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谁啊你?”文少伯疑惑地望着眼前这位随便搭话的家伙。

    只见那人耸了耸肩,笑着说道:“不过是冶造局的一名工匠而已。”

    介子鸱愣了愣,因为他发现,此人在提到冶造局工匠时,神色露出了隐藏不住的自豪。

    他恭谨地说道:“我兄弟二人是响应肃王号召,前往三川行商的商贾……”

    尽管介子鸱并不清楚冶造局是肃王弘润所执掌的朝廷司署,但敏锐的他,却从对方的骄傲神色中瞧出了些端倪:只不过是一名工匠,却能在王都大梁这样的地方,提到自己所属的司署后面露自豪之色,这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肃王?”那名工匠愣了愣,在瞅了一眼两人身边那辆马车后,恍然说道:“原来如此。”说罢,他抬手指向一个方向,说道:“走这个方向,经博浪沙,再经成皋关,便可抵达那座雒城。……对了,经过博浪沙的时候,不妨瞧一瞧正在建设的博浪沙,看看我冶造局,如何将一座荒芜之地,改造成江河大巷。”

    “比祥福港还要大么?”介子鸱吃惊地问道。

    “祥福港?这里?”那名工匠指了指脚下,随即嗤笑道:“小兄弟,等博浪沙港口竣工之后,你就会发现,祥福港,只不过是一个小港而已。”

    祥福港?居然只是小港?

    文少伯望了一眼占地何止数里方圆的祥福港,与同样吃惊的介子鸱面面相觑。

    与对方寒暄了几句后,文少伯与介子鸱便与对方告别,驾驭着马车,未经王都大梁,径直朝博浪沙方向而去。

    “不进王都么?”文少伯有些沮丧地问道。

    或许在颍水郡,安陵县算是一座繁华的城池,可与王都大梁一比,安陵充其量就只是一个穷乡僻壤而已,身在小地方的文少伯,自然想亲眼目睹王都的繁华。

    “回程时算算日子再考虑此事吧。”介子鸱摇摇头,提醒道:“令尊不是要求你年关前必须回安陵么?否则……”

    “否则打断我的腿。”文少伯叹了口气,沮丧地叹了口气。

    驾驭着马车,文少伯与介子鸱在当日傍晚,便来到了博浪沙。

    可是到了之后,博浪沙一带的荒芜,却让文少伯十分失望,因为放眼望去,博浪沙一片荒芜,到处都是淤泥、沼泽,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竣工后会将祥福港比下去的港口。

    “那人不会是在耍我们吧?”

    文少伯气愤地说道。

    介子鸱摇了摇头,目光远远望向远处那一帮人。

    只见在远方,有一伙人正在将一根长达数丈、需要两人合抱的铜柱打入淤泥当中。

    “桩子……”

    介子鸱低声嘀咕一句。

    楚国多河港,而河港建设必须用到桩子,因此,介子鸱对此并不陌生。

    他只是吃惊,魏国居然用如此巨大的铜柱来当桩子。

    而这意味着,日后建造于这些铜柱桩子上的建筑,会是十分沉重,十分庞大的建筑群落。

    “那名工匠没有欺骗我们,这里的港口若是竣工后,会将祥福港比下去的……”介子鸱在暗暗自语了一句后,又在心底补充道:甚至于,可能会将天底下各国所有的港口都比下去。

    “是么?反正我是瞧不出来。”文少伯耸了耸肩,带着几分失望与遗憾,驾驭着马车继续向前。

    倒是介子鸱,目测着博浪沙,在心底推测着这座河港日后的规模。

    而推测出来的结果,让他瞠目结舌。

    因为那或许会是一座比一般县城更庞大,庞大数倍的河港。

    这哪里是建设河港,分明就是在铸造一座城池!

