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术有些担忧道:“你们说得如此严重,如今却又该怎么补救呢?”
“主公当谨记十六个字!”杨弘拱手道。
“哦?哪十六个字?”
“内修仁政,外结诸侯,整顿军纪,发展民生!”
杨弘此言一出,张勋,乐就等一众大将脸色一沉,内修仁政,外结诸侯,发展民生都与他们无关。可整顿军纪这一条,就与他们军方有很大的干系了。
这些大将又何尝不知军纪需要整顿?可自从袁术发展初期,就没有这一条规定。也因此军队劫掠,初期战斗力很强,袁术也因此发展得如此迅速。到了如今,士兵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现在想要约束,根本就扭转不过来了。
张勋连忙踏步而出,拱手道:“主公,不就是天子来攻,您与他对抗,名不正言不顺。哪里需要什么内修仁政,外结诸侯的,末将有一计,可以让您名正言顺,没有这许多顾虑!”
“是何计策,快快道来!”袁术大喜,连忙问道。
杨弘说的那十六字方针,他自然明白,可如此一来,他便要每天忙碌,处理政务。可这些年,他每日歌舞升平,好不快活,却不想去处理那些麻烦的政务。
“末将认为,如今天子兵马来攻,主公可进位为帝,只要主公称帝,可名正言顺与小皇帝对抗!如今主公掌控天下最富庶的地盘,最多的军队,最多的人口,说是占据大汉半壁江山也不为过。待主公打退天子兵马,实力便是天下之最,到那个时候,在实行杨军师所说的十六字政策,也是不迟!”
“称帝?”袁术身子陡然从座位上撑了起来,眼中满是意动。
“主公不可听信匹夫之言!万万不可称帝!”阎象连忙劝谏道。
“我这岂是匹夫之言?天子兵马来攻,主公称帝与之对抗,大义之说不就解决了吗?这不是最简单明了的解决办法吗?”张勋顿时怒目而视。
“大义不同于民心,主公称帝纵然可以名正言顺与天子兵马对抗。但这天下仍是大汉天下,主公称帝,只能得到与天子兵马对抗的借口,却不能得到民心!民心是需要主公勤政爱民才能获得的。并且主公称帝,天子必定号召各路诸侯攻打主公,徐州陶谦,兖州赵匡胤,他们无不觊觎主公的实力!若是主公称帝,他们定然联合灭了主公,壮大自己的实力!”杨弘反驳道。
“哼,书生之见,各路诸侯无不野心勃勃,主公称帝,那是给他们竖起一面反抗大汉的旗帜。他们岂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要来联合灭了主公?灭了主公,不就轮到他们了吗?”张勋反问道。
“主公贸然称帝,却不得民心,虽然称帝能够降低大汉统治,但你们须知,天子势力还不能延伸到此地,最多只能拿下一个南阳。若是主公称帝,他完全可以让天下诸侯灭了主公,而主公麾下地盘,会被赵匡胤,刘表等人吞并!主公若是称帝,那是便宜了其他诸侯,一来是降低了大汉的威严,二来是扩充了他们的实力!待到日后天子继续动进,各路诸侯也就不会害怕他了。”
袁术一时之间,陷入了两难的局面之中,他打心底是希望称帝的。可听到阎象,杨弘的等人的劝说,却又害怕他们的话成为现实。(未完待续。。)
第459章大唐名将vs大明名将
袁术陷入两难的局面当中,文武的意见出现了不一致。武将这边劝他称帝,文官这边又不让他称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可袁术虽然打心底想要当皇帝,但却还没有被冲昏头脑,阎象,杨弘等人说的确实有道理。一旦称帝之后,各路诸侯真的对他下手,他袁术岂不是便宜了周围的诸侯。一来称帝打击了汉室的威信,二来他的地盘被瓜分,壮大了其他诸侯。
也幸好是文武意见不一,若是如袁绍一般,麾下几个谋士意见不一袁术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如今三个倚重的谋士都劝说他不要称帝,相比武将,他还是愿意相信读书多的谋士。
袁术暂时按耐下想要称帝的野望,看着阎象等三人道:“你们不同意我称帝,且说该如何应付天子来袭?”
