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长子郭海洋也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军校,经过两年努力成为了海军战列舰从六品船长。

    郭怀一把这几年做生意赚的银子包括军功赏赐的银子全部拿出来,一共购买了三百股。

    黄家体系购买力惊人,所有的军民都踊跃响应家主号召,两个多月时间直接消化了十二余万股。

    获得了大量资金,黄胜有钱当然更加有个性,“华夏发展”的武备订单下达了一千余万银币。订购了战列舰、巡航舰、驱逐舰、火炮、燧发枪、铠甲等等不一而足。

    “华夏发展”既然是商业运作的国家机构,当然要核算利润。

    购买的所有武备和作为股本的现有武备都按照市场化运作,因此黄胜没有拿一枚银币现金就让十八万军人、水手都拥有一股,此外自己还拥有八万股。

    因为黄胜划归“华夏发展”的新式战船大大小小足一百五十艘,商船有三百艘,火炮、火枪、铠甲等等若干,股本达到两千六百万银币。

    黄胜没有把这些财富都算作自己的,而是让所有的战士共享,让他们每年参与分红,让他们荣退后多出一份保障。

    十一月二十八日,“华夏发展”第一次股东大会顺利召开,十八位董事也选出。

    没有人懂需要监事会,黄胜自己是董事长,对接下来几年的运营负责,不担心有侵害股东利益的事情发生,因此没提。

    吴襄当然是董事之一、勋贵里还有成国公家朱大成、魏国公家徐文爵、英国公家是老夫人持股,代言人是张有德,嘉定伯周奎也是董事。

    周奎这个守财奴见识了琼崖郡王的地盘,下了决心两头下注,他居然拿出十万个银币的存单参股。

    田弘遇和几个外戚也出股本积极参与,他们一致推举周奎为外戚代言人,一共有八千股。

    由于投资人投资热情高涨,八十万块银币已经不足以进入董事会,但是周奎乃是大明皇帝的老丈人,因此投资人让着他才得以成功。

    蓝彩儿的生意做得好,“谢馥春”已经成为大明响当当的著名品牌,每天淌金流银理所当然。

    她居然提前在“华夏大钱庄”抵押了许多不动产,拉上蓝媚娘、荷香、赵蕊、白牡丹、徐佛家、柳如是、白赛雪、如梦等等凑出资金购买了九千八百股也成为了“华夏发展”的董事。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

