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霸天下-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我军兵力仅有一万,武器铠甲也很不足,必须扩充实力,方可杀向邺城。”一名部将提醒道。

    这个梁犊自然明白,在发配的过程中,一万东宫卫士的武装基本上都被解除了,现在,他们看上去就像是一群运输粮草的百姓,凭借一万赤手空拳的东宫卫士,自然是无法杀向邺城的。

    梁犊沉吟了一会儿,大声下令道:“将士们,就算石虎解除了我们的兵器,我们依旧是勇猛的卫士,此处村落极多,百姓家中必有斧头等兵器,可借来一用。”

    “将军,我们可以兵分多路,在取得兵器后,全部向临渭城进军,并攻破临渭城,只要攻破临渭城,我们便可以得到城中的兵器,进而扩展我们的实力。”部将建议道。

    梁犊点了点头,下令道:“将士们,为了活下去,为了讨回公道,我们只有勇敢的战斗,出发。”

    “出发。”梁犊麾下的一万东宫卫士,分成多路,向附近的村落奔去,他们的目的是抢夺老百姓的家中的斧头,从而为自身提供可以使用的兵器。

    东宫卫士不愧是精锐之师,在取得老百姓家中的斧头后,用一丈长的斧柄安装好,交战时用起来出神入化,仅凭这种简陋的武器,便轻松的攻破了临渭城,并斩杀了城内的郡守和县令等官员。

    他们斩杀了压迫老百姓的官员,自然得到了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一时之间,穷苦的老百姓,纷纷加入梁犊的起义军,尤其是长期被压制的晋人百姓参军热情最高,梁犊的起义军实力壮大之后,便多路出击,接连攻破了几十座城池,兵力扩充至十万,兵锋直逼长安。

    为了获得可能的外援,梁犊自称大晋朝的征东大将军,在名义上算是向大晋朝称臣了。

    ####

    在南郑城的刺史府中,华安正在研究斥候送回来的赵国地形图,以根据赵国境内的地形,确定日后北伐的路线。

    “大哥,大哥,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就在这时,王三匆匆忙忙的闯了进来。

    见王三一副急忙的样子,华安连忙问道:“究竟出了什么事,快说。”

    王三喘了口气,正色道:“大哥,赵国东宫卫士将领梁犊,率众在关中造反了。”

    “哦,梁犊造反了。”华安闻言大喜,这对于晋军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梁犊造反将极大的削弱赵国的实力,比自己的北伐只有好处。

    见华安一脸高兴,王三接着说道:“大哥,这个梁犊可真是了不得,仅凭一万东宫卫士便接连攻破数座城池,如今其麾下人马已经发展到十万大军的规模,兵锋已经抵达长安,看气势很快就会攻破长安。”

    “东宫卫士一直是赵国的精锐之师,其战力强悍,是理所应当的,只是,实在没有想到,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居然杀到了长安,而且拥兵十万,这个梁犊,果然不可小觑啊!看来石虎要忙上一阵子了,哈哈!”华安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

    王三见状,嘴角一笑,兴奋道:“大哥,这个梁犊造反之后,自称我大晋的征东大将军,若是其真心要投靠大晋,对我军北伐也是一大助力啊!或许,现在就是我军北伐的良机。”

    “哦,梁犊居然自称是我大晋的征东大将军,真是太好了。”华安闻言,心头大为高兴,顿了顿,轻声道:“梁犊造反是被逼无奈,自称晋将只怕也并非真心,多半是为了让我军出兵相助,若我军此时出兵,正好就被梁犊给利用了,况且,如今石虎还未断气,赵国还存在凝聚的核心,若我军趁此机会攻下关中,一定会面临赵国举国精锐的疯狂进攻,对我军的实力将是极大的损耗,所以,现在还不是我军北伐的最佳时机。”

    “恩,大哥说的是,那我们就坐山观虎斗,坐视赵国内乱。”王三正色说道。

    华安笑着点了点头,轻声道:“石虎活不了几个月了,我军北伐的良机不会超过半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做好出征的最后准备了。”

    “大哥放心,我知道了。”王三点头道。

    随后,华安和王三带着一队亲兵,前往南郑城仓库,查看了仓库中的各种库存,尤其是大军出征急需物资的储备情况。

    查看的结果让华安非常的满意,仓库中各种物资全都堆积如山,支撑十万大军出征是绰绰有余的,这让华安心中放心了不少。

    ######

    在长安方向,梁犊率领麾下十万大军进攻长安城,长安城守将乐平王石苞率领全部精锐士兵,出征与梁犊血战,结果,石苞麾下的精锐士兵阻挡不了梁犊的进攻,大败而逃,奔向潼关,长安城被梁犊攻破。

