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天子-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协微笑着点了点头,先予后求,世家的套路刘协大概明白的,也是不成文的潜规则,这十万石粮草,说是送刘协的,但如果刘协不给个回应也说不过去。

    心中沉吟片刻,这段时间,有专人对南阳各大世家有过统计,十万石粮草,对刘协来说也是不小的一笔资助,对岑家来说,基本上,相当于半个岑家了,这岑烈倒是有些气魄。

    目光看着岑烈,刘协心中有些迟疑,如今南阳各处要职,已经都封出去,岑家若想在南阳官场上混,只能从其他如县令、县丞之类的先做起,以岑烈的身份地位显然不行。

    “皇家商行需要拓展,朕听闻……”刘协目光一闪,大概也明白了岑烈的意图,微笑着看相岑烈道:“朕听闻岑家有意经商?”

    岑烈眼中闪过一抹喜色,甄家、张家如今身价亿万,在皇家商行进驻南阳之后,精盐、琉璃、汉兴犁这些东西很快撬开南阳的市场,并迅速吞并,甚至没有用其他商业手段,就将南阳原本的商业摧枯拉朽一般的摧毁重建,这对于南阳世家来说,才是真正的打击。

    权利被刘协死死地攥在手中,经济又遭到皇家商行的制衡,刘协一直避而不见,之前刘烨一手太极将众人拨来拨去,贾诩又是老狐狸,更是一推二五六,将自己脱了个干干净净,好不容易袁涣替了南阳太守之职,但这位却是严格贯彻刘协的指示,到现在,大局已定,刘协终于肯见他们了,但到了此时,再想谋划南阳的官场是不可能了,他们手中已经没了筹码,如今也只能学着甄家和张家,走商业的路线。

    至少钱在很多时候,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一个家族想要发展壮大,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也是刘协留给他们唯一的路子。

    “朕有意在南阳挑选一些经于商事的家族,加入皇家商行,以一个家族来牵头,负责南阳的商事,不知岑家主可有意向?为朕分忧?”刘协笑道。

    皇家商行,就是他给各地世家留下的路子,世家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越大,也代表着刘协必须放弃一部分话语权,若是盛世,刘协会考虑,但在这乱世,他要的是乾纲独断,政权和军权是绝不可能交出去的,但活路必须给人留下,而商业上,世家比之寻常商贩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刘协也有把握利用商行,将这些人牢牢地套住。

    里面的甜头,刘协相信到时候无需自己多说什么,只要商行的威力和影响力渐渐发挥出来以后,他相信,到时候无需自己多言,当商业世家见见崛起之后,其他世家为了不至于消亡,总会屈服的。

    当然,如果刘协没办法解决知识普及的话,最终大汉还是难免要走上老路的,不过这个问题,他已经有了解决办法,只待工部将东西弄出来,并且能够量产之后,到时候,天下大势,将彻底被自己所掌控,无论刘备还是曹操这些青史留名的大枭雄都没有任何能力来反抗自己。

    “臣愿为陛下分忧!”岑烈狠狠地吸了一口气,虽然未能掌权,但加入商行,并执掌南阳商事,也算不错的了,至少岑家日后发展无忧。

    “有句话朕要说在前头,南阳商行隶属于皇家商行,物价必须按照朝廷的规矩来定,一旦违逆,朕会立刻替换,你可明白?”刘协肃容道。

    岑烈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连忙低头道:“臣明白,陛下放心。”

    心中却是不禁苦笑,如此一来,岑家就只能依附于皇权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颍川太守

    依附皇权,听起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事实上,世家一直以来虽然依附皇权,但却有很大的自主性,说是独立于皇权之外也不为过,而如今,却是家族生死都受皇权掌握。

    其他几位同来的家主看相岑烈的目光多了几分不同,岑家在如今的南阳就算不是第一,也是顶尖那一波了,这商行首领的位置由岑家来坐,自然足以服众,不过若是岑家犯了什么事,自己是否有机会取而代之?

