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有许多西夷认为很先进的学术黄家嗤之以鼻,学员们也会耐心听下去,黄家会取长补短,或者引以为戒,积累起丰富的知识、见识为黄家蓬勃发展扩充知识面。

    现在教书的西夷有了一百多,军校里也有好几十,黄家所有的船长都能够掌握两套以上的航海技术,在茫茫大海上定位可以用大明传统的罗盘加牵星板,也可以用英国航海家约翰戴维斯发明的象限仪。

    当然罗盘现在已经被带有刻度的指南针代替,牵星术这个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航海发明之一如今还在广泛使用中。

    黄家缴获了大量西夷战船、商船,随船当然缴获了许多五花八门的书籍,其中工具书、哲学、天文学等等科技书籍也不少,航海图更多,西夷航海的定位、测量等等工具几乎应有尽有。

    黄胜来自现代,可从来没有看不起在大航海时代呼风唤雨的西洋人,所有的西方工具书都被翻译,所有的工具和不同于大明的定位、测量方法都要搞懂理论依据记录成文字。

    如此做派,不断完善的黄家海军操典当然是博采众长。

    去年主动请求去辽东参战的三千余车把式已经全部获得自由,他们每人都得到了不低于五十两赏银,只有个别人故土难离回家了,绝大多数都回家拖家带口来“华夏岛”安家落户。

    这些人大部分成为了拿一两四钱银子一个月的缁重兵,也有几百人成功的当上了拿一两八钱银子的第一辅兵着甲马车夫。

    他们成为黄家自由民的消息让还在劳动改造的其他人羡慕不已,包括历次被作为汉奸劳改的三千余人。

    听说黄家还要招募随军劳力出征南方,劳改犯全部报名接受挑选,有五千余高丽人也闹着要参战,许多人还咬破食指写下血书表忠心。

    民心可用,黄胜当然来者不拒,准备全部带去安南拓土,他们的劳动岗位空出自然会有太多人来补上。因为攻取大越国后黎朝会有太多不肯臣服的人被送来这里劳动改造。

    老爷来到“华夏岛”指导工作,赵蕊最开心,每天快乐得如同小姑娘,女儿黄馨已经三岁,一点也不调皮,可能被赵蕊以女驯、女戒为基础的封建残余教育荼毒了。

    赵蕊如今只有一个期盼,她想替老爷再生一个儿子,当然抓紧难得独占宠爱的机会。

    黄胜牵着女儿挽着爱妾漫步华夏城,这里主体建筑已经完成,鳞次栉比的小楼,宽广干净的石质街道熙熙攘攘,临街商铺的伙计吆喝声不绝于耳。

    这个城市已经有了十几万常住民,整个“华夏岛”有居民不下三十五万,不全部是黄家人民,外来定居的商贾比比皆是。

    当然是大明人居多,西洋人、东洋人、吕宋人也不少见,人数有三五万之多,反而几乎看不见高丽人。

    这一次带着五千被限制自由的高丽劳工去安南拓土,“华夏岛”上的高丽人恐怕成为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也未可知。

    黄胜设身处地看到了自己的海外第一块领地,意识到这个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由贸易岛前景一片光明,叮嘱爱妾赵蕊要解放思想海纳百川,只要不携带武器的商船都可以允许他们进港来贸易。

    只要按章纳税,商贾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不论国籍,当然敢触犯黄家法律也绝不姑息,给予严惩。

    “华夏岛”的商税也是照搬欧洲斯堪的纳维亚抽税方法,商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黄家俘虏的欧洲商人、水手太多,把各国港口的税率摸排得一清二楚。

