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风流-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幕之下,月儿微微倒影在粼粼的湖水之中,远处几盏灯笼引着一人到了亭下,来人正是都御史刘宇,刘宇显是刚刚下了值,身上还有一股倦意,他到了刘瑾的跟前,作揖行礼道:“见过刘老公。”
公公是对太监的敬称,而这老公本是宋时对宦官的尊称,现在叫的人少了,不过刘瑾倒是很喜欢听这称呼,人家是公公,自己是老公,分明就高一个档次嘛。
刘瑾依旧慵懒地躺在沙发上,只嘿嘿一笑,道:“听说了吗?叶春秋去鸿胪寺了。”
刘宇变得警惕起来,旋即道:“莫非……这叶春秋想要和周王修好不成?”
“修好,怎么可能?”刘瑾摇头,他目光阴柔,显得闪烁不定,连带声音也变得阴沉:“这关系到的是社稷,周王的性子,咱是知道的,他是真正为这个江山这个社稷考虑的,那叶春秋拿什么去收买周王呢?呵……叶春秋几乎是被人赶出来的。”
刘宇总算松了口气,笑呵呵地道:“如此说来,这叶春秋……”
“就看这一次廷议了。”刘瑾正色道:“他站得越高,摔得就会越狠。”
刘宇便颌首。
刘瑾看了刘宇一眼,接着道:“你那儿也要有所准备,诸王是藩王,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肯出头的,所以哪,得先抛砖引玉,这抛砖引玉的事,只能你来办,你放心,往死里去撕吧,狠狠地骂,陛下就算不喜,到时候诸王出了面,才是真正的好戏登场。”
刘宇不由皱眉,显得有些担心:“下官只怕……”
“怕什么!”刘瑾瞪了他一眼,脸带狠色地道:“只要到时候藩王们和你同气连枝,你所要言的事,又是为了咱们大明的江山社稷,谁敢说一句不好?陛下虽然胡闹,却也晓得你是为了大明朝的社稷着想,这朝里朝外,有几个人是傻瓜呢?叶春秋这个镇国公哪,长不了的。”
刘宇只好点头道:“下官明白了。”
刘瑾便笑了,声音渐渐温和下来:“放宽了心吧,其实当初咱建镇国新军来做叶春秋的私兵,招商局来做镇国公府的私财,他叶春秋就非完不可了,这大明哪,姓朱不姓叶,陛下可以糊涂,可这天下宗室、文武百官可不糊涂呢。”
刘瑾看着湖面上升起的氤氲薄雾,嘴角勾起一丝狞色,接着道:“他自己抓着那镇国新军和招商局不放,接下来,就未必是镇国府的问题了,要镇国府还是要命,得看他自己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六章:大放异彩(第三更)
王静初的肚子日渐大了起来,因为是第一个孩子,而春天又容易引发疫病,所以府中众人都极为小心。
叶春秋成了国公,自然愿意多陪在左右,偶尔享受着家中的天伦之乐。
他让孙琦将镇国府的账目大致地整理了一下,索性就在家中研究起镇国府的各项开支。
一年近两百余万两银子的岁入,这是真正的纯利,若是单纯的销售额,只怕要高达七八百万两之多,单单原料的采购就高达纹银百万,再加上两百余万的薪金给付,整个镇国府,几乎无时无刻都有无数的资金在疯狂地流动。
现在的拳头产品,还停留在仙鹤车、沙发和水晶玻璃上,叶春秋不急着去开发什么新产品,现在招商局倒是在扩张车坊,只是这一次,问世的却是新的马车,这马车没有仙鹤车华贵,许多地方,能省则省,属于平民级的马车,无论是空间还是舒适感,都要差一些,不过价格却是压缩到了二十两银子,这个价位,其实就是满足一些小富之家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载重货车的投产,这载重的货车已经在研究院几经调试之后,大致已经初具雏形,在平坦的水泥路,完全能够载重两千斤,而且是在不费马力的情况之下,若是崎岖的山路,亦可承载千斤。
