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娘子在种田-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浩然歪头想了想,道:“去骑马,骑大马,范子萧说姨父带他去骑马了,我和子衿还没骑过呢。”

    齐修远瞬间不悦,他知道姨父偏心,姨母在范家的日子并不如她表现出来的好过,但他没想到姨父会那么偏心,作为嫡子的范子衿都没有去骑马,却带了个庶子去。

    他想了想,道:“再等一段时间大哥带你们去骑马。”

    两个孩子立时欢呼起来,把刚才的不快丢掉了。

    齐修远回到齐府正要回自己的院子,路过花园时听到齐少盛正与他的小伙伴们道:“我弟弟克母克父,所以才被送到他姨母家养着的,他母亲就是他给克死的,这件事只有我们家的人知道,你们可不能出去外面说。”

    其他几个孩子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不会将这个秘密告诉别人。

    齐修远脸色铁青,他左右看了看,见跟随他们的小厮都远远的站着,而不远处就是荷塘。

    他心中蕴着怒气,一下就冲过去,一脚就把齐少盛当胸踢倒,然后上前抓住他的头发就往荷塘里拖。

    他满脸戾气,又是突然蹦出来的,孩子们吓坏了,纷纷惊叫一声,而不远处的下人也吓呆了,等他们反应过来时,齐修远已经一把将齐少盛拽到了荷塘边上,一把就抓住他的头往水里按,然后拉起来,直视他的眼睛一字一顿的道:“我娘不是被我弟弟克死的,而是被你姨娘害死的,你记住了!”

    说罢,又一把将他的头按下水。

    小厮们忙跑上来七手八脚的将俩人扯开,但齐修远的力气空前的大,竟是死死的把齐少盛往下按,多重作用下,齐少盛的口鼻被陷进淤泥了,等终于把俩人分开,把齐少盛拽上来时,他已经面色铁青了。

    小厮们骇然,忙把他口鼻里的赃物除去,然后着急的施救,他们知道,二少爷要是死了他们也没活路了。

    而被丢在一旁的齐修远却哈哈大笑起来,对一旁被吓呆的孩子露出牙齿笑道:“只可惜没把仇人之子杀死,你们以后可不要再与他来往了,不然……”

    齐修远冲他们露出笑容,几个孩子吓得立即拽了自家下人的手往外跑。

    齐修远这才满意的起身,他居高临下的看着咳出水的二弟,冷笑道:“若让我再听到你污蔑我母亲和弟弟,下次就不止灌水这么简单了。”

    在场的齐府下人都打了一个寒颤,谁都知道大少爷是个疯子。

    厨房若是克扣了他的吃食,他就能把整个厨房砸了,针线房若是克扣了他的衣服,他就能把针线房里的东西全烧了,老爷若是罚他或打他,他转过身来就能堵住二少爷和三少爷往死里打。

    有一次老爷生气一连关了他一个月,范太太就打上门来,隔天就有折子弹劾老爷治家不严,纵容妾室庶子谋害嫡子,结果才把人放出来,大少爷就跑到老太太的屋里扑倒吴姨娘,抓了茶壶就往死里砸。

    不管多少人上前扯都没用,那一次吴姨娘流了一个三个月的胎,老太太也因此卧病。

    可不管老爷如何骂他,府里要传言他有多不孝他都肆无忌惮,而且据当初老太太屋里的人说,当时大少爷看见吴姨娘浑身是血时很是开心的大笑出声,对老太太和吴姨娘道:“这才是报应,这才是报应,我娘当初被气得大出血时就是这番模样,吴氏,你这次会死吗?你会死吗?”