    这样的心思,可不止一人有,岑烈也能想到,看相刘协的目光里,带着几分苦涩,这位陛下对世家的不信任,还真是……

    既然南阳商行要组建,那其他家族自然也能加入,刘协又点了两名颇有影响力,却又算不上顶尖的世家作为南阳商行的副手,也算是一种制衡,至于东西方面,并没有如甄家一般,直接给出精盐的制法,而是由甄家供货,岑家作为下游来销售。

    刘协要确定朝廷的主导,不只是刘协本身,依附朝廷的世家也将成为世家的主导,如甄家和张家。

    当然,精盐的制法如今有了成品,刘协相信,用不了太长时间,最多三五年,诸侯应该能够弄出来,但在此之前,刘协要好好发挥这东西的价值,更何况,就算诸侯有了又怎样,工部不会止步不前,会有更多的东西被逐渐弄出来,只要保持在科技上的领先,在商业上,刘协就能将诸侯给压得死死地。

    而就算诸侯治下的世家抑制商业,但刘协这边只要成功了,并且不断提高民生,诸侯又不是傻子,自然也会跟风,而要兴商,不可避免的会触动世家的利益,到时候,无需刘协动手,诸侯自己就会帮着刘协处理世家,也为刘协未来一统天下之路减少阻力。

    岑烈等人在得到刘协肯定的答复之后,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虽然争取到一些利益,但相比于当初帮刘协牵制张勋时的预期,却是差了许多。

    倒是有不少子弟得到了刘协的任命,但大都是一些县令、县丞之类的职位,实权依旧掌握在朝廷手中,加上廷尉府已经在南阳站稳了脚跟,更是进一步限制了南阳世家的自主权利。

    这还不如袁术统治南阳的时候。

    “陛下,这是青州刚刚传来的急报,袁绍十万大军屯于高堂,如今太史将军,怕是抵挡不住了。”贾诩将手中的一则情报交给刘协,皱眉说道。

    袁绍在刘协初定南阳之时,以颜良为先锋,兵临青州,太史慈在平陵一带挥军抵抗,前后调集了四万大军参战,但面对袁绍的步步紧逼,太史慈守了数月,到如今,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

    朝廷有心相救,但却鞭长莫及,中间隔着刘备和曹操,刘协不可能派出兵马援助,虽然下诏命曹操撤出泰山一带的驻军,但这道招数,曹操虽然接了,却并未执行,致使太史慈不敢将屯驻于泰山的臧霸调过去帮忙,这已经是袁绍进兵以来,太史慈发来的第十道急报。

    “袁绍!”刘协叹了口气,他现在,还真没什么好办法,皱眉道:“太史慈手中,如今还有多少兵马?”

    “回陛下,如今太史将军手中可用之兵,已然不足两万,这段时间与颜良周旋,双方发生过数次激烈的征战,颜良虽然损失惨重,但太史将军这边也同样不轻,只是颜良有袁绍在后方支持,而四万大军,已经是太史慈将军目前能够调集的极限。”贾诩沉声道。

    “实在不行,就撤吧。”刘协闻言,沉思片刻后道:“命令甘宁的海军撤回,尽量将青州一带的百姓迁往胶东,其他地方可以失,但胶东必须保住!”

    一旁的李严闻言奇道:“陛下,据臣所知,胶东一代,地域荒芜,虽然地势易守难攻,怕是养不了多少兵马。”

    刘协闻言,与贾诩相视一笑,此时的胶东,的确是一片荒芜,但自从甘宁的海军发展起来之后,胶东的地理位置就凸显出来了,可以直接跨海攻击渤海郡,直入袁绍腹地,同时胶东的物产也侍奉丰盈,只要有足够的民众,将胶东发展起来,这胶东之地,单是海产,就足以养活青州军队,更何况胶东的耕地面积虽然不多,但土壤却颇为肥沃,根据太史慈和甘宁呈上来的报告,胶东一带的试种已经结束,产量颇为喜人,若再加上渔业的话,养三十万百姓不成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胶东的战略意义,只要此地不失整个冀州沿海,徐州沿海乃至辽东都在朝廷海军的攻击范围之中。