第六百三十七章:不择手段

    何自在、高见、张有德、张凤仪、徐有宽等等董事都是达官贵人的代理人,最少代理一万股。

    有多少是他们自己的黄胜管不着也不用管,一切以所代表股本实力决定发言权。

    张凤仪之所以能够成为董事会成员是黄胜刻意为之,她和马香菱带了十八万银币的汇票可不是来参股,而是来购买火器。

    黄胜答应赊欠两千支滑膛枪和二十门滑膛炮给白杆兵,让张凤仪把汇票入股“华夏发展”,并且主动找了十几个没有太大背景的四川的投资者,他们都是投资几万到十几万银币不等。

    黄胜指令这些四川投资者推举张凤仪为代言人,这样一运作张凤仪就是一万二千七百股的代言人,因此占了一个董事会席位。

    十几个来自四川的豪商不但不反对而且乐开了花,白杆兵的武力人人知晓,秦良玉的威名蜀中尽人皆知。

    他们的代言人是秦良玉的媳妇当然求之不得,本来他们就得不到董事会的名额当然没有发言权,如今倒是有了可以建言献策的渠道。

    大会宣布以后每年的十一月二十八日是“华夏发展”的业绩发布日,十二月十八日是所有的股东分红日。

    “华夏发展”也必须纳税,税率沿用太祖所定三十取一,也就意味着“华夏发展”一年的营业额如果是三千万银币,黄家体系可以收取一百万个银币的税收。

    “华夏发展”现有商船三百艘,即将购买的在建商船又有一百余。

    以跑一趟南洋来回三个月计算,一年三四趟总会有,一船一趟营业额保守估计也会超过十万银币,“华夏发展”第一年的营业额应该不会低于一亿枚银币。

    这也意味着黄胜可以收取超过三百万银币的税收,其实政府无需自己捋起袖子做生意,收税多稳当。

    黄胜对还有二十余万股没有售出也做了说明,“华夏大钱庄”包销这些股份,如果销售不理想也无伤大雅,“华夏大钱庄”可以也成为大股东之一。

    所有的投资者都成为了股东,此时此刻考虑问题的立足点完全不同。

    他们都纷纷表示内地还有太多雄厚的资本没有来参加会议,他们只要把这两个月的所见所闻略微透露,剩下的股票有可能根本不够卖。

    这些股东还表态,这一次准备不是太充分,他们回家后还会劝说家主把压箱底的银子都拿出来参股,有可能现有股东再努力一把,二十余万股就所剩无几了。

    这是人之常情,在对新生事物不太了解的情况下,任谁也不会把所有的资金孤注一掷。

    但是经过实地考察,通过接近一个月参加探讨,太多股东意识到“华夏发展”的风险系数为零,回报率远大于一成。

    投资人现场认购股票那是嫌少不怕多,可惜苦于携带的汇票数目不足。

    他们想着家族还可以筹集到更多资金,回去后说服合伙人倾尽全力拿出银子当然会能够更多买进股票。

    最后一天召开了“华夏发展”三年发展规划会议,董事长黄胜主持,十七位董事会成员列席。

    参加会议的股东足一千五百,还有许多股东因为刚刚修建不久的“旧港大剧院”容纳不下,只能在场外听实况转播。

    这个时代哪有实况转播,那是黄胜别开蹊径,让参加服务的秘书团队,现场速记各位代表的讲话,轮流去场外鹦鹉学舌,那里有一千余股东,其中有远道而来的投资人也有黄家体系的军民。

    其他讲话内容就不一一叙述,但是必须提一提黄胜一段比较前瞻的讲话内容:

    “……诸位“华夏发展”拥有坚船利炮,拥有无可匹敌的猛兵,今天又获得了足够的发展资金,有了这些就够了吗?“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股东都在侧耳细听,黄胜顿了顿的继续演讲:

    “本王认为远远不够,‘华夏发展’还需要源源不断引进人才,唯有获得人才,使用人才,方能真正良好地大发展。

    因此诸位股东回去后需要帮助‘华夏发展’寻觅、挖掘人才,引荐人才,想方设法让人才为‘华夏发展’工作,如果他们不肯来,咱们使用绑架的手段都可以考虑。”

    台下哄笑起来,引来一阵交头接耳。

    黄胜接着道:“诸位不要发笑,人才太重要,如果不能被‘华夏发展’所用,说不定会被对手使用,历史上太多经验告诉我们,抢人才要不择手段。

    ‘萧何月下追韩信’所为何来?人才难得尔。韩信脱离项羽,使得西楚霸王少了一员良将,多了一个可怕的敌人。

    ‘华夏发展’不可沽名学霸王,对于不肯投效的人才大可使用非常手段,当然大家要注意,不能害了人家性命,把他绑来‘南华岛’不由得他不回心转意。”

    台下又是哄笑四起,吴襄和朱大成几个凑趣道:“王爷放心,我们都晓得如何做了,绑人咱们拿手得很,哈哈哈……。”

    为了“华夏发展”更好地发展,董事长号召大家不择手段,太对大家胃口,所有的股东都听得津津有味。

    黄胜道:“人才不分种类,哪怕是一个卑贱的匠户,只要他有好手艺,就是本王口中的人才,有好医术的也是,懂得天文地理、修建水利、了解风土民情的当然更加是,诸位要花心思去挖掘,潜力在民间。”

    “黄家体系为什么铸造的火炮比人家的打得远?黄家的战船为什么比人家的跑得快,这些就是许许多多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如何让‘华夏发展’永远保持先进性,唯有不断挖掘人才,使用人才……。”

    董事长把对于人才的渴求提高到如此地步,诸位股东都表态回家后会想方设法寻访能工巧匠,争取把发现的人才全部招募为“华夏发展”员工。

    一帮勋贵更是拍胸脯打包票,以后大家都是“华夏发展”的股东,都是自己人,如果发现了人才搞不定,不要紧,只要联络我们,不管多难,咱们都能够弄来。

    连锦衣卫、东厂的人都参与起哄,叫嚣大明就不可能有他们摆不平之事。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

第六百三十八章:慢慢挖掘

    豪商和官僚资本代言人的投资之旅完美收官,他们留下汇票、存折带走了希望。

    大多数人表态会尽快安排一部分家族子弟来“旧港”置业做生意。

    人都是越学越精明,开发“华夏岛”时,前去置业的第一批商家购买的店铺和住房如今已经翻了倍。

    “南华岛”如此大,自由贸易港发展的势头该有多么强劲?

    领先一步抢占商机每一位商人都不含糊,况且大明刀兵四起,怎么着也得狡兔三窟才能够使家族屹立不倒啊!

