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百荆州步军,杨延嗣还不放在眼里,直接纵马冲杀过去,顿时荆州兵一阵惨叫,一个冲锋,杨延嗣便杀散北门的荆州士卒。剩下的荆州兵便向着南门逃去。

    “叮,杨延嗣强援属性开启,单骑支援南乡,武力加二,杨延嗣基础武力99,虎头乌金枪加一,赤龙马加一,当前武力103!”

    杀散北门荆州兵马,跟随杨延嗣而来的三百多骑兵也纵马赶来,杨延嗣下令道:“你们留下两百骑占据北门,等待主力进城,其他一百骑随我前去南门会会这群杂碎。”

    说完,杨延嗣便直奔南门而去。

    城上的汉军见援军赶到,俱是欢天喜地,喜极而泣。三百骑兵守住北门,等待步军主力到来,准备进城而守。

    杨延嗣准备杀奔南门而去,却还要经过东门,或者西门,杨延嗣是走的西门这边,此时西门城下,荆州三千兵马正在攻城,城下兵马不多。

    “给我冲,给我杀上城楼!”城下一荆州兵将校正指挥士兵攻城兴起,冷不防杨延嗣率兵杀来。扭头见着杨延嗣纵马冲来,不由得大惊失色道:“乃是何人?”

    “吾乃大汉虎卫将军杨延嗣是也!”杨延嗣大喝一声,马到身前手起一枪将那将刺于马下。杨延嗣扭头看向城上,只见一面墙上,荆州兵正在攀爬云梯。杨延嗣大笑一声,冲至城下,一边挥虎头乌金枪格挡流矢,一边却来到云梯之下,。

    城上守军见此,俱不敢放箭,唯恐伤了杨延嗣,杨延嗣手中长枪一动,一边杀着城下的荆州兵,一边将那云梯挑开。云梯之上荆州兵甚多,一条梯子上十数人,也亏得杨延嗣天生神力,将那云梯掀翻,云梯之上的荆州兵顿时跌落城下,摔成肉泥。

    杨延嗣一句所过,便将搭在墙上的数十架云梯掀翻,挑不动的,长枪一砍,也将云梯一脚砍断。如此云梯倾斜,却将攀爬的荆州兵摔死无数。

    主将被杨延嗣杀了,三千多兵马又大多在云梯之上,杨延嗣依照此法,却将靠在城上的云梯掀的个干干净净。

    荆州兵摔死甚多,其他人畏惧杨延嗣之勇,不敢上前,俱是向南门禀报黄祖去了。

    三千多兵马一半奔逃,又大多被云梯倒塌间摔死,杨延嗣带着一百多骑兵将城下荆州兵杀散,又直奔南门而来。(未完待续。。)

第456章单骑冲阵

    杨延嗣率领一百多骑兵杀散西门的荆州兵马之后,便直冲南门而来。

    西门溃散的荆州兵先一步来到南门,狼狈不堪的向黄祖禀报道:“将军,汉军杀来了,汉军杀过来了。”

    黄祖脸色一沉,他并未听到大股兵马杀来的喊声,因此并不惊慌,冷喝道:“如此惊慌作甚,来了多少兵马?”

    “来了百十骑,为首是大汉虎卫将军杨延嗣!”

    “他好厉害,一个人便挑了城上的云梯,我们数百多弟兄,被因为他被摔死了!”

    黄祖闻言大怒,一马鞭抽在士卒的身上,骂道:“百十骑有何惧之,在惑乱军心,我定斩不赦!”

    马鞭横扫而过,直将面前一排士卒抽打的苦不堪言,黄祖本是世家出身,自然不会怜惜这群低贱的士卒。黄祖正怒这群士兵不争间,西边一阵马蹄声便传了过来,远远望去,杨延嗣骑一匹火红色战马一马当先,后面跟着大约百十骑汉军骑兵。

    黄祖心下心冷,大喝道:“杨延嗣不过一匹夫,百十骑也敢冲阵,文聘,给我结阵迎敌!”

    “诺!”文聘数次攻上城头,又被逼退下来,这个时候正好在城下。黄祖一声领下,文聘当即翻身上马长枪一挥道:“你们跟我来!”

