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獾氖蜓嗑勘布尤肓吮背返亩游椋帽背返亩游楦叽锸嗤蛑凇
此刻,蓟城内剩余的百姓已经不足一万,他们都是不愿意离开蓟城而选择留下的,在这些人这中,大部分都是中原人,所以,他们不会惧怕晋军入城后,会对他们不利。
慕容恪与麾下的燕军主力返回蓟城之时,燕王的队伍已经离开蓟城好一会儿了,见燕王已经离开,慕容恪的心里放松了很多,如此,只要燕王他们走远了,他也就可以放弃蓟城,并撤往北方了。
“将军,晋军追过来了。”就在慕容恪心情刚刚放松的时候,晋军兵马追了过来。
慕容恪闻言,心头大惊,晋军刚刚被他重创,此刻应该好好休整才对,怎么会这么快就再次杀来呢?
“有多少兵马,是何人领兵。”慕容恪问道。
“回将军,就是刚才与我军血战的兵马,不过,在他们的身后好像还有烟尘,应该还有援兵。”斥候说道。
慕容恪闻言一愣,显然,晋军全部的主力兵马可能都杀来了,这份实力是他抵挡不了的,为此,他必须立即做出应对之策。
“王上的队伍已经离开多久了。”慕容恪正色说道。
“回将军,王上的队伍大约离开有半个时辰了。”
“才半个时辰。”慕容恪蹙起了眉头,以慕容俊队伍的行进速度,半个时辰根本就走不了多远,骑兵只需一刻就可以追上,所以,他必须率领麾下的兵马挡住晋军主力,以为转移的部队争取时间。
“传令下去,全军准备迎敌。”慕容恪下达了迎敌的命令。
“是,将军。”部将立即领命,并传达了命令。
“五哥,晋军全部出动,我军没有胜算,真的要拼光所有的兵马才行吗?”慕容霸说道。
“不会的,我们抵挡一阵就会撤离的。”慕容恪说着看向一名心腹,正色道:“你立即前去通知王上。晋军全部主力已经杀来,让王上与众大臣放弃随行的队伍,骑马迅速向北行进。以免被晋军俘虏。”
“是,将军,末将明白。”心腹领命,策马向正北方向奔去。
很快,慕容恪与麾下的主力大军便做好了迎敌的准备,打算与晋军正面厮杀一番,以掩护慕容俊逃离蓟城。
杨安与邓羌麾下的兵马看到了已经列阵完毕的燕国大军。顿时全都憋了一肚子的气,准备上前厮杀一番,以报仇雪恨。
“传令下去。击鼓进军。”杨安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咚咚咚……”
“呜呜呜……”
双方几乎同时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并开始向前发起进攻。
燕军在兵力方面占有些许优势,而晋军在装备上更好一些,为此。双方的战力相差不大。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
半个时辰之后,远处扬起了烟尘,显然,晋军主力增援上来了,最多一刻就可以抵达战场,这让慕容恪显得非常的紧张,手心全是冷汗。
此刻,他的选择已经不多了。退入蓟城极有可能会遭到被围困的下场,全力作战必然会全军覆没。而向北撤离则极有可能让慕容俊的队伍被晋军岂不追上。
“将军,晋军主力杀来了。”部将提醒了一句。
“传令下去,大军立即向北撤离。”慕容恪权衡再三,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此刻,他相信慕容俊一定是听了他的建议,并骑马逃离了,如此,慕容俊算是彻底的安全了,至于随行的宫人百姓则不是太重要,就算全被晋军掠去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撤退,全军立即撤退。”燕军将领依次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众燕军将士听到命令之后,全都放弃作战,向正北方向奔去,他们是清一色的骑兵,撤退起来非常的自如,况且,他们非常善于齐射,在撤退的途中,会回过神来向追击的晋军发射箭矢,以阻挡晋军的追击。
