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霸天下-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虎抬眼见孙伏都的身后跪了一排人,嘴角一抹冷笑,责问道:“孙伏都,深更半夜的,你把部将都带来了,意欲何为啊!”
孙伏都与身后的部将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他们来的匆忙还没有卸甲,深夜带甲进宫有逼宫的嫌疑。
“王上,罪将有要事禀告,没来得及卸甲,请王上治罪。”孙伏都赶紧解释。
“张口闭口都是罪将,孙伏都你有何罪啊!”石虎说着瞟了孙伏都一眼。
他料想孙伏都一定是没有抓到射杀一百追兵的凶手,前来请罪了,因为他一怒之下曾说过,抓不到凶手就提头来见,没想到孙伏都还当真了。
孙伏都沉吟片刻,轻声说道:“罪将被奸人利用,致使部下三千大军全军覆没,罪将该死,罪将该死。”
说完将不停的在阶下磕头认罪,身后的部将也跟着磕头,就连没有任何过错的城门小校也莫名其妙的磕头认罪。
石虎一听三千大军全军覆没,顿时惊的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了,他完全不敢相信在邺城周围居然有这么强大的武装。
他知道孙伏都可以直接调动的部下以羯族人为主,这支部队的战力很强,能灭掉这三千人的部队一定不简单。
“快说,是谁干的,对方有多少人马,全都一一道来。”石虎满脸怒容,指着孙伏都大喝道。
孙伏都闻言,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添油加醋的诉说了一遍。
将仅仅三千多人口的雷云堡说成了有贼兵万人。
明明杀敌一千多,却变成了浴血奋战斩敌八千,最终寡不敌众,中贼火攻之计全军覆没。
三名卫士怀恨在心,如何将自己引入绝境也说的清清楚楚,咋听之下丝毫没有破绽。
就连燕国雄鹰铁骑射杀一百追兵的事,也说的有板有眼,仿佛他自己看见的一样。
而且这些话全部得到了身后部将和城门小校的证实,可谓证据确凿。
石虎听完,蹙眉思索了起来,眼下南征在即,如果对燕国用兵,必将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
所以,尽管他对燕国使团包庇凶手,以及雄鹰铁骑射杀一百追兵都很愤怒,但也不得不暂时放下。
而三名被贬的龙腾卫士,也已经死于乱军之中,可谓恶有恶报。
此时,唯一不能放过的就是雷云堡幸存的山贼了。
石虎打定了主意,顿时双眼冒火,看着身旁的侍卫,大声令道:“传本王旨意,立即调拨五千龙腾卫士,一万中军骑兵,到东门外集合。”
“是,王上。”身旁的侍卫闻令立刻前往传令。
“孙伏都,本王给你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这一万五千人马暂时由你统领,务必将贼寇斩杀干净,一个不留。”
孙伏都闻言,大喜过望,连忙感激的应道:“谢王上,末将这次一定不辱使命,将贼寇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一网打尽,一个不留。”身后的部将也跟着大表忠心。
石虎挥了挥手,示意孙伏都立刻前去剿贼。
“王上保重,末将告辞。”孙伏都抱拳一揖,转身带着部将大步离开。
########
雷云堡一线天外,雷云、赵有德与三百名骑着战马的堡兵,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一根‘十’字形的火把。
这种火把可以三头点火,三百个火把从远处看像是九百个,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迷惑敌人,吸引敌人,从而为华安一行,以及两千多伤兵妇孺赢得逃离的时间。
此时,雷云堡内的大火已经熄灭,这把火是雷云自己放的,因为地点已经暴露,他担心有舍不得家乡的百姓,冒险回到堡中居住,所以才出此下策。
“弟兄们,你们怕不怕。”雷云看着眼前的三百堡兵大声喊道。
“不怕。”三百堡兵异口同声。
他们的年纪大多都在四十岁左右,十几年前,他们都是北伐军的战士,曾跟随祖狄大将军南征北战。
虽然十多年来一直不曾作战,体力也明显下降,但他们永远是北伐军的勇士,不惧生死,勇猛坚强,是他们永远不变的精神。
“好样的,你们都是好样的。”雷云说着点了点头。
见三百勇士仍然不输当年的气势,雷云、赵有德深感欣慰,同时他们的心里也有底了,有了这三百不怕死的勇士,一定可以成功的引开敌人,从而确保堡中其他人的安全。
########
“驾驾驾……”
龙骧将军孙伏都,带着石虎拨给他的一万五千人马,正全力向雷云堡的方向奔去。
