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6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他面带疲惫,贾环劝道。

    之前董皇后劝了两遭,反而被训斥了几句后,就不敢再多言了……

    隆正帝想了想,点点头,道:“也罢,将这千里眼与朕收好了……

    贾环,今夜能至何处?”

    贾环早已熟悉行程,笑道:“托陛下洪福,咱们如今是顺风顺水。

    若无意外,到了夜里子时前,就能到达洛阳。

    陛下,洛阳是个大城。

    咱们逛两天?”

    隆正帝闻言,细眸微亮,道:“洛阳?那是该去瞧瞧,朕还未去过那里……”

    忽又语气一转,道:“洛阳,距离少林很近吧?”

    贾环听他语气忽然有些唏嘘,知道隆正帝必是想起了性一禅师,他点点头道:“百十里路,不远,只是山路不大好走……”

    隆正帝沉默了下,道:“到了洛阳,去何处下榻?”

    贾环忙笑道:“早为陛下准备好了行宫……其实就是一个大园子。”

    隆正帝点点头,道:“你去后面船上看你家人去吧,朕歇息半天,到了夜里,下驾洛阳,停留三天。

    明日,朕去少林,送性一禅师的金身归佛门。”

    贾环看了看隆正帝的脸色,见其眼神怅然悲伤,手里默默坚定的滚着念珠,没有多说什么。

    性一禅师用生命换回了隆正帝和赢祥的生机,也该得到回报和尊重……

    念及此,他点了点头,应声道:“遵旨。”

    ……

    “三爷回来啦!

    呀!小爷和六殿下这是怎么了?”

    楼船正堂门口,鸳鸯带着两个丫头满面笑容,正要出去甲板上做什么,刚好遇到了贾环一左一右抱着贾苍和赢福进来。

    本来极为欢喜,可看到贾苍和赢福两张激动的有些癫狂的小脸,登时唬了一跳。

    贾环打了个哈哈,岔开话题道:“鸳鸯姐姐做什么去?”

    鸳鸯笑道:“今儿老太太欢喜的紧,难得一回想吃鱼,平日里她老人家吃的少……

    二。奶奶撒娇说,今儿不想动弹,求告假一日,也受用一回。

    老太太高兴,就放了她和三姑娘的假,让我去准备……”

    贾环义正言辞道:“那怎好安排鸳鸯姐姐跑腿儿?就算不好让大嫂子动弹,林姐姐、云儿她们不也在吗?”

    本是顽笑的话,却见鸳鸯杏眼幽幽的看着贾环,婉怨道:“三爷,奴婢就与王妃们不同吗?”

    贾环多机灵,忙小声道:“你也是王妃啊,我这不是心疼你嘛,平日里累的紧……”

    鸳鸯闻言心中登时大喜,正想说什么,就见贾环怀里那两个小东西,齐齐捂住嘴,两双眼睛都笑成了月牙看着她。

    鸳鸯俏脸登时大红,窘顿的差点没哭出来,话也不敢说了,看了贾环一眼就带人匆匆离了去。

    往后两天,怕是都不想见到这两个小鬼头。

    贾环没好气的看着贾苍和赢福,笑骂道:“人小鬼大!”

