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老兵不死-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雷锋、亦或是邱少云、黄继光。。。。。。
可是除了这些有名的,别人就不是英雄了吗?
共和国还有很多人,干着同样的事情,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他们并没有被大众所知晓。
别人不知道,王亮知道,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走过来,他知道太多太多无名的英雄了。
“这样,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先不说她的名字叫上什么。她是我的老大姐,是我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去世快三十多年了。。。。。。”
这天,这云,这山,这空气,远离城市的喧嚣,虽然一清二白,但让王亮的心变得格外地敞亮。
也有了同网友们分享故事的心情。
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
那一年,爱迪生获发明电影放映机专利权。
1908年伦敦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那一年,由孙中山等人策划的,由黄兴发动的钦州、廉州、上思武装起义,因缺乏后援而失败。
那一年,人寿保险在上海创办十年整,取得不菲成绩。
那一年,清朝的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崩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三十八岁,慈溪崩,七十三岁。三岁的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宣布即位。
“就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老大姐出生在湘省的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农民家庭。两亩贫瘠的土地挤在两间漏雨的草屋子里,家里一共有六个孩子,都是女孩。当最小的妹妹出生两天后,父亲生了一场大病,没有钱求医问药,不久便病逝了。”
王亮讲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的沉重。
有着医保制度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在那个年代生病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农民生病,只能靠扛,生扛。
扛过去,活着。
扛不过去,死掉。
没有人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但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
爸爸就这样走了。。。。。。
原本就不好过的日子便得更加艰难。
清朝已经崩了,战乱不断,军阀、土匪作乱,那是个看不到未来的年代。
生下来,活下去。
别提理想和抱负,首先你得能吃得饱。
父亲去世,母亲还没有出月子,就得为这一家子的生计而奔波,而忙碌。
那年,老大姐六岁,她的母亲含着热泪,带着不舍,问她道;“妮子,上庄村有一户姓古的人家,他们家没有女孩,想找一个养女。他们家是大户人家,有钱,去了就是好吃好喝。妈妈打算让你去享福,你愿意吗?”
家是温柔港湾,你我停泊的港湾。
风雨再大都不怕,只要有个温暖的家。
爱是温柔港湾,你我渴望拥有它。
旅途再苦也不怕,只要有个温暖的家。
没谁愿意离开家这个温柔的港湾,只有六岁的老大姐当然也不愿意。
但生在那个年代,长在那个家庭,她别无选择。
她走了,意味着妹妹们能够多吃一口饭。
她走了,意味着妈妈能够少一点负担。
老大姐木讷地点了点头,六岁的她没有理由去怀疑自己的亲生母亲。
但现实就是血淋淋一般的残酷,当老大姐到古家之后,这才发现,他们家已经有三个女儿了,根本就缺什么养女,都是骗人的。
母亲把自己卖了,卖到古家当童养媳。
“童养媳这个词汇距离现在已经太过久远了。”王亮叹了口气,心情无比地沉重。
讲老大姐的故事,脑海中里总是浮现出她的音容笑貌,大姐逝去近三十年,甚是挂念。
“那个时候,家里有儿子的农村人家都有收养的童养媳的习惯,现象很普遍。大部分都是从外地抱养过来的,再一个就是从道旁路边拣回来的女弃婴,还有的是从街上插草标卖儿卖女的灾民手中用贱价买回的幼女。”
“这些女孩被抱养回家后,就是扮演着丫鬟的角色,就整天待在家里做家务。常常遭到百般打骂,受尽虐待,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王亮只想把那个年代最真实的场景描摹出来,让老大姐的人物形象更加地饱满鲜活。
“等到长大后,也就是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要圆房。如果小女孩不肯,一系列的强迫手段在那里等着呢。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那种绝望,撕心裂肺的哀嚎,没有人会去可怜她。。。。。。”