    长安城是雍州的首府,梁犊占领长安后,并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在进行简单的休整后,便率领麾下主力大军继续东进,兵锋直逼潼关。

    潼关是连接中原和关中的必经之地,地形非常的险要,南有秦岭,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山,关卡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通过,如此险峻的地形,只需少量的兵力,便可守住关口。

    对于潼关的险要地形,梁犊和麾下的东宫卫士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在前往关中的时候,他们便是从潼关通过的。

    但若要杀向邺城,就必须通过潼关,就算要割据关中自立,也必须要拿下潼关,否则,中原的主力兵马,会经过潼关杀向关中。

    梁犊率领麾下的主力兵马,很快便抵达了潼关,面对易守难攻的潼关,梁犊并没有被吓住,他命令麾下大军日夜轮流攻城,并不断采取各种攻城的手段,各种攻城兵器相继出现在梁犊的军中。(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农领兵平叛

    梁犊率军攻破潼关,并没有停下来休整,而是继续率领主力大军兵出潼关,向洛阳方向杀去。

    此刻,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梁犊,自认为麾下大军已经是天下无敌了,因此,分兵四处出击,连续攻破司州的几十座城池,并将各城的赵国官员全部杀戮,各种金银财宝全部据为己有。

    在邺城方向,刚刚称帝不久的石虎,听说梁犊造反,本是不以为意,在他眼中,梁犊的一万东宫卫士根本就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关中的石苞便足以剿灭之。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大大超出了石虎的预料,梁犊叛军先是大破石苞的精锐之师,攻破了关中重镇长安,紧接着更是连坚固的潼关也拿下了,这不得不引起石虎的重视。

    在邺城的皇宫中,石虎坐在龙椅上,与满朝文武商议起了这件事情。

    由于重病在身,石虎往日的暴戾之气消散了不少,变得平静和蔼了许多,朝中的众臣也更加积极的发表意见。

    “各位爱卿,梁犊造反一事,相信诸位都有所耳闻了,朕当初因为一念之仁,没将他们全杀了,如今,他们居然敢反朕?”石虎略带怒气的说道。

    从石虎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反而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别人。

    “皇上,眼下,梁犊的叛军已经攻破了潼关,正向洛阳杀来。必须派遣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前往洛阳一带,方可平定动乱。”一名大臣抱拳建议道。

    石虎闻言,觉得很有道理,梁犊将整个关中搅的鸡犬不宁,如今又进入了司州一带,不尽快剿灭,后果会更加严重。

    “哪位将军愿意领兵,前往洛阳剿灭叛贼。”石虎看向朝中众将,大声问道。

    “皇上,末将愿意领兵前往。”大将李农抱拳请命道。

    石虎见状大喜。看向李农。正色道:“李将军久经沙场,兵法娴熟,由李将军率军平定梁犊,朕很放心。”

    “谢皇上信任。末将一定竭尽全力。剿灭叛贼。”李农大声表达决心。

    “好。李将军,朕现在就任命你为大都督,行大将军事。统领十万主力大军,前往司州一带讨伐梁犊叛贼。”石虎当庭宣读了命令。

    李农连忙抱拳道:“皇上放心,末将一定剿灭梁犊叛贼,还大赵河山安宁。”

    石虎满意的点了点头,挥了挥手,示意李农立即前去准备。

    李农抱拳一揖,转身离开大殿,前往军营准备动身。

    见猛将李农离开大殿,石虎嘴角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意,在他看来,以李农的军事才华,再加上十万主力大军,剿灭梁犊叛军,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

    进行一番准备之后,赵国大将李农便率领麾下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司州方向进发。

    在李农率军向司州方向进军的时候,梁犊并没有集中主力突袭洛阳,而是分兵袭扰弘农、河东、平阳数郡,并将这三郡的富贵人家都洗劫一空,从而获取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有了大量的钱财,梁犊麾下的兵力也更加的庞大,主力兵马高达二十万。

    但这支起义队伍并不是为了百姓而战,而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欲念,由于兵力发展太快,士兵的素质千差万别,除了抢劫富贵人家,有时候就连平民百姓也不放过,蹂躏百姓的现象时有发生。

