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祝叔淡淡的道:“我祝家虽是一介武夫,但从祖父开始从军,手里也积累了些人脉,想要对付一个小小的御史中丞还是有门路的。大少爷和四少爷是我们舅老爷的心尖,也是老太太嫡亲的孙子,您可别让他们成了横在彼此的刀子才好。”

    齐母脸色骤变,想到这几天齐修远生病的事,立时明白儿子这次被罢官的缘由,一时间她心里是又痛又悔,她不过是试探齐修远一番就让祝青害得齐丰被罢官,若是那天她没忍住……

    齐母打了一个寒颤,不由握紧了手中的信纸。

    这是祝青收集到的证据,他已经知道了祝宛的真正死因,她是因为食用了活血化瘀的药物,造成了产后大出血。

    祝青虽然恼自家妹妹放任齐丰欺辱她,但也了解她的为人,要说她被气得生病或吐血他都相信,但要说她被气得大出血而亡他却是不信的。

    当时因齐修远说得信誓旦旦,而他和祝枫又痛又恼,这才没有多想,但回到边关,只要一冷静下来就发觉不对,再把妹妹嘱咐外甥的那些话翻来覆去的琢磨自然能察觉出一些不对。

    齐家跟随朝廷南迁到京城也不过**年的功夫,根基不深,在他府上伺候的下人也没几个是世仆,而那些被替换掉的下人多是被发卖和贬到庄子上,因为没过去多久,所以他要找人还是很简单的。

    齐府在吴氏手中就跟个筛子似的,祝青想要查一些事情虽然难,但只要肯花费时间和精力还是有成效的。

    半年前他们就查到了祝宛临死前喝的那碗药,自然也知道那是吴氏亲自干的,而齐丰明明知道却纵容了。

    祝叔交给齐母的就是证据的拓本,祝青是在告诉她,他的妹妹是被齐丰和吴氏害死的,这件事我们早就知道,而且认证和物证都在我们手里,我们能容忍齐丰继续逍遥法外是看在两个孩子的面上,若是两个孩子出事,齐家与祝家的羁绊彻底断掉,那就是齐家灭顶之时。

    齐母哪里还不知道,祝青愿意压下此事是不想两个孩子有一个杀妻的父亲,她心中如同火烧,想到这么大的一个把柄在祝家手里,那她儿子还有什么出头之日?

    祝叔见齐母神不思蜀,脸上带着三分恐惧,这才满意的退下。

    她让大少爷忧惧成疾,现在舅老爷自然要还给她。

    齐母本来就年纪大了,加上跟着朝廷南逃时亏过身子,这几年一直是靠大夫调养才过得这么好,此时被祝青的信一吓,再被祝叔威胁,心中惶恐不已,竟没等齐丰回来就病倒了。

    这对齐丰来说是屋漏偏逢雨,本来他都被罢官留任了,若是此时母亲病逝,那他必定要丁忧,这和直接罢官有什么区别?

    他对祝家的恨意一时达到了顶端,认为若不是祝青插手,他完全没有这些苦难。

    齐母见他愤恨,更加不敢把祝家威胁她的事告诉他,免得激化矛盾,祝家手里可是有齐丰的把柄。

    她只能抓住他的手嘱咐他要善待齐修远和齐浩然,道:“修远是你的长子,他也八岁了,是该请个先生为他启蒙了,至于浩然,把他也接回来吧,你和吴氏要对两个孩子上点心,修远是长子,以后他要离家干一番事业便让他去,但浩然就不用了,他是幼子,本就该承欢膝下。”

    齐母见他无动于衷,只能道:“我儿,祝家于我们齐家有恩,当年南逃多亏他们祝家照应,我们才能安全逃到临安,我们,我们不能忘恩负义啊。”

    齐丰脸上扭曲的问道:“母亲也觉得当年儿子是靠吃软饭才能保住齐家活到现在吗?”

