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贼-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理攻势显然要比昨夜的大炮作用大,过了不多时,城门旋即大开,为首之人低头顺目,竟是毛维张……。
第二百零七章 高公传旨
无须中年人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高时明,他很满意以中使身份打开叛军占据的城门。毛维张领着一众纠察队员开门出迎中使,但却被高时明厉声喝止。
“你们里边谁是领头的?”
毛维张硬着头皮站出来。
“回中使话,下官是……”
话还没说完,高时明不耐烦的一挥手,“左右,将这个叛臣拿下,就地正法!”
将叛军之首拿下了杀掉,是稳定军心的重要手段,高时明于杀伐决断上倒颇为果决。毛维张对于中使的突然到来也甚感不知所措,更没想到中使甚至不听他的辩解,便要将他就地处决,一抬正瞧见李信眸子里复杂的目光,不禁羞愧的又低下了头,随即又恨恨的瞪了一眼跟在众人身后的周瑾。
周瑾被毛维张瞪了个满脸通红,再不迟疑,立即出面替毛维张说话。
“高公刀下留人,昨夜之事恐有误会,不如交给下官调查清楚了再做处置也不迟。”
高时明翻了翻眼睛,他对周瑾印象十分不好,还没谁敢用手指头对他指指戳戳,就是当今万岁也对他宠信不已,一个区区地方的芝麻小官竟敢和他拿架子,甚至变本加厉的质疑他的决定,真是不知死活。
“咱家诛杀叛将还须向周通判禀明么?”
高时明言语不善,周瑾被咽的说不出话来,他还能说什么,难道说是自己以知府熊开元和中使高时明与李信不和为理由说服了他倒戈相向,给李信来个釜底抽薪么!
李信对于毛维张的倒戈并不奇怪,他这种文官出身的官吏虽然与自己绑在同一条绳子上,但究竟是同利则合的局面,在利诱与强大压力下,很难对一个马贼出身的武官保持所谓的忠诚。
尽管这货背叛了他,他还是觉得一刀将之杀掉并不妥当,毕竟人头落地,事情就不可挽回的闹大了,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没有了。所以高时明要杀毛维张,他不能坐视不理。
“高公,可否借一步话?”
说到底这高时明算是心胸狭隘之人,当面说怕他下不来台,只好将他拉到一旁。
“此人还真不能轻易杀掉,身为一卫的镇抚,总要明正典刑才能没有后患。”
高时明听罢呵呵一笑,连声赞他说的有理,便不再坚持杀掉毛维张。
“嗯,那就先将此人收押,交予李将军,待调查清楚再明正典刑。”
其实自打见到高时明以后,连李信都诧异,此人如何这般好说话了?记得当初在京师之时,可是横竖看自己不顺眼呢!只不过,高时明一见面便出奇的热情,他也不能再翻旧账吧。
忽然,军卒示警之声大作,只见一支骑兵马队由南方竟滚滚而来,高时明大惊,急欲进城,又叮嘱李信一定要互助阳和卫城的安全,切不可让叛贼接近卫城。
原本还得意洋洋的高时明,自以为只言片语就克复了阳和卫城,将来回京也有了炫耀的本钱,谁知叛贼在城外竟然还有骑兵策应,顿时被吓的灰头土脸,也顾不得中使的矜持和架子了。
押着毛维张进了城,高时明便急令守城的军卒关城门,放铁闸。骑兵顷刻即止,长枪左营一夜未眠,仍旧列阵站在原地,此时就是想进城也来不及,李信索性便令长枪营转向,准备迎敌。
高时明由于对周瑾感官甚坏,所以进城之时便特地没有将其带上,此刻他亦是紧张的不得了,但看到远处招展的旗帜反倒镇定下来,一眼便认出,这些骑兵根本不是贼兵,而是大同知府熊开元的护兵。周瑾暗暗一声长叹,我的知府大人啊,您这姗姗来迟,一切都已经无力回天。
忽然,大炮骤响,惊得周瑾一哆嗦,赶紧拦住李信。
“李……李将军切不可开炮,那是知府大人的护兵。”
李信也纳闷,自己没下令开炮,哪里来的炮声?
“本将何曾下令开炮?周大人自己去看。”
周瑾一看也是,几门铁炮上面还落着昨夜飘的一层薄薄的雪花,情知不是李信开炮,难道是城上开炮?这个念头一冒出来,立即又将他惊出一身的冷汗。他和熊开元打的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主意,以拿下阳和卫城后的绝对优势迫使李信屈服,谁知李信却并不按照他们划好的道道,若真的打了起来,冲撞了中使,闹到朝廷上去,谁能担这个责任?