    虽然梁犊叛军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很得人心,但他们杀戮鱼肉百姓的贪官,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百姓的支持,从而让许多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加入其中,甚至一些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也率领麾下匪徒加入梁犊叛军,从而可以有足够的力量攻破城池,抢夺城内的富贵人家。

    弘农、河东二郡是梁犊叛军抢劫的主要区域,二郡的几十座城池和几千座村镇,在短短的数月之间,被叛军轮番抢劫,可谓满目疮痍,许多富贵的人家变成了穷人,而穷苦的百姓则因为贫穷,被迫加入梁犊叛军,从而去抢夺其他人的财物。

    在弘农城之中,梁犊和麾下的主要将领在此暂住,面对越来越多的钱财和越来越壮大的人马,梁犊的野心也变得更大,他相信,只要自己率领主力人马,一路抢劫杀戮而去,必可攻破邺城,从而夺了石虎的江山,自己做皇帝。

    要知道,当初赵国的先帝石勒,不过是一个破乞丐而已,却可以打下一片江山,坐上皇帝的宝座,那么,他梁犊出身比石勒高贵多了,怎么就不可能打下一片江山呢?一想到自己有一天,有可能登上皇帝的宝座,梁犊的内心就抑制不住那股特别的兴奋。

    “大将军,您看,这些全是今天的收获。”就在梁犊幻想着做皇帝美梦的时候,部下抬进了十几个大箱子,并当着梁犊的面打开了。

    梁犊抬眼看去,十几个大箱子里面,装的全都是金银财宝,翡翠玉石,各种财宝交相辉映,发出美轮美奂的光芒。

    “不错,不错,看来今天的收获还可以,都抬下去吧!”梁犊摆了摆手,示意部下将屋子里的财宝全部抬出去。

    看着部下将财宝一箱箱的抬出去,梁犊嘴角微微一笑,自言自语道:“有了这些财宝和几十万人马,天下唾手可得,哈哈哈哈!”说完大笑了起来。

    “大将军,斥候急报。”一名部将急忙奔来参见梁犊。

    见部将一副很着急恐慌的样子,梁犊心里有所预感,忙问道:“什么事情,这么慌张,快说。”

    部将抱拳道:“启禀大将军,石虎派遣大将李农,率领十万大军向司州杀来,其前锋人马已经逼近洛阳,看样子,来者不善啊!”

    “哦,李农率领十万大军来犯,哼,来的正好,眼下弘农和河东二郡,能抢的都抢的差不多了,我军也该继续向东进军了,立即传令下去,所有人马立即集结,准备迎战李农。”梁犊大声说道。

    “大将军,李农可是赵国名将啊!其麾下的乞活军甚是精锐,千万不可小觑,我军要多加小心才是。”部将担忧的提醒道。

    梁犊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李农的确是赵国名将,其麾下的乞活军也是百战劲旅,不过,本将也不是易与之辈,我军二十万人马也不是吃素的,李农有命来,只怕没命回去。”说完一脸的自信。

    见梁犊充满自信,部将拱了拱手,转身前去传达命令。

    几日之后,四处抢劫的叛军人马,全部向弘农城方向进发,并在城外集结驻扎,以等候梁犊的命令。

    由于兵马实在太多,全部集结在一起,行动起来甚为不便,于是,梁犊让部将带领部分人马,前往附近的城池集结,并约定同时进军,杀向洛阳。

    由于害怕梁犊叛军洗劫,洛阳城以西城镇的有钱人都在涌入洛阳,而洛阳城内的有钱人,则都在准备出逃的马车,不过,很快,大将李农便率领十万大军进入洛阳城,并亲自安抚城内的百姓,让百姓们不要慌乱,如此,才制止了百姓继续向邺城方向溃逃。

    看着大量的难民,持续不断的涌入洛阳城,李农感受到了梁犊叛军对司州造成的影响,为此,他觉得必须尽快平定梁犊,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为了搞清楚叛军的兵力和驻扎位置,李农派遣了许多斥候,前往弘农和河东郡方向侦查,以试图摸清梁犊叛军的具体情况。

    在经过数日的侦查后,李农对叛军的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下定了剿灭梁犊叛军的决心。