    齐母闻言一时心中又痛又悔。

    齐丰年少成才,本就傲气,朝廷未南逃时齐家就与吴家在说亲了,虽然未定亲,但婚事也已有七八分准了,谁能料到大金突然扣关,而景炎帝贸然插手军务,胡乱调兵,让边关三日内丢失十座城池。

    不到半个月,大周江山岌岌可危,他们作为官眷自然也惶恐不安,哪里还有心思说亲?

    。。。

    。。。

第1377章 番外 齐修远(10)

    后来朝廷突然要南逃,他们一家也只来得及简单收拾一些细软跟上皇帝的车架。

    但齐家在勋贵世家重臣的南逃队伍中实在是太不起眼了,所以一家都只能走在外围,大金的军队追上来他们就首当其冲被作为弃子抛下,齐父就是这么死的。

    年少成才,不过二十岁就考中进士的骄傲青年一下就从云端被打到地上,为了活着,他不得不拿出尊严放到地上踩。

    他去勾引了祝宛。

    祝家也跟随朝廷南逃,不一样的是祝家是武将出身,手里带着一支兵,而且祝父是三品的武将,祝宛的两个哥哥也是五品校尉,祝宛和夏彤作为其官眷安全得不得了。

    那是个善良的姑娘,齐母从不否认这个事实,因为见她倒在地上差点被踩踏,祝宛出手救了她,不,是救了当时所有倒在地上的老弱妇孺,不过齐丰看到了祝宛的能力和能量,所以别有用心的利用此事接近了她。

    齐丰长得不错,不敢说丰神俊朗,但也俊俏,而且才华横溢,祝宛从小跟着两个哥哥习武,出入军中只觉得男人都粗犷鲁莽,第一次看到如此温柔风流的男子,不到一个月,一颗心就全寄托在他身上了。

    当时谁也不知道大周哪天就亡国了,跟着朝廷南逃这个县呆半个月,那个府城停留一个月,大金一追来就逃,简直是过了今天没明天,何况祝父和两个儿子都是武将,是要在前面冲锋陷阵的。

    此时见女儿有了喜欢的人,考察过后虽不太满意,觉得对方性奸,但一来女儿喜欢,非要嫁;二来,他们也不知能活到什么时候,生怕死后祝宛沦落风尘,咬咬牙就同意了。

    于是在南逃的路上俩人就成亲了。

    祝父在保护皇帝南逃的路上阵亡,皇帝感念,特意将其家眷护佑在中间方队,算是施恩。

    齐丰一家就这么靠着岳父的恩荫活到了京城。

    那次南逃,十个官员有八个失去了妻儿父母,每家都有人因南逃而死,而齐丰的幸运不由让人侧目,谁不说他找了个好岳父,还说若是能早点成亲,说不定连他父亲也不会死。

    大家说起来带了三分酸衣,但齐丰却以此为耻,在临安府安定下来后没多久就把吴氏抬为贵妾了。

    知子莫若母,齐母自然知道儿子心中难受,所以她才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想让他心里好受一些,何况在这件事上他们的确有愧于吴氏。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齐丰会和吴氏害死祝宛,还让祝青抓到了把柄,她有心告诉儿子,但见他对祝家如此愤恨又怕他打草惊蛇,让祝家不留情义。

    齐母压下心中的担忧,只能抓着他的手一字一句的嘱咐道:“一定要留浩然在你身边,不要让他离开。”

    只要齐浩然在齐家,那祝家和齐修远就不敢做什么。

    “他们毕竟是你的血脉,你可一定要保住他们,别叫你表妹胡来。”

    齐母见儿子低着头不应,就知道他抵触她提起祝家的事,一时心中又急又躁,只能把他打发后把吴氏叫来,警告她道:“修远和浩然毕竟是我齐家的血脉,你之前做的那些事我可以不追究,但今后你若是再敢对这两个孩子伸手,就算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也绝不留情。”

    “姨母——”