“将军,燕军撤退了,燕军撤退了。”一名浑身染满血迹的晋军将领,高兴的喊道。
见燕军开始撤退,杨安自然非常的高兴,不过,经过两场激烈的厮杀,他对燕国骑兵的战力还是有很深的认识的,尤其害怕燕军骑兵的骑射,于是,并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而是让麾下大军立即向蓟城进发,准备尽快攻陷蓟城。
蓟城的燕国大军早就全部撤离了,城墙和城门上的燕军旗帜只不过是为了吓唬晋军罢了,为此,杨安所部兵马很顺利的就攻入了蓟城之中,并直接冲入了燕王宫,将燕王宫翻了个底朝天。
燕王慕容俊早就逃走了,为此,杨安一无所获,只得带领部将前往城门,准备迎接谢艾入城。
邓羌原本打算继续追击燕国骑兵,不过,见杨安所部已经向蓟城内冲去,也就放弃了追击燕军的打算,毕竟,燕国骑兵的战力还是很强的,他独自追击根本就占不到便宜。
很快,谢艾与麾下的主力大军就抵达了蓟城郊外,大军在蓟城郊外直接扎下了营盘,而谢艾本人则在部将的陪同下进入了蓟城之中。
“将军,我们来晚了一步,末将冲入蓟城的时候,蓟城就已经是一座空城了,燕王宫也全都是空的。”杨安抱拳向谢艾汇报道。
谢艾轻轻点了点头,开口道:“慕容俊逃离蓟城,一定是打算前往北方的老家了,我军不必过分逼迫,以免慕容俊狗急跳墙,狠狠的咬我们一口。”
“将军的意思是我军无需再次进攻,就可以轻松的收复幽州的全部土地。”邓羌兴奋的问道。
“是的,如果不出意外,我军无需再次与燕军血战,就可以取得幽州全部的土地。”谢艾肯定的说道。
众部将闻言,脸上皆露出兴奋的神色。
“将军,此时燕军已经是惊弓之鸟,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将其全部歼灭呢?如此便少却了一个心腹大患。”一名部将还是希望能够杀敌立功。
“燕军对幽州地形更为熟悉,而且他们虽然向北撤退,但却并没有出现慌乱的迹象,也就是说,燕军的强悍战力仍在,我军发起追击虽然可以取胜,但却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怕是有些得不偿失,况且,燕国返回北方势必会与北方的扶余等国发生矛盾,让他们互相残杀,岂不是很好吗?”谢艾正色说道。
听了谢艾的分析,众部将全都叹服,并打消了继续追击燕军的打算,尤其是杨安所部损失很大,需要留在蓟城休整一些时日,以逐步恢复元气。
谢艾的猜测并没有错,在撤退的途中,只要遇到险峻的地形,慕容恪都会让麾下的兵马埋伏在周围,一旦晋军追击至此,必然会陷入燕军的突然袭击并损失惨重。
在燕军撤远了之后,谢艾才下令跟进,以让麾下的晋军兵马收复全部的幽州失地,实现此战的目标。
而就在慕容俊撤离蓟城的同时,燕军右翼昌平的兵马也一同撤离了,而代国增援的五万兵马则在主将拓跋流云的率领下返回了漠北。
数日之后,谢艾麾下的兵马便控制了全部的幽州土地,实现了收复幽州的战略目标,而平州的少量城池还未上表称降,为此,谢艾让桓冲统领十万荆州军向平州进发,并负责收复平州的全部土地。
由于此战的目标是收复幽州和平州,谢艾此次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但完成这个任务之后,该如何处理后事,大量的兵马是留守幽州和平州,还是返回冀州,又或者继续向北进犯,收复北方更辽阔的土地,这些情况谢艾都不清楚,所以,他必须向华安请示,并将取得的战果汇报上去。
就在谢艾所部大军完全收复幽州的时候,在高句丽方向,王猛统领的八万余兵马已经抵达扶余的边境,并做好了随时向扶余发起进攻的准备。
不过,就在王猛打算向扶余发起进攻的时候,却突然得到了谢艾军团全面收复幽州,燕军向北撤离的消息。
王猛很敏锐的判断出,燕国既然已经北撤,就必然要与北方的扶余等国发生冲突,毕竟,燕国在北方没有土地,若要取得立足之地,就必须向扶余等国索要,而扶余等国自然不会愿意,由此,一场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议
