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风流-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随手抄起一个瓷瓶,狠狠地朝着刘瑾砸去。

    砰……

    那瓷瓶划过一道弧线,吓得刘瑾忙是把头一缩。

    唉哟一声,在刘瑾身旁的张永被砸了个正着,然后瓷瓶碎裂,满脸是血。

    朱厚照怒了,彻底的怒了,如果叶春秋不说这番话倒也罢了,可是这么一说,他更加有一种打抱不平的愤怒,叶爱卿……这样老实忠厚的人,这样诚实善良,到了这个份上,居然还为刘瑾这个畜生说话。

    反观刘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的老实人,就怎么得罪了你刘瑾,怎么就让你非欲除之而后快。

    受害者越是老实巴交,越是诚实可靠,越是人品高尚,那么在人的印象之中,害人的就越是凶残,越是无耻,越是卑鄙下流。

    这就如同,若是秦桧当初害的只是一个普通人,或许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骂名,可是他害的是忠义而闻名的岳飞,那么这个人就成了大奸大恶之徒,成了万千人唾弃的对象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八章:帝心难测(第七更)

    叶春秋越忠厚,刘瑾就越显得狡诈,而朱厚照则越是暴跳如雷。

    偏偏朱厚照的那一砸,没砸中刘瑾,反而是正中了张永。

    朱厚照的怒火没有消去,便又冲过去,抡着拳头就是一阵痛打。

    “哎哟……哎哟……奴婢万死……”刘瑾被打得遍体鳞伤,只是不断哀告求饶,而一边的人看着,却都是触目惊心。

    这位秉笔太监,陛下跟前的大红人,就因为状告了叶春秋,竟是被陛下说打就打,一丁点的余地都没有,尤其是这刘瑾也是极聪明,心知若是自己硬气,反而是火上添油,浑身上下本就是痛的要死,于是哀嚎得更厉害:“奴婢再也不敢了,奴婢该死啊……”

    朱厚照已是打得气喘吁吁,最后又狠狠地踹了刘瑾一脚,才停下来,狞笑着道:“你这狗东西,朕可以将你捧起来,就可让你摔下去,往后若再敢无事生非,再敢污蔑叶爱卿,朕活剐了你。”

    众太监噤若寒蝉,竟是一个个话都说不出口。

    便见朱厚照拍了拍手,对刘瑾一丁点的怜悯都没有,冷声道:“滚,给朕滚出去。”

    刘瑾已是惊慌失措到了极点,因为自始至终,他依然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只记得自己来告状的,结果才告到一半,就被打了,现在陛下让他滚,他哪里还敢怠慢,虽是浑身都是伤痕累累,却还是一瘸一拐地起来,恭谨地道:“奴婢告退。”

    临末了,刘瑾看了一眼叶春秋,见叶春秋朝他点头,像是在打招呼,就像是老朋友致意告别一样。

    刘瑾几乎要气晕过去,偷鸡不成蚀把米啊,就不说自己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动摇,便是挨了这一顿揍,自己在宫中的威信……

    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一瘸一拐地与众太监们离开。

    朱厚照依然不解恨,少年人最讨厌的就是被人背叛,尤其是被身边最亲近的人背叛,想到刘瑾的两面三刀,他更是气愤得一拳砸在御案上。

    反而这时,叶春秋宽慰道:“陛下息怒。”

    朱厚照愕然地看着他,不满地道:“你为何不怒呢?刘瑾这家伙,这样的污蔑你,你还能这样无所谓?”

    显然朱厚照余怒未消,见叶春秋淡定从容的样子,反而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意思,为叶春秋这种冷静的表现而义愤填膺。

    叶春秋知道朱厚照在气头上,所以每一个回答都要小心翼翼,伴君如伴虎,这是读书人最深刻的理解,很痛的领悟。

    叶春秋徐徐答道:“陛下,这是因为臣知道,无论别人怎样说,陛下圣明,一定会给臣一个公道的。”

    完美无缺!

    朱厚照愣了一下,眨了眨眼,旋即也失笑起来,肚子里的火总算是消了一些。

    知朕者,叶春秋也。这个小子,看来也知道朕对他不错。

    正在这时,只见一个小宦官在外探头探脑,朱厚照便道:“有什么事,鬼鬼祟祟做什么?”

