皇岛岛主。”

    叶春秋忍俊不禁,也有板有眼地道:“哪里的话,叶某惭愧。”

    然后‘照例’寒暄两句,那礼官心不在焉,便火速地走了。

    人一走,一家老小便都围拢了过来,一个个红着眼睛,七嘴八舌地道:“秦皇岛在哪里?”

    “恭喜公爷。”

    “公爷公侯万代。”

    二叔叶松嚅嗫了一下,显得有些惭愧,差距啊……只是今日,他却没想吐血的心思了,差距太大,连羡慕嫉妒恨的心都没有,只有高山仰止之心了。

    呼……

    叶春秋耳边听着络绎不绝的道贺声,满是狐疑地看着圣旨下的落款——‘万岛之王’、‘威震四海都督大洋总兵官’,他不由苦笑,旋即摇摇头,不知该哭好呢,还是该笑。

    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两种人才会弄出这么一份不伦不类的东西来,第一种是疯子,第二种就是朱厚照。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十四章:入宫觐见(补昨天第八更)

    好吧,终究叶春秋是打心里佩服朱厚照的,事实上,朱厚照虽然偶然哎胡闹,可也因为朱厚照总是能在许多时候给他的支持,给了他许多的信心。

    来到这个世界,叶春秋看到太多的条条框框,和无数的积弊,人情冷暖,有过真挚感动,也有礼教的束缚。

    每次想要退缩的时候,可是只要看到那浑身都是礼法捆绑的朱厚照,居然总能推陈出新,玩出各种花样,叶春秋突然觉得,有时自己破天荒、或是胆大包天的举动,还真不是事儿了。

    叶春秋想到这里,不由笑了起来,这一次是发自肺腑的笑。

    众人只当他是做了岛主,心情高兴愉快,也跟着赔笑。

    看着阖府上下的欢声笑语,叶春秋摇摇头,他旋即心里落寂下来,果然自己和陛下是一样的啊,自己心里想着什么,藏着多少秘密,别人无法理解,也理解不了,即便是至亲之人,可是自己的笑,身边的人总是不明就里,或者虽是不懂,却依旧赔笑,不正是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吗?

    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有一些暖流,这个世界,还有一个朱厚照……

    叶春秋突然拿着圣旨,匆匆便跑了出去,叶老太公却是在身后追着喊道:“春秋,春秋,你去哪里?”

    “去谢恩,谢恩啊。”叶春秋丢下这句话,跑得更疾,也不坐车了,却是健步如飞。

    他能体会朱厚照的感受了,或者说,他能感触到天子那令人无法捉摸的心思,因为自己的感受,和他一样,只是自己的心事,这世上无人能去猜,静初不可以,父亲不可以,朱厚照也不可以,这个秘密藏在心底深处,憋着有些难受,因为无人理解。

    他一路跑至了午门,眼看着一个蟒服少年就这样快步穿过诸人,越过街巷,许多人还当是个戏子,还来不及辨认,人便没了踪影。

    叶春秋气喘吁吁地抵达了午门,门口的禁卫自是认得他的,不敢阻拦,一面请叶春秋进去,一面火速入宫禀报。

    叶春秋喘着气儿走到了暖阁门前的时候,恰好刘瑾出来,二人撞了个满怀,叶春秋气力大,这一撞,直将刘瑾撞翻在地,啪的一声,刘瑾屁股落地,顿时疼得咬牙切齿,他还未咒骂,叶春秋却先朝他一笑道:“抱歉,刘公公。”

    说罢,人已冲了进去。

    刘瑾心里怒到了极点,偏偏是拿叶春秋一丁点办法都没有,见叶春秋急匆匆地进去,也不经通报,心里暗骂,太没规矩了,哼,如此无礼,就以为陛下会事事纵容你?

    于是刘瑾便不肯走了,一瘸一拐的,边摸着屁股边猫腰在门口窃听。

    朱厚照正在暖阁里坐着,身上穿着一件稀奇古怪的衣衫,这是一件礼服,唯独不同的却是,这礼服上竟是用金丝锈了一头狰狞的巨鲨,他霍然抬头,见叶春秋喘着粗气进来,显出几分惊喜,旋即道:“春秋,刚才有人禀报说你请求觐见,朕也是正想寻你,我们兄弟俩还真是心有灵犀呀!”

