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元心里一惊,连忙慌张的下令道:“传令下去,让本将的几名心腹将军立即集结麾下兵马,准备应变,要快。”
“是,将军。”心腹校尉连忙领命,并立即前去传令。
“你们两个立即前去校场,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高元看向两名心腹亲兵,下令道。
“是,将军。”两名亲兵闻令,连忙向校场奔去。
此刻,在校场的一大片空地上,几名密谋的将领站在一处高台上,看向台下的众将士,显得非常的激动。
在这处高台上,还有一块长约一丈的木板,木板上盖着白布,下面的将士都很好奇,白布下面会是什么东西。
一名将领看向众将士,大声道:“昨日,上将军秘密处决了几名冒充大王的晋军奸细,并埋在了大营外,这件事将士们应该都知道,但你们知道上将军处决的晋军奸细是何人吗?”说完看向众将士。
众将士闻言。皆互相对视,显得非常疑惑。
“被杀的晋军奸细就在这块白布下,你们看看这人到底是谁。”将领说着将白布掀开。并露出了高钊尸首。
几名靠前的部将上前看了一眼,顿时皆是大惊失色,尸首居然是他们的大王高钊。
“是大王,是大王,上将军杀了大王。”一名部将大声喊道。
台上的将领趁机大喊道:“没错,上将军斩杀的根本就不是晋军奸细,而是我们的大王。是我们的大王,大王待上将军不薄,上将军却趁大王落难之际恩将仇报杀了大王。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容忍,我们要杀了高元,为大王报仇。”
“杀了高元,为大王报仇。”几名将领首先齐声喊道。
“杀了高元。为大王报仇。”万余将士。顿时全都跟着呼喊了起来。
看着眼前的一幕,高元的两名心腹亲兵吓了一身的冷汗,并立即奔向中军大帐方向奔去。
“将军,不好了,他们将大王的尸体挖出,并抬到了校场,而且,正在数落将军的罪名。准备对将军不利。”心腹亲兵返回中军大帐,急忙说道。
“将军。他们应该已经开始行动了,我们准备不足,必须立即撤离。”另一心腹亲兵说道。
高元闻言大惊,他万万没有料到麾下的部将居然还有高钊如此忠心之人,这也都怪他太大意了,若是处理的隐蔽一些,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他要为自己的失误负全责。
“撤,众亲兵随我撤离。”高元奔出中军大帐,大喝一声,带领几百亲兵向心腹将领所在的营地奔去。
此刻,密谋的几名将领已经带领麾下的万余兵马,冲向了高元的中军大帐,不过,他们还是来晚了一步,高元已经逃离。
“将士们追,追杀高元。”一名将领带领主力向高元逃跑的方向追去,而一小部分人则立即在大营之内宣扬高元的罪状,并抬着高钊的尸首前往各军大帐处,以争取各军将士的支持。
果然,在他们的宣传之下,原本不明所以的四万将士,全都知道高元的罪行了,并加入了声讨高元的行动之中。
不过,由于高元在最后关头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为此,麾下的三万心腹兵马全部集结起来了,并在高元的亲自指挥下,向追击的兵马展开了反击。
就这样,大营内的八万高句丽大军展开了一场血拼,大营内到处都是受伤的士兵和一动不动的尸体。
虽然高元麾下的兵力处于弱势,但却有统一的指挥,而反对他的五万兵马则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而各自为战,很快就落入下风。
几名密谋的将领见状,知道再这么打下去会吃大亏,而且根本就杀不了高元,于是只好下令撤退,并向丸都城的方向急速奔去。
高元麾下兵马也伤亡不小,为此,并没有发起追击而是开始收拢部队,研究下一步的打算。
这一次的事变,对高元的打击是巨大的,他原本所拥有的八万兵马,如今仅有两万余,实力锐减了大半,如此,他将再也没有能力夺回丸都并登上高句丽王的机会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是摆在高元面前的首要问题。
高元心里很清楚,逃走的数万兵马,一定是奔向丸都城方向,并将向高尚投降了,而高尚已经投靠晋国,如此,王猛麾下所控制的兵马将高大六万以上,对他麾下的兵马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况且,后方还有五万晋军兵马正在虎视眈眈,也就是说,他的两万能战之师要面对前后两路十余万敌军,实力相差如此,他绝对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将军,如今的形势对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高句丽只怕已经没有我等的立足之地了。”一名心腹部将正色说道。
“这里是我们的根基,若不留在国内,我们能去哪里呢?”另一名心腹说道。
“不如逃向北方吧!北方人烟稀少,一定可以找到立足之地。”
“北方是苦寒之地,让将士们去那里受苦,将士们一定不会愿意的。”
“够了。我们哪里也不去,就留在这里。”高元大声说道。
“可是,将军。若是敌军两路十余万兵马压来,我们如何能够抵挡呢?”