    齐母抬手止住她的话,道:“行了,你退下吧,修远那里你多上些心,别克扣了他。”

    齐母想着来日方长,她再慢慢劝说儿子便是,可第二天她就没能醒过来。

    齐母在睡梦中过世了。

    齐丰跌跌撞撞的跑进去时还有些不可置信,明明昨儿还好好的,他虽然做了些母亲会病逝的准备,却没想到会这么快。

    齐修远同样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威胁自己的人竟然就这么死了,这一刻他心里并没有难过,反而还松了一口气。

    祝家派来的武师傅就是此刻到的齐府。

    此时齐丰被丁忧,经历了罢官和丧母之痛,哪里还有闲心去操心齐修远?

    齐修远就这么把人带进了自己的小院,开始跟随他习武。

    祝青知道齐修远想要从军谋出路,而从军除了武艺外,排兵布阵,箭法及马上功夫一样都不能少。

    这些不可能指望齐丰,所以祝青给外甥都安排好了。

    武艺和兵法谋略都能在他自己的小院里学习,但骑术和箭法等则要出去学了。

    所以齐修远每天都是早上在家里习武和读书,下午就出去练习马上功夫和箭术。

    因为齐家所有人都漠视他,齐丰竟一直未发觉这个儿子在习武读书,而等他发觉时,这个儿子已经离开了京城,脱离了他的控制。

    齐修远习武已经晚了,但他天赋不错,学的功夫应对战场上的情况绰绰有余了,真正让祝青惊喜的是齐浩然。

    齐浩然彼时不过才三岁,偶尔看见大哥打了一套拳法,才看了两遍他立刻有模有样的打了出来。

    让一旁的武师傅和齐修远惊喜不已。

    祝青为此还找了时间偷偷跑回来给外甥摸骨,然后大笑道:“我祝家总算是后继有人了,世人只知道我们祝家是武将出身,但三代以前我们祝家却是武林名宿,若不是大周江山岌岌可危,我们先祖也不会从戎。”

    祝青朗笑道:“虽然我祝家离开了武林,但手上的武功秘籍却不少,浩然根骨奇佳,是个练武的好苗子,这样的孩子若只是跟你一样学些拳法和马上功夫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祝青越说越觉得自己对,立刻跑回祝家找出几本上等的武林秘籍,标出顺序后让人给齐浩然送去,让他照着顺序练,为此还把家里培养的世仆给送去两个。

    这可不是像祝叔一样专门伺候人的,而是练了祝家的武功,是门徒一样的人。

    这些人是专门来教齐浩然功夫的,用祝青的话说,练出一身的本事,就算以后他不当武官也不当文官也饿不到他,天大地大何处都去得。

    就是齐修远也不由羡慕起弟弟的天资。

    他练一套拳法至少要练一个月,而齐浩然却是只需要看过两遍就能记住,说他记忆超群,但认字时却是三天都记不住一个字,笨得范子衿总敲他脑袋。

    。。。

    。。。

第1378章 番外 齐修远(11)

    齐修远勤学苦练,除了时不时的与两个庶出弟弟打架,几乎不与齐府其他人有交集。

    齐丰为齐母守孝两年,也不知走了谁的门路夺情起复了,祝家此次并没有阻拦,祝青知道,齐丰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他要是再插手逼迫只怕他会恼羞成怒的对两个孩子下手。