    小宦官小心翼翼进来,道:“陛下,王守仁到了,他得了陛下的口谕,已在午门外求见。”

    朱厚照这才打起精神,抿抿嘴道:“是吗,叫进来说话。”

    那小宦官匆匆而去。

    听说王守仁这个大舅哥来了,叶春秋也颇为激动,上一次在南京一别,虽只是极短暂的照面,这个精瘦,目光却是极有神的大舅哥,给了他很深的印象。

    无论如何,其实叶春秋在这世上的亲族并不算多,真正的近亲,更是少之又少,而大舅哥,理应算一个。

    更何况,这个大舅哥的本事,显然属于超越时代的,叶春秋和他相比,若不是多了一个光脑,只怕有十条街的差距,似这样的人物,叶春秋此刻目中焕发出了光彩。

    过不多时,便见王守仁来了。

    朱厚照第一眼见王守仁,就不由皱眉。

    一副很欠揍的样子,依旧还是身体消瘦,穿着一件浆洗得很白的九品官服,颌下的长须有些凌乱,显得风尘仆仆,最重要的是,他脸上的表情淡淡然,宠辱不惊的样子。

    朱厚照看了看叶春秋,再看了看他,心里不禁想,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当然,朕的叶爱卿比他要好一百倍。

    王守仁正儿八经地行了大礼:“臣王守仁,见过陛下。”

    朱厚照眯着眼,他本以为自己理应很恨王守仁,可是他却是错了。

    从前的确是对这个家伙可谓是恨之入骨,连王华的面子都不肯给,非要让他去贵州熬苦不可,可是现在,这些记忆仿佛已经淡忘,反而,朱厚照突然有一种很痛快的感觉。

    他露出善意的笑容,看着王守仁道:“王爱卿不必多礼,平身吧。”

    王守仁起身,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

    朱厚照便背着手,不自觉地被叶春秋的淡定所感染,也有模有样的一副很淡定的样子:“朕和你有些日子不见了,怎样,贵州龙场可好?”

    “尚可。”王守仁老老实实地回答。

    朱厚照眯着眼,学着叶春秋不疾不徐的口吻道:“噢,倒是为难了你呀,王爱卿,说起来,朕认识王爱卿也有四五个年头了,不知王爱卿娶妻了没有?”

    这不是废话吗?现在的王守仁已经三十八岁了,怎么可能还没有娶妻?

    哎……

    叶春秋站在一旁,一脸郁闷,他就知道小皇帝是正经不了多久的,小逗比依然还是这个小逗比啊。后头的话,叶春秋几乎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到了。

    王守仁答道:“陛下,臣早年就已娶妻诸氏。”

    朱厚照便笑的更开了,继续问道:“噢,可生了儿女吗?”

    王守仁一头雾水,却还是庄重的样子:“有子一人。”

    朱厚照方才假装淡定的样子终于没有憋住,伸出一只手来:“朕比你好一些,朕一口气,要生五个了。”

    “……”王守仁语塞,等他反应过来,却忙道:“贺喜陛下,臣在龙场驿站时也曾听说了此事,而今陛下后继有人,此国家之福,臣……欢欣无限。”

    (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九章:宁缺毋滥(第八更)

    朱厚照原以为王守仁定会大失所望,然后一脸郁闷的样子,想到他只生了一个,而皇帝老子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王守仁必定会无地自容。

    谁晓得朱厚照终究是以小人之心妒君子之腹,王守仁一句恭喜,让朱厚照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的快感。

    不过……他自然有更期待的事,所以很快又打起了精神,道:“今次召王爱卿回来,是为了练兵的事,朕欲图重整军备,是以想操练新军,于是命叶爱卿为镇国府参事,负责创镇国。军,而叶爱卿却是推荐了你,让你为这副参事。叶爱卿对你是尤为赞赏的,今儿你来了,就说说你的见解吧。”

    王守仁抬眸看了叶春秋一眼,他知道叶春秋举荐自己,是希望自己能从苦寒的贵州龙场调回京师。

    可是说,这妹夫是在给自己谋划出路!

    王守仁的心中不禁唏嘘,想当初自己在南京见叶春秋的时候,叶春秋还不过是个举人,可是而今,却已成为了翰林,而且可从陛下的言语中听出,叶春秋似乎颇受宠幸。

    这时,叶春秋朝他微微一笑,王守仁便点点头,方才道:“陛下创新军,所图为何?”