    因此乘着地价便宜的时候,转移一部分产业移民一部分子弟来“南华岛”落地生根是首选。

    黄胜太忙了,模特美人想要单独跟他说些知心话都找不到机会,工作中的男人其实最有魅力。

    马香菱每天都要来看看自己的情郎,哪怕没能说千言万语,但是能够得到一个眼神都感觉甜如蜜。

    模特美人知道情郎刻意让嫂子成为“华夏发展”董事之一是抬举她家,自己以后跟着过一辈子的男人不仅能够指点江山,还能够体贴入微,如此良人千里难寻啊!

    彩儿意识到家里不仅仅要添丁口,马上应该会再添美娇娘,她一直比较照顾马香菱,经常拉着她做事。

    许多来宾都认识马香菱,发现她陪着蓝彩儿一起安排大小事宜心里都有数了。

    “战神”和白杆兵联姻当然是强强联合,以后天府之国又会被琼崖郡王染指,怪不得张凤仪居然也是“华夏发展”董事会成员。

    已经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投资人考虑问题完全不同,他们一个个都期望琼崖郡王势力越大越好,人人都乐意黄胜和马香菱喜结连理。

    吴襄这时又开始表现自己,他决定亲自去四川石柱下聘礼成为琼崖郡王的大媒,他还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把崇祯皇帝的老丈人游说了。

    周奎也一口答应成为媒人准备和吴襄一起在明年正月跑一趟天府之国。

    黄胜忙得不可开交,再次娶美娇娘压根没想过,可是眼睁睁马香菱过了年都二十一了,在大明是笃笃定定的老姑娘,再不出嫁就会成为笑话。

    吴襄拉着周奎自告奋勇去四川保媒,黄胜当然表示感谢,有两位伯爵去和秦良玉交涉,想必面子足够。

    蓝彩儿帮着张罗了丰厚的聘礼,两位伯爵年后就会去四川,张凤仪乐滋滋带着小姑子回家敬候佳音。

    投资人陆陆续续带着满足回家,“华夏发展”募股成功,投资“南华岛”的资金缺口的问题围满解决。

    荷香还报告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黄家大军已经成功占领亚齐王国首都大亚齐,这个国家正式宣布退出历史舞台。

    灭了一个国家当然获得了这个国家的财富,初步统计缴获贵金属的价值相当于三千万枚银币,这不包括土地和不动产。

    进一步统计还在进行中,但是时间会很长。

    毕竟有许多这个国家的财富被转移到了山里隐藏,慢慢挖掘出来需要时间,但是可以肯定,这个国家的贵金属应该远远不止这些,应该至少还有两三倍。

    黄胜不是守财奴,这些财富取自“南华岛”还会投入此地,大规模路桥建设的资金完全有了着落。由此可见殖民和掠夺真的可以飞跃式发展。

    十几万移民已经在改建亚齐王国首都大亚齐城,这里位于“南华岛”西北头,滨亚齐河口南岸,当马六甲海峡北口西岸,地理位置重要。

    黄胜把这个建设中的城池命名为“唐城”。“南华岛”上的大规模建设如火如荼,黄家私兵已经组建了若干以百总、把总为基础的清缴部队进入巴里散山脉。

    高峻的巴里散山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绵亘三千余里,其中最高峰海拔达七八里。如此辽阔的山区有多少土著躲藏谁也无法估计,为了永绝后患为期一年的清缴行动开始。

    参与行动的官兵高达十五个千总,为了提高效率还抽调了三万刚刚参加训练不久的移民青壮随军服务。

    吴襄临别之时带着祖宽来见面,其实黄胜和祖宽见过几次,当年他曾经带着几百兵丁参与修建黄家山岛。

    祖宽这个人也是记载明史的人物,如果不是黄胜插一杠子,他现如今有可能做到大明参将或者总兵官。

    此人打流寇功勋卓著,没有投降建奴,最后好像是被崇祯皇帝以“失陷封罪“处死。

    祖宽识字,有武力值,黄胜让他留在身边做一个亲兵,多读黄家出版的新教科书,争取在下一次军官考试时过关。

    祖宽见琼崖郡王不忌讳他,留他在身边当亲兵,乐坏了。

    大明的潜规则,亲兵得到提拔的几率最高,他立正敬礼大声道:“报告,小的谢谢王爷厚爱,小的一定努力学习,下一次考试一定能够通过选拔。”

    祖宽这倒是不吹牛,他这两年闲的慌,把黄家军官考试必读的几本书都细读过,通过初级军官选拔完全没问题。

    黄胜微笑着道:“稍息,祖宽,本王期望你能够尽快适应黄家军法,改掉以前在辽东军队时的陋习,这个世界大着呢,建功立业的机会多不胜数。”

    祖宽道:“小的喜欢黄家军法,一直在研读新学,小的一定会努力不懈。”

    黄胜道:“本王知道你是一条好汉,期望你以后能为大明开疆拓土!”

