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明目张胆的挑衅,彻底的激怒了燕国将士,慕容皝更是气得胡子都发起抖来。
“放箭。”慕容皝心中大怒,大声下令道。
麾下士兵,立即张弓搭箭向前方的石闵射去,石闵右臂下沉,让燕国将军的尸体挡在自己身前,正对燕军射来的箭支。
一阵箭雨过后,石闵安然无恙,箭支全都射在了燕国将军的尸体上。
见射出的箭支全都插在了战死部将的身上,慕容皝彻底的愤怒了,他深吸一口气,大喝道:“龙虎二营,立即出击。”
“杀……”得到出击的命令,虎营千夫长第一个策马冲了出去,身后的近两千精锐骑兵紧随其后。
石闵单骑离开队伍足有五十步,见燕国大军向自己杀来,立即抛掉矛尖的敌将尸体,伸手轻轻一招,麾下的三千乞活军立即杀出,向石闵靠拢。
燕国精骑越来越近,待距自己不足十步时,石闵大吼一声,挥舞双刃矛杀入敌群,四面砍杀,无人能挡。
身后的三千乞活军,以步兵对抗骑兵,与燕国精骑厮杀也丝毫不落下风。
看着石闵挥舞双刃矛,将自己麾下的精锐骑兵一个个的斩落马下,慕容皝的心在滴血,这些精锐骑兵都是他亲自从十万大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个士兵都是宝贝,都是他的命根子。
与慕容皝的心痛不同,华安却是津津有味的看起了热闹,他很好奇,乞活军和龙虎二营到底谁更胜一筹。
毕竟都是精兵,厮杀了一阵之后,乞活军和龙虎二营都有了不少的伤亡,似乎谁也没占到便宜,但乞活军的主将石闵却是越杀越起劲,每一次挥矛都有一名燕军精骑**马下。
“父王,这么打下去一定两败俱伤,不如收兵吧!”慕容恪看着龙虎二营的士兵一个个的倒下,也很心疼。
“如今,两军已经胶着在一起,我军只要一退,敌军必定从后压来,我军岂不要溃败。”慕容皝否决了慕容恪的建议。
“父王多虑了,我军撤退,敌军绝不敢追来。”慕容恪肯定的说道。
“你怎么可以如此肯定。”慕容皝问道。
慕容恪指着战场的地形和敌军士兵,分析道:“父王,这里是山谷,不利于骑兵野战,我军精骑在此地形无法展开,而敌军的步兵却可以利用地形与我军精骑周旋,在这种地形作战,对我军极其不利,而我军一旦退兵,很快就可以进入旷野,在无遮无拦的旷野作战,敌军步兵绝不是我军精骑的对手,况且,骑兵速度远快于步兵,我军一退,敌军大部分士兵根本就追不上。”
慕容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龙虎二营擅长在开阔地带的野战,在此山谷作战确实是施展不开,白白损失。
“撤退。”慕容皝无奈的下令退兵的命令。
“撤退,全军立即撤退。”慕容恪大声将父亲的命令向前方作战的士兵传达。
下完命令,慕容皝率一众将士向大棘城方向撤退,华安自然也跟着撤退。
虎营千夫长虽然心有不甘,但他明白自己杀不了石闵,于是,憋着一肚子气,大声吼道:“勇士们,撤。”说完策马带头向后撤退。
龙虎二营正在厮杀的将士,听到撤退的命令后,立即调转马头向后奔去,以骑兵的快捷速度,很快就和乞活军脱离了接触。
“燕军退了,追杀燕军。”石闵大喝一声,策马向撤退中的燕军士兵杀去。
第二百四十章 庆功宴
“杀……”乞活军徒步向策马奔驰的燕军精骑追了过去。
数千乞活军将士追了不足五十步,燕军精骑已经跑远了。
“全军止步,停止追击。”石闵大喝一声,命令麾下乞活军停止前进。
慕容皝率领部下向后撤了五、六里,见石闵果然没有追来,不禁暗叹慕容恪有见识,同时,在心下也佩服石闵的骁勇,暗叹大燕国怎么就没有这么勇猛的武将。
此时,估摸着石虎已经跑远了,况且又有乞活军挡在山谷,慕容皝放弃了追杀石虎的计划,带着部下缓缓向大棘城进发。
三日后,围攻宾徒城的赵国水陆十七万大军,得知石虎在邺城惨败,顿时军心动摇,急忙放弃攻城,向后撤退。
宾徒城守军在守城中伤亡过大,并未出城追击,赵国十几万大军得意顺利撤回。
这一战,燕国大军为了击退赵国入侵之敌,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但赵国的伤亡更大,总体来说,绝对算燕国大胜。
