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海寇-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如果于孝天起兵谋叛,不管先打两广还是先打浙江,抑或是直取南直隶,都无疑是昭示天下,老子就是趁着建奴破关,趁机想要大明的命的。

    到时候那些读书人便立即回对于孝天口伐笔诛,把于孝天骂为国贼,这些读书人是可以左右天下舆论的,老百姓听他们怎么说,肯定也会跟着怎么说,到时候就算是于家军取了南京城,恐怕一下子名声也会被这些读书人彻底搞臭了。

    这对于今后于孝天取天下之后,该如何治理天下,将会造成巨大的声誉上的污点,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今后于孝天治国的事情,因为这个污点,肯定会有很多人认为,于孝天胜之不武,骂其为国贼,到时候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恐怕全国范围之内,会有不少人揭竿造反,要光复大明。

    所以这个提案,表面上来看,似乎很美,可是一旦按照这个计划实施的话,就算是取得再大的战果,却损失了于家军和于孝天的名声。

    这一点在白天的时候,所有人都不自觉的忽略了,根本没有考虑这方面的事情。

    现如今于孝天一提这个问题,一些人立即便想到了其中的关节,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但是还有一大部分人,却稀里糊涂,尤不知错在什么地方,这舆论和打南京又有什么关系,毕竟他们这帮人一直以来,都认为拳头大说了算,习惯性的只知道使用武力,却对于舆论的问题,很少关注过。

    鲁通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立即站起来躬身说道:“主公,是我等疏忽了!还好主动及时点醒了属下,否则的话我等犹自还被蒙在鼓里!”

    说罢之后,于孝天点了点头,对鲁通说道:“好!你现在明白也为时不晚,但是问题是还有很多人不明白,你就先给他们说道说道吧!”

    于是鲁通立即接令,站起身面对厅中诸人,洋洋洒洒的解释了一番,这一下所有人都总算是明白了过来,暗呼惭愧,可是不打南直隶,又该打什么地方呢?顿时大厅之中变得鸦雀无声了起来,所有人都再次把目光集中到了于孝天背后的那张地图上面。

    于孝天站起身,对众人再次说道:“我来问你们,假如我们先出兵直取南直隶,那么对于大明乃至是建奴,会导致什么事情发生?”

    林易阳想了一下之后,立即答道:“假如我们先取南京的话,北方官军以及京师立即会粮饷断绝,官军可能会很快崩散!

    而建奴很可能会趁机,收降大批官军,甚至于可能直接将京师取下!”

    于孝天点点头,让林易阳坐下,面色沉重的说道:“虽然我于某有取天下之心,但是我却没有忘掉,我还是华夏子民,还是一个汉人!

    而建奴乃我华夏之大敌,此獠不除,迟早是我华夏民族的寇敌!你们白天的提案确实不错,这么做我们确实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大明基业彻底摧毁,置大明于死地!

    可是这么做却带来了什么?建奴将会很可能趁机攻取京师,收降大批北方官军,驱使这些官军为之所用,成为他们驾前的虎狼!

    就算是我夺取了整个江南又能如何,恐怕到时候建奴铁蹄已经横扫江北,难不成我于某要效仿当年的宋高宗,搞出一个南北分治的局面,和建奴划江而治?

    就算是我不效仿当年赵构小儿那样,决意继续挥师北上,剿灭建奴鞑子,可是到时候建奴却已经羽翼丰满,想要将其再彻底剿灭,不知道又要花费多大的力气!

    另外建奴凶顽,绝不知什么叫做仁政,一旦北方被其所控,那么将会有亿万华夏百姓,落入他们手中,将要承受他们铁蹄蹂躏!

    就算是今后我等挥师北上,最终在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把建奴剿灭,但是到那个时候,恐怕现如今已经是千疮百孔的北方,会被建奴糟蹋成赤地千里,又有多少华夏子民,将会沦为建奴屠刀之下的厉鬼?