但他很快就发现亦不是城上开炮,从卫城之西,一股人马蜂拥而至,排在队伍之最前面的分明是几个军卒合力向前推进的铁炮。虽然只有一门炮,但仍旧以极快的速度向熊开元的骑兵进行着轰击,铅制的弹丸呼啸着一枚枚砸过去,均没有命中,而是打到了旷野空地之上,周瑾一颗本就不安的心随之起伏。突然一枚弹丸竟直直砸在人群之中,顿时便将一名骑手连人带马砸落在地,然后又以极快的速度弹了起来,向前弹去,所过之处一连扫中十数人,被扫中者无不肢离骨断,直至三个起落之后,这才失去了前进的力道。
就是这一枚炮弹,已经在熊开元的护兵当众造成了一股不可遏止的恐慌,这些护兵虽然来自京营,京营也装备火器,但是清军却火器甚少,因此受到火器直接打击的机会就更少。是以,这群护兵面对一枚炮弹便造成十数人伤亡的破坏力,顿时便乱作一团。急的熊开元呼喝乱叫,却没有任何效果,骑兵混乱如斯还怎么进行战斗?
李信眯起了眼睛,能把火炮使用的如此奔放的,除了海森堡还能有谁!
周瑾本想上前阻拦熊开元前进,但是面对一炮又一炮的轰击,又犹豫不前。于是他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看着双方兵马即将撞在一处。
但最终他所担心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海森堡在辨认出对方亦是明军旗帜之后,适时的收手,转而进入防御状态。其实,率先辨认出熊开元知府大旗的并不是海森堡,而是与之同行的史大佗。
熊开元在弄清了双方竟然是误会之后,气急败坏,立即要求李信交出开炮之人给他的骑兵偿命,李信如何能干,干脆不客气的予以拒绝。
阳和卫城门紧闭,熊开元还以为卫城仍在他的掌握之中,李信如今又是腹背受敌,还猖狂个屁啊!所以,他比李信还猖狂,直接令人去抓捕所有炮兵,既然不交出凶手,那么就都抓了赔命。
李信麾下长枪营也不是吃素的,立即结阵反击,眼看着双方一触即发,阳和卫城城门忽然吱呀呀的开了,随即铁闸升起,一骑飞奔出城,一个小太监扯着嗓子冲他们狂喊:
“高公说了,让你们都别打了,都进城!”
李信非常配合,他能感觉到高时明此来不是与自己为敌的。熊开元却一头雾水,哪个高公,还敢再自己头上吆五喝六,岂有此理。他反映当真够快,马上就发现这个传话的无须之人乃是太监,既然此人口称高公,那么极有可能就是朝廷派来的中使高时明。
熊开元倒吸一口冷气,如此说中使竟进城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仓促之间却想不起来。
“公公所言高公,可是司礼监秉笔高公?”
“正是!”
小太监对熊开元的印象与那周瑾差不多,感觉也是个不开眼的,连高公都识不得,倒要叫他们好看。两个字说完,连瞅都没瞅熊开元一眼,便直奔李信而来,又立即换上了一副笑脸请他进城。这个李信可不简单,连内阁大学士都斗不倒他,当今万岁甚至还加官进爵以示恩宠,想当然就陪着笑脸了。
小太监的一番冷热分明,直让熊开元觉得受了羞辱,肚子里骂他狗眼看人低,运了半天气,却不便当面与他计较,心道,等见了高时明定要给你们这帮人好看。
刘宇亮曾特意交代过,高时明是他们的盟友,关键时刻由此人来给李信致命一击。但此人手下弄出这么一档子是,心中厌恶就跟吃了苍蝇一般的恶心。
多说无益,熊开元一招手,“随本官进城!”
谁知那小太监又尖声喊道:“哎,哎,说你呢,高公说了,不许带兵进城!”
小太监将那熊开元折腾的够呛,这才放两人带着随从入城。高时明也不废话,当众宣读圣旨,又亲自将皇帝钦赐天子剑交予李信。然后才长长吐出一口气,“咱家的任务已了,也该回京复命去!”说完又一指熊开元,“熊大人,往后再告状得拿出真凭实据来,别怪咱家没提醒你,万岁已经另择人调查此事,你有个心理准备吧!”