    祖宽站得更加提拔了,此刻他热血上涌,道:“小的会永远效忠王爷至死不渝。”

    黄胜拉着吴襄的手哈哈大笑道:“本王不会让麾下轻易牺牲,本王要让所有出生入死的兄弟封妻荫子享受富贵荣华。”

    吴襄凑趣道:“跟着王爷干最舒心了,下官也以王爷马首是瞻忠心不二。”

    祖宽心里思量,琼崖郡王了不起,连吴襄这个大明伯爵都表示效忠,此次来“南华岛”的大明文武多不胜数,有多少是准备铁了心追随?

    他暗自庆幸能够在而立之年得遇明主,他也暗暗发誓早建功勋让所有人看看我祖宽的能力。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

第六百三十九章: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黄胜在开疆拓土无暇他顾着实便宜了红歹是。由于宣大边军参与围剿流寇,本来就比较空虚的防线兵力被抽调,部署更加促襟见肘。

    后金军会再次绕道蒙古越过蓟镇,选择攻击宣大根本没有哪一位大明文武想到,战况当然是一边倒。

    红歹是率军轻轻松松攻占了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高三丈八尺的得胜堡,参将李全自杀身亡。

    如此雄关被一鼓而下大大提振了鞑子、建奴这些强盗们的信心。红歹是也有些意外,没想到大明居然空虚如斯。

    后金入寇依然是为了抢掠而来,他们的行军路线经过策划,尽量扫荡更广阔的地域。

    他们的作战计划本身,没有针对任何军事目标,就是为了抢劫,他们不仅仅要金银财宝还要大牲口、女人、壮丁。

    后金军再次体现了强盗本色,即便红歹是人模狗样建国成立六部,根本没能将这支以抢掠为生强盗集团改造为真正的军队,因此建奴依然保持着通古斯野蛮人嗜血贪婪的本性。

    大明城池如此好打,强盗们当然再接再厉,他们接下来就围攻怀仁县以及井坪堡、应州等地。

    这一次红歹是学得无比精明,他根本不派兵守卫任何拿下的城池,而是抢光后就放弃,大军接着抢下一座。

    但是红歹是真的下达命令给八旗子弟,以抢物资人口为目的,不许故意屠杀妇孺、老者,扔下他们自生自灭。

    红歹是的人口比例有些失调,高丽人占比太高,他这一次准备多掳掠汉人回家掺沙子,让汉民和高丽人混居互相监督、互相拆台。

    奴才们有了竞争对手,后金才便于管理。

    出身辽东系的总兵官曹文诏乃是一员猛将,他同总督张宗衡驻守怀仁坚城,红歹是见此城难啃选择放弃。

    崇祯七年八月,后金军撤围怀仁攻大同,曹文诏移兵驻扎大同镇城继续和建奴对峙。

    曹文诏相当有血性,主动带兵出城攻击后金军,可惜麾下战斗力跟人家不是一个档次,大败亏输损失两千余人逃入大同城,接着固守待援。

    因此曹文诏得了一个坏名声,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他打流寇真的很猛,属于以一当十的存在,经常率领一千关宁铁骑追着数万流寇狂殴。

    可是跟建奴干上立刻就被人家打得满地找牙,而且根本没有找回场子的实力。

    后金军自进攻发起之日,一个月内,明军大同防线被全面击破,各地纷纷失守,曹文诏虽然自己很猛,盖不住手下太弱,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困坐愁城。

    击破周边地区后,皇太极开始集结重兵,攻击大同。

    大同是军事重镇,一旦失陷,后果不堪设想,就兵力对比而言,曹文诏手下只有两万多人,而主力关宁铁骑,只有一千人,失陷只是时间问题。

    由于黄胜的横空出世,历史上的关宁铁骑和如今的辽东系骑兵不可同日而语。

    原因之一当然是祖大寿被朝廷斩杀,吴襄去京师当了勋贵,三桂子成为了烈士,祖大乐之流投降了建奴,辽东系将领分崩离析。

    原因之二,就是黄胜不太地道,只要被他看上的那些能打的辽东骑兵,如今都成为了黄家私兵,如郭三喜那样的猛人少了,关宁铁骑的质量当然下降。

    因此曹文诏的关宁铁骑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堪忧,本来历史上的关宁铁骑也仅仅能够和建奴打一打而已,战斗力比人家差一个等级,如今当然差得更多。