高元正色道:“南面十余里便是任城,只要我军占据仁城,并在城内储存足够多的粮食,便可以守住仁城,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了。”
众部将闻言,皆认为不可能守住仁城。毕竟,丸都城这么坚固的城池都被王猛轻易的攻破了,仁城这种小城又如何能够挡住敌军的进攻呢?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很快,高元带领麾下的兵马,迅速向南部不远的仁城方向奔去。并将仁城附近的村落全都洗劫了一遍。以获取足够的粮草物资。
在丸都城方向,王猛正在考虑如何对付高元军团,对于高元这种货色,他并不惧怕,不过,高元毕竟有八万人马,所以,他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慎重的。考虑问题的时候显得非常谨慎。
“将军,将敌军部分人马放入城内。这是不是太冒险了,万一城内的兵马抵挡不住,丸都岂不就被高元攻破了吗?”部将被王猛的大胆想法,彻底的震撼了。
王猛笑道:“敌军在明处,而我军城内的兵马却埋伏在暗处,如此,突然冲出来必然会让敌军大吃一惊,并不知我军的虚实,再加上我军有连弩利器,必然可以在遭遇的一瞬间给予敌军致命一击,本将已经仔细的想过了,不会出意外的。”
“将军,好消息啊!高句丽大军内讧了,超过一半的人马已经向丸都奔来,是来投靠我们的。”就在这时,一名部将奔了进来,并大声汇报道。
“什么,高元麾下的兵马内讧了。”王猛闻言,有种不可思议的感觉,随即心头大为高兴起来。
“听说高元杀了高句丽王高钊,结果被麾下的部将发现了,如此便引发了内讧。”部将高兴的说道。
“将军,高钊不是早就死于乱军之中了吗?为何又在高元大营里死了一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名部将好奇的问道。
王猛心情大好,笑了笑,正色道:“高钊在破城之日已经逃走,本将放出的不过是假消息罢了,为的便是让丸都城的百姓接受高尚为王。”
“将军高见,末将佩服。”部将恭维了一句。
王猛笑了笑,高兴的说道:“高元部将发起内讧,大大出乎本将的预料,这样一来,我军就不用冒险放敌军入城了,破高元可谓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将军,如今的高元已经是丧家之犬,麾下兵马不过两万多,已经对我们构不成威胁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部将轻声说道。
“没错,高元已经不是威胁了,下一步我们应该继续北进,向扶余、濊貊和挹娄发起进攻,彻底征服他们,高元就交给高尚对付好了。”王猛正色说道。
“将军高见。”部将恭维道。
随后,王猛召集麾下部将,商讨下一步继续向北进攻的方略。
在中军大帐之中,王猛看向众部下,正色道:“扶余、濊貊和挹娄,相助燕国与大晋为敌,本将要率领尔等攻入这三国,以武力胁迫的方式,让他们全部归降大晋,若是他们不肯投降,便只好将其消灭了。”
众晋军将领希望多立功勋,自然全都欣然领命,不过,三韩王与沃沮王却有些不太情愿,因为这些国家距离他们的国家太远了,要穿过辽阔的高句丽领土才能抵达,况且,此时是冬季,半岛的气候依旧非常寒冷了,而扶余等国更加靠北,气候自然更加的寒凉,他们对那里的气候也会非常不适应的,而且,就算收服扶余等国,获利的也是大晋,而不是他们。
不过,此刻既然他们已经归顺大晋,就不能违反王猛的命令,否则便是抗命不尊,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将军,我等离开国内已经很长时间了,若是再不回去,只怕国内会出乱子。”马韩王首先说道。
“是啊!我三韩总是受到倭国的威胁,万一倭人趁我军远征北方而投降我三韩,后果不堪设想。”牟韩王说道。
“将军一路辛苦,也应该多休整一下,以巩固战果。”辰韩王说道。
沃沮王虽然什么话都没有说,不过,也不太情愿向北进攻了,毕竟,扶余等国太远了,就这么北上,还指不定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王猛脸色不悦,看向几人,正色道:“你们随时可以返回国内稳定形势,不过,你们要把麾下的兵马留下来。”