    “若以陆战来说,胶东的确是不毛之地,但陛下在胶东,养有一支海军,此地颇具战略意义,甚至整个青州加起来,都未必及得上一个胶东。”贾诩微笑道。

    李严有些茫然,如今大汉各路兵马,最多在长江打打水仗,江东也正是因此,才能总是独立于朝廷之外,至于海战,别说兵书上,就连听都没听说过。

    “总之,必须保住胶东,袁绍得了青州,也未必愿意去浪费精力攻打胶东这等不毛之地。”刘协叹了口气,青州失陷,还是让他有些不满,但此时朝廷鞭长莫及,对于青州之战,真插不上手。

    “还有,海军尽量不要暴露!”刘协郑重道,这可是自己的杀手锏,关键时候用的,如今他跟袁绍虽然已经在河内一带开始接壤,不过那地方有太行山阻隔,一旦开战,河内便是一块飞地,袁绍要打容易,刘协要救就难了,因此,在双方全面接壤之前,刘协可不想直接撕破脸,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情,刘协可不想做。

    “喏!”贾诩点了点头,开始帮着刘协拟诏书。

    “刘备最近有何反应?”刘协看着贾诩和李严问道。

    这一次刘备却是借着他的东风,摘取了老大一个果子,整个颍川都被刘备吃下了,而曹操也借此机会,攻占了徐州两郡,甚至连泰山郡都给他稍带了,若非那陶谦在最后关键时刻,在三军面前挥剑自刎谢罪,恐怕连下邳和广陵都难逃曹操毒手,这些名留青史的枭雄果然不能轻视,若真让曹操把徐州都给拿下来了,那曹操就有了一块大后方,还是盛产钱粮的地方。

    此役刘协在成长,诸侯也在相互吞并,不知道袁术在曹刘孙三头虎狼在侧的情况下,能支撑多久?

    “陛下接受袁术的求和之后,刘备便停止了一切行动,专心梳理内政,同时向朝廷上书,请张邈为颍川太守。”李严笑道。

    “张邈?”刘协皱了皱眉,随即点点头道:“倒也合适,准他!”

    这么痛快答应,除了刘协如今不准备去拿颍川之外,最重要的是,这张邈是可以争取的,根据暗卫传来的消息,这张邈对刘备至今都是以使君或是明公来相称,虽然只是一个称呼,却也代表了张邈的态度,他并未效忠刘备。

    此番请张邈出任颍川太守,恐怕刘备自己也是因为除张邈之外,无人合适坐镇颍川。

    颍川可不同于其他地方,文风鼎盛,名士辈出,曾一度是大汉人才培育中心,但也因此,要没有一定的名气,哪怕有官方的任命,想要在颍川立足都不太可能。

    刘备麾下的文士中,陈宫、孙乾、简雍名望不足,张邈不管能力如何,但这名望却是足够,曾任陈留太守,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时,张邈便是其中一路诸侯,八厨之一,这份名望,足以让他在出任颍川太守之后,迅速站稳脚跟。

    当初诸侯讨董之后,张邈于袁绍有了嫌隙,袁绍数次命令曹操杀他,曹操都拒绝,按说这份恩情,已经足够大了,但后来陈宫邀来刘备三兄弟,张邈却是第一个倒戈的,而且不遗余力的帮助三兄弟对抗曹操。

    这样一个人物,很难真正效忠一个人,曹操不行,刘备自然也不行,甚至刘协,只要有必要,他都会毫不犹豫的背叛,但也因此,他坐上颍川太瘦的位子,刘协才不会排斥。

    “喏!”