    说罢,见俩小儿吐舌头做鬼脸,他哈哈一笑,带着两个小人入内了。

    不是贾环惯他们,非要抱着,实在是……

    这俩小家伙儿这会儿腿还是软的,站都站不住。

    刚才,贾环带着这俩小子,从前面大龙船上,直接踩着两船之间相连的铁锁上,飞了过来。

    两艘大船相距颇有一段距离,这般飞过来,其中的刺激,根本不是后世的摩天轮和过山车能比的。

    换个大人都能吓晕过去。

    连天不怕地不怕的贾苍,上了甲板后都腿软的站不住,胆子小一些的小六儿,就更不成了。

    所以,只能让贾环一直抱着……

    好在,俩小儿心中的激动兴奋,多过惊恐畏惧,此刻尤在激动中……

    ……

    贾环这次准备的三艘楼船,除了隆正帝的大龙船为五层外,其余两艘一艘为四层,一艘为三层。

    贾家为四层,最后一艘为兵船……

    贾家楼船,第一层是大厅及贾母、薛姨妈的暖阁卧房。

    贾母年岁已高,自然不可能爬上爬下。

    薛姨妈正好可以作陪。

    二层则是侍奉的丫鬟、婢妇、厨娘之流的卧房。

    三层为贾政、赵姨娘、贾玫,贾宝玉一家,还有李纨、王熙凤、贾家三春等人的卧房。

    楼船极大,整个二楼环绕大厅一圈,虽然为同一层,实则间隔的极开。

    最高一层,则是贾家一家人的住地。

    虽为楼船,其实与一套宅院也没什么区别。

    同样有正室、左右暖阁、左右厢房、耳房间,倒座房……

    加起来足有几十间房间,虽然精巧一些,却也足够使了。

    贾环带着贾苍、赢福入内后,就见大厅正中间,厚厚的波斯羊绒地毯上,高台上陈列着一席软榻,与贾母在家中所用的一模一样。

    软榻边是一个带锦靠的椅子,这是为薛姨妈准备的。

    下面两排,则是两溜云白色的沙发……

    老一辈坐不惯这个,他们终归还是喜欢规规矩矩的硬椅子。

    可林黛玉等人,之前三年都坐这样的,极喜欢这种舒适的软椅。

    今年回府几个月,反而不习惯硬椅子了。

    此刻都极高兴……

    一大家人出来顽,和一小家人出来顽,还是不同的。

    连贾宝玉都眉开眼笑着……

    此刻除了贾母、薛姨妈、贾政、赵姨娘还坐着外,听到鸳鸯的声音后,其她人都站了起来。

    没长辈在前,家里人还可随意些。

    有长辈在,礼数还是需要讲的。

    贾环如今挂着亲王爵,国礼重于家礼。

    不拘是姊妹还是妻妾,都要起身相迎。

    贾政原本亦是要起身的,不过之前被贾环等人好说歹说总算劝住了……

    “说什么呢,都这样喜庆?”

    贾环先扬了扬下巴,让众人落座后,一边往里走去,一边笑道。

    贾母见贾环回来欢喜道:“说你之前唱曲儿呢,那么金贵个王爷,还扯着嗓子嚎!”

    众人大笑。

    贾环也不羞,道:“小六儿和苍儿给孙儿打的鼓。”

    两小人儿闻言,都下意识的昂首挺胸起来。

    众人这才看出不妥来……

    “这是怎么了?”

    赵姨娘走过来,看着咧着嘴口水都快流下来,也不自知的贾苍,担忧道。

    贾环打了个哈哈,道:“没事……”

    “什么没事?”

    赵姨娘瞪了眼后,回头叫公孙羽:“幼娘,你快来看看,我怎么瞧着,苍儿怎么有点二愣子了……”

    她不叫蛇娘,担心蛇娘又上手……

    这个儿媳妇管起儿子来,赵姨娘看着都心惊。

    公孙羽忙过来,看了看小贾苍还在扩大中的眼瞳,抽了抽嘴角,道:“受了些惊悸刺激,之后又一直极喜……安分两天就好了。”

    说罢,在人前素来清淡少言的公孙羽,忍不住在贾苍小脑瓜上敲了下,嗔道:“苍儿愈发淘出圈儿了,这又是顽什么了?”

    小贾苍和小六儿都嘿嘿一笑,仰头看向贾环。

    贾环干笑了声,道:“不干苍儿和六儿的事……”

    “环郎,这船好像也没停过,你是怎么带着孩子回来的?”

    赢杏儿坐在左排上座,穿着简单但气场不俗,明亮的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贾环问道。

    贾环打了个哈哈,道:“两船之间不是有条通道嘛……”

    众人愣了愣,想了好久才想起那条位于船头中间的铁索,登时都变了脸色……

    “环哥儿,你……这还了得?”

