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宏图-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可是……”
李子渊摇了摇头,长叹道。
“罢了,既然事已如此,那便按计划办吧!到时候我广东可就靠你了。”
也只能靠军队了!
尽管并不怀疑汉督的判断,但李子渊却深知些事的一些风险,他未尝不知道现在英国在克里米亚同俄国打了起来,同样也知道,在香港仅只剩下了数艘小型炮船,剩下的英**舰早已经驶入他处,以攻击俄国舰队。
但它同样也知道,现在汉督行的这着棋是兵行险棋,赌得是英国人无力东顾!可若是万一英国人要是能抽开身来,而且又愿意为那些个鸦片贩子主张该怎么?
在徐林川走后,李子渊坐在书房中虽说看似是在处理着公务,但依然是一副愁眉不展之状,那心中的隐忧有没有因为徐林川的那一番话得到丝毫安慰。
“广东巡抚难当啊!”
在李子渊不禁感叹一声,这时有人通传“吴子山”求见。
“吴子山求见?”
对于这个人,李子渊并不陌生,他还没到广州就听说这位吴家四公子大名。11年前,这位堂堂吴家四公子刚从水手去了西洋,在那里一呆就是五年,若是知洋,他恐怕是广州第一人。
也正因如此,当初他才准备将其收入府中,以为助力,可谁曾想起,自己这庙太小,对方根本瞧不上眼。这个吴家四公子却躲在澳门避而不见。
现在这个他日避而不见得吴家四公子,今天来又是为什么?
难不成是想要从中周旋?
想到吴家多少总涉足鸦片的事实,李子渊的眉头又是一紧。
“在下见过大人!”
进入书房,看着端坐于椅上的巡抚大人,吴子山连忙行礼。
“坐。”
看着面前的吴子山,李子渊显得非常平静,曾几何时他曾想着此人入府,但在这种心思也淡了。
“谢大人赐坐!”
嘴上说着谢,可吴子山却没有任何客气的意思,他毫不客气的坐在椅上。
“吴四公子,本官可是欲见你而不得,不知今日如何能劳得动您吴四公子来见本官?”
李子渊的口气中没有丝毫客气,甚至隐隐的还带着不满。不过他的这种不满倒是没有让吴子山生出任何惧意,他反倒是一副视若无睹的样子,静静的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润了一下嗓子,才说道。
“今天子山来这,你来是恭喜大人您今日查没烟土一事,必将名扬天下。”
话音刚落,吴子山又把话锋一转,看着李子渊说道。
“那林元抚一般名扬天下!”
其口中的林元抚,正是当年如果广州主持禁烟的满清钦差大臣林则徐。
被吴子山和那位林元抚一比较,李子渊的心底可没有丝毫的窃喜之意,甚至就连那心跳也不禁加速连跳数下,这可不是因为欢喜,而是因为他知道林则徐的下场。
流放新疆!
换句话来说,做臣子的就给主子背黑锅的。如若禁烟顺利,外国退让避缩,自然主子高兴,臣子扬名,到最后大家是皆大欢喜!
可若是如十几年前一般,洋人打了过来,赢了还好,若是打输了……到时候总需要一个替罪羊。
这替罪羊是谁?
非他广东巡抚。
“大胆!”
厉声一斥,李子渊的目光微敛,摆出一副义正词严之色。
“好你个吴清风,如此尖牙利齿,搬弄是非,心思不正,可见一斑!”
若是换成其他人,这会儿看到这位巡抚大人如此恼怒,恐怕早就吓的三魂不在了,可吴子山却嘿嘿一笑。
“大人所言差矣!”
对于李子渊的恼怒,吴子山依然是一副视若无睹状,他一边摇头,一边端起茶杯,喝着茶,他动作很慢,足足用了十几秒的时间才喝完茶放下茶杯。
也正是他的这种慢,让李子渊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个人到底想干什么?
这些年什么样的人他都见过,但是像吴子山这样的,却还是第一次碰着,我说换成寻常人恐怕这会儿早已经被自己的这一番厉声训斥,吓的魂不附体,可他却在这里品着茶。
“在下何时搬弄是非?既未搬弄是非,又焉有尖牙利齿,心思不正之说?”
