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领到了,我们勇士队战死的将士,每个人的家里都领到了至少一万钱,并且免除了三年的赋税。”王三回道。
“太好了,这下我就放心了。”华安点了点头,转身将身后的雷暴、赵武拉了过来,介绍道:“这两位是我在中原结识的两位兄弟,雷暴,赵武,后面的一百人马都是中原来的好汉,以后他们就是我北伐军的一员了,王三,你安排一下。”
“是吗?既然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各位壮士快快进来。”王三招呼一百人马前往营中安顿。
华安则拉着韩雪雨,与雷暴、赵武径直向韩潜的中军大帐走去,一路上,不时有认识华安的将士,热情的与华安打招呼。
“师傅,我回来了。”刚进中军大帐,华安就大声的嚷了起来。
此时,平北将军韩潜正在大帐中,与副将陈雄讨论作战事宜,见华安闯了进来,便停止了讨论,二人抬头向华安看来。
“华安,你回来了,快过来,让为师看看。”韩潜站起身来,快步迎向华安。
二人师徒情深,快两个月没见了,心里难免有些思念,乍见之下,怎能不激动。
“好小子,身子骨更结实了。”陈雄拍了拍华安的肩膀,笑着夸赞道。
华安一时居然害羞起来,他讪讪的笑了笑不知该说些什么。
“咦,怎么还带回来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还有两位壮士。”韩潜看着华安身旁的韩雪雨与身后的雷暴、赵武,疑惑的问道。
突然他的眼睛在雷暴、赵武的脸上停住了,眉头也深深的蹙起,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这两位壮士,为何看上去如此的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韩潜看着陈雄,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咦!将军这么一说,属下也觉得好眼熟,只是一时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陈雄看了雷暴、赵武一眼,也觉得很眼熟。
华安闻言,嘴角微微一笑,转身示意二人拜见两位将军。
“雷暴。”
“赵武。”
“拜见韩将军、陈将军。”
雷暴、赵武二人,抱拳躬身向韩潜、陈雄行礼。
“不必客气,二位壮士快快请起。”韩潜与陈雄连忙客气道。
“雷暴,天底下姓雷的可不多。”韩潜思索片刻,突然脑中灵光一闪,看着二人,大声道:“雷云,赵有德是你们什么人。”
“回韩将军,是我们的亲爹。”雷暴、赵武异口同声。
韩潜与陈雄闻言,顿时惊呆了,二人互相对视一眼,嘴角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原来是那俩小子的儿子,怪不得长得这么像,哈哈!”韩潜说着大笑了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他们俩的儿子都这么大了,而我们至今还是独身一人。”陈雄说着,突然伤感了起来。
这些年他们一直忙于训练士卒,随时准备北伐中原,娶妻生子的事情便耽误了下来。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待收复了中原,再娶妻也不迟。”韩潜说笑着眼神之中露出一丝忧虑。
毕竟,大晋弱小,而北方的赵国强悍,十多年来不曾有丝毫进展,也许再过十年还是如此,北伐遥遥无期,娶妻生子更是不敢奢望。
其实,娶妻并不会耽误什么,只是他们心忧社稷,崇拜大汉朝的霍去病,那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正是出自霍去病之口。
见雷暴、赵武是雷云、赵有德的儿子,韩潜和陈雄自然十分的高兴,他们拉着二人在帐中问东问西。
当然,最主要还是问一些关于雷云、赵有德的情况,在得知二位老战友经常思念自己时,他们的眼中都噙着泪水。
当雷暴、赵武告诉韩潜,此行还带了一百名精锐的堡兵时,韩潜立即决定将这一百人编入自己亲兵营,作为自己的心腹。