获得胜利的燕**民自然少不了一顿庆祝,对有功的将士自然也少不了一番赏赐,不少在作战中立功的将士,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赏赐。
华安的讨虏营虽然不属于燕军,但在抗击赵国大军过程中,为燕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劳,赏赐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体现晋燕友好,同时也为了更好的赏赐华安,慕容皝让华安自己决定要什么样的赏赐。
华安也不客气,一张嘴就提出要上好的战马三、五百匹。
慕容皝虽然有一些心疼,但战马在草原上是不缺的,华安勇闯万狼谷,为大燕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点赏赐还是可以接受的,于是,一咬牙一狠心,从军中调拨了五百匹上好的战马,作为赏赐送给华安。
华安接收了这批战马,加上从万狼谷谷口缴获的六百匹战马,讨虏营总共得到了一千一百匹战马,比从江南出发时的四百匹,整整多出了七百匹。
只是一千余讨虏营将士,阵亡了近百人,只剩下九百多人,不过打仗总要死人的,这个是避免不了的。
大晋使团在赵国大军被击溃的时候,就打算离开,不过,慕容皝觉得华安的讨虏营立了大功,这同时也是整个大晋使团的功劳,自己作为一国之主,无论如何要让大晋使团的大人们多住几日,并参加几日后庆功大典。
使团的主官褚裒礼让了几句之后,便答应了,因为他觉得赵国大军一退,游弋在沧海的赵国水师也会跟着一起撤退,这样一来,自己返回江南就可以直接从陆路进入宾徒,而后从宾徒直接坐船进入江南,不用再翻山越岭走几百里的山路了,使团的众人也讨厌走那些难行的山路,一致同意褚裒的建议。
在确定走宾徒这条近道后,褚裒飞鸽传书,让仍旧驻扎在西安平的所有船只,立即向西进入沧海,停泊在宾徒海边,等待使团。
击退赵国大军的第六天,大棘城中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不论贵族还是百姓,都走上街头,尽情的庆祝守城战的胜利。
燕王府中,更是摆起了酒宴,燕王慕容皝亲自发帖邀请,燕国有头有脸的人物悉数到场。
傍晚时分,宴会即将开始,褚裒率领大晋使团最后一批进入燕王府,华安和雷暴等几人,穿着便装跟在褚裒的身后。
一进燕王府大门,世子慕容俊和四王子慕容恪一同出迎,可谓给足了大晋使团的面子,很好的体现了晋燕友好。
褚裒先与慕容俊寒暄一阵,而后,带着使团官员按着事先安排好的位置,一一就坐。
由于参加宴会的人比较多,酒宴的地点被选在了燕王府的后花园,这里的空间比较大,而且有许多凉亭,正中间还有一个凸起的大石台,足够歌舞表演之用。
慕容皝和地位比较高的人物,都坐在凉亭的下面,大晋使团也享受此殊荣,而一些地位相对比较低的人物,则坐在露天的位置。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华安的肚子也咕咕的叫出了声,但宴会还没有开始,即使再饿也要忍着。
王府的下人在忙碌着,将一盘盘美味佳肴端上桌子,这些美味以肉食为主,几乎占了菜肴的一半,就连硕大的烤全羊都端了上来。
端菜的小姑娘看上去也就十三、四岁,白净水嫩,秀色可餐,让人不禁有垂涎的感觉,只是这里是燕王府,来的也都是有身份的人,没人敢随意放肆。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后花园的数千支蜡烛已经点亮,只是燕王慕容皝还没有出现,宴会自然还不能开始,众宾客耐心的等待,并时不时的在一起谈天说地,诉说着自己想说的事。
华安的肚子本就饿的厉害,而身前桌子上的肉香味更加重了这种浓重的饥饿感,这一切其实也是他咎由自取,为了能在宴会上多吃一些美味,华安已经刻意的饿了一天了。
身边坐着的都是燕国有头有脸的人物,华安自然不好伸手先吃,这样会让燕国的这些大人物看扁。
可肚子实在饿的厉害,而慕容皝也不知什么时候会来,华安闻着浓烈的肉香味,实在有些受不了了,于是离开座位,向燕国下人端菜来的位置走去。
