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风流-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杰兴冲冲地穿上了板甲,头戴着几乎护住了自己所有面门的合金盔,身上还系着一条皮质的‘武装带’,这武装带是叶春秋专门请人用皮革试制的,可以悬挂匕首、君子剑,手中则是一柄长矛。整个人宛如一个移动的铠甲战士,偏偏一开始,许杰还以为这样一套下来会沉重无比,可是全副武装之后,才发现不过是二三十斤的份量,这若是寻常人肯定吃不消,可是对于他这种早已习惯了操练,每日好吃好喝的人来说,却没有太多的妨碍。

    只是他每走一步,浑身上下便咔擦咔擦地响,这令他一开始有些苦恼,终究还是有些不便啊,不过……他无论做什么,身边总会有一个文吏,小心翼翼地为他记录着数据。

    操练时,显然也必须全副武装,尤其是刺杀操练的时候,他和令几个全副武装的人一道站在队伍前头,别人是刺出长棍,他却是狠狠的刺出那柄轻盈又锋利无比的钢矛。

    ……………………

    今天终于更完了,大家也早点睡,最近很多人咽喉发炎生病,大家也要注意点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六章:筳讲(第一更)

    这年关已是越来越迫近,整个京师已是银装素裹。

    许杰诸人却是操练依旧,而在此时,一份份的数据也送到了叶春秋的手里。

    对许杰来说,他最珍视的,却是腰间的‘君子剑’,这是一柄好剑,除此之外,这柄剑仿佛一下子给他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他配上长剑的时候,竟猛地想到自己还是读书人,自己并不是寻常的军人。

    据说连这剑竟也是天子赐名的,这就更使人激动了,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子是君,自己本是一个小小的童生,虽是自称是读书人,却属于读书人的底层,甚至因为家境贫寒,迫于无奈,只好进入了镇国新军,很多时候,连他自己都已经忘了,他这读书人的身份,而这柄剑却猛地唤起了他的意识。

    原来自己竟险些忘了,自己并非是寻常的丘八,虽然每日舞刀弄枪,可是终究却还是有别于他人,君子佩戴在身,加上王守仁和叶春秋在夜间开课时所讲的内容,许杰理论结合了实际,突然感觉,这柄剑时刻地提醒着自己,自己是读书人的身份,读书人的至高理念,不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己不能将自己看做是一个小卒,进入这个大营开始,自己就承担了上天、君王、恩师所赋予的使命,这个使命虽还很模糊,可是许杰隐隐觉得,自己迟早有一日要带着这柄君子剑,做出前所未有的功业。

    他心里有了希望。

    他将这柄剑当做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便连睡觉,也是将它解下放在自己的床头,倒仿佛是怕有人会将君子剑抢了似的。

    不过……话说回来,倒还真有不少人想要抢,这军中不知多少人对这剑眼红耳热,除了剑,还有那匕首,那威风凛凛的板甲,那精致的钢矛。

    自己还穿着寻常的棉衣,手持着长棍,这许杰就已是全副武装了,怎教人不羡慕嫉妒恨?只是拉风的背后,却也有苦头。

    同样是操练,可是身上穿戴着这二三十斤的东西,终究在开始时有些吃不消,这等于是凭空增加了操练的强度,只是许杰却是一声不吭,照旧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也免不了发现了一些问题,譬如系着护手的束带不太牢靠,譬如钢矛材质因为有些轻,却又因为只有一丈长,而觉得有些短了,譬如武装带上的佩剑固定不牢,操练时总是摇晃,哐当作响。

    这样的问题许多,大多都报了上去,过不多久,便有人寻出解决的方案,有的是一些小问题,甚至是直接几个巧匠登营,就地解决,也有一些问题较大,匠人们暂时束手无策,叶春秋却是根据光脑,寻到一些解决的方案,而后一次次尝试着去改良。

    想要将装备做到最好,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即便是这些问题暂时尽都解决,将来大规模生产装备了新军,却依然可能会暴露出问题,这就意味着,将来还可能出第二代、第三代的改良版。

    叶春秋从不指望做出什么完美无缺的东西,他只需要尽力使它们越来越好就足够了。

    铠甲上镀金和镀银,其实并不算是太难的事,所以在年关之前终于赶制了出来,叶春秋便将其送入宫中。

    只是因为要为最后一次批量生产的问题而头痛,所以叶春秋已是许多日子不曾入宫了,水力的轧锻机,是大规模制造板甲的重要工具,当然,轧锻机的应用极为广泛,甚至还可以大规模的生产锅碗瓢盆,一块钢板到了轧锻机之下,只需下头垫好模具,轧锻机狠狠压下,钢板立即凹陷进下头的模具中,可以任意地产出他们想要的器具。