迎着李子渊的目光,放下茶杯的吴子山,慢慢腾腾的说道。
……
他的回答让李子渊不禁哑然,确实,这人的话是话里有话,所有的意思都是自己猜的。
“好你个吴清风……”
冷笑着,李子渊反倒是不恼了,现在他已经隐隐猜出吴子山来见自己,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夸奖”一番,这人恐怕另有所图。
“好你个吴清风啊!”
在这冷笑中,吴子山又说道。
“大人谬赞!”(未完待续。)
第288章 解忧(第一更,今天加更!)
(今天加更!求支持!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大人谬赞!“
这个应声,让李子渊不禁再次哑然,他盯着吴子山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脸皮会如此之厚!
难道他就没有听出自己话里的意思。
“大人之才学,在下拍马难及呢……”
吴子山的脸上依然带着微笑,他知道这火已经点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谈正事儿。
“在下,不过刚一说话里面猜出在下这次来……是来搬弄是非的。”
呃!
睁大眼睛,盯着吴子山,朝着这张瘦削没有丝毫特色的脸庞,李子渊禁不住对这人越发好奇起来。
这些年他接触过不少人,但是能够像吴子山这样的……世所罕见啊!
不得不说他的只玩话确实引起了李子渊的兴趣。
“搬弄是非?”
冷笑着李子渊喝了口茶,平复一下心情。
“你就不怕本官带你搬弄是非时,先把你这脑袋给搬了。”
搬脑袋?
这可就是砍头啊。
面对这样的威胁,吴子山只是嘿嘿一笑。
“大人,我这脑袋您是想搬就搬,可我这脑袋被搬了不当紧,到时候谁来保住大人您的脑袋?”
“嗯!”
眉头猛然一挑,李子渊并没有说话,而是端起茶杯用杯盖轻拂着杯中的茶叶。
“哦,难道这广州城有人想杀本官不成?”
“欲杀大人的又岂在广州?”
收起脸上的微笑,吴子山看着巡抚大人继续说道。
“那香港的洋行里,有多少人恨不得饮大人之血、食大人之肉、啃大人之骨,寝大人之皮。”
厉声厉色的道出这一番言语后,吴子山又解释道。
“毕竟断人财路,如同杀人之父母。那些洋商,不远万里来我中国,不就是为了挣那么两个银子。今日大人与珠江口,所查没之烟土,恐怕不逊于当初林元抚所没之烟土!”
吴子山之所以称林则徐的字而不是“谥号”是因为其“文忠”谥号是由满清所赐,现在于这里称呼自然有所不妥,毕竟那是满清所赐。
“当年英吉利一位商人之利益,尚不惜一战,今日我舰队虽大胜于江口,然却因此招罪于英美等国,若是英美等国因此助以满清,到时又当如何?”
现在吴子山并没有去说担心英吉利干涉,这种涨他人威风灭自己士气的话,他不会说。当然也不能说。
“我义军强军岂下数十万,又焉惧他满清得外洋相助!”
嘴上这么说着,可李子渊的心跳却又顿时加速。
吴子山的这番话已经讲到了他的心里,即便是现在英国人受制于战争,其不会再为烟商张目,但因此导致双方关系紧张,令其倒向满清,到时又当如何?
尤其是那个挨了揍的美国,他们到时候即便是打掉牙往肚里吞,受限于实力忍了这口气。可万一要是美国人帮助满清训练军队,兴办工厂。
到时候那该怎么办?
看到大人眉头紧皱的模样,吴子山便知道自己说到其心底了。
“大人以为这广东禁烟如何?”
吴子山没有说广州,而是指到了整个广东。
“广东禁烟浮于表面,本官虽有心彻底查禁,然总有不进人意之处”。
李子渊倒也没有隐瞒事实,禁烟的事实是,烟土屡禁不止,禁而不绝,这倒不是因为他不够果断,手段不够强硬,而是因为力量太过薄弱。按督府的部署,每省皆部署独立宪兵团以维持地方统治,维持地方秩序,因其驻守地区不同,其兵力皆不相等,府城所在往旆派驻百人宪兵连,县城派驻30…40人宪兵排,每省宪兵部署约5000人上下。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李子渊想去禁烟,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去禁烟,毕竟广东有三千余万人口,他没有足够的力量于广东全省全面禁烟,甚至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办这件事。就任广东巡抚后,他曾命人进行过计划,如欲全面查禁烟土,至少需要扩充三万宪兵,且不说府中是否同意,就是这3万宪兵,一个月的军饷就需要18万元,加上其它各种各样的经费,每个月至少需要30万元,也就21万两上下,一年至少250万两!