    吴氏只是小产,当然不会死。

    但奇怪的是老爷和吴姨娘竟然没去罚大少爷,而是放任了,只是齐府将齐修远孤立了,除了他的乳母和祝家送来的那两房下人,整个齐府没人理他。

    这一年来,大少爷除了时不时的欺负一下二少爷和三少爷,已经很少与吴姨娘发生冲突了,他们都差点忘了大少爷的可怖了,没想到这次大少爷又发作了。

    下人们吓了个半死,齐修远却高高兴兴的回屋去了。

    他的乳母见他手上有伤,忙满脸担忧的拿了药膏过来给他擦,劝说道:“大少爷,您一日比一日大了,还是要顾忌些名声的,这事若是传出去,外面又该说您不孝不悌了。”

    齐修远却道:“我本就是不孝不悌之人,我又不去考科举,要这名声没用。”

    乳母只能叹息一声,担忧道:“也不知道老爷会如何罚您。”

    齐修远冷笑,“他不会罚我的,这一年他都怕见我,如何会罚我?”

    自从一年前他在老太太的屋里点破三年前的事,齐丰和吴氏就好像心虚一样再不罚他,当然也再不理会他,让府里的下人彻底把他孤立起来了。

    也正是那次吴氏小产才让齐修远的恨意消散了些,不然这一年来他也不会这么安静。

    齐丰的确没来找齐修远,他对吴氏做出了补偿,他承诺会把吴氏记上族谱,以平妻的名义。

    齐丰早就以为母亲冲喜为由把吴氏提为平妻了,但齐氏一族害怕得罪祝家,所以并未记上族谱,而这次他打算用这件事和一年前齐修远害吴氏小产的事逼祝家让步。

    。。。

    。。。

第1373章 番外 齐修远(6)

    齐丰把齐修远完全丢到了一边,但齐母却不能放任此事不管,她的身体越发不好了,虽然她也不喜欢齐修远,但那毕竟是她的嫡长孙,何况,家里有这么个满怀恨意的人在,以后齐家还能兴盛吗?

    她并不像儿子那么乐观,认为不给他读书,不让他出头就行。

    齐修远不过七八岁就敢弄得吴氏小产,把弟弟往池塘里按,可见是心狠手辣之人,这样的人长大后若是心怀恨意只怕会让齐家破家。

    这是齐母绝不容许的事,所以她想跟这个长孙谈一谈,看是否还能回转,若不能,那只能让人慢慢的病逝了,就算是得罪祝家,也总比在家里放一个利刃对准自己强。

    在这一点上,齐母比齐丰要看得清,也要狠得多。

    齐修远被齐母看得心悸,背后汗毛竖起,他低着头咬牙不说话,绷直的脊背显出自己的倔强。

    齐母叹息一声,有些干枯的手拉过他,温和的问道:“好孩子,你心里有什么怨就告诉祖母,不要憋在心里。”

    齐修远心中警铃大作,这话迟到了三年,若是三年前祖母这样问自己,他说不定会忍不住将自己看到的那一幕告诉她,但这是三年后!

    这句问话太迟了!

    齐母温和的摸摸他的脑袋,叹息道:“少盛毕竟是你弟弟,你怎么能把他往池塘里按呢?”

    齐修远眼圈一红,梗着脖子嚷道:“那也是他活该,谁叫他骂我娘亲和污蔑四弟的?明明我娘是吴氏害死的!”

    齐母心头一跳,这是她第二次从孩子的口中听到这话了,她忙问道:“这话是谁告诉你的?他必定是在挑拨离间。”

    “是我猜的,”齐修远眼睛通红,紧紧地抓着祖母的手道:“当时我冲进去,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母亲一个人躺在床上呆呆的,我跑上去拉她,她口中只念着吴氏的名字,脸上还有怒容,我就知道肯定是吴氏害了母亲。”

    “那你娘与说什么了?”

    齐修远眼泪“啪啪”的往下掉,道:“娘亲来不及说话,只说了两句‘吴氏’就没生息了,祖母,你说我娘是不是吴氏害死的?她害死了我娘还不够,还指使了四弟的乳娘害四弟,要不是我发现得早,只怕四弟也会死的。”

    齐母脸上有些尴尬,轻声劝道:“这说不定是误会。”

    “不是误会,”齐修远笃定的道:“下人若没有主子的吩咐不敢如此欺负四弟,而我们家里只有这么几个主子,二弟和三弟还不懂事,也指使不动下人,您是四弟的亲祖母,父亲是四弟的亲父亲,我也他亲哥哥,还有谁会对四弟下手?就是她!”