    为了刺激贸易,“华夏岛”的关税是各国平均值的一半,这里还可以提供维修船舶的有偿服务,需要补给也是应有尽有。

    赵蕊是事实上“华夏岛”的最高民事官,没人不服。

    不仅仅是她家主爱妾的身份,而是太多民事官和军官是她的学生,这就是黄胜一开始由于读书人太少让所有识字的女子都帮着教家丁识字的好处体现了。

    汉人最是尊师重教,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赵蕊的地位当然超群。

    黄胜在“华夏岛”自然住进信海君的王府,李国助这个信海君自觉得很,上一次阅兵式过后根本没有再来“华夏岛”,他现在实力见长,动了拿下平户岛自立为王的心思。

    他现在勾结荷兰人对付日本萨摩藩,荷兰台湾长官彼得奴易兹不是如历史上那样被判刑免职,而是继续在做台湾长官。

    这完全是由于彼得奴易兹得到了跟黄胜签署的贸易条约,让荷兰东印度公司得到了暴利。

    又由于滨田弥兵卫事件的当事人阴差阳错全部被黄胜斩杀,荷兰没有跟日本幕府进行旷日持久和谈的结果。

    东印度公司在日本的贸易受到日本幕府诸多限制,又有太多商人被驱逐,彼得奴易兹跟日本是旧怨未了又添新仇,跟中国船长李国助一拍即合,相约攻击萨摩藩实际控制的几个岛屿。

    荷兰人欲取萨摩藩的领地琉球群岛、大隅群岛从而控制这里的航线达到控制日本贸易的战略目的。

    李国助想得到平户藩的领地平户岛,如果力所能及不介意拿下五岛列岛,他的目的是裂土封王,这完全是黄胜运作夺取济州岛刺激了他。

    李国助幻想如黄家那样经营一个大岛屿,世世代代成为独霸一方的岛主。

    黄胜见到了李国助信使,见他有雄心壮志很高兴,当即表态大力支持。

    这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因为李国助是实实在在的盟友,助他夺取平户岛和五岛列岛对自己大有好处。