这笔银子广东现在真拿不出!
“大人可知自从您推行禁烟以来,广东烟价少者涨了五成,多者不七八成,利之所趋,恶徒焉能不趋之若鹜?”
吴子山说的是事实,世事往往如此,查禁愈严,这利润愈高,利润越高,自然也就滋生恶徒以身试法了。
“且吸食鸦片本就有瘾若是断然阻断,既非人道,亦易招吸食者抵抗,今时广州之人对大人之恶感,多系于此……”
不等吴子山把话说话,李子渊的眉头一挑,厉声道。
“难道这鸦片就不禁了,就任由百姓吸食吗?”
“虽说如英国以及其它欧洲诸国,皆不禁食鸦片,然其未曾见如我中国一般泛滥,为阻以鸦片泛滥,这鸦片烟非但不可不禁!且必须严禁!否则他日,我中国必将深受鸦片泛滥之害!”
在这一点上,吴子山的立场倒是与官方保持一致,当然这也是他之所这么说的目的,
“但唯于今日,要加以急施,似甚为不妥。且厉行严禁鸦片烟之制,难免有失酷薄之嫌,毕竟这烟毒不似其它,禁鸦片之难,难于禁烟酒,而且取缔不易,并有违人道,……”
在监督吸食鸦片成瘾之人戒毒时,李子渊也曾遭到很多困难,而广州的鸦片黑市也仍然活跃,完全是一副无法禁绝打模样,至于那些西洋医生同样表示,只有饮用稀释的鸦片水才能真正缓解鸦片吸食者的毒瘾,缓解他们的痛苦,在强制戒毒时,他也曾见过那些被捆于床上的人的痛苦之状,确实有失人道。
“那依你之见又该如何?”
“推行专卖!”
在说了一大圈之后,吴子山道出了他的目标。
“推行专卖?”
“没错!”
点点头,吴子山继续说着他的想法。
“以在下之见,这烟土一事,于其不能查禁,不若改由政府制造专卖,将其收入以改善广东各种设施为宜……”
在吴子山提及他的建议时,李子渊并没有说话,而是听他继续说下去。
“据说鸦片每年走私不下两万箱,需银不下700万元,可见其需要量之大,唯将其归为政府专卖,寓禁止税之意,加课此进口税额三倍之价,在特许药铺,凭政府之通摺,售与吸食者,则其需用者必因之逐渐减少,且国库将增加2100万元之收入……”
侃侃而谈的吴子山提出了他的“渐禁论”观点。
“……可仿榷盐之策,借鉴欧美实现行专卖制度,唯将其归为政府专卖,取寓禁止税之意,烟土经营,一率收归政府专卖,可设立专卖局,烟土的买卖,可设置烟土特许药铺,除药用烟土之外,不准买卖。对烟土中瘾者,由政府特许,向药铺购买……在特许药铺,凭政府之通折,售与吸食者,则其需用者必因之逐渐减少,实施此渐禁之策,禁烟之策应可在20至30年期间见效!”
为何会那么久?因为吸食鸦片的人会死去,等到他们死完了,自然也就没有市场,这不需要吴子山解释,从始至终一直未发一言的李子渊,却在思索片刻后追问道。
“那若是每年皆有新增之人吸烟,又当如何?”
对烟毒可谓是深恶厌绝的李子渊,自然深知“渐禁之策”的之用,同样也明白,或许相比现在屡禁不止,又呈泛滥之势,未尝也不知个办法。
“待烟民登计完成后,凡向未得许可证之民贩卖、提供烟土及吸食器具者,皆属重犯,严加惩处,杀无赦!”
厉声道出这番话后,吴子山又看着巡抚大人继续说道。
“当然推行专卖只是其一,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包商,也就是指定鸦片进口商,”
“指定进口商?”
“没错,这指定进口商,可委托予洋商,以特许进口权的方式,换取其对我等先前查没他等烟土保持沉默,接受我方对走私的查没!”