此时,他的心里充满了恨意,三千大军的惨死让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活捉华安等人,并且要用最严酷的手段让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唯有如此才能稍解他的心头之恨,才能告慰他的三百亲兵的在天之灵。
“将军,前面有火光。”在距离雷云堡不足十里处,一个眼尖的骑兵发现了远处堡兵手中的火把。
孙伏都闻言,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火把,而那里正好是雷云堡一线天的入口。
“将军,看来贼人刚打算离开,我们来的正是时候。”一名部将兴奋的说道。
“是啊!看样子至少有一千人,差不多都在这里了。”另一个部将小声的说道。
孙伏都眉宇间露出一抹喜色,朗声喊道:“将士们,加速前进,要快,别让贼人跑了。”
说完挥鞭猛击战马的屁股,策马冲在最前面,身后的一万五千骑兵紧紧跟随,兵多贼少,所有人都在想着如何杀贼建功。
########
“堡主,敌军来了。”一名堡兵指着远处逐渐逼近的‘火龙’大声喊道。
雷云、赵有德闻言,侧目一看,果然看到远处一条巨大的‘火龙’正在向自己逼近。
“看上去至少有数万人,石虎可真给面子啊!哈哈!”赵有德开起了玩笑。
“三千大军被灭,我看他是怕了。”雷云应了一句,看着眼前的三百堡兵,大声下令道:“弟兄们,一路向北,将敌人彻底引开,驾……”
说完策马向正北方向疾驰,三百堡兵举着火把跟随其后。
第九十八章 视死如归
“将军,贼人正在向北逃窜。”一名部将发现了堡兵的动向。
孙伏都闻言,抬头看了看正在向北移动的火把,眉毛一挑,咧嘴狞笑道:“想跑,没那么容易,将士们,全力追击。”
说完手一挥,再一次加速向前追去。
月亮依旧躲在云层里,天色仍然暗淡,敌我双方举着火把这暗夜里追逐着,堡兵为了引开追兵拼命的向前奔驰,而追兵为了立功也玩命的追赶。
一万五千名追兵,在孙伏都的率领下,向北追逐了十余里,但始终没能追上前方的堡兵,双方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将军,追了这么久,会不会有诈。”一名部将在孙伏都的耳边提醒道。
孙伏都闻言,蹙眉思索起来,他的心里也很纳闷,追了这么久,距离始终不变,这足以说明前方的堡兵和自己率领的一万五千大军都是骑兵,而不是他原先料想的步兵。
但在攻打雷云堡之时,他清楚的记得,堡兵伤亡很大,如此多的伤兵如何能策马奔驰。
如果是乘坐马车或者步行,自己早该追上了。
“怪哉!怪哉!”孙伏都边追边摇头。
但他至少可以肯定,前方逃跑的一定是雷云堡的人,而这些人是灭了他三千部下的仇敌,所以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追下去。
“将士们,加速追击,本将倒要看看,他们能跑多久。”孙伏都大怒着下令。
一万五千大军闻令,依次挥舞马鞭,用尽全力向前追击。
#######
三百堡兵在雷云、赵有德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向正北方向奔驰,追兵加速他们便跟着加速,追兵稍微放缓他们也跟着慢行。
总之,与追兵的距离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这个距离上,追兵只能清楚的看到九百个火苗,但却看不到堡兵的身影,更看不到他们手中的‘十’字型火把。
“弟兄们,看看后面的追兵,像不像跟屁虫,哈哈哈!”雷云扭头向后看了一眼,笑着调侃道。
“哈哈哈,堡主,他们本来就是跟屁虫,怎么能不像呢?”
“嗯,还是上万条跟屁虫呢?”
“哈哈哈哈!”
三百堡兵情绪高涨,顿时大笑着调侃起来,就连一向不太爱笑的赵有德也忍不住‘呵呵’的笑了起来。
雷云之所以开玩笑,是为了调节堡兵的紧张气氛,从而鼓舞士气与追兵死磕到底。
毕竟,身后的追兵兵力是自己的五十倍,这么势单力薄的引诱敌人,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面对如此强大的追兵,堡兵心里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他们一行三百余人,就这样举着火把,一路向北奔驰了一百多里,途中跨过几条小河,穿过了十几处树林,而身后的追兵紧紧跟随,始终没有停下追赶的脚步。
########
“将军,这么追下去不是办法,末将建议分兵包抄,铁骑三面合围,彻底堵住贼人逃跑的道路。”一名部将建议道。
孙伏都闻言,哀叹道:“贼人一路向北,如何围歼啊!”