    这水利轧锻机虽然已经试制出来,可是效果却不太理想,这又回到了一个问题上,轧锻机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模具。

    于是叶春秋不得不又得回头改造模具,生产中的东西,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高温熔炉的问题刚刚解决,模具的问题又成了头等大事,模具攻克了难题,回头又发现轧锻机未必能匹配。

    这绝不是借着光脑中的知识照本宣科就可随意进行,每一步都只是向前前进的一小步,最后才带来改变。

    这就是叶春秋不想一次性去制造火器的原因,匠人们还不够熟练,作坊还需磨合,不少的问题凸显,所以宁愿先从简单的冷兵器开始,等到通过生产和改进,培养了一批真正的巧匠,再渐渐地去尝试一些更为复杂的东西。

    这一日乃是筳讲,也是今年翰林院最后一次给朱厚照上课。

    要过年了嘛,大家都要准备好年休,这翰林院上下,无论是谁,都需参加的,叶春秋猛地想起这件事时,还是在军营中,这几日要做装甲的最后一次定型,所以叶春秋是作坊和大营两头的跑,直到辰时不到,王守仁见到叶春秋起来,不由惊愕地对叶春秋道:“春秋,你今日不需去筳讲吗?”

    叶春秋一拍额头,才是想了起来,筳讲是至关重要的事,所有在京的翰林都必须参加,除非你钦差去了京师之外的地方,否则是要被御史弹劾的。

    叶春秋一看时辰,便觉得时候不早了,匆匆地想要换麒麟服和乌纱帽,却发现之前因为觉得官服实在穿戴着多有不便,所以留在了家中,而自己的身上只是一身戎衣,可是现在,想要回去取却是来不及了,倒是王守仁很厚道:“穿我的。”

    王守仁也是有乌纱帽的,只是比起叶春秋的,他的这官服却有点寒酸,他现在毕竟还只是末流的驿臣,就只是一件灰扑扑的青衣,没有任何的装饰,而且叶春秋在体格上也比王守仁大了一些,如此一来,当叶春秋将这‘官衣’穿在身上的时候,整个人仿佛要崩开似的。

    叶春秋不禁无奈地皱起了眉头,话说……眼下也只能将就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七章:皇帝驾到(第二更)

    叶春秋急急匆匆地赶到崇文门,便见新任的翰林学士早已带着诸翰林在此等候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清流官。

    大家见了叶春秋这个样子,都是一脸的诧异之色,纷纷投来狐疑的目光。

    叶春秋也只能朝他们讪讪一笑而已,话说,这些日子实在是忙得有些糊涂了,竟连筳讲都差点错过,好在大家对叶春秋还算友善,不少人给予了叶春秋一个能够理解的笑容。

    倒是这时,有人怒气冲冲地奔过来道:“叶春秋,你……你……你的朝服呢?”

    人群中站出来的,竟是老熟人邓健。

    叶春秋万万想不到,这个都察院的佥都御史也会出现,看他满脸怒容的样子,叶春秋笑着朝他作揖:“邓大人也在?怎么,邓大人今日也来筳讲吗?”

    每次筳讲,除了所有翰林,也会有一些清流官协同前往,临近年关了,都察院现在要配合京察,想必那些都察院的都御史大人们也没有空闲,索性让邓健这个愣头青来。

    邓健却不理会叶春秋的询问,怒视着他道:“你……真是……我还道你是守规矩的人,万万料不到你竟这般践踏朝廷的礼法,入宫觐见筳讲,这是多大的事,你穿成这个,像是什么样子?你……还有没有大臣的廉耻了?”

    他说话很重,连廉耻二字都说了出来。

    叶春秋见了邓健就头痛,这家伙属于看你不顺眼就六亲不认的人啊,也不知他是怎样在官场上生存的。

    果然其他翰林都默不作声地看着邓健指责叶春秋,有觉得叶春秋确实失礼的,也有人觉得邓健不近人情了一些。

    叶春秋露出一脸的无奈之色,解释道:“哎,其实我也不想,只是近几日忙着军务,日夜都在新军大营,今儿清早,方才想起要入宫筳讲,好吧,这确实是我的疏失。只是当时朝服不在大营,我只能有三个选择,下策是回去换上朝服,只是可惜,若是回家,一来一去,时间怕是耽搁,岂不误了筳讲?中策则是索性穿便服来,可是这便服过于扎眼,上策,则是借了一身官衣,虽然……确实是穿错了有失礼数,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邓健吹胡子瞪眼道:“有疏失,你还振振有词了!哼,这像什么话,待会到了御前,我定要弹劾你,弹劾你礼数不周,国家要兴盛,礼不可废也,你说一千道一万道也是错上加错。我最看不得将礼法当儿戏的人,我……我身为御史,责无旁贷,等着瞧吧。”

