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门-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云家不远处的一处宅第,几个仆妇狼狈的逃出屋来,迎面撞上一个被丫鬟们簇拥的小姑娘,仆妇们忙曲膝请安。

    粉妆玉琢的小姑娘问,“她还在吵?”

    “是。”

    小姑娘摇摇头,“你们下去吧!”

    仆妇们如释重负互相搀扶离去,小姑娘走到窗边往里头看,里头身着桃红比甲的小姑娘正在朝屋里的丫鬟发火。

    “让人把她看牢了!别让她再溜出去,否则就把她们统统卖给海对边的人去。”鲁王世子么女楚明心看着屋里的小姑娘冷声道。

    旁边的丫鬟连忙应诺,匆匆去警告屋里侍候的人,小姑娘又看了屋里那人一眼,才转身离去。

    “姑娘,一直把八姑娘关着,也不是个事啊!”小姑娘身边的丫鬟道。小姑娘挑眉斜睨她一眼,“不然呢?她以为她是小姑母?小姑母能以郡主之尊下嫁平辽将军的庶长子,那可以说是小姑母慧眼识英雄,她呢!那云渡飞是个什么东西,年纪都能当她爹了!她想嫁他?”

    小姑娘重重的哼了一声,“母亲挑了那么多年轻有为,家世相当的少年郎要为她择婿,她却谁也不要,偏要个妻妾成群的糟老头!莫怪母亲说她极肖其母,她娘当年不就这样硬送上门,给父亲作妾的吗?”

    “姑娘慎言。”一名年约六十的嬷嬷走上前来,面色严肃的对小姑娘道。

    小姑娘有些不耐烦,“光叫我慎言,嬷嬷怎不叫我八姐姐慎言慎行?”

    “八姑娘自有世子夫人教导。”

    小姑娘摇头,“听说窦家那位新表姐曾住在广陵养病,还说是住在咱们鲁王府的庄子上,怎么我从不曾听说过?”

    “老奴不知此事,姑娘要老奴去查吗?”

    “不必了!肯定又是我那位小姑姑干了什么好事,让父亲帮着她圆谎吧?”

    老嬷嬷没应声,小姑娘撇了下嘴,指着她八姐的屋子问:“母亲可说了要怎么处置她?”

    “老奴不知道,不过姑娘放心,世子夫人是不会允许她胡闹,带累您的名声的。”(未完待续)

    ps:先上草稿~

第三百六十五章 枉算计与烂桃花 二

    京城里,平辽侯府西边小院里,住着侯府的新娇客,几个丫鬟从院前小径经过时,都忍不住伫足朝里头观望。

    “我听厨房的古婆子说,这一位的娘亲,当年可是救了遇难的侯爷,要不然老将军他们可能就回不来了!”容长脸穿着翠绿比甲的丫鬟道。

    另一个丫鬟嘴角有颗痣,看来非常俏丽,听了前者的话,扬了扬下巴,“听你说的,好似静姝小姐的娘亲是咱们侯府的大功臣似的。”

    “不管是不是大功臣,现在因为有了静姝小姐,咱们静娴小姐可就不用嫁去莫家,嫁个瘸子啦!”

    她们几个说得正欢,后头悄悄走来个穿着银红遍地金比甲的大丫鬟,她走到她们身后,见她们完全没发现自己到来,不由暗叹气,“你们都没事做啦!”

    “赫!”几个丫鬟吓了一跳,转头一看,见来人柳眉横竖秀目含怒,忙福身施礼迭声讨饶。

    “你们几个站在这儿说什么闲话,估量是怕夫人不知道你们在这儿说嘴是吧?”

    “绿翘姐姐饶了我们吧!我们以后不敢了!”

    绿翘是平辽侯夫人秀宁郡主的心腹,十八岁的她五官秀丽身材健美,识字不说,还会算账,聪慧温柔,不知有多少人看上,想跟郡主讨去做媳妇,可是郡主硬是没松口,随着绿翘的年纪渐长,大家也看出来了,郡主是故意留着绿翘的。想来不是留着给侯爷就是给世子当通房吧?