商业的版图就是如此,至少孙琦现在推广起新品来,可谓是得心应手,招商局因为此前水晶、仙鹤车,甚至是收购各种原木、矿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商业网络。
譬如在扬州,孙琦不需去寻人,若想兜售什么货物,脑子里大致就能寻到几个扬州商贾,这些人要嘛曾和招商局做过仙鹤车的买卖,要嘛从招商局进过水晶,从招商局里得过不少的好处,现在要兜售平民车和载重货车,想开拓扬州的市场,只需修书一封,若是对方有兴致,自然会先订购一些拿去试试看,至于扬州本地的市场,则是他们自己来打开了。
说到底,现在招商局已经与许多商贾联系紧密,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为不少人完全是靠兜售水晶和仙鹤车挣银子,出了新品,若是销售得好,他们自然可从中大赚一笔,即便卖得不好,帮着招商局代销一下,即便花费一些心思,甚至可能还会有一些损失,可是借此与招商局打好了关系,将来从招商局多拿一些畅销货,也完全有足够的利润。
现在平民车已开始规模制造,可是各处的代销商,却都或多或少地开始下订了,有的十辆,有的二十辆,财大气粗的,便是下订百辆,也只是谈笑风生而已,说到底,给招商局推出新品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大家打好了关系,将来水晶和仙鹤车才能拿到更多的货,时下这两样过于畅销,拿到货不愁卖不出去,这和捡钱没什么分别。
叶春秋在自己的小厅里,一面喝茶,一面坐在沙发上,脸上带着淡笑,看着各种账目和下头主事的汇总,心里也就大定,这个经销的网络确实很有意思,可以说是已经涵盖了两京十三省了,那些与招商局打交道的商贾,可不只是寻常商贾这样简单,几乎都是各地的地头蛇,说再直白一点,这些人哪里是商,分明是‘官’,不过是让下头人用‘商’的身份罢了。
地方上,这些人的能耐很大,上能左右官府,下能压制地头蛇,现在只要出了新品,全数交给他们去经营,而招商局呢,什么都不必管,专心生产和研发也就是了。
孙琦对于新品,也是寄以厚望,不过也有一些隐忧,便对叶春秋皱着眉头道出:“现在的问题,是畜力的问题,车是有了,可是现在马车流行,许多人家都解雇了轿夫,可是牛马的价格却是居高不下,单以京师而论,一匹马在从前是九千钱,现在倒好,直接涨到了五六两银子,要养活也是不易,那坐仙鹤车的老爷们肯定不在乎这个的,可是现在新推出的‘宝马’马车,价格虽然还算公道,可是……现在倒还没太大问题,可是将来用马车的人越来越多,这马价怕还要涨……”
叶春秋却是没有露出过多忧心之色,对孙琦道:“无妨,等马价高涨,自然会有商贾从大漠运马进来,只要有利,还怕他们不为所动吗?”
孙琦却是摇着头道:“可是马吃的是粮啊,这样下去,只怕要伤农,就怕会有人……”
叶春秋却是笑了笑,眼眸里露出几分意味深长,道:“如果粮产可以增加呢?农林所那儿,有消息了没有?问问他们,培育了多少种子,将来只要有足够的粮产,大家就不用担心马料的问题了。”
孙琦挑了挑眉道:“农林所那儿?这个就不知了。”
叶春秋深知接下来就是农业的问题了,说穿了,只有农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招商局才能大放异彩。
他又与孙琦说了一些镇国府里的事务,到了最后,孙琦看了看天色,便道:“夜里有几个蜀中的商贾与舅父要谈一些生意,舅父便不多待了。”
送走了孙琦,叶春秋起身,不妨那叶老太公抽了空来此,看着叶春秋道:“春秋,这几日去了哪里?”
见叶老太公一脸严肃,叶春秋不敢怠慢,忙道:“孙儿都在招商局来回呢?”