    在中军大帐之中,李农和部将们商议起了,对付叛军的事宜。

    “将军,叛军人马高大二三十万,兵力是我军的两三倍,以末将看,我军还是留守洛阳比较稳妥。”一名部将建议道。

    “是啊!将军,让叛军主动杀来,可以拉长叛军的粮草补给,从而对我军更加的有利。”又一名部将不支持主动出击。

    李农奉命剿灭梁犊叛军,若要龟缩在洛阳城,等着叛军杀来,这将是一件大失颜面的事情,况且,他麾下的十万大军都是精锐的人马,而梁犊的叛军,仅有一万精锐的东宫卫士,剩下的几乎都是训练不足的乌合之众,战力并不是很强。

    “叛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军有十万精锐,何须如此谨慎,各位将军也太小心的吧?!”李农显得不以为意。

    “将军,叛军的确是乌合之众,但这群乌合之众却轻易的攻破了长安城,就连潼关都被拿下了,其战力不可小觑啊!”一名部将连忙说道。

    “石苞将军也是我朝名将,麾下不乏精锐之师,结果却一败涂地,如此揣测,叛军战力的确极其强悍,还是暂避锋芒比较好。”又一名部将开口劝道。

    李农闻言,很是不悦,看向众将,正色道:“石苞将军一败涂地,并不代表本将也会一败涂地,本将心意已决,立即出兵,痛击叛军。”

    “是,将军。”见李农已经下定决心,众将也就不再反对。(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农大败

    李农率领麾下十万大军离开洛阳城,浩浩荡荡的向弘农方向进军,对于剿灭梁犊叛军,李农内心充满了自信。

    就在李农出兵弘农的时候,梁犊也集结所部主力大军,兵分多路向洛阳方向进发,如此一来,在梁犊和李农之间,一场大战的爆发似乎是不可避免了。

    为了知己知皮,李农和梁犊双方都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前往对方的位置探查情报,在经过一番探查之后,双方都对对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下定决心消灭对方。

    新安城位于河郡与弘农郡的交界处,梁犊的叛军人马早一步占领了城池,而李农的主力人马距离新安城还有几十里,差不多是一日的路程。

    占据新安城之后,梁犊决定在新安城附近,与李农展开一场大会战,以彻底打败李农,并攻下洛阳,从而继续向邺城方向进攻。

    为了能够一战击败李农,在中军大帐之中,梁犊和众部将聚在一起,商议起了具体的作战方略。

    梁犊看向众将,正色道:“各位将军,眼下李农的十万主力大军,距此此已经不足一日的路程,我军主力与李农一战,已经不可避免,为了生存,我军必须打败李农,各位将士可有好的策略,不妨都说说。”

    “大将军,眼下我军兵力足有二十余万,比李农主力大军的两倍还多,正面激战,我军必然占据优势。”一名部将信心满满的说道。

    另一部将则反对道:“大将军,末将以为正面作战不妥。我军兵力虽然是敌军的两倍还多,但除了原有的东宫卫士战力较强,剩下的人马都是临时组建的乌合之众,未必一定是李农精锐之师的对手,还是以智取为妙。”

    梁犊闻言,觉得智取的方法比较好,于是,连忙看向这名部将,问道:“如何智取,你说说看。”

    部将闻言。抱拳道:“大将军。我军可将主力埋伏在新安城附近,并派遣数万人马离开城池,前往东门外五里处,与李农的主力人马列阵厮杀。许败不许胜。诈败之后撤向新安城。并将李农的主力大军引入我军的包围圈,从而聚而歼之。”

    “好,真是太好了。这真是妙计啊!就这么办,本将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去引诱李农,各位将军可率领主力人马埋伏在后方,相信一定可以一战定乾坤,彻底打败李农。”梁犊高兴的说道。

    “大将军,诱敌的任务太危险了,还是让末将前去吧!大将军可在后方指挥全局。”部将连忙说道。

    梁犊嘴角一笑,摆了摆手,正色道:“不必了,若本将不亲自出马,如何能诱敌深入,李农是一代名将,见不到本将是不会轻易上当的,就这么定了,各位将军都回去准备吧!”