从六岁起到古家,老大姐吃尽了苦,受尽了累。
很多繁重不堪的体力劳动都落到了她那羸弱纤细的身躯上。
打水,那么大的盆子,本来端着就吃力,再添满水,更是端不动。盆子掉在了地上,水撒了一地。鞭子无情地甩在了老大姐的身上。
上山砍柴,砍到手破皮,柴火砍好了,但怎么捆都捆不结实,耐不住婆婆的催促,老大姐连忙背上往山下跑。
结果柴火撒了一地,挨打。
照看比自己还要大的孩子,要当马,要背着,背不动摔了,更要挨打,还要挨饿。
暗无天日,数不清的打,数不清的骂,在这个家里,从来就没有人把她当成一个人对待。
王亮继续道:“十六岁的时候,独立意识,逃离这个地狱般的地方的想法已经占据了老大姐的脑子。离开,必须要离开,一辈子不能悔在这里。”
0265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0265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王亮讲述道:“自由,一定要获得自由,一辈子待在这里就完蛋了。离开的想法愈演愈烈,必须要逃离这个家!可就在老大姐将要付诸于行动的时候,早就发觉的古家人也开始了相应的行动圆房。”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打得如火如荼,民不聊生。
诺贝尔奖举行颁奖典礼评审委员会宣布和平奖从此缺席。
灰暗的年代,十六岁的老大姐被五花大绑地同丈夫举行了婚礼仪式,开始了婚姻生活。
尽管同丈夫已经认识十年的时间了,酝酿了整整十年,但老大姐一点都不喜欢那个比自己大四岁的男人。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虽然老实忠厚,但已经被传统封建思想给侵蚀到骨髓里面去了。
在他的眼中,老婆,不过就是一个生孩子的工具罢了。
那个年代,爱情显得那么奢侈。
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福的,尽管已经结婚,丈夫还是把老婆当成一个丫头来十使唤,非打即骂,感情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老大姐给我讲过她的经历,有一次,她像往常一样上山去砍柴,结果半路上下起了大雨。老大姐背着砍好的柴火,拼命地往家跑,一个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十六岁啊,还是个孩子啊,委屈,委屈极了。”王亮回想着。
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放在现在,哪个在家里不是掌上明珠?
哪个父母不会当成公主来疼爱?
老大姐委屈,伤心,她在想,如果自己的爸爸还活着,那该多好啊,自己也不至于成了别人家的丫鬟。
她不恨母亲,她知道母亲也是没有办法,是为了让自己为了让妹妹们活命。
随着这一个跟头,满身的泥泞,老大姐彻底绷不住了。
雨水夹杂着泪水,尽情地哭吧,没有人会看出来。
回到家的时候,老大姐被雨水淋得像个落汤鸡,她还没有来得及擦擦头发,古家人就从地里回来了。
想要换衣服的婆婆没有找到干衣服,不由得指着老大姐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为什么没有把衣服洗出来?你是干什么吃的?一天天白给你吃那么多的饭了!”
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老大姐顶了回去,“我也干活去了,哪里有时间洗你们的衣服!”
话音刚落,丈夫便给了她一记耳光,继而是一通拳打脚踢。
嘴巴破了,鼻子流着血,浑身上下全是淤青,披散着头发。
这一刻,老大姐彻彻底底地绝望了,她的心,死了。
踉踉跄跄的她走出家们,恍恍惚惚地来到村头的那口井便,想要一头扎下去,一了百了。
结果被同村的村民给救了下来。
“孩子啊,有啥想不开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咱们女人啊,就是受苦受累的命。男人打,咱们就挨着,男人骂,咱们就听着。顺着来,古来就是这样的。你咋就那么倔呢?”
“我今年都六十多岁了,不照样还是要下地还是要砍柴,还是要被打被骂吗?认命啊孩子,别再闹了,回家去,服个软,认个错啊。听话。”
几个老婆婆再三开导安慰,老大姐这才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回了家,心死了,算是认命吧,
向命运低头,当一个任劳任怨任打任骂的“好女人”。
“历史不是停滞不前的,时代总是在发展和进步,变革的大潮滚滚而来。是年,北伐军到了湘省,到了老大姐所生活的那个县城。”讲到了转折点,王亮总算是能够松一口气了。
北伐军进入县城后,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原本那些在地下秘密进行的活动也都转到了地上。
【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阀之势力。本党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
【统一政府建设万岁!】
【国民革命成功万岁!】
【中国人民自由解放万岁!】
【中国国民革命军万岁!】
老大姐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她知道这支队是革命的,革的是封建的命。
认命?
绝不认命!