    黄家燧发膛线枪成为流水线制造的工业产品,零部件加工速度得到了提升,可是局限于膛线枪管的瓶颈,导致除了枪管其他零件产能过剩。

第四百七十五章:汉人带刀行

    黄胜别开蹊径要求大量生产燧发滑膛枪配传统圆形铅弹,这种枪支将要成为面向市场销售的军火,六磅滑膛炮也在此列。

    不拉膛线,火枪产量果然立马上来了,以后大规模准备乡勇滑膛枪成为了可能,滑膛枪的使用寿命还大大高于膛线枪,保养也容易许多。

    黄家出品的燧发滑膛枪比鲁密铳重量轻,可以装三棱军刺,由于广泛使用定装颗粒火药,气密性又好于鲁密铳,有效射程因此提高了十几步。

    关键是质量好,不是如鲁密铳那样的铁枪而是钢枪,只要规范操作杜绝了炸膛的危险。

    燧发滑膛枪成本价十两银子一支,六磅滑膛炮的成本大约二百两银子一门,成本不低完全是因为黄胜厚待产业工人,工匠们的月钱高了,成本当然水涨船高。

    卖枪、卖炮可不是一锤子买卖,配套的弹药和需要定期更换的易损件,如击发弹簧、撞针、发火燧石等等,只要买了黄家的军火就不得不定期采购。

    如果发现购买军火方成为敌对势力,马上开始卡脖子停止一切弹药和配件供应即可。

    这跟美国佬玩军火贸易如出一辙,首先让你得不到最先进的武器,得到的次先进的武器是否用得长久还得看他脸色。

    黄胜以三十两一支的优惠价卖给李国助一千支滑膛枪,以八百两的价格卖给他二十门六磅野战滑膛炮,并且派了两个小旗教官去做军事顾问进行战术指导。

    这二十人乃是在学校镀金的基层军官,海军、陆军都有,专业炮兵也有六位,到了李国助私港被恭维得一塌糊涂。

    黄胜处理了“华夏岛”一些事务,得到了荷兰人和李国助两伙强盗准备联手抢日本领土的意外之喜,乐滋滋回黄家湾岛厉兵秣马准备南下开疆拓土。

    黄家的投资已经开始获得丰厚的回报,每一次打仗又得到了海量的缴获,如今资金已经不是问题,既然短时间不差钱当然要让黄家的发展福利和每一个追随的老百姓共享。

    黄胜果断决定调整工资待遇,不仅仅针对军人,工匠的报酬也相应提高。

    黄家正兵的基本月饷全部提升为二两四钱一个月,第一辅兵着甲马车夫拿二两,余者以此类推,最低等级的辅兵是辎重兵拿一两五钱银子,本色米粮为四斗大米每月。

    介于这一次发动全民战争,基层民事工作者表现了强大的组织能力,当然要加工资,保长每个月的补贴银加到一两,甲长为一两五钱,里长每个月二两,他们因为都是半脱产没有本色米粮。

    亭长每月拿和正兵一样的饷银,本色米粮相同。黄家体系的亭长管理最少八百余户,多则七八千人口,少则三四千,在以前亭长就是黄家最大的民事官基层领导。

    时过境迁,黄家人口扩张迅速,如今所有的人民和预备人民已经接近九十万,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加之中。

    民事官的升级自然因势利导,因此管理三个亭的官员乡长、镇长从优秀有立功表现的亭长或者专业军官中诞生了。

    目前乡长没几个,大部分是镇长,因为黄家成熟的社区都是以产业工人为主导,都是城镇化管理。

    乡长、镇长待遇和正兵小旗官相同月钱四两八钱银子,本色米粮以一石折合一百五十斤计算。

    黄胜召开民事官会议时亭长、新官上任的镇长反应了一个问题,这一次因伤退役转入民政体系的战士很多,也有总旗这个级别的武官。

    他们对提供的工作岗位没有意见,只提了一个小小的请求,能不能允许他们带上自己的战甲荣退?

    以前战士退伍可以带走所有的武器,但是必须留下盔甲,这完全是因为盔甲产量跟不上队伍的扩充,如今虽然这个问题还存在,但是经过这一次增加太多工匠参加劳作会有大的改观。

    黄胜当即表示所有的退伍兵可以带回以前军队配发的物品包括盔甲,还让各级民事官鼓励黄家体系的汉民拥有武器和铠甲。

    不仅仅是冷兵器,燧发膛线枪、滑膛枪都可以个人拥有,但是需要登记枪号和拥有者,如果遗失会被定罪,刑罚最少社区劳教一年以上。

    提倡、鼓励汉民习惯带刀行,以后黄家体系一个个汉人出现,都是腰上挎着刀剑一副雄赳赳如同侠客的样子,看上去就不好惹,慢慢的尚武之风就会蔓延到整个民族,长期以往再也不会成为东亚病夫。

    民事官大多数都是军人出身,对武力本来就情有独钟,见家主不怕老百姓人人舞刀弄枪增加犯罪率都表示会大力提倡。

    以后社区还会定期组织民间大比武,刀术、箭法、枪术、剑术、射击成绩、装填速度等等都会成为比赛项目。扩军时档案的记载又多了有说服力的数据。

    如今黄家体系不算广宁府的屯民,成丁者达到三十几万,全部进行乡勇训练已经不合时宜,黄胜传达命令,三丁抽一进行训练,明确了乡勇等级和考核规定。

    乡勇由以前的尽义务获得政治加分改为适当补偿并且获得晋升条件。

    乡勇刚刚被选拔参加军训为初级乡勇,每个月给予津贴银二钱,不得少于三十个时辰的操练。

    经过训练,通过考核后,升一级,津贴提升到四钱,为中级乡勇,屡次考级不能通过的乡勇劝退,重新选拔壮丁补上。

    中级乡勇再次通过考核就成为乡勇最高等级成为预备兵丁,训练热兵器的可以配发燧发滑膛枪,射击成绩优秀的配发膛线枪,津贴提升到七钱银子每个月。

    军队选拔辅兵大部分挑选预备兵丁,正兵原则上从辅兵里选拔。

    黄胜这样安排是给每一个付出努力的人得到回报,拒绝平均主义,优胜劣汰奖勤罚懒。

    家里的大事都安排下去,人员调整也基本到位,傍晚看了荷香、楚儿和儿子后,黄胜去彩儿雅居休息,一进院子就感觉不同,原来特有的花香变成了中药味。

    黄胜赶紧来到小楼拉过彩儿左看看右看看,把美人弄得一头雾水,“老爷!您今天怎么了?奴家哪里不对了?”