    贾母唬的都站了起来,其她人的脸子也都沉了下去。

    那岂是顽笑的?

    这样的天,这样湍急的大河,万一掉下去,人还不眨眼就冲没了……

    想想都骇人!

    不过,蛇娘倒是说了句“公道话”:“并不妨事,男娃儿多摔打摔打,长长胆子也好。”

    林黛玉没好气道:“蛇娘姐姐,这要是掉下去了,看你怎么办!”

    蛇娘笑道:“掉下去了,他爹下去捞。”

    “噗!”

    林黛玉又好笑又好气的白了蛇娘一眼,不过还是佩服:“好姐姐,这份心态,旁人真真比不了。”

    换做她,就万万做不到蛇娘这种境界。

    虽然林黛玉也知道,贾苍这般懂事,都是蛇娘教导之功。

    也极羡慕贾苍这样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儿,日后也能长成这般。

    可真让她去打孩子,那却是不可能的,更别说让贾环带去那样危险的地方逛一圈,那还不要了她的命?

    蛇娘笑了笑,方道:“男孩子越是娇惯着养,越不好养。索性让他自己摸爬滚打,不让长歪了就成。”

    林黛玉闻言,撇撇嘴,接受不来这套理论,上前摸了摸贾苍的小脑瓜,道:“可怜的小毛头。”

    贾苍抓了抓脑袋,不知道自己哪里可怜了,一脸迷糊。

    众人呵呵笑着,贾探春过来抱走了赢福。

    贾母对薛姨妈道:“蛇娘虽然出身苗寨,但到底是做圣女的,身上带着一股大气。

    不似旁的小门小户里的孩子,反倒娇生惯养。

    其实咱们这样的人家,哥儿多是打小要读书,教规矩。

    还有天家……

    那些皇子世子们,倒比寻常读书人还要苦熬。

    那么丁点儿大,就要去景阳宫里读书。”

    薛姨妈点头道:“哥儿到底不好长于妇人手,我家那个,就是被我惯坏了啊……”

    贾母等人忙劝道:“如今也好了。”

    听她们这般说,林黛玉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咬牙对贾环小声道:“若是儿子,以后你教。”

    贾环点点头,笑道:“好,我教!”

    林黛玉抿嘴一笑,又揉了揉小贾苍的脑袋,回到座位上。

    贾苍被蛇娘接过后,贾环上了高台,坐在贾母身边,见她笑的慈爱,也笑道:“老祖宗可有不适的地方?”

    贾母摇头道:“这般好的船,又大又舒服,一点不颠簸,还能看看景儿,听听水声,好的不得了!哪里还有不舒服的地方?

    你有心了!”

    贾环呵呵一笑,道:“这可不是孙儿的功劳,船只的设计,都是按照白荷的图纸来的,船里那般暖和,也是她专门加了套取暖的玩意儿。”

    贾母笑着看了抿嘴轻笑的白荷一眼,喜欢道:“都是好孩子!”

    一旁处,王熙凤高声笑道:“可见老祖宗是愈发偏心了,我和大嫂子伺候了这么些年,也没得到这样的赞!

    不过也不能怪老祖宗,谁叫咱们没个好人,给咱们讨个公道?”

    这话别人是万万不能说的,贾琏不愿陪同南下,反而选择和尤二姐贾艾母子留在了都中。

    这其中的含义,任谁也明白。

    和李纨差不离儿,不,比李纨还惨。

    李纨是没法子,天人永隔,但至少夫妻之义尚在。

    可贾琏的选择,却让王熙凤连一点退路都没有。

    众人一直避免说这个话,如今见她自己倒是一点不在乎的说出来,众人陪笑之余,心里也怜惜的紧。

    贾母也心疼嗔道:“这些年才是白疼你了!”