    难道我们这么做,就可以安心吗?这么做,可以对得起那些北方无辜的百姓吗?

    于某扪心自问,恐怕是无法做到心安理得!

    所以既然我于某要造大明的反,但是我于某也必要站在道义之上,让天下人知道,我于某并非只为了有朝一日黄袍加身,才兴兵造反的!

    而我于某造反,乃是为了这大明千千万万的百姓,所以才怒儿引兵造反!大明朱家不能治天下,那么我来!大明朱家不能保境安民,那么我来!大明朱家无能驱逐鞑虏,那么我来!

    所以你们提出的直取南直隶这个方案,我不同意!也绝不会这么做!让天下人骂我为国贼!”

    大厅之中众人听罢,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良久之后,孟飞皱着眉起身对于孝天敬了个军礼,然后开口问道:“主公!既然这个时候这也不能打,哪儿也不能打,那么难道咱们要错过这个时机,待到建奴出关之后再动手不成?”

    于孝天翻了翻白眼,扫了一眼孟飞,脸上露出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挥挥手让他坐下,开口说道:“谁说我要等建奴出关之后再动手了?”

    众人听罢之后,险些绝倒,各个心道,既然刚才您老都已经说了,不能打南直隶,那么也肯定不能打浙江,更不会去打广东了,难不成去打江西?可是打江西跟打其它地方又有什么区别?大家都被于孝天给闹糊涂了,一脑门子官司的看着于孝天。

    于孝天冷笑了一声道:“我是说不能打南直隶,但是我说过不能打北直隶,直取京师了吗?”

    众人听罢之后,哄的一下就乱了起来,刚才白天的时候,他们只顾着讨论,先在南方动手,最远也不过只是想过,直取南京城,这是一种思维定式局限了他们的想法,因为福建地处南方,是海狼的老巢,海狼起兵造反,理所当然众人都只顾着考虑,就近下手,却根本没有人想过,干脆直捣黄龙,直取京师。

    现在于孝天突然石破天惊的说出了要直捣黄龙,众人顿时都被震蒙了。

    (感冒加腰疼,感觉快挂掉了!今天出门一趟,跑的稍远了一些,估计很晚回来,下一章更新晚一点,大家多多包涵!顺便再求月票!)

第一章 火帽

    崇祯十一年秋,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等官员的指挥以及大明各路官军联合进剿之下,原本纵横数省之间的各路流民军开始被压制了下去。

    许多流民军被官军剿灭,或降或散,剩下的也被挤压回了陕西和四川、湖广交界一带,活动区域被极度压缩,已经不复当年的那种盛况。

    但是各地却还是在不断的冒出新的乱民,自发聚集在一起,和官府作对,不断袭掠村镇,甚至于攻打州县城池。

    但是整体上来说,这段时间流民军的情况却并不乐观,流民军的几路主力,在官府的压制之下,没有了当年纵横来去毫无顾忌的那种盛况了。

    所以大明朝野上下官员对于未来的形势,更加开始抱有一种乐观的情绪,甚至于连很长时间都难见一丝笑容的崇祯,这段时间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许多。

    在很多人看来,只要再有半年时间,差不多就能将这些各路流民军彻底剿灭,就算是剩下一点,也已经不成气候,不足为虑了。

    这个时候崇祯开始紧锣密鼓的和众臣商议起了下一步该怎么对付于孝天的问题,虽然关外建奴始终对关内虎视眈眈,甚至于几次攻入关内在京畿一带大掠,可是大明上下人等,绝大多数人不知为何,却始终对建奴持有着一种蔑视的情绪。

    很多人其中以南方人为主,私下里认建奴虽然猖獗,但是毕竟只是癣疥之疾,其奴酋皇太极虽然现在在辽东面南背北登基称帝,成立了个什么大清国,可是辽东乃是关外苦寒之地,大明如此广大的疆土,岂能不是他们的对手?