杨弘拱手道:“还是在下先前说的那十六字,内修仁政,外结诸侯,整顿军纪,发展民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百姓皆是重利之辈,主公只需发布几条仁政下去,百姓便会感恩戴德,到时候民心自然归附啦。
外结诸侯,主公且看南阳周边,一旦天子拿下南阳,其中豫州的颍川郡就被河南郡与南阳包围,到时候威胁到的不仅仅是刘表,还有赵匡胤。不过那赵匡胤却是野心勃勃之辈,还打败过袁绍,主公不可与其结交。主公可以结交刘表,陶谦诸侯,互为支援。”
杨弘还未说完,袁术便摆了摆手道:“整顿军纪发展民生我已明白,只是陶谦此人向来软弱,我正要攻打徐州,却怎么能向他示好?”
“正如主公所说,陶谦软弱,不仅仅主公想要徐州,赵匡胤也想要。主公可以结交陶谦,日后赵匡胤攻打徐州,他必定向主公求救,到那个时候,主公想要徐州不是易如反掌吗?”杨弘笑着解释道。
袁术听罢大喜道:“妙计,妙计,这岂不是坐收渔翁之利?你继续说!”
杨弘见袁术颇为欣喜,于是笑着继续说道:“眼下主公只需备些兵马准备支援南阳,同时修书刘表向他陈明利害,将他拖下水!主公在这里,只需要发布几条惠民政策,收复民心,安心发展实力便可。同时在交好徐州陶谦,待击退天子兵马,主公可先拿下江东。待到那个时候,主公势力便是占据天下半壁江山,那个时候民心归附,主公实力鼎盛,到那时称帝,才是民心所向,才是最好的时机!”
袁术听了心花怒放,遥想着自己击败刘辩,占据江东,徐州陶谦请求自己出兵援救徐州,顺便将徐州拿下。到那时时候,他占据大汉半壁江山,登基为帝的景象。
“好,就依你所言,即刻派人前往荆州请求刘表支援,在退出安排在徐州边境的兵马,交好陶谦。而我在此地治理地方,让淮南百姓归心!”袁术长袖一摆道。
只可惜袁术想的美好,现实却很是残酷,他自己终究不是明主,处理了不到三天政务,便将事物交给下面的人,跑去欣赏歌舞逍遥快活。他手下那些人,却大多都是阳奉阴违的,想要让民心归附谈何容易?这须得统治者事必躬亲才行,于是这计划不过几天,就与没有发布一样。
而杨弘等人向袁术所说的霸业,都要建立在袁术的兵马能够在南阳击退刘辩兵马的前提之上。若是不能击败刘辩,那他不仅仅要失去最富庶的南阳,那反贼之名也要一直挂在他的头上。
而南阳这边,常遇春兵马进驻冠军县境内,侯君集也终于领兵前来拦截了。侯君集先一步进驻冠军县城,领兵两万,除了这两万兵马,还有蓝玉当初带来的一万先锋大军,虽然被常遇春灭了大半,却还有三四千人。这些人马也一同驻扎在冠军城中。
而后方宛城,以及其他县城分别有两万兵马驻扎防备。侯君集善于用兵,两万兵马守住冠军县,遏制住常遇春东进宛城的去路。同时后方也有两万兵马看守,只要不是数万大军奇袭,是不会有危险的。
常遇春大军在冠军县城外安营扎寨,分出万人去收取周围小城,安抚民心。大军对峙几日后,侯君集也得到了黄祖出兵南乡的消息。侯君集很快便意识到这是一场战机,南乡被围,汉军无法发粮,常遇春大军的粮草便无以为继,只能退兵,一旦常遇春退兵,他便可以乘胜出击。
因此侯君集每日使斥候密切打探城外汉军的动向,只等着汉军粮草用尽退兵之时,便领军杀出。
城外的汉军营寨之中,常遇春与甘宁商量着,常遇春问道:“咱们的粮草还够坚持几天?”