    文聘带着一彪兵马顿时迎了上去,荆州兵马却摆开一个列阵型。前方是盾牌手,后方是长枪兵,在后面却是弓箭手。

    文聘立于阵势之前,望着杨延嗣纵马冲来,当即长枪一指下令道:“放箭!”

    杨延嗣见此冷哼一声,手中的虎头乌金枪挥舞之间,箭雨纷纷落地,马冲至阵势之前,文聘只得挺枪与杨延嗣交战。

    “系统检测到杨延嗣与文聘交手,杨延嗣当前武力103,文聘武力94,统帅89,智力71,政治59!”

    文聘催马上前与杨延嗣交战,杨延嗣手起一枪便将他手中的长枪挑飞。第二枪来刺文聘头颅,文聘连忙把头一低,只感觉头上一阵凉风吹过,把手一摸,钢盔却被杨延嗣挑飞了。

    文聘骇然哪里还敢与杨延嗣对敌,连忙拔马而逃,身后的士兵连忙让开一条道路,杨延嗣欲追,道路瞬间让士兵封闭。那盾牌之后的长枪兵一个个高挺长枪,在其后弓箭手不断向杨延嗣射着箭矢。

    杨延嗣一边格挡箭矢,一边望着中军之中的黄字大旗,暗道:“看来此战荆州兵主将乃是黄祖,只要杀了他,南乡之围自解!”

    想到这儿,杨延嗣怒吼一声,胯下赤龙马一跃而起,直接越过那长枪兵组成的阵势,跃入弓箭手之中。弓箭手不敢交战,纷纷退避,杨延嗣便纵马直冲中军黄祖而去。

    此次荆州兵出兵两万三,但文聘的三千前军中了刘裕布下的埋伏,死伤大半,昨日又全力攻城,死伤近两千,今日又攻城半日,也死伤不少,荆州兵只剩下一万七八千人。而南门大多主力还在攻城之中,黄祖身边兵马不过两三千。先前见文聘不是杨延嗣一合之敌,黄祖再也没了底气,见杨延嗣纵马之中自己而来,一路所过自家兵马人仰马翻,根本难以抵挡,连忙下令鸣金收兵,聚拢兵马保护自己。

    南乡城头之上,刘裕,望着城下纵马厮杀,直冲黄祖而去的杨延嗣,倒吸一口凉气道:“那是何人,居然如此勇勐?”

    杨延嗣解了西门之危,傅友德从西门感来满脸喜色道:“那是天子身边的虎卫将军杨延嗣,杨将军此行还带来了八千兵马,正从北门入城!”

    刘裕大喜道:“这真是太好了,不过北门兵马正在入城,却需防备荆州兵乘机突袭!”

    傅友德看着城下道:“杨将军一人便杀得荆州兵马阵脚大乱,不过黄祖鸣金收兵,攻城兵马纷纷围了上去,我担心杨将军陷于军中,这就下去支援于他!”

    杨延嗣一人在南门之下纵马冲杀,欲杀黄祖,但兵马众多,终不利,荆州兵马渐渐围了上来,杨延嗣一时也难以杀出乱军之中。黄祖看的哈哈大笑:“什么虎卫将军,根本就是莽夫一个,给我杀了他,只要杀了他,还怕拿不下南乡么?”

    杨延嗣单人独骑在荆州兵马之中来回冲杀,跟随杨延嗣而来的骑兵也不敢冲入阵中,但当攻城的荆州兵渐渐包围之后,杨延嗣也有些吃不消了。那文聘虽然不是杨延嗣的一合之敌,不敢与杨延嗣交战,但却颇知兵法,躲在士兵之后指挥士兵围杀杨延嗣,却让杨延嗣疲于应对。

    杨延嗣抖擞精神,欲杀出重围,陡然西面传来一声大喝:“杨将军莫慌,傅友德前来援你!”