    齐母对于此事也很不悦,就算她不太喜欢两个孙子,那也是她孙子,何况当时祝宛刚死吴氏就对孩子伸手,就算她是她的外甥女,齐母也依然生恼了,也因此她并不阻拦夏彤把老四接过去养育。

    因为她精神有限,并不能肯定能保住他。

    齐母浑浊的眼睛打量着齐修远,问道:“孩子,那你怨不怨你爹?”

    齐修远垂下眼帘,遮住眼里的恨意,他一时又恨又害怕,干脆一下扑在她怀里大哭出声,大声的质问道:“祖母,难道我不是父亲的儿子吗?我不是他的儿子吗?他为什么就不来看我,为什么疼二弟三弟那么多?”

    齐母抱着微微发抖的齐修远,心中松了一口气,这孩子对父亲还有渴望及孺慕,那就不会做那种弑父灭祖的事。

    齐母放下心来,真让她对自个的亲孙子下手她也为难啊。

    齐修远扑在齐母的怀里痛哭,感觉到自进入屋后的那种阴寒感觉消散了不少,他紧绷的心弦这才松弛了一些,然后眼泪就啪啪的往下掉。

    并不是怨忿与委屈,而是后怕的感觉,自母亲死后,他再一次感觉到了那种灭顶的恐惧,他知道,这种恐惧来自于现在抱着他的祖母。

    齐母安慰了他半响,哄道:“你父亲不是不爱你,而是思念你母亲,有些不敢看你罢了。”

    她摸着他的脸道:“好孩子,你长得有三四分像你母亲,我看着你时都会时常想起你母亲,更何况你父亲?他与你母亲是患难夫妻,骤然丧妻,心中自然痛苦,你再给他一段时间,慢慢的就好了。”

    齐修远心中讥讽,却调整了面部表情抬头巴巴的看着祖母,期盼的问道:“真的吗?”

    齐母笑着点头,“真的,祖母从不骗人的。”

    于是,齐修远满意的回去了,才进入自己的院子,他差点就摔到地上,还是他身后的下人抱住了他。

    齐修远弱弱地道:“祝叔,扶我进去。”

    齐修远此时浑身无力,祝叔见他连衣服都汗湿了,吓了一跳,忙把人扶进屋,让人打水来给他洗澡,见他面色青白,不由着急的问道:“大少爷,您怎么了?”

    齐修远冷笑,“她想杀我,我知道了!”

    祝叔吓了一跳。

    齐修远继续喃喃的道:“那是一种感觉,刚才我差点以为自己要死了……”

    祝叔脸色铁青,低声道:“大少爷,不如我们带上四少爷去边关投奔舅老爷吧。”

    齐修远摇头,“不能陷舅舅于不义,何况母亲的墓也要扫,若我们不在,每年清明还有谁会记得她?”

    祝叔张了张嘴,见他表情坚毅,也就不再劝。

    大少爷年纪虽小,但主意正得很,他一旦拿定了主意就是舅老爷也改变不了。

    祝叔叹息一声。

    齐修远却道:“用不了多久了,我已经八岁了,很快就会成年了,到时候我不仅能保护我自己,也能保护弟弟的。”

    齐修远虽然满怀壮志,但这次他也的确吓坏了,当天晚上就发了高热,一直到第二天都没有退下去的迹象。

    祝叔见他牙关紧咬,连药都喂不进去,不由又急又心痛,忙让人去范府把四少爷接回来。

    齐浩然是和范子衿一起回来的,他跑进来见大哥躺在床上不动,头上冷汗淋淋,一时又怕又担心,爬上他的床就在他的耳边大喊,“哥哥,哥哥,你快醒醒啊!”