    “今日便到这儿吧,天色不早,朕也要回去休息了。”刘协站起身来,看了看天色,微笑道。

    “恭送陛下!”两人连忙起身,看着刘协带着许褚往临时行宫而去。

    “陛下,刚才皇叔送了两名女子过来。”回到临时行宫,卫忠小跑着来到刘协身边,指了指房间道。

    “皇叔真是……”刘协闻言不禁苦笑,如今宗师对于让他多纳嫔妃的事情可是步步紧逼,原因他自然知道,只是这心里总是感觉怪怪的,怎么跟上辈子被家里逼着相亲的感觉如此类似?

    “让她们过来吧,让朕看看,皇叔的眼光如何?”刘协摇头笑道。

    左右是宗室的一份心意,而且再过几个月,他也就十四了,以他目前的身体状态,有些事情,也差不多可以做了,对于这些事情,他自然不会排斥,哪个男人没有三宫六院的梦想,如今既然有机会,他自然是不介意尝尝那滋味。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夺妻之恨

    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就是个小孩子的身体,有些事情自然不能做,到现在已经快四年的时间没碰过女人,对于一个心智成熟的男人来说,无疑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平日里刘协有时间就疯狂的锻炼,可不只是因为要变强,更重要的还是希望用这种方法,将一身无处发泄的精力给释放出去。

    不过每日勤练不坠,再加上大量养生药物的补助,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刘协的身体越来越强健,火气也越来越旺。

    原本是准备今年就正式将吕灵雎给拿下的,谁知道袁术自己作死,这事自然也就耽搁下来了,到如今,大半年的时间过去,对于已经准备做这些事情的刘协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如今既然宗室着急,而刘协也不想再忍下去,对于刘晔的好意,刘协也不准备拒绝。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纸洒落在床榻之上,照亮了满地的凌乱。

    虽然昨夜狠狠地疯狂了一把,但在这三年多来养成的生物钟作用下,刘协还是按时醒过来。

    温润的触感传来,低头看着怀中小猫般蜷缩在自己怀里的佳人,粉嫩的脸上还带着已经干涸的泪痕,娇小的**就这么一丝不挂的蜷缩在自己怀里,在他身边,还有一位佳人,都是二八年华的年纪,样貌有几分相似。

    刘协嘴角抽搐了两下,自己这位皇叔还真是……这种级别的姐妹花,再长两年,放到前世,肯定是女神级别的了,而且还是素颜女神,看的刘协心中忍不住邪火直往上冒。

    “嘤咛~”

    一声轻吟,怀中的少女被刘协的动静给惊醒,睁开迷蒙的眼眸,在看到刘协的一瞬间,不由呆了呆,随后似乎想起了什么,发出一声惊呼,清秀绝美的脸上,闪过一抹悲伤的神色,不敢去看刘协。

    “过来!”刘协看的有趣,伸手招了招,昨夜灯光昏暗,只是知道两女长得不错,也没什么交流,如今风流过后,刘协却是不想再那么孟浪了。

    “喏~”眼前的女子眼中闪过一抹抗拒,但显然知道刘协的身份,不敢违逆,小心的往前探了探身子,被刘协揽在怀中,小手有些不安的将被子拉起来,遮住了身上的春光。

    “叫什么名字?”在少女不安的扭动中,刘协的手掌在被子里不老实的游弋着。

    “臣女桥颖。”少女想要躲避,却又不太敢躲,只能任由刘协的手在身上作怪,渐渐的身体开始发热起来。

    “臣女?”刘协挑了挑眉:“却不知是哪位卿家,竟生出如此毓秀之女子?”

    “家父……桥蕤。”少女有些不安的道。

    “是他?”刘协满意的点了点头,将少女的身体从身上反过来,让她面对着自己,看着那我见犹怜的神色,微笑道:“莫要害怕,朕不会吃人的。”

    “嗯,谢陛下垂怜。”桥颖轻点螓首,感觉着刘协身上散发出来的热气,俏脸有些发红,不敢去看刘协。

    “这……是你妹妹?”刘协看了看身旁还抱着他一只胳膊,脸上露出娇憨神色的少女,有些好笑道。

    “是,小妹蓉儿。”桥颖细声答道。

    桥颖,桥蓉?刘协突然怔了怔,似乎想起了什么,皱眉问道:“你……可识得孙策?”