    王熙凤闻言,笑着笑着眼泪就落了下来,道:“我不过是顽笑话,这些年若不是老太太当孙女一样疼着护着,怕连骨头都见不着了。哪里能忘?”

    “诶……”

    众人纷纷嗔怪的劝了起来:“好好的说这些做什么?”

    王熙凤没等贾母感伤来劝,自己即刻抹了眼泪,又笑了起来,道:“还不兴我也撒个娇?

    你们瞧三弟,也是做老子的人了,不也常在老祖宗膝下做孩子气?

    还给他媳妇讨功劳呢!”

    贾环哈哈笑道:“下回连二嫂……还有大嫂的功劳一并讨了,省得二嫂子在落泪和老祖宗撒娇。

    这二嫂子素日里看着刚强泼辣,猛一落泪,还真怪唬人……”

    “哈哈哈!”

    众人大笑。

    王熙凤闻言,啐笑道:“我是老虎不成?哪里唬人?”

    “嗷呜!!”

    一直老实坐着的贾苍,什么也听不懂,可听到老虎两字时,他却眼睛一亮,张口叫了声。

    叫出口后才后悔,有些担心的看向蛇娘。

    果然,就见蛇娘在瞪他。

    众人却已经大笑起来,既笑贾苍,也笑王熙凤。

    贾环则看了林黛玉一眼,林黛玉最懂贾环心思,见之没好气白了他一眼后,笑道:“蛇娘姐姐,今儿是大喜的日子,老太太心情也好,你可别再教训苍儿了。

    他刚受了惊吓,原本就是无心的,你要怪,就去怪环儿。”

    蛇娘好笑的看着林黛玉,又见贾苍双手合十讨好的给林黛玉作揖,林黛玉笑的抿不住口,道:“这次就罢了,日后可不能再惯他。”

    贾环见之,冲贾苍挤了挤眼后,对贾母笑道:“今儿夜里到洛阳,明儿孙儿送陛下上少林。

    老祖宗也可去这座名城各处逛逛。

    孙儿听说这里有座白马寺,是中国佛门祖庭,第一座佛寺。

    老祖宗去瞧瞧?”

    贾母欢喜道:“倒是极好,只怕太过麻烦……”

    贾环笑道:“一点不麻烦,皇太后方才还同孙儿说,她明儿和大姐也要去逛逛,正好和咱家的王太妃做个伴!

    明儿白马寺会戒严,不会有其他香客叨扰。

    家里姊妹们也都可以去看看,应该有趣。”

    众人闻言又笑了起来,贾母也高兴,道:“既然如此,那就一道去逛逛。”

    贾环又道:“皇太后再三叮嘱,不让家里太过多礼,反而失了自在。

    如今她身份不同了,不是皇后,需要时刻母仪天下,注意礼仪言行。

    还望老祖宗和家里姊妹们都自在些,让她也轻快轻快。”

    贾母闻言,愈发高兴了。

    谁也不想出来顽耍,还要做个磕头虫。

    贾家的日子,如今过的愈发自在了。

    普天之下,只要隆正帝和董皇后开恩,准许她们不跪,实际上,这世上也没谁再有资格让她们去跪拜。

    走到了这一步,贾环都为之自豪。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至洛

    “爹,你和兰哥儿这下欢喜了吧?

    读书人不都喜欢游学吗?

    明儿是跟着皇驾去少林寺瞧瞧,还是跟老祖宗一起去白马寺?

    这洛阳,也就这么点儿东西吧?”

    贾环看着贾政笑道。

    贾政哼了声,语气不善道:“人家每次看到我都不喜,我又何苦自讨没趣?”

    语气酸的惊人,好些儿媳妇都忍不住掩口轻笑起来。

    如今满天下谁不知道,隆正帝对贾环宠到天上去了,常将“恨汝不为朕子”这句话挂在嘴边。

    相应的,对于“夺”去了贾环的生身父亲贾政,从来没有好脸子。

    家里人也都知道,因此觉得有趣。

    贾政见在儿媳妇晚辈们跟前失了面子,脸色有些挂不住了,冷笑道:“我也不去攀龙附凤,洛阳十三朝古都,还没我们逛的地方?”

