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海寇-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后一章内容顶上,这才导致了这两章内容大量重叠,并不是我想要骗字数骗钱,而是某些内容得罪了某些哈、日的家伙,只能做出妥协!在此对大家说一声对不起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殖民之路

    当然这还不够,还是有很多有钱人的闲钱没地方放,于孝天便又推出了一个新政,那就是准许这些有钱人,到现在他们已经占领的一些殖民地购买土地,而且在殖民地之中,对于土地的税收政策,完全区别于本土国内的税收政策。

    在殖民地之中购买大量土地的话,税赋额度稳定在一个比例之中,税赋比之国内算是很低,而且不采用阶梯式的收税办法,这就使得有钱人可以购置更多的土地,并且利用这些土地来获取更高的利益。

    这个政策一经推出,立即获得了不少有钱人的欢迎,他们正愁没地方把闲钱投出去,现在朝廷开了这么一个口子,正好满足了中国人对于土地占有的**。

    虽然很多人对于在殖民地购买土地,有点不太放心,但是大中朝的国家信誉现在已经经过检验,这世上总是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于是一些有钱人便跑到了刚刚被占领的吕宋,试探性的在那边购买土地,并且顺便购买了一些被俘的奴隶,为他们进行耕种土地。

    当第一批人在购买殖民地土地,获得了成功之后,殖民地管理方面,也切实落实了低廉的土地税赋政策,于是这一批人马上开始购买更多的土地,来扩大他们在殖民地的农庄。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第一批在殖民地购买土地的人获得了成功,消息立即便开始在大中朝本土扩散。

    于是更多的有钱人便开始蜂拥而上,纷纷跑到殖民地购买土地,建立属于他们私人的农庄或者庄园,顺便也带动了一些小手工业者,跑去在那边开始做买卖。

    承天六年,倭国被灭,于孝天将倭国改称为东海省,但是地位却划为殖民地,准予华人前往在那边购买土地。

    于是立即便招至了很多有钱人,蜂拥而上,跑去东海省圈地。

    于孝天这一下鼻子乐歪了,同时户部官员们的鼻子也同时乐歪了,包括银行的人鼻子也乐歪了。

    因为打下这些殖民地之后,单单是卖掉这些土地,所获的收入,就是一大笔不菲的收入,这就是战争红利,使得大中朝单靠着这些卖地收入,就顶上了以前大明全年的财政收入还要翻几个跟头。

    户部有钱了,当然高兴了,银行也高兴,因为户部的收入,要放在国有银行里面进行控制,这些钱很多时候闲着没用,便可以贷出去,赚取利润。

    而于孝天高兴了,他现在手头有钱了,就可以进行更多基础建设投入,可以招募更多的水手,建造更多的战船,铸造更多的大炮,建设起更多的国有工厂。

    所以大中的财政困局,在第一批殖民地开始销售之后,终于开始得以缓解,另外奴隶贩售的买卖,也相当赚钱。

    于孝天自认为他不是那种残暴的人,但是那也要看对谁了,他对于中国人可是爱护有加的,但是对于那些黑皮猴子和倭奴们,他就没这么善良了,土地以前是他们的,现在被于孝天的大中朝抢了来,就要把他们赶出他们的土地,全都杀掉肯定也不合适,这会影响到殖民地的开发,使得殖民地严重缺乏劳动力。

    所以这些黑皮猴子,便又有了被利用的价值,好吧!那就把他们卖掉,卖给那些跑到殖民地购买土地的农场主们吧,让农场主们来管理他们,利用他们耕作土地吧!

    跑到殖民地买地的农场主们,当然需要有人给他们种地了,但是国内现在他们吸收不到多少劳动力,正好殖民地管理者手中,有大批军方俘获的奴隶可供他们购买使用。

    奴隶和招募的佃户,是不一样的,看似购买时候价格高一点,投入看似比较大,但是却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买回来奴隶,就可以用到他们死,甚至于他们生下的孩子,还继续是他们家的奴隶,可以接着用,世世代代的用下去,这可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中国人很善于打小算盘,这道理一想就透,于是马上奴隶贸易便开始变得异常火爆,价格也炒得绝对不低,甚至于有些海盗或者欧洲的商人,发现了这个商机,也开始纷纷到处抓捕奴隶,低价卖给大中朝官方,再通过大中朝官方,卖给那些农场主们。

