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元俼讲述自己经历的声音戛然而止,扭头望向来路。

    而与此同时,赵弘润亦下意识地转头望向那条官道,只见那条官道上,慢悠悠地行驶来一辆马车。

    那会是三伯?

    赵弘润的眼中露出几许难以置信之色,毕竟那辆马车实在是太破旧了,车厢外的木板表皮东一块西一块地脱落,通体灰不溜秋的,很难想象竟会是堂堂一位王爷的坐乘。

    而在那辆马车的四周,有四名骑着马匹的护卫——如果说那四名穿着跟寻常百姓似的男子也能算是护卫的话。

    但是,赵弘润并不敢小看那四名平民打扮的中年男子,包括驾驭着马车的那名中年马夫。

    因为在这五个人身上,赵弘润嗅到了与沈彧,与王琫,与百里跋、司马安等人相似的气息。

    宗卫出身!

    似那种举止气势仿佛将军般的护卫,就唯有宗卫!

    “……”

    马车缓缓地降下了速度,而那四名骑士中,有一人缓缓策马来到了亭子前,面无表情地看着亭子里的众人。

    此时,赵元俼身后的宗卫长王琫,以及另外一名宗卫,不动声色地站到了他家王爷身前,与那名骑士对视着。

    沈彧、褚亨、穆青三名年轻的宗卫,忽然感觉亭子内外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这几个家伙……

    他们惊骇地望着那四名骑士,右手已不受控制地摸向腰间的武器。

    而就在这时,那辆马车停了下来。

    一名身穿着素白布衣的中年人,缓缓走下了马车,用一双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眸子,扫向亭子内的众人。

    那便是南梁王赵元佐?!

    可能是因为激动,赵弘润感觉体内的血液都为止凝结了一般。(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二章:南梁王赵元佐(二)

    ps:下午一家五口一起外出家庭游玩,提前发了。

    ————以下正文————

    那位,便是我三伯?南梁王赵元佐?好……好……好普通……

    仔细观察了那位身穿素白粗布衣的中年男子一番,赵弘润的脸上露出几分不可思议之色。

    由于赵元俼曾向赵弘润透露过,说他的三伯赵元佐那是善于领兵、用兵的奇才,因此,赵弘润本能地将他三伯朝儒将那类型猜测。

    因此在他看来,他那位三伯,南梁王赵元佐应该是一位器宇轩昂的儒雅将领,可眼前那位白衣的中年人,儒雅之气倒是有,可偏偏就是少了一份霸气,很难想象是曾经参与过上代皇位争夺之战,哪怕是魏天子都对其极为忌惮的人。

    就像是……书生与农夫的混合,丝毫看不出来哪里值得魏天子忌惮,这让赵弘润微微有些失望。

    不会是弄错人了吧?

    赵弘润有些吃不准地猜测着。

    而就在这时,他六王叔赵元俼已拱手朝对方鞠了一礼,微笑着说道:“三王兄,别来无恙。”

    赵弘润闻言一愣,因为赵元俼的话已经证明,那位身穿粗布衣的中年人,便是南梁王赵元佐。

    左瞧瞧衣冠鲜艳的六王叔赵元俼,再右瞧瞧一身粗布衣的三伯赵元佐,赵弘润感觉自己的认识有些要被颠覆的意思。

    “是元俼啊。”南梁王赵元佐面容明朗地笑道:“你专程在此,是来迎接我的么?”