    说罢,朱厚照站起来起来,举起手,把他身上的衣服扬了扬,道:“春秋,你看朕这万岛之王的官服如何?是不是很有气势?”

    说罢,朱厚照挺着胸膛,想要显得自己更加英武一些。

    叶春秋深吸一口气,道:“陛下,臣弟是来谢恩的。”

    朱厚照哑然失笑,不禁有些失望:“噢,谢恩?不必谢了。”

    叶春秋看着朱厚照,继续道:“其实臣弟知道……”

    “嗯?”朱厚照看着叶春秋,感觉这家伙今儿有点不同寻常,虽然这家伙一如既往的很认真,可像是话里有话。

    叶春秋道:“臣弟知道陛下是个好人。”

    “啊……”朱厚照禁不住有点郁闷,忍不住想说,朕哪里好了?朕可没想做好人啊。

    叶春秋道:“臣弟知道,陛下自小就有高远的志向,与众不同。”

    朱厚照眯着眼,这一次是深以为然地颌首点了头,这倒是实话。

    叶春秋接着道:“无论别人怎样看,胡闹也好,折腾也罢,可是臣弟知道陛下有鸿鹄之志,非比寻常,外人无法理解,那是他们只晓得安于现状,不知陛下的心有多大……”

    朱厚照顿时抿嘴无语了,收敛了几分得意的笑容,神色逐渐严肃起来,似乎被触及到了心事。

    叶春秋又道:“别人怎么看待,并不要紧,别人怎样说,那也无妨,这些燕雀,怎会知道圣天子的心思呢?陛下不必将这些记挂在心,陛下保持着自己的本心,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朱厚照迟疑了一下,道:“你的心里话?”

    “再心里不过了。”叶春秋正色道:“陛下必定要为万世开太平,臣弟对陛下有信心。”

    ……

    朱厚照深吸了一口气,下一刻,不禁笑了:“还有呢?再夸朕几句。”

    这下子,倒是叶春秋有点恼火了,这家伙油盐不进啊,话又说回来,叶春秋想说这些话,不过是不愿朱厚照和自己一样,心里所藏掩的东西,被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而已,自己的秘密要守住,可是何必要让朱厚照憋着呢?

    可是朱厚照显然破坏了气氛,叶春秋也便笑了,抚摸额头,一副用心思考的样子道:“让臣弟再想想陛下的好处。”

    朱厚照便兴致勃勃地催促道:“快说,快说。”

    叶春秋沉吟良久,最后苦笑道:“想不出,容臣回去想几日再说。”

    朱厚照脸上的表情冷了下来,恼火地道:“这是什么话,能说朕的好话数之不尽,还需回去想几日,你是来谢恩还是来找茬的?”

    叶春秋脸上浮出微笑,作揖道:“臣弟已谢完恩了,接了敕命就气喘吁吁地赶来,现在察觉思虑不周,容臣弟后悔一次,回去还要和大父好生乐呵乐呵。”

    朱厚照的冷脸终于没憋住,也不由笑了,道:“神神怪怪的,罢了,回去吧,秦皇岛岛主,朕明日将朕身上的官服赐你。”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十五章:财大气粗(第一更)

    叶春秋抬眸,看着朱厚照身上的巨鲨服,不禁无语。

    话说回来,这大红団领的巨鲨服,乃是飞鱼服修改而来的,只是上头的图案不同罢了,倒也威风凛凛,只是……

    叶春秋苦笑着道:“陛下,算了……”

    朱厚照便背着手,一副好心当作驴肝肺而愠怒的样子道:“你不要,别人还要呢,往后这水师哪,就赐穿巨鲨服,朕明儿就下旨,你奈朕何?”

    哎,真是做皇帝任性呀,叶春秋还真奈何不得他。

    既然想说的话,已经跟朱厚照说了,叶春秋倒是感到心满意足了,随即动身告退。

    从暖阁出来,正见到刘瑾在外头贼头贼脑的样子,叶春秋便抿嘴道:“刘公公无碍吧?”