    他的最终目的就是两个外甥平安长大,这也是他隐瞒祝宛死因的最重要原因。

    那碗药是齐修远熬制后亲手捧给祝宛的,若是让他知道吴氏利用他的孝心杀了他的母亲,这孩子只怕一辈子都不得解脱了。

    齐丰官复原职后心情果然变好了许多,虽然依然不待见长子和幼子,但也偶尔想起他们来了,逢年过节会把俩人叫过去吃个团圆饭。

    齐修远习惯了沉默,齐浩然却是个熊孩子,几乎每次聚在一起都能闹出事来,不是捉弄了吴氏,就是揍了两个庶出哥哥,气得齐丰每次见到他都是吹胡子瞪眼的。

    齐修远虽沉默却每次都护着弟弟,让齐丰脸色更差,所以对两个孩子都是眼不见为净。

    也因此,齐修远要离开齐府就很容易了。

    齐丰做梦也没想到齐修远敢小小年纪就离家出走,那时候他刚过完十三岁的生辰不久,可以叫做十四岁。

    他自认功夫已经练得不错,而边关战事越演越烈,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所以他把两房下人交给弟弟,自己带了个包袱和祝叔就去边关投奔舅舅去了。

    等齐丰发现长子失踪时已是两个多月后了,而他之所以能发现还是因为到中秋佳节了,齐府要吃一顿团圆饭,然后大家才发现大少爷竟然不在家!

    不怪大家没发现,实在是齐修远平时太低调了,他只用祝青给他的两房下人,几乎不用齐府的人。

    而他不用上学,每日出门也是走的侧门,没人会去关心他今天是否出门,最关键的是这两个多月来齐修远小院里的人都是照常生活的,每日都去厨房里提齐修远的饭菜,针线房给齐修远做的衣服他们也照领,给齐修远的月钱也照拿,谁会想到大少爷不在家?

    那本就是个隐形人物啊。

    那两房下人也光棍,拿了齐修远留下的书信去给齐丰,道:“大少爷走前交代,说老爷何时发现他不见了再何时把书信奉上,若是老爷一直未发现,那就当此事从未有过。”

    齐丰脸色一黑,下人却不惧他,又道:“大少爷说把我们转给四少爷,今后我们只管伺候四少爷就行,老爷可还有其他吩咐?若没有小的们就退下了。”

    齐丰脸色铁青,却拿他们没办法,因为他们不是齐府的下人,是祝家的,他们的月例,甚至吃的用的都是祝家出的,除了他们住在齐府伺候他儿子,叫他老爷外,他们并没有主仆关系。

    下人见他不言语就当他默认了,默默的退下不提。

    齐府却气得将齐修远的信撕碎,他知道,他的长子脱离了他的控制,或者说,他从未控制住他。

    此时,他想到了母亲临终前的话,要把浩然留在身边尽孝。

    齐丰眼神暗沉,明白过来,就算齐修远真能出人头地又如何?齐浩然在他的手里他就只能听他的。

    齐丰立即让人去范府将小儿子接回来,他要自己抚养儿子。

    齐修远早料到齐丰会用这一招,他临走前对弟弟道:“他来接你你就回去,把齐府当成自己的家,缺什么就要什么,在外头看上喜欢的东西若没有钱就报齐府的名号,让人上门去结算,你住不惯齐府就找个借口跟他们吵架后住到姨母那里去,住一段时间后又跑回去住几天,再找借口出来。”

    齐修远心疼的摸着弟弟的脑袋道:“大哥知道委屈你了,但你得让他们知道你把齐府当自个的家,却因为跟他们合不来而委屈住在范府,知道吗?”

    齐浩然连连点头,表示明白了。

    于是齐府一家人都开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齐浩然的性格说好听点叫敦厚,说难听点叫蠢,这孩子除了在武学上的天赋叫人惊艳外,在其他的事情上都有些迟钝,但好在他听自家大哥和范子衿的话。

    齐修远叫他把齐府当自个的家,他就真当是自己家了,在他看来,整个齐府都是他父亲的,等父亲死后那必定是大哥和他的,至于两个哥哥,那是庶出,以后肯定是要被分出去的。

    抱了这一思想,他指使起齐府的下人来是理直气壮,用齐府的钱更是理所当然。

    如果说齐修远在齐府是个隐形人,整个齐家的人都漠视孤立他,那齐浩然就是无时无刻不在宣扬自己的主权。

    家里的下人看到齐修远可以把头扭到一边去当没看见,但碰到齐浩然他们敢这样吗?