    “正是。”赵元俼同样微笑道。

    “等了多久?”赵元佐问道。

    “不久,大约两个时辰左右。”

    “是么。”赵元佐注视着赵元俼半响,微笑道:“你耐心可真好啊……还真是被你等到为兄了。”

    “……”赵元俼微微皱了皱眉,拍拍赵弘润肩膀,说道:“弘润。还不向你三伯见礼。”

    “啊?”赵弘润愣了愣,待回神过来连忙向赵元佐深鞠一躬,口中恭敬唤道:“侄儿弘润,见过三伯。”

    “……”赵元佐瞧瞧赵元俼,又瞧瞧赵弘润,诧异说道:“此子……”

    仿佛是猜到了赵元佐的心思。赵元俼拍拍赵弘润的肩膀,笑着代为介绍道:“此乃皇八子弘润,年仅十五便已贵为肃王,堂兄可莫小瞧这小子哟,他可是曾率领两万五千浚水军,非但击退了十六万进犯我大魏的楚军,还反攻到了楚国境内,打下楚国十八座城池……”

    “喔?”赵元佐眼中闪过几丝惊讶,恍然说道:“在南梁时。我也曾听说我姬姓赵氏宗族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俊杰,原来……”说罢,他上下打量了赵弘润几眼,微笑问道:“你知道我是何人么?”

    “您是三伯。”赵弘润恭敬地回答道。

    “……”赵元佐眼中闪过几丝惊异,旋即点点头微笑道:“好一个恭谨守礼的年轻人。”

    听到这位王爷的赞许,穆青在后面暗暗偷笑:咱家殿下?恭敬守礼?嘿!

    而此时,赵元俼一指亭子内石桌上的酒菜,微笑说道:“王兄一路车马劳顿。甚是辛苦,王弟已在此备下薄酒。王兄可赏脸?”

    “王弟相邀,兄岂可拒之?不过……稍等。”

    说罢,赵元佐在赵弘润与赵元俼的目光中,朝着车厢内低声说了几句,旋即,他伸出手。扶着一位农妇般打扮的妇人走下了马车,后边,还跟着一个四五岁的女童。

    那不会就是……南梁王妃与南梁郡主吧?

    赵弘润面色古怪地打量着那名妇人与那名跟个乡下丫头似的女童,实在很难将她们的打扮与其尊贵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这娘俩随我颠簸了一路,为兄想让她们下车透透气……不介意吧?”赵元佐对赵元俼说道。

    赵元俼愣了愣。旋即连忙表明态度:“元俼见过嫂嫂。”

    那名妇人羞涩地回了一礼,随后被她丈夫赵元佐扶着,来到了亭子内的石桌旁坐下。

    倒是她身边那个小丫头不怎么怕生,左瞧瞧赵元俼、右瞧瞧赵弘润,眨着眼睛一副很好奇的模样。

    因为亭子内并不宽敞,三拨宗卫们皆识趣地站在亭子外,此刻亭子内,只有南梁王赵元佐一家三口,以及赵元俼、赵弘润叔侄二人。

    不得不说,亭子内的气氛有些别扭,尤其当赵弘润比照赵元佐、赵元俼兄弟二人,一个粗布衣衫,贫而且穷;一个衣冠鲜艳,尽显奢华。

    这让赵弘润不由地有些感慨:明明是兄弟,可命运却截然相反。

    “爹,我能吃这个么?看上去好好吃的样子……”

    那个四五岁的小丫头,望着石桌上一盘梅干,怯生生地问道。

    听闻此言,亭子内三个男人皆感觉有些心酸。

    甚至于,赵弘润隐隐能感觉到那位三伯暗自叹了口气。

    堂堂王爷,曾经的皇三子,竟沦落到这种地步!

    望着这一幕,就连赵弘润都感觉有些愧疚:毕竟正是他的父皇,将三伯一家三口人流放在魏国荒凉的地方足足十七年。

    “吃吧,这些本来就是用来招待你们的。”

    赵弘润将那几碟子果干全部摆到了那个小丫头面前。

    不过,这个小丫头仍旧没有伸手,只是用抱着期待的目光望着她爹。

    “吃吧。”赵元佐点了点头,旋即深深望了一眼赵弘润。

    得到她爹的允许,小丫头顿时眉开眼笑,伸手抓起碟子里的梅干往嘴里塞。

    结果,却遭到了那位妇人的轻斥:“盈儿,怎得如此没规矩?为娘平日里怎么教你的?”