    刘瑾倒是没有将恼怒写在脸上,只是干笑道:“无碍,无碍。”

    刘瑾多次给他找茬,所以叶春秋见到刘瑾,只有厌恶之感,而今时今日,叶春秋已经懒得跟刘瑾多费唇舌,朝他作揖,旋即匆匆而去。

    刘瑾便又回到暖阁去,他方才还听陛下在说混账话呢,那叶春秋没头没脑,或许……

    谁晓得朱厚照坐在御案后头,默然无语,神色显得有些凝重,他抚着案牍,若有所思。

    刘瑾走上前,堆着笑脸道;“陛下。”

    朱厚照抬眸,目光显得有些幽深,道:“你知道朕在想什么吗?”

    刘瑾愣了一下,便道:“陛下鬼神难测,奴婢……奴婢妄言,想必是……想必是……”

    “猜不出就不要猜了。”朱厚照莞尔一笑,脸上透着一股神秘的色彩。

    刘瑾脸上依旧带着笑,可是心头却是难过到了极点,他自认曾是这个世上最了解陛下的人,所以他能得圣宠,能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宫里活出了一条路。

    可是现在,他是越来越看不透陛下了,这让他既有着满腔的危机感,又无可奈何地难耐。

    ………………

    叶春秋从宫中出来,又回到了府上,新近得了敕封,自然有不少人前来道贺,英国公张懋竟也在次日来了,在叶家落座,这一次倒不是叶老太公出面招待,而是叶春秋亲自请张懋到了上座。命人斟茶,等这茶水上来,叶春秋则是忝居末座。

    张懋呷了口茶,率先道:“听说陛下已经同意镇国府建水师……”

    “是。”叶春秋没有半点迟疑,倒是回答得痛快,接着道:“从现在起,镇国府水师就要开始筹措,从今往后,这大明的海疆,就是镇国府的干系了。”

    张懋不由皱眉。

    叶春秋看了一眼张懋的神色,又道:“可是陛下有恩旨,赐予了特殊的贸易权,从此往后,镇国府的舰船可以随时出海贸易,英国公放心,贸易所带来的盈利,足以养得起水师,镇国府的收益,是完全可以得到保障的。”

    张懋却是哑然失笑。

    叶春秋知道他有些不信,其实这很好理解,这个时代,又有几人知道开海贸易的巨大财富呢?就算当初郑和下西洋,事实上是亏本的,所以在大明,出海未必就是带来无数的财富,而是靡费巨大,这也就给了大多数人深刻的阴影。

    说回来,其实也很好理解,郑和每一次出海,都是两百艘船,近三万人的规模,商船出海,往往是尽量少载人,而多运货,毕竟船上增添一人,就需要增加一人的淡水和食物,又要安排船舱休息,占去的空间巨大,大明的舰队出海,交易的货物并不多,所带来的,也是进贡宫中的奇珍。

    不过叶春秋既然打了包票,张懋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他沉思了一下,徐徐道:“若是如此,倒是当真能盈利不少,只不过……”

    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叶春秋便笑吟吟地道:“英国公但言无妨。”

    张懋深深看他一眼,才道:“出海贸易,可没有这样简单啊,尤其是这特许经营权,未必有这样简单。”他抿嘴一笑,带着几分深藏不露:“自然,若有什么难处,给英国府下个条子即是。”

    他点到即止,似乎带着几分忌讳,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反而和叶春秋说了几句闲话,方才站起来,动身告辞。

    说服股东的工作,自然是叶春秋进行的,于是这几天,他拜访了许多人,有人倒是好说话,虽然对此不懂行,却信得过叶春秋的,也有人犹豫的,如那寿宁侯和建昌伯,好在偏生现在他们也是孤掌难鸣,叶春秋也就懒得理会了。

    接着又有诏书到了镇国府,这镇国府水师,也就算正式成立了。

    镇国府立即开始增加了特别预算,这几乎等同于将镇国府的银子统统搬了出来,足足四十万两,每月再追加十万两所需,这个数目,可谓是财大气粗。

    在股东大会上,因为得到了朱厚照的极力支持,叶春秋和宫中占了五成的股份,其他人虽然看着这个数目有点儿怀疑人生,却也有人对叶春秋带着盲目信任,最终还是以占八成的股权通过,叶春秋分明看到寿宁侯和建昌伯二人的脸色黑下来了,偏偏又作声不得。

    等到股东们散去,叶春秋则是心情轻松起来,那张鹤龄和张延龄却依旧不肯走。

    走到叶春秋的跟前,张鹤龄气势汹汹地道:“春秋,咱们怎么也算是半个亲戚啊,可你这是抢钱哪,我……我……”

    叶春秋对这两个浑人早有了解,便道:“舅父莫非要揍春秋不成?”