    贾环才不在乎被人冷嘲热讽,反而惊叹道:“十三朝古都?真的假的?

    金陵不才是六朝古都么?”

    这种事涉帝王史的问题,贾环自然看向了赢杏儿。

    赢杏儿见之,呵呵一笑,道:“帝喾都西亳,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亳。

    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

    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

    相因沿袭,共十三朝先后建都洛阳,因而誉为十三朝古都。”

    贾环皱眉道:“西亳、斟、孟津……这都什么地方?”

    赢杏儿哈哈一笑,道:“都是洛阳的别称。”

    众人一起大笑,嘲笑贾环的无知。

    贾环嗤笑了声,道:“谁知道真的假的?这都几千年的事了,文人最喜欢杜撰吹牛……”

    “胡说八道!”

    贾政斥责道:“此等煌煌史记,焉能作假?”

    贾环自不会自讨没趣和贾政争论这些,笑道:“爹,这十三朝古都,可有什么典故?有什么名人名事没有?

    说出来,让苍儿小六儿他们长长见识。”

    贾政哼了声,对赢杏儿笑道:“还是公主来讲吧,你讲的极好。”

    赢杏儿闻言,灿然一笑,轻轻俯了俯身,行了一礼后,道:“论典故,洛阳这一处,可比关中神京多的太多,也有名的太多。

    老子于此,书下五千言之《道德经》,道家因此而生。

    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因而儒学弘大于此。

    东汉明帝永平求法,修建了史上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至今仍被视为中国佛教‘祖庭’,佛教首传于此。

    再有魏晋时,何晏、王弼等人在此创立玄学,宋时程灏、程颐在此开创理学。

    可以说,天下显学,皆诞于河洛大地。

    《诗经》之开篇《周南关睢》,左思之《三都赋》、曹植之《洛神赋》、贾谊之《过秦论》、班固之《两都赋》、张衡之《二京赋》,司马君实之《资治通鉴》,皆成于此。

    因此,河土洛水,实乃文华之始也。”

    “好!!”

    听赢杏儿不急不缓的娓娓道来,微带沙质的声音,极为好听。

    众人纷纷喝彩。

    没有矫揉造作之气,但又不失女子的温润。

    连林黛玉、史湘云等人,都极亲近的看着赢杏儿,目光中满满是钦佩赞叹。

    贾政更是赞道:“公主学识典故之娴熟,非饱读圣贤文章,解意入木三分而不能也。

    贾家满门上下,能与公主一般文华者,屈指可数也。”

    说罢,目光看向了贾宝玉、贾兰等人。

    贾宝玉慌的忙低下头,若问他史上有哪些奇女子,哪些清新不俗的雅人,他或许知道许多。

    至于什么帝王都城的变迁……

    罢罢罢,交与俗人去了解吧。

    奈何家有严父,眸光如刀,唬的贾宝玉直不起头来……

    好在有贾母打圆场,笑言了几句,才解了他的危局。

    贾政道:“明日宝玉、兰儿、菌儿随我一道去瞻仰一下先贤故地,若能吸取一些文华之气,也不枉来此一遭。”

    贾环笑道:“我派人保护你们……”

    贾政不领情,哼了声道:“用不着,我等又非王公贵人,不过是寻常文人踏青采风,带一群持戈亲兵作甚?也没那样的气派。”

    贾环耸耸肩,笑道:“您高兴就好,活的自在最重要。”