    突然问了这么一句话,令朱厚照愣了一下,他想要鼓捣出镇国。军,某种程度来说是惯性使然,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是想练兵,想做武皇帝,建功立业,至于有什么图谋,他却没有想到。

    看了朱厚照的表情,王守仁先是皱了一下眉头,而后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朱厚照道:“若陛下只是嬉戏玩乐,臣请陛下准臣依旧回贵州去。”

    作死啊这是……

    站在一旁的叶春秋忍不住为这个大舅哥拧了一把冷汗,大舅哥依旧还是这么的实在,智商出众、能力傲视百官,唯独这情商……

    就在此时,又听王守仁接着道:“若是陛下想要励精图治,既想借新军而平边患,又可借新军为表率,以瓦解当下军中诸多弊端,臣愿效命,死而后已。”

    朱厚照感觉自己受了羞辱,冷着脸道:“自然是后者,朕……”他发现跟这种油盐不进的家伙无法沟通,旋即道:“叶爱卿,现在王爱卿已经到了,这镇国。军总要建了吧,你有什么章程?”

    叶春秋一脸肃然地道:“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治军之道也是如此,臣打算先行招募百人……”

    “才百人?”朱厚照皱了皱眉,道:“是不是太少了,此次勇士营扩充,也招募了三千呢。”

    叶春秋摇头道:“凡是新军,便是从头来过,若无筋骨,哪里来的血肉?学生操练百人,为的就是先健其骨干;再者,现在新军的钱粮也是不足,既如此,不如宁缺毋滥,先从小做起,步步为营为好。”

    朱厚照听了,觉得倒是有几分道理,想了想,道:“那么不妨如此,朕调拨一支殿前卫给你……为数百人。”

    殿前卫可都是亲军中的亲军,是专门侍驾的,一般都是出身于勋贵之家或是功臣之后,且个个人高马大。

    可是叶春秋却又是摇头:“陛下,臣以为,还是另行招募为好。”

    朱厚照的脸上露出不解之色,道:“这是为何?”

    叶春秋深深地看朱厚照一眼,如实说出心中的想法:“亲军大多已经有了差使,未必就吃得了这个苦;何况有不少人是勋贵子弟,臣要驾驭,反而不易。不如臣在京畿,择贫寒子弟入营,这些人本没有什么出路,前途无望,再编入镇国。军,若是待遇丰厚一些,他们反而心中会感激涕零。”

    叶春秋在这一点上是早有腹稿的,指望一群少爷们来镇国。军,即便叶春秋操练严格,他们也未必就会感激你,毕竟他们都是有出路的人,来你镇国。军,你叶春秋将来若能给他一个前途又如何?人家家中完全可以给他们安排许多条路,一辈子即便不能大富大贵,也足够殷实了。

    可贫寒子弟不同,大明等级森严,想要改变命运,唯有读书,可是除了读书呢?却几乎很难有什么出路,一旦他们进入了镇国。军,若是能看到前途,那么他们的命运就是和镇国。军联结在一起的,镇国。军在,他们就在,镇国。军土崩瓦解,他们的一切就化为泡影。

    朱厚照倒是不深究,认同地点了头:“噢,这样也好。”

    叶春秋又大致地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朱厚照只是认真地听,其实他没有真正的经验,也说不上什么好坏,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对叶春秋的能力,似乎有些习惯性的盲从,倒也一一允了。

    只有王守仁坐在一旁,一直安安静静的,洗耳恭听状,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午时的时候,朱厚照吩咐人送来了一些糕点和茶水,就在这暖阁里把午膳打发了,而后又促膝长谈到了天色暗淡,叶春秋和王守仁才起身告退,朱厚照的心情不错,充满期待地笑着道:“叶卿家这几日不必在宫中侍驾了,好生的将这镇国。军的事准备妥当,到时再来告知朕。”

    叶春秋应下,与王守仁出了暖阁。

    这个大舅哥一直都是沉默寡言,可是叶春秋却知道,他一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方才顾着给朱厚照交代,他也没有多问,等二人并肩出宫,叶春秋方才道:“王兄有何高见?”

    王守仁抬眼看了一眼天上的挂起的晚霞,这霞光折射在琉璃瓦上,他似乎有着一些感触,叹了口气道:“很久没有回来了,这紫禁城是什么样子,愚兄在龙场时大抵都已经忘了,那儿一座山连着一座山,无穷无尽,十万大山之中,虽是苦寒一些,可若是静下心来,也能发现些有趣的事,反而在这里,竟觉得有些不惯了。”

    他自顾自地一笑,没有向叶春秋道谢,或者,在他心里,自己和叶春秋的关系不必道谢吧。

    毕竟叶春秋是父亲的门生,又是自家妹妹的未来夫婿,可谓亲上加亲。

    (未完待续。)

第六百章:天子之军(第九更)

    在王守仁看来,他和叶春秋之间的关系,大概和兄弟也差不多了。

    只是……这个‘小兄弟’和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大。

    王守仁为自己冒出的这个想法,觉得有些好笑,便莞尔,道:“春秋,愚兄只问你一件事。”

    叶春秋心里想:“这位大名鼎鼎的大舅哥,只怕要开始高谈阔论了。”

    一个人怎么能没有想法呢?何况还是一个刚刚在从贵州玩了几年泥巴回来的人!只怕这几年,王守仁都在那里思考人生吧,却不知有什么人生感悟?

