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宏图-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南人早就适应了热带的气候,可以让他们这里开垦土地,至于朝鲜、日本人也习惯于种水稻,自然也可以在这里种植水稻,我们的移民将会分配到很多土地,水田种植、种植园都需要大量的劳工,劳工从那里来?完全可以将朝鲜、日本以及越南的男人带过来,用他们做为劳工,他们的女人为我们的移民生育后代,而他们的男人为我们开垦田地,创造财富!这正是他们的价值所在!”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司马雷又想到了很多,他甚至还特意强调道。
“藩属……所有的藩属最终将会成为中国的一个省!而这必然将会有助于民族的融合,当然是我们融合他们!”
“可是大人,那样的话,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在殖民地有数千万来自日本、朝鲜以及越南等藩邦的单身劳工,而且正值青壮,这必然是社会隐患,而且问题的根本还是没有解决!”
李重利直截了当的说道,在他看来,这根本是把国人的问题踢到了另一群人的身上。
“那就让他们娶黑人!”
话音刚落,司马雷就像是眼前一亮似的,勐的站起身来说道。
“没错!就让他们娶黑人,或许他们有华人血统,但是毕竟不是真正的华人,我们不需要考虑他们的将来,嗯,对,我们可以用肤色在非洲建立三个等级,这个等级之中,国人无疑是最好的,还有第二等,就是这些藩邦的移民,至于第三等则是本地土着人!禁止跨种族通婚,但也不是绝对的,应该禁止跨等级外嫁,但是不禁止跨等级娶,第三等级的女人可以嫁给第二等级,第二等级女人的可以嫁给第一等级……”
此时的司马雷显得有些兴趣,他甚至激动的来回走动着,
“黄色、咖啡色,黑色,对,就是这三个等级,而最终,本地土着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在这里,我们可以实现一种新的融合,对,帝国本土将会禁止一等公民之下的人进入,我们可以在非洲建立一个新的融合,而且还给予了各等级的晋升渠道,可以让他们看到希望。”
而司马雷并没有说,这是一种掠夺,一种人口的变相掠夺,通过这种女性的输出,最终导致的是什么结果?就是第一等公民越来越多,而第三等的数量则会越来越少。
“当然,我们还要在这里实施严格的等级控制,比如……隔离!我们要在各个方面实施隔离!只有通过隔离,通过等级上的优待,才能够让她们向往嫁入高等级,从而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在李重利等人被这位年青的有些出奇的知府大人言道着这种“隔离”的时候,只听到他又继续说道。
“当然,我们还可以设立“荣誉华人”,比如说日本、朝鲜以及越南等藩国的属民,他们来到这里,可以被视为“荣誉华人”,当然相比之下,他们的地位以及权力比真正的华人更少一些,就是在实施隔离的地区,不必与土着人为伍,至于他们的土着妻子,嗯,也可以被接受为“荣誉华人”的亚种族,但是需要佩带标识,至于他们的子女,只要接受系统的国学教育,才会被视为“荣誉华人”,可以嫁予华人……”
此时司马雷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构思会给非洲殖民地带来什么变化,但是他却很清楚一点,这种制度将有利于对非洲的殖民,可以在华人移民与本地土着之间,建立一个缓冲,而这个缓冲,将会是对非洲统治的助力。
“可是知府大人,这,这,到时候那些土着女人大量嫁给荣誉华人的话,岂不是意味着很多土着人将会成为光棍?到时候会不会引起什么乱子?”
面对下属的询问的时候,司马雷的唇角轻扬道。
“我们的殖民地事业需要的劳动力那么多,会引起什么乱子?我们需要修铁路、建码头、城市,需要建立矿山,矿山里还需要工人,他们到了那里,就像你们现在使用的那些劳动一样,又出什么乱子了?”
要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司马雷想到了刚来到这里时看到的那些脖颈上系着项圈和铁链的劳工,那些没有自由的,在工地上辛劳到死的土着劳工,又会生出什么乱子呢?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死亡本身就是一种安宁!
残酷!