她参与到了革命中去,搞宣传、做军鞋、帮助北伐军征粮。
谁会想得到,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子,竟然会有这样的组织能力。
第二年,被选为地区的妇联委员。
“后来,老大姐又加入了中国**。”王亮道。
入了党,婆家人怕了,怕她会连累自己家,连忙一纸休书,把老大姐赶出了家门。
被休了,老大姐开心极了,这份自由,属实是来之不易。
由此,她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工作当中去了。
“那个时候老大姐的母亲生病,愈加严重,没有钱寻医问药,危在旦夕。就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一个人出现了。他把自己的生活补贴全部都拿了出来,请相关同志转交给了老大姐。”
“医生诊断,下药,救治得及时,母亲的命保住了,悲剧没有再度上演。同时,老大姐也邂逅了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
席地而坐的王亮给自己点上了一支烟,边吸,边讲。
放在平时,他是不吸烟的,但讲这些往事,没有尼古丁的刺激不行。
拿出生活补贴的是老大姐的直接领导,区高官。
革命有**就有低谷,好景不长,1927年4月12日,以常凯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
帮助过老大姐的区高官的一大家人,包括妻女、父母、兄弟在内的十几口人全部被反动派杀害。
为了帮助恩人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出来,老大姐送饭送菜,帮恩人做鞋洗衣服。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
衷情是最痴迷的等待。
默契是最无声的情话。
爱情的花朵由此绽放。
“在那个年代,爱情,对于我们来讲是一种奢侈。”王亮欲言又止。
0266 离开是最无奈的释怀
0266 离开是最无奈的释怀
评论区。
“老首长,接着讲啊,不要停!我这心都要揪起来了。”
“是啊!老首长,您别吊我们胃口啊,后来呢?后来怎么了?”
“好急诶,我都代入进去了,怎么还停下了呢?”
“弟兄们,别急,老大姐绝对很有名气,我正在网上搜资料,待会给你们科普下。”
“楼上的兄弟,没名没姓的你咋去搜啊,呜呜呜呜”
“好奇心都被勾起了了。”
王亮的这一个小小的停顿让网友们急得抓耳挠腮,他们非常渴望知道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每天忙碌的他们哪里机会去了解这些东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敢兴趣。
一次偶然的了解,便会激发他们无尽的求知欲。
这便是历史最大的魅力。
老大姐是个命苦的人,她的爱人也是个命苦的人。
两个命苦的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所有人都是祝福的。
但在那个血雨腥风,动荡不安的年代里,真的能有一个好的归宿好的结果吗?
王亮继续道:“革命友谊顺其自然地发展成了真挚爱情。单纯的年代,单纯的爱情。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没有奢望太多,只想把每一天都过的快乐都过的有意义。”
这就是在那个年代里革命者的人生观,怀揣着理想,过好每一天,珍惜身边的人,快快乐乐地走过每一分每一秒。
水是甘甜的,空气是清新的,风是和煦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是否还能够看得到明天的太阳。
每天都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中,抓人,杀人。
许多年后,直到建国,有很多人挺了过来,看到了新中国。
但连年累月的高强度工作让他们患上了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以致于他们的晚年十分地凄惨。
王亮讲的是一个故事,但在讲述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想起了曾经的很多很多战友。
他们有的倒在了敌人的枪林弹雨之下。
有的活了下来,但恶病缠身,走得痛苦。
但是他们没有一个后悔的,至少,在紧张而又刺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我们珍惜着每一天,享受着每一天,收获了友谊乃至爱情。
“1932年,经过组织上批准,老大姐和她的恩人、领导结婚了。”王亮道。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1933年,也就是两人结婚的第二年,老大姐的丈夫遭受错误路线的打击,被开除了党籍,撤销了一切职务,被罚做劳役。”
王亮不想回避这些,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会出现问题的。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去承认并改正的勇气。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是人总会犯错。
在犯错之后,回到一开始的出发点,革命是为了谁为了什么,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为了不连累妻子,为了保护妻子不受到伤害,丈夫在保卫部门事先准备好的离婚申请书上签下了字并按下了手印。老大姐接到判决离婚的通知书后,哭得几乎晕厥过去。爱情来之不易,又灰飞烟灭,那是一种锥心刺骨的痛。”
“不甘心的老大姐找到保卫部门提出申诉,要求保持夫妻关系,不接受离婚的判决,但遭到了无情的拒绝。”王亮又点上了一支烟,心情无比地沉重。
时势造英雄。
只希望时光慢些吧,让我们还有机会去缅怀那些逝去的老兵们,追忆他们她们的故事,总会从中得到些许启发。
王亮继续道:“离开是最无奈的释怀。几年过后,长征路途中,在贺帅的撮合下,老大姐又组建了一个家。三次结婚,两次离婚,在血与火交融的戎马生涯中,饱尝了爱情与婚姻的酸甜苦辣。”
“婚后没过多久,老大姐便怀孕了,那可是在长征的路途中啊,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还不时遭遇敌人的围追堵截。。。。。。”
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老大姐靠着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气,忍耐和克服着各种恶劣环境带来的重重困难。
先是跨过了江流急坎陡,江势惊险的金沙江,又渡过了河滩密布的大渡河,翻过了白雪皑皑的雪山。
在过草地的时候,怀孕七个月的孩子早产了。
“七个月,三十周。什么叫早产儿,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距离正常的生产,还有七周的时间。”
没有粮食,营养跟不上,自然就没有奶水,孩子饿得啼哭不止。
早产儿需要精心的护理,保暖、正确的喂养、防止感染。
仅仅是这最基本的三条要求,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哪一条都做不到。
放在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保住早产儿根本就不算个事,但在那个年代,在草地上,哪里有那个条件?