在洛阳城方向,华安的心情格外的舒畅,前方已经传来消息,谢艾军团成功的收复了幽州,平州也将很快被收复,此次北伐作战的目标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另外,王猛先后收服三韩、沃沮和高句丽更是让华安感到大为高兴,这三国的归附并非此次北伐作战的目标,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而对于谢艾与王猛所请示的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华安则还没有完全想好,毕竟,此次北伐作战,华安投入了大量的兵马和后勤物资,对大晋的国力是很大的消耗,若是按照王猛与谢艾的建议,继续向北用兵,则还需要调集更多的后勤物资对前方进行支援,如此大规模的调用物资去争夺北方的苦寒之地,大晋的国力能否支撑的住,收服这些区域之后该如何镇守和管理,这些零碎的问题,全都让华安颇为头疼。
是否继续向北用兵是国之大事,为此,华安不敢轻易下达命令,而必须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才行。
在白天的时候,华安已经思考了整整一下午,不过还是有些犹豫,傍晚之后,华安决定前往后宫放松一下,以舒缓心情。
“王上眉头深蹙,有什么烦心事吗?”刚刚返回寝宫,华安就在一条小路上遇到了正在散步的诸葛琪。
华安抬头看了一眼,发现诸葛琪打扮的颇为俊俏,充满了妇人特有的韵味,心头的烦恼不禁去了三分。深蹙的眉头也舒缓了不少。
“本王刚刚回来就在此处遇到了琪琪,这是不是太巧了一些。”华安调侃的说道。
诸葛琪闻言,嘴角莞尔一笑。嗔怒道:“王上是说人家故意站在这里等着王上吗?”说完微微侧身。
华安嘴角堆着笑意,上前轻轻扶住诸葛琪的双肩,看着诸葛琪的双眼,调侃道:“那,本王可什么都没说,是琪琪自己招认了,哦。本王知道了,这么多天没有临幸琪琪,琪琪一定是想本王了。所以才迫不及待的在这里等候,是也不是。”
“才没有呢?王上好没正经。”诸葛琪淡然一笑,再次微微侧身,用含笑的余光瞟向华安。
华安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既然琪琪不是特意再次等候本王。那本王就先走一步了。”说完抬腿欲走。
“王上,别走,臣妾……”诸葛琪的声音小不可闻,并从后面轻轻的揽住了华安。
华安狡黠一笑,回身揽住诸葛琪的脖颈,不容置疑的说道:“今夜琪琪就不用回去了,在本王的寝宫侍寝。”
“是,王上。”诸葛琪淡然一笑。答应了下来。
随后,华安搀着诸葛琪的玉手。慢步向寝宫方向走去。
返回寝宫之后,华安与诸葛琪同时沐浴,并在温暖的浴室里,临幸了诸葛琪。
“王上有什么烦恼,不妨跟臣妾说说?”一身香汗的诸葛琪趴在华安的胸前,柔声问道。
华安身体略微有些疲倦,微闭着双眼,轻声道:“我大晋雄师已经成功的收复幽州和平州,王猛和谢艾皆上书本王,要求继续向北用兵,一举拿下扶余等国,以彻底消除来自北方的威胁。”
“王上是在为是否继续向北用兵烦恼吗?”诸葛琪明白了华安的意思,轻声问道。
华安嘴角笑了笑,点头道:“没错,本王就是为是否继续向北用兵而烦恼,其实,本王也有心要继续向北用兵,奈何此次北伐作战,对国库已经消耗非常巨大了,若是不进行修整而直接向北用兵,本王担心国力负担不起,会让百姓生活困苦。”说完又蹙起了眉头。
见华安再次蹙起眉头,诸葛琪伸出粉嫩的玉手,在华安的额头上轻轻抚了抚,并柔声道:“王上何必为了这些小事烦恼呢?臣妾虽然是妇道人家,但也颇知韬略,况且,王将军与谢将军皆是人杰,既然他们都要求继续向北用兵,王上又何必阻拦呢?不如就让他们继续向北用兵吧!”