“你的意思是打两个巴掌,给点甜头吃,他们就愿意吗?毕竟这可几百、上千万的损失!”
尽管口中提着反对意见,但李子渊却知道,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那些人是商人。
“大人,他们终归是商人过去,他们是走私鸦片,而现在是官府发给他们许可证,按配额进口,如此可以减少诸多风险,而官府可赁此消除鸦片走私,至少最大限度的减少,通过对进口的控制,从源头上控制鸦片流入中国,进而阻止其泛滥,二来,官府非但可得以烟利,更能渐禁烟土,如此两便之事,焉能不可推行。”
深以为然的点下头,李子渊盯着吴子山,尽管对他的建议,深感赞同,而且确实也有可行之处,但这人难道就只是为了这么一个建议?
“吴清风,那你告诉本官,你今日所及,又是为了如何?”
面对大人的问题,吴子山微微一笑,迎着李子渊的视线答道。
“大人,在下也是商人,在商言利,今日所以,自然也是为以烟利!不过却也是为了我广东父老,为了大人您,毕竟若是大人能赁此消弥战事,非但是我广东之福,未尝不是大人之福!”
双眼盯着眼前的年青人,李子渊先是沉默片刻,而后冷声说道。
“你这人倒是有那么一些才学,既然你这么提了,怕是已经有章程了吧,把章程留下,你可以退下了。”
在吴子山笑着从怀中取出一份章程师,李子渊看也未看他一眼,而是冷冷的说道。
“若是此事汉督同意了,到时候,本官自然不会亏待你吴家!”(未完待续。)
第289章 北国春(第二更,今天加更!)
(今天加更!求支持!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紫禁城东暖阁里,刚一进屋,文祥在跪拜时又连声贺着喜。
“你这文祥,今个来这一出,若不是喜事,到时候可别怪朕怪罪与你!”
放下手中的奏折,奕訢瞧着文祥,戏说道。
他是个皇上当的不容易呀。自从登基以来,国局不靖不说,这事儿也是一件接着一件。江南财赋之地让洪杨二贼占着,至于湖广、广东重地更是尽为汉逆所据,甚至就连同河南,也为发匪所据。
这大清国的天下差不多十之去三了,非但国局艰难,甚至就连这京旗的口粮都成为了问题,几个月前,这浙江的漕粮于崇明为汉逆所劫,那被抢的几十万担粮食全都被其卖予发逆,实在是可恨之极,若不是最后有人提出解福建之税购以洋米,不定现在几十万京旗非得饿死不可。
时局如此艰难,他这个做皇上的脸上也难得会出现笑容。
“主子,这可是件大喜事儿!”
文祥急忙说道。
“主子,那汉逆的水师于珠江口同洋人的水师打了起来!”
“哦!”
文祥的话让奕訢不由的一喜,他连忙问道。
“哦,可是那汉逆的水师被洋鬼子全给收拾了。”
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一件喜事儿。那汉逆之所以能纵横长江,截断漕粮,赁的不就是他们的水师嘛?
“主子……”
皇上的问题让文祥一愣,好一会才说道。
“是,是洋人的水师被汉逆给,给收拾了……”
这一句话说出之后,文祥连忙叩头说道。
“主子,这事儿归根到底也是件好事儿,毕竟现在汉逆和洋鬼子打了起来,他们狗咬狗,于朝廷来说可是个好事儿啊。”
汉逆打败了的洋鬼子的水师?
猛的听到这个消息,奕訢怎么也乐不起来,这哪是什么好事儿,分明就是说现在连坚船炮利的洋鬼子都不是汉逆的对手,这汉逆当真是大清国的心腹之患啊!若是连洋鬼子都治不住他,这可如何是好。
因见皇上头也不抬只顾想事情,跪在一边没敢惊动,后见皇帝眉头紧锁的模样,文祥连忙叩头说道:
“主子,奴才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开始也觉得那汉逆水师之强超人意料,可转念又想到,既然这汉逆一直都是借以洋人助力,现在他们和洋人撕破脸了,对朝廷来说可不就是件好事,现在他们和洋鬼子这般一打,若是朝廷出面安抚一下洋人,可不就能把那些洋人拉到朝廷这边来,到时候又岂愁洋人勾结汉逆?”