    绿翘的老子娘原是在鲁王府当差的,早些年犯了事,被鲁王杖责死了。鲁王妃心软,看绿翘年幼便做主留她一命,并把她送到女儿身边来当差。

    有此恩情在,绿翘的忠诚是无庸置疑,不过也因她过往经历,若有余力她总是与人为善,不少丫鬟、管事媳妇惹郡主生气时。是承她的情才免了被杖责的命运。

    因此这几个丫鬟见到她,虽是吓了一跳。倒也暗自庆幸,若来的是绿袖或绿菲,她们几个肯定没好果子吃。

    看那几个嚼舌的丫鬟们四散去远了,绿翘才踩着铺着万字不断头纹样的小径往小院去。把负责小院的嬷嬷找来询问新小姐的情况之后,又查看了小院各处后,站在游廊下,静静的端详了坐在内室里的新小姐好一会儿,才转身离开。

    裹着厚重皮裘,脸色苍白的窦静姝捧着蝶舞春风珐琅掐丝手炉,坐在临窗的炕上,对丫鬟递过来的药碗嫌恶的别过头,“不吃。”

    “这是大夫新开的药。您不吃,这病怎么好得了?”端着药碗的丫鬟神色平淡,丝毫未因窦静姝的拒绝而动容。

    如今的窦静姝早已不复丁筱清时的好气色。腊黄的脸色,蔫蔫的眼神,枯涩的长发松松的以发带束在脑后,额上围着一条杏黄抹额弱不胜衣,看起来娇弱不已,就是大病初愈的模样。

    窦静姝别过脸。不肯碰那碗药,她自小到大。又不是没生病过,养母虽痛恨她,但吃穿用度从未苛待过她,更何况后来她亲娘派了人来侍候她,养母就算想苛扣她,那些人也不会这么干看的。

    可是为什么,她离开养父母,要回亲娘身边,她身边侍候的人反倒敢毒害她了?

    别以为她不晓得,在广陵城里住着时,她们就不让她出门,偶尔让她出趟门,回来就病了,请来的大夫一点也不济事,给她吃的药根本就没用,还害她的身子越来越虚。

    原本以为回到亲娘身边,她便能狠狠告上一状,让她娘帮她出气,谁知,一到京城,她是回到了亲娘身边,身份却是平辽侯外室所生之女,明明她娘是郡主,却不能喊她娘,得喊她母亲!

    一路护送她回京的那些人,若不是郡主授意,怎敢对她下手?她以为她亲娘会派人去丁家长房侍候她,肯定是个慈爱的妇人,深恐女儿在丁家受了委屈,才会派人去照顾侍候,谁知她料错了。

    郡主是对儿女慈爱不假,但只对长子窦建辅和长女窦静娴,至于自己,不过是她年轻任性出轨的证据,派人去照顾她,只怕为的不是自己,而是想给她的养父母添堵吧?

    人家为她抚养私生女,为了这个女儿,连亲生女儿的名份都被占了,过世多年不能回乡安葬,秀宁郡主并不感谢他们,美其名是派人去侍候女儿,其实是让人去教女儿要与养父母家离心。

    窦静姝不知道自己能留在丁家,是因生父之托,而非生母,秀宁郡主不是没想过除掉她,只是窦、莫两家的婚约,让她迟疑。

    老南靖伯牵挂长孙的亲事,临终时与老平辽侯订下亲事,他长年征战只知窦家有不少个年纪与长孙相当的小姑娘,长孙腿残,他只想为他求个妻子就好,老平辽侯眼看老友为自己性命不保,当然是想他如愿,不过他也不知自家孙女那个适合。

    两个家长战场许婚时,没人想到这事会流传出去,还蔚为美谈,莫老将军重情谊,为兄弟性命可抛,窦老将军重情义一言九鼎,为兄弟将孙女许个腿残的后生为妻。

    窦静姝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成了这门亲事里的当事人。

    她不是窦家人,但她亲娘是平辽侯夫人,住进侯府,从身边那些仆妇的碎言碎语里,窦静姝总算是明白了,郡主娘亲将她接回来,给她换了身份,目的就是让她去代窦家女去履行这个婚约。

    传言里说,她体弱多病,自小在南边的庄子上静养,因为这样,才要让她染病久久不愈,好符合传言之说?