这时司马雷终于知道了,为何在行政学院的时候,那位英国的教授会告诉他们殖民地事业是残酷的,任何一个殖民地官员都必须做到铁石心肠!因为殖民地的事业核心就是残酷,通过残酷无情的压榨去获得殖民地的利益!
当然,这种压榨是仅限于对土着人,作为宗主国的国民,他们理应在殖民地享有人上人的待遇,那怕就是一个来自本土的乞丐,也应该在这里享受到贵族一样的权力!至少对于那些土着人,他们应该是高高在上的!
残酷,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而在现在决定着这些土着人的命运时,甚至将他们划成三六九等的时候,司马雷突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如果说满清的殖民统治继续的话,那么有一天,中国人会不会像现在这样,被西洋列强划成三六九等呢?会不会现在统治这些土着人一样,被西洋人这般奴役呢?
“幸好,现在,满清已经灭亡了!”
是的,现在满清已经灭亡了,现在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更为强大的中华帝国,而现在的中国帝国,之所以将锋芒指向非洲,不正是为了同世界列强一同角逐世界吗?
非洲!
中国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事业的突破口,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是被列强遗忘的角落!
这里为何会被列强遗忘?
原因再简单不过,气候!
这里不仅仅有不适合欧洲人生存的热带气候,还有各种各样的热带疾病。
“想要在非洲开展殖民事业,就必须要取得医学上的突破,只有建立非洲疾病研究所,在研究非洲所特有的疾病,才能够将殖民事业进行下去,否则等待我们的必然将是失败……”
置身于房间内,隔着纱窗看着窗外的时候,司马雷想到了在离开行政学院的时候,在学院内,那些开拓者们的提醒。
在这里不仅仅只有疟疾,还有其它的各种疾病,比如更为致命的昏睡病,为了阻挡这些蚊蝇传播非洲所特有的疾病,每一个房间都装有纱窗,甚至就连门上也装有纱帘,从而阻挡蚊蝇进入房间内,正是这种防范,使得公司在这里站稳了脚,而不至于像那些早在几百年前到达这里的欧洲人一样,被疟疾、被昏睡病所击败,然后纷纷撤出非洲,葡萄牙之所以愿意出售他们在非洲的殖民地,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国势的衰落,更为重要的是,疾病一直困扰着他们,在刚果河口葡萄牙人的贸易站,每年都会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死于各种疾病,非洲的疾病击败了文明世界的殖民者。
中国会被这些疾病击败吗?
置身于窗边,看着窗外的刚果河,司马雷这般寻思着,他不知道答案,但是他却很清楚,疾病无法阻止国人的进入这片蛮荒之地,因为这片蛮荒之地贮藏着太多的财富,现在这些财富正静静的躺在这片恒古不变的野蛮之地上,静静的等待着国人前去将它们挖掘出来,让世人认识到这片土地的魅力!
“也许,到那时,谁都不会再像现在一样,忽视这片土地的存在吧!”
想到各国对非洲的冷落,甚至无视,司马雷突然又是一笑。他看着刚果河自言自语道。
“这也是好事,正是因为他们都忽视了,所以,我们才有机会进入这里,有机会把这里变成另一个中国!”
是的!
现在这里是西上海,未来这里还会出现西广州、西天津、西济南等,这片西洋的天地上,会出现一个又一个属于中国的地理名词……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未完待续。。)
第502章 黑血(下)
几乎每天,都会有来自中国的移民船抵达非洲殖民地的各个港口,这些移民船中有数百吨的飞剪帆船,也有两千多吨的蒸气船,总之数以十万计的移民在短短数年内,就涌向了这片陌生的大陆。
有一天,这里也许会变成“黄非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欧洲开始出现这样话语,当他们朝着非洲看去的时候,却愕然发现,非洲的东海岸、西海岸已经出现了数十座中国的贸易据点,他们几乎占据了每一个适合建立港口的地方,如果没有占据,那么就花钱买下来。
而现在,这些贸易据点则成为了城市,随着一面面国旗的升起,这些地区成为了中国的殖民地。
“除非我们能从中国人的头顶飞上过去,否则永远也别想进入非洲大陆!