    听闻此言,那名小丫头连忙站好,一改方才狼吞虎咽似的吃相,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

    赵弘润惊讶地望了一眼那妇人,他隐隐已经猜到。这位妇人恐怕绝非是寻常农妇那么简单,十有**亦是世家名门的女儿。

    不过更让他惊讶的,却是赵元佐主动给那名妇人倒了一杯水,且温柔地示意她润润嗓子。

    “多谢夫君。”那妇人亦温柔地谢道。

    这就是相濡以沫吧?

    赵弘润不禁为之感动。

    堂堂王爷、曾经的皇三子,与一位婚配的世族女子,在遭到魏天子流放后。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整整十七年。

    这简直……简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那种强制性婚姻而产生的感情,竟然也能如此牢固?

    赵弘润感觉自己的认识再一次被颠覆了。

    亭子内逐渐安静下来,赵弘润与赵元俼默默地看着赵元佐,看着他细心地照看着母女俩进食,这份温馨的感觉,让赵弘润感动向往之余。亦让他感觉有些奇怪。

    似眼前这位俨然好丈夫、好父亲般的温柔男人,真的会是曾经协助上辈东宫太子,与如今的大魏君主争夺皇位的人?

    这明显画风不对啊!

    满心不解的赵弘润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位三伯,试图找寻出,这位三伯值得让他父皇忌惮,值得让他六王叔赵元俼推崇的地方。

    但遗憾的是,赵弘润一无所获,仿佛在他面前的。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似乎是注意到了赵弘润那审视般的目光,南梁王赵元佐抬起头来。饶有兴致地与赵弘润对视了一番,亦打量起这位侄子来。

    “你在看什么?”赵元佐平静地问道。

    那一瞬间,赵弘润本能地感觉到一股寒意,尤其是当他的目光与这位三伯视线相触的瞬间,一股莫名的寒流沿着脊柱逆流而上,让他浑身寒毛竖立。手臂处更是激起一层鸡皮疙瘩。

    那种感觉,赵弘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只能本能地察觉到,眼前这位看似温文尔雅的三伯,不似寻常魏人一般男尊女卑,尤其善待妻女的三伯。恐怕绝非是他用眼睛去评价的那么简单。

    尤其是,当赵元佐越是微笑,越是表达善意的时候,赵弘润心中那股鸣警般的直觉越发地强烈。

    这种感觉,就像是当初魏天子露出阴鸷一面时的感觉,只不过那是他爹,因此赵弘润并不是怎么畏惧而已。

    但是眼前这位……

    赵弘润咽了咽唾沫,感觉额头有些发汗。

    此子……

    赵元佐注意到了赵弘润额头的冷汗,不由得愣了愣,事实上他并没有对这个侄子表露敌意,可不知怎么,这个侄子却满头大汗。

    赵元佐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人趋吉避凶的本能,只不过有的人薄弱,有的人强烈些罢了。

    而一般拥有这种天赋的人,往往能洞察先机,提前察觉到危险。

    此子……是一块璞玉啊!可惜是老四的儿子……

    在心中惋惜了一番,赵元佐便将目光投向了赵元俼。

    此时,他的眼神有些复杂,似在冷笑,似在嘲讽,也似在自嘲。

    而赵元俼的面色则是一如既往的微笑。

    良久,赵元佐一脸晒然地摇了摇头,端起眼前的酒杯,敬了赵元俼一杯。

    没有祝酒词,也没有任何言语,赵元佐只是与赵元俼对饮了一杯。

    而在饮完了那一杯后,南梁王赵元佐一家三口便告辞了,乘上马车,在那五名宗卫的护卫下,朝着大梁的方向而去。

    望着那辆破旧马车远远驶向远方,赵弘润感觉不可思议。

    “六叔,你来迎接三伯,不是为了与他喝这一杯酒吧?”