    “彩儿,你看上去脸色不错啊!是谁生病了?”

    聪明的彩儿马上知道了原因,俏脸一红,悠悠道:“奴家没出息,肚皮不争气,总是怀不上,心里急着呢!”

    原来美人见黄家一个个婴儿呱呱落地着急了,寻了李宸绪开了利孕调理的方子喝补药。

    “这不关你的事,跟有没有出息更加无关,想开点,该来的总会来,喝药还不如伺候老爷多出力呢。”黄胜调笑自己的美人道。

    “老爷……。”月亮又躲进了云朵里,红绡帐里又不知留下风流几许……。

第四百七十六章:清洗深弥岛

    已经去永平当参将的黑虎太憋闷了,他听说家主回家马上带着黄家嫡系军官告假回到黄家湾岛。

    永平兵备道张春知道黑虎是新官上任的两广总督的爱将,当然允许他告假。

    黑虎实在不适应离开黄家体系独立工作的环境,多次提出不干什么劳什子参将,哪怕回家跟着家主干马车夫都行。

    几个蒙古籍军官也是如此,见家主论功行赏过后会远赴两广,一个个都如同被抽去了主心骨,感到前途一片茫然。

    刘国正无所谓,他坚决要跟着家主去南方作战。这小子小半年可没有闲着,带着黄家私兵清洗深弥岛,自然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有朝廷的大义,是正经八百的身弥岛参将,有黄家足以灭了任何东江镇将领的猛兵,又有好像取之不尽的钱粮,短短四个月,深弥岛已经全部被黄家掌控,那里有四千东江镇明军完全服从黄家调遣。

    深弥岛天高皇帝远,刘国正已经是岛上说一不二的存在,兵丁的家小全部迁徙到“华夏岛”甚至岱山岛安家落户。

    留下一两千人驻守,带上两千五百强悍兵丁跟着,让亲兵队协助往狠里苦练他们。

    身弥岛上战士也完全是按照黄家标准训练,只有一百余户人家几百人在打理为数不多的屯田,大部分种些白菜、番薯等等高产的低档农产品。

    刘国正根本不要朝廷兵部调兵公文,直接带着一部分麾下跟着家主去干私活也无人问津,有敢来唧唧歪歪的官吏,直接逮了送去“华夏岛”劳动改造即可。

    官员失踪了,朝廷也会一头雾水,谁能够判断究竟是遇上了风暴还是时运不济被海盗打劫?黄家有强大的海军,在海岛上都不可以无法无天有什么意思?

    现在这些东江镇兵丁已经享受到黄家辅兵待遇,虽然比正兵少了许多粮饷也让他们感觉如同一步登天。

    东江兵是一贯吃苦耐劳的,以前简直食不果腹,如今吃得肚儿圆还有粮饷足够养活家小,面对强化训练没有一丝怨言。

    他们每天学文习武任劳任怨,因为他们有了追求成为黄大人的私兵战士。

    身弥岛原东江镇旧武官大多数选择改换门庭跟着黄家干,少数具备军阀苗头的将领刘国正根本不为难,准他们带上家丁和财物投奔孔有德、耿仲明等等原东江镇实力派将领。

    在京畿之地当参将的黑虎就不行了,太多双眼睛盯着呢!他实在羡慕刘国正日子过得舒心。

    黑虎闹情绪可不行,他是个老实人别想不开直接辞官不做跑回黄家湾岛就麻烦了,方方面面都不好交代,朝廷如果得知一位参将宁可辞官不做也要追随黄胜,对于黄胜力争低调的初衷相违背。