    不过话虽如此,眼睛还是给董明月使了个眼色。

    董明月微微颔首……

    自少不了青隼人手在暗处密切保护。

    贾环权倾天下之余,名亦满天下。

    只是到底是美名还是恶名,还真说不准。

    至少在士林文人,地方乡绅豪强眼中,他多半是个十恶不赦的恶贼。

    那些人拿他没什么法子,却保不准有脑子发热的,去寻“送上门”的贾政等人的晦气。

    当然,这种可能性,基本没有。

    因为河南府的一干大佬,此刻多半已经做好了全部警戒……

    ……

    子时之前。

    船队于洛阳城外数十里外的孟津渡口停泊。

    虽是夜晚,但整个渡口码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原本多年失修,残破不堪的渡口码头,早已被水泥青石修建的平整宽阔,气派非凡。

    不知多少着官袍大员,还有河南府大营总兵及八千兵马,严格封锁码头至洛阳古城之间数十里道路的每一寸土地。

    当贾环推动隆正帝,缓缓从龙舟上下来时,扑面而来的,便是漫山遍野的朝拜山呼声: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正帝坐于龙椅上,看着迥异于神京的江山和臣子,面色淡漠。

    贾环运以内劲,将清朗之声传诸众人,道:“朕躬安,诸卿平身。”

    “谢上皇!”

    万人起身。

    河南总督师顾言、河南巡抚汤丰、河南布政使左明、河南总兵赵铮等文武大员,率河南省百官觐见。

    除了为首的四位巨头外,其余官员,多一辈子都没有面圣的机会。

    金榜题名时,随百余名进士入殿朝觐时,也只能遥遥相望,望之不清。

    今夜得此机会,许多人真真是感到了莫大的皇恩。

    目睹圣颜时,甚至打着摆子,感激流涕。

    换做一般的帝王,好虚名的帝王,此刻一定施恩雨露,收揽人心。

    如太上皇六次南巡时所为。

    但隆正帝,显然不是一般的帝王……

    他细眸眯起,看着河南总督顾言,声音阴沉道:“朕几次三番下严旨,此次南巡,绝不可惊扰沿途地方百姓官员。

    不可为朕之私事,乱了官府政务。

    你可是以为朕已经禅位了,说的话就不算旨意了?”

    顾言闻言,脑门上的冷汗唰唰流下,跪地请罪道:“臣本不得志一小吏,浮沉宦海数十年,蒙上皇简拔于微末中,焉敢悖逆皇恩,藐视上皇?若敢此为,必为畜生。

    得上皇圣旨,臣便严令各府、道、县官员,约束百姓,不可轻动。

    官员亦是如此。

    只是诸多官员,一辈子也没机会面见圣颜。

    为了今日,早早的几日几夜不眠不休,提前处理完政务,就为今日能目睹圣颜,也算不枉此生。

    待一会儿,他们就连夜赶回各府县衙门,绝不会耽搁公务!”

    要不说,论嘴皮子,一百个武勋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文臣。

    这番话说的,别说隆正帝,贾环听的都觉得很有道理,也很感动……

    果不其然,隆正帝看着那一双双濡慕的有些肉麻的眼睛,脸色舒缓了些……

    不过,当看到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直通向看不见的远方时,脸色又沉了下来。

    顾言不等询问就忙解释道:“上皇,这可不是臣等所建。这是宁侯……哦不,这路是忠义亲王特意命大秦银行所铺。

    并不需要臣等征伐徭役,耗费藩孥,而是由大秦银行出银,招收附近农闲百姓做工,日日结算工钱,还管伙食。

    因这条路,附近数千家百姓因此而受益,过了个丰年!

    他们都感上皇皇恩呢!

    除此之外,因为这条官道的铺就,还有码头的修建,使得孟津渡口的商货转运量大增!

    为此,又为许多船工百姓增加了受益。

    因此,上皇南巡洛阳,非但没有给本省增加分毫负担,还带来了无数益处,让万千河洛百姓沐浴浩荡皇恩。

    臣等并诸多百姓,只盼上皇能年年南巡!”

    一旁河南二号大佬巡抚汤丰亦凑趣道:“原本河南士绅们,感激皇恩,想为上皇修建一座行宫……”

    “嗯?”