    窦静姝不敢细想,如今她身边全是郡主派来的人。她纵是满腹心事也无人可诉。

    今儿一早,她听到了一个令她心碎的消息,杜云寻竟然已跟范安阳那个小傻子订了亲!那小傻子还未及笄。可两家长辈已决定让他们两人于年底完婚。

    离开丁家时,她还自信满满的想着,等她回到亲娘身边,有身为郡主亲娘撑腰,她要嫁杜云寻,岂不是娘亲一句话的事吗?谁晓得,事与愿违!

    抬眼望向院子里那棵参天老树。虽是秋日,老树树冠上枯黄的叶片在凛洌的秋风里挣扎着。不愿随风飘零,窦静姝觉得自己就似那枯黄的叶子,难道就只能随风摆布,挣不出自己的生天来吗?

    却说绿翘。离了小院往正房去,半道上遇上了二门上当差的一个小丫鬟,“绿翘姐姐。”

    “你怎么跑来了?”

    “王府世子夫人派嬷嬷来了。”绿翘听闻王府二字,面色略微一沉,小丫鬟看着忙拉拉她的手,绿翘回过神,“世子夫人派嬷嬷来做啥?”

    “还不是那位八姑娘吗?”小丫鬟一副老成的模样,“姐姐忘啦!她那回不是跟咱们小姐斗气,吵着吵着吵到最后就扬言说。她肯定要让怀王喊她一声丈母娘,说咱们小姐就只能嫁个瘸子当妻子,连爵位都承袭不了!”

    吵架无好话。绿翘叹口气,“八姑娘怎么了吗?”

    “她留书出走了!亏得十姑娘机灵,带人追上去,不过八姑娘身边的人听说了咱们那位新小姐的事,派了人去庄子上查。”

    想来世子夫人派人来,就是要提醒小姑子警醒点。别让侄女儿逮着了什么把柄,反过来要挟她这当姑姑的才好。

    绿翘心底冷哼一声。世子夫人自己拿捏不住庶女,寄望小姑子帮她忙不成?想到她爹娘就是被世子夫人这样一个没担当的主子牺牲了小命,绿翘不禁拧紧了手里的帕子。

    “绿翘姐姐?”小丫鬟忧心的看着她,绿翘回过神安抚的拍拍她的头,“没事,你姥姥这几日可好多了?”

    “嗯,好多了!”小丫鬟与她又说了几句家常,临走时往她手里塞了张纸条。

    绿翘心头狂跳,不动声色的将纸条塞进腰间的荷包里,才往正房去。

    秀宁郡主刚送走了鲁王世子夫人派来的嬷嬷,看她进来,便喊她帮她揉头,“怎么样,那丫头可还安份?”

    “安份,她是郡主做主才有幸接进府来的,自然是听郡主的话。”

    “那就好!”秀宁郡主也不过一问,很快就将之丢到脑后,“我让你找人去打听的那几家,如何了?”

    绿翘低应一声,随即上前在郡主身边的小杌子坐下,低声的与她分说起来。

    说了约莫半刻钟,才将将说完,秀宁郡主听完重重的叹了口气,“怎么挑个女婿就这么难呢?”

    “郡主,奴婢要回来时,听长史和总管说,南靖伯府接到莫二少爷捎回来的消息,说是莫大少爷的腿有望复原。”

    “什么?”秀宁郡主一惊,“怎么可能?那瘸子的腿不是说没救了吗?否则莫老头不会临死还惦记着他啊!”

    绿翘摇头,“奴婢不知,不过听长史和总管那么一说,也不知是真是假!”

    秀宁郡主心烦意乱的朝她摆手让她退下,绿翘恭敬的起身退下,秀宁郡主让人唤来心腹柯嬷嬷,“你让父亲的人去查,要快。”

    “是。”这名柯嬷嬷是鲁王特意拨给女儿的,这次南下去接窦静姝也是派她去,领命要走的柯嬷嬷走到门口,又迟疑的回头道:“郡主,这事可要与世子打声招呼?”