    邓健哼了一声,把脸别到一边去,心里还在恼火呢,大有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

    叶春秋感觉自己挺倒霉的,本来自己戴着乌纱,虽然穿错了朝服,可是只要大家都手下容情,睁只眼闭只眼,按理,陛下也不会见怪,可是一旦有人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就完全不同了,这事儿肯定得传出去,陛下多半会手下留情,不会惩罚,可也不免会有一些流言蜚语。

    在叶春秋满心的无奈郁闷之时,这时崇文门大开,诸臣纷纷鱼贯而入,到了崇文殿,崇文殿空荡荡的,也不知陛下会不会来,叶春秋索性站在邓健的一旁,无论如何,自己和邓健也算是老相识了,完全没有必要撕破脸皮,现在好不容易,自己的新军名声好了不少,朝野内外一致好评,若是自己传出什么丑闻,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众人分班站定,只等天子来。

    叶春秋站在邓健的身边,掖了掖他的袖子,邓健气愤不减地回眸,低声道:“你要做什么?这里是崇文殿,难道你还想要君前失仪吗?”

    叶春秋就朝他笑道:“邓大人,这一次算了,我定然痛改前非,往后定要谨遵礼法。”

    邓健声音压得更低:“我若是纵容,岂不成了因私废公?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休要在此游说我。”

    叶春秋不禁无语,遇到这么个家伙,心里除了郁闷,就没有别的可以形容了。

    话说,邓健这是油盐不进啊。

    怎么说,他也算是救过邓健,他觉得这家伙就是个白眼狼,根本不给情面,只好道:“邓大人,有话好好说。”

    邓健把头昂起:“不是话好好说说的问题,而在于人的原则和底线,若是今日通融你,明日就要通融别人,长此以往,我邓健与那些赃官污吏又有什么分别?别的事都可以通融……你……你就算是……”说到这里,他的脸憋得通红,老半天才道:“你就算是向我借钱,我也肯借……可是……”

    叶春秋忍不住朝他笑道:“那你借三十两银子我。”

    “……”邓健倒是面露惭色之色:“三十两没有,等支了俸禄,借你七升米,你要不要?”

    “……”叶春秋抽了抽脸,感觉再也说出话。

    见叶春秋一脸郁闷,邓健终究是心头一软,咬了咬牙,似乎有点不甘心地道:“你是害怕毁了自己的清名?你既是知道,还敢如此?好吧,这一次……我不弹劾了,可是你得先答应我,今儿我不状告,你回去之后抄十篇的《周礼》给我,算是自己长一长记性,你答应不答应,你不答应,我便弹劾了。”

    十篇周礼,周礼的全文是四万五千字啊,十篇就相当于四十五万字,叶春秋就算什么都不做,不吃不喝,没有七八天时间也是写不完的。

    这家伙……还真是够狠的,倒不如弹劾了呢!

    可叶春秋又有些担心会有影响,一时也是拿捏不定主意。

    邓健便催促:“你应不应,应还是不应?不应的话,我可要弹劾了,圣驾马上就到了,我……我……”

    咔擦……咔擦……

    正在这个时候,地砖传来咔擦咔擦的响声,那哗啦啦的金属声响传来,众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纷纷愕然地抬头,便见一个全身金甲,整个人包裹得像是一个罐头般的人在众宦官的陪同下徐徐入殿,接着有人高声唱喏:“陛下驾到。”(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八章:玩票大的(第三更)

    这个‘罐头’真是威风凛凛到了极点,只有一双眼睛从头盔中露出来,带着好奇地打量。

    此时,因为是清晨,曙光初露,所以保和殿里灯火冉冉,那镀金铠甲在这灯火之下,闪闪生辉,竟刺得让人晃眼。

    大家忙是将眼睛移开,太亮了,瞎眼睛啊。

    这‘罐头’一步步地移动,每走一步,或许是体重增加的缘故,靴子踩在地方,声响如雷,身体一动,那金属便摩擦的声音响起,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陛下………陛下驾到……”宦官们一脸怪异地跟在身后,见所有人还没反应,急得脸色发白,连忙又道:“唉唉唉……诸公……陛下驾到了。”