    所以文武官员,多认为襄外必先安内,唯有先将流民军剿灭,然后剪除于孝天这个大明这个心腹之患之后,再重新调集大批官军北上,迟早定能将建奴剿灭,克复辽东。

    这么一来,一场针对福建于孝天的大战,似乎已经弓在弦上的架势,只待中原几省这边对流民军的清剿一结束,马上就会开始动手一般。

    各种有关朝廷要征讨于孝天的消息,从京师以及各地雪片一般的飞到了福建,落在了于孝天的案头。

    但是于孝天却丝毫不为所动,看一眼之后,直接就丢一边去了,好像跟他完全没有关系一般。

    但是实质上在崇祯十一年中旬之后,海狼所有的部门,都已经转入到了战时的状态,特别是有关兵工方面的工厂作坊,全部都增加了人手和机械,停止了所有非战争产品的生产,开足了马力,开始紧锣密鼓的大干了起来。

    而且在七月间,于孝天还得到了一个工业部门送来的利好消息,并且收到了一件他梦寐以求的产品样品。

    于孝天拿着这一批样品,嘴巴都险些乐歪了,这一批样品,是一个个黄橙橙的小铜帽,这是海狼工业部门,正式试制出的第一批火帽。

    早在几个月前,海狼工业部门,在于孝天的亲自参与之下,已经搞出了硝酸,硝酸被生产出来的第一个用途,便被于孝天下令,拿去研制这种火帽。

    火帽里面装的是雷汞,雷汞的研制出了一些问题,甚至于出了不少次事故,而且其中两次还是大事故,这时代的人对硝酸这种东西完全没有认识,对其进行硝化反应的危险性更是没有任何认知,所以操作者往往进行野蛮操作,结果不出事故才怪。

    就算是于孝天一再提醒这方面的人员,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甚至于亲自给他们制定了试验步骤和规范,可是依旧挡不住这帮家伙蛮干胡来,这么一来不死人才怪。

    直到这帮人彻底认识到做这种事情的危险性之后,这帮家伙才知道什么叫做小心,接下来的事故率才算是被降低了下来,单单是制造这种小小的火帽,工业部门就付出了伤亡数十人的代价。

    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火帽还是被试制出来了,而且试制期间,已经经过检验,发火率达到了九成以上,最先试制的几支火帽式狼牙步枪,在试用火帽作为击发装置之后,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操作性也更简单,对于天气的适应性也更好了很多。

    不管是大风天还是雨天,只要火药不受潮,火帽妥善保存,步枪就还可以正常发射,这对于提高海狼陆军和海军提高全天候作战能力,无疑将会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于孝天拿着这一盒第一批的试制火帽,乐的是见牙不见眼,赶紧招呼手下直奔靶场而去,在靶场他使用了一支新造的火帽枪也就是后世称的击发枪,于孝天亲自进行试射,一口气打了百十发米涅弹,只遇上了一次瞎火的情况,更换了瞎火的火帽之后,马上便又击发成功。

    这样的高发火率,让在场的兵将都很是稀奇,同样也非常兴奋,因为海狼的燧发枪虽然比起火绳枪先进,但是发火率始终徘徊在七成和八成之间,也就是说平均发射七次左右,就会遇上一次瞎火的情况,虽然经过工业部门屡次攻关,对燧发机构进行改进,可是瞎火率却始终无法大幅降低。

    可是现在有了这种火帽之后,发火率居然可以提升这么大,而且采用火帽之后,步枪的装填更简单迅速一些,对于应付恶劣天气的能力也更强一些,这帮家伙要是不喜欢那就怪了。

    于孝天的大舅哥刘旺,现如今已经成了海狼卫戍营营长,虽然官职不算大,但是地位之高,在海狼之中相当显赫。

    而且刘旺这小子跟着于孝天,一直都很低调,深获于孝天信任,现如今这家伙早已长成了彪形大汉,虽然身材不高,却横向发展不错,练出了一身腱子肉,举手投足之间,虎虎生风,看上去很是彪悍。