    “是,大将军。”部将见梁犊坚持如此,只得接受命令。

    #####

    第二日一早,李农率领麾下主力大军,继续向西行进,对于梁犊叛军驻扎新安城的事实,他早就从斥候那里得知了,也就是说,要不了几个时辰,他便会与梁犊的主力叛军会面了。

    对于兵力是自己两倍的叛军,李农并没有显示出丝毫的惧怕,相反还显得很轻松,在他的心中,叛军人马再多,也都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不可能是自己主力大军的对手。

    “将军,叛军人马在前方五里处列阵,要与我军决战。”斥候向李农汇报了前方的情况。

    李农闻言,微微有些惊讶,顿了顿,问道:“叛军有多少人马,领兵主将是何人。”

    “回将军,叛军足有五六万人马,领兵主将是叛军首领梁犊。”斥候如实回道。

    李农又是一惊,蹙眉思索了一会儿,正色道:“这个梁犊可真是嚣张,仅凭五六万人马,就敢与本将的主力人马列阵厮杀,哼,真是不知死活。”

    “将军,这倒是个机会,我军只要一战擒杀叛军首领梁犊,叛军主力人马便会土崩瓦解,叛乱也就可以很快平息了。”部将也支持立即出战。

    李农点了点头,下令道:“大军加速行进,驾……”说完策马加快了速度。

    很快,李农麾下的主力人马,便抵达了梁犊大军的面前,双方相距不足三百步,李农大军开始列阵准备。

    策马立在阵型最前方的李农,抬眼向对面看去,对面一名威风凛凛的大将正是梁犊。

    “梁犊,皇上待你不薄,你为何要起兵作乱。”李农瞪视梁犊,大声吼道。

    “哈哈哈哈!”梁犊仰天大笑,大声回道:“待我不薄?石虎子孙作乱,本将与麾下卫士并不知情,何罪之有,石虎不分青红皂白,将我等一万将士贬谪边境,这公平吗?这便是待我不薄吗?”语气之中充满了莫大的怒意。

    李农闻言,大声斥道:“梁犊,皇上让你戍守边境又如何,皇上是君你是臣,本将长年戍守边境也不曾有丝毫怨言,为何尔等就不能戍守边疆。”

    听了李农的反驳,梁犊大怒,喝道:“李农,本大将军没功夫跟你废话,你受死吧!将士们,进攻。”

    梁犊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在他的命令下,麾下五六万人马呐喊着向前杀去。

    见梁犊叛军主动杀向自己,李农也不客气,举起佩剑,下令道:“传令,全军进攻。”

    “杀……”李农麾下的大军,也呐喊着向对面杀去。

    很快,双方的人马厮杀在了一起,由于双方的总兵力高大十五六万,战争的场面颇为壮观,弓弩手射出的箭矢,将整个天空都给遮盖了,战场之上一时处于阴暗之中。

    李农麾下的人马众多,且训练有素,逐渐占据上风,而梁犊麾下的人马,却渐渐支撑不住,有少量人马已经开始后撤。

    “乞活将士,冲过去,杀了梁犊。”李农伸手指向梁犊,让麾下最精锐的乞活军,向梁犊所在的位置杀去。

    梁犊见乞活军近万将士向自己杀来,距离自己不足百步,明白时机已经成熟,连忙调转马头,大喝道:“将士们,后撤。”说完策马先跑了。

    在梁犊的命令下,叛军将士,开始没命的向后撤退,由于事先并没有准备,士兵溃败的很混乱,完全看不出是诈退的迹象。

    见梁犊要逃,已经追至身后不远的乞活军,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梁犊,于是,加速向前追去。

    “将军,梁犊大军溃败,要不要追击。”部将询问道。

    李农仔细向前方看了一眼,见叛军四散而逃,毫无体统,嘴角微微一笑,下令道:“全军追击,斩杀梁犊,攻取新安城。”

    “进攻,全军追击。”部将大声传达命令。

    李农麾下的主力大军,士气大振,全力追击溃逃的叛军,并一直追击到新安城下。

    梁犊率先撤人新安城,并登上了城墙,见李农的主力大军,果然追了过来,心头不禁大为得意,并立即让城墙上的将士给两侧的埋伏大军发信号。

    随着一股股浓烟的燃起,埋伏在两侧的主力大军接到了信号,并从多个方向,向新安城的东门处杀去,埋伏在城内三万大军也做好了随时出城助战的准备。

    “杀……”在新安城东门外,到处都是叛军伏兵的喊杀声,被叛军士兵震起的尘土笼罩在新安城周围。

    “将军,周围全是叛军,我们好像被包围了。”部将看向李农,焦急的说道。

    “将军,您看,城内的叛军也杀出来了。”又一名部将大声喊道。

    李农凝目看向四周,果然看见四周全是扬起的沙尘,仅从这些沙尘的规模,就可以看出叛军伏兵的规模非常的庞大,可以肯定是叛军的全部主力人马。

    “糟了,本将中了梁犊的诱敌之计了,这个梁犊可真够奸诈的,哎!”李农见主力大军被围困,心中充满了懊悔。

    “将军,现在不是懊悔的时候,叛军四面围困,我军当立即突围才是。”部将提醒道。

    李农点了点头,大声下令道:“撤退,全军立即撤退。”