    范子衿也在一边大叫,“大表哥,有人欺负我们,你快起来帮我们打架啊。”

    祝叔捧了药上来,见大少爷一点醒来的迹象也没有,顿时着急道:“这可怎么办,昨天晚上还勉强能喂进去一些药,今儿一早却一滴药都喂不进去了,这可这么好呀。”

    。。。

    。。。

第1374章 番外 齐修远(7)

    三岁的齐浩然知道,病了只有吃药才能好,比如范子衿。

    范子衿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喝药,不喝药就会虚弱的躺在床上,不能出去玩,甚至连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吃不下,可怜得很。

    齐浩然私下听丫头们议论,如果不乖乖吃药还会死,那样范子衿就长不大了,那大哥是不是也会这样?

    在那样的生存环境下,齐浩然已经明白什么是“死”了,比如像他母亲一样睡在坟墓里,再也见不到了就是死。

    想到哥哥会死,齐浩然立即打了一个寒颤,伸出两只小手就去捏大哥的下巴,他常这么跟范子萧抢吃的,知道这样能打开嘴巴。

    于是祝叔就看到四少爷满脸凶狠的掰开大少爷的嘴巴,范子衿与齐浩然向来有默契,大表哥的嘴巴才被撬开一点,他立即转身跳上凳子一把抢过祝叔手里的药,麻溜的爬到床边就往嘴里灌。

    两个小伙伴分工明确,配合完美,成功的把一碗药全灌进齐修远肚子里了,但他很快就被呛住,一下就吐出大半药水,把被子衣襟全弄脏了。

    虽然如此说,祝叔等人还是松了一口气,毕竟还有一小半进了大少爷的肚子不是?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不妥,因为三岁的齐浩然不懂得轻重,在大少爷的脸上弄出了印子,还不小心把他的下巴给掰出血了。

    下人们默默的看着两位小少爷。

    小齐浩然立即把手背到后面,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回视他们,祝叔他们心一软,只能不做计较了。

    但总不能每次喂药都要掰下巴吧?

    到时候大少爷烧是退了,却又受伤了。

    所以祝叔满怀忧虑的道:“还是得把大少爷叫醒才好。”

    范子衿眼珠子一转,一把将齐浩然推倒在床上,手脚麻利的压在他肚子上,挥着拳头叫道:“快哭,不然揍你哦。”

    齐浩然一愣,圆圆的身子立即往上一使劲儿,反将瘦弱的范子衿压在身下,气呼呼的道:“我揍你才对,我比你厉害!”

    范子衿抬手打他,骂道:“你真笨,大表哥最疼你了,你要是哭了,大表哥肯定会醒,你快哭,就说你被人打了,打得可惨可惨了。”

    小齐浩然张张嘴,酝酿了半天也哭不出来,只能瞪着一双大眼睛和小范子衿对视。

    小范子衿无奈,只能伸手去掐他,小齐浩然“嘶”的一声,但还是没哭,他被打时很少哭,大部分都是揍回去,揍不过也会护着自己的头脸,事后再找回场子,所以就算小范子衿掐他很疼,他也没哭。

    他手痒了一下,很想掐回去,不过想到小伙伴也是为了他好,就没动手。

    小范子衿见他不哭,没辙了,只能道:“你不哭大表哥就要病死了,你以后就没有哥哥了,以后在齐家姨父和齐少盛他们就会死命欺负你!”

    小齐浩然一愣,扭头看躺在一边的大哥,心头一酸,立即“哇哇”大哭起来。

    小范子衿被吓了一跳,然后就高兴的拍掌道:“再哭大声一点,再大声一点。”