    后来居然连本土的一些地主,也发现了这个机会,于是跑去购买奴隶,取代他们的佃户,来替他们种地,比他们把土地佃给佃户,收取一些佃租,要更划算一些。

    这也导致了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一些原来自己没地种,要靠着佃租地主家土地种田的佃户们,因为地主东家现在购置了奴隶,顶替了他们种田,使得他们又一次失业,丧失了生活来源。

    这么一来也就又为大中增添了不安定因素,失去生活来源,无法维生的佃农,自然是要想办法生存的,于是捕头则抢,导致了一些地方出现了新的乱象。

    但是于孝天很快就想出来了新办法,对付这种局面,佃农不是失业了吗?而且他们对于土地不是具有极高的占有欲吗?

    不要紧,现在大中有得是殖民地了,另外在辽东、蒙古,现在于孝天也在鼓励移民,在那边暂时推行一些土地税赋收取的特惠措施,暂时甚至不收田赋,只要有人愿意过去种地开拓就行。

    现在国内还有不少无地的百姓,一时间工商业也吸收不了这么多人口,那么不要紧,签个协议,从大中国有银行之中贷点长期嫡系贷款,把他们运到殖民地或者辽东蒙古等地,去购买土地好了,而且田赋还很优惠,就算是那边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只要肯卖力种田,多开垦一些农田,照样比当佃户要强得多。

    所以这么一来,失去土地的农民,也就重新找到了可以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也大大推进了关内朝关外移民的速度,大批农民开始转到了关外,购置土地,进行拓耕开发,大大填充了关外那些大中领地的汉人人口,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就不用多说了,汉人很会生养,人口会越来越多,最后嘛……就不多做解释了。

    所以奴隶买卖,也让大中朝赚的是盆满钵满,这也导致了于孝天后来,给孟飞下旨,在东海省那边,除非对待那些试图反抗的家伙,一般情况下不得再肆意屠杀,对于那些试图反抗的倭人,都抓起来将其变成倭奴,运回国内卖掉,比杀掉还要找人埋更划算一些。

    于是这才保住了倭国剩下的一大批倭人,最后得以逃脱一死,被装入到运奴船之中,塞得跟沙丁鱼罐头一般,运回了国内。

    运奴船后来数量不够,干脆就把那些以前专用的运输大牲口的船只也投入使用,像是运送大牲口一般的把这些倭奴运回国内销售,或者干脆拉到吕宋那边卖掉,总之倭人不能继续留在东海省,必须要从根上,把这个狗屁大和民族彻底收拾的服服帖帖。

    至于东海省以后需要奴隶充当劳动力,那么不要紧,从东南亚抓黑皮猴子就可以了!实在不行去非洲抓黑奴也无所谓。

    整个殖民史其实就是一些弱小民族的血泪史,后世欧洲列强之所以发财,不也是靠着这样的途径发家致富的吗?所以于孝天决定昧着良心,也走这条路,只要中国人以后能雄立于这个地球,那么就算是他后世背上一些骂名也无所谓了。

    随着征倭战争全面胜利,大批倭奴开始被运回国内,各地基础建设在这个时候开始进入到了快车道之中,获得了大量的免费劳动力,道路施工和河道修整工程,解决了以前人力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必须要在农闲的时候征发民众才能施工的问题。

    现在有了大批倭奴,这些工程就可以全面铺开,不间断的进行施工,施工进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仅仅是承天六年下半年,这半年时间,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就开工了上百条道路的施工,投入了大量的倭奴,在工地上进行施工,开建修缮官道里程,达到了数千里之多,另外还修缮了上千里的河道。

    而官府方面的投入,却可以说寥寥无几,反正倭奴不算是人,随便给点正常人不吃的东西,饿不死拉倒,至于累死了就埋掉,反正用起来也不可惜。

    只是让军方陆军方面,对此有点不高兴,他们必须要抽调兵力,到工地上监管这些倭奴,不让他们闹事,整天不像是当兵的,倒像是工头。

    倭奴也不是都很温顺,肯定有人闹事,那么好吧,反正刀把子在咱们中国人手里面,闹事就宰掉拉倒,而且必须用最残酷的手段宰掉他们,至于活剥也好,点天灯也罢,剁掉手脚吊起来活活饿死也成,由着监工们去折腾好了。

    而连年于孝天发动对外战争这种事,起初大中官方的很多官员是持着反对的态度的,认为这么做劳民伤财,还加重了大中朝财政负担,担心长时间这么做,会拖垮大中朝,导致大中朝再次陷入混乱。

    (这本书再有两天就彻底完本了,由于之前准备不足,新书无法跟上,所以这本书完本之后,新书上传可能需要一定时间,这段时间我休息休息的同时,治疗一下眼睛和脊椎长年累月下来积累的病痛,新书上传之后,还望弟兄们能继续支持我!谢谢!)