    红歹是如果不惜代价是能够拿下大同,可是拿下这里干什么?城池又搬不走,后金军又不可能长期驻守此地,使自己失去机动力。

    建奴、鞑子联军在大同城下尝试攻打了三五日觉得不划算,再次放弃攻打曹文诏驻守的坚城,继续往东挑软柿子捏。

    曹文诏本来还以为自己可堪一战,但是现实狠狠地打了他的脸,他见后金军放弃攻打大同,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只盼着建奴早日退走,哪敢出城追击建奴玩火**。

    红歹是接下来就如入无人之境,代县知县黎壮图投降了,代县唾手而得,紧接着繁峙县、灵丘县又被一鼓而下……。

    后金军越过灵丘继续东进离皇都只有三五百里,以建奴骑兵奔袭的速度一两日就会杀到京师城下,噩耗传到京师,衮衮诸公手足无措,京师再次戒严。

    山海关总兵黑虎受命带上四千人马救援京师,兵部命令他驻防蓟镇密云。登莱总兵鲁承祖奉命带上三千人马到达京畿,兵部命令他驻防昌平。

    在永平府抚宁管理黄家屯田的何桂兰得知建奴进犯极度紧张,还好这里有以齐大山、包猛子等等为首的军情处特工,他们都兼职永平府的低级武官,什么巡检、团练等等不一而足。

    军官、乡勇、‘华夏大钱庄’警卫全部集结,坚壁清野正在进行中,哨探和专业特工放出一百里外及时了解战况为老百姓转移争取时间。

    敌人敢来,咱们就敢打是黄家体系一贯作风。建奴犯境,北直隶军民惊慌失措,恰恰相反,黄家体系的军官和乡勇一个个摩拳擦掌。

    永平府针对建奴入寇的演习进行过多次,许多基层军官和乡勇都开始厌烦,老是训练不开打人人觉得没劲,现在貌似机会来了,人人都想着是不是能够捞到金勋章。

    叶成经如今高升永平府正六品同知,他得知建奴犯境不仅不紧张反而特别兴奋,带着三百家丁主动来到京师城外勤王。

    这小子有钱和黄家关系融洽,所以他家家丁的装备和训练完全按照黄家骑兵标准,几个头目也是聘请的黄家退役骑兵。

    叶家在朝廷的关系网比较复杂,关照叶成经的大有人在,他作为一个文官主动勤王当然获得一片赞誉,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叶成经被兵部安排在良乡驻扎,从山东到来的几千人马归他节制。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

第六百四十章:不是来拼命

    京师再次物价飙升,由此可见大明的官吏有多么混账,有了前车之鉴还没学会统筹、配给供应粮食,有可能不是他们不会,而是哄抬物价有利于他们。

    黄家开设的粮行照旧按照人头以一石大米两千五百文华夏通宝卖粮食,还是以发放口粮的模式集中家无隔日粮的青壮搞卫生、维持秩序。

    王恭厂商业街和以前有了一点点不同的地方,就是猫特别多,那是已经为黄家体系服务的医学家吴有性的提议,黄胜得知后认为有道理,大力支持。

    瘟疫的一种也是多发的一种就是鼠疫,顾名思义老鼠传播病毒,猫捉老鼠会使得老鼠大量减少,当然会有效遏制这样的流行病。

    因此黄家体系大量养猫防鼠患,这样做不仅仅能够减少老鼠传播疾病,还保护了老百姓的存粮,何乐不为?