绕过一个走廊,走到一棵小树旁,华安恰好看到一名小姑娘,端着一盘肉正在缓缓走来,顿时,口水不停的往肚子里咽。
“过来。”华安脑袋一热,抓住端菜的小姑娘,将其拉到了小树的后面。
小姑娘被华安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她把眼前衣冠楚楚的华安,看成了轻薄之辈,刚想大喊,嘴巴却被华安堵住了。
“嘘,别出声,我不是坏人。”华安小声安抚小姑娘,低头一看,盘子里是已经切好的熟牛肉,足有几十片。
华安连忙抽了几片切得比较厚的肉块塞进了嘴里,轻轻一嚼,顿时满口留香。
“好了,端上去吧!”将肉片重新摆放了一下,华安手一招,让小姑娘继续去上菜。
小姑娘诧异的看向华安,嘴角莞尔一笑,单手捂嘴向宴会的位置走去,也许她一生都没有见过这么有意思的人。
华安抹了抹嘴唇,若无其事的站在小树的后面,等待着下一盘菜。
几盘菜下肚,华安的饥饿感减弱了不少,他舔了舔嘴唇,回到了宴会的位置。
“燕王驾到。”随着一声高昂的呼喝,燕王慕容皝缓缓进入了众人的视线。
“参见燕王。”众多宾客,无不起身向慕容皝行礼。
慕容皝双手轻轻一摆,示意众宾客落座,至此,宴会正式开始。
在宴会的开始阶段,慕容皝首先向大晋使团的客人敬酒,表示对大晋朝廷的敬重,而后向立了大功的有功人士敬酒,表示对立功人士的尊敬,最后向全体宾客敬酒。
众宾客皆是受**若惊,纷纷回敬慕容皝,宴会之上,一时觥筹交错,推杯交盏,欢声笑语笼罩着整个燕王府。
就在众宾客推杯交盏之际,一群美艳动人的歌姬已经走上露台,开始了妩媚妖娆的表演。
风度翩翩的众宾客,眼神刷的一下,全向露台上的美人看去,桌子上的美味食物,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饥肠辘辘的华安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大快朵颐了,在众宾客欣赏歌舞表演的机会,华安将喜欢吃的菜肴全都尝了个遍。
酒足饭饱之后,华安也欣赏起了美妙的歌舞,江南的歌舞华安看了不少,但和眼前辽东的歌舞相比,感觉完全不同。
江南的歌舞给华安一种温柔、恬静的享受,而辽东的歌舞则给华安一种热烈、奔放的激情,完全是别有一番风味。
大晋使团的官员,也是看惯了江南的歌舞,第一次见识辽东妹子的火辣,顿时皆是两眼放光,孜孜不倦的欣赏了起来。
一场歌舞落幕,第二场歌舞便紧随而来,花样繁多的节目让众宾客目不暇接,大晋使团的官员,则更有一种‘错把辽东当江南’之感。
华安押了一口酒,凝目看去,突然发觉舞台上的一名舞剑的歌姬甚是眼熟,凝目仔细一看,竟然是郡主慕容燕。
这一惊非同小可,在华安的印象中,慕容燕是个爱穿男装的假小子,没想到她居然会舞剑,而且舞的像模像样,颇有美感,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而正在舞剑的慕容燕,也是用眼角不停的在众宾客中寻找着什么,待看到华安之后,嘴角莞尔一笑,频频向华安暗送秋波。
华安心中自然颇为舒畅,时不时的伸手向慕容燕打个招呼。
二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眉来眼去的小动作,自然引起了众多宾客的注意,只是多数宾客并不知道正在舞剑的少女是郡主慕容燕,也就没放在心上。
由于化妆的效果,慕容燕刚出场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认出她,就连她的亲爹慕容皝都差一点被骗了,但很快熟悉人都把她认了出来。
慕容皝见自己的女儿居然跑到舞台上来了,顿时惊得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但宾客都在,慕容皝不好阻止,只好装作没看见一样。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
对于自己的女儿与华安眉来眼去的,慕容皝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毕竟,这是在公开的场合,慕容家族的长辈都在看着呢?