“嗯?是吗?”叶老太公眯起了眼睛,一副似是深究的样子,而后捋着他的一缕羊须,像是有些不信地道:“春秋啊,大父知道有些话,你也不好说,不过啊,大父也知道,你年轻力壮嘛,现在静初已经怀胎两月了,嗯嗯……大父懂的,男儿大丈夫嘛,尤其是春秋这个年纪啊,不过……要有节制啊,何况……这外头的女人,哎呀……怎么说好呢,来人,给老夫斟扣茶来。”然后,叶老太公很是慈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关怀备至地道:“大父先润润嗓子,再和你细细地说。”
(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七章:纳妾(第四更)
叶老太公的性子,叶春秋是素来了解的,不都是教训得出来的经验嘛!嗯,细细地说……
叶春秋顿时感觉自己的后襟有些发凉。
等到外头的婢女给叶老太公斟茶来,叶老太公端起热腾腾的茶呷了一口,方才叹了口气,看了叶春秋一眼,便唏嘘道:“河西的孙贺,你可还记得吗?”
叶春秋歪着脑子想了想,孙家的人?大致有点印象,孙家也算是河西的小地主一枚,这孙贺嘛,还和自己一起考过童试呢。
“他怎么了,也进京来了吗?”叶春秋对这人印象其实不是很深,只知道年纪比自己大几岁,却是屡试不中。
“哎呀……”叶老太公突然一拍大腿,脸上霎时间摆出了痛心疾首的表情,道:“这孙贺啊,也算是大父看着长大的,这人小时候还好,可是前几日,他大父修书来,我才知道……哎……哎……这做的是哪门子孽啊。”
想到大父隔三差五往河西修书,叶春秋就觉得自己的眼皮子在跳,很是没底气地道:“他怎么了?”
“得花柳了啊。”叶老太公哀痛地说完这句,而后恨铁不成钢的模样道:“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成日在县里与人厮混,你想想看,那烟花女子能有什么好的?快活是快活了,却是染了一身的病回去,痛哉!”说到这里,叶老太公捂住了自己的心口,发出悲鸣:“现在不但学业不成,其他事也做不成了,一身的疮,每日只能躺在榻上唧唧哼哼的,人人见了他都是躲着走,你说说看,这……这……不是一辈子都完了吗?”
叶春秋心里倒是有了几分好奇,正待要问,叶老太公却是眼珠子一瞪,肃然地看着叶春秋道:“春秋啊,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这是前车之鉴,大父很担心啊。”
叶春秋的嘴角抽了抽,而后悻悻然道:“大父放心……”
老太公却是突然用古怪的眼神看着叶春秋,继续道:“你不必解释,少年风流嘛,除了你那痴情的爹,咱们叶家,就没几个……”
“呀……大父年轻的时候该不是……”叶春秋的好奇不由更深了几分,忍不住对叶老太公问道。
“胡说。”叶老太公晃动着手中的拐杖,颤了颤道:“不要总是纠缠于细枝末节,别人,老夫不管,春秋可莫要误入歧途了,这若是真的染了花柳,那可是贻误终身的啊。”
叶春秋叹了口气,晓得和叶老太公估计也没有道理可讲,只得道:“孙儿不去就是。”
叶老太公眼眸却又眯了起来,露出几分老谋深算的意味,道:“春秋啊,这不是想不想问题,而是少年人精力充沛,想不犯事都不成的问题,你该纳妾了。”
“……”叶春秋终于明白了,原来拐了这么多弯,就是为了这个……
这个问题确实是猝不及防,且不说其他的,自己现在还和王静初是新婚燕尔呢,这时代风气纵然如此,只是叶春秋心里,却是完全没有准备,他愕然道:“静初刚刚有孕,若是如此,只怕……只怕……”
叶老太公老神在在地道:“大父就知道你会这样说,你呀,终究是面皮薄,大父已经办妥了,这事儿啊,老夫和静初已经商量过了,静初也是极力赞成的,她是名门闺秀嘛,怎会不知夫为妻纲的道理呢?你看,外头人都说,堂堂镇国公,老是不纳妾,少不得有人非议,说这定是镇国公夫人善妒啊,如此一来,这静初岂不是得了一个妒妇的恶名?静初晓得这个道理,虽没有挑明,却是想让大父来给你说说的。”
“……”叶春秋感觉词穷了,这是什么理论?