尽管他的亲兵营一千人已经满员了,但这超编的一百人可以作为亲兵营的后备兵员,作为一位统领三万大军的将军,这点权利他还是有的。
亲兵营下属三个旅,各有三百人,分别由左都尉、中都尉、右都尉统领,另外,亲兵营校尉手中还有一支直属队,兵员一百人。
韩潜原本打算将这后备的一百人作为直属队的后备力量,但华安软磨硬泡,将这支队伍拉到了自己麾下。
这样一来,华安的左旅兵员便达到了四百,成为亲兵营兵员最多的一个旅,自然也就成了亲兵营的主力。
五个大男人在中军帐中聊得很是投机,不时的哈哈大笑,但作为一个十岁的女娃儿,韩雪雨对他们的话题丝毫不感兴趣。
半个时辰过去了,她实在憋不住了,便拽着华安的胳膊,撒娇道:“华安哥哥,这里好闷,雪儿不想呆在这里,你带我出去玩。”
她这么一叫,韩潜和陈雄才想起,中军帐中还有个可爱的小姑娘,他们见到老战友的儿子,一时高兴居然忽视了韩雪雨的存在。
“华安,这位小姑娘是谁。”韩潜轻声问道。
“长得这么标致,肯定不是雷云、赵有德这俩小子的闺女。”陈雄随口插了一句。
华安闻言便将韩雪雨的身世,以及龙腾卫士如何追杀渤海公主,自己如何与雷暴、赵武配合救下韩雪雨的过程都仔细的叙述了一遍。
二人听了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义愤填膺,时而长吁短叹,时而深感欣慰,他们心下很是惊讶,站在他们面前的居然是落难的小郡主。
“无凭无据,冒认皇亲是死罪,你打算如何安置小郡主。”韩潜看着华安,蹙着眉头,轻声问道。
“呆在军营肯定不行,大晋军法,军营之中不许有女子存在,况且一个女娃儿呆在军营也很不方便。”陈雄首先断绝了一种可能。
华安思索片刻,看着韩雪雨那楚楚可怜的目光,正色道:“回师傅的话,我打算带着雪儿回京城,交给爹娘照顾。”
其实,他早就有此打算了,毕竟,他还没有实质的证据,证明韩雪雨的郡主身份,冒认皇亲肯定行不通。
除此之外,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将韩雪雨交给自己的爹娘照顾,而且自己的爹娘喜欢热闹,尤其是韩雪雨这么可爱的小姑娘,一定会让爹娘很高兴的。
同时也算是给王灵找个玩伴,自己不在身边的日子,王灵有雪儿陪伴,也许心情会好很多。
况且,在长江北岸,面对艄公的询问,韩雪雨那句‘雪儿没有家了,雪儿现在就跟着华安哥哥,和华安哥哥是一家人。’更让华安下定决心,一定要将韩雪雨这个可爱的小妹妹带回家。
“看来也只有如此了。”韩潜蹙眉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中原之行,可曾探得石虎南下的消息。”
华安闻言点了点头,径直走向韩潜身后的巨幅军用地图前。
“报……”
“启禀将军,朝廷信使帐外求见。”
就在华安刚要开口,汇报石虎南下兵力及战略布局时,突然从帐外闯进了一名传令兵。
第一百零一章 两件礼物
“朝廷信使。”韩潜蹙眉略作思索,连忙邀请道:“快请。”
传令兵闻令转身离开大帐,片刻之后,一名背插小旗的信使快步迈进大帐,单膝跪拜道:“拜见韩将军,小人奉皇上之命,请将军赴京商议国事,有书信在此,请将军过目。”
信使说着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件,双手呈在韩潜的面前。
“快快请起,辛苦了。”韩潜上前一步接过书信,顺势将信使扶起。
“谢将军。”信使抱拳谢了一句。
韩潜缓缓打开书信,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只看了几句眉头便深深的蹙起,待看完信件的全部内容,不禁深深的吁了一口气。
“你先回去复命,本将稍作准备,随后回京。”韩潜看着侍立一旁的信使,正色说道。
“是,将军,小人告退。”信使抱拳一揖,转身快步离开大帐。
待信使离开,陈雄迫不及待的问道:“将军,朝廷出了何事,要将军亲自进京。”
“你自己看吧!”韩潜瞟了陈雄一眼,将庾亮的信件交到了陈雄的手中。
“石虎出兵十五万,秋后犯我大晋。”陈雄只瞄了一眼,便大惊道:“居然来了这么多,我大晋危在旦夕啊!”