“可是,大晋的国力有限,继续向北用兵也要休整一年才好,若是立即向北用兵,本王担心国力会被耗尽。”华安再次表明了困难。
诸葛琪想了一下,柔声道:“王上,前方的大军何必都由国库供养呢?幽、平二州都已经被收复,三韩、沃沮、高句丽都有大量的资源,若是将这些资源全部调往前线,大晋国库的压力就会减弱很多,况且,随着战事的进展,所需要的兵马会越来越少,如此,对后勤的要求也将越来越少,王上的担心完全就是多余的。”
华安闻言,觉得诸葛琪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于是微微睁开双眼,看向趴在自己身上的诸葛琪,夸赞道:“琪琪的见识真是不错,让你做王妃真是可惜了,应该封你为丞相才合适。”
诸葛琪闻言,莞尔一笑,柔声道:“臣妾倒是想要当丞相,可是却是女儿身,所以,只能做王妃,并在这宫里伺候王上。”
华安笑道:“是啊!若是朝中丞相,就不能趴在本王的身上,伺候本王了,琪琪还是做王妃好,做王妃好啊!哈哈!”说完大笑了起来。
“王上好坏。”诸葛琪娇斥了一句,并将整个身躯都压在了华安的身上。
华安欲念再次大起,并一翻身将诸葛琪拖入温暖的浴池之中,在温暖的水中,再次临幸诸葛琪,让诸葛琪体验了一日两次临幸的幸福。
第二日一早,华安正式下达命令,让王猛与谢艾驻兵北方,观察扶余等国的动静,随时准备发起进攻,同时,让河北诸州和三韩、沃沮、高句丽等国征集物资支援前线,以减轻国库的压力。待国库充盈之后再返还这些州郡所有的支出。
华安的命令传达到北方之后,王猛与谢艾皆大为高兴,并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向北进犯,一举攻下扶余等小国。
####
在扶余国境内,燕国的二十余万大军已经驻扎下来,燕军大营距离扶余的都城王城仅有二十余里,也就是说,只要燕国大军突然发起进攻,随时可以将王城攻破。并据为己有。
为了防止燕国大军突袭,扶余在王城部署了五万精锐大军,这几乎是扶余全部兵马的一半。剩余的一半大部分部署在东面,以用来防备屯集在边境地区的王猛军团,防止王猛军团入寇。
不过,这样一来。扶余将同时面临两大强敌。这两大强敌的兵马和战力远远强于扶余本国,这让扶余王万分的恐惧,并派遣两路使者,分别前往燕军大营和王猛大营,想要说服双方不要侵犯扶余。
当然,扶余王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王猛对扶余等国志在必得,自然不会放弃攻打扶余。而燕国已经失去南方的土地,若不拿下扶余。将无立足之地,所以,燕国也将会对扶余下手。
不过,由于对方的存在,燕军与晋军都不太愿意率先进攻扶余,以免遭到对方于扶余联军的联合打击。
尤其是燕国方面,兵马仅有二十余万,粮草物资也不是很充足,若是在攻打扶余的过程中,过多的消耗了实力,则就没有办法阻挡背后晋军的进攻了,所以,慕容俊迟迟不敢下令进攻扶余。
在燕国的中军大帐之中,燕王慕容俊一脸的忧虑,当初撤离蓟城的时候,慕容恪将前景说的非常美好,让他颇为动心,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前景预测的那样,而是完全走上了另一条路。
慕容俊没有料到,晋军在得到幽州和平州之后,仍然不肯退兵,并步步紧逼的向扶余方向压来,另外,王猛更是不可思议的收服了三韩、沃沮和高句丽,并从另一个方向逼近扶余边境,从而让燕国无法放心大胆的攻取扶余。
“晋军步步紧逼,丝毫没有后退的迹象,这样一来,我军如何能够攻取扶余。”慕容俊看向麾下众将,忧虑的说道。
“王上不必过于忧心,晋军兵马众多,每日消耗的粮草和军饷极多,长期驻扎在边境,根本就难以为继,所以,末将敢断言,晋军在边境是呆不了多久的,很快就会撤离。”一名部将大声说道。
“晋国国力雄厚,什么时候撤离,真的很难说啊!”慕容俊不以为然的说道。
“王上,以当前的情况,我们只能继续与扶余联合,以共同对抗晋军可能的进攻,而绝对不能向扶余发起进攻,否则,就让晋军坐收渔翁之利了。”一名燕国将领说道。
慕容俊抬头看向慕容恪,询问慕容恪的意见。
慕容恪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的确,此刻情况对燕国来说非常的不利,为了自保,他只能选择暂时与扶余合作,而不是攻取扶余而代之。
想好了对策之后,慕容俊挥了挥手,让众将士返回各自的大帐,并唯独将慕容恪留了下来。
“四弟,如今我大燕国就只有二十万兵马了,土地已经全部沦陷,如此,若不尽快取得一块领地,我大燕迟早要亡国啊!”慕容俊看向慕容恪,忧虑的说道。
显然,任何一个国家,必须有领土和人民,若是没有这两样东西,仅有一些兵马是肯定不能长期存在的,灭亡将成为必然。
“二哥的担忧,臣弟岂能不知,不过,眼下局势如此,我大燕除了与扶余联合之外,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慕容恪无奈的说道。
慕容俊突然愣了一下,正色道:“若是晋军突然发起进攻,我大燕与扶余联合起来也不能抵挡,该怎么办?”
