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华安是不可能让叛军真的将军粮运过交趾城的,这么做只是为了迷惑叛军,华安真实的目的是要打劫叛军的粮草,毕竟,北伐军自身所带的粮草已经不是很充足了,抢一点是一点。

    为了弄清叛军运粮的时间和规模,华安将军中的所有向导都派遣了出去,并重金笼络部分被感化的叛军士兵,让他们全部前往交趾城以南侦查,以确定叛军运粮的确切信息。

    同时,华安也根据属下绘制的交趾城周边地形图,分析叛军可能的运粮路线,经过一番仔细的推敲,最终确定叛军的运粮通道有两条,分别位于交趾城的东西两个方向,其中,交趾城西部的运粮通道崎岖难行,只能运输少量的军粮,大量的粮草很难运输,而交趾城东部的运粮通道条件就好许多了,可以大量运粮。

    叛军主力有六万人马,对粮草的需求很高,因此,运粮的车队一定会经过交趾城东部的通道,为此,华安特意亲自到交趾城东部的通道侦查了一番,并选取了几处可以伏击的地点。

    几日后,派出去的向导传来消息,叛军的数千辆粮车已经抵达交趾城以南二十里的位置,叛军的近四万人马也驻扎在此。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预料之中

    得到这个消息,华安异常的兴奋,这意味着叛军很快就会有所行动,而叛军运粮的必经之地已经被华安所掌握,截取这批军粮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叛军也很担心军粮被劫,为了稳妥起见,当晚,叛军派出一千人马护送五十辆粮车从交趾城西面的通道向北运粮,以试探北伐军的反应。

    叛军的小规模运粮,自然没有逃过北伐军的眼睛,在叛军刚刚开始动身的时候,坐镇交趾城的华安就得到了叛军将利用夜色从交趾城西面运粮的消息。

    得知这一消息后,北伐军诸将皆极力请战,要求率部设伏,截取叛军的军粮,但华安并没有同意采取行动,而是派出斥候打探叛军运粮的一举一动,做到知己知彼。

    华安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对西面道路的状况很清楚,崎岖小路是不可能实现大规模运粮的,叛军选择从西面运粮根本就是有意误导北伐军,吸引北伐军的注意力,而真实的目的是悄悄从交趾城东面的通道运粮。

    很快,华安的推测得到了验证,前去侦查的斥候回报,叛军运粮队伍仅有千人,粮车不过五十辆,是一次小规模的运粮行动。

    “叛军有数千辆粮车,却只派遣了五十辆,分明是试探。”

    “还好我军并未出动,否则就要打草惊蛇了。”

    “好狡猾的叛军,要是这么一点一点的运,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伏击。”

    王三、铁牛、赵武分别发表意见。

    “一点一点的运,若是这般蚂蚁搬家式的运输,还真不好一网打尽啊!”华安心下有了一丝忧虑,之前他还真没想到这个策略。

    不过,很快华安又不担心了,因为叛军绝不会采用这个方法,交趾城被北伐军控制已经足有十天了,叛军前线大军急需粮草,蚂蚁搬家式的运输太浪费时间,叛军主力人马怕是等不及了。

    想到这一点,华安立刻下令道:“铁牛、赵武,你二人各自带领麾下将士,秘密出城,进入东面大路的伏击地点,动作一定要轻,不可惊动叛军的注意。”

    一听这个命令,铁牛、赵武皆是一愣,忙道:“大哥,叛军在西面运粮,我们埋伏在东面的大路,这是为何?”