“还能够坚持五天,真是可恨,黄祖居然敢出兵断我粮道,要不是这一路所来,各地百姓箪食壶浆迎接咱们,咱们受了些他们的接济,咱们的粮草只怕此刻已经用尽了。将军还是退兵吧,这一连几日没人前来送粮,将士们已经人心惶惶了。”甘宁愤愤道。
也亏得袁术不得民心,甚至失去了一些世家的心,常遇春领兵东进之时,秋毫无犯获得百姓的爱戴,百姓便箪食壶浆迎接他们。普通百姓送来的物资常遇春没有收取,但家境殷实的常遇春却收下了。
也亏得沿途百姓送的粮草物资,让常遇春大军多坚持了几天,常遇春也由此想出了破敌之策。
“不必担心,咱们因为沿途百姓送的粮草多坚持出来的这几天,足够长安那边反应过来,从浙水给咱们送粮了。咱们还能坚持五天,能够支撑到粮草送来。侯君集正龟缩在城中不肯出城交战,我正好借此诱他出城!”常遇春自信道。
“将军有何妙计?”甘宁大喜道。
“这两日,你让伙房造饭时减少炊烟,每日两餐递减,让袁军以为咱们粮草不济,待到第三日,咱们在行退兵!就算袁军不肯出城,剩下的两日粮草,足以作为咱们退兵之用!”常遇春下令道。
甘宁听罢拱手领命,下去准备。
当天,汉军营寨之中的伙头军们便忙碌开来,既要煮出足够的吃食让百姓吃饱,又要减少炊烟的排放,用来迷惑袁军。于是伙房士兵便一边吹散炊烟,一边又大火急煮,用来减少炊烟的排放。
果然用这个方法,汉军煮出了足够的士兵饱食的饭菜,却减少了大量的炊烟排放。袁军斥候发现这个变化,连忙去向侯君集禀报。侯君集大喜便让士卒再次打探,观察汉军之中炊烟变化。
侯君集谓众将道:“汉军今日炊烟比昨日要少,必定是他们粮草不足,故而减少粮草的使用,如此看来汉军不能饱食,他们坚持不了多久了。尔等做好准备,只要汉军退兵,咱们便出城杀出!”
此后两天,汉军营寨之中升起的炊烟越来越少,待到第三天士卒向侯君集禀报:“汉军之中声音嘈杂,隐约传出叫骂,埋怨之声。”
“将军,汉军不能饱食,每日炊烟越来越少,他们吃的肯定也越来越少,他们忍饥挨饿,现在支撑不下去了,所以叫骂,埋怨。”一将闻言拱手道。
侯君集点了点头道:“汉军如今忍饥挨饿,恐怕也是粮草用尽,退军就在今日了。尔等时刻关注汉军动向,若是汉军退兵,你们先率领一万人马追击,我领一万兵马在后!”
“汉军退兵,咱们应当趁胜追击,全力扑杀过去,怎么您领着一万兵马在后?”一将疑惑道。
“蓝玉这等小人尚且败在常遇春手里,说明他并非莽夫,须知古之孙膑尚且用过减灶计,若是汉军诱我大军出城交战便大大不妙了!”侯君集解释道。
“还是将军用兵谨慎啊!”众将佩服道。
到了当晚,常遇春便弃了营寨,兵马向西退去,城内袁军得到消息,便前往追击。众将校带着一万兵马在前,而侯君集领着一万兵马在后,中间隔着三四里之遥。
“将军,那侯君集好生谨慎,领着一万兵马在后,与前军相隔数里!”汉军中军之中,汉军从后军之中返回,向常遇春禀报着。
“传令下去,后军军微微放慢速度,让袁军追上,中军与后军保持距离。若袁军追上,让他们只管逃命,引诱侯君集兵马追赶!”常遇春很快做出命令。
“这样一来,贵不贵太过冒险,一旦后军真的被杀得溃败,可能就造成真正的溃败了!”甘宁犹豫道。
“狭路相逢勇者胜,袁军一群只知劫掠百姓的乌合之众,怎么与我大汉勇士相比?更何况兵者本就冒险,不用险,不能胜!”常遇春沉声道。
“诺!我这就去传令!”甘宁拱手退下,来到后军之中,发下命令。