叶春秋一时无言以对,他总算知道这几日叶老太公为何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原因了,原以为是在安心养身,谁晓得谋划这么件‘大’事。
叶春秋对此并不反感,却也并不认同,只是道:“可是现在也没有合适之人,我看……以后再说吧。”
叶老太公却是呵呵一笑,随即道:“春秋啊,你就莫要害羞了,大父就晓得你读书读多了,脸皮薄嘛,大父今儿既然来和你商议这件事,自然早有定计不是?你觉得那个女大夫……唔……青霞如何?她生得也挺标致的,一看就是娴淑之女,又识字,还懂医术,性子纯良,为人呢,也很温和,大父看着就喜欢,这样的女子,便是去做个富家夫人都算是委屈了,你啊纳进门来,往后再有什么一时之需……”叶老太公似乎是在寻觅恰当的词句,接着眸光一亮,接着道:“也不至远水解不了近渴,不是?”
听到叶老太公最后这句话,叶春秋感觉脸都有些僵了。
只是,青霞?
青霞和叶春秋算是早认得的,她到了京师,叶春秋见了她来,也是大喜过望,只是真要说什么男女之情,不免有些夸张,他确实喜欢青霞这种温温的性子,只是……
叶春秋还是摇了摇头道:“不可,她既这样好,怎么能让她委屈做妾呢?我和她是旧相识……不可害了她。”
叶老太公居然没有生气,智珠在握的样子道:“哎,咱们家的春秋心善呢,不过……不成啊。”他捂着拐杖继续道:“这事儿呢,当然是强扭的瓜不甜,不过大父办事,怎么可能半途而废呢?这事啊,大父已经去问了,青霞那边也同意了,说是当初若是没有春秋的大恩大德,他们姐妹早不知成了什么样子了,所以……”
“且慢。”叶春秋的嘴张得有鸡蛋大,瞪大了眼睛道:“青霞许诺了?”
叶老太公眼露得意之色,好整以暇地道;“这种事,怎么能轻易去问人家姑娘家的意思呢?所谓父母之媒嘛,不过她无父无母,唯有一个妹妹,是另一个叫曼玉的女大夫是不是?大父问了她了,她也依允了,拍着胸脯保证下来,这……曼玉倒真是个懂事的姑娘啊,很了不起。”
(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八章:踌躇满志(第五更)
叶老太公和曼玉拍板定案了?
叶春秋已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脑海里立即浮现出这一老一小绷着个脸在那讨价还价的样子,心里不禁恶寒。
此时,叶老太公呷了口茶,似乎方才说的太多,嘴巴有些干,所以咂咂嘴,方才接着道:“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你表态了。春秋啊,咱们叶家的人,要厚道啊。你看,人家姑娘家都许了,你这边若是不肯,人家将来还嫁得出去吗?做男人要有担当……”
叶春秋不禁有点蕴怒了:“大父,这件事还是不要再提了吧,眼下静初还有身孕,她虽是不说,只怕心里也未必就舒服;至于青霞那儿,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纳妾之事,你只要不传出去,外人也不得而知,于声誉也没有什么影响的。”
可是,叶老太公却是语出惊人:“可是老夫已经说了啊,阖府都知道青霞应许做你的侍妾了。”
卧槽。
叶春秋感觉心里被一万头草泥马奔过,已是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沉吟了良久,才道:“后日就是廷议了,大父,这廷议很是要紧,先处置了这件事,容后再说吧。”
不给叶老太公再捅一刀的机会,叶春秋忙是寻了借口去了后院。
回到自己的房里,王静初正与曼玉二人坐在榻上做着女红,曼玉一见叶春秋来,便起身要行礼:“少爷,夫人教我女红呢。”
“噢,这样啊。”叶春秋不知该用什么表情,却还是笑了笑,温和地道:“曼玉该好好学一学,学了也好,身有一技傍身,总是好的。”
想着刚才叶老太公的话,叶春秋不免有些尴尬,旋即坐下,曼玉就忙不迭地去给叶春秋端了一盏茶来,而后便告退而去。
王静初的手里还做着针线,口里道:“夫君,你瞧……这是贱妾缝制的百家衣,这些料子,都是各家搜罗来的,嗯,可好?”