    张延龄便看向张鹤龄,一副以自己兄长马首是瞻的样子,于是张鹤龄叉着手,恶狠狠地瞪着叶春秋,理直气壮地道:“揍个屁,咱们兄弟不是你对手,走了。”

    说罢,便拂袖而去,张延龄便在后头亦步亦趋而去。

    叶春秋只有可笑不得的份儿。

    几日之后,一副根本地方府志和专人勘测之后的地图便摆在了叶春秋面前,这是一幅秦皇岛的地图,哪儿地方属于深水区,哪里是山峰,哪里是山林,哪里有淡水,都详尽的标识在了地图上。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十六章:大炮巨舰(第二更)

    看着眼前画着详尽标识的秦皇岛地图,叶春秋看得很仔细,不敢有半点的怠慢,甚至边看,边所有所思。

    因为接下来,镇国府准备出来的四十万两银子就是用于收购渡船和运载各种物资上岛,并且开始修整岛屿山林,以及修建各种水寨建筑的费用。

    四十万,绝对是一笔破天荒的巨款,何况是每月追加十万的预算,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一年里,单单秦皇岛的建设,就在一百五十万两上下,这样一笔天文数字,却只是用于打造一个岛屿,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少有的。

    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规划,而后洒下无数的钱粮,开始将基础的设施一一建造出来。

    道路、码头、仓库、军港、屋舍,甚至是桥梁,还有造船的船坞,瞭望塔、灯塔甚至是炮台,统统都要计算在内。

    征发的人力,怕是需要数万人,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物资需要转运。

    对于这些问题,叶春秋决定采用最省时省力的方法,对外招商。

    没错,就是招商!

    秦皇岛很大,足足有方圆百里,好在距离大陆近,所以并不担心运输有什么困难,接下来,既然要修建如此多的建筑,那么水泥、煤炭、钢铁都是必须的,镇国府将在那里开设新的作坊。

    除此之外,既然得到了贸易特许权,那么在未来,瓷器、丝绸等诸多商品,都将可以直接从秦皇岛转运天下各处,这就意味着,许多商贾可以借助镇国府的平台,进行海洋的贸易,当然,镇国府绝不只是个中介的机构,其中所挣的利差必定是惊人,可即便如此,货物能送去秦皇岛转运,也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

    叶春秋命人先放出消息,准备兜售一些土地给私人进行开发,除了必要的建筑和一些保留地之外,可供商贾自行开设作坊,或者建立转运的货栈,又或者开设商铺。

    叶春秋很明白,大抵的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自然得先从一些最基础的设施开始。

    叶春秋让人继续勘测,而后先将与大陆相连的码头修建起来。

    接下来的事,就是耐心等待了。

    现在,研究院则是成了叶春秋最常去的地方。

    三十艘佛郎机舰船,确实可谓是领先的,不过叶春秋仍然觉得有许多可以改进之处,研究院新设的船舶研究所现在已经招募了一批研究员,大多数都是有志于此的读书人。

    接着,他们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研究整个佛郎机舰的结构,所以在这船舶所里,除了有汉人,还有几个俘虏的佛郎机人。

    这几个佛郎机人往日在佛郎机之时,曾做过船匠,因为不满意当时的生活,所以才随船成为水手来冒险,而今他们已经大致地通晓了一些简单的汉语,在叶春秋的高薪雇佣之下,已经开始将佛郎机舰的结构教授出来了。

    叶春秋的想法就是,佛郎机舰是一定要保留的,建造钢铁舰暂时是不可能,一方面是蒸汽机还未出现,笨重的铁甲舰若无蒸汽机推动,在海上便会慢如蜗牛。除此之外,就是耗费的钢铁惊人,以现在钢铁作坊的生产力,还远远不如,在焊接、铆钉的匠人技艺方面,也有太多不过关的地方,这只能慢慢地来,通过一些民生的工坊,既挣银子,又可借此来培养更多熟练的匠人。