    华安瞪了二人一眼,道:“没听说过‘声东击西吗?叛军大批运粮车队一定会从东面的大路运粮,后半夜就有可能采取行动,最迟明日夜间,叛军一定会通过伏击地点。”

    “是,大哥,我们这就去。”铁牛、赵武慨然领命。

    半个时辰后,北伐军两万步兵悄悄从北门出城,绕了一个大圈,进入了东面大道的预设伏击地点,悄悄的隐藏了起来。

    夜半时分,从西面小路运粮的叛军顺利的通过了交趾城,而且没有遭到北伐军的任何阻挠,这让叛军将领的警惕性大大的放松了。

    叛军将领决定抓住时机,利用后半夜的时间,将所有军粮全部运过交趾城,而他们也将和主力汇合,集中力量后对交趾城发起进攻。

    数千车军粮关系重大,叛军为了安全起见,一方面派遣大军武装护送,另一方面继续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迷惑北伐军。

    为此,叛军让主力近三万人马举着火把,大摇大摆的进入交趾城的西门外骚扰,以吸引北伐军的注意力。

    同时让一万大军护送数千辆粮车,悄悄的从交趾城东面的大道向北行进。

    叛军的如意算盘打得可谓相当的漂亮,但这一切都在华安的掌控之中,叛军从东面运粮,完全是迈进了北伐军精心设计的伏击圈。

    一个时辰之后,叛军的近三万主力已经进入交趾城西门外,由于畏惧北伐军的强大战力,叛军不敢真的攻城,而只是派出小股部队轮流骚扰,时不时的向城头上射出几箭,而大批的叛军士兵则呆在距离交趾城西门外五里处,旁边就是树林,一旦北伐军主力从城内冲出,叛军抵挡不住时,可以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快速躲进树林,在树丛杂乱的丛林里作战,北伐军则发挥不了任何阵型的优势,很有可能会败于叛军。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不论是叛军,还是北伐军将士,都处于极度的戒备之中,所有的将领也都铠甲在身,随时准备作战。

    “大哥,叛军实在是太嚣张了,让我军出城去教训他们一下。”站在城头上的雷暴被一波一波的叛军弓骑兵惹恼了。

    这也难怪,叛军一波一波的骚扰的确很烦人,而且,此时是夜间,是本该休息的时间,得不到休息,人的情绪本能的就会很差,暴躁一点也就不足为怪了。

    “雷暴,不要理睬这些小罗喽,叛军是在故意骚扰我军,为的是要掩护从东面大道运输的军粮。”华安肯定的说道。

    “怎么,叛军已经开始从东面运粮了?”雷暴有些疑惑。

    华安点了点头,笑道:“哈哈!那是自然,要不然叛军会这么卖力的在此处闹腾,只怕此时叛军的粮车已经进入我军的伏击圈了,这就叫‘声东击西’以后多学着点。”

    “声东击西,叛军真的已经进入我军的伏击圈了?”雷暴还是有些不太敢相信。

    “报,将军,斥候刚刚传来消息,叛军的数千车粮车在向西行进十里后,突然转向,向东面的大道行去,按时间算,现在叛军的粮队应该已经进入东面的大路了。”就在二人对话的时刻,亲兵营的营主汇报了叛军粮队的最新情况。

    雷暴闻言,顿时愣在了那里,亲兵营营主的汇报和华安所预料的结果一模一样,叛军果然已经进入北伐军预设的包围圈了。

    见雷暴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华安微微一笑,看向雷暴,道:“看看,若不是提前派遣铁牛、赵武二人前去埋伏,这会儿,叛军已经偷偷溜掉了。”

    “嗯,还是大哥想的周到。”雷暴大声赞扬华安,内心又一次对华安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三百章 截获军粮

    交趾城东面的大路,叛军一万护卫和数千辆粮车,已经进入了北伐军预设的包围圈,埋伏在道路两旁的北伐军两万人马,已经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而叛军的万余人马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周围的危险,大队人马依旧排成行军的纵队一步一步向前行进。

    铁牛与赵武对视一眼,随即大声下令道:“将士们,出击,杀……”