    “大魏,真是欣欣向荣啊……”

    介子鸱忍不住感慨道。

    文少伯莫名其妙地望了一眼兄弟,笑着调侃道:“别说得好似跟你不相干似的,你虽出身楚人,可如今也是一名魏人啊,兄弟。”

    “是啊……”介子鸱轻叹一声,缓缓点了点头。

    他回头望向博浪沙的目光中,带着几分莫名的哀伤。

    他想到了他的故国楚国。

    与欣欣向荣的魏国想必,楚国显得死气沉沉。

    魏国,投入了或许是天文数字的钱财来建设国家,而在楚国,那些把持着国家的贵族们,却将那些钱用来挥霍,用于奢侈荒淫,醉生梦死。

    当晚,他们在博浪沙往西的沙丘地带夜宿。

    博浪沙往西的沙丘地带,实在是太难行走了,好几次车轮陷到沙里,害得文少伯与介子鸱费了好大力才将车子从沙坑里推出来。

    不过让他们惊喜的是,他们在准备夜宿的时候,遇到了好几支同样抱着去三川经商目的队伍。

    这些人都是魏人,对于文少伯与介子鸱这安陵魏人与商水楚人的组合感到非常的吃惊,毕竟举国皆知,安陵魏人与商水人相互瞧不顺眼,以至于尽管两地相邻,但从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甚至于,今年还发生过一起安陵人与商水人约架斗殴的恶劣事件,如今那些人还被关在安陵与商水的大牢里。

    因为介子鸱楚人的身份,这些魏人并不是很热情,毕竟当初楚暘城君率军攻打魏国一事,在魏国内闹地沸沸扬扬,使得魏人对楚人极为愤慨,因此,哪怕如今似介子鸱这样的楚人投奔了魏国,依旧有些魏人对其报以成见。

    倒是有个叫做陶洪的人,给文少伯与介子鸱腾出了一块地方。

    “砀郡陶丘,陶洪。……切确地说,我是宋地人。”

    在文少伯与介子鸱坐下之后,对方简单地介绍了自己。

    所谓的宋地人,其实指的就是原宋国的人,而如今,宋国的国土已被并入魏国,宋民亦被并入魏人当中。

    “颍水郡安陵,文少伯。”

    “颍水郡商水,介子鸱。……多谢这位大哥为我俩腾出一块地方。”

    文少伯与介子鸱也分别简单介绍了自己。

    “些许小事而已。”陶洪摆了摆手,随即朝着那些隔着颇远的几队魏人努了努嘴,压低声音说道:“与我相比,你出身楚国的身份根本不算什么。……说实话,我一开始真怕那些人上来用刀砍死我。”

    “……”文少伯与介子鸱面面相觑。

    “为何?”介子鸱吃惊问道。

    陶洪轻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道:“魏国攻灭我们宋国,有很多宋民不能接受,仍在反抗,砀郡还要,因为有砀山军坐镇着,但是在别的地方……很乱,真的很乱。魏人杀宋人,宋人杀魏人,睢阳的南宫,那个混账东西,以往只晓得屠杀、镇压造反的宋民,如今他后悔了,开始安抚宋民,可有用么?太迟了!……宋民对南宫的仇恨,对魏人的仇恨,早已到了接近爆发的地步。”

    “喂喂,我就是一个魏人。”文少伯不满地插嘴道。

    陶洪望了一眼文少伯,耸耸肩说道:“能与一个楚人结拜兄弟的魏人,自然不会是我口中的那些魏人。”说罢,他转头望向介子鸱,羡慕地说道:“商水的事我听说了,说实话我挺羡慕你们的,有肃王坐镇,谁也不敢在商水一带闹事。宋地就不成了……”

    听闻此言,介子鸱安慰道:“陶兄放心,待肃王解决了三川这边的事,或许就会去宋地。”

    “去宋地?”陶洪摇了摇头,低声说道:“肃王不会去宋地的。……不为别的,因为宋地有南宫。与大梁一样,肃王不能插手宋地的事,除非南宫反叛,这是当年南宫与大梁约定的事。”

    说罢,他咧嘴笑道:“事实上,我现在是恨不得南宫反叛。一旦南宫反叛,说不准就是肃王率军征讨宋地的南宫……只可惜南宫那个窝囊废最近听说肃王接二连三地打胜仗,复辟宋室王族的事提都不敢提了。”