叶春秋大致地看了看,所谓百家衣,是家里若有人待产,便要向众邻亲友讨取零星碎布,缝成一件“百家衣”给小孩穿上,谓能得百家之福,小孩少病少灾,易长成人。又寓小儿贫贱,以为贫贱者易活的意思,叶春秋便将手搭在她的肩头,站在她的身后端详片刻,道:“针线很工整,静初很了不起。”
王静初自有了身孕,丰腴了不少,她绣眉微挑,樱口张开道:“不知怎的,总感觉你方才突然对曼玉生疏起来,这曼玉可对你敬仰有加呢,说若不是你,她们姐妹也不能活了,说看着你当初一个秀才之身,而今身份大大不同,可是对她们依旧恍若在宁波时……”王静初抿嘴一笑,又道:“她这样一说,倒是让我妒忌了,若我在宁波也认得你该有多好,便想看看宁波那个傻秀才是什么样儿的。”
叶春秋哭笑不得地道:“那是扮猪吃老虎,装傻而已。”
“是吗?”王静初抬眸看了他一眼,唇边浮出浅笑。
叶春秋踟蹰了一下,才道:“还有,那曼玉……”
王静初眨了眨星眸,道:“呀,我自然知道夫君要说的是什么,嗯……你怕我真的生妒?我才不会呢!哼哼,若是传出去,岂不是大家都说王家的家教呢,这京师里头,哪个老爷不是妻妾如云的?就说先帝吧,先帝之后张太后一妻,现在许多人还说张太后善妒呢,我可不是要成全你,是要成全我自己呢,免得有人说我什么不是,可不敢让人……”
叶春秋居然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一时也是哭笑不得:“这件事再说吧,我心里只有你和孩子。”
叶春秋与王静初温存一番,便想去和那青霞好生商议一二,偏偏这一两日都不见青霞,原来竟是回了京师的女医馆。
只有曼玉见了他时,总是眼中带笑,偶尔吐吐舌头,叶春秋假装没有看见,一时也是犹豫不定,不过廷议即将开始,叶春秋只好收了心,照例入宫去觐见,朱厚照见他来了,甚是高兴,道:“朕听说镇国府得了地之后,还特意开了一个庄子,怎么?朕还以为你用来开工坊的呢,原来竟还要种粮吗?”
叶春秋想不到朱厚照的耳目这样的灵通,便道:“是啊,臣打算种田。”
叶春秋确实在那镇国府所辖的土地里开辟了一个五千亩的田庄,由农林所牵头,负责管理,只是想不到朱厚照这么快就听到消息了。
朱厚照便笑道:“朕现在日子可不好过啊,自几位叔王们进了京,朕只能待在宫里了。噢,说来也怪,昨儿周王去见了母后,足足密谈了一个时辰,谈完之后,听仁寿宫那儿下头的人说,母后昨夜一宿未睡呢。”
站在朱厚照身边的,就是刘瑾。
刘瑾此时正用着一种踌躇满志的目光看着叶春秋。
这还用说嘛,肯定是周王去见了太后,施加了宗室的压力,张太后虽是叶春秋的义母,可也是太后,宗室反弹这样大,怎么睡得着呢?