    “不必了!”秀宁郡主顿了下,又改了主意,“不,还是跟他说一声!这事毕竟关系到能不能把莫家拉拢过来。”

    “是。”柯嬷嬷应诺,转身离去。

    柯嬷嬷出了平辽侯府,去了鲁王府设在平辽侯府附近的铺子,把秀宁郡主交代的事吩咐下去后,她离开铺子欲转回侯府时,竟意外看到平辽侯带着两个长随在一家卖胭脂水粉的铺子外头说话,柯嬷嬷原是想上前见礼的,谁知才举步,就见铺子里出来一貌美妇人与两名少女,两名少女年约十五、六岁,见到平辽侯如乳燕投林般的扑将过去,一左一右喊着爹,真是再亲热不过。

    柯嬷嬷见了心惊,强压着情绪,装着好奇向路边探头的店家探询,“大娘,那是谁家的女儿啊!生得真是好啊!要是能给我儿当媳妇就好啦!”

    “嗐!那两个是平辽侯的女儿,人家是高高在上的侯府千金,岂是你家小子高攀得上的!”

    柯嬷嬷惊呼,“侯府千金?郡主娘娘的女儿?”

    “不是,不是,她们不是郡主娘娘生的,是那一位,看到没?”大娘指着站在一旁的美妇人道:“她们是那位生的,说起来,她还真是好福气,生了两对儿女,却还美得像是没生养过的,唉!不过要不是郡主娘娘横插一杠,她可是名正言顺的侯夫人啦!”

    柯嬷嬷听到这儿忽觉不对,小声问,“大娘怎么这么清楚啊!”

    “嗐!你这不是废话嘛!我们这几家铺子都是我家夫人的,我怎么会不清楚自己东家的事?”

    敢情这几家铺子全是侯爷这外室的?

    柯嬷嬷觉得好生讽刺,郡主把自己红杏出墙所生的女儿当成侯爷外室所出,要让她去替窦家女履行婚约,却不知,侯爷外头真有个外室,不止帮他生女儿,连儿子都有了!

    那边平辽侯让人侍候女儿们上车,自己扶着美妇人上了另一辆马车,柯嬷嬷见马车朝自己这边过来,忙低头避到路边,就听车里传来平辽侯的声音。

    “你放心,待莫家这门亲事解决了,我就想法子让女儿们认祖归宗。断不会耽搁她们的亲事的。”(未完待续)

    ps:先上草稿,今天打喷嚏的时候,拉伤喉咙了!真是,变天的时候,过敏体质的人真的伤不起啊!

第三百六十六章 枉算计与烂桃花 三

    柯嬷嬷气愤难平的看着平辽侯府的侍卫,簇拥着平辽侯所乘的马车远去,却没发现平辽侯府看守二门的婆子带着一个小丫鬟,在暗处盯着她。

    “嬷嬷,今儿这事,要呈报上去吗?”

    “自然。”婆子看来平淡无奇,但她那双眼却出奇明亮,眸光微闪,她不动声色的拉着小丫鬟往路旁的铺子里钻,一边还叨念着,“哎呀,你娘实在太不孝了!把你一个小丫头片子扔给婆子我带,自个儿不知上那儿逍遥去,回头我肯定要跟你爹说,让他好好收拾你娘。”

    小丫鬟机灵的抬手抹泪,“不要啊!姥姥,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你别让我爹收拾我娘啊!呜呜呜呜……”

    “哭哭哭哭,就知道哭,老娘的好运都被你哭霉啦!”说着还伸手在小丫鬟的肩头上狠捏了一把,小丫鬟当下就痛哭出来,婆子眼里歉意一闪而过,随即又捏了一把,疼得小丫鬟哇哇叫,像炸毛的猫儿跳起来往外冲,婆子气恼不已的追将上去。

    正好路过一个刚从附近出来的中年男子身边,男人看到婆子和小丫鬟从身边追逐而过,看她们脚步沉重跟一般人没什么两样,才放下心来,走到柯嬷嬷旁边,与她咬了下耳朵,男人遂追着平辽侯的方向而去,柯嬷嬷则是脚步沉重的回了平辽侯府。

    这时看二门的婆子和小丫鬟已然回来。柯嬷嬷从西角门经二门入府,经过婆子和小丫鬟身边时,并未发现她们两很面熟。

    柯嬷嬷并未将今日发现的大消息跟秀宁郡主说。反是让路上遇到的侍卫头子把事传回鲁王府去。

    同在京城,平辽侯好本事,外室生下两对儿女,鲁王府都没人知?柯嬷嬷不太敢相信,但那侍卫头子听闻消息时一副错愕的样子看来,又不像是假。

    柯嬷嬷为自家主子不值,身为鲁王最疼宠的么女儿。嫁谁家不好,偏偏看上个庶出的。累得郡主使足了劲儿,才让他袭上爵,结果侯爷在外头另有儿女,等着要认祖归宗!