说完便拂袖便走,便似一刻也不愿多留一般!
皇帝对李信的加官封赏惊得熊开元心头一阵突突乱跳。
高时明走了几步忽又回头,“熊大人可还有什么想说的?”
熊开元想不明白,高时明因何站在了李信一边,皇帝又因何没处置参劾李信的罪名,反而还给他加官进爵。他不清楚京师又发生了什么扭转局势的大事,但是看高时明的眼神里分明充满了同情与厌恶,一颗心渐渐沉到了谷底。
第二百零八章 流贼流贼?
李信以边将身份被皇帝委以重任,名义上协助知府熊开元防治鼠疫,安置大同府逃难的灾民,可实际上天子剑却是给李信的,傻子都能看明白,熊开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过是木胎泥塑。
本来李信都做好了应对刁难的准备,谁知道中使竟是为了封赏而来,尤其是交代给他处置灾民的差事,等于生生分了一份熊开元知府的治民之权。
熊开元对此则是忧惧不已,皇帝这么分派摆明了是拿自己当羊肉涮呢,李信名义上只是协助理民,一旦有过,担大头的肯定是他熊开元。若是有功,李信又是具体筹谋执行之人,在皇帝心里,首功自然也没他什么事。
可他也实在是有苦说不出,难道上书据理力争,将差事都揽回来么?那更得要了他的老命,一个大同府城已经把他弄的焦头烂额,由于焚毁病尸的政策给范家商社开了口子,已经弄的民怨沸腾,此前所做努力已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现在的大同府城已经差不多十室九空,百姓们逃难的逃难,病死的病死,无奈之下,府衙下令封城,任何人不准出入。周边卫所的逃亡情况则更是严重,各千户百户基本上都已经逃空了,山西行都司府的各级官员亦是死的死,逃的逃。
各卫指挥使只得来找大同知府拿主意,熊开元亦是一筹莫展。当然,尽管自身困难重重,他还另有要务,这次筹划扳倒李信,便是精心筹谋的产物。岂料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不但没收拾动那他,就连自身今后都要多受其掣肘。
李信则捧着他昭勇将军将军的印信,一时间还没能消化这突如其来的美事,见高时明已经带着随从直奔大街准备出城而去,这才上前挽留。
“高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何也要在阳和歇息一日再走的好。”
高时明出了卫司衙门翻身上马,随从小太监们一个个也跟着上马。
“李将军,不是咱家急着走,而是司礼监那一摊子事离不得咱家。得,你也不用远送,他日将军登台拜将之时,咱家再来讨酒喝……”
说罢哈哈笑了两声,马鞭啪啪作响绝尘而去。
李信苦笑摇头,高时明真让他糊涂了,究竟是什么让此人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李信更不知道,数年之后,他登坛拜将之日,高时明还真的成了见证人。
高时明急着走,毛维张涉嫌作乱的事一句都没提,李信知道,这肯定不是他顾及不上,此人不是另有所图,便是在与他行方便示好。
这个关节想不通可以容后再议,当前首要须解决的便是与熊开元的矛盾。再看熊开元失魂落魄的跟着也走了出来,一副倒霉模样。
“知府大人,处置灾民刻不容缓,李信需要大同府各卫名册……”
李信也不与他客套,直接将所需要的东西一件件都列数出来,“一应东西,是李信着人去取,还是大人遣了人送来?”
熊开元胸中怒火上涌,李信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介马贼,如今竟然也与寒窗苦读的自家打起了官腔,但是形势使然,他也只得将怒气又咽回肚子里,揉开了又挤出个皮笑肉不笑的脸来。
“都好说,都好说,李将军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本官一定全力配合,全力配合。”熊开元含糊应下,又话锋一转,“听说阳和卫闹了民变,却不知李将军打算如何处置?”
不提此事还好,李信面色忽然一变,“毛镇抚如此,都是受人挑唆,李信倒是有个疑问,不知周通判是自作主张而来,还是奉了谁的命令。熊大人可否解惑?”
周瑾来劝说毛维张倒戈,背后的指使者就是熊开元,李信如何能轻易便放过他。高时明既然都暗中表态,不过问他们之间的事,那么此事熊开元也得给他,给三卫一个交代。
“这,这,周通判因何来阳和卫,本官实在不知内情。”
李信暗自冷笑,周瑾啊周瑾,真不知道你是精明还是愚蠢,熊开元这种人以眨眼的功夫就能将你给卖了。
“既然如此,处置起来也便没有顾虑了,此番定要彻查到底,将背后的阴谋叛乱者一网打尽!到时候,知府大人可要全力支持李信啊!”