“不瞒将军,此处乃末将家乡,前方二十里有一条大河,水深足有一丈多,人马不能横渡,此时,分兵三面合围正是时机。”
“太好了。”孙伏都赞了一句,侧身看着身旁的两名部将,下令道:“你们两个各率五千骑兵,向两翼展开,准备合围贼人,快去。”
“是,将军。”两名部将慨然应诺。
他们各自率领五千骑兵,分别向东北和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
夜色渐渐褪去,东方的天际露出了一丝鱼肚白,此时,即使不用火把,也能清楚的看清路面。
三百堡兵接连扔掉手中的火把,加速向前奔去。
“堡主,前方有一条大河。”一名堡兵大声提醒道。
雷云早就看到了,前方是一条几丈宽的大河,看样子就知道很深,人马肯定是不能横渡了。
他蹙眉环顾左右,突然发现东西两个方向,都有数千火光在闪动,似乎有两支大军正在向这里赶来。
很快火光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轰隆轰隆的马蹄声。
“糟了,我们被包围了。”雷云惊讶的喊了一声。
他终于想明白了,追兵之前之所以要分开,是为了包围自己。
“这群追兵,真是狡猾啊!”赵有德也是暗叹一声。
前面有大河拦路,后面的追兵正在步步紧逼,左右两侧的敌人也逐渐向这里靠拢,三百堡兵此时已经无路可走。
“嘶嘶嘶……”
三百堡兵勒住马缰依次在河边停了下来。
“堡主,跟他们拼了。”一个堡兵首先建议道。
“对,跟他们拼了。”
“我们绝不投降。”
众堡兵纷纷表露决心。
雷云与赵有德对视一眼,二人心中甚是悲凉,但悲凉之中带着些许骄傲和不屈。
三百堡兵是在他们的带领下陷入绝境的,他们心里有一丝愧疚,但同时也为这群堡兵感到骄傲,他们都是英雄。
######
“轰轰轰……”
随着一阵山崩地裂的马蹄声汹涌而来,一万五千追兵已经彻底将三百堡兵团团包围。
看着拥挤在河边只有三百人马的队伍,孙伏都气的直咬牙。
其实,当他看到三百堡兵丢弃的‘十’字型火把时,就有所预感,此时亲眼所见,完全证实了自己的预感。
“岂有此理,敢戏耍本将。”孙伏都双颊发抖,恨恨的骂了一句。
他很清楚,雷云堡至少有一千人活着,而堡兵高举的‘十’字型火把,也从侧面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历尽千辛万苦,追赶了一夜的贼人只有区区三百人,他怎能不怒,况且,只带三百颗人头回去,如何向石虎交代。
“看来只有找几个村落,多砍几颗百姓的人头凑数了。”孙伏都在心里暗暗的想着。
待大军全部集结完毕,孙伏都看着前方的三百堡兵,嘴角一抹狞笑,下令道:“准备进攻,一个不留。”
“准备进攻,一个不留。”
“准备进攻,一个不留。”
传令兵策马奔驰,将命令依次向下传达,一万五千大军立即拔出兵器,随时准备冲上前去,对只有三百人的堡兵发起进攻。
######
见一万多敌军马上就要进攻,三百堡兵立刻严阵以待,尽管他们没有一丝的生存的希望,但退缩意味着胆怯,没有人愿意做胆小鬼。
雷云侧身看着三百视死如归的堡兵,大喊道:“勇士们,还记得你们曾经是北伐军的战士吗?当年我们跟随祖狄将军打了那么多胜仗,杀了那么多的胡狗,现在想想都觉得痛快啊!现在胡狗就在眼前,今天就让我们最后做一回军人,以北伐军的身份与敌人厮杀。”
“我等誓死追随将军。”三百堡兵立刻大声应道。
雷云、赵有德闻声,眼睛顿时湿润了,他们已经不做将军十多年了,临死之前能听到部下叫自己将军,怎能不激动。
雷云拔出佩剑,指着前方一箭之外的孙伏都,大声吼道:“大晋北伐军,雷云、赵有德所部向尔等宣战,敌将速速报上名来。”
孙伏都闻言,心中一怔,对方临死之际还能如此嚣张,让他大感意外,同时,祖狄的北伐军声名显赫,曾多次击败他所统领的部队。