不过,转念一想,华安倒是个人才,或许也是一件好事,慕容皝蹙眉深思了起来,而身旁的慕容俊、慕容恪自然也发现了,舞台上舞剑的正是自己的妹妹,二人不由自主的对视了一眼。
慕容皝看向二人,低声说道:“大晋使团的那个叫华安的将军,你们了解多少。”
“父王,此人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当初在邺城相识的时候,孩儿有意招揽,可惜人各有志,华安好言婉拒,如今成了晋室的将军。”慕容恪轻声回道。
慕容皝点了点头,道:“这些我都知道,你七叔都已经告诉我了,我问的是华安的底细,出身如何,是否婚配,与何人交好。”
“父王,这个孩儿就不知道了。”慕容恪摇了摇头。
一边的慕容俊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父王,这个华安出身贫寒,幼年在晋室司徒王导府邸做长工,机缘巧合拜晋将韩潜为师,倒是学得了一身好本事,此后,与赵国一战立下大功,被晋室的皇帝封为讨虏将军,年前得到晋司徒王导青睐,将女儿许配与之,如今,算是王导的乘龙快婿了。”
“二哥,你为何知道的这么多,你暗中调查华安。”慕容恪闻言有些震惊。
慕容俊微微一笑,淡然道:“大晋使团的每一个官员,我都仔细的查了一遍,并非针对他华安一人。”
慕容皝听了,对世子的心思缜密颇为赞赏,同时也打消了招揽华安的心思,毕竟,华安已经是晋室司徒王导的乘龙快婿了,与大晋的关系可谓极为密切,让华安背弃大晋根本就不可能。
而自己的女儿慕容燕,似乎对华安动了芳心,这让慕容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给自己的宝贝女儿找个更优秀的男人,让她忘了华安。
“燕儿不小了,该嫁人了。”慕容皝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
世子慕容俊一听,以为父亲要将妹妹许配给华安,立即劝道:“父王,燕儿还小,况且,华安已经婚配,怎么可以……”
“一派胡言,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将燕儿许配给华安了。”慕容皝瞪了世子一眼。
慕容俊一听,顿时放下心来,问道:“我大燕国人才济济,父王可有人选。”
“暂时还没有,你们帮孤想想,我大燕国的年轻一辈中,有哪些优秀男儿可供挑选。”慕容皝看着两个儿子,轻声问道。
慕容恪首先回道:“父王,大燕国年轻英豪倒是不少,只是,相比华安都显得有些逊色,只怕难以让燕儿心动啊!”
“哦,我大燕国人才济济,难道都比不过一个小小的华安。”慕容皝有些动怒。
慕容俊见状,伸长脖子,在慕容皝耳边,小声道:“父王,燕儿姿色出众,有王后之相,嫁个普通人太委屈了。”
“什么,王后之相,俊儿,你想让燕儿嫁个一个王,可普天之下,能称王的又有几人。”慕容皝闻言大为惊诧,他觉得这几乎是不能的事情。
慕容俊知道父亲不敢相信,但他对自己妹妹的姿色有信心,只要将妹妹的画像送给称霸一方的王,事情一定会按照自己预定的步骤向下走。
当然,慕容俊这么卖力的为自己的妹妹找夫家,并不是为了妹妹的幸福着想,而是为了联姻一方霸主,为自己日后的霸业铺路。
“父王,称雄漠北的拓跋氏,建立的代国颇为强大,若我大燕能与代国联姻,对日后称霸中原,一定有不少助力。”慕容俊暗示要将妹妹嫁给漠北的拓跋氏。
慕容皝闻言,摇头道:“漠北比辽东更加苦寒,况且,代王拓跋翳槐已经病重,其死后,代国何人称王尚不确定,还是算了吧!”