    望着陶洪眼中的遗憾之色,文少伯与介子鸱面面相觑。

    他们只能劝说陶洪再耐心等待,日后肃王一定会解决宋地之事的。

    次日天明,夜宿的众人便启程了。

    而文少伯与介子鸱因为与陶洪聊得投机,便结伴一同前往,毕竟他们的目的皆是成皋关。

    博浪沙至成皋关的沙丘官道,实在是难行,害得这些人花了很久才抵达成皋关。

    而在到了成皋关后,他们愕然地发现,成皋关居然规定往返经商的商队,必须向成皋关缴纳一笔费用,才可以进出此关。

    这件事,让与文少伯、介子鸱、陶洪他们一批的商队们感到非常不满。

    而就在文少伯用嘴皮子与成皋军士卒扯皮之际,介子鸱注意到,有一支规模颇大的商队来到了成皋关,但是驻守成皋关的士卒却连出关费也不向对方讨要,直接给予不允出关的答复。(未完待续。)

第466章:民商崛起之初(四)

    这些人……是魏国的贵族的商队么?

    介子鸱惊讶地望着远处那一支颇有规模的商队。

    只见这支商队约有百余辆装满货物的马车,根本不是他文少伯与介子鸱兄弟二人区区一辆马车可比。

    并且,那名商队的队长,那名看起来衣冠鲜华的中年人,他的态度也很蛮狠、嚣张,听到那些成皋军的士卒拒绝他们商队出关,便凶狠地抓起了一名士卒的甲胄,恶狠狠地说道:“你这小卒,你可知我们是哪位大人的商队?!”

    然而,那名商水军士卒的态度也很平和,只见他挥了挥手,忽然间,只听嗖地一声巨响,一支粗如指节的铁矢,力道刚猛地射中了那名商队队长身边的土地,在钉入土地后,犹嗡嗡作响。

    那名商人队长吓了一跳,抬眼望去,骇然见到这一段城墙上,有数十架模样狰狞的战争兵器正对准着他。

    “连……连弩!”那名商队队长面色惨白,下意识地放了抓着眼前那名士卒的手,恐惧地退后了两步。

    连弩?

    介子鸱抬头望向城墙上的战争兵器,随即又望向那名成皋军士卒,却见对方淡定地拍了拍被那名商队队长抓过的地方,随即,淡淡说道:“管你是谁?不允就是不允!……想在这儿闹事?想清楚这里是哪了么?”说罢,他大声喝道:“这是成皋关!”

    此刻,这名士卒脸上的凶悍,远比那名商队队长方才的凶悍更甚,杀气腾腾。

    “敢在这里闹事?活得不耐烦了么?!”

    随着这名成皋军士卒的大喝,城墙上的关城内顿时涌下一批士卒,唬地那只商队中那些五大三粗的壮汉愣是不敢造次。

    这些人……是杀过人的!

    介子鸱咽了咽唾沫,因为他看到,那名成皋军士卒在震慑住那名商队队长后,便向他走了过来。

    仅仅十几步,那名成皋军士卒便来到了介子鸱面前,沉声说道:“不是叫你去交钱么?”

    介子鸱吓了一跳,连忙说道:“我同伴已经去了。”

    “喔。”那名成皋军士卒愣了愣,继而点了点头。

    而就在这时,文少伯耷拉着脑袋来到了介子鸱身边,仿佛没瞧见那名成皋军士卒似的,沮丧地说道:“介子,咱们被抢了一百个大钱。……那群强盗!”

    介子鸱偷偷瞄了一眼旁边那名面带冷笑的成皋军士卒,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可以出关了么?”

    “可以了。”文少伯耷拉着脑袋,叹息道。

    说罢,他这才注意到那名成皋军士卒,脸上闪过几丝惊慌,但仍倔强地嘀咕道:“就是强盗嘛,抢咱一百个大钱。”

    在介子鸱心惊胆战之余,那名成皋军士卒咧嘴笑了笑,骂道:“滚蛋!”