    这家伙最喜欢玩儿枪,是海狼之中出了名的枪奴,天天抱着他的狼牙步枪不松手,走哪儿背哪儿,当了营长之后,还是不该老习惯,腰里面带着两把双管短铳,背上背着一杆精工制造的狼牙狙击步枪。

    看到于孝天拿着的这杆新式的火帽枪之后,他立即手痒痒了起来,上前也取了一支刚刚改造的火帽枪,进行了一番试射,对这种火帽可以说是赞口不绝,当即便让人通知兵工厂,专门给他精心打造一杆高精度的火帽狙击枪。

    于孝天也同时下令,立即大批开始投产这种火帽,兵工部门也立即将燧发枪停止生产,全部转产这种火帽枪,并且将其称之为狼牙二式步枪,以最快的速度,开始生产。

    而且兵工部门也开始对原有的狼牙步枪进行改造,将其争分夺秒的改装为火帽枪,重新装备部队使用。

    另外雷汞的试制成功和火帽的试制成功,另外加上弹簧的批量生产,使得很多武器都可以得到应用,虽然目前硝酸产量很低,但是暂时全部拿来制造火帽,还是基本上够用的,反正现在也不指望用硝酸去大量生产什么高爆炸药,这样的产量,基本上应该够海狼折腾。

    至于生产火帽的铜盂,生产起来就简单多了,先把黄铜轧制成薄铜片,接着拿去冲压机上直接冲压成型即可。

    可惜现在的工艺,还没法制造弹壳,要不然的话于孝天连整装子弹都想试制了。

    但是有了雷汞之后,最起码可以制造出不用拖着个小辫子,要靠人手工点火的手榴弹了,接下来就可以制造雷管,下一步甚至可以开发线膛火炮,试制尖头爆炸榴弹,最最起码,下一步试制迫击炮应该已经成为了可能。

    所以于孝天随即将他早已绘制完成的一套迫击炮的图纸,交给了兵工部门,另外还有迫击炮弹的结构图纸,也交给了兵工部门开始试制。

    因为弹簧目前受材料的制约,导致质量不够稳定,而且弹性稍差,对于高膛压的火炮来说,制造击发引信还有相当大的难度,要么可能会导致早炸,要么可能导致瞎火,所以暂时研制高膛压的线膛炮,虽然问题不是很大,但是想要制造出耐受高膛压高初速的炮弹用引信,估计还为时尚早。

    但是像迫击炮这样的低膛压低初速的火炮,用现有的弹簧,应该可以制造出堪用的炮弹引信。

    一旦这种迫击炮弹引信被研制出来,那么对于步兵的火力提升,可就不是一点半点那么多了,迫击炮作为轻量级陆军火炮,可以大大提升陆军的战场遮断能力,另外对于攻坚来说,比起一般的滑膛山地榴弹炮,都要好用很多。

    至于火药生产方面,现在海狼已经解决了硝石的供应,硫磺在台湾岛上也有发现,可以直接采集,满足海狼黑火药的生产。

    现如今雷汞的发明,使得海狼的武器工业,又可以大步向前迈进许多步了,随着材料的改进,机械的改进,用不了多久,海狼就应该可以研制出更先进的线膛炮,来满足今后中国人去争霸各方的需求。

    但是眼下于孝天还不急于搞这些事情,因为现在他手头上拥有的武器,已经在这个时代足够先进,已经形成了和敌对者很大的代差,太先进的话,一是没有必要,二是太浪费资源,所以像线膛大炮和圆柱尖头爆炸榴弹,他现在还不是非常急需。

    只有等征服了大明,他开始安排全球争霸的时候,线膛火炮才会被提上日程,到时候就算是装备了少量线膛炮的轻型船只,也可以轻松把西方国家的重型炮舰打成筛子。

    (呵呵,终于赶回来了,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开新卷了,看本卷的名字,大家也猜得出,猪脚要跟崇祯摊牌了,接下来就是狂虐大明王朝开始了!弟兄们,月票砸的更猛烈一些吧!)