    此时,叛军主力已经围上来了,从容的撤退已经是不可能了,只有杀出一条血路了。

    虽然梁犊的叛军,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但冲杀起来也是颇为勇猛,尤其是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

    在冲杀的过程中,李农麾下的将士损失惨重,但凭借最精锐的乞活军为前锋,还是杀开了一条血路,并向洛阳方向逃去。

    见李农率军要逃,梁犊嘴角一抹冷笑,下令道:“全军追击,杀向洛阳。”说完走下城墙,亲自率领主力大军,一路追杀李农麾下的大军。

    一路上,不断遭到叛军追兵的袭扰,李农不敢有丝毫的停留,只得以最快的速度向洛阳逃去。

    梁犊已经下定决心要攻占洛阳,因为,根据斥候的汇报,洛阳以西城镇的有钱人都逃入了洛阳城,也就是说,只要攻占了洛阳城,城内有钱人的财宝,就全部归他所有了,而且,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周围人口稠密,城镇极多,最适合自己抢劫。(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凉国借兵

    梁犊率领主力大军,一路急追,并在洛阳城与李农的大军进行了一场大会战,最终,凭借优势的兵力,梁犊击败李农占领洛阳城,并控制了洛阳城周围的大片膏腴之地。

    占领洛阳城之后,梁犊分兵出击,将洛阳城与周边的县城全部都抢了一遍,并获得了巨大的财富,麾下兵马进一步扩大,足有三十余万,号称百万大军。

    在南郑城之中,华安一直在密切关注着梁犊叛军的一举一动,斥候和聪士的汇报每天都会送来。

    对于梁犊叛军的迅速进展,华安还是有些意外的,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里,梁犊叛军从一万人马的规模,逐步扩展到三十余万大军,更是接连攻破了长安、潼关和洛阳,并打败了赵国名将李农,可谓势不可挡。

    小小的一个梁犊和一万东宫卫士,就将赵国搅了个底朝天,不禁让华安觉得赵国好似衰落了不少,否则,为何一个小小的将领造反,就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不过,这件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石虎的不得人心,从而让百姓离心。

    “大哥,根据斥候最新汇报,梁犊叛军已经攻破荥阳、陈留数郡, 并大肆劫掠,兵锋直指邺城啊!”王三走到华安身旁,大声汇报道。

    “哦,梁犊叛军已经打到陈留了,陈留距离邺城可是没有多远了,只要渡过黄河,便可很快的杀向邺城脚下,这下石虎有的忙了。”华安幸灾乐祸的说道。

    “大哥。这个梁犊也太厉害了,一口气从西北边疆打到了中原地带,我看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杀到邺城了。”王三也有些高兴。

    华安伸手数了一下,正色道:“梁犊作乱从秦州开始,后占据雍州,而后攻破潼关,占据司州的大半土地,如今又攻破了兖州的陈留郡,这样一算。梁犊已经占据赵国四州的土地。已经接近赵国一半的土地了,真是了不得啊!”

    “大哥,照此情况看,赵国也不过如此。我军何不趁此机会。挥师北伐。先收复关中再说。”王三再一次表达了北伐的意愿。

    华安仍是摇头,顿了顿,轻声道:“梁犊麾下大军虽然目前势不可挡。但他们是一群到处劫掠的乌合之众,无法获得太多的支持,最终必然成不了什么气候,况且,赵国最精锐的人马都集中在邺城附近,李农的惨败一定会引起石虎的重视,只要石虎将麾下最精锐的人马派出,梁犊能支撑多久就很难说了。”

    “大哥还是在等待赵国内乱,那究竟是何人作乱,才是我军北伐的良机呢?”王三好奇的问道。

    北伐在即,华安也不想瞒着了,他看向北方,正色道:“石虎一生作恶多端,膝下儿子众多,但这些儿子没有一个是性格温顺的良善之辈,可以说全部都继承了石虎的贪婪的残暴,石邃和石宣两任太子,皆因为谋逆被石虎处死,现在的太子石世只有十几岁,可以说是毫无威信,根本无力掌控江山,你可以想一想,一旦石虎暴死,他的那些拥兵在外的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