    但凡见了他不行礼的,齐浩然都一脚踹飞,然后一家都给撵出去,可以说,齐浩然刚搬回齐府的那段时间把齐府闹了个天翻地覆,他压根不用找借口跟他们吵架,理由杠杠的,闹够了就回范府去住。

    等齐丰做好了心理建设再去把人接回来时他继续闹,等到后来齐府的下人学乖了,每看到齐浩然都毕恭毕敬时齐浩然又通过别的途径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了。

    齐修远每个月只有五两的月银,是齐府最少的,要不是有舅舅支援,他连自个都养不活,更别说养马了。

    但齐浩然能坑自家舅舅吗?

    大哥都说齐府是自个的家了,那他的花销自然得齐府出了。

    齐浩然在吃穿上没讲究,但他也做过纨绔,因此拼爹的时候他毫不手软,几百两银子眼也不眨的往外撒,当然是用齐府的名义欠的债。

    作为齐浩然的老子,齐丰能不付钱吗?

    肯定不能。

    而齐浩然的兴趣多在宝马宝剑宝刀上,后两者且不说,良驹动辄百两千两是常有的事,齐丰对齐浩然是打也打过,骂也骂过,但过后他该买买,该花花,一点不手软。

    这时候齐丰才意识到齐修远是多么的好养活,齐浩然从内部把齐丰折腾得心力憔悴,而齐修远在外部对他的打击也不轻。

    。。。

    。。。

第1379章 番外 齐修远(12)

    齐修远未满十四岁就参军,祝青把他带在身边两个月,在确认他在战场上能自保后就把他送到了更北的地方。

    他们的关系太亲密了,齐修远若在他的手下出头难免会惹人闲话,还不如送到同僚的军中,让他靠自己的军功晋升。

    他只要保证没人陷害抢占他的军功就行。

    祝青对齐修远道:“你若是想为母报仇,想护佑照顾好弟弟,那就保住自己的性命,积累更多的军功,只有一天你远远的站在齐丰之上,你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齐修远为此拼尽了全力。

    也是他运气好,刚被送到北地就遇上与大金作战,袁将军组织了几个营地的将士对大金进行了反攻,他斩敌十六,由一小兵升为小旗。

    他们那个旗只有他一人,因为那场战役死了不少人,作为新提升的小旗,他只能分到新兵,老兵全部被上头的校尉挑走了。

    齐修远看见荣轩时他就缩在一群士兵中,明明看着比他还大,却脸色苍白,脚步虚浮,齐修远想,他一个手指头伸过去只怕都能把人戳倒。

    他并不想要这样的兵,因为他看上去太白嫩了,一看就没什么力气,这样的人上了战场就是给敌军磨刀的,连为他们挡刀的作用都达不到。

    然而还未满十四岁的齐修远心还太软,秉着对生命的敬畏,他来回看了他好几次,他的上峰总旗大人看见了,主动把荣轩拨到了他手下,道:“这个虽然弱一点,但练练说不定能替你们挡挡刀之类的。”

    齐修远低着头把荣轩和另外九个小兵领走了。

    已经见过血的他知道,只要自己多强一分,那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几率就大一分,所以他往死里操练这十个小兵,特别是荣轩。

    其他人对齐修远或多或少有些意见,因为他虽是长官,却是所有人中年纪最小的,训练达不到他的标准他虽不会抽人却会把人拉出去继续练,练不好不仅不能吃饭,连觉都不能睡。

    私底下大家都恨死了他。

    但荣轩不是,齐修远对他越严厉,他就越喜欢齐修远。

    这让孤独没朋友的齐修远跟他渐渐成了朋友,也让齐修远对他关照更多,上战场时经常替他挡刀。

    那一年的战事特别的多,或许是祝青与参将打过招呼,齐修远一直被放在前线第一线,所以军功累积得很快。

    而他手下的兵来了又走,有死在战场上的,也有被其他的上峰看中后挖走的,只有荣轩一直留在他的身边,随着他由小旗升到总旗,再由总旗升到校尉,荣轩也由一开始的小兵成了他的智囊。