    翰林和学官、清流们依然没反应。

    陛下驾到……

    哪个是陛下,显然一目了然了。

    现在这位陛下躲进罐头里,然后徐徐升座。

    宦官们将他拥簇一团,然后他毫不犹豫地坐在御案上。

    嗯,很敦实的感觉,因为合金钢的缘故,所以其实护臀和护腿采用了**的结构,屁股坐下,虽然有些不便,倒也不至于坐不了。

    有些沉重,不过目前感觉还算良好。

    朱厚照看着下头下巴都快要掉下来的大臣,几乎想要捶胸大笑。

    哈哈……就知道他们会如此,朕今儿,也算是做了一件大事了。

    朱厚照很‘聪明’的,既然要玩票大的,自然也要有所选择,若是在廷议之中,他是万万不敢如此,可是偏偏,这不是廷议啊,这是筳讲,翰林当然是好欺负一些,哼,你们能拿朕怎么办。

    朱厚照没有将头盔解下来,依旧还是只露着眼睛,他在等,等着诸公们的反应,然后他看到了叶春秋。

    吓,叶爱卿今儿是什么装束?怎么灰扑扑的跟个乞丐似的?

    噢,这是不入流的官服,虽然也是乌纱,可是乌纱上居然没有翅,青色的官服,又没有前补,一切……都是这么素,朕是不是闪亮过头了,所以他穿着这一身来给朕搭配一下?

    不至于吧……

    朱厚照哪里知道,此时,叶春秋用手轻轻地掖了一下邓健,然后低声道:“邓大人,我左思右想,终于还是想清楚了,《周礼》,我就不抄了,我虚心接受了邓大人的责问,既然自己犯了错,就当有所担当,邓大人放心大胆地弹劾我吧,我保证无怨无悔。”

    抄个毛线的周礼啊。

    你爱弹劾就弹劾去吧,不过……要弹劾,现在坐在御案后面的那一位,是不是该先骂几句?我特么的穿错了礼服而已,那位大爷……

    叶春秋看着金光灿灿自带灯泡技能,亮得让人瞎眼的朱厚照,竟发现这位大爷……已经突破了天际,人类的语言已经无法再形容他了。

    邓健没反应,只是瞪大了眼睛,一脸惊愕地看着朱厚照,心里只剩下了一万头草泥马奔过,他的眼角竟是带着点点泪光,这……君不似君,臣不似臣的,这国……要完啊。

    邓健就这样站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他突然有一股冲动,想要冲上去,狠狠撕逼一番,可是……他竟发现他什么话都说不出口,心里只有万念俱焚,教他如何……无法克制自己情绪,偏偏又无法克制自己身体。

    可朱厚照却是得意洋洋地哈哈大笑起来。

    “诸卿,该开讲了,今日讲官是谁?啊……让叶修撰来讲吧……”

    “……”没有反应。

    翰林们有一种老子欠了你这个小王八蛋啊的心情,我特么的上辈子做了多少孽的悲呛感。

    叶春秋突然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了,这就如同一个给老板搬了一年砖的人,结果老板跟小姨子跑了,想必……此刻大家的心情与此类似吧。

    “陛下……”邓健口里呜咽,张口想说话,偏偏话都说不出来,如鲠在喉。

    大殿中依然落针可闻,只有罐头拼命咳嗽。

    叶春秋反应过来,朱厚照玩了这么一票,大家有所不适是很能理解的,毕竟太特么的金光闪闪了,叶春秋只好徐徐出班道:“陛下既准臣来讲,那么臣就讲管仲论吧。”

    这管仲论,叶春秋已经不知听过多少遍,早就倒背如流了,连光脑都不需借助,径直道:“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

    朱厚照很满意今日的效果,然后得意非凡地看着口若悬河的叶春秋,再看翰林们复杂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

    等叶春秋讲完了,朱厚照兴致勃勃地道:“叶爱卿讲的很好,发人深省,今日筳讲最为精彩,朕很佩服叶修撰的学识。”

    这管仲论,已经讲过十几遍了,年年讲、月月讲,他居然还能说发人深省,说佩服,叶春秋心里叹息一句,其实……臣也很佩服陛下啊,能把忠臣们给逼疯的皇帝毕竟不多。

    朱厚照便大手一挥,朗声道:“很好,今日的筳讲,就说到这里吧。”