    “说的什么话?”赵元俼笑着说道:“我们兄弟二人多年未见,喝酒只是其次,好好聊一聊,叙一叙曾经的兄弟情义,这才是重中之重。”

    听闻此言,赵弘润满脸不可思议地说道:“可你们没聊几句啊。”

    “不,已经聊过了。”

    赵元俼微笑着说道,旋即,他翻身跨上了来时的骏马,调侃道:“弘润,这回去的路上,还要比么?”

    “不了!等我练好了骑术再比,到时候输的可就是六叔你了!”

    “哈哈,那六叔拭目以待。……走了!”

    “唔!”(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三章:兄与弟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回到大梁后,赵弘润便与六王叔赵元俼分开了,毕竟这位六王叔的应酬忙碌地很,今晚就有一位巨富的世族嫡子邀请这位怡王爷赴宴。

    百鸡宴,或者说百姬宴,仔细想想,赵弘润觉得更应该会是后者。

    “真是奢靡啊……”

    赵弘润颇有些酸溜溜地嘲讽道。

    赵元俼闻言哈哈一笑,开玩笑道:“要不然弘润与六叔一道去?……能攀上堂堂肃王,相信那家主人必定会欣然而喜。”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颇有诱惑力的邀请,不过赵弘润在仔细想了想后,还是婉言回绝了。

    毕竟与他六王叔赵元俼有所交集的那个贵族圈子,正是他赵弘润日后打算狠狠削弱的,若他今日与赵元俼一同前往,不出意外那家主人必定会盛情招待,如此一来,赵弘润日后或许会不忍下手。

    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嘛,为了日后削弱那些人时不至于让自己心生些负罪感,赵弘润尽量不与那些接触。

    事实上,在赵弘润出阁辟府前后,大梁城内不是没有前来祝贺的世族,只不过,赵弘润不想与这些人有所接触,因此将礼物全都退还了而已。

    久而久之,肃王不好相与也就成为了京师内贵族圈里的普遍认识,逐渐地,也就没有人来自找没趣的。

    而与赵弘润的生活态度不同,其六王叔赵元俼对这类事往往是来者不拒,因此。别看这位王叔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权利,但他的人脉可了不得,无论是至交挚友、还是狐朋狗友,堪称遍布全国也毫不为过。

    告别了六王叔赵元俼后,赵弘润习惯性地就想到冶造局坐坐,不过转念仔细一想。他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毕竟他眼下,可得演好气愤填膺的肃王这一形象,否则,兵铸局乃至兵部的人又岂会上钩呢?

    你兵铸局以及兵部不是不希望我冶造局介入铸造军器这一行么,那我冶造局索性就此退出,你们自个玩去!反正今年年底你们没能铸造完那十三万套武器装备,受训挨惩的也是你们。

    什么?你们兵部与兵铸局邀请我冶造局一同铸造那批武器装备?

    抱歉,一旦退出,咱冶造局就不会再介入了。

    什么?道歉?

    道歉有用那还要警……唔。总之,你们的道歉,咱冶造局不接受,送客!

    总而言之,赵弘润已打定了注意,定要兵部那帮孙子求爷爷告奶奶大张旗鼓地将他们冶造局请回去。

    毕竟正如六王叔赵元俼所言,单单一个兵铸局,是根本无法在时限内打造完十三万套武器装备的。此事赵弘润胜券在握,根本用不着着急。

    别看他冶造局之前主动退出。但是,只要兵铸局认清了他们眼下的处境,就会厚着脸皮来寻求冶造局的帮助,甚至于有可能不惜给予丰厚的补偿。

    这就叫以退为进、欲擒故纵。

    在这件事上,不得不说魏天子的处事方式要比他赵弘润高明地多。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魏天子的教育方式。与赵弘润的六王叔赵元俼大相径庭。

    比如,赵元俼会细细给赵弘润分析利弊,让赵弘润心服口服,而魏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他主动替赵弘润布置好了一切。但是他不会亲口告诉赵弘润,会让赵弘润自己去领悟。

    真是的……解释几句会死啊?