这是王猛开出的条件,三韩王与沃沮王若是实在不想北上可以选择返回国内,但他们麾下的兵马必须要交出来,只有如此,王猛才有足够的兵马进攻扶余等国,同时,也是为了减少自己部下的伤亡。
三韩王与沃沮王不愿将麾下的兵马全部交出,只得点头同意北上。
很快,四万余高句丽兵马奔至丸都城郊外,并正式向高尚投降,并尊高尚为高句丽王,如此,高尚麾下的兵马,一下子就有了四万余人,实力大增。
王猛找到高尚,提出抽选两万高句丽精兵北上,并让高尚带领剩余的两万余高句丽兵马与高元麾下的兵马对峙,并最终消灭高元。
高尚对王猛向来有好感,听了王猛的话,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并立即在投靠自己的四万余兵马之中抽调了两万精锐,交给王猛指挥,如此,王猛麾下的异族兵马便高达四万之众,高句丽两万,沃沮一万五千,三韩五千。
当然,此次远征充满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为此,王猛不仅需要四万异族军队,还需要更多的大晋勇士一起出征,以增强自身的实力,韩勇麾下的五万大军便是很好的兵马,完全可以满足王猛对兵力的需求。
王猛派遣心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韩勇,韩勇立即留下一万兵马驻守在辽东与高句丽的边境地区,并亲率剩余的四万大军奔向丸都,与王猛麾下的兵马汇合。
在韩勇麾下的四万兵马抵达丸都之后,王猛集结的大军便高达八万余人,除了他从洛阳城带来的两千五百精锐,还有四万晋军和四万异族军队,算的上是一支很强大的军队了,至少横扫扶余等国是绰绰有余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
在王猛的中军大帐之中,王猛握着韩勇的双手,激动的说道:“韩将军,你来的太是时候了,有了你部四万大军的加入,收服扶余等小国就更有把握了。”
韩勇笑了笑,轻声道:“王将军仅凭三千兵马,先后收复三韩与沃沮,并将高句丽搅得天翻地覆,这份本事实在让末将佩服,末将相信,就算没有我部兵马的加入,王将军依然能够收服扶余等国,末将此来便是为了助将军一臂之力,并跟在将军的身旁学点真本事,长长见识。”
“哦,韩将军真是这么想的。”王猛笑着说道。
韩勇正色道:“末将说的全都是真心话,没有一点虚假的成分,此次北征,末将全听王将军差遣,只愿王将军能教末将一些本事。”
“好好好,韩将军尽管放心,本将不会藏私的,此次北征,必让你受益匪浅。”王猛兴奋的说道。
随后,王猛麾下的众兵马开始准备北征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尤其是粮草和御寒的物资是最为重要的,这些都是战略物资,绝对不能缺少。
在蓟城方向,谢艾麾下的兵马正在逐步收缩包围,并向蓟城缓缓靠拢过来,准备将燕国的有生力量全部压缩在蓟城附近,并以优势兵力将其击溃,从而实现灭燕的战略计划。
不过,燕国兵马的行动越来越反常,这让谢艾有些诧异,并不明白燕军到底要干什么。
“将军。蓟城的燕国百姓已经开始向北逃离,每日逃走的百姓都足有数千之众,这足以说明蓟城已经是人心惶惶了。情况对我军非常的有利。”杨安正色说道。
“我军正在逐步靠近蓟城,燕国为何还能允许百姓逃离都城呢?难道慕容俊是要逃走吗?”谢艾疑惑的说道。
“是啊!照这样下去,要不了几日,蓟城的老百姓就全部离开了,如此,蓟城岂不就成了一座空城了吗?,慕容俊若不放弃蓟城。怎么会允许这么多的百姓离开都城呢?”杨安跟着诧异道。
谢艾点头道:“没错,慕容俊是打算撤离蓟城了,为了减少国力的损耗。他要求城内的百姓全部离开蓟城,而后,他与麾下的燕国大军才会后一步离开,一定是这样的。”
显然。从这种反常的现象。谢艾发现了慕容俊的企图,而且非常的肯定。
“将军,既然燕军主力已经打算撤离蓟城,一定人心惶惶,不思备战,我军全力压上,必然可以大败燕军主力,并占领蓟城。”杨安正色说道。