    小齐浩然却是真的伤心,想到大哥要死了,他就闭着眼睛嚎哭,根本听不到外界的声音。

    泪水一滴一滴的掉在齐修远的脸上,躺在床上的人却一点反应也没有。

    祝叔他们吓了一跳,想上前哄他,但又想若是四少爷能把大少爷哭醒也不错,也不知道老太太昨天叫大少爷去干什么,直接把人吓成了这样。

    而本能的戒备让他们不敢大费周章的请大夫,只是到外面描绘了病情让大夫抓药。

    但就算他们没让大夫把脉,只看大少爷的脸色和昨天晚上无意识的梦呓就知道他是忧惧生病,一时间他们对齐府的人是又恨又怕。

    此时最要紧的还是让大少爷醒过来吃药。

    小范子衿本来还在拍掌鼓励小伙伴哭大声点,但真见他哭得这么伤心了,小范子衿又不愿意了,小小的他心里也一酸,不由自主的也落下脸,要哭不哭的看着小伙伴。

    小齐浩然却哭出了境界,一心想着他以后可能就要没哥哥了,简直是伤心到了极点,哭得差点喘不过气来。

    小范子衿也低着头“啪啪”的掉起眼泪来,他不像小齐浩然是张大了嘴巴嚎哭,他只是安静的坐在床边啜泣,但眼泪掉的一点也不比齐浩然少。

    祝叔他们看了无奈,两个小孩子显然忘了初衷,现在完全是伤心的哭了。

    总不能为了大少爷把两个孩子给哭坏了,祝叔他们只能无奈的上前要哄他们,却见齐修远咳了两声,努力的睁开眼睛来。

    祝叔大喜,摇了两个小孩叫道:“少爷,大少爷醒了!”

    范子衿哭声一顿,立即抹了眼泪去看表哥,见齐浩然还在闷头哭就一巴掌打过去,叫道:“别哭了,大表哥都被你吵醒了。”

    齐浩然一抽一抽的停下,满眼是泪的扭头去看哥哥,见他果然睁开了眼睛就一把扑上去窝在他怀里,委屈的道:“哥哥,你不要丢下我一个人,你要是死就带着我一起吧。”

    齐修远刚醒过来,脑子还有些迷糊,乍然听到这句话胸中不由一痛,然后就眼含温柔的看着弟弟,颔首道:“好,哥哥要是在你未成年前死了,我就带着你一起。”

    祝叔惊叫,“大少爷!”

    齐修远却有些心灰意懒,淡淡的道:“活在这世间也是受苦。”

    祝叔脸色微变。

    齐浩然却傻乎乎的道:“不是呀,活着能吃东西,乳娘说死了就不能吃东西了,我好想吃窝丝糖,还想吃糖炒板栗。”

    看着胖乎乎的弟弟,齐修远也不由一乐,本来了无生意的心涨了些活力,八岁大的孩子绝望来得快,去的也快,他揉着弟弟的脑袋笑道:“好,那我们就活着。”

    祝叔他们就松了一口气。

    齐修远所住的院子虽偏安一隅,但刚才齐浩然嚎得太大声,加上他第一次在不是清明和过年时回来,大家很关注,所以都知道这个小院子出事了。

    吴氏对齐修远是又恨又惧,并不过来问话,但齐母却没有顾忌,当即就叫了嬷嬷过来询问。

    毕竟,昨天她虽打消了杀孙的念头,但心中的疑虑还未全部消除,所以对这边的事很是关心。

    齐修远却不想让他们知道自己病重的事,若是让祖母知道他忧惧成疾,只怕又要心生怀疑了,所以他告诉祝叔,“就说我昨天晚上不愿意睡觉,大半夜的对着月亮哭泣,然后着凉生病了,弟弟之所以回来全因我答应过他今日要带他上街,却迟迟不去他这才找来的。”

    “至于哭声,”齐修远看着两个眼睛红通通的小孩,道:“就说他们两个打架了。”

    祝叔立即应下。

    。。。

    。。。

第1375章 番外 齐修远(8)

    祝叔给齐修远收拾了一下,换上干净衣服,又用热毛巾捂了一下脸,等脸上见了血色后才让齐母派来的嬷嬷进门。

    她一进来就看到大少爷正满脸无奈的坐在床上看两个孩子,而床上的两个小孩一左一右的坐着,一个鼓着脸颊,一个板着小脸,一看就是在生气。

    嬷嬷自以为了然,上前给三个小主子请安,问候了几句就退下了。

    齐修远立即对弟弟和表弟道:“你们立刻回去,别在这儿停留了。”他摸着齐浩然的脑袋面色温柔的道:“弟弟放心,哥哥一定会好好吃药,养好身体的。”