    因此在京师的黄家体系工作者都养猫,大钱庄、邮局、粮行当然大量饲养。

    黑虎、鲁承祖的人马打着“战神”大旗布防到位,并且高调表态如果建奴敢来,他们会集中兵力拼死攻击,绝不会让后金军前进一步。

    崇祯皇帝担心尾大不掉,不想用“战神”系人马,可是现实很残酷,京畿八百里范围居然没有几支让他能够放心的军队。

    皇帝需要可以信赖的队伍可来守卫京师,当然非“战神”系人马莫属。

    黑虎、鲁承祖两位总兵来到京师外围,并且放出豪言壮语,皇帝连日紧绷的神经放松了,安心了不少,夜里终于可以睡得着。

    崇祯派出兵部武选清吏司正五品郎中高智谋临时担任黑虎、鲁承祖两路人马的兵备道,负责粮草军饷的发放。

    高智谋一句废话都没有,欣然领命带着一百余家丁即刻出京师,在诸多文官不敢临危受命之时,高智谋如此勇于任事,崇祯皇帝颇感欣慰,着实给了高第不少赏赐。

    文官管理各路人马的钱粮,可以捏住武将的命门,这是大明朝廷的成例,以文制武罢了。

    殊不知,黄家体系出兵都是自筹钱粮,朝廷哪里能够制衡,但是自己人高智谋的到来还是得到了黑虎、鲁承祖热烈欢迎,几人商议后准备在京师外狠狠地教训建奴建功立业。

    “战神”大旗出现,范文程的情报网马上获知。

    几天后红歹是就知道在密云、昌平有超过八千黄胜的队伍,据报永平府可能有几万黄家乡勇在集结之中,他们随时准备参加京师保卫战。

    红歹是知道情况后,害怕了,万一自己的劫掠大军被“杀神”的人马堵在明国京畿之地麻烦就大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十之**。

    他果断放弃再次劫掠大明京师周边的打算,准备再抢一些地方得些便宜后回家,让那个“杀神”的人马等着吧,咱们大金军为了发财而来才不去和他们拼命呢。

    这时京师军民文武已经安心不少,因为不仅仅有“战神”人马驻防京师外围,宁前道成大事也率领关宁铁骑四千来增援,他被兵部命令驻扎在通州。

    还陆陆续续有勤王兵马来到,在京畿之地聚集的明军很快超过十万,貌似京师安全无虞,崇祯皇帝终于彻底放心。

    可惜十余万人马齐聚,朝廷居然安排分守各地,根本没有委派一员大将集中兵马主动和来犯之敌决战,害得想战的高智谋、叶成经、黑虎、成大事他们郁闷无比。

    当然,大部分明军将领乐得如此,他们跑来京师城外武装游行一番,捞足了表现还没有伤亡太划算。

    八月底,左守权带队,五百乡勇推着三百辆独轮车运送一千二百石大米前往大同,随行的有去“华夏大钱庄”大同分号工作的员工三十几人。

    这一次的队伍和以往有所不同,有个大明文官老爷李中正带着七个家丁随行。

    李中正固守伊阳县的事迹被朝廷表彰,他由正六品兵部车驾司经历连升两级被任命为正五品大同兵备道副使。

    朝廷这个委任当然是看中了李中正善守,派他去大同任兵备道副使就是加强大同的守备力量。

    李中正得到任命,也得到即日起程的催促。

    建奴入寇,宣大两镇打得一团糟,李中正大有可能走不到大同,在路上就会遭遇不测。

    兵部的同事知道“华夏大钱庄”和粮行每个月都要跑一两趟大同,黄家人的武力值众所皆知,他们告知李中正找黄家运输队同行应该安全无虞。

    李中正得到这个消息很高兴,他本来就和黄家人拉上了关系,当然愿意再进一步。

    他亲自找到“华夏大钱庄”联络黄家负责人,左守权接待了他,一番攀谈,左守权承诺会安全把李中正一行送入大同城。

    京师到大同这一段官道左守权已经走了太多次,往内地运粮都是采取这样的笨办法用人力轮番推着独轮车千里运输。

    每一次去的人少了不行,一路上盗匪、山贼多如牛毛,没有实力的队伍上路根本走不到地头,人多了也不好,山区的道路不好走,造成拥堵更加效率低下。

    因此左守权带领麾下大多数采取以五百人为单位进行换班运输,每个月都会出发两三拨人。

    左守权这一次运气不好,走到竹帛口外就得知后金军在大同城下劫掠,貌似前路不通。

    因为总兵官曹文诏被建奴打败损失几千人,如今根本没有实力再战,只能选择龟缩防守。

    竹帛口在太原府繁峙县境内,是大明内长城上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关口,位于大同通向北直隶迂回京畿的要冲道路上。

    竹帛口往北是一条狭长的盆地通向大同,往南是一条起伏不大的川谷通向茨沟营堡、吴王口、阜平、保定。

    这里地势险要,隘口两侧是陡峭的岩壁,山谷最窄的只有十几步,真可谓咽喉要地。

    过了竹帛口之后往北走,便是代州、繁峙县所在的狭长盆地。顺着盆地再往东北走,就是灵丘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