第一百四十四章 战争红利

    但是随着殖民地的开拓,对外战争开始不断获取到大量的战争红利,还有就是殖民地卖地收入以及奴隶贩售收入,使得大中朝上下官员甚至百姓们,从这些对外战争之中,看到了获得的好处。

    人嘛,逐利性是基本的人性之一,以前于孝天极力发动对外战争,他们认为有损于大中朝,但是现在通过这些战争,他们发现事情似乎不是他们想的那样,通过战争手段,大中朝不但不赔钱,还可以获得大量的战争红利,单单是征倭之战之中,就为大中朝带回来了起码上千万两白银的收入,还占领了倭国的那些银矿。

    殖民地买地生意和奴隶生意,也给大中朝带来了巨额的收入,把许多民间闲散的资金挤了出来,收到了大中朝的手中,这钱赚起来太容易了,只要打胜仗就可以发财,大中朝就可以养更多的兵,造更多的战船,可以发动更多的战争,抢占更多的殖民地,继续发更大的财。

    更何况殖民地还能不断的反哺大中朝,把各种原料源源不断的运回国内,土地卖掉之后,被开拓出来,大中朝在殖民地还可以收取赋税,回馈给本土,让本土得以更加富庶。

    这就使得大中朝的官员们彻底改变了以前的观念,不再认为对外发动战争,是一件劳民伤财赔钱的买卖了,这种战争,只要打赢,就可以获得大笔的战争红利,并且大发横财,这就使得大中朝的官员们,有了对外扩张和发动战争的动力。

    而且商人们也从战争之中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毕竟每次发动战争,朝廷都要大量的采购各种军需物资,同时也要采购很多武器船只,另外占领殖民地之后,作为嗅觉最灵敏的商人,往往第一批登陆新殖民地,大量的圈占土地,不管是以后开矿还是干什么,都是赚钱的买卖。

    商人们自然而然也希望看到朝廷不断的发动战争,使得他们获取更大的利益,如此一来,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人开始支持发动战争,这就更加促进了大中朝对外扩张的速度和脚步。

    这才是最关键的事情,以前汉人多是一直处于农耕经济之中,对外扩张没有足够的动力,所以汉人的朝廷,多是处于一种安定或者是抱残守缺的态度,很少主动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所以才会屡遭游牧民族的入侵。

    但是现在不同了,通过不断的对外发动战争,这些大中朝的官员们以及百姓们,都从中得到了实惠,官员的工资一直在涨,他们当然高兴了,老百姓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他们也当然高兴了,商人们赚得盘满钵满,更是高兴了。

    所以这就造成了一直以来汉人对外扩张动力不足的状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举国上下人等,都希望朝廷,可以发动更多的对外战争,占领更多的殖民地,抢占更多的领土殖民地,可以让大中朝更加富庶。

    这种动力就驱动了军事行动的拓展,海军和陆军在承天六年之后,又一次开始大量扩充了起来。

    利用各种战争带来的红利,于孝天终于可以放开手扩编海军和陆军,于是一批批青壮,又被招入到了军中,海军学堂和陆军讲武堂也不断的扩充,在各地增设新的学堂,培养更多的海军和陆军军官。

    这时候大中朝的海军和陆军,都已经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变得积极而且好战,军人的待遇也越来越好,地位也随之大幅提升,使得军队也拥有了更强的侵略性和兽性,变得更加野蛮。

    这对于于孝天来说,是乐见其成的好事情,他一直都说,军人必须要有狼性,同时要拥有很强的纪律性,在听从命令的同时,却不能抹杀掉他们的野性,必须要让他们在服从意识之上,还保持足够强的野性和侵略性才行,这才是真正的军人,和平是不会让军队变成强军,只能抹杀掉他们的战斗力,使之变成一群穿着军服的绵羊罢了。