    “你们跟我杀进去援救杨将军!”傅友德单骑杀到,见到外围的一百多骑兵大喝道。

    这些骑兵但不是贪生怕死,而是知道杨延嗣重情重义,若是他们贸然冲杀进去,杨延嗣必会救援他们不可,如此反而成了杨延嗣的累赘。如今傅友德杀到,众人见傅友德身材魁梧,豪气冲天,必是武艺高强之辈。傅友德一马当先,那一百多骑兵在不迟疑,跟着傅友德冲杀进去。

    傅友德带着一百多骑兵杀入阵中,荆州兵顿时人仰马翻,硬生生又被傅友德杀出一条血路。接应了杨延嗣,二人带着一百多骑兵也成功突围。傅友德对杨延嗣道:“八千大军此时应该已经进了城,西门有兵马接应,咱们从西门入城。”

    “好!”杨延嗣点头答应,一行骑兵便赶往西门而去。

    “给我追,他们必定要入城,咱们乘虚而入,杀入南乡!”黄祖连忙下令兵马追击。

    西门之下,城门打开,那南乡守城将领便在城下等待接应。杨延嗣纵马赶来,那守将喊道:“将军快快进城!”

    “你们先进去!”杨延嗣把马一摆,退至城门便,却让骑兵进进城,傅友德见此也退至一边。待骑兵进城之后,远远便见着荆州兵唿啸而来。杨延嗣与傅友德俱是拔马进了城池,荆州兵马赶至城下,城门遂闭。城头之上,杨延嗣带来的八千多兵马早已经领了弓箭来到西门防守,往城下荆州兵放起箭来。

    荆州兵猝不及防,被箭矢射死射伤甚多,无奈只得退去,黄祖,文聘二人望着西门城头上站立的数千兵士,一个个开弓射箭熟练无比,却是精锐之兵。

    黄祖脸色铁青道:“汉军来了援军,他们进城只之时正是咱们乘机攻打的大好时机,没有到被杨延嗣这莽夫阻拦,错过这大好时机。”

    “哎,都怪我全力攻城,没有令斥候严防!”文聘惋惜道。

    黄祖脸色阴沉,摆了摆手拔马返回南门之下,文聘连忙赶上,沉声道:“这杨延嗣是天子身边的虎卫将军,可谓寸步不离,如今居然是杨延嗣率兵驰援南乡,莫非这天子已经率领来了长安?”

    黄祖沉吟道:“那又如何,长安虽有兵马十万,但大半防御陇西,斜谷一带,可用之兵不过三万。而咱们兵马尚有一万五千,刘磐公子不日便可率军两万来援!在兵力上咱们依旧是优势。只要咱们在这里拖延,那常遇春兵马后继乏力,兵马必败,到时候天子攻打南阳的计划便无疾而终了。”

    文聘闻言点了点头,如今与天子撕破脸,也只有一条路走到黑。在这里拖延天子援军,到也是击败汉军的一条路。

    南乡来了援军,黄祖也无法再攻城了,一千兵马守卫南乡,尚且久攻不下,如今又来了数千,想要攻下南乡,无异于痴人说梦。于是黄祖兵马后退五里,在寻一处平坦的高地安营扎寨。与南乡城对峙起来,只等刘磐率领两万兵马赶来,只需在这里断了汉军粮道,拖住汉军援兵便可。

    杨延嗣领兵进了南乡,便向着傅友德拱手致谢道:“先前多谢英雄解围,不然某家想要杀出重围,倒是要费不少代价。”

    “在下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先前您在西门一己之力掀翻荆州兵云梯,摔死数百贼兵,看的真是叫人热血沸腾啊。”傅友德拱手还礼道。

    “英雄武艺也是不凡,还未请教英雄姓名!”

    那守将连忙介绍道:“这位是傅友德,还有一位名叫刘裕,他们二人……”

    那守将将傅友德与刘裕二人的事情与杨延嗣这么一说,杨延嗣听罢肃然起敬,向着刘裕与傅友德二人拱手行礼道:“二位忠肝义胆,为我大汉出生入死,险些丢了性命,真是让杨某佩服!”

    “不敢不敢!”二人连道不敢。

    杨延嗣道:“二位不仅武艺高强,对我大汉又忠心耿耿,此战过后,我定向陛下举荐二位。”

    傅友德与刘裕二人大喜道:“多谢将军!”