    边关战事频繁,虽然危险大,但机遇也大,齐修远才用了三年的时间就用实打实的军功把自己推到了四品参将的位置上。

    十七岁的参将,就算是在乱世也很少见,而齐修远能做到不过是念着尚在京城的弟弟及母亲的仇罢了。

    这也是齐丰如鲠在喉的原因,他儿子晋升得太快了,只是三年的时间就把品级与他拉平,可见以后他的前程。

    虽然四品到三品是一道鸿沟,而越往上就越难升迁,但齐修远手握兵权,又有能力,且又生逢乱世,晋升是迟早的事。

    而他因为旧事被人鄙夷,又被祝家打压,想要更进一步难之又难,等到一天这个逆子远远的凌驾于他之上,他还会放过他吗?

    也因此,齐丰对齐浩然看管的越发严厉,也对齐修远更加戒备,恨不得将他的羽翼打折,困在京城。

    所以齐丰才想给齐修远定下吴氏的侄女,快刀斩乱麻的让齐浩然代兄拜堂,到时候齐修远是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谁知道他都把人关在屋里了人还能逃走,他倒是依然想定下这门亲事,但他和吴氏都拿不准齐修远的性格,不敢用吴家的闺女去赌。

    以前他们手上有齐浩然还能威胁他,现在齐浩然跑了,齐修远要不听他们的话他们难道还能把人娶进门来放着?

    别说吴家不肯,就是吴氏也不敢这么赌。

    而远在边关的齐修远知道弟弟跟表弟跑出来后就气了个倒仰。

    现在是乱世啊,盗匪猖獗,两个十二岁的少年就敢独自跑出来,这是活腻歪了吗?

    齐修远立即派了人沿路找回去,却一直没有消息。

    荣轩见他脸色一日比一日难看,不由劝道:“将军不是说令弟武功高强吗,一些宵小有何惧?说不定过两日他们就自己找到府上来了。”

    齐修远是把弟弟当儿子养的,闻言紧拢着眉头道:“那傻小子虽武艺高强却没见过世事,只怕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呢,我如何放心得下?”

    要是只拼武力他才不担心,弟弟三岁习武,至今已有九年,虽然只有信件来往,但他也知道弟弟的厉害,但盗匪又不是只会挥刀喊杀的人,弟弟那么蠢,只怕人家只略施小计就把他给骗去了。

    荣轩闻言笑道:“可你不是说你表弟聪慧机灵吗?他也跟着令弟离家出走,有他在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齐修远更担心了,“子衿虽聪慧,但心性太高,他们身边若有仆人跟随周旋我自然不担心,但他们只有两人,聪明的心高气傲,平易近人的又是个武艺高强的蠢货,我只怕他们弄巧成拙。”

    齐修远说这话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担忧,却没想到自己说准了,三天后他看着形容狼狈的两个臭小子说不出话来。

    齐浩然没懂看眼色,他只觉终于见到了大哥,激动的上前抱住他哭道:“大哥,我终于见到你了,”

    齐修远刚把手放在弟弟的背上就听他嚎道:“我饿啊——”

    虽然刚被穆扬灵支援过,但那兔子野鸡真不够吃,最关键是他从那山脚走到县城也花费了很长时间,所以现在是饿得裤腰带都紧了两圈了。

    齐修远看着狼吞虎咽的两个弟弟,知道了他们离家出走的真相,一时间眼中寒光直闪,冷声道:“既如此,你们就留在北地,别回去了。”

    齐浩然和范子衿欢喜得连连点头。

    。。。

    。。。

第1380章 番外 齐修远(13)

    齐修远从未放弃过报仇,但他的仇人除了吴氏还有他的亲生父亲。而子害父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不容于世的。

    虽然齐修远从未想过要杀齐丰,但也早就打算好不让他好过,至少要让他因为害死母亲而付出代价。

    齐修远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他从未享受过父爱,所以对齐丰的感情不深,在是非观念还未形成的时候就目睹了母亲的死亡,对父亲满怀恨意。

    这虽然让人难受,但因为他对齐丰没多少感情,想着要为母报仇时反而不多纠结,心里也多是为母亲感到悲伤和愤怒。

    他以为他要报仇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因为那是他的父亲,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的父亲,他想要反抗他都要踩着钢丝,更何况报仇?