    就是说可以出关了?

    介子鸱将信将疑,但事实证明,在缴纳了一百个大钱的出关费用后,那些成皋军的士卒便没有再做阻拦。

    然而,在出关之前,介子鸱回头瞧了一眼。

    他惊讶地发现,那名方才还气焰嚣张的大商队队长,此刻追着那名成皋军士卒连声哀求,说是愿意支付十倍的出关税,但是那名成皋军士卒却睬都不理睬此人,继续向另外一个只有一辆马车的商人“勒索”一百枚大钱。

    非但户部给予方便,就连成皋关也参与其中……正是不遗余力啊,肃王。

    介子鸱暗暗感慨道。

    “看到了么?”在出关后,陶洪也驾驭着马车靠了过来,指了指成皋关,对文少伯与介子鸱似有深意地说了一句。

    不同于文少伯愤愤地抱怨成皋军士卒强行勒索他们一百个大钱,介子鸱压低声音说道:“看到了,肃王在打压那些大贵族的商队……陶兄怎么看?”

    陶洪轻哼一声,笑着说道:“天下之财终有一数,贵族减一分,咱们这些人便增一分。……只是,不知肃王能维持多久。”

    介子鸱眼中闪过几丝异色,故意说道:“陶兄认为肃王无法维持很久么?”

    陶洪瞧了一眼介子鸱,笑着说道:“介子兄弟不实诚啊。”说着,他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感慨道:“肃王这是在与整个魏国的贵族为敌啊,尽管肃王如今威望如日中天,但若是面对那些贵族的联手抗议,想来到最后,肃王也只能妥协……肃王太心急了,眼下还不是动那些贵族的时候。”

    “愚弟倒不认为是肃王心急。”介子鸱摇了摇头,正色说道:“我觉得,这是肃王在扶持我们这些人,因为肃王很清楚,若是没有他的暗中扶持,我们这些人,根本无法在那些贵族支持的商贾手中争食。……我不怀疑就肃王目前为止的权势,最终也只能对那些人妥协,但这并非是他心急,而是肃王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那些人绝不会给我们的机会。”

    陶洪愣了愣,在细细一想后惊讶地说道:“还是兄弟想得透彻。”

    介子鸱谦逊地笑了笑,随即正色说道:“或许很快,三川便不再只属于我们了,或许肃王会尽可能地给我们拖延时间,但,最终还是得靠我们自己,趁着这段肃王为我们争取的时机,尽可能地创造财富,跟上肃王的步伐……博浪沙,陶兄去过了吧?”

    陶洪眼中闪过几许异色,压低声音说道:“不瞒兄弟,关于博浪沙,私底下在传伦,冶造局资金不足,正在筹募金钱。欲以租赁出博浪沙的,好似是什么店铺地皮,来获取金钱。……但,或有人传伦,事实上国内那些贵族,皆争先恐后欲出资支援冶造局,只不过,肃王一力抗拒,对那些人不理不睬……”

    “……”介子鸱脑海中回想起方才那名成皋军士卒对那支商队不屑一顾的那一幕,心中泛起几分异想,压低声音问道:“价格几何,我是说在博浪沙租赁店铺。”

    “据说说十年一万金左右。”陶洪压低声音说道。

    介子鸱闻言惊地险些倒抽一口冷气,心说,一万金?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一万金。

    不过在心底,他还是暗暗将这个珍贵的情报牢记在了心中,因为他已推测出,肃王弘润正在大力扶持国内的民间商贾力量,只要能乘上这股劲风,他身边那位仍在为被成皋军“抢”走一百个大钱而碎碎念的兄弟,便可实现他的抱负,成为魏国财富万万的巨贾。

    “依我看来,博浪沙绝非是短期可成的工程,在此之前,唯有竭尽全力敛财了……”