    但那守将此时却高兴不起来,拱手向杨延嗣问道:“杨将军,不知后续兵马何时能到?荆州贼屯兵城外,我无法给常将军运送粮草辎重,常将军恐怕支持不了几天了啊。”

    杨延嗣笑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奉陛下旨意出兵一万镇守南乡,防备荆州兵马,正好在武关休息之时,便收到了你的求援信息。韦指挥使做随军军师,在武关之时,我们二人分兵,我率兵八千支援南乡,韦大人率兵两千,由浙水下冠军给常将军运送粮草!”

    守将听罢大喜道:“下浙水果真可以作为第二条粮道?如此常将军之围遂解,荆州兵在这里驻扎,咱们将近一万人,城中粮草辎重可坚持一个月之久,他们的断粮道之计可以说就没了作用。”(未完待续。。)

第457章去徐州找老婆

    荆州兵在南乡城外安营扎寨,与城内八千多汉军对峙起来。汉军之中有刘裕这等统帅,又有杨延嗣,傅友德这样的绝世勐将。但汉军并未出城迎敌,反而是在城内防守,示敌以弱。

    杨延嗣想要出城挑战,但被刘裕给劝说下来,刘裕的意思是,既然荆州兵以为断了常遇春的粮道,便让他在这里耽误,咱们八千人马,耗他们数万人,那是赚大了。如果荆州兵反应过来,跑去宛城那边帮助袁术大军,反而对局势不利。

    并且袁术那边,得知南乡兵马被阻拦,或许会轻敌大意。给常遇春的兵马制造拿下宛城的机会,在者长安那边还有两万可用之兵,他们可以入武关,过浙水攻打宛城,给袁军出其不意的袭击。

    经过刘裕的解释,杨延嗣对于刘裕也是颇为佩服,答应了刘裕的请求,反正南乡粮草辎重足以坚持月余。不怕与远道而来的荆州兵对峙。

    此次刘辩出兵攻打南阳,可以说是收复天下的第一战。刘表率先出兵,那是南阳对于荆州太过重要,一旦南阳被下,他掣肘颇多。刘表是被逼得不得不出兵。

    而其他各路诸侯,也是呈现观望的态度。

    与袁术接壤的赵匡胤,他也是野心勃勃之辈,如果时局有变,他定会出兵。

    再有徐州陶谦,在三国史的时代,公元194年他本就该一命呜唿的。只是因为刘辩的横空出世,兖州的主人换成了赵匡胤,赵匡胤虽然垂涎徐州,但还没有出兵攻打。或许是没了这股压力,如今的陶谦尚且健在。

    虽然徐州实力不弱,兵马也有八万,但他为人迂腐,从不主动侵略,便是袁术时常侵略徐州边境,他也是以守为主。陶谦坐拥徐州富庶之地,但却不是明主,实在让人眼红。

    不仅是赵匡胤,袁术对徐州更是垂涎三尺。只是相比袁术,赵匡胤却不知道英明了多少辈。陶谦虽然无能,但却颇得民心,赵匡胤又不如曹操一样有杀父之仇,却不敢轻易出兵攻打徐州。

    但赵匡胤却有他自己的办法,经过探报得知,由于陶谦没有雄心壮志,虽生有二子,却都是无能之辈。他麾下文武,自然不甘心将身家性命托付到陶谦手里。其中有一人引起了赵匡胤的注意,那人便是糜竺。

    兖州,泰山郡刺史府内堂之中,赵匡胤坐于主位,下手还坐着一身材瘦弱之人,乃是戏忠戏志才。

    戏志才是赵匡胤最为倚重的谋士,在史当中,也是曹操最倚重的人。只可惜死的太早,如今虽然没有如史当中早夭,但身体也是不好,赵匡胤穷尽药石,但戏志才的身体却不见好。

    赵匡胤年纪三十五上下,赵光义年纪略小,大约在二十七八的样子。下首的戏志才,实际年纪如赵匡胤一般,但却因为病痛,仿佛如五六十岁的老者一般,身材瘦弱,面容消瘦枯黄。

    “咳咳……”戏志才不断咳嗽,赵匡胤满脸的担忧,关切道:“先生病情越加严重了,这一州的大夫都没有办法,传说洛阳有几个神医,不如您去洛阳瞧瞧吧。”