熊开元脸上的肉一阵抽搐,仍旧破皮笑肉不笑的回答着:“那是一定,全力支持!”
眼下也由不得他另有他想,只求李信别将这把火烧到他头上就成,至于那周瑾,死活又于他何干?他现在唯一犯愁的是该如何对刘相交代这次失败!
李信当即决定提审毛维张,周瑾亦被控制起来,熊开元本来也要急着回大同府城,但李信强留,他锐气尽失,只好也留了下来。就在一切准备停当,准备询问的时候,有军卒来报。
“报大人,那高太监又回来了!”
又回来了?这货不是急着回京么,又回来作甚。
在明朝,最得罪不得的人就是太监,李信不敢怠慢,只好带着大伙出城去迎接。还没等到城门口,便见高时明快马疾奔,随从太监们也是一副急吼吼的德行,全然没了刚来时传旨之时的那份气定神闲。
“李将军啊,大事不好了,流贼打到大同府了……快想办法向朝廷求援吧……”
高时明马速很快,话音未落便已经奔到李信等人跟前。
“流贼?”
众人听的真切,都是错愕不已,山西前几年是遭了流贼,可都没他们最北方的大同府什么事,更何况流贼基本上都在黄河以南,怎么可能越过城高池深的太原府而来呢!
“高公慢说,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如此急迫?”
比起蛮横的李信,熊开元更惧怕流贼,听高时明口称流贼了,情急之下便想着确认此事。
高时明一翻眼皮,“咱家亲眼所见,铺天盖地的流贼从浑源州方向而来,还能有错?”说着又一扭头,“你们说,是不是亲眼所见!”
随从们自是连连附和,他们的的确确遇到了流贼。
“也是咱家命不该绝,李将军赶快想办法同知朝廷,让朝廷派援兵来平乱。还有,赶紧四门戒严,流贼说话就得到。”
高时明一行都是骑马而来,速度自然要比依靠两条腿跑路的流民要块,李信不敢怠慢,将城外的长枪左营与熊开元带来的护兵悉数招进城中,同时又派出侦骑打探情况。
听说有仗要打,海森堡两眼放光,他的炮兵每次都是风头最劲的人马,但现在的问题是,经过几次大战,尤其是沿河边与土默特部一战之后,火药与铅弹都消耗的利害,尤其是火药已经告罄。
李信对此亦是双手一摊,没有办法,这些火药一部分是黄家商社送的,还有一部分是镇虏卫和阳和卫的存货,但绝大部分都是检查站所罚没的。
杀鸡取卵不过如此,从腊月到正月两三个月间,晋商能被压榨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少,他们已经断了从阳和卫与镇虏卫出边墙的商路,如果实在想要与塞外的鞑子交易,只能由蔚州等地绕好大个圈子,到万全卫然后由张家口出边墙。
但是,李信弄出了这个检查站之后,收获颇丰,各地卫所都有样学样,搞起了检查站,只要商人出关,便要被层层盘剥,终于在正月里,所有的商人都断了出边墙的商路,这种血本无归的商他们跑步上就此就得倾家荡产。
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同各边镇尤其是镇虏卫与阳和卫这种不能自产的边卫,都将面临着物资紧缺的尴尬境地,现在火药告罄便是开始。至于朝廷与行都司府就更指望不上。
高时明听说没有火药,觉得不是什么大事,而是一再催促李信搞全民动员,让所有人都去守城。他提出来,只要坚守不出,流贼久攻不下,必然会失去耐心而转向府城大同。
熊开元听了高时明的分析,立即就炸毛了,大同府是他的治所,地方官守土有责,若是大同府城丢了,他也只能以死谢罪了。可是让他带着身边的几百护兵回去,他又提不起这个勇气来,万一半路上遭遇流贼那就完蛋了。
李信却有点纳闷,按理说,流贼如果窜入大同府,他的首要攻击目标应该是府城才是,怎么第一个就来到这鸟不拉屎的阳和卫呢?
“高公返程之时,可看到白登检查站的军卒了?”