    黄胜忙中偷闲请一帮老弟兄在望海阁酒楼饮宴,都是一起打生打死的袍泽,欢聚一堂时当然人人兴高采烈,说笑打趣划拳行令,好不惬意。

    几杯酒下肚,心里不痛快的黑虎实在憋不住,再次请求调去两广任职,黑豹几人也是闹着要回来。

    黑虎道:“大人,卑职是您从几个死人里救活的,卑职这辈子只认您一人,当朝廷劳什子参将想着都没劲,您带上卑职去南边好不好?”

    黑豹道:“大人,卑职不是您那年破了望海墩,早就被伤痛折磨死了,卑职就是您的奴仆,主人去哪里,卑职自然要跟着。”

    这真的有难度,崇祯皇帝这个年轻人死心眼,他看得上眼认为忠孝双全的人就会大力扶持,最后扶植出了大汉奸吴三桂。

    如今皇上认可黑虎,留他在京畿附近驻守,是信任黑虎的忠勇。如果黄胜一句话黑虎就跟着去了南方,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这样得不偿失的傻事如何做得?

    黄胜安慰黑虎道:“黑虎啊!都是从二品定国将军了怎么还如同离了娘的孩子般?朝廷肯重用你为将,那是好事啊!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啊!”

    “大人,卑职现在就如同离了娘的孩子,心里空落落的,别人稀罕什么定国将军,卑职不在乎,您想个法子可好?”

    “黑虎,难道建奴已灭?”

    “没有,建奴虽然被咱们算计了一把,可是他们的主力尚未受损,依旧是大明强敌。”

    “黑虎很清醒啊!朝廷太多官宦都不如你啊!”

    “大人的意思黄家早晚还是要来辽东打建奴对不对?”

    “然也,多则三年,少则一年半载,建奴会缓过劲儿,那个时候又会惊得朝廷那些官僚手足无措。你黑虎用这难得的时间训练出一支不亚于黄家骑兵的数千骑兵,到时候会有什么结果?”

    黑虎不傻,明白了家主的意思,有了想法,只不过朝廷比较操蛋,粮饷克扣严重,训练一支如黄家私兵那样的队伍,黑虎做得到,可是人数能够有朝廷给的兵额两成就不错了。

    他的兵额最多有足五千,集中钱粮训练猛兵也恐怕只能搞出一千骑兵就是极限。

    “大人,朝廷给的粮饷太操蛋,卑职不会喝兵血,全部用来训练战士也恐怕无济于事啊!”

    “你要懂得变通,要保证麾下战士一定拉得出打得响,要能战、敢战,黄家在永平府有大量屯田,你组织两三千人三天一练,朝廷点验兵马时拉上他们凑数,集中财力训练一支三五个把总两三千骑兵应该没有困难,黄家会不时贴补你钱粮。”

    黄明理道:“黑虎,你麾下的基层军官都是黄家骑兵的老兄弟,如何练兵根本无需你多操心,你只要应付好各级官员的迎来送往即可。”

    “唉!卑职就是不爱迎来送往啊!”

    “扯淡,黑虎,平时弟兄们约你喝酒你跑得比兔子还快,那里有一点不喜欢迎来送往的样子?”刘国正见黑虎一脸苦相乐了,反驳道。

    “那怎么能一样,跟兄弟们一起玩乐多开心,跟那些不相熟的文官武将喝酒多憋闷。”

    黄胜笑道:“还是你自己心态有问题,你怎么跟兄弟们喝酒就跟那些文武官员交往即可,即便有什么失礼之处,有黄家的气场罩着谁敢对你如何?”