    戏志才摆了摆手道:“天子英明不下于光武,这些年来,兖州的锦衣卫被我灭了不知道多少。天子不会不知道我的,我便是去了洛阳,病好了,恐怕也回不来了,不如就留此残躯,为主公出谋划策的好。主公你请我过来,定有要事,还是说正事吧。”

    赵匡胤叹了口气,看着戏志才道:“如今天子兵马正在攻打袁术,在我看来袁术必败无疑,丢了南阳恐怕快了。”

    戏志才点了点头道:“我也看出了天子攻打南阳的决心,只怕他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剑指主公你啊。”

    刘辩南下南阳,的确不是急于灭了袁术,还是要威胁赵匡胤,让他腹背受敌。赵匡胤又何尝不知,点了点头道:“此战只怕是要旷日持久,不能再多耽误下去了,一旦让天子拿下南阳,我兖州发展将会千难万难。”

    “主公是想出兵徐州?”戏志才问道。

    “不是出兵徐州,我想了个法子,或许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徐州!”赵匡胤沉声道。

    戏志才眼睛一亮道:“哦?不知主公想出了什么妙计?”

    若是能兵不血刃拿下徐州,那对于赵匡胤来说,实力将会翻了一倍,并且出兵攻打与兵不血刃意义大不一样。兵不血刃的话,还能直接让徐州民心归附。

    赵匡胤道:“经过徐州探报得知,陶谦这段时间身体不大好,恐怕也就这两年了,他麾下文武都在寻找出路。陶谦麾下有一人,名叫糜竺,先生可知?”

    戏志才点了点头道:“糜家富甲天下,食客过万,资产上亿,糜竺更是被陶谦聘请为别驾从事。他在徐州的地位无人能及,像这种商贾,却最是会投机,如今陶谦身体不好,他自然会谋求出路,怎么他看上主公您了?”

    赵匡胤摇了摇头道:“并没有,不过我听闻糜竺有一妹,名叫糜贞,年芳二八,却是天香国色,如今待嫁闺中,糜竺近来一直为其妹寻觅如意郎君。”

    戏志才眼睛一亮,看向对面气宇轩昂的赵光义道:“所以主公想要二将军迎娶糜贞,获得糜家的支持,只要陶谦一死,主公便可在糜家的支持下,入主徐州?”

    赵匡胤笑着点了点头道:“什么都瞒不过先生的法眼!”

    旋即赵匡胤笑容一敛,沉声道:“但我派人与糜竺通气,他却左顾右盼,不肯答应,实在让我头痛。”

    戏志才闻言笑道:“这种事,主公自然不能随便派人说啊,嫁娶之事,须得三媒六聘,更何况这事关糜家的兴衰。得让糜竺知道主公的厉害才行,最起码也得让他见过二将军本人。”

    赵匡胤叹了口气道:“可惜我身为一州之主,眼下天子兵马又在攻打袁术,淮南这块肥肉,我不能放手。所以无暇他顾,二弟年轻气盛,我让他前往徐州的话,恐生了乱子,所以细节之处,还想让先生教教他。”

    戏志才闻言哈哈一笑道:“这有什么好教的,我亲自陪二将军走一趟,为二将军上下打点一切,必让二将军得了糜贞芳心,不便成了吗?咳咳……”

    赵匡胤摇头道:“若是先生身体安康,此行非先生莫属,可如先生身体不适,旅途奔波恐怕不成,更何况南边战事紧急,我也离不开先生。我只要先生教教二弟,去了徐州如何应对便可。”

    “那糜竺可是个人精,二将军若是治政,领军却是不凡,若要讨女子欢喜,又要让糜竺归附,还要上下打点徐州一众文武,怕是疲于应对。此行却非得我去不可,我是主公麾下文臣之首,当能显示出公主对于糜家的重视。而陈公台,程仲德等人却是太过死板,这些事,他们办不来的。”

    赵匡胤摇头道:“不成不成,先生身体恐怕受不了旅途奔波。”

    “我这身体我自己清楚,留在兖州也是卧床,不能为主公干点什么。若是去徐州沿途看看风景,说不定便好了。”戏志才一边咳嗽一边笑道。

    听此赵匡胤眼睛一亮,戏志才的身体,可谓是他的心病,怎么都治不好。若是真去徐州,就当作游玩的话,真好了也说不定。赵匡胤笑道:“既然先生执意前往,那我便准了,二弟,你们此行徐州,马车却不许行快,若遇着风景优美之地,得让先生好好休养。并且你还得寻找徐州名医,为先生诊治。”

    赵光义拱手道:“大哥放心,弟弟一定会照顾好先生的。”

    赵匡胤点了点头道:“你们此行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便派遣一员勐将前去保护你们,你看许褚如何?”