    隆正帝闻言,登时皱起眉来,汤丰忙赔笑道:“可有上皇圣谕在,又有忠义亲王严厉警告,臣等只好违逆了士绅乡老们的好意。

    由大秦银行在洛城之西,修建了一座行宫,并不奢靡……

    但因为王爷不许征伐徭役,只以银钱招工,所以又让许多百姓寻到了生计。

    好些名流名士,都写文章称赞上皇的圣行。”

    隆正帝闻言,脸色好看了许多,僵硬的转过脖颈,看了眼身后的贾环。

    贾环笑道:“这都是陛下再三要求的,功劳可记不到臣头上。

    陛下,咱别在这耗着了,如今他们也目睹圣颜了,就不招待大宴了,让他们都回去吧。

    明儿他们还要赶着上衙呢。”

    此言一出,许多人登时变了脸色。

    这……

    场面话难道也当真?

    这贾家子当真可恨!

    多少人希望在隆正帝面前露一手,留个印象。

    谁人不知,虽然隆正帝已经禅让,可一言依旧能掌九鼎。

    若能给他留个好印象,那升官发财还不指日可待?

    这可不是白日做梦,当初多少人因为这样的事而生发!

    只可恨,好事被黄口小儿给坏了。

    果然,贾环在隆正帝身旁的影响力无与伦比,隆正帝听了后,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就准了。

    见隆正帝点头后,顾言、汤丰等人虽然为难,却不敢违拗,只等遣散了百官。

    有官员仍不死心,跪地哭的涕泪横流,不忍告别。

    看到这一幕,贾环冷笑一声,对身旁韩大使了个眼色后,御林军出动,开辟御道。

    到了今时今日,无论是隆正帝还是贾环,都已经强大到不需要再向所谓的世俗规矩低头让步了。

    再说,就算给了这些人好处,回过头,他们一样该骂的就骂,该指责的指责,“忧国忧民”,“一身正气”。

    所以,还不如眼不见心为净,都滚蛋!

    煞气腾腾的御林军出动后,之前还准备死赖不走,以表忠心的文官们,仓惶避让,让出一条御道来。

    龙舟上已经送下了皇舆金辂,贾环直接将隆正帝的金车推上了皇舆内,才上去将他安置于御座上,避开了让他不便露于外人眼中。

    随后,队伍缓缓朝洛阳古城出发。

    ……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一唱一和……

    太上皇皇舆龙辇,与皇太后的凤辇,并皇贵妃、荣王太妃、忠义亲王王驾等一大行队伍,在一千御林一千虎贲军的扈从下,沿着新修的平坦御道,从千年古门丽景门,直入洛阳城。

    太上皇行宫,位于鼓楼西大街,当头第一坊,皇宁坊。

    一座占地并不算太广的行在。

    “陛下,臣想着,没必要为了只住三两天,就大兴土木。住的稳妥舒适最重要,您说呢?”

    到了皇宁坊前,贾环骑马侍卫于皇舆外,对里面的隆正帝笑道。

    隆正帝点点头,沉声道:“嗯,勤俭为佳,朕从不讲那些气派。

    天下人,也不会因为一座行宫奢靡而高看朕。”

    贾环嘿嘿一笑,一旁官轿上,李光地撩开轿帘,休息了一下午的老脸上颇为精神,一边笑着打量这座千古名都,一边嚯嚯笑道:“怪道人都说贾环是个奸佞,果然不假。

    将陛下的心思都揣摩透了……”

    这老乌龟睡醒了就戳事,不然似乎寂寞的很。

    贾环冷笑一声,道:“刚才在你那些徒子徒孙面前怎么不露面,好好看看你教给他们做官的能为!

    真是儒家的好弟子,孔圣的好学生!”

    “诶……”

    比斗嘴,李光地怎会输,他不以为然的摆手道:“不过是一起子官迷罢了,做了磕头虫,就想做更高一层的磕头虫。

    这等货色,怎能算是儒教子弟,孔圣门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