“道理嘛……也是个道理。”
文祥说的确实有这个道理。奕訢点点头,
“主子让奴才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欲办这洋务,就非得洋人助力不可,现在那汉逆得罪了洋人,正是朝廷用洋人的时候,奴才以为,这次非得想法和那洋人联络上不可。”
作为总理衙门大臣的文祥是奕訢的亲信,自然也知道皇上的心思,他是想借着办洋务,以保住大清国,保住旗人的江山。
“所以奴才就自作主张,准备派人去香港,看看能不能和那美利坚的公使联络上,若是可以,便请其移驾天津……”
听着文祥的打算,奕訢粗重地喘了口气,说道:
“文祥,这个差你办的不错,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这件事儿,朕知道了!”
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告诉文祥,同意他这么办,其实奕訢又未尝不知道,现如今,时局如此,有些事必须要去办。
想着那时局,奕訢只觉得沉甸甸的,半晌才“唉……”地叹了一声,将奏折放在案上,说道“你跪安吧!联络洋人的事儿,你好好办,咱大清国的命气,现如今可都在这上面!”
“扎!”
文祥答应一声退出去了。奕訢看了看案上尺余厚的奏章,不情愿地往跟前走了几步,又止住了,叫人进来为自己更衣。猛地想起还没进早膳,又要了两碟子宫点慢慢吃了,起身吩咐:
“朕要邵军机家里走走。”
这官场上人人都会烧冷灶,可于京城谁都没有想到邵灿的冷灶居然还有重新烧热的那一天,几乎是在奕訢登基起,在所有人看来,当初有着“陷君”之嫌的邵灿,这官差不多也该当到头了!若是他当真是个聪明人,恐怕会自己提出致仕,以保住性命。
可谁曾想到,短短月余之后,眼瞧着随时都有性命之忧的邵灿非但坐稳了军机大臣的位子,甚至还重新得到了皇上的信任与赏识,这既是气运,同样也是他本人的本事,有些事情换成旁人还真不一定能做的来,至少不是谁都敢这么去做。
邵灿宅子是一座新赐的宅第,由此也可见皇上对他的重用,毕竟现如今这京中完好的宅子并没有多少座,有随着的侍卫亮出腰牌,自然不需要通传,奕訢便进了这宅子,在他朝后面的书房走去时,那边已经有仆人通传了。原本正在书房内品茗喝茶的邵灿,刚欲起身便见着皇上迈步进来了,便慌得伏地便叩头,说道。
“恕臣失仪之罪!未能亲迎皇上,臣死罪、臣死罪!”
邵灿诚惶诚恐的磕着头,对他这般模样,奕訢早已经习惯了,他直接坐到主位上,待邵灿叩了几次头后,才说道。
“今儿在你这,朕是客,邵军机就不要拘君臣之礼。免礼吧!”
皇上这么一说,邵灿先是诚惶诚恐谢恩,然后才小心翼翼的坐下半个屁股。
“其实今个来你这,是想和你说个事儿!”
喝着茶润了下嗓子,奕訢将文祥的上奏的事情说了出来,然后他又说道。
“这事,你怎么看?”
奕訢之所以会征求邵灿的意见,是因为他是个知洋的人,准确的来说他会用人,他用了一个知洋的人,若不是那个奴才建议买吕宋洋米,这京城不定都饿死人了,否则就赁那几十万两银子,就岂能买回几十万担洋米。
“这事儿,臣也听说了!”
暗道声幸好,邵灿又继续说道。
“这事儿于朝廷来说确实是件好事儿,毕竟过去咱们想办洋务,怕的是洋人勾结乱匪,现如今他们这么一打,别的不说至少这个美利坚定是不会再帮着乱匪了,到时候朝廷示之以宽,想来美夷必定会感激朝廷的恩典,必甘心助于朝廷。”
虽说明知道这美国英国之类的洋人不同于番邦,可邵灿却明白,什么样的话主子爱听,别人爱听,自然的也就这么说了。
“确实有那么些道理……”
点点头奕訢继续说道。
“好,那洋鬼子素来重利轻义,若是朝廷不能许以好处给他们,恐怕终究难以为用吧。”
与大行皇帝不同,奕訢多少总知道那洋人到底是什么,若是说这几个月,他平素里干什么,恐怕就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洋人,甚至还把京里的洋人神父请进了宫里以了解西洋。
“皇上所言极是,所以多必阿刚才进言,望朝廷能于天津开港,这于天津开港之后,朝廷非但可直接与洋人打交道,亦能设关收税,有了银子,才能练以洋枪队、水师。”
在奕訢的面前,邵灿倒是没有隐藏多必阿的名字,反而一再向皇上推荐这个人。他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那人是旗人。
“天津开港……”
沉吟片刻,奕訢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反问道。
“多必阿这几日来过你这吗?”
