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宏图-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女人可是日本人!”

    “不,不,”

    摇着头,李旭说道。

    “日本、朝鲜、越南,都是小中华,至于其它的,嗯,都是蛮夷,而这山林里的猎头人……更是连人都算不上的野人!”

    李旭的话语中带着狡辩之意,但李国澜却无耐的耸了下肩膀,实际上这件事正是由李旭一手促成的,对于如何时进行殖民统治,中国无疑是个“新生”,而现在更多是在学习,亦步亦趋的学习着西洋人是如何于南洋建立殖民统治。

    ……

    关于阿q怎么说呢?一直以来都觉得那是一种典型的刻画,根本就是入骨三分。我想再也没有了比他更为入骨的描写。将贫民、乞丐流放至海外,这是借鉴欧美早期殖民的经验,至于我们的殖民……中国从来没有过海外殖民,至于所谓的大港、兰芳等华人公司,从来就不是殖民机构,他们一方面奴役同胞,一方面互相攻伐,同时勾结外人,像这样的公司值得扶持吗?

    而且北婆罗洲并不是官府,它是一家公司,是主角的“私人产业”与官府无关,它的相当于一部分土地属于督府内部高层官员,必须要让官员们在殖民中得到利益,他们才会支持海外殖民,没有利益的驱使,谁会支持海外殖民?就像欧洲对新大陆的征服。甚至还有早期日本割占台湾之后,试图将其出售,归根到底还是利益。利益是驱使殖民事业的核心,没有利益的驱使。海外殖民永远只是一个空中楼阁。

    至于殖民统治学……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无疑就是最好的老师,历史上,乾隆用几十万军队无法征服并缅甸,但是英国人征服并建立了稳定的统治,有明一代无法在越南建立有效的统治,但是法国人用几千士兵征服了越南,建立了稳定的统治。在殖民统治上,必需要向西方去学习。(未完待续。)

第355章 殖民地的未来(第二更,求支持)

    仓库外面,领取了号码牌的男人们,满怀渴望的看着那间仓库,他们知道,自己的媳妇就在仓库里。

    女人!

    对于这些光棍汉来说,他们甚至从未曾想象过自己会有媳妇,会有老婆。

    但是现在,家就在他们的面前。

    在十几里外的“乡下”,已经有人帮他们用竹木建成了房子,房子不大,但却是一个家,尽管他们需要和过去一样上工,终日辛苦的操持着田间的农活。但现在他们却看到了希望——拥有家的希望。

    现在,那竹楼里只差一个女人了,而今天,他们将会把女人带回家,在未来的几年里,他们要拼命种地,用于支付地租,还有女人的赎身钱,不,不是赎身钱,是贷款。是公司向他们提供的“贷款”。

    外面的人满怀期待的看着仓库,而仓库里的女人们早就站成了几排,在女人们的前方同样站着一排人。

    面对着一排排穿着红色对襟襦裙的女孩,赵大山甚至感觉自己都看完了眼,他在寻找着,寻找着那个在码头上看到的女孩,在过去的两天里,他一直记得那对黑葡萄似的杏眼。

    在赵大山搜寻着目标的时候,惠美同样也紧张的看着站在那里的二十几个中国人,看着那些中国男人眼中流露出来的火辣辣的视线,而其中有一个人似乎有些熟悉,是她在码头上见过的那个中国人。而这时那个中国人也看到了她,他的眼光中流露出了欢喜。

    终于,轮到了赵大山了,像是生怕别人抢走她似的,他快点朝着女孩走了过去。现在他甚至庆幸自己是自卫队员,而且在雨林里杀死了六个猎头生番,正是凭着这个功勋,他才获得了挑选权——普通劳工根本就没有挑选的权力,他们只有凭着号码将媳妇领回家。

    “你叫惠美!”

    惠美睁大眼睛看着眼前像铁塔似站着的男人,他以后就是自己的男人吗?

    “从今以后,你就是我老赵家的媳妇了……”

    嘴里这么说着,赵大山只觉得的眼眶一热,那泪水差点流了出来……他想放声大喊一声。

    有家了!