    黑虎想了想,笑了,道:“也是,我怕什么,大不了不当朝廷的官,哈哈,大人,卑职知道以后怎么混了。”

    黄胜道:“你现在驻扎永平府地界,黄家的屯田你可要照看着,别让那些养兵、养民的田地被哪个不开眼的夺了去。”

    黑虎有了三分酒意,闻言怒喝道:“谁敢,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啊?老子不夺他人的田产是因为家主叮嘱不可以欺负人,可也轮不到咱们被谁欺负啊!”

    军官们哈哈大笑起来,临别在即笑闹一番冲淡了许多哀愁。

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长征

    黄明理早就得知今年暂时不跟着大部队南下,他知道如今黄家家大业大,黄家湾岛如果没有人坐镇家主会不放心,欣然同意留下。

    忠明堡的地盘是黄家的,那里经过大量建设水利设施,已经拥有二百万亩良田,如今已经开始种植一部分番薯、玉米,当然还是以麦田为主,那里有两万户计七万余老百姓在劳作。

    这些老百姓都是解救的曾经做过阿哈的汉民,还有几千朝鲜人阿哈,现在都成为了屯田农民,他们每家每户人口不多,生活安定下来人口会直线上升。

    忠明堡是个紧靠大海的棱堡,跟广宁前屯卫千户所城构成双子堡防御体系,而且布局科学,驻守军民在战时,军人可以自由出入民居的城池,老百姓得不到许可进不来两个堡垒。

    黄胜认为如此堡垒又跟大海相连,遇到建奴千军万马来袭,躲进忠明堡的军民有七八万,固守这里要比固守锦州容易许多。

    黄胜倒是希望红歹是得了失心疯来忠明堡消耗,建奴打三年都未必拿得下忠明堡,他们还没有围死这里的能力。

    留下一个百总火枪手由被收做学生的专用装填手时运转百总带领留守,同时留下两个百总骑兵作为种子部队发展,训练忠明堡的乡勇要不遗余力,这里毕竟是关外,武力是生存的基础。

    忠明堡跟高台堡相隔不远,有庆格尔泰的几千内喀尔喀蒙古骑兵协防,这里安全无虞。

    留下同样数量的种子部队驻防觉华岛训练乡勇,装填手之一的火枪手云中来百总带着队伍留下,他就是觉华岛孤儿出身,如今成为驻守觉华岛的军官一定不会如父辈那样被建奴单方面屠杀。

    “华夏岛”如今有人口三十余万,大部分这个时代先进的工厂都在这里蓬勃发展,两个大船坞分别在建造战船、商船,这可是黄家命脉所在必须加强防守。

    肖长贵经过几年的学习,理论结合实际已经完全掌握,他现在已经是炮兵百总指挥官。

    黄家炮兵正兵都学习并且参加研究道学,火药的优劣,装填量的多少,炮弹的重量形状、炮口的仰角这些数据给他们,黄家炮兵就能够计算出炮弹的落点,虽然不能精确也相差无几矣!

    华夏港口有棱堡和炮台,足足布置了三十六门火炮,最大口径的有十二门三十二磅跑,其中线膛炮四门,肖长贵带着一个百总炮兵留守华夏岛,他还负责训练三百炮兵学员,手上还有三十门训练用野战炮。

    马五是家主第二批装填手出身,如今已经是火枪手把总,麾下管辖三个百总,如今也是挂从三品卫指挥同知衔武官,没有个大名可不行,他请边之名取了几个来挑选,最后选了马前卒这个很有意义的名字。

    马五现在是文化人,他说自己叫马前卒,永远甘当恩师的马前卒。

    他哥哥马三同样也是从三品武官,弟弟是马前卒,他依葫芦画瓢给自己取了马后炮这个怪名字,他言辞凿凿,他这个马后炮,是炮兵在骑兵群后面发炮射击建奴,可不是事后放空炮。

    马前卒的火枪手把总六百人马留守“华夏岛”可不是混日子,任务重着呢,训练乡勇是当务之急,要争取一年内训练出合格火枪手一万人。

    “华夏岛”留守骑兵是韩宽的把总,他虽然已经是广东潮州参将,但是不去上任,反正家主就是两广总督,其他人谁敢过问?