    “嬷嬷。柯嬷嬷真没看到咱们?”

    “嗯。”看门婆子点头,又悄与她道:“回头就把今儿这事说给绿翘听,让她寻机让人捅出来。”

    小丫鬟抿着嘴笑了,又指了新小姐住处方向,“要让她知道吗?”

    “也好,这池水搅得越浑越好!”婆子抬手抿了抿鬓角碎发,小丫鬟嗳了一声,一溜烟跑走了。

    平辽侯还不知自己有外室的事被妻子的人知道了!他在外室乔氏那里,看儿子们的功课。女儿们的绣活,一家子其乐融融,平辽侯乐不思蜀。丝毫不晓,他这小家已经被人盯上了!

    窦家风雨欲来,南靖伯府却是喜忧参半。

    平辽侯府总算是把要嫁到莫家的人选定下来了,可是让南靖伯老夫人和夫人气恼不平的是,窦家定下要嫁到莫府的,竟是个前所未闻的庶出之女。

    “真是欺人太甚!”老夫人气的拿拐杖直顿地。莫夫人在婆婆跟前素来不自在,不过今儿实在太气人了。因为她听陪房说,那突然冒出来的丫头,不止是庶出,还是个外室女!

    越想越气,她生的儿子那儿不好啦!窦家要真不想把闺女儿嫁过来,大可悔婚哪!以为将个外室女记在妾室名下,冒充是庶出,就行啦!

    莫家是不讲究血脉,但也不容人如此唬弄!

    一气之下,咔嚓!黄梨木八仙过海大圆桌被扳掉了一块,桌巾歪斜了一角,地上铺的大红五福捧寿地衣滚落了一块木块。

    屋里侍候的全盯着那块滚落的木块看,老夫人抓着拐杖的手微微颤抖着,望向长媳的眼,与从前略有所不同,其他几个妯娌、妾室们的眼神可就是既惊又恐,倒是莫夫人浑然不觉,她火气还没消呢!在地衣上重重跺了两下,就听到地衣下的青砖崩裂的闷响。

    她身边侍候的两个丫鬟忙上前相劝,“夫人熄怒,二少爷不是说了吗?大少爷的腿疾有望复原呢!看来那湖州的佛光寺果真有灵,您记得不,范太傅家的那位姑娘,也是得佛光寺的佛祖保佑,才得遇贵人把傻病给治好了!”

    “尤先生千里迢迢带大少爷南下,就是想请范家大少爷引见那位药谷传人,谁知却不凑巧,一直没遇上,倒是在佛光寺里遇着了!说来啊!都是夫人和老夫人虔诚礼佛,才让咱们大少爷有此际遇。”

    这两丫鬟巧言相劝,屋里侍候的都是机灵人,听到这儿,哪还会傻站不动,纷纷附合着,你一言我一语的哄得莫老夫人和莫夫人转怒为喜,倒是几个妯娌和姨娘们面皮有些僵硬。

    莫老夫人年纪大了,与小辈说笑几句后,就撑不住让她们散了,待媳妇及儿子们的妾室都散去,她才让心腹丫鬟掀开桌巾和地衣察看。

    看到那张八仙桌生生被人捏去一块,老夫人差点一口气喘不过来,再看地衣下那几块青砖,被人踩得碎成几大块,老夫人面色铁青,倚在大红金钱蠎迎枕上喘大气。

    “她,她这是在给我下脸子啊!”

    压制长媳近二十年,莫老夫人万万没想到,长媳竟然在她屋里这般放肆妄为。

    “老夫人,夫人这是被平辽侯府给气的,您方才不也气极了吗?”