    所以显然,木质战舰是眼下的最优选择,而且也完全够用,偏偏木质战舰对于木料的需求很大,而且还需加工处理,至少在未来这一两年,显然佛郎机舰会是水师的主力舰队。

    它们的作用,是巡防附近的海域,除此之外,就是培训水师人员。

    只是再一次抵达天津,登上了这些战舰的时候,叶春秋也发现了许多可改善处,比如这时代的转舵系统不够轻便,比如风帆还可以进行调整,借助风动力学,进行适当的改造,最应该改进的,却是船上的武力配备。

    叶春秋在咸湿的海风之下,站在舰船上,他脚下的舰船原是恩里克王子号。

    这恩里克王子乃是葡萄牙具有开创意义的航海家,他一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去推动葡萄牙人的航海事业,并为之付出了毕身的精力,为现在葡萄牙一举成为富强的海洋帝国打下了基础。

    只是现在,物是人非,这艘舰船已成为镇国府水师的旗舰,舰名也改为了‘秦皇号’。

    秦皇号是一艘巨舰,虽然庞大,却又拥有狭长的身形,无论是在航速还是在火力方面,放在整个世界,也是数一数二般的存在,它搭设了足足有三十二门火炮,在这个时代,已是非常难得了,只是这种佛郎机炮对于叶春秋来说并不满意,它的威力很小。

    小到什么程度呢?发射的只是几个拳头大的铁球,而且射程并不算远,即便是水战,也只能在靠近之后,利用船身的火炮攻击对方的船身,发射数十数百个铁球之后,能不能将对方打沉,完全是靠运气。

    其实这很好理解,一方面是佛郎机炮在这个时代本就威力不大,不过是在工艺上比大明的虎蹲炮要高明一些罢了,在结构和技术上,并没有形成什么代差,最重要的却是,一旦要增加威力,就不免炮身会巨大,装填的火药也会增加,这会产生更大的后坐力,想想看,在木质的舰船上,一个巨炮在装填了十几斤火药之后,一炮轰出,会产生什么结果?

    只怕对方的舰船还未炸飞,固定在木质结构上的火炮就已经吃不消了,强大的后座力直接将底仓的甲板震个粉碎,这完全就是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节奏啊。

    因此在这个时代,舰船上的火炮,往往炮身小,火药装填量也是小得可怜,威力嘛,也只能呵呵了。

    跟着叶春秋来的,有不少匠人,除了船匠,便是钢铁和冶金的研究员,每个人各自参观着舰只,皆是啧啧称奇。

    (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十七章:坚船巨炮(第三更)

    中午的时候,众人则是在船上用的饭。

    叶春秋与大家一起围着在饭舱中坐下,有人上了一些鱼食来,叶春秋却不急着动筷子,突然对一个船匠道:“舰船的火炮若是增加威力,会如何?”

    “增加多少?”这佛郎机人很费力地听懂了叶春秋的话,接着带着敬畏的样子看着叶春秋。

    叶春秋沉默了片刻,才道:“使用我大明最新式的火药。”

    这个佛郎机人的眼睛微张,顿时懵逼了。

    他的脑海中立即想到了手雷,那小小的玩意,威力可谓惊人,他甚至在研究院中,亲眼看到过其他各所的研究人员在实验这玩意的威力,每一次都是地动山摇。

    只是……这位名叫穆里尼奥,汉名叫叶穆的家伙,此时脑子有点短路。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叶春秋,觉得这位爱好‘科学’的‘父亲’的脑洞实在太大,他几乎毫不犹豫地对叶春秋道;“绝不可能。”

    情急之下,他用上了葡萄牙语。

    对于家乡,看来是回不去了,现在被汉人雇佣,其实生活还算安逸,叶穆已经从起初的恐惧,慢慢地开始适应这种安定。

    这个时代,至少在佛郎机,民族主义并未盛行,在那儿,你今日可能是葡萄牙人,明日你的国王可能没有子嗣,说不定一个西班牙人或者是奥地利的哈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