    他一说说完这话,身边侍立的宦官立即道:“陛下口谕,请诸公告退。”

    翰林和清流们这一次居然很老实,终于都反应了过来,纷纷无声告退而出。不少人的脸色发青,其实很多人想骂娘来着,不过细细一想,竟发现连从何处骂起都不知道。

    只有邓健身躯一震,猛地攥起拳头,正待要发作,他身边的叶春秋手疾,知道晓得这愣头青又要发作了,一把架住他,几乎将他拖拽出来,叶春秋压低声音在他耳畔道:“邓大人,慎言,内阁诸公,自会妥善处置。”

    这意思是说,别玩比干、魏征这一套了,赶紧走了吧。

    好不容易出了保和殿,大家看着外头温暖的阳光,竟是一点都不觉得刺眼了,反而眼睛舒服了许多,大家三三两两的,也不像平日那样三五成群的议论,都是快步离开。

    叶春秋正待要走,却有小宦官在身后道:“叶修撰,陛下宣你去见一见。”

    (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九章:臣有一计(第四更)

    叶春秋忙是点头,然后看着邓健用着幽怨的眼睛看着自己,叶春秋狠心地将目光移开,心里说,很抱歉,我跟你不是一路人啊。

    然后他才匆匆地回到崇文殿,崇文殿里,依然传出咔擦咔擦的声音,却是朱厚照穿着这金甲在殿中来回踱步。

    见了叶春秋进来,朱厚照忙是将头盔前的护嘴翻上去,气喘吁吁地道:“哎呀……捂住了嘴,憋死朕了,叶爱卿,别来无恙。近来都在忙碌什么?”

    叶春秋忙是躬身道:“陛下,臣在谋划陛下这样的行头。”

    朱厚照呵呵一笑道:“好好的干,不过朕得提一提意见,穿这身板甲,容易磕着自己,里头得有内衬才好。”

    朱厚照而今成了免费的试穿员,很快发现了几个问题,一一和叶春秋说了。

    叶春秋却是抿嘴笑道:“臣前些日子也已发现了,已经改良了。”

    朱厚照瞪大眼睛道:“什么,朕这套是改良之前啊,你呀……”他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朕心疼得厉害。”

    叶春秋差点就想说,那些个被你差点吓死的翰林老爷们才心疼呢,想起了邓健那忧伤的样子,叶春秋心里也疼得厉害。

    朱厚照埋怨了几句,却又打起了精神:“朕对着水晶镜看朕这身铠甲,实在是越来越觉得威武,想不到朕如此的威武不凡,朕叫你来,是和你谋划一件事的。”

    “谋划……一件事……”叶春秋看着眼珠子打转的朱厚照,眼睛眯起来,很警惕地看他,这个家伙,自己算是明白了,他是什么事都做得出的。

    朱厚照吁了口气,才道:“朕想好了,朕要自封自己为镇国公。”

    果然……

    叶春秋顿时无言。

    朱厚照露出一副委屈的模样道:“朕是一日都不能等了,春秋,你非要帮一帮朕不可,朕若是不做镇国公,就如鲠在喉,心疼得厉害,朕好几日对着镜子,看着英武不凡的自己,彻夜难眠啊。”

    镇国公的想法,在历史上,朱厚照想必是谋划依旧的,不过真正施行,却是在很多年之后,究其原因,无非是这时候皇帝登基不久,百官们的能耐很大,内阁几个学士态度很是重要,若是他们反对,朱厚照还真不敢动真格的。

    现在镇国府新军筹办出来,开始声名远播,朱厚照有些心痒难耐了,这皇帝做得没什么意思,镇国公方才有前途,可是他又颇有些畏惧几个师傅,既是蠢蠢欲动,又不敢胡闹,现在憋出了内伤,左思右想,还是叶春秋靠谱。

    朕这么罩你,现在出了问题,不找你找谁?

    叶春秋震惊了,你特么的不是坑我吗?我堂堂清流,跟着你胡闹,跟内阁几个大学士对抗?信不信自己今日答应了你,明日就被天下人用吐沫星子喷死?