    两万北伐军将士闻令,从道路两旁的树林突然冲出,杀向行进中的叛军队伍。

    “不好,是晋军,是晋军。”叛军遭到突然袭击,一时之间陷入了混乱。

    北伐军抓住时机,全军将士如猛虎下山般的向敌人之中冲去,很快双方就短兵相接了,一阵厮杀之后,叛军抵挡不住北伐军的凌厉攻势,开始向四周溃散,负责运输粮草的人马则早已逃的没影了。

    对于叛军的溃逃,北伐军也不追赶,而是立即将叛军丢下的粮车运向交趾城。

    半个时辰后,数千辆粮车已经被运进交趾城,而负责骚扰北伐军的叛军主力也得到了军粮被劫的消息,顿时,所有的叛军将士都紧张了起来,这批粮草关系到桂林郡方向六万主力的安危,如今却被晋军抢夺了,这怎么得了。

    叛军将领实在是想不通,如此精心设计的运输粮草方案,怎么会被北伐军这么轻易的就给破解了,几千辆粮车,上面装的可是几万旦军粮啊!

    气急败坏的叛军将领,聚在一起商议了一段时间,随后开始率军攻城,想要夺回属于他们的粮草,可这群乌合之众哪里是北伐军精锐之师的对手,步兵已经回城,华安决定好好教训他们一下,让这群乌合之众清楚朝廷精锐之师的战力。

    “雷暴,你立刻率领军中所有骑兵,从北门出城,绕到叛军的背后给叛军以致命的打击,我的亲兵营也交给你了。”华安向雷暴发令道。

    “是,大哥,我这就去。”雷暴慨然领命。

    “赵武、铁牛,你二人负责守城,待雷暴的骑兵快要迂回到叛军的身后时,你们便打开城门,与叛军正面决战。”华安接着命令。

    “是,大哥。”赵武、铁牛抱拳领命。

    颁布完命令,华安站在城头上,看着正向城池杀来的叛军,自言自语道:“本打算先放你们一马,既然你们主动前来送死,也就怪不得我了。”

    这是华安的真实想法,城外有近三万叛军,若是正面决战,北伐军一定会有不小的伤亡,会死很多将士,这是华安不愿意看到的,但既然叛军已经发起挑战,作为朝廷负责平叛的将领,华安自然不能示弱,并且要狠狠的打击叛军的嚣张气焰,即使付出很大的伤亡也在所不惜。

    “大哥,叛军与我军相当,贸然正面决战,伤亡一定不会小。”王三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华安点了点头,道:“叛军已经主动发起大规模进攻,气焰如此嚣张,我军岂能不狠狠的教训一下,即使损失大,这一仗也要打。”

    “这倒也是,若是坚守不出,必然会被视为软弱,如今叛军的几万旦军粮已经被我军截获,这一战,只要我军能够击溃叛军,叛军便很难再次集结溃散的人马了。”王三蹙眉仔细的分析了起来。

    华安嘴角微微一笑,道:“王三,你分析的很对,叛军已经失去了粮草,只要一战溃败,短时间内便再无力量与我军对抗。”

    “大哥,小心。”叛军的一枚箭矢射向华安,王三眼疾手快,伸手一拉,将华安拉到了安全的位置。

    看着箭矢从脑袋上面飞过,华安不由得惊起了一身冷汗,刚才由于心里得意,竟然大意了。

    叛军人马皆是由彪悍的南越族人组成,若论单兵战力,也不见得弱于北伐军,只是叛军缺乏正规的训练,毫无阵法可言,打起仗来全凭悍勇,缺乏章法。

    这样的部队,冲锋的时候威力很大,但是一旦受到冲击而发生溃散,便很难再次组织起来,溃散便意味着彻底的失败。

    叛军士兵抬着几十架简易的云梯,对交趾城发起了猛烈的强攻,聚集城下的叛军弓弩手负责掩护,进攻的强度很大,但守卫城池的是北伐军的两万主力大军,叛军想要攻破城池,显然是天方夜谭。