高时明摇头,他还没等到白登流贼就已经浩浩荡荡的直奔阳和卫而来了,根本就没见过半个明军士卒。李信的心沉了下去,想来白登检查站的军卒们都没逃出来,或者说已经全军覆没,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阳和卫清点可用之兵,加上长枪左营与熊开元的护兵以及城中纠察队,总在两千人上下,守城绰绰有余,就等流贼攻城了。
打仗这种事熊开元本想能躲就躲,谁知高时明却将他揪了出来。
“熊知府就别躲着,你的地界里出了这么大的乱子,身为大同知府亦该出一份力。咱家有个提议,熊大人不如去宣大总督府求些援兵来。”
第二百零九章 缓兵之计
熊开元一听高时明让他出城,连给这位太监跪下求饶的心思都有了,流贼可不是那些丘八,能任凭欺凌,那是说杀人就要杀人的。自从经历了高阳保卫战的惨败之后,他已经闻流贼而色变胆寒,提不起一丁点勇气来了。
一行人马不停蹄,跟着李信上了阳和卫城的南城墙,高时明心有余悸,那浩大的声势着实让他受惊不浅,此刻站在李信身边一颗心安定了不少,毕竟李信能打些硬仗,这在朝廷里已经是挂号的,就连他此行不也是嘉奖其大胜鞑子的功劳么?
高时明仍旧不依不饶,让熊开元出城去求援,熊开元则死活都不肯出城,最后被逼急了,只好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要么现在杀了他,要么就让他留在城里。
两个人没完没了的纠缠斗嘴,高时明没了中使的架子,熊开元也没了知府的官威。李信没时间给他俩劝架,他趁流贼还没到来之前,将城中的军队分为了三部分,用作一前一后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主要由近千人的防疫纠察队组成,第二梯队也就是预备队则由长枪左营和熊开元的护兵组成。
这倒不是李信有意保存实力,而是考虑到纠察队本乡本土又熟悉情况,能更好的发挥战斗力,而长枪左营和熊开元的护兵初来乍到,两支队伍又多有矛盾疑虑,能不能同心同德一力抗敌,还是个未知之数。
李信亲自去大牢将毛维张提了出来,这个四十多岁的晋北汉子竟不敢直视李信,他已经做好了背黑锅带人受罪的准备,因为他知道,即便自己将事实的真像说出来,也不会有人替他做主。
可李信的一句话却让毛维张惊讶的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纠察队一直是你带领,如今形势急迫,赶紧上城备战吧!”
“大,大人……”
毛维张不明白李信让他备战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以迟疑着,不知如何是好。
李信哪有功夫和他闲扯,“流贼马上逼近阳和卫,本将让你带着纠察队守城,将功折罪!”
说完,李信不再理会毛维张,带着亲兵径自往城中搜罗火药去了,没了火药海森堡的炮兵便无用武之地,就是一堆废铁。跑了一圈下来搜罗的火药寥寥无几,也就够多打上十几炮的。
李信终是惦记着城上的情况,又匆匆赶往南门,走到半路上正遇见一队人亦往南门而去,规模有数十人之众。看装束又不是纠察队,这让他心中陡然生起警觉,立即命人上前盘问。
原来竟是阳和卫指挥俭事丘亮存组织起了家丁准备上城协助作战,李信心道,这家伙消息倒灵通,既然他有这份心,就让他们去,多一个人也多一份力量。
毕竟在高时明的叙述中,流贼数万众,几近十万,阳和卫一座弹丸小城,却不知能顶得住多久。想到这里,李信就觉得匪夷所思,数万六贼大军放着府城不打,偏偏往阳和卫这样一个边镇小城来,真是奇了怪了。
抵达南门时,只见海森堡正指挥他的炮兵部队,上上下下的忙活,这货竟是将几门四磅炮统统搬上了城墙。
刚想问问他火药还够打上几炮,突听城上军卒呼喊道:“流贼来了,流贼来了……”
这可不得了,李信也顾不得其他,直接让海森堡放下手中的大炮,赶紧上城去操纵已经准备好的大炮,剩下这些活他找别人来完成。
只听得城外山呼海啸一般,声音如海lang一般由远及近,一lang高过一lang,没有数万人是绝没这个声势的。可紧接着,一声炮响,就像将这一lang高过一lang的声势劈开了一般,整个呼喊之声,竟然为之一窒。
这让李信大感奇怪,也心下稍定,说明城外的流贼士气并不如声势一般强大。他几步上了城去,扶着女墙向外望去,只见已经黑白驳杂的一马平川之上,流贼如海lang一般正涌向阳和卫。
就算再奇怪,李信也终于相信了流贼即来的事实,虽然不像高时明说的那般夸张,有近十万众,但三四万人总该还是有的。阳和卫当还有一战之力。
面对如蚂蚁蝗虫一般的流贼,李信已经放弃了派长枪营出城野战的想法,流贼所赖者无非是人多,以人命来填出胜利,而他走的则是精兵路线,长枪营都是他的宝贝,就这样被消耗掉,可不是他能忍受的。
高时明此刻吓的浑身颤抖,已经顾不上逼着熊开元出城求援,他也不顾脸面,向李信告了个罪,以头疼欲裂为借口逃下城去,眼不见为净。
李信掂量了一下阳和卫的守城武器,目前最具杀伤力的也只有那几门四磅炮和六磅炮,阳和卫原本没有大炮,也没有火药储备,就连弓矢都在上一次插汉部袭城之时消耗的差不多了。现在他面临的情况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只好强打起精神来誓死一战了。
熊开元虽然也惧怕流贼,但比高时明还是有些胆量的,没人逼他出城求援送死之后,立即便将注意力转移到城墙之外,但远处的场景却让他心生疑惑。
忽然有军卒手指城下。
“快看,他们派人来谈判了!”