谢艾微微摇头。轻声道:“这只是你个人的猜测,就算燕军主力准备撤离蓟城。也不见得就一定人心惶惶了,贸然进攻只怕会落入陷阱,慕容恪深通兵法,绝对不可小视。”
“将军,不试一试,怎么知道燕军是否已经人心惶惶了呢?末将愿意率领十万兵马向燕军防线发起进攻,以试探燕军的虚实。”杨安正色请命道。
谢艾想了一下,觉得倒是可以一试,于是,轻声道:“燕军极有可能会布下陷阱,杨将军一定要万事小心,千万不可大意,以免让麾下大军遭受巨大的损失。”
“将军放心,末将心中有数。”杨安高兴的接受了命令。
杨安离开大帐之后,谢艾心中总有些不放心,于是叫来邓羌,让其统领十万大军,跟随在杨安的后方,一旦杨安所部有什么不测,可以立即进行增援。
经过简短的准备之后,杨安所部十万大军,离开中军大营,向燕军所驻守的防线发起了进攻,邓羌所部兵马则远远的跟在后面,并严密监视四周的情况。
燕军的第一道防线,仅有三万大军,不过,却建造了不少箭塔等辅助防御设施,为此,防御力还是不错的,在发现晋军发起进攻之后,三万大军立即开始集结,众多箭塔顶部的弓箭兵立即开始放箭,向进攻中的晋军发射箭矢。
不过,燕军的抵抗似乎非常的软弱,刚刚与晋军接触不到一刻就出现了溃逃的现象,很多士兵丢盔弃甲的向不同的方向溃逃,与诈败的有序撤退完全不同,所以,杨安判断燕军是真的败了,而不是伪装的。
“将军,燕军果然已经人心惶惶了,简直是不堪一击。”一名部将得意的说道。
杨安嘴角一笑,正色道:“看来谢将军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燕军早已失去战力,如何能是我军的对手,传令下去,全军立即发起追击。”
“全军发起追击,进攻。”部将传达了进攻的命令。
顿时,杨安所部十万兵马,向溃逃的燕国兵马发起了猛烈的追击,并大有凭借十万大军,一举消灭二十万晋军的气势。
见前方的杨安所部兵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邓羌也显得非常的高兴,并觉得谢艾实在是多虑了,不过,既然已经接受了军令,就必须严格执行,为此,邓羌所部兵马远远的跟在杨安的后面,缓缓而行。
在燕军中军大帐之中,慕容恪正在考虑撤退的步骤,此刻,晋军就在附近,他们是不可能很容易撤离的,毕竟,他们已经在晋军的眼皮子底下了,每动一下都会引起晋军的注意,并极有可能遭受攻击。
为了震慑晋军,让晋军惧怕燕国大军,不敢发起全面的追击,慕容恪决定先狠狠的咬晋军一口,让晋军知道燕军还是很善战的,而后,撤退的过程中便可以顺利一些。
“将军,晋军果然向我军发起了试探性进攻,而我军将士也完全按照将军的要求,接战不到一刻就开始溃逃,如今得胜的晋军兵马已经向我军发起了追击,很快就会抵达第二道防线。”一名燕军将领进入中军大帐。大声汇报道。
慕容恪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将大营的五万大军也派出去。此战一定要全胜晋军,绝对要打出我大燕的威风。”
“将军,大营就只有五万大军了,若是全部派遣出去,一旦晋军偷营怎么办?”部将担忧的说道。
慕容恪站起身来,正色道:“若是晋军偷营,大营就送给他们好了。本将要亲自带兵冲杀,随我来。”说完走出了中军大帐。
很快,燕军大营的五万兵马全部集结完毕。慕容恪亲率这些兵马,向慕容霸所驻守的第二道防线奔去,他要用麾下全部的力量将贸然深入的晋军一部进行狠狠的打击,最好能够将其重创。以此来警告晋军。让其不敢过分追击。
很快,杨安麾下的十万大军便杀入了燕军部署的第二道防线,并与慕容霸麾下的兵马厮杀在一起,慕容霸麾下的兵马先是后退三里将杨安引入包围圈,而后便从多个方向发起了进攻。
见燕军突然从四面八方杀来,杨安顿感不妙,他知道自己一时大意上当了,燕军先前的一触即溃是为了迷惑他。让他放松警惕,从而冒险深入燕军的包围圈。
待燕军与晋军交战之后。杨安已经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燕军的战力丝毫没有减弱,他上了大当了。
“杀……”就在这时,慕容恪亲率五万大军杀了过来,并加入了对杨安的围剿。