    许褚乃是赵匡胤麾下第一勐将,赵匡胤却将许褚派了出去,可见赵匡胤对戏志才的重视了。

    戏志才摇了摇头道:“许褚是主公麾下大将,不可离了主公,主公只需派遣五百精锐便可。陶谦此人胆小怕事,徐州境内还算治安不错,是没人敢对我下手的。”

    “不行,先生若是要去徐州,却得让许褚同行。”赵匡胤满脸坚决道。

    戏志才仍是不让,一边的赵光义见此拱手道:“大哥,军师,我这里倒有一个人选,可以随行保护军师安全。”

    “哦?此人是谁?”赵匡胤抚须道。

    “于禁于文则,此人原本是鲍信麾下部将,后来他的兵马被大哥收编,我见于禁颇有才干,武艺不错,所以提拔起来,此人大哥是见过的。”赵光义笑道。

    赵匡胤抚须道:“此人武艺还算不错,治军严明,做事认真,若是他能随行保护你们,我倒是放心了。也罢,就让于禁领军五百,与你们前往徐州,随行保护你们的安全。”

    “是!”赵匡胤拱手领命。

    “二弟啊,徐州之事就托付在你的手里了,你此行千万要听军师的话!”赵匡胤叮嘱道。

    “大哥放心!”

    赵匡胤点了点头道:“如此你们便下去准备吧,天子攻略南阳在即,袁术只怕蹿腾不了多久了,淮南这块肥肉我志在必得,却还要准备准备。”

    “大哥你忙,我先下去了。”赵光义拱手退下,赵匡胤与戏志才二人便对着淮南地图琢磨起来。

    第二天,赵光义与戏志才二人,便在于禁带着五百将士乔装打扮之下,前往徐州而去,赵光义准备夺得糜贞芳心,获得糜家支持,好让赵匡胤兵不血刃拿下徐州。(未完待续。。)

第458章大袁术要称帝

    赵匡胤也端的是会精打细算,派出赵光义出使徐州,要娶得糜竺之妹糜贞,好兵不血刃拿下徐州。

    而他自己,则时刻关注着袁术这边的动静。

    袁术占据的地盘,广称为淮南一带,但若是细分,却是横跨数州的一霸。

    从西往东,首先占据了南阳,荆州北面的门户,天下第一大郡。

    在往东,便又占据了豫州全境。

    豫州下辖颍川,汝南,陈国,沛国,梁国,鲁国等二郡四国之地。

    豫州地处平原,百姓众多,其中颍川更是出了荀,陈群,这些大才,而汝南又是天下第二大郡,人口富庶仅次于南阳。不过豫州的鲁国却是深入中原腹地,被兖州所包围,因此袁术与赵匡胤也是时有摩擦。

    在往东南,袁术又占据扬州的庐江,九江二郡,这二郡乃是扬州的精华所在,位于长江之北。

    袁术占据天下最富庶的豫州,还又占据了荆州,扬州的精华郡县,自然是得罪了荆州的刘表,扬州的刘瑶,不仅如此,他还觊觎赵匡胤的兖州,陶谦的豫州,兵马时常叩边。

    虽然袁术将周围的诸侯得罪了个遍,但无疑他的实力,从表面上看却是最强大的。甚至从其占据的土地富庶,兵马之多,人口之众上来讲,便是刘辩眼下也比不上他。

    因此刘辩派遣兵马来攻,袁术却是一点不慌。

    袁术辖下的首府名叫寿春,位于扬州九江郡境内,自得到刘辩兵马出兵南阳的消息后,袁术便召集麾下文武前来商议对策。

    袁术麾下也是人才济济,文官这边有阎象,袁涣,杨弘等人,其中豫州名士更是济济一堂,只是大多在史中没有什么名气。

    而武将这边,袁术本最倚仗江东勐虎孙坚,只是孙坚此人也是野心勃勃,袁术看出了他的野心,本想消耗他的兵马,让他全心全意为自己所用,但却无果。后来侯君集来了袁术麾下,袁术对于孙坚也就不那么看重,后来经过锦衣卫的离间,却将孙坚部调去了江东。