    但齐丰就是死了,死得比他预想的要快得多,齐修远承认,这里面有他的算计在。

    当初弟弟把圆慧带回来,齐修远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个妖僧,要么把他杀了,要么把他圈禁,他是不相信命的,何况还是这样算出来的命。

    这世上若真有阴司报应,那母亲为何会不得善终,齐丰为何能过得那么好?

    但圆慧被关在深宅,却总能先他一步算到些事情,不可否认,齐修远隐约有些信服,但真正让他起了谋夺天下念头的却是因为景炎帝把他卖给了大金。

    齐修远的确不太喜欢景炎帝,自认还算勤恳,也从未有逾矩之举,这样景炎帝都容不下他,那以后他们君臣还如何相处?

    难道他也要像袁将军一样一边与大金打仗,一边与皇帝斗智斗勇?

    而且他弟弟浩然比他还厉害,预计五年后他们齐氏两兄弟就一起变成景炎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这么一想,齐修远瞬间下定决心要造反,用子衿的话说是“顺应天命”。

    其实就是他不愿意受景炎帝的威胁,他想要这个天下照着自己的设想来发展。

    于是,他准备造反了。

    但造反不是你想造就能造的,除了兵马还要武器,粮草,金钱,人才,没个七八年准备都不好意思说造反。

    齐修远觉得他有生之年能把半壁江山占下来就不错了,毕竟当时情况复杂,大周内有景炎帝控制的禁军,还有各路大将军的军队,特别是袁将军,那是个忠心耿耿的将领,而外面还有大金和西夏虎视眈眈。

    齐修远只要一想就觉得任重而道远,估计得等到他儿子或孙子可能才平定好江山,当上皇帝。

    谁也没想到机会他来得这么快,这么猛。

    二皇子也不知道抽的什么风逼宫造反了。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且彼时西夏进攻大周,浩然手上还握着一支军队在抵抗西夏兵,他们占着大义!

    齐修远想也不想就让阿灵带着李菁华和两个孩子赶紧逃,只要不落在二皇子手里做人质就行。

    他承认,他是故意忽略齐丰的。

    所有人都知道,妻子可以再娶,儿子可以再生,父亲却只有一个,因此父母才是人质的最佳选择,而且杀妻灭子的攻城可以说是为大义而牺牲了妻儿,世人说不定还会同情称赞对方大义。

    可要是置父母孝道于不顾,就算有忠孝难两全的说法也依然会遭人鄙夷,但他就是丢得这么理直气壮。

    他带着军队往南赶的时候就想,他若是死了,那便一切勾销,他若是不死,那他也有办法让他为母亲忏悔一辈子。

    齐修远就抱着这么复杂的心思赶到了临安城,看到齐丰被拉上城楼,他发现他竟然可以无动于衷,若不是一边站着袁将军,他说不定还真就面无表情的注视着齐丰被折磨了。

    齐修远不可能让齐丰成为自己的弱点,也不会让自己陷于不孝,所以他让百里带人进城援救,当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把袁将军的家眷救出来。

    齐修远让百里着重保护袁家家眷,但也要救齐家的人,除了齐丰,若不能带出来他不介意让他们牺牲。

    但他没想到吴氏等人没事,齐丰却死了。

    年纪比齐丰还大的袁母都没事,齐修远就猜到了一些原因,因此去见他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