还没有走出无边无际的草地,那个可怜的小生命就夭折了。
王亮继续道:“老大姐也因为产后没能休息好,过度劳累,再加上伤寒病的侵袭,她永远地失去了生育的能力。放在今天,没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还可以做试管婴儿,但老大姐,永远也没有机会有自己的孩子了。”
命途多舛,一路上,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坎坷。
“抗日战争时期,老大姐先是在冀中工作,后来又回到抗大学习,担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历任八路军120师教导团组织科科长、师直属政治处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
讲到这里,也该揭晓老大姐的身份了,王亮一个时期接一个时期地说着履历,这些东西永远都不会忘记。
“新中国成立后,先是出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老大姐入朝参战,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还获得了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0267 初心、一生、奉献
0267 初心、一生、奉献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回国后,老大姐历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
当王亮讲到这里的时候,老大姐的名字已经呼之欲出了。
很多熟悉军史的网友们已经猜出了老大姐的身份。
“女将军李贞!”
“开国女将军。”
“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王亮笑了笑,道:“没错,老大姐就是李贞将军。1955年授衔时,在开国少将的行列中,站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之所以用独一无二这个词,是因为这位少将是一位女性,也是开国将帅中唯一一位女性将军。同时,李贞少将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李贞将军的丈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八届******甘泗淇将军。”
王亮至今还记得当年授衔仪式上的情形,老大姐作为千余名将帅中唯一的一名女性,从主席的手中接过一级解放勋章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总理亲手把少将军衔授予老大姐,并握住她的笑着说道:“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回顾女将军的生命历程,六岁当了童养媳,十六岁参加革命,四十八岁成为开国少将。
王亮所知道,也就这么多。
老大姐到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除了她本人,谁会知道。
“和老大姐比,我根本就算不上伟大。”
“她和甘将军终生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家的孩子却不少。老大姐收养了二十多个烈士的遗孤,把那份母爱无私地奉献给了烈士留下的孩子们。”说到这里,王亮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老大姐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他不会忘记老大姐对自己的谆谆教诲。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0师后勤部长陈希云负伤,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对自己的女儿放心不下。
是老大姐李贞站出来,安慰他,并道:“你就安心在后方医院治病养伤吧,孩子们我会替你照顾好的。”
老大姐把女儿陈小妹接到自己的家里,悉心照料,完全是当成了自己的亲女儿去爱护。
从上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
老红军病逝,听闻孩子无人照料,又是老大姐,前去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
孩子得了胃病,就专门给他订了一份牛奶。
“二十多个烈士子女汇聚在老大姐的家里,那叫一个热闹。你们能想象得到吗?做饭是一件多么费劲的事情,那么多孩子,每次吃饭都要摆上三桌。”
王亮仍旧记得,自己去探望老大姐的时候,她陪伴着那些孩子们,爬山、逛游乐园、荡舟。
有人会说,开国少将,待遇肯定不错啊。
一定配备了司机、警卫、厨师等服务人员,老大姐只管享受就行了。
王亮不想去反驳,也无力去反驳。
从二十年代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的老革命家,是有着铮铮铁骨的,总说享受着这个享受着那个,你们亲眼见过吗?
道听途说?
王亮想说说自己亲眼见到的,他大可没有必要去扯谎,老大姐都已经去世近三十年了,名字都鲜为人知。
走在大街上,问问路人:“你听说过李贞吗?”