    二人一边步行出宫,一边说话,王守仁显得很谨慎,沉吟了片刻,才是道:“镇。国。军之事,刘公人等可是赞同的吗?”

    “嗯?”叶春秋不料王守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

    王守仁的表情很严肃,接着道:“春秋可曾想过,为何这天底下的武夫如此卑微?”

    “哎……”说到这里,他背着手,叹了口气,才继续道:“其实说是武夫卑微也是不尽然,你看京中的殿前卫和金吾卫还有锦衣卫,哪一个不是人人称羡的?这是为何?这是因为他们乃是天子亲军;而上四卫和勇士营呢?哪一次勇士营扩编不是人山人海,无数人想要投效?这是为何?这是因为天下人,任谁都知道这御马监乃是勇士营的靠山,春秋啊,世人都是逐利的,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若要让所有人做道德君子,这不免强求了人家。武夫地位卑微,本质上,天下绝大多数的卫所并没有靠山,他们不是勇士营,他们也不是锦衣卫,所以……想要建新军,首先就要先确定这是谁的军马?”

    叶春秋皱眉道:“这是陛下的意思。”

    王守仁微笑道:“可是你忘了,天子亲军之中,有二十余卫,这些都自称是天子的军马,可是为何吃香的却永远是锦衣卫、殿前卫和金吾卫,你道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谁靠陛下更近,方才称得上亲军,至于其他,都是徒有其名罢了。”

    王守仁看着叶春秋若有所思的表情,顿了一下,又道“也正因为如此,我才问春秋,这镇。国。军到底是什么军马?虽然愚兄听说,现在暂时镇。国。军并无编制,不过既是陛下亲自促建,那么自该是天子之军,除此之外,还有呢?镇。国。军总该有靠山才是。”

    叶春秋觉得王守仁话里有话,不由道:“那么王兄的意思是?”

    王守仁道:“既然只招募百人,那么不妨把标准提高一些,就以童生为骨干如何?”

    叶春秋恍然大悟,王守仁的意思是,让学生来入伍!

    要知道而今大明,读书人多不胜数,可是真正能考中功名的人却如过江之鲫,不知有多少贫穷的人勉强读了书,却依旧中不了生员,心灰意冷下,却不得不寻其他的生业谋生,江南如此,京师也是如此,因为读书人的泛滥,乃至于许多秀才都难以谋生呢。

    科举,毕竟是独木桥,反正现在镇国。军定额是百人,自然可以适当把条件订得优渥一些,以吸引一些童生来,只是……

    叶春秋看了这大舅哥一眼,王守仁依旧道:“除此之外,传一点消息出去,就说……宫中有打压镇国。军的意思,尤其是勇士营……”

    叶春秋愣了一下,卧槽,大舅哥的心思倒是够深的。

    招募童生,这个举动必定会招致人的非议。

    毕竟让读书人去从戎,在现在这个时代肯定有人会叫骂的,这跟拐卖良家妇女去做ji没什么两样。

    可是放出勇士营打压的消息,接下来会如何呢?

    这非议肯定暂时会平息掉,因为勇士营名声不好,为什么名声不好呢,因为它从属于御马监,因为它是宦官掌握的一只军马。

    这时代,读书人和阉人之间的关系和后世的医患关系差不多,一向是剑拔弩张的。

    勇士营打压镇国。军,这不就相当于阉党打击读书人吗?童生虽然档次低,可总也算是半个读书人,不是?何况领军的人物是正德五年的状元公,副手是弘治十二年的进士。

    那么接下来……会如何呢?