    本来袁术掐着孙坚的粮草命脉,可不想孙坚也是个人杰,在江东混得风生水起,逐渐成了气候,脱离了袁术的掌控。

    除了孙坚之外,便是侯君集,大唐开国名将,自不必说。除此之外还有人称奋虎的纪灵,用一把三尖两刃刀,武艺不凡,在演义中曾与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只可惜后来袁术兵败,纪灵为掩护袁术撤退,无心恋战被张飞斩杀。

    除了这些人,还有张勋,桥蕤,梁刚,李丰,陈纪,乐就等人。这些人的才能也是颇为不凡,只可惜跟了袁术这庸主,他们为袁术开疆扩土之时,屡立战功。可后来袁术称帝,尽失民心,一步错,步步错,这些人后来也就大多战死了。

    袁术此人容貌英俊不凡,将近四十多岁的年纪,颚下三缕胡须,却是颇有威仪。此时袁术身子倚在坐垫之上,环视麾下文武,开口道:“小皇帝派兵攻打南阳,前方探报传来消息,先锋傅友德反叛被杀,蓝玉兵败逃至荆州,常遇春大军已兵进冠军县一带,兵马直指我宛城,你们说说这该如何啊?”

    “主公,南阳有兵马三万,侯君集将军虽然败了一阵,但如今兵马也已经集合,尚有四万多大军。侯将军乃是将才,四万大军对付常遇春三万大军不成问题。”阎象拱手道。

    袁术点了点头道:“照你这么说来,我不用发兵增援了?”

    “主公麾下兵马数十万,天子可用之兵只有常遇春的三万兵马,长安兵马大多屯兵陇西,斜谷一带防备益州与蒙古人。天子用于后备的兵马恐怕也不足两三万人。主公只需准备好五万兵马待命,待时局发生变化在派遣兵马增援,眼下却不必着急着发兵增援。因为眼下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主公您决断啊。”

    袁术满脸疑惑,抚须道:“小皇帝兵马都打到南阳来了?还有什么事比抵御他更为重要的啊?”

    杨弘拱手道:“那就是天子攻打与你,说主公乃是反贼,霍乱淮南,他师出有名,得了百姓的支持,主公又以什么名义反对他呢?如今虽然各路诸侯林立,但这天下仍是大汉天下,主公与天子兵马对峙,岂不是坐实了反贼之名吗?若是如此,要不了多久,主公便会民心尽失啊。”

    袁术脸色一紧,旋即轻笑道:“民心又能如何,我麾下实力强劲,何惧天子几万兵马?”

    杨弘连忙拱手劝谏道:“主公,话不能这么说啊,先贤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民心向背,何其重要,主公应当高度谨慎啊!”

    袁术听罢,心中也生出了一股危机感,疑惑道:“这民心,当真如此重要?”

    “这是自然,主公啊,这些年您东征西讨,夺取这天下最富庶的淮南之地,可却忽视了民心。如今天子兵马来攻,百姓若是都向着他,可就大大不妙了啊,并且您麾下的这些兵马,也是由百姓组成的。百姓若都向着那天子。小皇帝又诡计多端,说不得用了什么诡计,让这兵马反叛,哗变。那傅友德不就是前车之鉴吗?主公却需得防止军中再有这种人出现啊。”袁涣拱手道。

    袁术何止是不得民心,这些年他只管要粮草,要钱财,却不约束军队。在加上他自己又不重视民心,因此军队对百姓劫掠那是家常便饭。袁术治下百姓对袁术可谓是恨之入骨。

    这几个谋士虽然向袁术劝谏民心之重,但他们却是世家出身,不明白真正的民间疾苦。却不知道就民心这一条来说,袁术治下可以说是病入膏肓了。

    袁术有些担忧道:“你们说得如此严重,如今却又该怎么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