这什么情况?流贼攻城居然先劝降吗?
“大人,打不打?”
早有军卒将弓弦拉满,只等一声令下便将之射杀。穿了一身布甲的毛维张做不了主,便看向李信。
“放他们过来。”
十几匹马顷刻便奔到城下,但见马上之人皆是破衣烂衫,直似乞丐一般。
“不要射箭,不要射箭,请问这可是三卫总兵李总兵治下的阳和卫?”
“正是俺们大人,你们是拿一部的?”
城上有军卒口快,不但回答了一句,还反问他们。城下的流贼的回应中却充满了欣喜,“可算找着李将军了,俺们这就不走了。”
什么意思?还不走了?难不成是专门来找李信麻烦的?李信自问和流贼没半分瓜葛,一时间亦是大惑不解。
“呸!城下流贼听着,既然听过俺们总兵大人的名号,还敢来送死,蒙古插汉部的一个郡王前些日子都被俺们总兵大人砍了头,你们是嫌命长了?”
把军卒口快,立刻便骂了下去。
“城上的老爷们,别误会,俺们不是流贼,俺们都是逃瘟疫的百姓,都是山西的良民啊!”
他们强调自己是山西本土人,大家伙这才注意到,他们的确是操着山西各地的方言。听到此处,李信已经心下了然,这哪里是什么流贼,分明是因瘟疫而而背井离乡的灾民啊。
熊开元却在一边冷笑数声。
“良民?本官且问你们,你们就没聚众劫掠过?还有那白登检查站,那些军卒们都哪去了?”
李信不禁看了熊开元一眼,这货竟对阳和卫的情况了如指掌,连白登检查站都算的清清楚楚,倒不是个庸人。
“这……”
城下一阵语塞,显然是默许了。
李信立刻醒悟,乱世之时,灾民和流贼不过一线之差,甚至是没有区别的。毁了家园的百姓,为了生存下去,所面临的路只有一条……
原本落下去的心又悬了起来,如何才能解决好城外不知是灾民还是流贼的数万百姓,那是相当的棘手。
熊开元立即对李信道:“李将军,请速速下令将城下之人射死,这几个人肯定是领头之人,只要他们一死,流贼必然群龙无首阳和卫便无忧了。”
言下之意,仍旧视城下的灾民为流贼。
城下的声音开始变的焦虑。
“千万别放箭,请问哪位是李总兵?俺们的确是灾民,千里迢迢来阳和卫不过是为了讨口饭吃,听说总兵大人专门开了地方,救济俺们这些无家可归的人……”
李信这才恍然,原来他们是听说了朝阳堡灾民的事,慕名而来。
“俺们都是来自山西各地的百姓,也是被瘟疫逼得实在没了去处,后来听说三卫总兵专门收留灾民,大家伙听说以后,觉得与其等死不如来阳和卫碰碰运气,这才越聚越多成了如今的规模。”
城下的声音叹了口气。
“说起来,人多了又没个约束,的确有触犯了王法的地方,但大家伙的的确确不是流贼,也不敢造反,只求李总兵商口饭吃。”
李信听此人说话有理有据,想来也不是普通村夫。
“我就是李信,如果填饱肚子就是你们的要求,我现在就可以答复你们,但是你们也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去做!而且,只要你们按照要求去做了,我不但保证你们有饭吃,而且还能重建家园。”
“你就是李总兵?说话算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