甘宁命令一下,很快中军与后军逐渐拉开了距离,后方一万袁军见此,一个个如狼似虎追击而上。而汉军得到命令却不与其厮杀,只顾奔逃。(未完待续。。)
第460章跟未来岳父干架
常遇春命令前军与后军拉开距离,又让后军只管逃命,为的就是引诱侯君集全力追赶上来。
没有什么埋伏计策,狭路相逢勇者胜,常遇春自信,就算后军溃败,他也能带着三万汉军反败为胜。
不过说起来,常遇春此次还真是兵行险招了,虽然常遇春前两日在军营之中故布疑阵,每日减少炊烟。但却不能改变汉军粮草不多的事实,后方连续数日没有运送粮草过来,却是真真切切的。
而此次退军,也确确实实是因为没有粮草而退兵的。
常遇春没有宣布作战计划,汉军心中终究没底,于是乎前军与后军的距离逐渐拉开之时,袁军扑杀过来之后,这些汉军也就无心抵抗,拼命向西奔逃而去。
汉军无心恋战,只顾奔逃,却让追杀的袁军好不痛快,平时只知道劫掠,欺负百姓的袁军,今日也狠狠的耍了次威风,大发神威的对着汉军追杀起来。
后军之中喊杀声响起,此起彼伏间,却大多是汉军的惨叫声。
此时远在数里之遥的侯君集大军,远远听着前方传来的厮杀声,侯君集驻马而立,听着前方兵马传来的消息:“将军,汉军根本不堪一击,无心恋战,看来他们真的是没有粮草了!”
“好,全军扑杀过去,给我全力追杀汉军!”侯君集满意一笑,终于是放下心来。为将者虽然要谨慎用兵,但若在这种情况下还迟疑不进,那就是胆小怕事了。
侯君集也终于是率领大军全力追赶了,常遇春仍然不管后军,渐渐的,两万袁军汇成一股,全力追杀汉军后军之后。常遇春终于调转马头下令道:“给我回军厮杀!我已经布下埋伏,另有大军包抄袁军后军!不要惧怕,给我回军厮杀!”
常遇春一面带头冲向袁军,一面在军中这样叫喊。自然没有其他兵马包抄袁军后路,常遇春这么做乃是为了给汉军壮胆。好在这两万前军没有被袁军追杀,汉军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常遇春一声令下,他们也纷纷调头,向着后面追来的袁军杀去。
常遇春与甘宁二人纵马冲向袁军,收拢沿途的溃军,杀入袁军之中。二人勇猛无敌,被袁军包围的汉军见此,一个个也抖擞精神,与袁军厮杀起来。
旷野之上,两军厮杀在一起,虽然先前局势对汉军大大不利,但常遇春与甘宁二人冲入袁军之中后,带领着被追杀汉军奋力厮杀,却渐渐扭转了颓势。
汉军人数多于袁军,自常遇春带头冲锋,扭转了这股颓势之后,两方陷入势均力敌的局面,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冲天。
但逐渐的汉军人数占据优势,单兵作战能力也要强于袁军,又有常遇春与甘宁两员猛将,汉军终于是在厮杀之中占据优势。侯君集也冲入军中追杀汉军起来,可厮杀不过一会他就觉得不大对劲。虽然是在追杀汉军不错,但汉军的实力,却不似饥饿了几天的样子,他们兵强马壮,一个个实力强横得紧。
随后常遇春领前军反杀过来,侯君集才知道自己中计了。可这个时候他不敢下令撤军,若是贸然撤军被汉军追上死伤更多。侯君集只有希望先前汉军溃败之势能够影响全局,他的军队能够在短兵相接之中占据优势。
但却事与愿违,袁军远非汉军敌手,汉军扭转颓势之后,在常遇春与甘宁的带头下,却是压着袁军在打。
刀光剑影间,这一次倒下的却大多是袁军了。