    “她这是故意的,故意做给我看的。”

    老夫人心腹嬷嬷面上劝着,心里却道,谁让您老人家看不上夫人是军户出身,就故意抬举那几个妾室呢!就算是泥人儿都有三分火气呢!更何况夫人是个活生生的人。

    大少爷出生时。可是个健健康康的胖小子呢!就是老夫人抬举那几个家道中落书香门第出身的姨娘,纵得她们心忐大了,竟然敢对嫡长子下毒手。只要是在内宅厮混过的谁人看不出其中猫腻?

    夫人初进门时,诸事不晓,被人暗害也不知,大少爷腿残一事,更是让老夫人对夫人不满到极点,这些年来,不止是抬举伯爷的妾室。就是其他几位夫人在老夫人面前也比莫夫人得脸。

    如今大少爷腿疾有望痊愈,而且还传回来说是幼时为人下毒所致。这下手的人除了老夫人那些年抬举的姨娘们还能有谁?

    老夫人听闻后就心虚了!老夫人尚且如此,夫人又岂会想不明白?心腹嬷嬷心里暗摇头。

    远在广陵的莫家兄弟,并不知家中事,尤昱春写了封信。请严池进京时,帮忙给莫家送去,他决定要带徒弟四处采风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以前莫浩宇不愿出门,关在家里小院中足不出户,虽说对钻研画技是很好,但是心胸未免就不够开阔,而且太易轻信于人,尤昱春觉得这不好。需要再好生磨练。

    严池没有二话,那是尤昱春的徒弟,他管不着。但云渡飞这家伙他不能放着不管。

    因赶着要出远门,严池也没请太多人,只请了广陵书院山长及各院院长,及住在广陵附近的两位大儒,以及姚都指挥使和丁二舅,范安阳姐弟和杜云寻是严池的徒弟。自然两家兄长也到场,之前因怕会影响范安阳的婚事。所以不曾公开,这回趁机给她及杜云寻、范安岳正名,正式公开他们为严池的入室弟子。

    逐出云渡飞,其实并未引起众人关注,大家早就觉察,严池不待见这个徒弟了!

    想想也是,严池收他为徒,说是授业恩师也不为过!可是云渡飞做了什么回报恩师的?说起来严池忍到现在才要将他逐出师门,已算是够涵养了!事实上有不少人觉得早就该将他逐出师门了!忍到现在才动手,大家都认为严池太软弱了!

    不过想想严池仅有一女,怕女儿举步艰难,云渡飞能言擅道,与几位师兄弟们处得不能说不好,严池为女多方思量,也是人之常情,现在严池女儿总算嫁人啦!他又收了三个好徒儿,这三个徒弟与师姐的感情好,严池选在此时动手,倒也不让大家觉得奇怪。

    严池这番大动作自是引来不少外人关注,得知谣传中严池收的女徒弟就是范安阳,并没引起太多人侧目,因为大家都关注在云渡飞被逐出门墙一事,要知道,云渡飞可是怀王的‘岳父’啊!严池把他逐出师门,不会惹毛怀王吗?

    待得知范安阳姐弟是他闭门弟子后,想到怀王与杨家的关系,大伙儿便以为明白其中的关联了!范安柏兄妹会避到湖州来,不就是因为杨家吗?严池收了范安阳姐弟为徒,不就选了范府了,云渡飞献女入怀王府,这是明晃晃的跟师父作对啊!又处处以怀王‘岳父’自居,难怪他师父要选在这时候逐他出门墙。

    严池他们公开此事后,隔天就进京去了!

    云渡飞却追着莫家兄弟去了佛光寺,扑空返回家时,才得知严池将他逐出师门,虽不曾真的将这身份看在眼里,但自己不要,与别人不要他,是有实质上的差别的,前者选择权在己,后者却是被选择被放弃,叫向来高傲习于算计他人为己用的云渡飞如何受得了!

    于是他病了!

    被嫡妹关在屋里的楚八娘,不知怎地得到这个消息,高兴的直道,“天助我也!叫人去云家,跟云郎说,只消把他那个私奔为妻的女人休了,再到王府向父亲提亲,娶我为正室,岂不比当个糟老头的徒儿要强!”

    楚八娘这番话并未传出去,屋里侍候的人全都被楚十娘敲打过,要敢违逆她的命令,她不介意让她们见识一下,看是杖责的板子硬,还是她们的皮肉骨头硬!