“回皇上,自从皇上用他练兵之后,他便一直吃住于南苑,一心为皇上办差。”
“这个奴才,办起差来,倒也算尽心!”
奕訢点点头,而后看着邵灿说道。
“可若不是你邵灿举荐,怕朕也不知道这个奴才,你的功劳,朕在记在心里,等将来朝廷的用度宽松了,你那几万两银子无论如何都得还给你。”
奕訢口中所指的几万两银子,是其用以购买洋枪洋炮的钱,比从上海买便宜六成,他非但买了洋枪,还从香港请来了洋人帮助操练八旗洋枪队,可以说也就是他邵灿用自家的银子办起了这洋枪队,虽说一开始只有几百人,可也就是那几百人的洋枪队,让奕訢定下办洋务的心思。
“皇上,臣的银子还不是皇上您给的,现在朝廷要用银子,臣那里敢藏私心,只想着一心为皇上,为大清国办好差……”
邵灿的话让奕訢心下颇是感动的说道。
“若是大清国的官都如你一般,这大清国的事,又岂会办不好?”
然后奕訢起身说道。
“咱们君臣一席快谈,现在时辰不早了,也好端茶送客了。”
邵灿连站起身来,陪着皇上往外走,到了门前的时候,奕訢到此站住,对邵灿说道:
“过几日,你去见一见多必阿,让他用心为朝廷办差,将来,朕是要大用他的!”
说着才又徐徐走路,到了门外。
“好。就是这样。”
奕訢一边命侍卫们备马,一边说道;
“至于天津开港一事,你回头写个奏折上来,朕还就不信了,他汉逆能办成的事儿,朕办不成!”
说罢奕訢便跃身上了马……(未完待续。)
第290章 要有光(第三更!求支持)
(今天加更!求支持!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照了进来,可以看到很多灰尘在光线下飞舞,灰尘就那样悬浮在半空中,想是于空中飘动的精灵一般。
窗边的书桌旁,朱宜锋正在于面前的工具“战斗”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专注于实验室的实验之中。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心里甚至有种渴望,渴望通过实验室里的实验,令中国掌握这个时代最前沿的技术。
当然,这些技术往往都是有时迫切需求的,比如苦味酸在军事上的应用,是为了获得更具威力的武器。再比如说他尝试着复制电解铝的工艺,这是为了财富。
至于现在所进行的实验,却完全是出于需要,他需要这个“发明”,不仅仅他需要,整个社会都需要它。
它将会把这个世界带入另一个世界,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尽管它看起来并不起眼。
借助金属镊子,朱一峰小心翼翼的将一根竹丝装进金属支架内,碳化的竹丝非常脆弱,很容易折断。所以每一步都需要很小心。
“下一步就是把他抽成真空。”
朱宜锋在自言自语时,他又一次检查着眼前的电灯泡——以未来的标准来看它显得有些粗糙,但是它很可能将是世界上第一个电灯。
没错在过去的半个月中,朱宜锋一直在研究着电灯,这是因为他已经受够了,在黑暗中工作,受够了油灯的烟熏缭绕,说过了那昏暗的并不停摇拽的灯光。
“我需要电灯!”
终于在一次意外中,头发被灯火燎烧后,内心对光明强烈的朱宜锋暂停了手头的工作,开始全力以赴研究电灯。
相比于其他,电灯的原理简单的,实际上即便是后世的小学生也知道电灯的原理,因为爱迪生发明电灯多少年来一直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励志”故事,当然,也仅仅只是故事。
不过也正是因为那个故事,才知道人们知道,电灯使用的是碳丝,而碳丝是用竹丝碳化而成,而且最好的竹丝是某一种日本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