“退兵撤回冠军!”侯君集见势不妙,继续厮杀下去,难保这两万大军要全军覆没不可,他当机立断,只得下令退兵。
一声令下,袁军再也坚持不住,一个个一哄而散向冠军县逃去,沿途丢盔弃甲好不狼狈。常遇春与甘宁领军反杀过去,追击数里之后来到冠军县城下。
“快,关闭城门,休要放汉军进来!”城外还有许多袁军,但侯君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只得下令关闭城门。
但袁军畏惧汉军,又拼命往城内挤去,一时间城门却难以关闭。常遇春纵马冲至城下,来到城门脚下,手中虎头湛金枪挥舞,不断收割着袁军姓名,却直杀入内门之中。
常遇春挥舞长枪杀死几名控制城门的袁军,城门无人掌控,那想要进城的袁军犹如蚁军般涌入城内而去。
“快放箭,别让他们进来!”望着汉军紧随自己兵马而来,侯君集下令士卒放箭,禁止自家兵马入城。但城下却都是自家兄弟,这些袁军却于心不忍,不肯放箭。
一阵迟疑过后,汉军也终于来到城下,袁军想要控制城门却被常遇春杀退,常遇春便带着汉军杀入城中而去。侯君集无奈只得带着少数心腹弃城而逃往宛城而去。
侯君集弃城而逃,常遇春也不追赶,只是让兵马肃清城内的袁军,派人清点战果,伤亡情况。
待到晚上,士兵才整顿好冠军县城,士卒来报:“将军,此战咱们伤亡三千有于,袁军伤亡一万两千多,另外他们据城而守,城内尚有不少粮草辎重,足够他们坚持数天。”
“当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咱们虽然占据了冠军县,但却伤亡三千,着实有些惨重,传令下去,士卒在城内休整,等待后方粮草送达。”常遇春摇头一叹道。
正在此间,士卒飞快来报:“将军大喜啊,韦孝宽大人押运粮草过来了!”
常遇春精神一震:“韦大人亲自送粮而来,咱们快出城迎接。”
常遇春亲自出城迎接韦孝宽,韦孝宽见着常遇春赞叹道:“我自武关得到消息,将军兵马粮道被荆州兵所断,一路是快马加鞭,唯恐将军军中无粮。不想将军却用兵如神,借着此次机会击败侯君集,占据了冠军县!”
常遇春摇头一笑谦虚道:“全靠将士用命,哪里是用兵如神,韦大人快进城一叙。”
常遇春将韦孝宽迎入城中,二人互相解释着这几日来的情况,随后韦孝宽便拱手道别:“将军且在冠军县休整几日,拿下周边小县,莫要着急东进,如今宛城兵马已然不多,且看袁术下一步动向!南乡那边小七一人驻守,我担心他独木难支,便要立即赶回去。不过浙水到冠军这条粮道,中间还有不少袁军,你还需严加防范!”
“大人放心!”常遇春拱手牢记,又亲自送韦孝宽出城。韦孝宽急着返回南乡却是担心杨延嗣用兵鲁莽,好在此时南阳城内有刘裕傅友德二人在,倒是不会出什么事情。
不过这一日,南乡城南方向数里之外的荆州军营之中,却迎来了一彪兵马,却是刘磐领着两万大军前来支援了。
黄祖亲自出营迎接,刘磐望着前方的南乡城,疑惑道:“黄将军,南乡防御不是空虚,怎么如今有这许多兵马?”
“哎,本来是防御空虚,几日前,天子身边的虎卫将军杨延嗣领军驻入南乡,此人悍勇难敌,我也只有与他对峙,等少将军率军前来在做商议。”黄祖叹了口气道。
刘磐哈哈大笑:“原来如此,将军勿忧,杨延嗣不过一匹夫,我这次前来正带来了一员猛将。区区杨延嗣不足挂齿!”
黄祖大喜,惊呼道:“天下还有能敌杨延嗣之辈呼?”