    进攻持续了三刻,叛军的锋芒渐渐出现疲软的迹象,成百上千的叛军尸体堆积在城下,而此时,负责迂回的雷暴军团已经快要到达指定的位置了,华安当机立断,在叛军两轮进攻的间隙时刻,命令打开城门,主力步兵全部向城外的叛军发起进攻。

    城门缓缓的打开了,北伐军主力步兵排成整齐的步伐,在主将铁牛、赵武的率领下杀向城外,对攻城的叛军发起了进攻。

    城墙上只留下华安、王三以及几百名护卫士兵,华安双手扶着女墙,打量着城下的战况。

    叛军见城内的北伐军主力,居然打开城门出城迎战,顿时心里都是一惊,愣了片刻,便大吼着向北伐军主力步兵杀来。

    北伐军将士在交趾城下排成决战阵型,步伐整齐的向叛军杀去,两军相距不远,只一瞬间便厮杀在一起。

    叛军士兵虽然极为悍勇,但大兵团作战最主要的是阵型和策略的运用,单兵的战力只能排在最后,因此,尽管叛军的凌厉进攻给北伐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却无法动摇北伐军排列整齐的阵型。

    北伐军组成防守阵型,是为了等待雷暴的骑兵,只要雷暴的骑兵军团从叛军的侧翼杀出,必然能将叛军士兵冲散,届时,北伐军步兵主力将立即转化成进攻阵型,对叛军发起猛烈的进攻。

    “杀,冲啊!”雷暴大喝一声,率领北伐军全部骑兵向叛军的侧翼发起冲击。

    骑兵军团出现的很及时,叛军淬不及防之下,队伍被冲的七零八落,原本就不是很严谨的阵型,如今却成了一盘散沙。

    “叛军败了,叛军败了,杀光叛军,杀光叛军。”雷暴大声呼喊,以鼓舞士气。

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并施

    北伐军将士越战越勇,而叛军自从被冲散了阵型便逐渐呈现出溃败的趋势,仅仅一刻之后,士气低落的叛军便开始逐步向四周溃逃。

    “撤退,快撤退……”叛军将领见麾下士兵渐渐崩溃,胜利已经无望,便主动招呼部下向树林方向撤退。

    有了主将的命令,仍在与北伐军对抗的叛军士兵也放弃抵抗,扔掉兵器向树林疾奔。

    “杀……追杀叛军,追杀叛军。”见叛军开始向后溃逃,北伐军各军将领大呼着率兵追击。

    一路追击,一路厮杀,直到叛军进入树林深处,北伐军才放弃追击,而后逐步撤回交趾城。

    这一战,华安没有亲自参加,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部下将士的作战能力,找出士兵们的不足和阵法的缺陷。

    经过这一场激烈的厮杀,华安对麾下士兵的战力基本满意,这完全达到了他心里的预期,但同时,华安也发现了步兵阵法的不足之处,那就是阵法太过死板,不能因敌而动。

    尤其在敌军溃逃的时候,追击敌军和保持阵法不能兼顾,这样一来,一旦叛军突然杀个回马枪,或者追击的部队遭到叛军埋伏的兵马,则很容易受到极大的损失。

    交州是丛林地带,叛军对地形极为熟悉,北伐军只要深入丛林,就极有可能遭到叛军的埋伏,在丛林地带作战不是北伐军的强项。

    为此,华安决定仔细研究一番,根据交州丛林密集的特点,制定一套有利于丛林作战的阵法,从而让自己麾下的士兵可以深入丛林深处追剿叛军。

    而对于叛军的战法,华安也只能算是略知皮毛,几次与叛军的交手,北伐军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完全是因为料敌先机,事先得知了叛军的行动,而后采取埋伏偷袭的战法,击破叛军,而一旦叛军溃逃进入丛林,北伐军便不敢追击,因为丛林太过密集,里面的情况很复杂,北伐军经过多日的连续侦查,也只是大概摸清了附近的道路,而对于成片的树林,仍旧很陌生。