面对着海岸线悉数被中国人控制,英国人、法国人如此说道,不过除了法国表现出对北非以及西南非的兴趣之外,他们对于非洲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否则也不会轮到中国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它人没有兴趣,对于欧洲的商人们来说,他们却对这里充满了兴趣,尽管非洲从来不是市场的倾销地那些黑人甚至都不需要遮挡下体的一块破布,一个欧洲人一年消费的布匹,甚至够一个部落的非洲土着使用,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少数冒险家试图用玻璃珠换些诸如象牙之类的商品外,再也没有其它人会对非洲有兴趣。
但是现在,欧洲的商人发现,随着中国人的到来,非洲正在变成一个充满商机的地方数十万中国人需要大量的商品,他们所需要的日常消费品,不能够从遥远的中国运来,尤其是对于西部非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也正因如此,现在的的阿尤恩,不对,应该叫安西港,正在成为一座繁荣的港口,数以百计的各国商人来到这里,以便将货物销往中国人的其它殖民地。
和每一个刚刚抵达这里的欧洲人一样,汤姆每天都是东奔西跑、一刻也不闲着,这座建立坐落在大西洋沿岸,在吠陀哈姆拉岸边的绿洲上的城市总让他想起荒漠,可即便是如此,在这里,汤姆遇见的每个人满脑子想在这里通过贸易赚取无穷无尽的钱财。
“现在,每年这里都会有超过一万人移居这里,也许,再过几年,这里就会成为一座繁荣的城市,而我们可以在都会获得难以想象的财富!知道为什么吗?”
在旅馆中,汤姆碰到了的米尔斯这个法国人,如此信誓旦旦的说道。
“为什么?”
“因为这里是中国控制的最西方的港口,每一艘前往欧洲进行贸易的中国商船,都会在这里补充煤炭、淡水。”
在米尔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朝着窗外那充满东方风情的街道看去。
“博哈多尔角在大海航时代之前是欧洲已知世界的尽头,博哈多尔角荒凉无比,附近暗流涌动,被当时的西方人的称为“死亡之角“,在中世纪的欧洲地图上,博哈多尔角附近的海域被画上了一个魔鬼的手。后来葡萄牙航海者从欧洲西南的罗卡角出发,终于越过了令他们恐惧的博哈多尔角,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这里沿岸险礁林立。然后葡萄牙人以获得奴隶为主要目的来此开发,不过几十年前,这里就被葡萄牙人放弃了,这座最早的一座城堡……就是葡萄牙人留下的,当然,中国人来到这里的时候,那座城堡甚至都不存在了,他们在这里重新修建的城堡、港口,然后建立了这座城市,安西,我并不知道在中文中,这个地名含有什么样的含意,但是史在这里却有惊人的巧合,”
扭头看着汤姆,这个嘴唇上留着小胡须的英国佬,米尔斯继续说道。
“在大航海时代之前,这里是魔鬼之角,欧洲人越过这里,开辟的新航路从而得已前往亚洲,但是现在,这里却成为中国人的殖民地,越过这里,就到达了欧洲了……”
离开了旅馆,汤姆置身于这座已经拥有1。7万人口的城市的街道上,深深的阴影下一条空无一人的街道,道路两侧全都是从未曾见过不同于欧洲、不同于北非的中国式的房屋。
一个多小时后,汤姆便来到了位于城中的北非贸易洋行,这是一家两年前进入这里的英国洋行。在洋行里,他看到一个英国女人,在他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那个女人一句话也没说转过身来,把他领进了候见室。
“马利先生,很快就会见你!”