    叶春秋想了想,而后精神一震,突然觉得大舅哥去贵州玩泥巴并非没有收获,连他都想跑去那儿待几年了,毕竟每日闲着也是闲着,一年下来,思考人生的时间就相当于别人的一辈子。

    王守仁只看叶春秋的表情,顿时便晓得叶春秋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意味深长地看着叶春秋道:“春秋啊,做大事者,最忌的是蛮干,这大明朝的关系错综复杂,既然我们不能做到讨好任何人,那么不妨先确定自己的位置,效忠天子这自然是必要的,却也不能没有帮手,镇国。军现在既无编制,又无粮饷,这就等于是一支孤军,而你我二人,一个是修撰,一个是驿臣,位卑职浅,想要让这镇国。军有所不同,就要行不同寻常的事,否则泯然于诸卫,最后连那些有薪饷可领的诸卫都不如了。”

    叶春秋听着王守仁独到的见解,脸色深沉起来,点头道:“此事,我得寻个空入宫先和陛下打一声招呼。”

    王守仁不禁微微错愕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妹夫真是一点也不简单,这个十五岁的少年背后,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稳健。

    他正色道:“自该如此,只是……这招募军卒,即便只是百人,靡费怕也是不小,这镇国府可有银子吗?”

    王守仁毕竟不是空想家,他很快就从理论转移到了实际的问题上。

    你有钱吗?没钱我特么的跟你说个毛线。

    叶春秋这时却是笑了,道:“这个……得回去翻翻账本才好,也不知能抽出几万两,不过,现顶一两个月的开销,想必是足够的。”

    这时候轮到王守仁吃惊了,几万两已经让他觉得有些富余了,偏偏叶春秋还加了一句可以顶一两个月,这……是什么概念……(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一章:有钱好办事(第一更)

    钱粮是一切的基础,没有钱粮,空谈口号是御史清流们的做派。

    可是但凡似王守仁这样的人都知道,想要练出兵马,练出什么兵,终究是看钱的多少。

    说穿了,一分钱一分货。

    当然,一个好的统帅者,可以拿一两银子练出二两银子的兵,可若是遇到钱谦那样的,一两银子估计只能练出一钱银子的兵,至于其他九钱银子,很抱歉,已经进他腰包了。

    可若是没有这一两银子做基础,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听说有钱,王守仁心里笃定起来。

    事情总要慢慢地做,不过有了王守仁作为帮手,事情就顺畅了许多,叶春秋先是抽空入宫将招募读书人的事禀告给朱厚照,至于拿勇士营做假想敌的事,他还没愚蠢到连这个也交代了。

    接着便是开始招募人马了,因为凡事都是自己干,所以得先招几个书吏,大营就在靠着东安门的太液池那儿,既属于禁苑,却又非宫城的范围,显然是皇家跑马圈的地,就是为了防止以后心血来潮,想要修筑宫室之用。

    这儿本就有个荒废的营地,显得有些寒酸,不过胜在幽静,叶春秋让孙琦请了一些匠人来修葺营地,同时清除掉附近的杂草。

    万事开头难,要做的事很多,譬如招募军中的书吏,招募一个大夫,还有伙夫,还得采购一些马,至于军服,却是叶春秋自行设计,有了光脑在,搜寻了一些军服的大致资料,叶春秋不打算让这些人穿着厚重的铠甲去拼命,某种程度来说,防护力越强,机动能力就越差,反而简约一些为好,不过想要打制,却是不易,这种事自然暂时先搁浅下来。

    万事俱备,另一边王守仁就带着人四处招募人手了。

    一时之间,应征者寥寥。

    没人……

    其实可以理解,镇。国。军是什么?显然无论是内廷还在外朝,都没有这个编制,估计在大家的眼里,也不过是乡勇的水平,何况好男不当兵,再者这镇****招募的标准也高,居然至少要过了童试的童生,这还是最低的标准,至于年龄、身高,也都有标准。

    这种情况,能招募到人就怪了。

    不过在叶春秋查过了水晶工坊的账目之后,就笃定了下来,自己有钱了。

    水晶开始逐渐风靡,这和大规模的推广分不开关系,而今销量极大,几乎是原先的高温熔炉和新建的溶炉日夜开工,也是供不应求,这种可以大规模制造,却成本低廉,而价格高昂的东西,简直就是暴利,因而现在账上的盈余有三万七千两之多,这才只是个开始。

    有了这个,叶春秋的底气就足了,和王守仁商议了一下,然后轻飘飘地将这月俸增加到了五两。

    五两银子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一年下来就是六十两,足够一家几口殷实的过日子,至少是不愁衣食住行的。