    “华夏岛”这里很大足够骑兵驰骋,岛上有马场,有上万匹挽马、战马,训练乡勇能够骑马成为机动力不亚于骑兵的骑马步兵是他的任务。

    “华夏岛”的防御力量有正兵、辅兵一千二百,乡勇最少两万,真的有敌人入侵可以扩军到五万以上,应该固若金汤。

    这里毕竟是新领地,朝鲜、日本都近在咫尺,是留守海军的防务重点。定期巡视海疆,抓捕附近的海船每天都在进行中。

    黄胜这一次之所以布置细致的防务,是因为这一次南下作战可能旷日持久,一年内肯定不会回辽东,也不会去“华夏岛”,至于何时能够拿下交趾可说不准究竟是一年半载还是三年五载。

    被大越国郑氏的游击队拖在满是泥泞的安南战场也未可知。

    黄明理知道自己的任务是蛰伏谋发展,低调练兵增强实力是这两年的首要任务,大明辽东官军名册上只有几百黄家留守人马,根本不可能参加辽东经略的军事行动。

    当然庆格尔泰除外,但是要看看孙承宗能不能获得这个蒙古台吉信任,让他愿意跟着明军转战辽东。

    早在六月六日,李大钢、顾山河、黄东海、谷一仓、王志贵已经带着五个把总三千黄家私兵以关前道人马的名义从莱州登陆经陆路向广州肇庆两广总督府进军。

    这是黄家私兵第一次长征,意义不同凡响,承载者太多使命。主官都是得力干将,战士和辅兵都是挑选的精英。

    这是黄胜有意锻炼麾下长途行军的能力,他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还要适应气候的变化,学会疫病的防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是如此。

    走陆路千里跋涉的有一个野战炮兵把总、三个骑兵把总、一个火枪手把总,一共带上战马四千匹,挽马两千匹。

    除了定编的补给车和装甲战车,还有随军医疗队,还有五百辆钢质独轮车和两个把总辎重兵,一个把总工程兵跟随。

    尚慕明和黎喜明带着宣传队要一路宣传,这漫漫长路经过山东、南直隶、浙江、江西会跟太多老百姓相遇,黄家要给大明子民展示一支新军。

    明末的明军大多数军纪败坏,所以民间有“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之说。

    而黄家展现的明军新面貌会让大家看到一支可以信赖的铁军。

    宣传队还会送一些礼物给主动帮助大军的老百姓,如清凉油、一小袋食盐、小镜子、火柴、指甲钳等等小或新奇的玩意儿。

    黄大人的人马军纪严明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扶危济困救老百姓与水火,如此走一遭,宣传效果肯定很好,政治目的当然不可外传,想想红军的长征大家就明白了。

    由陆路南下军队自带的给养就可以满足三个月需要,因为考虑到一路上要用粮食救民于水火,黄家还会动用沿途的商业网络给自己的队伍补充给养。

    队伍过长江时会得到大量粮食补充,来到饶州府又会有粮船提供补给,根本不需要去沿途城池打秋风,遇到山贼流寇顺手剿灭之。

    四五千里漫漫长路,虽然都有官道相连,带了六千匹马和许多大车参与运输也肯定快不起来。

    以平均一天行军六十里计算也需要接近三个月时间,有了这些时间,不知道可以向多少老百姓展示黄家私兵风采。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帮个人场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如果手头不是很紧请正版订阅几章,谢谢!

第四百七十八章:勇于任事

    这样做也是有苦衷的,战马何其宝贵,要是海运五千里不知道有多少会生病,病死多少也不可控,运到地头短时间也无法形成战斗力。

    许多人误会了,把战马看得如同大姑娘那么娇贵,可笑之至。

    马确实不能长途船运,但是溜溜达达走着前往目的地,北可以去西伯利亚,南可以去印度尼西亚,只不过要时刻注意战马的健康,防控疾病的发生罢了。

    蒙古人骑战得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