在等待着的时候,一下便四下打量起来。屋子中间有一张桌子,四边靠墙有几把简陋的椅子。墙壁一端挂着一幅非洲的地图,色彩之美犹如一道彩虹。眼前到处是红色,在北非和西南非大都是蓝色,还有几块橘红色,那是属于英国以及法国的势力范围或者殖民地,而在西南非向南开始,颜色与这里一样,变成了红色,红色并不局限于沿海,而是包括内陆腹地这表明那些来自中国的文明开拓者样是非常努力的,他们已经开辟了广阔的研究地。
但那里并不是他要去的地方,他要去的就是这里,是安西的腹地,这是这个地方!。这时那扇门打开了。在他走进这个办公室的时候,才发现里边光线昏暗。中间放着一张笨重的大写字台。写字台后面是一个身材魁梧,穿着西装的英国人,这就是那位大人物马利,最早进入这里的英国商人,在汤姆的眼中猜他身高六英尺左右,他的手中掌管着巨额财货。
接下来,他们谈了很多,在谈话的时候,马利看着面前的这个年青人。
“汤姆,我应该知道,你来到这里,是为了获取财富,但是你应该知道,现在这里的市场正在趋于饱和……”
看着面前的这个青年,马利继续说道。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看地图,我会一连几个小时盯着南美洲、非洲或者澳大利亚,沉浸在探险的梦想中。那时候地球上有许多块空白,我每看见地图上一块诱人的空白,就用手指按着这块地力说:“长大了我要去那儿。”但是探险的刺激已不复存在,赤道周围还有别的空白地方可去,在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各个纬度都有这样的空白,我去过一些这样的地方,还有……我们不谈这些了,但是有那么一个最大的,或者说是最空白的地方,让我朝思暮想。”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马利盯视着面前的这个从伦敦来到非洲的,怀揣着发财梦的青年。
“就是非洲中部,现在中国人正在进入那里,而我们作为商人,也要跟着他们一同进入那里,怎么样?你愿意去吗?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尽管前往非洲中部与汤姆最初的计划不符合,但是对于已经来到安西的他来说,并没有其它的选择。
“当然,先生,谢谢你,给我这样的机会!”
汤姆连忙起身道着谢,尽管他并不知道非洲中部是什么模样,但是他很清楚,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对于很多人来说,非洲总是充满着各种机会!
每一个选择,都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对于赵礼堂来说就是如此,广州城内的那个不知世事的少爷,随着赵家一同被流放到拉格斯已经长达两年,与普通人家不同赵家毕竟是大户人家,与其它身无分文的流放犯相比,被流放到拉格斯的赵礼堂,携带了超过十万元巨款,正是凭借着这笔资金,在两年前初抵这里时,面对这个刚刚从英国公司手中收购的,完全是一片蛮荒的贸易站,他就都下了赌注在港口附近购买地皮,兴建仓库,住房、开辟种植园,在短短两年内,他就积累了一大笔财富,而他更是热切地将其中的一大部分投资到在煤矿的勘探工作上去。
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首先,在西南非洲从来没有发现过煤炭。
但是煤炭又是开展殖民事业必不可少的资源,拉格斯的发电厂需要煤炭,港口的商船也需要煤,尽管在非洲的海岸线上建立了一个个港口,但是所需要的煤都是从英国进口。
也正因如此,每一个人都相信,只要找到煤矿,那肯定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对此,没有任何人会怀疑!
从去年开始,赵礼堂便投入数万元,聘请了一名英国的矿师寻找煤矿,与其它人专注于拉格斯不同,他选择了其它地区沿着尼日尔河向其上游寻找煤矿,之所以选择那里,是因为那里还没有其它人涉足。
不过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花费了上万元的经费之后,仍然没有任何好消息。
“也许,非洲真的没有煤!”
赵礼堂这么寻思着,并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煤,尽管他并不懂得地质,但却有很多人这么说。
“嗯,不过尼日尔河一带,倒也适当开垦,可以考虑在那里建种植园,可以先买十几万亩地,在那里种植水稻,毕竟现在移民越来越多,水稻总不会亏本……”
就在赵礼堂这么寻思着的时候,一个黑人男仆送来了一封邮件。一般情况下,邮件应该送到他的书房等他过目,可因为今天赵礼堂要进城迎接刚刚上任的知府,所以等不及了。他默默地看完几封信。就在孩子们吃着与广州老家没有任何区别的早餐时,突然间,赵礼堂打破了沉静。
“哈哈,哈哈!”
大笑着的赵礼堂勐的站了起来。
“这下好了!真是太好了!”
大夫人赵李氏看着他问道。
“怎么了?……”
其它人也都看着这位赵家的三少爷,或许老爷在安西,但是对于赵家来说,只要老爷还活着,其它人都只是少爷。
“我们到到煤矿了!”