而且就连当今的天王石虎,以及早已死去的先皇石勒都无数次的败给祖狄的北伐军,此处居然有晋国北伐军的残部,他如何不心惊。
但很快他便冷静了下来,毕竟自己有一万五千铁骑,而对面这支北伐军的残部只有区区三百人,就算是祖狄在世,也扭转不了乾坤。
“大赵龙骧将军孙伏都在此,无名下将就等着受死吧!”孙伏都举起几十斤重的大刀,高声回应道。
“孙伏都,你就是一头蠢猪,一出手便葬送了三千大军,石虎没有杀你,更是愚蠢,愚不可及,哈哈哈哈!”雷暴说着大笑了起来。
“你……岂有此理。”孙伏都咬牙切齿,额头青筋高高隆起。
一时大意损失三千部下,他本就够心痛了,经雷暴这么一提,他的心顿时更加难受,内心深处的恨意也越来越大。
“进攻,杀光他们,一个不留。”孙伏都恨恨的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顿时一万五千大军,高举武器,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只有三百人马的堡兵发起了进攻。
见敌军汹涌而来,雷云大吸了一口气,朗声吼道:“大晋北伐军的将士们,拿起你们手中的兵器,进攻。”
说完举起佩剑,一马当先的向前杀去。
“大丈夫马革裹尸幸也,将士们,杀啊!”赵有德也跟着喊道。
顿时三百堡兵跟随在雷云、赵有德的身后,向进攻的万余敌军发起了反冲锋,面对五十倍的铁骑洪流,他们没有一个人选择逃避和退缩,径直向孙伏都的中军杀来。
敌众我寡,实力过于悬殊,三百勇士很快便淹没在敌军的铁骑洪流中,一阵激烈的厮杀之后,战场回归平静。
雷云、赵有德与三百勇士的尸体永远躺在了中原的大地上,不久将化为黄土滋养着家乡的土地。
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
一个月后,华安一行一百多人,经过艰难的跋涉,终于到达了长江北岸。
望着宽阔的江面,华安心下感慨万千,离开江南快两个月了,此时站在长江边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对面就是魂牵梦绕的家乡,过了长江就到家了,华安恨不得立刻从江面上踏水飞奔过去。
渡口的船只不多,只有寥寥十几条,此时正载着南岸的客人向北缓缓而来,一时半会到不了北岸。
趁着等待的时间,华安将怀里的一包‘乡土’拿了出来,这是渡江北上之前,在长江南岸捧起的一块泥土。
此时已经快要回到家乡了,对面的乡土要多少有多少,留着它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他轻轻的将包着乡土的碎布打开,伸手轻轻一扬,早已干成粉末的土块,在微风的吹拂下向远处飘散。
风向突然改变,一缕灰尘从韩雪雨的脸庞拂过,在她的眉毛和额头的黑发上染上了些许灰色的粉末。
韩雪雨连忙伸手,掸了掸黑发与眉毛上的灰尘,看着华安手里的土壤粉末,蹙眉疑惑道:“华安哥哥,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乡土啊!”华安说着淡然一笑。
“乡土,乡土是什么啊!”韩雪雨更加好奇,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华安手心的土壤粉末。
“乡土就是家乡的土壤,这一包就是哥哥家乡的土壤。”华安指着手里还没有完全飘散的土壤粉末,耐心的解释道。
韩雪雨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睁着天真可爱的大眼睛,盯着华安笑着问道:“哦!原来是家乡的土壤啊!哪里才有家乡的土壤呢?”