    “这……”桥颖小心的看了刘协一眼,没有说话。

    “说,朕赦你无罪。”刘协沉声道。

    “喏。”桥颖低声道:“贱妾与妹妹本是许给孙将军和周瑜将军的,不过此番家父归降了陛下,妾身姐妹自然也被接了过来,那婚约,自然也做不得数了。”

    “你们见过这两人?”刘协皱眉道。

    “家父昔日在袁公麾下时,曾与孙将军共事,孙将军常来家中做客,曾无意间见过几次。”桥颖点头道。

    二桥,二乔?

    刘协有些想笑,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自己竟然在无意中夺了孙策、周郎的老婆,虽非本意,不过既然夺了,那也就夺了,难不成还要将已经成了自己女人的两姐妹,再送回去不成?

    刘协可没那么大度,而且孙策加上周瑜,也不足以让如今的刘协畏惧,如今的他可不是当初初来乍到的那个傀儡小皇帝,便是这些名留青史的名臣猛将,也不足以让他畏惧。

    夺妻之恨吗?

    刘协嘴角挂起一抹邪笑,在桥颖和桥蓉的惊呼声中,又是一翻**之后,才心满意足的穿上了衣服,让两姐妹在屋中休息之后,出门带着卫忠,朝着府衙方向而去。

    “姐姐,好痛。”房间里,昏睡正酣的桥蓉被刘协毫不留情的蹂躏一番之后,缩在被子里,靠着桥颖,皱着一张小脸看着刘协离开的方向:“这皇帝不是好人。”

    “妹妹,休得胡言。”桥颖吓了一跳,连忙抱住桥蓉,肃容道:“你我如今已经是天子嫔妃,以后当为君分忧,切不可辱骂陛下。”

    “嫔妃?”桥蓉茫然的看相桥颖:“那周郎呢?”

    “你我已经是陛下的人了,日后莫要再提周郎。”桥颖叹了口气,姐妹俩虽然是同岁,但或许因为是妹妹的关系,桥蓉天真浪漫,哪怕如今已经被刘协占了身子,仍旧不太明白姐妹俩如今的处境,周瑜之事,私下里说说也就罢了,若让天子听到,恐怕会令天子不喜,若触怒了天颜,吃亏还是小事,若连累了家族可就不美了。

    “若是周郎,定不会这般粗暴对我的。”桥蓉依旧有些愤愤不平的噘着小嘴,哼哼道。

    桥颖轻抚额头,这小丫头这个时候关注的重点究竟在哪里?

    ……

    府衙,看着跪在面前的桥蕤,刘协笑着伸手虚扶道:“桥爱卿无需多礼,起身吧。”

    “是,谢陛下。”桥蕤答应一声,站起身来,有些忐忑的看着刘协,不明白刘协这么早将他传来,有何事情?

    “皇家商行的事情,桥卿应该听说过了。”刘协看着桥蕤道。

    “是,臣自是知道的。”桥蕤点点头,皇家商行,如今天下世家,没一个不眼馋的,但却没人敢乱动,诸侯也只是暗地里搞些小动作,却不敢明目张胆的对付。

    “朕准备以你为汝南商行之长,负责汝南至江淮乃至江东一带的商行。”刘协笑道。

    桥蕤闻言,微微激动,桥家这一代并无出色的人才,无论为将还是为官,以朝廷如今的规矩,都难以有太大的作为,但对于经商,桥家还是有几个有天分的后辈的,而且以桥家的人脉,要做这生意,加上朝廷的帮助,要做这生意,销路绝对不成问题。

    “谢陛下!”桥蕤有些兴奋道。

    “南阳事了之后,便随朕回长安吧,汝南的商事交给桥家人来打理便可,你在长安,朕会让工部给你一些具体的配方,这些东西出来之后,不止汝南,或许还要远销西域,汝南乃至江淮,终究太小,而且利润也不高,若你桥家能够打开西域商路,这其中的利润朝廷会占八成,剩下的,由桥家自己分配。”刘协笑道。

    八成?