第二章 建奴入关

    对于大明朝廷这段时间紧锣密鼓的讨论该如何征讨他于某的事情,于孝天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只是埋头他的事情。

    一支支船队,从淡水和高雄以及围头湾,还有海坛岛驶离码头,船上装满了各种弹药、武器、粮食以及骡马,被一批批的运出了所在地,然后消失在了海面上。

    而就在崇祯和诸臣密议该何时调兵南下的时候,九月底十月初,天气转冷了下来,而陕西洪承畴也传来消息,说已经将李自成所部包围在了商洛一带的山中,只待将其困死,逼其出山就粮之际,便可将其剿灭。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在关外又安分了没有多长时候的建奴,突然间兵分两路,一路由睿亲王多尔衮统帅四万大军,绕道蒙古从喜峰口破关而入,而另一路则以建奴大将岳托为主帅,从墙子岭破关而入,直逼大明京畿,而奴酋皇太极,则亲领部分大军,在山海关外,牵制大明边军,使得另外两路建奴大军得以顺利攻入关内。

    这已经是建奴第三次大举入关,奏报传旨京师,顿时京师大震,崇祯一听就蒙圈了,这一次据奏报所述,建奴一共派出了十万大军攻入了关内,沿途明军闻风而逃,几乎没有能起到一点阻拦建奴大军的作用。

    甚至于一些州县的武将和文官,建奴大军未到,他们便已经弃城而逃,使得整个京畿一带立即全面告急。

    其实上两次清军入关,已经把京畿一带州县洗劫的都差不多了,到现在这些地方不管是民众还是军队都没有恢复过来。

    而且关内的明军现如今对建奴大军的恐惧,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使得关内的明军几乎没有能起到迟滞建奴大军的作用。

    就连率部前去阻挡建奴大军的蓟辽总督吴阿衡死战数日之后,也兵败被建奴所俘,最终因为不肯投降建奴,被建奴残杀。

    建奴大军破关而入之后,迅速的便攻破了京师北部数座城池,袭掠一番之后立即便会师在一起,绕过了京城,朝着涿州方向攻进。

    崇祯闻听消息,哭的心都有了,这建奴实在是可恶到了极点,挑的这个时候也太是时候了,眼下陕西那边刚刚传来有望将李自成所部剿灭的消息,他还来不及高兴,建奴就来了。

    现如今整个京畿地区,虽然不能说兵力空虚,但是也好不到哪儿去,主力基本上都在山海关一带陈驻,战斗力最强的关宁军镇守在山海关一带,外面还有大批奴酋皇太极所率的建奴大军虎视眈眈,所以这些关宁军根本动不成。

    而京畿周边的守军,兵力不足,而且毫无斗志可言,充其量也就是据城死守就不错了,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拦截建奴大军南下。

    崇祯得知消息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现任宣大总督的卢象升,立即便将卢象升以及宣大两万官军调入京师,一同被调入京师的还有山西以及宣大总兵杨国柱、虎大威、王朴等人。

    卢象升这个时候正好丁忧在家守制,暂时未能成行,但是崇祯下旨夺情,令卢象升火速入京率军阻击建奴大军,并且授卢象升总督天下兵马,抗击建奴大军。

    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崇祯已经真被建奴搞怕了,朝中现如今有一个风向,那就是有些大臣私下里认为,建奴虽然可恶,但是终归只能呆在关外,虽然其屡屡破关而入,但是结果都是饱掠之后,还是要退回关外的。