路人:“你说的是韩国影、视、歌三栖女明星李贞贤吧?当然知道,我是她的粉丝。”
“老大姐穿的衬衣、外套,盖的被子,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你们无法想象,也根本不会相信,一双棉鞋她穿了十几年。衣服,都是五六十年代留下来的那些青布衣服,领子和袖子都是补丁叠补丁。到了冬天的时候,就在外面套上一件褪了色的棉布军大衣。”王亮道。
二十多个孩子,处处需要用钱。
老同志老战友来京城都是住在她的家里,返程的时候,都是老大姐给他们买车票。
甘将军在1964年去世后,那个家,都是老大姐一个人在撑着。
1975年,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当兵的当兵,工作的工作。
老大姐一个人搬到了香山脚下破旧的四合院里。
房子因为年久失修,下大雨的时候甚至还会漏水,几户人家合用一个锅炉烧水取暖。
很多时候,王亮感觉到的是无奈。
但凡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老兵,什么样的苦没有吃过,什么样的罪没有受过,负过伤、流过血,他们不会去要求什么。
那个时候,讲求的是奉献,而不是索取。
部队多次劝老大姐搬到城里去住,但她总是拒绝。
冬天冷啊,天寒地冻,西北风呼呼地刮。
夜里,老大姐把被子裹在腿上,然后披上件厚厚的军大衣,肚子上放着暖水袋,就是这样,看书、批阅文件、处理群众们的来信。
“八十年代,老大姐定为大军区副职,但她仍旧坚持住在原来的房子里,不愿搬到组织为她安排的新房子。”
老大姐说:“和过去比,这已经相当不错了,我觉得在这里住得很好。”
王亮清楚,老大姐是想起了年幼的她在那户人家做童养媳的日子,想起了和自己并肩战斗却牺牲了的战友。
“1984年,时年七十六岁的老大姐的身体条件已经很差了,那都是战争年代留下的病根。”
无法想象,长征路途中生下孩子,仍旧要星夜兼程地干路,莫说是坐月子了,连吃饱都是个问题。
老病根,是要纠缠一生的。
部队上多次派人来做工作,她的孩子们也是一直在劝自己的妈妈,老大姐这才答应搬家。
1985年,老大姐给军委写报告:“我今年已经七十八岁了,我早就有一个心愿:请求辞去中顾委委员和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的职务,让位于年富力强,更能胜任的同志。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感情。作为党的一名老战士,应该以实际行动为后人做出好样子,为我们党和军队的干部制度改革带一个好头……”
0268 将军,我不够格
0268 将军,我不够格
擦拭着泪水,王亮该把这个故事结束了,“1990年3月11日,老大姐走完了她的一生。当我们含着泪去为她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这位参加革命整整六十四年的女将军,除了记录她赫赫战功的四枚勋章之外,只有一台用了十四年的“雪花”牌单门电冰箱,一万一千元人民币,两千五百元国库券以及战争年代留下的两根小金条。”
1927年参加工作,开国少将。
从五十年代,每个月的工资就是三百一十元人民币了。
到**十年代,作为离休干部,每个月的离休金已然接近千元。
无儿无女的老大姐的工资都去哪了?
资助那些烈士的孩子们生活和上学。
“在遗嘱中,老大姐是这样安排的,一根金条捐给自己的家乡,另一根捐给丈夫的家乡,都用于发展共和国的教育事业。至于存款,分成两份,一部分捐送京城少年宫,另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党费。”
王亮至今不会忘记,1990年的那一天,在场的没有一个人不失声痛哭的。
老大姐处处都为别人着想,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
评论区。
“开国将军,可敬可爱。”
“李贞将军千古流芳。”
“巾帼英雄。”
“向1955年唯一的女将军敬礼!”
“从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中走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女将军。”
“清贫的生活,坚定的信念,对国家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两袖清风的楷模。
到底有什么样经历的人才能做到如此的豁达,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
王亮的感慨颇多:“老大姐是我的引路人,她教会了我很多。我们军人,尤其是亲历共和国的建立,见证共和国的光辉岁月的军人,闯过枪林弹雨,踏过腥风血雨。一切的一切,都已经看淡了。”
像他们这一代军人,之所以满足,之所以无私无畏,是因为他们经历的悲欢离合太多了。
早已经参悟透了一切,皆是过眼云烟。
少将也好,中将也罢,同那些没能看到新中国成立,牺牲在最后一次战斗中的战友们相比,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待遇再优渥,配上警卫员、司机、厨师、保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果断拒绝的。
工资再高,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地去申请降薪,亦或是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面对着镜头,王亮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没有私心,而是不能忘记初心。”
初心意味做某件事的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做某件事的初心也渐渐逝去。
但对于那些把忠诚和荣誉刻到骨子里面的军人来讲,初心,永远永远都不会忘记。
把老大姐的告诉讲完,虽然心里很难过,但王亮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畅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