    要想让军队拥有足够强的战斗力,那么传统是一点,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不断的在战争之中学习进化和锤炼,这样才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随着征倭之战到了承天七年彻底结束之后,这时大中的海军规模也扩张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一条条全新建造的大型战船,开始编入到了海军序列之中,包括最新式的飞剪船,在承天七年,也开始在全国各大国有造船厂甚至是一些私有造船厂之中被投建,大中朝有足够富裕的钱袋子,投入到海军建设之中,接连不停的下饺子一般的把新船下水。

    这时代的战船本身和商船其实区别并不是很大,既可以充作战舰使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装载货物,这就使得海军对外的投送能力越来越强。

    经过统计,现如今大中海军各地舰队,拥有的战舰数量和运输船、补给船等等船只,不计那些吨位小的小型船只,单单是超出五百吨的中大型战船,数量就已经突破千条之多。

    其中超过千吨级别的战舰,就有四百多条,还不包括那些大吨位的运输船和补给船以及运奴船等等船只,这放眼整个世界,可以和大中朝海军实力相媲美的国家,已经没有了。

    海军的兵力也从最初的不到十万人,开始扩张到了三十余万人,拥有各种火炮,已经过万还多。

    至于陆军方面,原来大中只有三十万陆军,到了承天七年,陆军规模被扩充到了五十万有余,编制成了二十多个整编作战师,被分成了几个大军区。

    其中有负责东南的福广军区,主要负责对南洋方向的攻略和守卫,其中暂时处于殖民地地位的吕宋省驻军,也归在福广军区下面。

    北方则设立北方军区,包含蒙古、辽宁和吉林三省,主要负责北方攻略,震慑蒙古以及关外诸部,以及顺带控制朝…鲜国,这时候朝…鲜国王虽然名义上还存在,但是却已经被于孝天下旨,取消了朝…鲜的军队,只给朝…鲜国王留下了五百护军,不准朝…鲜继续拥有自己的军队。

    原因很简单,于孝天说现如今朝…鲜无需拥有军队了,有大中这个宗主国,他们拥有军队是一种浪费,以后朝…鲜的守务,交给大中军就行了。

    至于朝…鲜的很多官府,也都被取消,交由大中朝派官吏代管,就连收取税负的权力,也交给了大中朝的官员控制,就更不要说对外的外交之类的事情了。

    对此朝…鲜国王不肯答应,于是于孝天立即派出驻辽宁的一批军队,开入了朝…鲜,强行解散了朝…鲜的军队,直接入驻到了朝…鲜国都之中,美其名曰对朝…鲜国王提供保护。

    这么一来朝…鲜国也就名存实亡,国王被完全架空,只是名义上继续保留,每年给王室拨发一些生活所需,让他过的很舒服就可以了。

    朝…鲜的一些官吏,不肯答应,私下里谋求武装复国,但是在大中军面前,他们的武力抗拒,根本就是闹着玩儿,几场仗打下来,这些不老实的朝…鲜人就被打服了,挑头的被抓起来满门抄斩,有谁跳出来,就杀他全家。

    未来估摸着很快,朝…鲜就该平静下来了,而且有倭国的先例在朝…鲜人眼前放着,不想亡国灭种,那么就老实一点,听从大中朝的管理吧!

    在京畿地区,组建了卫戍军区,囊括了北直隶、宣大、山西和山东几省,负责整个京畿地区的防务,同时东海省那边,也归在了卫戍军区管控之下。

    在中东部设立南京军区,管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省,负责当地地面的稳定。

    西南方向组建成都军区,负责四川云贵三省的守务。

    中部成立中原军区,负责河南湖广两省的守务。

    在西部成立西部军区,负责陕西军务,今后西部军区将会主导向西领土的扩张,未来将会把吐蕃和亦力把里纳入到大中领土之中,而且朝着中亚地区继续扩张。

    整体上各大军区之中,东南西南和北方军区武力最为强大,兵力也最多,这些地方地方矛盾比较多,而且地处边疆,有职责继续扩张的责任,所以在兵力上和武器装备上也对他们进行倾斜。

    陆军火炮数量也达到了几千门之多,拥有步…枪超过三十万支,各种手枪数量也超过二十万支以上,几乎全面火器化。

    战斗力嘛,就不用多说了,倭人和西班牙人的体会最深,另外体会很深的恐怕就算是越南人了。

    承天七年春,在于孝天的指示之下,内阁做出了南征的决定,由南海舰队和福广军区联合行动,对越南黎朝发动战争,原因嘛,不用多说,这儿本来就是中原政权的领土,最早在汉朝就是交趾郡,当然不能任由他们继续分裂下去了!