    既然这样,那么只要朝廷守住京师,京师无事,那么就算是让建奴攻破一些州府县城,他们也仅多是抢一些财货,掠走一些人口,迟早还是会回到关外的。

    既然如此,那么大明何不如跟建奴私下里议和,效仿当年北宋那样,年年给建奴一些岁贡,当然不能说是岁贡,只说是赏赐,每年给建奴个一二十万两银子,让建奴安安生生的呆在关外,不要找事拉倒。

    这种思潮当然也影响到了崇祯,于是崇祯开始在是战是和之间摇摆了起来,一方面是调卢象升入京总督天下兵马抗击建奴,一方面却私底下派出了陈新甲非常私人的先去找建奴方面联络一下,看看和谈有没有可能性。

    但是崇祯的小动作可以瞒住别人,却瞒不住时下他最亲信的杨嗣昌和高起潜等人,这帮人立即便看出了崇祯怯战的想法,于是便附和崇祯,决定主和。

    但是卢象升火速入京之后,却提出了死战到底的策略,誓要和建奴大军分个高下,这样一来就和杨嗣昌以及高起潜等人的意见相左。

    杨嗣昌和高起潜等人,最怕的就是卢象升这个人太过刚硬,率军和建奴死战到底,一旦要是让卢象升全面掌兵的话,一旦和建奴打红眼的话,恐怕议和的事情就黄汤了,所以杨嗣昌和高起潜想尽办法开始折腾卢象升。

    他们把兵权控制在了自己手中,卢象升虽然名义上总督天下兵马,但是实际上却只能控制他从宣大带来的两万官军,包括辽东那边调来入卫的数万关宁军,都不听他的调遣。

    即便是如此,卢象升到了京师之后,还是率领宣大兵将,在京城周边,和建奴大军进行周旋,敲掉了一些小股的建奴兵马,获得了一些小胜。

    但是卢象升越是这么做,杨嗣昌和高起潜就越是忌惮于他,另外卢象升和杨嗣昌私下里也有矛盾,杨嗣昌是绝对不愿看到卢象升大胜仗的,那样的话就显得他太过无能了。

    于是杨嗣昌便又想办法分卢象升的兵权,把卢象升从宣大带来的两万精兵,再次拨给了新任的宣大总督陈新甲,陈新甲深知皇上和杨嗣昌的心意的,当然不会配合卢象升和建奴军大战了,而且他也没有这个胆子。

    这时候卢象升手头仅剩下了数千兵马,说起来也可怜的很,卢象升虽然手持崇祯赐给的尚方宝剑,但是手头却无兵可调,除了他仅剩下的这数千官军之外,其余的兵马兵权都在高起潜和陈新甲手中。

    卢象升悲愤欲绝,但是却也无可奈何,即便是如此,他还是带着这几千官军,四处追击建奴大军,试图力挽狂澜。

    至于卢象升的命运,这个时候根本无人可以挽回,他带着数千兵将,义无反顾的朝着深渊冲去。

    建奴两路大军入关之后,并未集中兵力猛攻京师,而是留下少量兵马在京师周边袭扰牵制京师附近的官军主力,其余的建奴大军则在涿州再次兵分两路,分头朝着山东和北直隶等地一路狂飙攻进,沿途烧杀抢掠大掠四方,当两路兵马分兵之后,到了各处再次分兵,直指大明北直隶和山东各地州府县城。

    北直隶和山东各地连连告急,几乎无人能挡住这些建奴的兵锋,沿途州府县城纷纷被建奴攻破,建奴这一路上赚的是盆满钵满,裹挟了大量的人口,驱赶着这些难民,为他们搬运所获的各种物资财货。

    这个时候崇祯哪儿还琢磨什么挥师南下征讨于孝天呀!天天各地发到京师的告急奏章如同雪片一般,局势糜烂到了几乎可以说是无以复加的程度。

    但是崇祯最终还是没敢公开讨论和建奴议和的事情,因为他太爱面子了,这个时候虽然有人私下里议论,说不妨可以和建奴议和,但是这种事崇祯也只是想想,却真不敢轻易公开表露出他想要和建奴议和的想法。