    京里的鲁王世子夫人接到小女儿的来信,冷笑连连,“她小姑姑是亲王嫡亲女儿,是皇上亲封的郡主,她算什么?连个封号没有的小庶女,还妄想与她小姑母比肩?”

    “平辽侯那外室,您看……”

    “理他呢!又不是世子的外室儿女,他们想认祖归宗,就认啊!郡主不是很大度吗?之前不是才将侯爷外室所出之女记到了府里一个通房名下,那通房好生福气啊!通房丫鬟当了十年,好不容易提上来当姨娘了呢!再多认几个外室所出子女,正是表现咱们郡主的大度容人哪!”世子夫人轻笑掀盖喝茶。

    “夫人说的是。”屋里的几个心腹纷纷笑着附和。

    世子夫人淡笑,望向墙边多宝格上秀宁郡主不久前送来的玉石盆栽,她这小姑素来看不上她,认为她手腕太差,管不住那些妾室们,纵得楚八娘一个庶女竟敢与她女儿斗嘴,世子夫人冷哼一声,自己立身不正胆敢红杏出墙,生下证据来不说,还敢要挟她帮忙,逼平辽侯认下妻子不贞的证据。

    她那时就觉得奇怪,平辽侯堂堂一个大男人,为何这么轻易低头,原来根子在这儿啊!用妻子的私生女替窦家女嫁给一个瘸子为妻,履行那个窦家女皆不愿从的婚约。

    保住的不止是平辽侯的名声,窦家各房的女儿们,还有平辽侯外室所生的两个女儿!平辽侯还拿到了郡主不贞的证据!世子夫人忍俊不住,轻笑出声,秀宁啊!秀宁,枉你算计来算计去,以为自己稳操胜算,却不知生生把个大把柄送到丈夫手上!(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返京城 一

    绞着手里的罗帕,范安兰站在昭然院外朝里张望着,丁嬷嬷带着几个管事媳妇正边说边往昭然院来,远远的看到她满眼怨怼的瞪着昭然院,不禁一晒。

    “咱们老爷还真是宠三姑娘,才禁足几日,又给放出来了。”跟在丁嬷嬷身边的一个管事媳妇瞧着丁嬷嬷的脸色,试探的道。

    “老爷素来长情,三姑娘自小得宠,老爷自然是舍不得重罚。”丁嬷嬷淡笑道。

    几个管事媳妇含笑应合,那边范安兰的丫鬟眼尖,看到丁嬷嬷她们过来,连忙扯了范安兰的袖子一下,范安兰却毫无所感,丫鬟焦急不已,要知道夫人答应老爷放三姑娘出来,只有几个条件,一是要她安份守己,二便是要她离昭然院远一点,不许靠近,离六姑娘远一些。

    谁知道,三姑娘一能出院子,就往昭然院来,天天来,每天每天就站在昭然院前,直勾勾的往里看,别说那些往来忙碌的丫鬟、仆妇们看得心惊,就是她们几个侍候的,也看得心慌。

    就怕那天三姑娘头昏脑热脑子不清,就往昭然院里冲。

    六姑娘不日就要出阁,昭然院里摆的全是六姑娘的嫁妆家什,这门亲事可是老太爷和杜相爷亲自订下的,六姑娘的嫁妆除了公中的份例,还有夫人和老太爷另外给的宝贝呢!

    “三姑娘,咱们快回去吧!”

    “凭什么?凭什么?她不过一个傻子。凭什么嫁到相府去?嫁给杜复常?”想起那曾有过数面之缘的少年,范安兰俏脸绯红。

    看着昭然院里走动的丫鬟们笑声不断,范安兰只觉那声音异常刺耳。“她为什么不去死!杨十一为什么要留她一条狗命!杨家明明答应要弄死那两个小贱种的,为什么事到临头却又抽手?”

    跟在她身边的丫鬟们迟疑的对视,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不可置信,三姑娘在说什么啊?!她们虽不知周姨娘因何从这家里被抹去,但六姑娘会变成傻儿,是杨十一郎所害,她们却是知道的。

    毕竟这事都闹到皇上面前去了!杨十一郎连同涉案的人等全都流放西北。只是杨十一郎命好,有个宠他上天的太后姑祖母和杨妃姑母。在宫里对皇帝软硬兼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