    桥蕤心中一沉,这似乎没什么好赚的了。

    看着桥蕤迟疑的神色,刘协好笑道:“你可知道,这精盐贸易,甄、张、苏三家合起来,才占有两成,朕给你两成利润,已经不少了。”

    桥蕤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甄家在一开始的没落之后,这两年又靠着盐迅速崛起,原本以为是占了大头,如今看来,却是跟另外两家分了两成利润,就隐隐间恢复了天下第一豪商的实力,自己拿两成,岂不是说桥家不久之后,甚至会超越甄家,而且占据八成利益的朝廷又是何等财雄?

    一时间,桥蕤几乎不敢往下想了。

    刘协摇了摇头,这桥蕤还真不是经商的料,若非二乔入手,上了人家的女儿,刘协还真不想将这东西交给他。

    想了想道:“看来桥卿对商业之事并不了解,这样,此番回长安之后,让族中一些优秀子弟来见朕,朕会让人教导他们如何来行商。”

    “臣愚钝,请陛下恕罪。”看出了刘协眼中的失望,桥蕤连忙躬身道。

    “无妨,不算麻烦。”刘协摆了摆手,以朝廷如今在商业上的优先度来说,已经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所有势力,虽然培养桥家,费事了一些,却也无关紧要,这点时间,朝廷耗得起。

    桥蕤心中大概是知道自己两位女儿算是得到陛下的宠幸了,心中有些庆幸,又有些失落,毕竟孙策和周瑜也是他很看好的两个年轻人,不过此刻却不敢多言,连忙再次拜道:“谢陛下。”

    “先去准备吧,过了年关,就差不多要回长安了。”刘协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恭喜陛下,此番南阳之战,不但收得仲康这等猛将,更抱得美人归。”看着桥蕤离开,刘晔微笑着朝着刘协拱手笑道。

    刘协翻了翻白眼笑道:“看来皇叔最近很闲呢,正好最近廷尉府缺人,皇叔与伯宁又是好友,不如去廷尉府帮帮忙吧。”

    “呃……”

第一百二十章 碎石破敌

    南阳接收汝南过来的百姓,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赵云屯兵汾丘,时刻威胁着袁术,也令袁术不敢有任何动作,不过事后得来的汇报,这一次流民迁徙,虽然账面上,只有朝廷要的十一万百姓,但实际上,有近三十万两淮之地的百姓随之迁徙,哪怕是袁术家大业大,先是损失十万大军,如今再失了三十万百姓,对袁术也是个不轻的打击。

    而远在青州平陵的太史慈,依旧限于苦战。

    “将军,袁绍又派来一支援军,那颜良在营外叫阵!”军营之中,太史慈的偏将上前,躬身道。

    “如今我军还有多少可战之士?”太史慈深吸了一口气,扭头询问道。

    “回将军,连上轻伤的,大概还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偏将躬身道。

    一万五千?

    太史慈有些疲惫的闭上眼睛,那颜良那边不断有援军支援,而他这边,青州如今能够调动的兵马都在这里了,一万五千,如今看来,想要守住青州,几乎不可能了。

    “将军,营外来了几人,说是将军故交,求见将军。”一名校尉进来,躬身道。

    “故人?”太史慈皱了皱眉,看相校尉道:“可有报上姓名?”

    “这倒未曾,不过此人将此物射上来,说是将军看到,定会让他们入营的。”校尉说着,将一枚龙形令牌交给太史慈。

    “这是……”看到这枚令牌,太史慈皱了皱眉,随即脸上泛起一抹喜色:“快请!”