华安闻言更是大惊,自己刚回中原,还没来得及开口,朝廷就已经知道了石虎南下的消息了,看来朝廷在邺城一直有眼线。
“让我看看。”华安迫不及待的将陈雄手中的信件拿在手中,仔细的看了一遍,不禁大惊,信中所述与他在邺城打探的消息完全符合。
“师傅,信中说的与徒儿在邺城,打探的消息完全一样,看来朝廷在邺城有眼线,徒儿比别人慢了一步,白跑了这一趟。”华安说着,情绪有些沮丧。
他觉得自己要是早一些回来就好了,这样刺探情报的功劳就是自己的了,功劳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第一个探得情报,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成就感。
其实,这完全不是华安的无能,他北上中原只用了半个月,但从雷云堡回来却整整走了一个多月。
原因也很简单,北上中原时,他是一人一马,行动自如而且目标小,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而从雷云堡回来时,带着一百多人马,目标太大,很容易被巡逻的赵国士兵发现,从而遭到截杀。
为了掩人耳目,悄悄南下,他们不得不走崎岖难行的山野小道,时不时的还要迂回曲进。
而且,一路上风餐露宿,韩雪雨年幼身子弱,路上生了一场病,耽误了好几天。
这么算来,若是华安孤身返回中原,至少可以提前半个月时间,也就不会输给朝廷的眼线了。
“师傅让你北上中原,主要是历练你的人生阅历,让你见见中原的锦绣河山,就是想让你记住,那里也是我大晋的国土。”韩潜不满华安的沮丧,大声斥了一句。
华安闻言,顿时茅塞顿开,韩潜教训的确实很有道理,自己中原一行,虽说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但也经历颇丰。
不仅游览了中原的秀丽河山,结识了雷暴、赵武这样的好汉,而且还遇到了燕国的慕容恪兄妹。
一想到慕容燕那肉乎乎的脸庞,华安的心里就有一种美滋滋的感觉,而且在客栈还猥琐的偷看了,慕容燕洗澡和换药的香艳一幕。
“如此美妙的一段旅程,可谓不虚此行,自己怎么可以沮丧呢?”华安连连摇头,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笑意。
“华安,你在笑什么。”韩潜蹙眉看向华安,语气颇为严厉。
华安正在回想中原之行,与慕容燕邂逅茶棚的一段场景,突然被韩潜这么一喝,顿时浑身震了一下,连忙应道:“师傅教训的是,华安知错了。”
韩潜点了点头,转身走到巨幅军用地图前,看着地图上的山川河流,蹙眉思索了起来,良久,看着身旁的陈雄,轻声道:“大营就交给你了,本将即刻进京。”
说完大步离开大帐。
“师傅,等等我。”华安目视雷暴、赵武,拉着韩雪雨追了出去,雷暴、赵武会意,紧跟其后也迈出了中军大帐。
韩潜离开大帐,点齐一百亲兵,跨上战马向京城进发,华安也匆匆的拉着韩雪雨跨上战马,与雷暴、赵武追了上去。
王三安顿好一百堡兵,与闻讯赶来的铁牛,兴冲冲的来到中军帐外,却得知华安已经离开。
二人连忙追至辕门,却只看到远处的阵阵烟尘,显然,华安已经走远了,二人看着华安远去的方向,一时嗟叹不已。
#######
一路上,华安与韩潜并排而行,详细的汇报了,中原之行的所见所闻,尤其着重讲解雷云堡之战。
将孙伏都如何愚蠢,自己与雷云堡的勇士,如何骁勇退敌,如何用火攻全歼孙伏都的三千大军,都仔仔细细的诉说了一遍。
虽然有一些添油加醋的成分,但基本上还是比较符合事实。
韩潜听了也是频频点头,他很自豪能教出华安这样的好徒弟,尤其惊奇的是华安居然全歼了孙伏都的三千精锐大军。
虽然这个孙伏都不是什么独当一面的名将,但却甚是骁勇,当年祖狄将军北伐中原之时,孙伏都领兵冲锋在前,斩杀了不少北伐军的将领。
韩潜的副将陈雄,当年就是看不惯孙伏都的嚣张气焰,冲上前去,结果被孙伏都砍成重伤的。
“华安,这个火攻之计用的好,待击退了石虎,师傅会有两件重要的礼物送给你。”韩潜看着华安认真的说道。
华安一听礼物,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师傅,是什么礼物。”
“不要多问,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韩潜卖起了关子。
韩潜暂时不愿意说,华安也不好再问,但心里却是充满了好奇,这两件礼物就像两只跳骚一样,挠的华安心里痒痒的。
既然是师傅送给自己的礼物,一定不会很差,究竟会是什么呢?