他又一次拿起了信,然后激动的说道。
“先生,在您的支持下,我们在……发现了一处煤矿……煤矿的埋藏不深,甚至可以露天开采,这是所有的殖民地中第一个煤田……很高兴地送你一份小礼物……埃努古煤矿!哈哈!赵家有望啊!有了这个煤矿,赵家重返广州就指日可待了!”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赵礼堂一下子坐直身子,双唇发白,两眼圆睁。而他的儿子,赵云也看着他,几个孩子中,只有他还留着对广州的回忆。
“爹,我们要回广州吗?”
儿子的问题,让赵礼堂一愣,在沉默良久之后,他笑了。
“回广州?”
摇摇头,赵礼堂说道。
“我或许是回不去了,但是有了这个煤矿,赵家就能再次兴旺起来,到那时候,赵家就会成为殖民地谁都无法忽视的角色。”
被流放到非洲是幸运还是不幸?赵礼堂并不知道,或许背井离乡是不幸,但若是没有这来到非洲的话,又岂会有他赵礼堂的现在?他拥有拉格斯的码头、拥有几座大楼以及附近的种植园,相比于广州来说,流放到非洲之后赵家的资产扩大了十几倍,而现在,有了这个煤矿,甚至可以让赵家一跃成为巨富。
这当然是幸运的!
“云儿,非洲现在已经是我们的家了!”
看着桌家的妻儿们,赵礼堂说道。
“就是我们的家!”他的语气严肃说,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有人回到广州,但是在广州我们还有什么呢?但是在这里我们却拥有很多东西,我们拥有那些东西,都是在广州所没有的,所以,这里将会成为我们的家!不,这里现在已经是我们的家了!”
赵礼堂的表情变得很严厉。
“从我们被流放到这里之后,这里就已经是我们的家了,或许,将来你们会考上本土的学校,但是你们要记住,广州是我们的老家,而这里则是我们的新家!”
此时,赵礼堂似乎忘记了当初刚来到这里时,那种唉声叹气的模样,现在对于他来说,他更希望能够在这里、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迎来属于赵家的新生!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未完待续。。)
第503章 命运(求支持)
新生!
开宏元年之后,迎来的新生不仅仅只有国家,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他们同样迎接了新生,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在那一天起,被改变了。
在随后的一年之中,无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否愿意,他们都必须要面对生活被改变的现实,而且这种改变是长久的,是持续不断的,甚至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
对于这里的很多人来说,无论他们是否愿意,这种改变都在改变着、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开宏元年,江北诸省皆免田赋三年,以令百姓休养生息。
尽管这种免征田赋是新朝给予北方亿万百姓的一种恩惠,但并不是意味着百姓没有付出他们仍然需要在三年农闲时承担繁重的劳役,不过这些劳役与他们有着直接的关系,所有劳役皆为修建水利以及道路。
一条条年久失修的水渠得到了重新修葺,至于曾经的那些坑坑洼洼的,打从满清窃居中原几乎没有整修过的官道,也得到了重新修整,不过两至五公尺宽的官道被取直拓宽为15公尺宽的国道。
而根据这一庞大的筑路计划,这些国道将用三年时间完成,第一年为道路取直、拓宽,并用夯土筑基,第二年于道路两侧种植宽度不少于15公尺的林带。第三年,将会完成6。5万公里的渣油硬化路面国道。
静静管这一句话,从一开始就面对着很多困难,比如征地、资金等问题,但是,通过一年的实践,第一年的官道整建工程仍然基本上完工,尽管在征地上碰到一些问题,但是通过移民等手段,征地问题还是得到了解决。
“又得几个大子……”
赶着客运马车的车把式,看到前方的收费站的时候,车把式立即在嘴里头抱怨着。
“过去只听说过当土匪的收买路钱,没想到咱中华朝的官府,也和土匪一样收这个买路钱……”
他之会这么抱怨,是因为,虽说现在这些官道加宽平整,马车走起来速度更快了,但是相比过去,却多了一个收费站,这些收费站大都是建于过去的驿站,过去驿站是伺候官老爷的地方,而现在这些驿站却是收费的地方。
尽管嘴上抱怨着,但是车把式却也知道,若不是这些收费站,估计,这拉车的马吃草、喝水,都是个事儿,甚至就连马车行的备马,也是在这里养着,没有收费站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些方便。
“又是三个铜元!”