    见叶春秋肃然着脸,显得无动于衷,朱厚照走上前,扯住叶春秋的袖子,殷殷期盼地看着叶春秋道:“叶爱卿……”

    声音很腻,让叶春秋有点想抽他的冲动,你这显然是要把我坑到底的节奏啊。

    叶春秋只好耐心地道:“此事需徐徐图之,陛下急不来的,过个三五年……”

    “三五年……”朱厚照像是被针扎了的蚂蚱,反应过度:“朕现在是寝食难安,你竟说三五年。叶爱卿,朕知道你有办法的……”

    叶春秋心里叹息,朱厚照的眼眸里确实是透着无条件的信任,话说,自己就这么有公信力吗?好吧,无论自己在天子心里什么形象,似乎这朱厚照摆明着要死缠烂打了。

    朱厚照又道:“朕若成了镇国公,朕便敕你为镇国府长史,如何?”

    他眯着眼睛,诱惑着叶春秋。

    长史,属于开府的属官,就如同王府里都会有长史,而这长史就相当于府里的‘宰相’,譬如在宁王府里,除了宁王之外,这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人就是长史了,他负责王府的军队、政务、教化、供奉,管理着府中每年的开支,总而言之,这是一言九鼎的角色。

    叶春秋一时语塞,镇国公府,陛下还特么的还想玩长史,你这是打定了主意要搞出一个大新闻啊。

    由此也可见,朱厚照显然不只是玩玩而已,他是真正把这事儿当做事业来做,可谓是蓄谋已久,连公府的官职以及职责都已经想好了。

    叶春秋吁了口气,带着几分无奈道:“陛下,若是臣支持陛下做这样的事,臣只怕……臣并不是贪生怕死,只是不想受这没有意义的株连。”

    你让我效忠可以,让我拼命也罢,我叶春秋虽然没有什么忠君思想,但看在君臣的情谊上,也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你特么就因为想做镇国公,而让我身败名裂?很抱歉,恕不奉陪,我可不是傻子。

    朱厚照只好一脸失望的样子:“朕还以为朕做什么,叶爱卿都会支持的,就如叶爱卿做什么,朕都无限支持一样。”

    他幽幽地说出这句话,满脸的委屈,眼里还带着幽怨。

    叶春秋却是微微愣了一下,竟还真被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软肋。

    是么?仔细想想,似乎还真是如此,自己做的许多事,都算是‘胆大妄为’,一直支持自己的,也确实是朱厚照。

    朱厚照一脸郁闷的样子:“好吧,这事儿……就这么算了,你告退吧,朕想静静。”

    叶春秋心里挣扎了一下,最终叹口气,你还真是不害死人不罢休啊,他咬咬牙,却是道:“陛下,我们……其实可以试一试。”

    “试试……”朱厚照那双本是因为失望而显得格外幽暗的眼眸,瞬间亮了:“怎么个试法,你说给朕听听。”

    叶春秋心里想,这件事要办成,其实难度很大,刘公等人是绝不会纵容朱厚照胡闹的,大臣们的底线和节操总体来看,比这朱厚照要高得多,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想要把这件事办成,首先就得搞定内阁,可是如何能得到内阁的默许呢?

    当然,最大的前提是,叶春秋必须保护自己。(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章:后果很严重(第五更)

    叶春秋感觉自己在钢丝上跳舞。

    不过……既然下了决心,此刻也没什么说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想着该怎么去做。

    他低声在朱厚照的耳畔细语几句,朱厚照露出了讶异之色,愣了一下,道:“这样就可以?”

    叶春秋叹口气,露出几分无奈之色,道:“陛下按着臣的办法去做就好了,其他的,就交给臣吧。”

    朱厚照懊恼地皱了皱眉头,这时候不免带着狐疑了。

    因为叶春秋教他做的事实在过于简单,他可不相信就因为如此,几个师傅就肯让步。

    可是看着叶春秋确定的目光,让朱厚照感觉有种说不出的信赖之感,虽有疑惑,但还是道:“好,那朕听你的,叶爱卿,朕可把自己托付给你了。”

    叶春秋看着他‘信任’的目光,压力甚大,自己这计划可行不可行呢?怕也只有天知道,不过理应能蒙混过关吧。

    从暖阁里告辞出来,叶春秋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回到待诏房,待诏房里的诸位翰林们的震惊还没过去,表面上似乎每一个人都在各忙各的,可是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这很好理解嘛,毕竟皇帝突然玩了这么一出,是人都难以接受啊,尤其是翰林清流,没有多少在地方上历练的经验,说白了,他们都是温室里小心翼翼呵护出来的花朵,大多没经历过什么风浪,突然来了这么一出……

    叶春秋为他们默哀,又为自己庆幸,呵……我可是两世为人,略历丰富呢,这样奇葩的事,我见得多了,这算什么。

    他假装低垂着头在自己案牍后看着公文,这些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