华安闻言,无奈的翻了翻白眼,见韩雪雨点头,还真以为她听明白了,原来竟是不懂装懂。
“哪里是家乡,哪里的泥巴就是乡土,这下明白了吧!”华安说着在韩雪雨的粉嫩的脸蛋上捏了一把。
“啊!原来华安哥哥手里拿的是烂泥巴,脏死了。”韩雪雨蹙眉揪嘴,伸手擦了擦刚被华安捏过的脸蛋。
华安摇了摇头,将手中剩余的土壤粉末,全都倒在了脚下的地面上。他明白韩雪雨还只是个十岁的女娃儿,还不能明白‘乡土’的涵义,对她来说这一包乡土确实只是泥巴。
“华安哥哥,你猜猜雪儿手里攥的是什么。”韩雪雨蹲在地面上,伸出一只攥紧的拳头,满脸微笑的看着华安。
华安看着韩雪雨那调皮的微笑,还有她脚下地面的手指印,便立刻猜到了她手里攥的是一坨泥土。
“雪儿妹妹攥的这么紧,一定是什么宝贝吧!”华安故作不知,蹲下身子,假装好奇的看着韩雪雨的小手。
“哈哈!猜不到了吧!是乡土啊!送给华安哥哥。”韩雪雨笑得特别开心,张开攥紧的拳头,将满手的泥土呈现在华安的面前。
她毕竟年纪小,见华安怀里一直装着一坨泥土,便以为华安特别喜欢泥土,这满手的泥土便是他送给华安的礼物。
华安顿感愕然,他知道韩雪雨很爱干净,但为了送给自己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居然亲自动手挖脚下的泥土,虽然想法和行为都很幼稚,但还是让他大为感动。
“谢谢雪儿妹妹,哥哥收下了,来,放在这里。”华安说着将碎布摆在韩雪雨的身前。
韩雪雨将手里的泥土全部放进碎布并包好,然后起身向江边走去。
看着蹲在江边认真洗手的韩雪雨,华安心里涌起一股熟悉的感觉,那娇小的身影在大江的映衬下更显玲珑,颇有一副西施浣纱的模样。
########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有这么多客官要渡河,老头子又可以大赚一笔喽!”南岸划来的渡船还没靠上岸边,划浆的艄公就高兴的叫了起来。
华安听着艄公的声音,感觉颇为耳熟,抬头一看,顿时一股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这位艄公是他北上中原之时,渡他过江并且夸赞他有出息的那位老人家。
“哈哈!老人家别来无恙啊!”华安兴奋的打起了招呼。
艄公闻言,怔了一下,他先将渡船停稳,让北渡的客人下船,随即抬头看向华安,良久,点头大笑道:“哎呀!原来是公子,快两个月不见,老头子险些忘记了,老了,到底是老了,哈哈哈!”
艄公说完不住的摇头,感叹岁月的无情。
见艄公伤感,华安开口劝解道:“老人家记性还是很好的,华安与您只有一面之缘,快两个月没见了,您还能记得,真是不简单,哈哈哈!”
“公子天生英武不凡,不比寻常人,老头子本该过目不忘的,刚才是看到了公子腰间的宝剑才想起来的,这不是老了么。”艄公说着指向华安的腰间。
“不老,真的不老。”华安摸着腰间的青釭剑连连摇头。
“不老、不老、老爷爷一点也不老。”华安身边的韩雪雨突然插嘴说道。
华安闻言不禁一惊,韩雪雨居然也学会说善意的谎言了,不过那句‘老爷爷一点也不老’倒是个病句,既然不老怎么能叫老爷爷呢?看来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撒谎都不会。
“这位可爱的小姑娘是谁家的孩子。”艄公仿佛突然忘记了伤感,看着韩雪雨慈祥的问道。
华安闻言一怔,他不知道该怎么说,难道要告诉艄公,她是渤海公主的女儿,是大晋的郡主,可是无凭无据的岂能乱说,冒认皇亲可是大罪。
“老爷爷,雪儿没有家了,爹娘也都死了,雪儿现在跟着华安哥哥,和华安哥哥是一家人。”韩雪雨说着,仰头看向华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的楚楚可怜的气息。
华安心中不由得一阵心疼,忙轻轻抚摸着韩雪雨的额头,点了点头。
“哎!可怜的好孩子。”艄公满脸慈祥的叹了一句,抬头看向华安的身后,见雷暴、赵武与一百堡兵都目视华安,顿时明白,这些壮士和华安是一起的,而且似乎对华安马首是瞻。
“公子独自一人渡江,居然带回来这么多壮士,老头子果然没有看错人,公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艄公捋了捋发白的胡子赞赏道。
“老人家谬赞了,华安愧不敢当。”华安违心的客气了起来。
“哈哈哈!公子还是那么谦逊,来来来,快上船。”艄公忙招呼华安上船。
此时,华安一行有一百多人,经过一路的跋涉,战马还剩六十匹,但此渡口的渡船却只有十几条。
而且这些渡船普遍比较小,一条渡船最多能容纳三匹战马,或者十几名客人,无论怎么算都需要两倍的渡船。
“老人家,待会还要您辛苦一趟,我们的人马太多了,一次渡不完。”华安客气的请求道。
艄公一听,看着周围的其他艄公,扯着嗓子大声道:“不辛苦,人马越多,我们赚的辛苦钱越多,老头子正求之不得呢?”