    介子鸱与陶洪对视一眼,相互点了点头。

    自成皋关出关后,便到了三川地界,没过多久,文少伯、介子鸱、陶洪三人驾驭着马车,便看到了一队异族骑兵。

    不得不说,魏人普遍不矮,就像文少伯,大概有八尺余,介子鸱与陶洪比起前者稍矮几分。

    可是这些异族骑兵,却几乎个个身高有九尺,虎背熊腰、人高马大,一看就知道是极为精悍的男儿汉。

    而当那支异族骑兵靠近的时候,文少伯、介子鸱三人均有些发怵。

    毕竟前一阵子三川还在打仗,打仗的双方正是肃王与这些异族人,天晓得这些异族人是不是与肃王为敌的那些人?

    可没想到的是,那支异族骑兵在靠近文少伯等人后,领头的骑兵队长用生硬的魏国语言问他们道:“你们……是什么人?”

    能够沟通就好!

    介子鸱暗暗松了口气,而不远处,陶洪连忙说道:“我们是来三川经商的魏国商人。”

    听闻此言,那名异族骑兵队长皱了皱眉,问道:“你们……旗帜呢?”

    “旗帜?什么旗帜?”

    介子鸱闻言一愣,而从旁,陶洪却好似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拍脑门,连忙从他那辆马车上翻出了一面小旗,上面写着几个他们看不懂的文字。

    在看到这面旗帜后,那名异族骑兵队长眼中不再有怀疑,点点头说道:“悬挂……在车上。”

    说罢,他转头望向文少伯与介子鸱二人。

    而这时,陶洪连忙提醒道:“文贤弟,介子贤弟,那面旗帜,成皋军给予的旗帜。”

    介子鸱赶忙推醒了仍在碎碎念的文少伯,后者从怀中亦摸出一面小旗。

    见此,那名异族骑兵队长回身指了一个方向,用生硬的魏国语言说道:“这里……雒地。”

    说罢,这群骑兵便迅速离开了。

    三川异族……居然这么好说话?

    文少伯、介子鸱、陶洪三人面面相觑,因为他居然没有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什么敌意。

    “肃王用武力征服了这片土地,这些异族,却对魏人并无恼恨……怪哉。”

    陶洪喃喃自语道。

    也难怪,毕竟三人中感慨最深的,就得数这位旧宋之人。

    想当初魏楚联手攻灭了宋国,宋民对于魏人以及楚人,还可是相当憎恨的。

    然而,当一日半后,待等文少伯、介子鸱、陶洪三人抵达了雒城后,他们这才释然,为何三川之地上的异族对魏人以及那位用武力征服了他们的肃王并无恼恨。

    “我的天……”

    驾驭着马夫停驻在距离雒城尚有一段路的地方,文少伯远远望着雒水河畔那密密麻麻悬挂着魏国朝廷户部的运输船只,望着那些在这些船只间搬运或卸载货物的劳役,瞠目结舌般张大着嘴。(未完待续。)

第467章:民商崛起之初(五)

    似这等规模的双方交易,朝廷怎么可能会缺羊皮、羊毛之类的三川特产?

    介子鸱与陶洪对视一眼,随即苦笑着望了一眼他们身后的马车。

    若是朝廷那种规模的交易量都会出现缺货的情况,那他们身后马车那点分量就顶的上什么用?杯水车薪都不足以形容。

    亲眼目睹这一幕,就连文少伯都不得不承认,那位肃王的确是在以让户部亏钱的方式来扶持他们这些民间商贾。

    只不过,以朝廷户部那种规模的交易量,也不会在乎来自民间商贾的这一丁点的损失吧?

    “我们实在……太弱小了。”

    文少伯喃喃说道。

    介子鸱与陶洪愣了愣,因为文少伯所说的,恰恰正是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

    “走吧,去雒城。”

    望见挚友眼中的失落与茫然,介子鸱低声安慰道:“用马车上的货物,换取三川异族的特产,运回国内,反复几次,我们就能拥有……不少本钱。”

    文少伯默默点了点头,在恋恋不舍地望了望雒水上那密集的船只后,他捏着拳头沉声说道:“终有一日,我也会拥有如此数量的船只!……比肩朝廷户部的商船!”