黄金、玉石和古董肯定不可能,师傅没有这么多的钱,难道是上好的兵器和剑谱,华安蹙眉猜想了起来。
#######
北伐军大营距离京城并不是很远,一路说说讲讲就到了。
进入京城之后,韩潜将一百亲兵留在宫外,自己独身一人进入皇宫,而华安则带着雷暴、赵武和韩雪雨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逛了起来。
华安本想直接回家,但离家这么久,既然要回去,总得给家里的爹娘和王灵准备一些礼物才好。
况且,为了赶早渡江,他们还没有正式的吃过早饭,只是在江边简单的啃了一点干粮,此时已经过了晌午,四人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响。
在街上随意逛了一阵,华安见大家都饿了,便找了一家饭馆大吃了起来,酒足饭饱之后,四人又重新回到街市。
雷暴、赵武从来没有来过江南,对江南的景色和人物都感到很好奇,这里的百姓说话都轻声细语的,不像北方人那么粗犷。
街市上小贩卖的物品也有许多北方没有的,他们不时的拿起一些没见过的物品,询问小贩是干什么用的。
小贩细心解释了一番,他们却不买,难免惹得小贩不满,用方言骂上两句。
华安拉着韩雪雨走在前面,每当路过美味点心的小摊时,韩雪雨总是呆呆的站在那里不肯走,一双大眼直勾勾的盯着正散发香味的点心。
华安拗不过她那渴望的眼神,总会停下来买上一些,这些美味的点心,不光小孩子喜欢吃,就是大人也经不住它的诱惑。
华安记得爹娘和王灵就很喜欢吃这些糖果,其实,就连华安自己也很喜欢吃,只是买了这么多,倒是辛苦了身后的雷暴和赵武。
他们两个双手都提满了大包小包的糖果,看上去至少有几十斤,只是他们身体强壮,力气大,并没有觉得辛苦。
在路过一处首饰小摊时,华安被一对洁白光滑的玉手镯吸引了。
“这对手镯要是戴在灵儿的手腕上一定很漂亮。”华安将白色的手镯拿在手里,仔细的欣赏了一番。
“真的不错,质地也很好。”华安自言自语的赞赏了一句,嘴角不经意的笑了起来。
“公子,您是要买给心上人吧!这个手镯最合适了,看公子笑得这么甜,那位姑娘一定很漂亮。”小贩为了卖出手镯,嘴甜的像抹了蜜似的。
人都是喜欢被人捧着的,华安听了小贩的甜言蜜语,心中顿时更加得意,不假思索的说道:“买了,包上。”
“多谢公子,您还要点什么。”小贩边包玉手镯边问道。
华安闻言,心里一寻思,只给灵儿买礼物,要是让娘亲知道了,一定会吃醋的。
对于针娘的那点小性子,作为儿子的华安还是很清楚的,而且,娘亲抚养了自己这么久,不买礼物说不过去。
“送给娘亲的首饰,哪种合适。”华安直接问起了小贩。
第一百零二章 争论不休
“公子真是孝顺之人,有了心上人还不忘老娘。”小贩一听华安还要买,连忙先夸赞了一句。
“这几款深色的簪子最适合老人家,端庄、稳重,一定合适,您选一样。”
华安一听老人家,顿时有些不乐意了,自己的娘亲只有三十五岁,看上去还很年轻,怎么能说老人家呢?
“太暗了,我娘亲还年轻,戴着不合适。”华安看着小贩手中的簪子,摇了摇头。
小贩闻言,脸上露出惊诧的表情,顿了顿说道:“公子真是至孝之人,老身还是第一次听到儿子夸赞母亲年轻的,您看这个棕色的簪子,簪头镶了白玉,看上去既端庄也不显得老气,一定合适。”
小贩说着递给华安一个棕色镶白玉的簪子,簪头还挂着两串银质的坠子。
“买了,包上。”华安摸了摸簪子的手感,便果断的下了决定。
“好嘞!给您包上。”小贩高兴的合不拢嘴,连价钱都不问就敢买,这么痛快的客人可不多见。
不过见华安是个孝顺的孩子,小贩觉得难能可贵,便在簪子的价格上给华安打了个八折。
华安付完钱,拿着包好的簪子和玉手镯正准备离开,韩雪雨却站在原地,赖着不愿走。
她揪着粉嫩的小嘴,一脸委屈的瞅着华安,眼神之中透露出一丝渴求。
“怎么了,雪儿妹妹。”华安关心的问道。
韩雪雨揪着嘴,嘟囔道:“华安哥哥,雪儿也想要。”说完眼神紧紧的盯着眼前的一堆首饰。
华安闻言,心中一惊,毕竟韩雪雨才十岁,还没到爱打扮的年纪,居然也对首饰感兴趣。
“雪儿妹妹,你还太小,等长大了,哥哥再给你买,好不好。”华安觉得一个十岁的孩子戴首饰很不合适,委婉的拒绝道。
“雪儿现在就想要,就买一个,好不好。”韩雪雨伸出一个手指,说完怔怔的盯着华安,等待着华安的决定。