慕容恪略微思索了片刻,正色道:“若是发生这样的状况,就必须放弃扶余,继续向濊貊和挹娄方向撤离,直到晋军不愿意深入为止。”
“越是往北,气候就越是恶劣,人口也就越少,我大燕进入极北之地,还有龙兴的希望吗?”慕容俊怀疑的问道。
“二哥就放心吧!只要二哥充满信心,就一定还有机会,就算我们这一代没有希望,下一代,下下一带呢?难道他们就不会突然从北部兴起吗?”慕容恪正色说道。
慕容俊闻言,连忙点了点头,认可道:“四弟说的太对了,就算本王没有希望,本王的儿孙辈将在极北的地方建立强悍的大燕帝国,到时候我大燕国仍旧有希望统一天下。”
其实,慕容恪的话,不过是安慰慕容俊而已,极北的区域人烟稀少,活下去倒不是大问题,但若要兴起就困难的多了,毕竟,没有足够的人口与物资,力量便不会得到充足的发展。
#####
在王猛的中军大帐之中,王猛与麾下的部将,正在商讨一旦向扶余发起进攻,该走哪一条路线的问题。
“报,将军,扶余派遣时辰前来,要见将军。”就在这时,扶余派遣的使者抵达了王猛的中军大帐。
“将军,扶余派遣使臣前来,不会是来投降的吧!”韩勇开玩笑的说道。
“哈哈哈!”众将听了都大笑起来。
王猛也咧嘴一笑,并下令道:“让扶余使臣进帐。”
很快,一个身材瘦小的扶余使臣走进了王猛的中军大帐,并抱拳拜见道:“下国使臣,拜见上国将军。”
“哦,这扶余使臣用的是中原的礼节,你是中原人马?”一名晋军将领粗鲁的问了起来。
“回将军,小臣是司州人,祖父与父亲当年为了躲避战乱,辗转来到了扶余。”使臣如实说道,显得非常客气。
王猛看向这名使者,轻声问道:“扶余王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扶余使臣,抱拳道:“将军,我扶余与大晋是亲如一家的,彼此之间应该和睦相处才对,兵戎相见会让两国的百姓遭受大难,所以,我家大王希望与大晋和睦相处,不要兵戎相见。”
“哦,看来扶余王也是体谅百姓之苦的仁义之君啊!”王猛开口夸赞了一句,顿了顿,又说道:“既然扶余王说扶余与大晋亲如一家,那为何还派遣精锐兵马联合燕国一同与大晋为敌啊!”(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九十章 劝降扶余
显然,王猛对河北所发生的事情,还是非常清楚的,扶余王亲率精锐兵马增援燕国,并在幽州的潞县与张蚝、诸葛雄所部兵马发生了血战,这种与大晋为敌的行为,是对大晋帝国的挑战,王猛自然记得非常清楚。
扶余使臣闻言,心头暗暗叫苦,当初扶余王要派遣精锐兵马增援燕国的时候,他就曾极力劝阻,但扶余王被燕国使臣说动,并没有听进他的忠告,从而亲率国内精锐增援燕国,并与大晋军队血战了一场,这种事情是抵赖不掉的,并在此时此刻让扶余使臣颇为尴尬。
“将军有所不知,我家大王是被奸人所误,一时糊涂才领兵增援燕国,但在潞县一战领教了大晋王师的战力之后,已经明白大晋雄师是不可战胜的,此刻,我家大王万分的悔恨,特派小臣前来负荆请罪。”扶余使者诚恳的说道。
“你是中原人,应该明白,请罪需要背负荆条,亲自前来,难道派遣一名臣下就可以平息大晋的怒火吗?”一名晋军将领大声吼道。
扶余使臣见状,脸色顿时吓得煞白,双腿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
王猛瞪了部将一眼,缓缓回头看向扶余使臣,正色道:“让扶余王负荆请罪就不必了,不过,扶余王曾主动挑起与大晋的敌对,若要和好必须有所诚意才行。”
扶余使臣闻言,心头不禁又燃起了一丝希望,忙道:“将军。我家大王为了表示诚意,愿意向大晋进献美人百名,牛羊马各千匹。以示友好。”
“哼,就这么点东西,太少了。”一名晋将大吼道。
扶余使臣一愣,看向王猛,轻声问道:“将军,扶余国力弱小,能拿出这些物资已经是不少了。”说完一脸的为难。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大晋物产丰富,不在乎这些,若是扶余王觉得送些礼物就可以平息大晋的愤怒就错了。大晋需要的不是这个。”
扶余使臣心头顿时紧张了起来,他觉得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要发生了,但仍旧开口问道:“敢问将军。大晋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肯退兵。”
王猛得意的笑了笑。看向扶余使臣,正色道:“使臣应该知道,燕国二十余万兵马已经进入扶余境内,距离你们的王城仅有二十里,可这些燕国兵马是大晋的死敌,而你们扶余似乎与燕国大军很友好,还为他们提供粮草,如此。便是与大晋为敌,大晋岂能原谅你们。”
“将军息怒。这些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啊!燕国兵马二十余万,而我扶余举国之兵也不及燕军的一半,若不资助粮草,只怕燕国会发兵攻打王城,所以,我家大王也是无奈,还望将军理解一二。”扶余使臣哆嗦的说道。
王猛点了点头,正色说道:“看来你们扶余王也知道燕国会进攻王城,但若是本将遂了你们的意思,领军后撤,你们扶余将面临何种状况,你们想过没有。”
“将军的意思是?”