叶春秋却是抿了抿嘴,不理会刘瑾得意非凡的目光,只是道:“太后娘娘要注意身体才好,陛下身为人子,更该时不时去探望。”
朱厚照将手一摊,无可奈何地道:“现在还睡着呢,朕怎么探望?这日子真是闷极了。”
朱厚照摇摇头,随即显出了几分不耐烦的样子。
叶春秋笑道:“陛下若闲闷,不妨来下棋吧。”
朱厚照摇头道:“算了,下棋也总是朕输,你这家伙,不会让朕的。”
叶春秋心里偷笑,也就只好道:“臣弟惭愧。”
天色晚了,叶春秋便告辞,刘瑾趁机道:“陛下,奴婢送一送镇国公。”
朱厚照颌首点头。
刘瑾便送着叶春秋出来,跟在叶春秋的身后,亦步亦趋的样子,等离暖阁远了,刘瑾才道:“镇国公,明儿就是廷议了。”
“然后呢?”叶春秋面无表情地看着刘瑾。
刘瑾笑了,道:“没什么,其实咱和镇国公算起来,也没什么仇怨,不过有个人,却一直都寝食不安,镇国公知道此人是谁吗?”
(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九章:出事了(第六更)
是谁呢?
见刘瑾一副贼兮兮的样子,叶春秋回眸看着他,抿嘴道:“刘公公莫非说的是刘宇?”
刘瑾呵呵一笑道:“正是呢,看来镇国公还是明眼人。”
叶春秋露出嘲弄意味十足的笑容,看白痴的眼神看着他道:“若我不是明眼人,只怕早就被有些人吃干抹净了吧。”
刘瑾尴尬一笑,道:“是,是,明儿就是廷议,可是咱啊,今儿眼皮子总是在跳,你道是为什么?”
叶春秋总觉得刘瑾话里有话,却是再没兴趣不理他,道:“我还有事,告辞。”说罢,便拂袖而去。
刘瑾看着他的背影,笑得更是开心。
镇国公,明儿……呵……
…………
叶春秋出了宫,刚刚到达家里,此时月儿已是冉冉升起,叶春秋让曼玉给自己端来水,打算净手净面,一面问了几句话,却是决口不提纳妾的事,心里对这样的事颇有抵触,无论如何,他也是现代人,所以虽对曼玉姐妹依旧关怀备至,却绝不触及到儿女私情。
正说着,却有人匆匆来报:“王副参事求见。”
王守仁早就回京师了,只是比叶春秋慢一些,平时他都在军营里练兵,叶春秋意想不到这个时候王守仁会来,便道:“请他到书房说话,去备好茶水。”
过不多时,王守仁便脚步匆匆而来,一见到叶春秋,便道:“春秋,出事了。”
一听出事,叶春秋虽是脸色平静,可是内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
他很明白,若是寻常的事,以王守仁的性子,不会突然急匆匆地跑来,甚至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他太熟知这位大舅哥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叶春秋知道肯定出了大事,只是这时候,他告诉自己要冷静,经过许多日子的磨砺,叶春秋再难是从前那个只是有点小腹黑的叶春秋了,则是多了几分稳健。
叶春秋神色淡定地道:“来,先坐下喝茶。”
或许是被叶春秋的冷静所感染,王守仁也从容地坐下,才道:“今日有锦衣卫去了镇国府,是镇国府的一家酒肆,接着便有一个姓刘的锦衣卫副千户开始撒泼发酒疯,东家劝阻不及,还被打了,于是就报去了镇国府那儿,你是知道的,镇国府那儿大多没有差役,平时都是顺天府的差役隔三差五来巡视一下,可是牵涉到锦衣卫,顺天府的人怎么敢去阻止?孙东家见事情闹大了,就命人去了镇国新军大营请人,我得到他的禀报之后,当时也没在意,只是命许杰和叶世宽几人去料理,觉得毕竟只是小小的冲突,有几个人出面也就够了。”
说到这里,王守仁的眼里露出痛心之色,接着道:“只是谁晓得他们设了埋伏,竟是上百人冒了出来,而后行暴……”
叶春秋听到这里,脸色顿然一冷,他终于知道为何王守仁如此急迫了。
这一个个的镇国新军士兵,可都是王守仁亲手带出来的,算是他的命根子啊。
叶春秋也露出了几分焦急之色,连忙道:“可有死伤?”