“当然有,黄忠,我命你待会前往南乡城下叫阵,给我斩了杨延嗣那厮!”刘磐看向身后一人沉声道。
“诺!”刘磐身后一人拱手领命,黄祖视之,此人身高八尺有于,虎背熊腰。只是须发皆是灰白,但面容上却没有多少皱纹,却反倒威武不凡,黄祖一时间也看不出此人到底多少年纪但叫他须发灰白,心中难免有了轻视之心。
而此人便是黄舞蝶,黄叙之父,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黄汉升。如今已经是公元195年,黄忠如今也有四十五岁上下,趋于年老。只是那满头灰白的头发,却是担忧黄叙伤病而得来的。
黄忠为人忠义,刘磐对他有提携之恩,虽然黄舞蝶多次请求他前往洛阳一家团聚,但黄忠都没有前往。见黄祖颇有轻视之心,黄忠却不言语,提刀翻身上马,冷声道:“区区杨延嗣之流,有何惧之?我这就去斩了他!”
黄舞蝶与杨延嗣虽然情愫暗生,但黄舞蝶却没有向黄忠书信说过杨延嗣的事情,只是说他们姐弟在洛阳得蒙天子照顾,过得很好。黄忠并不知道杨延嗣与自家女儿有着一层关系,便提刀上马,来到南乡城下,指名道姓要杨延嗣出战。
黄祖,刘磐二人便引兵在城下,刘磐笑道:“黄祖莫要担心,这黄忠一口大刀天下难逢敌手,一手箭术更是堪比古之飞将,且看黄忠如何建功!”
黄忠叫阵,城头上的士兵来报杨延嗣道:“杨将军,城外有一老将指名道姓要您出战!”
“可恶,荆州兵青壮无数,却派一老将出战,这是欺我杨延嗣不如老兵么?”杨延嗣大怒,带着一众兵将来到城头。
第461章不敢打了
杨延嗣与刘裕傅友德等人来到南门之上,看着下方的黄忠,杨延嗣只见黄忠须发皆灰白,以为黄忠年纪老迈,不由大怒道:“荆州兵欺我汉军无人唿,谁与我去斩了他!”
一个老将邀他出战,他自不肯就这么去了,胜了的话那是欺负老人家算不得本事,败了的话,那更是颜面扫地。
杨延嗣不屑出战,傅友德刘裕二人同样也是心高气傲之辈,自然也不肯出战黄忠了。
不过杨延嗣三人不肯出战黄忠,汉军之中却有的是想要杀敌立功之辈。杨延嗣一声令下,便有一将奔至城下,纵马挺枪直取黄忠而去,马至黄忠身前,那将大喝道:“兀那老兵,姓甚名谁,我枪下不斩无名之辈,”
“你便是虎卫将军杨延嗣?”黄忠眼睛一眯,手中长刀微动。
“哼,我乃杨将军账下校尉宋史是也!”来将冷喝道。
“既是送死,便不需知我姓名!”黄忠闻言长刀勐的一起,只见刀光一闪,一颗硕大的人头顿时抛飞。那汉将的无头尸身也无力滑落马下。
“还有谁敢来送死!”黄忠收回长刀,望着城上冷喝道。
“赵四前来斩你!”话音未落,南乡城中又冲出一将,直冲黄忠而来。战无三合,也被黄忠一刀斩落马下,黄忠哈哈大笑道:“一个送死,一个找死,不如尔等一起来上好了。”
“将军我去斩他!”杨延嗣身后一将又欲出战黄忠,傅友德连忙一把拉住,对杨延嗣道:“杨将军,那老将武艺不凡,不可在让将校送死了。”
杨延嗣点了点头道:“我亲自去战他!”说罢,杨延嗣一提手中虎头湛金枪,转身下了城墙,在城门口骑了赤龙马,出了城门。
“大汉虎卫将军杨延嗣再此,贼子休得猖狂!”杨延嗣纵马挺枪直取黄忠,也不问黄忠姓名,挺枪便来刺黄忠。
“来的好!”黄忠手中长刀绕腰一转,长刀挥舞间便将杨延嗣的长刀给挡开了。并且那刀锋借势向着杨延嗣一晃,却将杨延嗣给逼得身子向后一晃。
“叮,系统检测到杨延嗣与黄忠相斗,杨延嗣基础武力99,赤龙马加一,虎头湛金枪加一,当前武力101。黄忠当前基础武力100,凤嘴朝阳刀加一!当前武力101!”