    ……

    介子鸱与陶洪吃惊地望着平日里嘻嘻哈哈的文少伯,对后者居然妄想有朝一日与朝廷户部比肩而颇感吃惊。

    然而,文少伯这股罕见的仿佛让人这幅的气势,随着他踏足雒城城内,便瞬间荡然无存了。

    “哇喔!哇喔!哇喔!”

    随着站在雒城城门洞附近三声大叫,文少伯瞪大眼睛瞧着雒城城内遍地的摊子与木质的店铺,惊骇地无以复加。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座雒城简直就像是一座被放大无数倍的市集,热闹非凡。

    城内,一队一队的巡逻兵比比皆是,有的是身披魏国甲胄的商水军士卒,有的是牵着马缓缓行走于街道的三川骑兵。

    而在道路两侧,羱族人、羯族人、羝族人摆出了优质的货物,用生硬的魏国语言招呼来来往往的魏国商人。

    是的,城内的魏国商人,多地让文少伯咬到了他的舌头。

    “这、这、这……”他指着那些抱持着与他同样目的的魏人,惊地说不出话来。

    然而,陶洪仿佛是猜到了他的意思,笑着说道:“文贤弟,你以为就咱们是聪明人么?据我所知,半月前这边的魏人数量就急剧增加了,别忘了,肃王可是令户部对国内每一个县城都发出的告示,若是愚兄所料不差的话,那些离成皋军较近的县城,比如阳翟、中牟、阳武等县,那里的人恐怕早就一次往返,正在第二次赶来的路上了……”

    文少伯闻言面色微变,赶紧说道:“介子,快快,快找个地方将咱们马车上的东西卖了!”

    再快……今年也赶不上二次往返了。

    介子鸱微微一笑。

    他对钱财并不看重,毕竟他的目标是仕途。

    此次之所以陪伴着文少伯前来,也只是因为后者盛情相邀,并且他也有些担心这位挚友独自出行路上会遇到什么险阻而已。

    而眼下到了雒城,发现这边的治安情况极好,介子鸱倒也不再担心什么了,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座雒城。

    对于雒城这座据说是自由贸易城池的城池,介子鸱第一眼注意到的,便是或悬挂、或竖立在城内城外的旗帜。

    那旗帜,以魏国的尊贵色调绛紫色为主色调,彰显尊贵的左边,那是黑字白框的魏字,字样下方绘着魏国的骄傲,一辆驷马两轮战车;而右边,则是似青草般色彩的川雒字样,底下绘着一名异族骑兵策马挽弓的形象。

    而在左右两侧字体与纹画的中央,则又绣有一柄收入鞘内的垂直宝剑,寓意为收剑入鞘,即代表和平。

    而在旗帜的边缘,则又绘有许多祥云、瑞兽,颇为奇妙。

    “好看吧,这可是肃王亲自描绘,随后叫工部与冶造局合力赶制的。”

    路过的一名商水军士卒,见介子鸱呆呆地望着那些旗帜,得意洋洋地说道。

    介子鸱善意地朝对方点了点头,随即颇感惊讶地继续望着那些旗帜。

    虽然他早就听说肃王精通琴棋书画,但他还没想到,那位接二连三率军取得大战大捷的肃王殿下,居然还真的会丹青绘画。

    他在脑海中幻想着,幻想着一位年方十五的少年在千军万马阵前,一边神色自若地指挥军队,一边心静如水地提笔绘画……

    但是数息之后,介子鸱却猛然摇了摇头,因为那一幕,实在是太违和了。

    “介子。”

    文少伯拍了拍发呆的好友肩膀,对他说道:“陶兄找到了一块空地,咱们过去吧。”

    “喔。”介子鸱点了点头。

    片刻工夫后,文少伯三人来到了无人摆摊的一块空地,将马车上的货物陆续摆了出来。

    不得不说,介子鸱对于货物的判断准则不可思议,他建议文少伯驮运过来的货物,片刻工夫后,就被一名自称羝族纶氏部落的男人全给买下了。

    而对方,为此支付了两个木箱的铜钱,只不过,并未是文少伯所熟悉的魏国圜钱。

    “这是什么铜钱……能使么?”