慕容俊一听,连忙道:“父王,据探子回报,拓跋翳槐活不了几天了,代国何人称王很快就会明朗,况且,漠北虽然比辽东更加苦寒,但燕儿若嫁过去,毕竟是一国王后,亏不了。”
“好了,这事以后再谈吧!”慕容皝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见父亲犹豫不决,慕容俊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起身向参加宴会的宾客敬酒,时不时的寒暄几句,以联络感情。
此时,舞剑的慕容燕已经退下了舞台,不过,很快她就换了身男装,混进了参加宴会的宾客之中。
“嗨,看什么呢?”慕容燕突然出现在华安的身后,拍了下华安的肩膀。
华安身体微微一怔,转过头来,见慕容燕一身男装的出现在自己眼前,怔了怔,伸出大拇指夸赞道:“郡主,刚才的剑舞很精彩,了不起。”
“呵呵!”慕容燕笑了笑,坐在华安的身旁,与华安一起欣赏舞台上的歌舞表演。
二人时不时的干上一杯,谈论着一些有趣的话题,身旁的宾客大多不认识慕容燕,也不在意二人的行为。
倒是一直坐在尊位的慕容皝,时不时的瞟向华安二人,眼中透露出不满,但府中宾客众多,他身为一国之主,也不好当场干预。
宴会在欢快祥和的氛围中结束了,众宾客陆续离开燕王府,褚裒带着大晋使团也离开了,尽管有些不舍,可华安还是和慕容燕告别,转身离开了燕王府。
第二日华安就要离开大棘城了,这个消息他没有告诉慕容燕,因为他想悄悄的离开,不想让慕容燕知道。
回到驿馆,华安与麾下的讨虏营将士,倒头便睡,使团的官员也和衣而睡,因为他们只有三个时辰的时间,三个时辰后,天一亮,他们就该离开大棘城了。
使团的船队,此时已经在宾徒的沿海集结待命,只要褚裒一行人登上大船,随时可以出发,返回江南。
三个时辰的时间很短,很快天就亮了,华安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和将士们一同起身,准备各种行军的物资。
使团的官员也在褚裒的带领下,盥洗、吃饭,进行启程前的准备。
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师江南
天色完全大亮后,使团的所有人都准备就绪了,行礼也全部装车,燕国负责送行的官员也已经来到。
褚裒与燕国的一众官员寒暄一阵,而后立即率领大晋使团向大棘城外行进,华安率领讨虏营紧紧跟随,保护使团官员的安全。
在策马迈出大棘城城门的那一刻,华安突然感觉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似乎少了什么,可又感觉不到到底少了什么,这种感觉当真十分的奇怪。
“大哥,就要回家了,你怎么好像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啊!”王三见华安一脸落寞,关心的问道。
“没有,大哥很高兴啊!哈哈!”华安咧嘴强颜欢笑,但却笑得比哭还难看。
铁牛一见,打趣道:“大哥,你是不是看上了那个燕国郡主了,心里舍不得人家。”
被铁牛这么一说,华安突然找到了自己心情不佳的原因了,看来自己是对慕容燕有了爱慕之心,但自己毕竟刚成亲不久,如果贸然承认,岂不显得自己太过花心。
“铁牛,你胡说什么呢?大哥是有些累了。”华安矢口否认。
铁牛撇嘴一脸的不信,他看向王三,小声道:“王三,咱大哥要是再娶了那燕国郡主,咱们就同时有两个嫂子了。”
“哈哈!”雷暴和赵武闻言都笑了起来。
“铁牛,别胡说,那可是大燕国的郡主。”王三斥了铁牛一句。
铁牛一听不乐意了,撇嘴反驳道:“郡主怎么了,俺看那郡主就挺喜欢大哥的,是不是啊!大哥。”
“闭嘴。”华安低声斥了一句,不过,铁牛的话倒让他颇有感触,慕容燕的确对自己有了爱慕之心,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
自己就这么不辞而别,她会不会伤心难过呢?华安心里有了一丝不安的感觉。
不过,慕容燕毕竟是郡主,而且是燕国的郡主,自己身为大晋的将领,与燕国郡主之间不可能有任何结果,也许,认识她就是个错误,但华安却没有任何后悔的感觉,谁让慕容燕是个姿色出众的美人呢?
大棘城距离宾徒不足百里,大晋使团一早出发,经过一天**的急行军,第二日一早,便到达了宾徒城南面的渡口,使团的五十艘大船就停在那里。
见使团安全返回,麒麟营营主韩勇,连忙迎了过来。
“各位将军、大人,你们终于回来了,太好了。”韩勇情绪有些激动,大晋使团被赵国十余万大军困在大棘城的时候,他很想出手相救,可惜战船不能在陆地上行走,他也只能干着急,如今,使团终于安全返回,他也就放心了。
“韩营主,各船准备的如何,何时可以出发。”褚裒省略寒暄,直接问起了正事。
“回将军,各船物资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韩勇回道。
褚裒一听,极为高兴,赞赏道:“好,很好,韩营主,你立刻让将士们帮忙搬运大棘城运来的物资,所有人员上船之后,立即出发,返回江南。”