    这个时代,因为美洲的白银还没有大规模的涌入,所以银价没有暴跌,寻常人一月下来,能有一两银子就已算是了不得了。

    渐渐的,前来应募的人多了一些,虽然有不少是滥竽充数的,且统统被王守仁挡了回去,却也有不少举业不成,家境又是一般,不得不在外谋生的童生前来应募。

    京师并不大,消息流通得很快,因此过不多久,这消息传了开来,顿时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议,其实这都是理所当然。

    叶春秋现在每日都往大营里跑,今日一早起来也是如此,不过这大清早,他刚刚洗漱,却有人寻上门来,只见邓健一脸的义愤填膺,见了叶春秋的第一句话便是:“叶春秋,我们友尽了。”

    友尽……

    叶春秋刚刚穿戴一新,正要出门呢,话说回来,邓御史也真是够闲的,吃饱了没事做,特意跑到他家,就是为了来告诉他这个?

    邓健说完这句话,便气冲冲的拂袖要走。

    叶春秋有些可笑不得,连忙叫住了他:“邓兄,且留步,总要说个明白才好。”

    邓健便旋过身,就等着你开口问怎么回事呢。

    他一脸的怒气,语气不善地道:“你还好意思问,你好好的一个修撰,去操练军卒倒也罢了,你不怕被人笑话!这是你的事,可是……你为何这般羞辱斯文,竟让读书人去做丘八?这童生虽没有功名,可也是读过圣贤之书的,你倒是好……”

    其实被人非议,叶春秋是早有了心理准备的,可是想不到事情会这样严重,居然上纲上线到了有辱斯文上头去了。

    叶春秋便皱眉道:“当真友尽?”

    邓健毫不犹豫地冷哼道:“自然,我说话算数,好了,话已至此,告辞。”

    “且慢。”叶春秋又叫住他。

    邓健其实心里是有点不舍的,不管怎么说,叶春秋对他不算坏,只是他希望借着割袍断义来迫使叶春秋迷途知返罢了,现在听到叶春秋说且慢,心里便松口气,一心等着叶春秋接下来的诚心悔过、迷途知返了。

    叶春秋却是压低了声音道:“这童生入伍算是投笔从戎,似乎没有什么错吧,何况……许多人没有出入,让他们报效国家,有什么不好?”

    邓健愣了一下,旋即暴怒:“有什么不好?堂堂读书人,跟着你去舞刀弄枪,读书人从戎,那也该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读了圣贤书,却去摆弄枪棒,去做马前卒,你……你还好意思说。”

    “可是人已经招募了,难道还要赶回去?”叶春秋一摊手,很无奈的样子。

    “哼,总之赶回去也比这样的好,你不知道外头怎么议论你吗?现在都在说你不务正业,邀功取宠。你想想看,若是这样的名声,你将来……怎么是好……”

    叶春秋能感受到邓健的愤怒,但是也能读出邓健话里对他的好意,他会心的笑了,而后道:“其实有一件事,我忘了说。”

    邓健的浓眉压了下来:“什么事?”

    叶春秋凑上去,在他耳边低语了两句话。

    (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二章:不能妥协(第二更)

    “当真?”听罢,邓健脸上的怒气不见了,露出狐疑之色。

    叶春秋很认真地道:“我骗你做什么,你现在知道我的难处了吧,也罢,我因为如此而遭人嫉恨,早就不想继续练兵了,若不是陛下督促得紧,谁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你要我裁撤掉那些人,我自然听你的。”

    “且慢。”邓健一下子拉住了叶春秋的手臂。

    然后他深深地看着叶春秋,眼眸里又刚才的怒色换上了焦急之色:“春秋,可不能裁撤了啊,若是当初,你没招募这些读书人倒也还好,可是既然宫里那些阉人,居然想要打压,是不是那张永……呵,那张永前些日子招募勇士营,早就闹得京师鸡飞狗跳了,我正要弹劾他,哼,虽是御马监用的是内帑,可也是那些镇守太监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都用在这上头了。他还要打压镇国新军?呵……真是岂有此理,反了天了他,春秋啊……”

    邓健直直地看着叶春秋,目光变得很温柔起来,甚至脸上也变得慈爱起来,变脸速度之快,一丁点生硬都没有

    他的语调也没有刚才的急匆匆,而是带着几分劝说的意味:“这时候你若是裁撤掉那些读书人,是要被阉人笑话的,到时候,大家只以为你是怕了那些阉人,那群没卵子的东西,一个个狐假虎威,你是堂堂翰林修撰,状元出身,若是连你都退缩,这朝廷……可就真正是暗极无光了。”

    邓健说得恳切,生怕叶春秋不应,又忙是道:“你是圣人门下,理当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