    所以陈新甲最终和建奴的接触,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但是以杨嗣昌和高起潜为首的一帮大臣,却畏敌如虎,始终不敢指派大军和建奴死战,上面的当官的这么一种表现,就别指望下面的武将能主动出击。

    大几万官军,说起来也跟着建奴的屁股后面满世界的跑,但是却始终只是远远的坠在建奴大军屁股后面,跟着瞎跑。

    高起潜作为被崇祯任命的监军,控制着几万官军精锐,离开京师在北直隶一带转悠,严令各部主将,不可轻敌浪战,这句话就有学问了,轻敌浪战?谁也没有轻敌,谁也不敢轻敌,这句话的关键就在于浪战二字。

    不得浪战也就是不得轻易和建奴大军交战,大家跟着跑就是了,谁也不会轻易跑去捡建奴大军的便宜。

    也只有卢象升自己,带着几千麾下控制的官军,追着建奴大军,是不是的会和建奴打一场,但是卢象升也自知兵力不济,高起潜麾下所控的其它官军,绝不会轻易给他提供支援,后来发展到了沿途一些州府县城的当官的,也闻出了味道,居然连卢象升所部的粮饷都给断掉了。

    保定巡抚张其平更是其中的代表,其它地方的当官的怕得罪杨嗣昌,好歹在卢象升率兵抵达的时候,多少从城中送出一点银子,让卢象升的兵将自己去购买粮食,但是张其平干脆就紧闭城门,连一两银子都不给卢象升,以至于后来卢象升带着的兵马,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今天出门很早,办事去了,更新晚了,大家包涵!另外跪谢大漠笑春风、鹰之武兄弟的重磅打赏!当然还有剑舞飘香、秋天家园、xellos、五事zz五朋友的打赏!这么一来月票嗖的一下就上去了!多谢多谢!——)

第三章 卢象升之死

    但是有些百姓还是明事理之人,他们看得出谁是在真正抗击建奴的,有些士绅看不过去,自己筹措一些粮食给卢象升送去,好歹没有让卢象升所率的兵马彻底断粮,因为断粮而自行崩溃。

    卢象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穿着孝服,带着几千麾下的天雄军兵将,一路从京师直追到了巨鹿一带,而高起潜这个时候,也引数万关宁军抵达了鸡泽一带,两军相距仅仅只有五十里不足。

    卢象升在这里迎来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战。

    明军的怯战在建奴军入关之后不久,便被建奴兵将看了出来,他们其实最初一段时间,还是很担心把明军逼急了,跟他们狗急跳墙,和他们进行决战,但是他们一路南下,攻城略地,明明已经探明大明军队距离他们并不远,可是很多大明军队却远远的看着他们四处大掠,却根本不靠上来找他们的麻烦。

    这种表现起初多尔衮很糊涂,但是很快他便看出了原因,这些明军压根就没打算跟他们建奴军死战,在他们上面,现在肯定琢磨的是其他事情,这大部分的明军,说白了就是奉旨进行一次武装大游行,毫无一点和他们建奴军决一死战的勇气,从上至下都畏敌如虎,这一下建奴兵将更加肆无忌惮了起来,于是这才敢一直南下,攻到了广平府境内,居然一次大战都没碰上。

    只有卢象升的一路官军明显跟其它大明的官军不同,也唯有卢象升这路人马,在离开京师南下之后,始终吊在建奴大军后面,抽冷子就给建奴来一下恨得。

    于是建奴意识到了卢象升和其它明军官兵以及当官的不同之处,也唯有卢象升这路人马,是想要真正的抗击他们建奴大军。

    被卢象升这么惦记着,建奴也觉得不好受,背后跟了个卢大刀,虎视眈眈的总想扑上来咬他们一口,这回去路上,要是被卢大刀给堵上的话,那么万一有个闪失,岂不是麻烦就大了?

    于是建奴决定,要彻底解决卢象升,而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