王猛吁了口气,接着说道:“若是我大晋雄师撤回,扶余境内就只有你们扶余兵马和燕国的二十余万大军了,燕国丧失领土,若要在扶余生存下去,必须仰你们大王的鼻息,而燕王慕容俊是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如何能忍受仰人鼻息的日子,只怕很快就会反客为主,将扶余全部吞并。”
扶余使臣闻言,心头巨震,王猛分析的非常有道理,如今燕国已经没有土地,为了生存下去,必须攻取足够大的土地,以供养二十余万兵马和随行的十余万百姓,而扶余国土辽阔,自然是燕国攻取的首要目标。
“将军所言极是,如此我扶余当如何应对这样的危机呢?”扶余时辰紧张的问道。
王猛计谋得逞,正色道:“使臣放心,我大晋与扶余是友好邻邦,自然不会看着扶余被燕国吞并的,只要扶余肯归附大晋,并与我军一同进攻燕国大军,我大晋便可以消灭燕军,为扶余解除这一祸患。”
“既然大晋与扶余是友好邻邦,为何还要归附呢?这是不是有些多余。”扶余使臣不满归附大晋,小声说道。
一名晋将大喝道:“若扶余不是大晋属国,我大晋又何必帮助扶余呢?让你们自生自灭好了,待扶余被燕国所灭,我大晋再来消灭燕国,如此,必然可以得到扶余全部的土地,到时候在扶余境地设置郡县,如此,对大晋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扶余使臣闻言大惊,连忙请罪道:“将军恕罪,下臣这就返回王城,向大王请示归附大晋之事,望将军耐心等待。”
“好,本将愿静候佳音。”王猛笑着说道。
扶余使臣拱了拱手,后退了几步,而后转身迅速离开。
待扶余使臣走后,王猛看向众将领,感慨道:“这个扶余使臣真是个废物,完全被本将牵着鼻子走,扶余王任命这种人为使臣,足以说明扶余王是非不分,如此,扶余国运岂能久乎。”说完轻轻摇了摇头。
一旁的韩勇见状,蹙了蹙眉,正色道:“将军刚才所说句句在理,完全是为了扶余着想,为何说是牵着扶余使臣鼻子走呢?”
王猛笑了笑,正色道:“本将刚才说我军撤离,扶余将被燕军吞并,这的确是很有可能的,为的便是让扶余使臣害怕,从而生出与大晋合作的想法,但就算扶余归附我大晋,并与我军一同将燕国击溃,扶余又能保住吗?”
“将军的意思,是在消灭燕国兵马之后,顺道将扶余灭国。”韩勇惊讶的说道。
王猛笑道:“灭不灭国倒不是太重要,只要扶余王听话。便可以像三韩王与沃沮王那样继续称王,不过我大晋王师将驻守扶余,并严密控制扶余全境。扶余的多余物产,至少超过一半必须上交大晋,以弱其国力,让其永远不能成为大晋的心腹大患。”
“高明,将军实在是高明啊!韩勇跟随在将军身边,果然可以长不少见识。”韩勇激动的说道。
王猛淡然一笑,算是认可。
在扶余王城之中。刚刚返回城内的扶余使臣,匆匆忙忙的向王宫方向奔去,由于内心极度紧张的缘故。路上摔倒了好几次,但他顾不得疼痛,爬起来继续向王宫方向奔去。
“大王,大王。”扶余使臣匆忙的奔入扶余王所在的大殿之中。
“情况如何。晋军将领怎么说?”见使臣返回。扶余王紧张的问道。
最近这些日子,他是吃不香睡不着的,面对燕军和晋军这两大势力,他体会到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感觉,心头充满了烦躁。
扶余使臣看了看周围,见大殿内并没有旁人,于是连忙说道:“大王,晋军不要美人和牛羊。他们要我扶余归附大晋。”
“什么,晋国将领居然提出如此条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