    昨天的事让齐修远对齐家的人无限戒备,他不想让弟弟与齐母碰面。

    祝叔虽然不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但也知道大少爷对齐府更加戒备了,昨天必定没什么好事,因此他立即把俩人送出府去。

    齐母在听嬷嬷汇报完后才心血来潮的想看一看小孙子,得知人已走,那种违和的感觉又浮现。

    她沉着脸想了想,吩咐道:“让人盯着大少爷,看看他最近在做什么。”

    齐母轻咳了几声,叹气道:“我的身体越发不好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在了,丰儿在后宅之事上糊涂,吴氏眼皮子浅,你以后多看顾一些。”

    嬷嬷笑道:“老太太长命百岁,这是您这几日忧思过度才会如此想的,等您好好休息过来这心境就又放开了。”

    然而这并不可能,因为老太太很快就死了。

    祝叔是祝家舅舅留在齐修远身边的,齐修远给两位舅舅传递消息都是通过夏彤,但其实祝叔他们也有自己的渠道,而且比夏彤要更快更隐秘。

    眼见着小主子去了一趟主屋就吓得高烧不退,且几日来都有些魂不守舍,祝叔自然不可能不汇报给主子。

    他本还想将那天的事情查清楚后再汇报,但一来小主子抵触,二来那天齐母院子里的人都被赶了出去,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祝叔只能将小主子的异状告知两位舅爷,具体出了何事还得舅爷去查。

    祝青收到了祝叔的密信,心中冷笑一声,他根本就不查,只要知道齐母威胁了他外甥,并有可能伤害他两个外甥就够了。

    巧的是齐丰当时正竭力弹劾一地方县令,告他私开粮仓,买卖粮食。

    齐丰作为御史,还是一个治家不严,身有污点的御史中丞,这些年在御史台中过得很不好。

    大周虽然不讲究,景炎帝手下官员比他还荒唐的比比皆是,但作为一名御史,最要紧的就是名声。

    名声不好,他去弹劾别人时气势就先弱了三分。

    这三年来齐丰在御史台一直是隐形人物,全因当年与祝家的事闹得太大,御史台的同僚们看他不顺眼,而他弹劾别的官员时,他们常以此事攻讦。

    而作为监察百官,风闻奏是的御史本来就是以弹劾晋升的,他三年前本有望升为正四品,却被祝家给搅和了,这三年更是因为当年的事被处处压制,这也是齐丰一直对两个儿子心怀怨恨不满的原因之一。

    每天去工作都有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他,每次他弹劾别人,死去的祝宛和活着的齐修远齐浩然都成为他被人攻击的理由,齐丰就算一开始对两个孩子还有一丁点愧疚也被消磨掉了。

    此时,他就是恨不得除掉他们,却又害怕他们死后祝家狗急跳墙,这才不允许齐修远读书,将人丢在一边自生自灭。

    而这次弹劾这地方县令却是他准备三年的一次大战,全因这县令出自一世家旁支,且私开粮仓证据确凿,而如今粮仓内一粒米都不剩也是事实。

    他决定用此事一雪前耻,也为自己打开一条路,因为这个县令及这个世家得罪了秦相。

    虽然秦相是奸相,常被人攻击,但他手握重权也是真的,齐丰虽不想正式投到他门下,但刷刷他的好感度也是可以的。

    但不巧的是祝青也认识这个县令,且更了解他私开粮仓的内情。

    那个县就在他驻扎的边县下边,年前他们刚和大金有一战,损失严重,不少百姓房屋被毁,粮食被抢,不得不迁居到下一个县。

    这么多灾民涌来,没有粮食,没有御寒的衣物,连茅草棚都没有,那县令急得嘴角冒泡,一边组织县里的富户捐粮捐钱的赈济灾民,一边向朝廷上书请求开仓放粮和求赈济银两。

    但那折子就如泥丸入海,一点声息也没有。

    过了一个冬又到了开春,县令不管上多少折子都没用,没办法,只能写信去求家族帮忙在朝堂上提及一二。

    可惜依然没有用,因为景炎帝最怕听到这种事,往往官员刚开了一个头他就将事情交给秦相处理。

    皇帝和朝臣可以推诿,但作为一线的县令却不能放任百姓去死,而富户们所捐钱银也到了极限,他总不能逼着大家把家底都给掏光了,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私开粮仓,不仅如此,他还把贮存下来本应上缴朝廷的粮种也给发还百姓了,让他们开荒种地。