华安明白,如果自己执意不买,雪儿一定不会太过强求,但她幼小的心灵一定会受到伤害,心里也会很不舒服。
华安天生就比较心软,尤其不忍看到女孩子伤心,况且,雪儿好歹也是一个落难的小郡主,还长得这么可爱,如此微不足道的小小要求,自己怎么忍心拒绝。
“雪儿妹妹,看上哪件首饰了,华安哥哥给你买。”华安躬着身子,摸着韩雪雨的小脑袋,柔声问道。
“谢谢华安哥哥。”韩雪雨眼皮微微一抬,嘴角露出了甜蜜满足的微笑。
这种表情非常迷人,它是开心时情绪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且还带有一种调皮的,得意洋洋的神韵。
“华安哥哥,好看吗?”韩雪雨拿起一串青玉项链挂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摇着脑袋看向华安。
华安定睛一瞧,不禁大为惊叹,青玉项链挂在韩雪雨的脖子上,显得相得益彰。
那一粒粒玉珠反射的耀眼光芒,将韩雪雨的幼小脸庞映衬的更加光彩夺目。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韩雪雨小小年纪,戴着一串青玉项链就能有如此惊艳的效果,长大之后一定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好看,买了。”华安毫不犹豫的下了决定。
“嘿嘿!”见华安真的买下项链,韩雪雨竟低下头,害羞的笑了起来,脸蛋红扑扑的甚是可爱,
华安付完钱,拉着韩雪雨的小手,大声道:“雪儿妹妹,戴上漂亮的项链,跟哥哥回家。”
“嗯。”韩雪雨点头,大声的应了一句,跟在华安的身旁向乌衣巷走去,雷暴、赵武紧紧的跟在后面。
“真是不错的公子,有了心上人还不忘老娘和妹妹,难得,难得啊!”华安没走多远,身后就传来了小贩的感慨声。
华安闻言,一笑置之,继续向乌衣巷行去。
##########
京城皇宫之中,满朝文武齐聚一堂,自从得知石虎大军南下的消息,他们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消息是昨日半夜送到的,今日一早得知消息的大臣,都急匆匆的赶往大殿,讨论了整整一个上午,也没有任何头绪。
此时,虚岁十七的小皇帝司马衍正在午休,他听了满朝大臣争论了一个上午,脑袋实在疼的厉害。
而朝中的大臣却没有离开,他们还聚在大殿上,正三五成群的讨论该如何御敌。
像韩潜这样领兵在外的将领,接到皇命正在风尘仆仆的向京城赶来,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位将领迈进大殿。
进入大殿的韩潜,没有参与任何争论,他一直呆呆的站在一幅军用地图前,蹙眉细细的思索如何抵挡石虎的进攻。
而司徒王导,司空郗鉴,征西将军庾亮,则聚在一起商议出兵策略,但毕竟敌众我寡,石虎来势汹汹,尽管他们都是朝廷重臣,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
“什么时辰了。”在殿后午休的司马衍揉了揉眼睛,轻声问道。
身旁的小太监忙答道:“回皇上,未时已经过半了。”
“哦,都未时了。”司马衍说着站起了身子,随即又蹙起了眉头。
“大殿怎么还是这么吵,文武大臣都还没走。”司马衍很不高兴的斥了一句。
小太监忙回道:“都在呢?皇上睡着的功夫,又来了十几位将军。”
司马衍一听,叹了口气,揉着额头,无奈道:“真是烦死了,这群没用的大臣,主意一个都想不出来,只会在大殿上乱嚷嚷,朕要他们有何用,有何用。”
他越说声音越大,一怒之下将眼前的桌子给踢翻了,顺带将桌子上的碗碟和一些可口的点心也一并打翻在地。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身旁的小太监连忙安慰道:“皇上,下午刚来的几位将军,兴许有好的主意,他们常年征战沙场,对打仗的事一定很清楚。”
“哦!”司马衍情绪稍缓,低头思索片刻,右手一挥,轻声道:“起驾。”
########
“胡人战力强悍,分兵万万不行。”
“没错,应该集中主力,先灭其一路,而后携胜利之势,一鼓作气灭掉剩下几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可以直捣邺城,灭了赵国。”