    赵弘润在心中嘀咕道。

    不过对此,赵弘润心中隐隐也有所明悟:似乎从他击败了暘城君熊拓的十六万大军,堂堂正正地赢了与魏天子那个男人与男人间的约定后,他父皇魏天子对他的要求就比以往要高得多了。

    比如祀天仪式那一回。

    这很有可能是魏天子逐渐将他儿子赵弘润视为成人看待,而不像以往那样仅仅视为一名顽童,因此,对赵弘润的对待方式、期待,都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这也正是赵弘润觉得如今再拉下脸皮与魏天子胡搅蛮缠过于“掉价”的原因。

    这种形式的改变,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赵弘润如今说提出的建议,魏天子会更加重视,并且更加信任这个儿子;而坏处在于,若是赵弘润无法跟上魏天子的节奏,就会再次发生像这回一样“不知好歹”的事:明明魏天子是在暗中帮助,可赵弘润却因为仅仅只着眼于表面现象,而心生误会。

    今日,要不就到凝香宫去坐坐吧……

    赵弘润心中跃出一个念头,毕竟他父皇也会时不时地到凝香宫用饭,或许会碰上也说不定。

    于是乎,赵弘润改变了行程,不回肃王府,径直往皇宫而去。

    临行前,他派宗卫穆青去冶造局,知会冶造局的局丞王甫:之后几日对于兵铸局的一概恳请,全部拒绝!并且,也不需给那帮家伙好脸色看。

    王甫是个聪明人,他应该能准确把握到赵弘润的意思,这一点,赵弘润还是比较放心的。

    总之,不狠宰兵铸局乃至兵部一把,真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为他赵弘润解惑的六王叔赵元俼,也对不起暗中帮了他一把的魏天子。

    在带着沈彧、高括等宗卫们来到皇宫南宫门的时候,赵弘润惊讶地发现,方才在十里亭见过的那辆三伯南梁王赵元佐的破旧马车,此刻正停在皇宫宫门外头。

    这个发现,让赵弘润心中微微一动。

    事实上,他三伯赵元佐曾经在大梁是有王府的,只不过据说那座王府已被取缔。

    但即便如此,这位三伯一家三口在大梁也有可落脚居住的地方。

    当然,并不是在城内的驿馆。而是在宗府。

    然而,三伯赵元佐的那辆马车此刻出现在皇宫宫门外,这就意味着,赵弘润他父皇召见了这位曾经的三王兄,这让赵弘润心底的八卦之火顿时熊熊燃烧起来。

    毕竟,那可是三伯啊。是曾经与他父皇在争夺皇位时发生了内战级冲突的三伯啊。

    时隔十七年,不知道父皇再次见到曾经与他争夺皇位的三伯,二人究竟会是怎样的心情。

    放缓了坐骑的速度,赵弘润缓缓在宫门外停了下来。

    很可惜,即便是他,如今也没有资格直接骑马进入皇宫。

    “肃王殿下!”

    守卫在皇宫南面宫门的,仍是禁卫军统领靳炬,他与赵弘润彼此都是熟面孔,因此。待等赵弘润策马来到皇宫门外时,这位禁卫军统领便主动迎了上来。

    “靳统领。”

    赵弘润翻身下马,与靳炬行了行礼。

    旋即,他不动声色地瞧了一眼他三伯赵元佐那辆破旧的马车,笑着问道:“靳统领,方才,有一位不得了的大人物进了皇宫吧?”

    “……”靳炬愣了愣,一脸莫名其妙地说道:“肃王殿下说得什么。末将不明白。……末将一直在此地值守,未曾见到什么肃王殿下所指的大人物呀?”