    叛军撤入树林之后,便可以随时埋伏,利用树丛的掩护对北伐军实施偷袭,这有点类似于城市里的巷战,熟悉地形和丛林气候的叛军自然是占尽优势,而善于列阵大规模作战的北伐军就完全处于劣势了。

    “大哥,我军大胜,我军大胜啊!”收军回城的雷暴与赵武、铁牛登上城墙向华安报喜。

    “看到了,大哥都看到了,将士们都打的不错,非常的不错。”华安大声夸赞道。

    “这一战,我军追出五里,至少斩杀了近万叛军,若不是叛军腿长跑得快,一定被我军全歼了,哈哈!”雷暴大声笑道。

    “哈哈!哈哈!”华安和王三也跟着大笑起来,胜利来之不易,所有人的心情都无比的激动。

    “我军伤亡如何,大吗?”大笑两声之后,王三突然问了一句。

    铁牛眼一瞪,看向王三,道:“你和大哥站在城头上,不是都看见了吗?我军伤亡最多不超过一千,嗯,最多一千。”

    “大哥,伤亡一比十,我军赚大了。”赵武对战果显然是很满意。

    华安点了点头,指向远处,道:“由此向西五百里,便是蜀国的兴古郡,那里囤积了三万精兵,若是这三万精兵与桂林郡方向的六万叛军主力,一起向交趾城杀来,我军处境不容乐观,得早作打算。”

    “大哥,蜀国实力远弱于我大晋,我看蜀军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若是蜀国胆敢与我大晋宣战,我军先灭叛军,而后挥师西进,直捣他蜀国的老巢。”雷暴大声吼道。

    “大哥,蜀国三万大军囤积兴古郡已三月有余,却迟迟没有向我大晋发起进攻,我看是要坐山观虎斗,待我军与叛军两败俱伤之后,再向交州进军。”赵武蹙眉分析道。

    华安向赵武笑了笑,道:“赵武,你说的很对,蜀国大军确实是在观望,看来蜀国君臣很是奸猾啊!他们既想削弱大晋的实力,又不敢贸然与大晋开战,此时,只要我军全线溃败,他们便会怂恿叛军继续向广州进军,以同时削弱大晋和叛军的实力,已收渔翁之利。若我军大胜,他们则会按兵不动,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若我军与叛军两败俱伤,交广二州出现实力真空的时候,他们便会挥师东下,趁机占据大晋的南疆,以扩大实力,稳固自己的江山。”

    王三听完,若有所思的摸了摸额头,道:“只有我军与叛军两败俱伤的时候,蜀国大军才会东下,这也是大哥不愿深入丛林与叛军决战的原因吧!”

    华安淡然一笑,道:“正是如此,不论我北伐军的将士,还是叛军的将士,说到底都是我大晋的子民,南越族人叛乱,只是受到了蜀国的蛊惑,只要我军恩威并施,叛乱迟早是要平息的。”

    “大哥,既然如此,那我军斩杀那么多的叛军士兵,是不是有些过了,以后的作战,是不是要对叛军手下留情。”王三又有了疑惑。

    华安摇了摇头,道:“不用,完全不必如此,所谓恩威并施,武力的震慑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将叛军打惨了,打疼了,让他们内心害怕,知道与朝廷作对的下场,而后给予抚慰,他们才会老老实实的服从大晋朝廷的统治,不敢再造反。”

    “大哥,我明白了。”王三点了点头,身后的雷暴、赵武和铁牛也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此时,返回交趾城的北伐军将士,大部分都进入营帐休息,少数受伤的士兵在接受军医的治疗,负责统计伤亡情况的士兵则还在战场上穿梭。

    两刻之后,统计的数据交到了华安的手中,这一战共斩杀叛军八千余人,北伐军阵亡不足五百,受伤千人以上,可谓是大胜。

    华安对这一战取得的战果很是满意,这比他原先的预计还要好,只是毕竟阵亡了近五百将士,华安的内心深处仍不免有一些动容。

第三百零二章 叛军的三条道路

    这些日子,经过与叛军的一系列作战,华安学到了许多作战的知识,也感受到了剿灭叛军绝非易事,北伐军将士们也增长了不少作战的经验,同时,几次大的胜利更是有力的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