“真是白日做梦,若是主力集中攻击敌军一路,剩下的几路敌军将势如破竹,直捣我大晋腹地,京城一旦被围,我大晋有亡国之危。”
“一派胡言,以你之见就是分兵阻敌了,我大晋荆、扬二州只能各抽调五、六万大军,而敌军十五万,而且战力比我军强悍,分兵拒敌将被个个击破。”
大殿之中,几位脾气暴躁的大臣,大声的吵了起来。
“皇上驾到……”
随着小太监的一声吆喝,司马衍从后殿走了进来。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中文武大臣见司马衍走进来,都跪着参拜。
“众卿平身。”司马衍双手轻轻一挥,示意众大臣起身。
“谢皇上。”众大臣谢恩后,依次起身,按官位站在两旁。
司马衍看着众大臣,正色问道:“诸位爱卿商议了这么久,可有御敌良策。”
众大臣闻言,顿时面面相觑,他们都没有想出什么太好的主意,争论半日的几种策略也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哼,既然想不出主意,你们还呆在这里干嘛!”司马衍大怒着斥了一句。
“皇上息怒,石虎南下兵力甚重,确实比较棘手,办法还得慢慢商议。”庾亮见司马衍动怒,上前一步,小声劝道。
“国舅有何良策,不妨直言。”司马衍见发言的是自己的亲舅舅,怒气顿时缓和了许多。
庾亮闻言,抱拳应道:“臣还是觉得应该集中主力,先歼灭敌军一路,威慑敌胆,而后再携胜利之势,进攻敌军其余几路人马。”
“那敌军其余两路人马该如何应对。”一名大臣反问道。
庾亮微微一笑,指着殿中的巨幅军用地图,解释道:“本将率荆州军团主力五万人,渡江支援庐江郡,与庐江本地守军合力,歼灭赵国右路军统帅麻秋的二万人马。而扬州军团的五万主力,分出三万支援淮南郡,剩下二万支援广陵郡。韩将军的北伐军三万人负责拱卫京师,并策应各方,待我荆州军团主力歼灭了敌人的右路军,便会立刻向敌人的中路军发起进攻。”
庾亮说完得意的笑了笑,满朝文武支持和反对皆占一半。
司马衍点了点头,刚要下决定,大臣之中,司空郗鉴立刻出列,反对道:“国舅爷可真会算计,为何你荆州军团集中主力灭敌一部,而我扬州军团却要分兵两处。”
“郗爱卿有何意见,不妨直言。”司马衍见郗鉴情绪激动,开口问道。
郗鉴瞥了庾亮一眼,抱拳建议道:“皇上,以臣之见,我扬州军团主力五万人马,渡江支援广陵郡,与广陵守军合力,击破赵国左路军统帅支雄的二万人马,而荆州军团则分兵两处,分别支援淮南郡和庐江郡,待我破了敌人的左路军,便会向敌人的其它几路发起进攻。”
郗鉴说完,一脸不满的看向庾亮。
他所说的策略,和庾亮所说的完全一样,只是在各自军团的任务分配上意见相反。
敌军除了后军统帅夔安的五万人马,前军十万人马分成三路进犯,他们都想集中自己军团的主力灭敌一部,从而获得破敌的功劳,而让对方军团面对两路敌人的进攻。
二人在大殿上始终争执不下,他们各自的部下也跟着乱嚷嚷。
第一百零三章 先斩羽翼 后捣腹心
司马衍被他们争论的声音吵了一个上午,午休后刚好一些,此时经他们这么一吵,头又开始疼了起来。
“都别吵了。”司马衍大声喝了一句,伸出右手揉了揉额头,看着王导,轻声问道:“国舅与郗爱卿争论不下,不知司徒大人有何高见。”
满朝文武,能称得上重臣的,除了庾亮和郗鉴,就只剩下王导了,王导也算司马衍最尊敬的人,此时,庾、郗二人争执不下,他也只好问计于王导了。
王导闻言,搓了搓干瘪的双手,出列道:“启禀皇上,以微臣之见,二位大人的策略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国之存亡,兹事体大,微臣觉得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万万不能太过草率。”
“是啊!司徒大人所言极是,御敌之策关乎国之存亡,万万草率不得。”王导刚说完,就有一群大臣跟着呼和。
其实,王导说的就是废话,跟没说一样,从长计议就是还没有想出万全的策略,完全是一种敷衍。
当然,王导也不是故意要敷衍司马衍,毕竟,他只是一个文官,对军事不是很了解,尤其是敌我双方士兵的战力更是知之不多,让他想御敌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