    文少伯拿起一枚铜钱,疑惑地询问那名纶氏男人。

    没想到,那名懂得魏国语言的纶氏男人笑着说道:“小兄弟,你是刚到雒城吧?”

    “对……你怎么知道?”

    那名纶氏男人笑笑说道:“你只要在城内溜达几圈,你就会看到,城内各地的交易,都是用这种你们魏国的铜钱结算的。”

    “可这不是咱魏国的铜钱啊……”文少伯愕然地说道。

    那名纶氏男人笑了笑,说道:“肃王殿下说,这是纪念币,为了纪念大魏与我川雒消除干戈,相互建立邦交,而特地让你们国家的……户部,叫那里的工匠们赶制的。目前你们大魏国内可能还不能流通,但没关系,相信你离开雒城的时候,就会将这些钱币换成我们三川的特产。”

    纪念币?

    介子鸱在旁听得好奇,也从木箱中拿起一枚铜钱。

    掂了掂量,唔,挺沉的,比魏国的大钱还要稍稍重上些许。

    而让介子鸱感到吃惊的是,这些铜钱铸造地颇为精致,一面印着魏国的骄傲象征驷马两轮战车,上面清楚刻着魏半两三个字,成品字状。

    而反面,则刻着一些他看不懂的文字,后来他才知道,这是羱族的文字。

    可能是注意到介子鸱正在端详着钱币反面所刻的羱族文字,那名纶氏男人拿起一枚钱币,笑着说道:“那是我们三川的文字,整皮十币、整羊百币,十枚这样的钱币,可买一块完整的羊皮,而一百枚这样的钱币,便可买下一只羊。”

    “一百枚这样的钱就可以买一只羊?”文少伯震惊地回头望向那两箱钱币,随即两眼放光。

    毕竟这些钱币,粗估估计,或者能买下二三十只羊,这要是运回国内,价值还不得翻个数倍?

    “介子……”他一脸惊喜地望向介子鸱。

    却见介子鸱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似的,冷静地摇了摇头,说道:“活物运回国,危险太大,万一途中死伤过多,咱们这趟就白跑了,放弃吧。”

    文少伯张了张嘴,随即带着几分沮丧说道:“那咱回去时带一两只羊总成吧?”

    介子鸱淡淡一笑,随即问那名纶氏男人道:“请问,这里哪里能够收购到上好的羊皮?”

    “哪里能收购到上好的羊皮?”纶氏男人哈哈大笑,说道:“小兄弟,这是咱们川雒的雒城,你在路上随便拉住一个人,无论他是羱族人、羝族人还是羯族人,他们部落都拥有着无数的羊群与羊皮。不过……”说到这里,他瞧了瞧文少伯与介子鸱,问道:“就你们两人?”

    “对啊。”文少伯有些不解地说道。

    “这就麻烦了……”那名纶氏男人皱皱眉,说道:“你们现在所拥有的铜钱,可以买下许许多多羊皮,以你们这辆马车,恐怕得四五辆还能装完……可你们就两个人。”

    “……”文少伯与介子鸱听懂了,面面相觑。

    是啊,两个人,怎么将四五辆马车的羊皮运回国内呢?

    这回,连介子鸱也有些发愣了,因为他没料到这趟行商的利润竟然这么高。

    而就在这时,那名纶氏男人伸出两根手指,压低声音问道:“要听话顺从的奴隶么?一个奴隶,两头羊……也就是两百铜币。”

    奴隶……

    文少伯与介子鸱面面相觑。

    而就在这时,那名纶氏男人笑呵呵地说道:“要不随我去看看?奴隶很听话,好养活的,只要你们管他每日吃饱,他们就会为你们卖命。”

    文少伯与介子鸱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