    经过交趾城下的一战,叛军损失惨重,重新集结时只剩下五千人马,除了阵亡的八千士兵,剩下的将士全部逃亡。

    这仅有的五千士兵自然无法与战力强悍的北伐军对抗,为此,叛军仅存的人马在其主将的率领下,向他们发起叛乱的老巢日南郡方向撤退,少数将士向北前往叛军主力所在的大营。

    日南郡最南端的象林城,距交趾城足有一千余里,而且这一千多里的路全部是丛林密集的小路,大军行进极为困难,后勤补给也很难维持,北伐军若要全军进攻象林城,一路上所需的物资是极为巨大的,就算幸运的推进到了象林城附近,并攻破象林城,但叛军将士完全可以躲到附近的树林里与北伐军周旋,待北伐军主力撤走后,叛军则会再次率军攻下象林城,而北伐军主力不可能一直驻守象林城,北方的赵国随时有可能南下,华安此次南征也是抱着速战速决的决心来的,一旦迁延日久,赵国大军南下,京城就很危险了。

    就在华安考虑如何向南进军之际,进犯桂林郡的六万叛军主力已经向交趾城方向杀来,而叛军之所以会撤退,自然是因为北伐军截取了叛军的大批军粮,如今,叛军大营的余粮已经不足五日,而在这五日之内,他们没有丝毫的把握可以攻取桂林郡的首府潭中城,仓皇撤退也是无奈之举。

    叛军撤退,坚守潭中城的广州军团将领,首先想到的便是华安的北伐军成功的攻取交趾城,断了叛军的退路,于是将士们士气大振,三万广州军主力和三千交州军将士合兵一处,向仓皇后撤的叛军追击而去。

    叛军后撤之时,自然考虑到了晋军会从后追击,于是在后撤的道路上设伏,全歼了广州军团率先追击的一个营,让追击的晋军放慢了脚步。

    而叛军小胜之后,也不敢逗留,抛弃许多重装备,轻装向交趾城方向奔来,广州军团主力和三千交州军,则一路紧紧跟踪,丝毫不给叛军喘息的机会。

    坐镇番禺城的广州刺史邓岳,得知了北伐军攻破交趾城,并数次打败叛军,截取叛军粮草,迫使叛军主力后撤的消息后,心情大为振奋,当即下令集结番禺城和周围几个城池的主力兵马万余,向交趾城方向挺进。

    邓岳的打算很明显是要集中尽可能多的兵马,全力剿灭已经处于劣势的叛军,彻底扑灭南越族的这次叛乱。

    叛军的撤军速度很快,仅几天的时间便抵达了交趾城北门外三十里的位置,而此时叛军的粮草只剩下一天了,情况对叛军来说极为的不利。

    为了筹集足够多的粮草,叛军将撤军的一路上,所遇到的村落和城镇能抢夺的都抢夺了一遍,否则几天前就该断粮了。

    而眼下叛军的前方是北伐军据守的交趾城,后面则是追击而来的交广二州大军,摆在叛军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攻打交趾城,城中囤积的粮草足有几万旦,只要能够攻下交趾城,叛军的危机便可以彻底解除。二是,将大军化整为零,一步步的从东西两个方向悄悄越过交趾城,待回到日南郡的大本营之后,便可重整旗鼓,再次发起叛乱。三是,率军向西进入蜀国的兴古郡,那里是蜀国的领地,而叛军之所以造反也是蜀国君臣怂恿所致,如今失败了,蜀国理应收留,而且,六万叛军和三万蜀军合兵一处,实力大增,晋军多半不敢追击。

    为了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叛军的主要将领聚在一起进行了一番商讨,重点分析三种情况的利弊得失。