杨安见状心头大惊,燕军的全部兵马加在一起足有二十万,比他麾下的兵马多了一倍,而且,燕军早有准备,已经对他麾下的兵马形成了包围,若是没有援兵支持,他麾下的大部分兵马可能都逃不掉了。
“将军,燕军已经将我们四面包围了,我们中计了。”一名部将紧张的说道。
“将军,我们已经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全力以赴的杀出重围了。”另一部将说道。
杨安自然明白,此刻除了全力以赴的突围,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于是,命令麾下将士,全力以赴的向后方突围,杀出一条血路。
此刻,燕军正在发起猛烈的进攻,完全与杨安军团厮杀成一团,而且,在杨安军团突围的方向部署了更多的人马,从而极大的在增加了杨安军团突围的难度。
不过,不论情况多么险恶,为了生存下去,杨安军团都必须拼劲全力的向后方发起突围。
早已准备充足的燕国兵马,持续的向晋军发生箭矢,给晋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而重装的燕国铁索骑兵,也开始迅速挂上铁索,从而给杨安麾下的兵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被包围的情况下,杨安实在找不出对付铁索骑兵的手段,只能用麾下将士的血肉之躯硬挡燕军的铁索骑兵。
“将士们,我们是大晋的勇士,一定要杀出重围。”杨安大吼着鼓舞士气。
“杀……”在杨安的鼓舞之下,晋军将士迸发了更加强大的战斗力,并拼劲全力向后方突围,准备杀开一条血路,撤回大营方向。
见晋军将士被彻底的包围了,还能迸发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慕容恪不禁感慨万千,这些年来,晋军秣兵厉马,战斗力是越来越强大的,这种强大包括士兵的战斗能力,同时也包括装备的实力。
晋军的士兵和装备都取得了越来越大的进步,而燕国将士的战斗力却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装备更是无法得到有效的更新和改良,这自然都是因为国力不济的原因了,燕国国力远远不如大晋,自然无法像大晋一样发展武力了,这都是很无奈的事情。
“大燕国的勇士们,全力进攻,绞杀晋军。”慕容恪大声下达命令。
见主将亲自鼓舞士气,已经占据优势的燕国大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并大有将晋军一举歼灭的气势。
在距离战场不足十里的位置,邓羌麾下的十万大军正在缓慢行进,对于杨安所部大军所面临的险恶状态,他们浑然不知。
“报,将军,杨将军所部兵马被燕军主力包围了,形势危在旦夕。”派出去的斥候,奔了回来,并大声汇报道。
“什么,杨将军麾下的兵马被燕军包围了,怎么会这样。”邓羌闻言大惊,并立马意识到先前燕军的败退是阴谋,为的便是让杨安放心大胆的向前追击,从而落入他们预设的包围圈。
“将军,燕军足有二十余万兵马,杨将军所部兵马被铁索骑兵围困,正在全力突围,不过看上去压力很大。”斥候接着说道。
邓羌看向这名斥候,正色道:“你立即返回大营,将这里的情况告诉谢将军,本将这就率领所部大军解救杨将军。”
斥候闻令向大营方向奔去,而邓羌则率领所部十万大军向杨安所部大军被包围的位置奔去。
杨安所部大军被燕国主力大军包围,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地,就在他们左冲右突无法突破重围,精神快要崩溃的紧要关头,邓羌与麾下的十万大军突然增援了过来,并从外围向燕国大军发起进攻。
慕容恪自然看到了正在杀来的邓羌军团,心里顿时大为急躁,此时燕国主力兵马全都用来包围杨安所部兵马了,若是邓羌所部从外围发起进攻,必然可以在包围圈撕开一道口子,从而解救杨安所部,那样一来,他的歼敌计划就失算了。
“五弟,立即抽出一支兵马挡住增援的晋军。”慕容恪大声下令道。
“是,四哥。”慕容霸也明白此刻形势有了变化,必须立即抽调兵马阻挡邓羌所部,否则,会让晋军反败为胜的。
很快,慕容霸便从包围的燕军之中,抽调了一半的人马,向增援杨安的邓羌军团冲去,试图挡住邓羌军团的增援。