“倒是幸好,没有人死,可是……眼看着对方逼近,许杰便挺身而出,让其余三个新兵先走,好回去报信,他则一人先冲上去,所以受伤最是惨重,拉回来时,浑身都是血,另一个叶世宽,想要冲上去救人,亦是受伤极重,其余两个举剑冲上去要搏命,被人逼至巷子,伤要轻一些。等到我闻讯赶去的时候,那些人已经呼啸而去,不见踪影了,倒是得知,为首之人叫刘芳。”
“刘芳……锦衣卫副千户……和刘瑾有关?”叶春秋皱眉道。
王守仁道:“算是,此人正是那刘宇的次子,素来在京里骄横惯了。”
“可是谷大用怎么会纵容锦衣卫如此呢?谷大用若是知道那刘芳是刘宇的儿子,刘宇又与刘瑾关系匪浅,理应……”叶春秋的眉头皱得越加的深,他显然已经有些怒了,这件事当然不能就这样算了,但总要把事情整明白才好。
王守仁正色道:“一月之前,也就是我们还在宁夏的时候,情势就已经有变了,那刘瑾奏请了陛下,说是现在的厂卫屡有失误,理应设内行厂,监督东西二厂兼锦衣卫,陛下已经准了,所以现在厂卫,不是西厂说了算,而是内行厂说了算。”
叶春秋一听,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最初的时候,宫中专司打探的人员是锦衣卫,这锦衣卫当年可是人人谈之色变的亲军之一,可是很快,因为锦衣卫毕竟是外官,宫中有些放心不下,所以就有了东厂,东厂的职责是专门监督锦衣卫,按理来说,这该消停了吧,这其实和新政一样的路数,因为某个组织崩坏,这个时候必须得有人监督,于是在其上架设了一个机构,可是渐渐的,东厂也不给力了,又怎么办呢?还是同样的配方,宫中又在东厂之上,设立了西厂。
大致的套路就是,东厂监督锦衣卫,西厂监督东厂,而现在……刘瑾却又以东西厂和锦衣卫不给力的名义,要求设立内行厂,用以监督厂卫。
其实这种架构,只是宫中权利博弈的结果,东厂的掌印太监得了势,宫中又有了新欢,可是人家干的好好的,那得势之人势必要掌握厂卫,可你要讲人一撸到底,取而代之,又不免不近人情,你砸了人家饭碗,人家也是要拼命的,于是索性依旧留着你,自己却建议弄出一个新机构,则是用来监督你,如此一来,你依旧还是你的某厂掌印,可是很抱歉,我成了你的上司机构,你还是得听我的。
若是在历史上,刘瑾本该早就提议设立内厂,而之所以现在才掌握内行厂,控制厂卫,想必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此前的谷大用得到了叶春秋的支持,或者说,叶春秋为谷大用吸引了很多的火力。
直到叶春秋去了宁夏,那刘瑾觑了个机会,终于还是下手了。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章:讨公道(第七更)
难怪这些日子,不见谷大用,原来这厮,被人架空了啊。
叶春秋几乎连想都不必想,就知道谷大用的处境了,本来这西厂监督着东厂和锦衣卫,他这西厂的掌印太监,相当于厂卫数万人的头头,在宫中好歹也算的上是三号人物,谁料直接被刘瑾一个截胡,一下子什么都不是了。
内厂一出,谷大用能管的东西怕是有限,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