    在大中军强大攻势前面,黎朝军队根本没有能坚持够半年时间,就全面覆灭,随即越南再次改为交趾省,暂时地位也是殖民地的地位,派驻了交趾总督负责管理。

    承天七年末,在顺德国有机械厂之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台靠着烧水,居然能产生动力的原形蒸汽机,终于试验成功,在蒸汽的驱动之下,缓缓的运转了起来。

    承天皇帝于孝天亲自到场观看了这台蒸汽机点火试运行,虽然这台蒸汽机还只是很原始的一台蒸汽机,结构很简单,也没有产生出多大的驱动力,马力很小,安全性也让人存疑,但是毕竟这是这个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半实用化蒸汽机,也是第一台人工操作的原动机,意义之大,不言而喻。

    于孝天激动的要死,恨不得抱住这台傻大黑粗的蒸汽机亲一口,差点老泪纵横,要不是大皇子于振华在旁边劝解的话,他当真要掉眼泪了。

    为了这一天,他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不眠之夜,带着很多技术人员,日以继夜的试验,不断的研制一些加工机械,并且不断的制造各种模型,绘制各种图纸。

    现如今终于得到了回报,看着这台喘着粗气的笨拙简陋的蒸汽机,于孝天心情万分激动的当场对在场之人大声宣布,大中朝将要正式进入一个机械时代。

    (祝兄弟姐妹们元宵节快乐!)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结局1

    但是于孝天也没高兴多久,仅仅三天之后,这台蒸汽机的锅炉就在运行之中爆炸了,当场还炸死了一个锅炉工,炸伤了几个技术工人,这让不少人对这台可怕的机器,产生了恐惧心理。

    但是于孝天却不以为然,依旧下旨,继续改进开发这种机器,花多少钱没问题,只要把这种机器改进的更加安全,输出功率更大就行。

    而且随后一年多时间里,于孝天多次亲自前往顺德府国有机械厂,亲自带领技师还有一些技工,包括最新成立的中华科学院机械研究处的专家们,不断的对蒸汽机进行各种改进,不断的进行试验。

    先期的蒸汽机经常发生事故,他们就不断的寻找原因,加以改进,而最初的蒸汽机因为设计或者是材料亦或是加工问题,结构简单粗糙,故障率高,输出功率小,于孝天也亲自到场,带着技术人员,提出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改进意见,想尽办法进行改进。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下来,一共制造了十余台试验性的蒸汽机,最终在承天八年夏天,一台正式量产型蒸汽机终于定型,并且试验成功,坚持过了连续一个月的试运行,使得这种蒸汽机得以定型成功,并且被于孝天下旨,大批量开始投入生产,用以各种机械厂和兵工厂的机械生产,作为原动力使用。

    这么一来,大中朝的机械工业,也就彻底甩脱了要依靠水力抑或是锋利来给工厂提供动力的束缚,使得许多地方,在没有足够的水源可供提供工厂动力的情况下,依靠着蒸汽机,便可以为工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大大的推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史称从这一年开始,大中朝彻底进入到了蒸汽机时代。

    而承天八年末,一支大型船队,在香港再次集结了起来,这一次这支船队一共集结起来了近百条大型海船,既有庞大的盖伦船,也有优雅的飞剪船,船上装载了大量的食品淡水,还有高达两万多人的水手和水兵。

    承天皇帝于孝天不远万里,亲自赶到了香港,参加了这次出征典礼,这支船队是一支标准的远洋舰队,目的地并不是马六甲,他们此行的任务,是穿越整个太平洋,前往北美洲的新西班牙也就是后世的墨西哥,去那里进行征服,将西班牙人在那里盘踞了几十年的势力,彻底逐离那里,占领当地的银矿,当然后世的美国的地盘,顺便于孝天已经提前划归到了大中的版图之中。