对于刚刚退役的钱发奎来说,在看到这平整的官道上驶来的马车时,那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来,过一辆客运马车是三个铜元,货运马车五个铜元,瞧着这笔钱不多,可是却轻不住车多这每天可是要过上百辆马车,一天的进项有十几块大洋出去。
不过对于收费站来说,最大的收入来源并不是这个,而是向过往的马车提供马料,还有寄宿以及其它的各种服务。
其实现在设立于全国的两千多个收费站,与其说是公路收费站,倒不如说是路边综合服务站,过往的旅人可以在此住宿,而且价格极为低廉,而且每个收费站还有设有邮筒,他们可以在这里寄出信件,而且这里还承担着邮局的职能,就像钱发奎所在的这个收费站,就负责邻近的8个邮铺收送。
现在这些在旧驿站的基础上改建的收费,由2437个收费站、14000多个邮铺以及26000多个站员和7万多名宪兵组成了一个覆盖全国公路收费、邮驿组织,规模庞大,星罗棋布,网路纵横,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同样也超过任何一个欧美国家。
当然,与曾经的那些在恶劣环境中生活且遭受欺压的驿夫相比,现在这些收费站的站员收入却颇为丰厚。且其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国家担负经费从事客运、货运服务的马车行提供了它的基本维持经费,而对外承包的客栈对于政府而言,又是一笔额外的收入,保证了其拥有足够的运营经费,用于收费站的运行。
对于政府而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公路收费站获取的上千万元的额外收益,使得交通部能够用这笔钱去修葺道路、桥梁以及修建新的道路。
当然对于官府而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驻站的宪兵,使得皇权第一次深入到了乡村,在中国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收费站,变成了一个个小型的治安所,维持着附近乡村的治安,正是这些宪兵的存在,使得在中国存在了数百年的土匪正趋于消失,毕竟土匪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藏身于皇权的空白之处,而收费站以及邮铺,却最大限度将皇权伸展到了乡村。
对于钱发奎来说,尽管他还是现役的上士官,是这个收费站驻站宪兵队队长,但是他更愿意相信,这是皇上赏赐他的,用来安养晚年的地方。
作为宪兵上士,他一个月的军饷足足有10块钱,在这种乡下地方,每个月只需要3块钱,就足够过上不错的日子,他甚至给自己请了个佣人,是附近村子里的妇人,平常只需要给他做饭、洗衣服,一个月才两块钱的工钱。
三间房的小院,一个佣人,这日子……过的可着实不错!至少在当年,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过着现在这样的好日子。甚至就连儿子,现在都是炮兵团的团长,那可是比知府老爷,还体面的军官。
就是娃他娘啊……、
想到这,他就是一阵心酸!
可不是啊!
打从娃他娘嫁给自己就没有过上一天的好日子,到最后是在逃荒的路上,连命都没保住。
想到娃他娘,钱发奎的心思就是一沉,心里顿时有些发酸,那眼眶似乎都有些热了。要是她也能活到今天,那该有多好?
想着娃他娘的模样,发现那模样似乎有些模煳的钱发奎默默的坐在那吸起了烟,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细缝儿,有一口没有口的吸着烟,看着那正在喂马吃料的车夫,再看着那些正在收费站边服务区里活动着腰身的客人们,他像是做出什么决定似的朝着那马车走去。“军爷,您老这是?”“去潼关!”丢下几个铜元,钱发奎便上了马车,他的眼睛盯着窗外,那双眼睛中流露出来的是对往昔的回忆。马车离开收费站,哒哒的通往潼关的公路上行驶着,朝着远处看去,可以看到热闹非常的铁路工地,尽管铁路的筑建对于公路运输来说,影响很大,但是马车把式倒也不担心,毕竟车站的站与站之间的距离有几十里,不像马车一样,可以随手招停。但这生意多少总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对于赶远途马车的车把式来说,更是如此,可这铁路通车总还需要几年。离开了收费站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