    这家伙……

    赵弘润翻了翻白眼。若不是他对那辆破旧的马车有着极深刻的印象,恐怕还真会被靳炬给骗了。

    “本王指的是那辆马车的主人。”他瞥了一眼装傻充愣的靳炬,没好气说道:“不瞒靳统领,方才本王与本王的六王叔,就在城外的十里亭迎接那一位……”

    靳炬脸上泛起几分不自然的怪异神色,但似乎仍不打算放弃。一脸无辜地说道:“末将真的不知道肃王殿下您指的是何人。”

    赵弘润感觉自己真的要翻白眼了,摇摇头无奈地将话给挑明了:“南梁王!”

    “……”

    听闻此言,靳炬顿时露出了尴尬至极的表情,讪讪地望着赵弘润,良久才小声致歉道:“肃王殿下莫怪。实在是此事干系甚大,末将……”说到这里,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话的可信度,压低声音透露道:“殿下可知,方才是何人在此地迎接那一位?”

    见靳炬的神色诡异非常,赵弘润好奇地问道:“难道是东宫?”

    “乃三卫军总统领……李钲大人!”

    “那是谁?”赵弘润愣了愣,诧异问道。

    “……”靳炬瞪大眼睛瞅着赵弘润,旋即才小声向这位肃王殿下解释。

    原来,三卫军总统领,指的是兵卫、禁卫、郎卫这三支大梁京师卫戎的总大将,是禁卫军统领靳炬、郎卫军统领周骥等人的顶头上司,李钲。

    据靳炬隐晦地透露,李钲与百里跋、徐殷、司马安等人一同曾为魏天子皇子时期的宗卫,而且,此人乃是宗卫长,就跟赵弘润身边的沈彧地位相当。

    毫不夸张地说,李钲替魏天子操控着大梁附近的军方力量,是一位并非驻军六营大将军,但手中权力却比那些位大将军还要大的大人物。

    皇宫内竟然还留有一位父皇在皇子时期的宗卫?

    赵弘润心中不禁有些吃惊,不过仔细想想,这并不奇怪,毕竟似三卫军总统领这种紧要的职位,自然要留给最信任的宗卫。

    若是有朝一日赵弘润得势了,他也会将最紧要的职位交给其最信任的宗卫长沈彧,反过来说,这也是众宗卫们的奔头。

    这正是宗府制的立身根本,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三卫军总统领李钲亲自在皇宫宫门迎接南梁王赵元佐,这意味着什么呢?

    赵弘润感觉心中的八卦之火越燃越旺。

    要不要去偷看一下呢?

    赵弘润舔了舔嘴唇,颇有微蠢蠢欲动的意思。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四章:兄与弟(二)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ps:祝诸位书友五一节快乐。另外,恕我多嘴:望诸位书友在这种节假日能多陪陪家人,尤其是逐渐老迈的父母,毕竟,人生真的是很短暂的,莫要让亲情蒙憾。最后,欠的章节我在节日后补上,这个月真的挺忙的,各种事,九号还要去参加我朋友的婚礼,哎。

    ————以下正文————

    事实上,南梁王赵元佐返回大梁的消息,自打他那辆破旧的马车驶向皇宫时,就已经被有心人发觉了。

    似这种大事,根本藏掖不住。

    毕竟那可是南梁王赵元佐,被流放在外整整十七年首次返回大梁的王爷,相信这则消息只要再过一两日,就会迅速演变成风暴,瞬间取代前一阵子冶造局与兵铸局的赌局、取代汾陉塞大将军徐殷被怀疑谋害楚国使节熊汾一案,成为了大梁城内目前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奇事。

    而消息更灵通的朝中官员,事实上此刻已得知了消息,对此议论纷纷。

    也难怪,毕竟赵元佐的身份太敏感了,他是助纣为虐、协助当时皇长子赵元伷,与如今的魏国君主赵元偲为敌的人,是一位曾举兵谋反的皇子(王爷)。

    “靖王……陛下竟然将靖王召回了大梁。”

    在兵部尚书李鬻的府上,其长子,兵铸局局丞李缙一脸难以置信之色。

    他口中的靖王,便是皇子时期时赵元佐的王号。

    “噤声!”