“是,将军。”韩勇大声领命,随即带领麒麟营千余将士下船帮助讨虏营搬运物资。
这些物资大多是大棘城的土特产,使团的官员大老远来一趟,离开的时候自然少不了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就连讨虏营的普通士兵,也用自己的军饷购买了相当的特产,这些物资的量自然很大。
还有一些极品特产,如貂皮、长白山的人参,则是燕王慕容皝上供给大晋的皇帝的贡品,都包装在精美的礼品盒里。
为了搬运这些物资,讨虏营和麒麟营的将士用力整整一个时辰,待所有物资全部搬上大船后,大晋使团的五十余艘舰船正式,向着江南进发。
大船越行越远,宾徒城渐渐消失在视线里,看着身后模模糊糊的辽东土地,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原本很简单的册封一事,居然遇到了这么大的波折,大晋使团竟然在辽东的土地上停留了数月,从大雪纷飞的寒冬,一直停留到鸟语花香的春季,这是任何人都始料不及的。
在这场波折中,讨虏营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有近百将士,永远的躺在了辽东的土地上,不过,这些牺牲都是难免的,正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大晋军人的荣耀,燕国自慕容皝以下,没一个敢瞧不起大晋的军人。
从江南北上之时,一路上又是狂风又是敌人阻截,最后一波三折,居然从西安平登陆,可谓历尽千辛万苦,但返回江南的一路却是出奇的顺利,一路上,不但没有遇到阻挡的赵国水师,就连大一些的风浪都没有遇到,船队只用了不足十天的时间就抵达了大江的入海口。
在麒麟岛停顿数个时辰,补充了一些淡水,船队继续前进,进入大江,又用了不足一天的时间,船队终于抵达京城北面的渡口。
船队停泊在渡口之时,恰好是凌晨,江面上雾蒙蒙的,犹如仙境一般,此时,使团的大小官员大多还在睡梦中,华安早早的起身,独自登上麒麟号顶部的露台,欣赏着大江中雾蒙蒙的美景,呼吸着清新无污染的新鲜空气,感觉是如此的舒畅,在辽东经历的一幕幕场景,也犹如眼前的大雾一般,变得模糊起来。
“华将军,起的好早啊!”身后传来了褚裒的声音。
华安回头见褚裒走了上来,忙道:“褚将军。”
“嗯。”褚裒应了一声,看着雾蒙蒙的江面,感慨道:“一去数月,总算是回来了。”
“是啊!原本打算一个月往返,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四、五个月,末将也感觉挺意外的。”华安如实说出心中的感想。
“哈哈!”褚裒闻言笑了两声,看着华安,打趣道:“本将乃老迈之人纵使一去四、五年也无妨,只是华将军刚刚新婚不久,就离家数月,心中一定很想家吧!”说完露出了满含深意的笑容。
褚裒说的很隐晦,但华安听的明白,这是暗示自己思念新婚夫人了,褚裒是过来人,也有过新婚的时候,对这种新婚别的感受算是深有体会。
太阳渐渐的升起来了,江面的雾气渐渐的散去,辽东经历的一幕幕场景,也如这大江上的雾气一般,渐渐的散去。
此时,京城就在十几里之外,从渡口出发,策马只需数个时辰,就算与使团一同行进,天黑之前,也一定可以进入京城。
一想到自己的府邸有一个新婚的夫人正在翘首以盼,华安心中就是一阵的躁动,恨不得立刻纵身一跃,飞入府中。
天亮之后,将士们陆续起身,将船上的物资卸下装车后,沿着通往京城的道路一路前行。
傍晚之前,队伍已经进入京城,因为此行是奉皇命前往辽东,入城之后,华安没有立刻回府,而是随使团前往皇宫复命。
在皇宫中,司马衍将顺利完成使命的使团成员都大大的夸了一番,对于使团遭遇的一些波折,司马衍也是嗟叹不已,尤其是华安的讨虏营参与燕赵之战,打出了大晋的军威,更让司马衍兴奋不已。
为了表彰华安的功劳,司马衍当庭赏赐华安十万钱,其余将士根据功劳大小,也都有赏。
离开皇宫之后,华安让王三几人带领讨虏营的将士先行回北伐军大营,而他自己则策马赶回了京城的家中。
去辽东之前,华安说好只需一个多月,可一连四、五个月都没有消息,这让华府上下所有人都很着急,当然,最着急的自然是华安的爹娘和新婚的灵儿。
华安策马奔到府邸大门口时,见大门没关,便下马走了进去,一个看门的小厮连忙迎了上去。
“将军,你总算回来了,府里上上下下都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小厮说着上前帮华安牵马。
“乌鸦嘴,本将军不是活得好好的吗?”华安松开马缰,白了小厮一眼。
小厮一见华安动怒,立马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解释道:“将军,小的不会说话,你别生气。”
华安摆了摆手,表示并不生气,问道:“夫人在吗?”
“在,在后院呢?将军一连好几个月没回来,可把夫人担心坏了,小人时不时的都能看到夫人流眼泪呢?”小厮动情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