不过,燕军抽调一半人马之后,包围圈顿时减弱了很多,杨安军团的压力骤然大减,并大有突破重围的迹象。
“将士们,我们的援兵到了,杀出去。”见邓羌军团增援了上来,杨安大喜,并大声鼓舞士气。
此时,包围圈的燕军兵力已经减弱了很多,邓羌军团又已经增援上来,为此,被包围的晋军兵马士气大振,并发起了更加猛烈的突围行动。(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蓟城
一阵激烈的拼杀之后,杨安所部兵马终于在燕军铁索骑兵所组成的包围圈之中杀开了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与解救的邓羌所部汇合在了一起。
由于杨安所部遭受重创,所以与邓羌军团汇合之后,便向大营方向撤离,而不敢贸然发起全面反击。
燕军见优势已经不明显也不追赶,并立即撤往蓟城郊外,准备保护慕容俊撤离蓟城。
在返回大营的路上,杨安脸色一直铁青着,此刻,他懊悔到了极点,若不是他轻敌大意,麾下的十万大军就绝对不会遭到重创了,此刻,虽然大部分的兵马都逃了出来,但几乎都带了伤,其中,有一些士兵的伤势比较严重,至少需要休养月余。
“将军,我军阵亡至少两三万,剩下的将士几乎人人带伤,如何向谢将军交代啊!”杨安麾下的一名部将担忧了起来。
“一切罪责全由本将一力承担,不用你们负责。”杨安赌气的说了一句。
“不,末将愿与将军分担罪名。”部将义气的说道。
“将军,您看前面,谢将军带领主力人马正在赶来。”部将看向前方的滚滚烟尘,正色说道。
杨安看向不远处的滚滚烟尘,心里有些落寞,自己的一时疏忽大意,居然让麾下兵马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损失,他觉得无颜面见谢艾,低着头显得非常失落。
邓羌虽然已经成功的解救杨安所部,不过。也许是没有尽到保护的义务,致使杨安军团受此重创的缘故,他的心情也不是很好。
很快。谢艾与张蚝、诸葛雄的二十万兵马赶到了,并与邓羌、杨安的兵马汇合在一起。
“末将一时大意,致使麾下大军遭受重创,特来请罪。”杨安下马请罪道。
“末将没有及时救援,致使杨将军所部损失惨重,末将愿与杨将军一同领罪。”邓羌也跟着请罪。
不过,谢艾似乎完全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毕竟,他原先已经预料到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却下达了让杨安前去试探燕军虚实的命令。造成这样的后果,他身为主将也是要负责的,不能将全部的责任都推给部下。
谢艾摆了摆手,正色道:“都起来吧!这件事本将也有过错。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燕军大胜之后必然会选择迅速撤离,我军当全力追击,并一举攻破蓟城。”
“末将愿为先锋。”杨安与邓羌同时抱拳请命道。
显然,他们觉得丢了面子,所以,想要通过攻下蓟城的方式,为自己挣回面子。
谢艾点了点头,正色道:“好。你们放心大胆的进攻,本将的主力部队就在你们的身后。”
“是。末将遵令。”杨安与邓羌抱拳领命,并立即率领麾下的兵马,向蓟城方向疾奔。
谢艾则带领二十万大军,跟在后面行进,另外,大营方向的少量兵马也在收拾营帐,准备进入蓟城。
在蓟城之中,燕王慕容俊与麾下的亲卫已经收拾完毕了,并随时可以离开蓟城,前往北方的苦寒之地。
在北王宫的大门处,慕容俊久久不愿离去,蓟城是他理想的都城,离开蓟城,他日后将要在北方的苦寒之地建立都城,但不论如何,北方永远都比不上蓟城,这是地域气候所决定的。
“王上,晋军步步紧逼,蓟城不是久留之地,我们快些上路吧!”一名心腹小声的催促道。
慕容俊轻轻点了点头,正色道:“出发,离开蓟城。”说完向马车走去。
在数千护卫亲兵的保护下,燕王慕容俊与家人离开了燕王宫,并向正北方向行去,数万燕国老百姓紧紧跟随,很快,城外的数万燕军士兵也加入了北撤的队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