    “喏!”古怪的看了太史慈一眼,还真被那人说中了,当下校尉冲了出去,不一会儿,带着几人进来。

    为首一人,样貌儒雅,三十多岁,一双眼睛明明在笑,却总给人一种阴冷之感。

    “先生,您怎来了。”看到此人,太史慈大喜,来人不是旁人,正是当初刘协派来组建青州情报网络,同时也是作为他于甘宁军师的李儒。

    李儒微笑着点点头道:“前方战事吃紧,儒最近接到了陛下的诏书,特来相助。”

    “可惜如今敌众我寡,此营恐怕难以撑过几日!”太史慈叹了口气,摇头苦笑道。

    “袁绍此番挥兵十万南下,确难抵挡。”李儒点了点头,袁绍可不是袁术,麾下精兵猛将极多,而且久经战阵,又有一众谋士辅佐,只凭一个青州,真难挡住。

    “而且,根据情报来看,那泰山臧霸,已然投了曹操。”李儒继续道。

    “什么!?”太史慈一拍桌子站起来,怒道:“宣高因何判我!?”

    没理由啊,臧霸跟太史慈并肩作战多次,交情不俗,当初曹操后路被断之后,臧霸没了后顾之忧,更是一口答应了太史慈的邀请,虽说眼下势危,但只要朝廷解决了曹操,泰山那边就会腾出手来,只要两人合力,未必不能挡住袁绍。

    李儒叹了口气道:“此前陛下已经连下三道诏书,命曹操退兵,然而曹操虽然奉诏,却并未退兵,反而步步紧逼。”

    太史慈闻言恍然,臧霸虽然跟他交情不浅,但事关泰山郡安危,臧霸显然不愿泰山郡受到战火波及,投了曹操,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一方是私人交情,一方却是自己家乡安危,这个时候臧霸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无可厚非,但太史慈还是有些难受,毕竟也算是曾经的袍泽。

    “那陛下可曾有指示?”太史慈甩了甩头,询问道。

    “坚壁清野,退守胶东。”李儒沉声道。

    “这……”太史慈皱眉道:“岂非要放弃整个青州?”

    胶东是什么地方?太史慈自然知晓,哪怕经过这两年的发展,胶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旧是一块不毛之地。

    “陛下信中说,存人失地总好过存地失人,青州没了,只要人还在,总有一天可以打回来,但若人都死了,就算能够保全青州又如何?”李儒摇头道:“我已将诏书发往孔青州那里,如今孔青州已经开始迁徙北海一带的民众,我等恐怕还得坚守月余。”

    “月余?”太史慈苦笑着摇了摇头道:“那袁绍不断派援军过来,如今营中可战之士不过一万五千人,而那颜良麾下,如今恐怕仍有三万兵力,莫说一月,再这般下去,怕是连三日都难以撑下。”

    “无妨,先胜他一阵再说。”李儒笑道。

    “颜良颇有勇略。”太史慈苦笑道:“此前曾与其溺战,末将未必是其对手。”

    “河。北四庭柱,在下也有耳闻,不过战争非只斗将,请将军与我往营外一观!”李儒笑道。

    “也好!”太史慈点点头,带着李儒一行人来到辕门之上,颜良见太史慈迟迟不应战,已经开始发动了进攻,但见整个大营之外,一排排袁军将士气冲云霄,悍不畏死的顶着弓箭开始冲击辕门,一枚枚石弹从天而降,落入袁军之中,造成的杀伤却不大,而且带来的震撼也远不及当初第一日时摄人心魄。

    太史慈默默地搭上弓箭,准备杀敌,却被李儒阻住。

    “将军虽然神射,但一人之力终究有限,又能杀死几人?”李儒摇了摇头道。

    “可若非如此,如何提升士气?”太史慈苦笑道。

    李儒将目光看向那从天而降的石弹,扭头看了一眼后排的投石车,沉默片刻后道:“可将那石弹换成碎石,将军且试试。”

    太史慈看了一眼投石车,点点头,当即命人将石弹换成了碎石,花了一刻钟的时间,将那原本牵引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