    一听到靖王两字,李鬻下意识地呵斥了儿子,毕竟。靖王二字那可是犯禁的词,是一个被封藏了整整十七年的王号。

    尽管魏天子如今将赵元佐这位曾经的兄弟召回了大梁,但谁能保证魏天子心中当真已淡忘了当天的事?

    但凡这种时候,说错话那可是相当要命的。

    “是南梁王。”李鬻沉声更正道,

    李缙不傻,一听这话便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点头附和:“对对,南梁王……”

    李鬻满意地点了点头,旋即疑惑问道:“你是如何得知的?”

    李缙面色有些尴尬。

    见此,李鬻也就不去追问了,毕竟这个当下,他儿子会露出这种尴尬的神色,想来应该是与冶造局的事有关。

    而在这件事上,李鬻亲自前往垂拱殿向魏天子求情,请后者介入兵铸局与冶造局的赌约。也谈不上是什么光彩的事。

    不过半响后,李缙主动含糊地道出了缘由:“孩儿从皇宫出来时,碰巧瞧见三卫军总统领李钲,在宫门附近将那一位接入宫中……”

    不得不说,那一幕,真是叫李缙大惊失色,连忙来到父亲的府上探寻消息。

    毕竟他父亲那可是兵部尚书,论消息获取。自然要比他这个兵铸局局丞来得灵通。

    而让李缙意外的是,他父亲似乎对于曾经的靖王赵元佐返回大梁并不惊讶。仿佛早已知情一般。

    见此,李缙小心翼翼地试探道:“父亲,莫不是您早已得到此事?”

    别以为他们的父子,李鬻就会将所知的一切告诉儿子。唯有经历过太多事物的人才会懂得,有时候知道地太多,那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这会儿。李鬻在打量着李缙几眼后,倒是捋着胡须说道:“既然南梁王已至大梁,为父告诉你也无妨。……不错,为父早在一个月前,便已得知南梁王将返回大梁。”说到这里。他喃喃说道:“不想竟连李钲大统领也出面了……方才在宫门外,可谓是暗潮涌现吧?”

    李缙没有问您既然早已得知却为何不告诉我这种傻话,很显然,似这等大事,魏天子事先必定会封锁消息,若是他父亲李鬻罔顾魏天子的禁止,私下将这则消息透露给他这个儿子,一旦这个消息不慎走漏,那李家可就要倒大霉了。

    这可亦是欺君之罪!

    望了一眼父亲,李缙点点头说道:“据孩儿所见,南梁王身边那五名宗卫,与李钲大统领那简直犹如……犹如仇人见面。不过,被南梁王喝止了。”

    “唔。”李鬻点了点头。

    “父亲,南梁王被流放十七年,陛下突然召见,不知所谓何事?”

    “……”李鬻想了想,觉得事到如今也没必要瞒着他这个在兵铸局担任局丞要职的儿子了,闻言正色说道:“你还记得,一个月前怡王从陇西返回大梁么?”

    他口中的怡王,指的便是赵弘润的六王叔,怡王赵元俼。

    “嗯。”李缙不解地点点头,心中很是纳闷,他不明白,南梁王赵元佐被魏天子召回大梁,这与怡王赵元俼一个月前返回大梁有何联系。

    也难怪,毕竟陇西势危的消息,唯有少数人知情,除了赵弘润因为他与其六王叔赵元俼的关系,后者并未隐瞒他以外,魏天子只将这则消息透露给了宗府宗正赵元俨、六部尚书、以及以蔺玉阳为首的三位中书大臣。

    不客气地说,李缙虽然也身居朝中要职,但离第一时间被魏天子告知这种关键消息,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

    “怡王返回大梁时,曾向陛下禀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