    而这次的舰队司令,则是当年跟着他起家的兄弟罗贤彬,现如今罗贤彬已经成为了南海舰队的副司令,被于孝天钦点成为了这支远征军的总司令长官。

    更让舰队所有人感到骄傲的是,此次还有两个人也随同舰队一起出征,他们乃是当今圣上膝下的大皇子于振山,这一次正式作为登陆作战部队的总指挥官,也是舰队副总司令长官。

    另一个是圣上的二皇子于振洋,不过他的职位比较低,只是一条主力战舰的副舰长,地位比大皇子于振山要低不少。

    不过二皇子却算是正儿八经海军出身,乃是海军学堂第十二期毕业学员,已经在海军服役五年,从最初的枪炮长提升到了目前的副舰长,但是任谁都清楚,这一次回来之后,二皇子估计可以提升到支队长没有一点问题,如果这一次立功的话,甚至可能提升到舰队副指挥官的职务上。

    皇上把两个皇子一起派出,进入到远征军之中,可见得于孝天对于这次远征的重视,而且这一次他们做的准备工作也非常之充足,把能想到的事情都想到了,至于接下来能否成功征服新西班牙,那么就看罗贤彬和大皇子于振华的表现了。

    于振华在前几年跟随孟飞参加了征倭之战,起初没人知道他的身份,他只是一个普通连队的连长,但是在两年时间的征倭之战之中,于振华战功赫赫,战争结束的时候,已经一跃被提升到了少校军衔,成为了副旅长。

    倭国覆灭之后,于振华被授命为东海省副总督,在东海省呆了一年多时间,才返回了国内,这才公开了他的身份。

    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才知道他居然是大皇子,而且居然亲自领兵参加了这样的大战,并且在大战之中获得了极高的战功,并且两年之中,负伤三次,一次险些身亡。

    国内的华人,顿时对于孝天更加崇敬,作为皇帝,他居然肯把皇子派往最危险的战场上去,亲自领兵作战,出生入死,那么谁还能说他不是?

    于孝天包括于振华这个时候的声望,在大中朝声名鹊起,声望之高,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但是于振华这一次在得知要派出远征军远征北美洲的时候,还是请命出战,被于孝天点头答应下来,任命为了远征军副总司令,兼登陆作战总指挥官。

    对于这样的任命,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完全没有任何人提出一丝的异议,也使得于振华凭借着他自己的努力,终于站到了这个大中朝的最前台之上。

    后世评价这次远征,说此次远征,于振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舰队抵达新西班牙之后,率领登陆部队,打的非常漂亮,西班牙人的军队和殖民地军队,在他率领的大中军面前,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迅速的崩溃,最终使得大中军顺利取得了胜利,逼迫西班牙人最终选择了投降,彻底退出了新西班牙。

    随后在接下来的数年之中,于振华回国,二皇子于振山担任了新设立的北美总督,在他的领兵之下,将整个北美一带,基本上都收归到了大中朝的旗下。

    承天九年,于孝天下旨,将澳洲改称为大澳行省,正式对世界宣布了大中对于澳洲的领主权,不得任何人再觊觎澳洲领土。

    西班牙人不甘失败,在承天十年,除了自身调集大量船只和兵力,试图反扑之外,还放弃了以前和荷兰人敌对的政策,说服了荷兰国王,争取到了荷兰人的支持,甚至于还说服了和他们处于敌对状态的英国人,一起加入到了对抗大中朝的行列之中。

    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甚至联合了法国人,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远征舰队,远征北美洲,试图夺回新西班牙,和整个北美洲,西班牙人承诺如果夺回北美洲的控制权之后,可以和这些国家利益均分。

    于是欧洲联合远征舰队,随即开赴了北美洲,并且在那边的海上和陆地上,同时和当地驻守的大中军海陆两军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史称北美之战。

    承天帝得知消息,立即调集了更多的海陆两军,奔赴北美战场,投入到了和欧洲联军的作战之中。

    在北美洲那边,大中军和欧洲联军双方在经过了近三年的激烈海战和陆战之后,欧洲联合远征舰队最终还是失败而告终,登陆的陆军几乎被大中军陆军全军歼灭,这一次西班牙人的最后一搏,几乎输掉了他们整个国运,因为他们损失了大部分战船,从此彻彻底底的一蹶不振,再没有任何复振的可能,在战败之后,欧洲本土那边的西班牙国内,也发生了内乱,变得四分五裂。

    至于其它几个参战国,也都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回了欧洲,整个欧洲的海军力量,经此一战之后,都损失巨大,很长时间之内,已经无法恢复过来。

    后来欧洲人不肯轻易承认失败,继续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