    此事闹得不小,他本就决定不要这顶乌纱帽了,而以他家族的能量想要保他一命还是能做到的。

    但齐丰显然不这么想,他是想斩了他,以此来奠定他在御史台的基础,也是给秦相送的一个礼物。

    祝青本来还在犹豫是不是帮那县令求求情,毕竟他私开粮库虽错,却也是为百姓好。

    但见自家外甥被齐母如此欺负,他立即撸了袖子上前,既然你欺负我外甥,那我只好欺负你儿子了。

    祝青作为镇守边关的一员大将在朝中是很有发言权的,他先是上折渲染了边民心绪浮动,恐有民变的氛围,然后隔了两天又上折表明已查明些许真相,边民是为一县令抱不平才如此……

    总之就是朝廷不顾百姓死活,不给赈济的粮食和银两,让百姓无食无衣,早在年前就有反意,而巧的是地方县令赈济得当,而后又开粮仓赈济才安抚好百姓,谁知朝廷竟要问罪县令,自然让民愤无比,这才心思浮动,加上被大金的探子挑拨才差点酿成大祸。

    此时大周国内外都不安宁,外有强敌环伺,内有不断的百姓起义,景炎帝最怕的就是听到某个地方百姓又举起了反旗,闻言此事竟然是由一御史弹劾一县令而起,顿时大怒。

    此事不能是景炎帝的错,也不能是朝中大臣们的错,那就只能是齐丰的错了。

    。。。

    。。。

第1376章 番外 齐修远(9)

    于是谋划着借此晋位的齐丰被罢官留任,之所以能被留任还是秦相插了一手造成的,不然他一旦被罢官,再被启用就难之又难了。

    而他留任,那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最关键的是秦相插手了,只这一点他官复原职就只是时间问题。

    但这也把齐家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秦相的名声不好,齐丰此举相当于一只脚站到了秦相那边,对秦相有敌意的官员不能拿秦相怎么样,却会死死的盯着齐丰。

    齐丰继祝家之后又给自己竖立了数个敌人,从此后他就更加小心翼翼不敢多伸一下手了。

    被罢官的憋屈让齐丰恨红了眼,他知道这是祝家造成的,因为祝青上的那两道折子是取胜的关键。

    儿子被罢官,齐母自然也知道了。

    她这一生最骄傲的就是儿子了,她的丈夫虽也是进士出身,但没当官几年就因朝廷南逃而殉职,她并没有享受到丈夫的福分,反而是儿子一路护着她南下,因为年少有为,又是跟随朝廷南下的官员,却父殉职,所以升得很快,只**年功夫就从一进士坐到了从四品的御史中丞。

    所以在齐母的心里,没有谁比她儿子更重要了。

    突然听到儿子被罢官,齐母是又惊又慌,忙让人出去打探消息,并把齐丰叫回来。

    但在齐丰回来之前,祝叔先拿了一封信过来。

    祝叔将信呈给齐母,恭敬的道:“老太太,这是祝家舅爷给您的信,还请过目。”

    齐母沉着眼神看他,半响才让嬷嬷将信接过来。

    齐母看着手中的信微微颤抖,脸色苍白,祝叔一双如墨的眼睛注视着她道:“老太太,我们家舅老爷说了,他愿意放下此事不计较,只是给老爷敲敲边鼓全是看在两位少爷的面上,不过若是齐家真的容不下两位少爷,那就不怪祝家与齐家不死不休了。”

    祝叔淡淡的道:“我祝家虽是一介武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