“哈哈哈哈!”周围的其他艄公,顿时被逗得大笑起来。
华安带着雷暴、赵武和韩雪雨上了艄公的船,剩下的人马分出一半登上了其他艄公的渡船。
随着一阵阵划桨的声音传来,十几条渡船离开北岸向着大江的南岸进发。
一路上,看着天空来回盘旋的鱼鹰,和江中不时跃出水面的鱼儿,众人的心情都是大好。
韩雪雨从没见过大江,兴奋之下不时的探出身子,伸手拨弄着清澈的江水,好几次都差点跌落江中,幸好关键时刻华安伸手抓住了她。
常年划船颇为枯燥,一些年轻的艄公竟玩起了追逐的游戏,他们在大江中你追我赶,互相超越,很是刺激。
华安所乘坐的渡船渐渐的落在了最后,但年老的艄公不慌不忙,他很有经验,知道大江很宽,一时的争强好胜只会耗尽体力,从而后继无力。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那些年轻的艄公就都划不动了,一个个累的气喘吁吁,而华安所乘坐的渡船自然从新回到了第一的位置。
再看看那些渡船上的堡兵,一个个呕吐不断,原来北方人水性不好,有些晕船,而且年轻的艄公技术不稳,速度时快时慢,造成了很大的颠簸。
渡船在南岸停靠了下来,华安带着一半的人马在南岸停留了一段时间,待剩下的一半人马渡江之后,才缓缓上路,向着不远处的北伐军大营进发。
######
“站住,来者何人。”
华安一行一百多人,刚到北伐军大营的辕门。就被看门的士兵拦住了。
“你是新来的。”看着有些面生的站岗小兵,华安朗声训道。
毕竟,他从六岁开始,就经常随意的进出北伐军的大营,这次突然被拦住,心里不禁有些错愕。
站岗小兵被华安这么一训,不禁愣了愣,抬头见华安身后的雷暴、赵武都是魁梧的汉子,心中料定眼前之人,必是营中的军官,忙回道:“入伍已经整整一个月了,不知您是……”
“华安哥,你终于回来了。”华安刚想回答,辕门内传来了王三的声音。
第一百章 官升一级
华安抬头一看,王三穿着一身戎装,正向辕门方向奔来。
“王三,哥哥回来了。”华安一见王三,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不顾形象的跳了起来。
“主帅亲兵营左都尉回来了,快把鹿角移开。”王三大喊着命令看门的哨兵。
两名哨兵见华安是自己人,而且还是主帅亲兵营的左都尉,连忙将鹿角搬开了。
看着身前一脸兴奋的王三,华安心里既高兴又有些疑惑,刚才王三说‘亲兵营左都尉回来了。’让他心里一阵惊奇。
他记得离开江南之时,自己还是个队正,何时成了左都尉。
“王三,你说的左都尉是谁。”华安明知故问,轻声问道。
“当然就是哥哥你了。”王三不假思索的回道。
尽管刚才已经有了预感,但得到王三的亲口证实,华安心里还是不免一惊,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跑去中原走了一圈,回来就官升一级。
“天上真是掉了一块大馅饼啊!”华安美滋滋的想了一会儿,突然觉着肯定事出有因,便开口问道:“为何升我为左都尉,把你知道的都细细道来。”
王三闻言,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认真仔细的叙述了一遍。
原来华安在茅山剿灭山贼时,凭借不足一百人的兵力,从后山悬崖突袭成功,大破山贼五千之众。
尽管韩潜对华安这种冒险的行为大为不满,但还是如实的将战果汇报到了朝廷。
朝廷见华安及其麾下的勇士队,作战英勇,战果辉煌,便决定大加赏赐,擢升华安为都尉一职,并赏钱十万。
只是战果汇报到朝廷需要时间,朝廷大臣还要讨论落实,整个一套程序走下来,时间都过去一个月了。
而华安却在剿灭山贼后,没几天就离开江南,北上中原了,因此,他不知道自己升官受赏一事。
此时,任职的文书与赏钱,都放在韩潜的中军大帐,就等着华安的归来了。
“那些战死的将士,他们的家人是否领到应有的抚恤。”华安高兴之余,不忘关心死去的战友。
“都领到了,我们勇士队战死的将士,每个人的家里都领到了至少一万钱,并且免除了三年的赋税。”王三回道。
“太好了,这下我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