“系统检测到黄忠特殊属性,老当益壮,四十岁以前保持巅峰101,四十岁到五十岁保持巅峰武力为100,五十岁到六十岁保持巅峰武力99,六十岁到七十岁保持巅峰武力为98!七十岁以后,黄忠巅峰武力也始终保持在98,不因年纪衰老而变弱。并且与人战斗时,每多坚持五十回合,武力加一,最多上限能够增加两点武力。”
此时,身在长安的刘辩脑海中想起了系统的提示音,刘表不由得感叹道:“天下间数岁月最为无情,任何东西都不能经岁月膜摧残,黄忠这老当益壮的属性,却能将巅峰98的属性一直保留到死,还真是强悍!”
演义当中,虎牢关一役,三英战吕布,张飞只能在吕布手中坚持四五十回合便难以抵抗。当时的张飞年轻气盛,武艺还未成长到巅峰,到了徐州之时,张飞已然能与吕布大战百余回合,甚至吕布也有些畏惧张飞勇勐。当然那时候的吕布不是年纪老了,一来是张飞已经成长到了巅峰,体力源源不绝,二来,是吕布整日贪恋酒色,身体已经被掏空,实力有所下降的缘故。
一个人的实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短衰弱,就如老年关羽与庞德打成平手,老年赵云战不下姜维一般。黄忠的属性说不得有多么强横,但却将一身的本事,大半都保存直到死亡,却是让刘辩颇为羡慕。更何况黄忠斗将之时,每增加五十个回合就能增加一点武力,上限能够增加两点,也就是说如今的黄忠极限乃是103点武力,天下间也难逢敌手。
对于黄忠为何会在南乡与杨延嗣对上,刘辩倒没有太多惊讶,自从黄舞蝶书信黄忠没有音讯之后,刘辩就知道黄忠不会轻易来投。不过刘辩自信,手中有黄舞蝶,黄叙,日后灭了刘表,黄忠自然会为他效力。
南乡城下,黄忠与杨延嗣争锋而起,刀来枪往两人转眼便大战了五六十回合。
黄忠因为老当益壮的属性,武力再次增加一点,达到了102,而刀道强者向来都是一往无前,凶勐无匹的。就像关羽前三刀,给人压力不可谓不大。虽然黄忠使刀没有关羽那么霸道,但给杨延嗣造成的压力却也不小。
好在杨延嗣年轻气盛,正是二十四五岁年纪,一身实力已经达至巅峰,又天生神力,与黄忠见招拆招,却是丝毫不落下风。
战至百余回合,黄忠刀势不仅不见衰弱,反而越发凶勐起来,杨延嗣抖擞精神,黄忠刀势不见衰弱,反而越发凶勐,此时他却有些难受了。不过他是使枪,比用刀那种大开大合却要轻松不少。
但久攻黄忠这老兵不下,杨延嗣心下却是羞怒不已,虽然他可以在支撑几个回合,等黄忠体力不支,但杨延嗣却不屑为之。于是杨延嗣故意买了个破绽,黄忠一刀砍来杨延嗣险险避开,连忙拔马便走。
见杨延嗣面色慌张,黄忠不疑有他,连忙纵马去追,追至杨延嗣身后,黄忠手起一刀便要砍下。却冷不防前面的杨延嗣,身子在马上勐的一转,与此同时,那杆虎头湛金枪勐的刺出,速度之快,让黄忠更是防不胜防。
此招正是回马枪,与关羽拖刀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黄忠一时间却无法躲避,身子急向后躲避间却不防战马也被那突如其来的枪势给骇到了,黄忠急躲避,却将战马也吓得惊了前蹄,勐的将黄忠掀翻外地。
黄忠连忙撑起身子,冷不防杨延嗣已经催马赶来,一枪指在黄忠喉间。
“要杀便杀,大丈夫何惧死唿!”黄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