    首先,第一条路是凭借兵力优势,率军攻打交趾城,夺回交趾城这个战略要地,同时也可以得到城池中的几万旦军粮,以解决大军缺粮之忧。但这条策略的可行性实在是不高,从北伐军轻而易举的攻破交趾城,和连续几次大破叛军的情况来看,北伐军是一支作战极为骁勇的部队,而且守城本身就占据优势,叛军将领觉得短时间内攻破交趾城根本就不可能,甚至有可能被北伐军打得大败,少数被北伐军打败而逃到军中的将领的叙述,更增加了这种莫名的恐惧。

    其次,第二条路是化整为零,将六万主力以千人为一队,一步步的从交趾城东西两条道路悄悄的潜回大本营,这么做的优点是不必和北伐军大动干戈,可以很好的保存自身的实力,可缺点是分散行军无形中降低了主力大军的力量,一旦被北伐军发现,很容易被各个击破,而且,军粮的不足是极为迫切的,就算顺利的越过了交趾城,六万兵马也很难筹集到足够的粮草,而交趾城却有几万旦军粮。

    最后,第三条路是率军向西,进入蜀国的兴古郡,这得到了不少将领的支持,因为蜀国支持他们反叛,也曾答应要率军支援他们,如今,他们打了败仗,自然有理由前往投靠,但也有一些将领担忧蜀国君臣的诚心,毕竟,他们和大晋的朝廷已经厮杀几个月了,蜀国的三万大军一直按兵不动,丝毫也没有增援他们的意思,此时打了败仗前往投靠,会不会遭到暗算都未可知,而且,从交趾城附近向西前往兴古郡路途遥远,大军仅剩的一点口粮,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抵达兴古郡,这一条似乎最不可行。

    三条路似乎都不太容易,叛军将领们经过一个时辰的反复商议,最终决定采取第二条路,将大军化整为零,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悄越过交趾城,从而避开北伐军和广州军团的两面夹击,偷偷回到大本营,至于半路上会受到北伐军的攻击,叛军们却不是太担心,因为周围都是浓密的树林,大军一旦遭到攻击,撤往密林深处躲避即可,损失应给不会太大。

    至于军粮的问题,也只好让大军越过交趾城之后,继续分散开来,在密林之中寻找野果充饥,直至顺利回到大本营。

第三百零三章 俘敌一千

    天黑之后,叛军按照事先商量好的策略,将大军化整为零,每个士兵自带一天的干粮,从交趾城两边的道路悄悄向南行进。

    叛军的行动极为低调,所有的士兵都没有举火把,而是借着微弱的月光缓缓行走,一支支零散的队伍成功的越过交趾城,进入了交趾城南面的大路。

    叛军的行动虽然隐蔽和低调,但却并未逃过北伐军斥候的眼睛,待北伐军斥候将叛军偷偷越过交趾城的消息汇报到华安的耳中时,叛军过半的人马已经成功的越过了交趾城。

    尾追叛军的交广二州军团对叛军的设伏心有余悸,因此,在追击的过程中处处小心,不敢贸然行动,在发现叛军大营有异常后,未及时行动,致使叛军可以从容的向南撤退。

    此时,华安正在大帐中思考如何对付擅长丛林战的叛军,猛然得知叛军将要全部越过交趾城时,心中着实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叛军的行动居然如此迅速,白天还远在交趾城以北三十里处,这才半天,已经有一半的人马越过了交趾城了,叛军的行动效率远远超过了华安的想象。

    不过,对于叛军会采用偷偷越过交趾城这个策略,华安倒是猜对了一半,他早已料想过叛军会从东西两个方向一同越过,不过对于叛军会将队伍分散行动,华安却没有料到,因为凭借叛军的兵力优势,就算在半路上遭到埋伏,也可以杀开一条血路,而兵力分散后,力量就弱了许多,任何一支单独的队伍都无法对抗北伐军的主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