    他赵大山有媳妇了!

    但他没有吼出声来,只是紧紧的抓住女孩的手,拉着她从一旁的侧门走了出去。

    十几分钟后,办完了“结婚手续”的他,拉着惠美的手,那手指的滑腻让他的心里痒痒的,而紧张的看着身前的男人,惠美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

    现在自己就嫁人了?

    就是他的妻子了?

    “我、我们去那里?”

    惠美紧张的用生硬的中国话问道。

    “回家,我们回家!”

    现在赵大山甚至想要一匹马,如果有马的话,现在他就可以骑上马把老婆带回家,然后……然后自然是洞房花烛!

    十几分钟后,他终于回到了家——那是在军营附近建的眷村,在村口处张贴着大大的红纸,上面写着“喜”字,就在赵大山刚刚回来的时候,立即看到有人点着了鞭炮,几十个战友冲了过来,他们的脸上无不是带着欢笑,当然难免的也会有些嫉妒。

    “大山,嫂子可真漂亮……”

    “那是个水灵……”

    看着哄的一声挤过来的男人们,惠美被吓的连忙缩到赵大山的身后,而赵大山更是拉着惠美的手,将她拉入怀里,

    “干啥,都干什么!”

    嘴里这么说着,可赵大山的心里却尽是得意,嘴上更是嚷着。

    “瞧你们一个个,当初战场上都干什么去了?立了军功,你也去领个媳妇回来……”

    “大山,喜糖那,”

    “就是,快给喜糖……”

    在弟兄们的嚷嚷声中,赵大山从腰间的背包里抓出一把早就准备好喜糖、喜烟,朝着空中一洒。趁着众人分神的功夫,立即一把抱起惠美,在她的尖叫声中,朝着家里跑了过去,这眷村不大,实际上也就才建了三十座两层的房子,在众人的起哄声中,他一路狂奔到家里,打开门,插上门栓的时候,门外仍然不断的传来战友们的起哄声。

    但是他却不顾不得那么多了,他看着双手环着自己脖颈的女孩,看着那双眼睛和那胸前起伏的小山,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你是我媳妇……”

    粗重的呼吸声中,赵大山抱着惠美便进了堂屋,直接上了楼……

    媳妇!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整个北婆罗洲,每个垦殖区里都在流传着一个新闻——好好干活,不仅将来能分到地,而且还能“分到”媳妇。甚至在那垦殖区的布告栏里,还张贴着新闻纸,新闻纸上写某某垦殖区的某某几人举行集体婚礼。

    女人!

    媳妇!

    结婚!

    诸如此类的词汇在阿扣的脑海里浮动着,原本以为自己是在做“苦牢”的他,只要是一有空闲的时间,脑子就会浮现出这几个字眼。

    其实不单单只是他,其它人,甚至就是黑蛋,也在想着同样的事情——正常的男人谁会不想女人?在家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正经家的姑娘会嫁给他们,但是现在他们却看到了希望。

    “一天完成任务是十个工分,要额外再多干活的话,就能多挣几个工分,一个额外工分2个铜元,一天要是能多干5个工分,就是10块铜元,一年就能挣……”

    在嘴里这般算着,因为好赌的关系,虽说阿扣没有学过算术,但却也能算出了个大概来。

    “怎么着也该有三十块大洋吧,再加上一个月一块半大洋的工钱……”

    就在他这么算着的时候,旁边却传来黑蛋的骂声。

    “你个蠢货,一天多干5个工分,累死你个蠢货……”

    黑蛋嘴里这般骂了一声,然后又说道。

    “我说阿扣,你想娶媳妇,其实到也简单,与其这么拼命,不如和农场签什么契约,反正就是给东家干够八年活,一个月干满二十七天活,能拿两块大洋,一个月还能领六十斤米,娶媳妇、安家的钱可都是东家出……”

    虽说黑蛋看似四肢发达,可他却比阿扣精明的多,靠着自己累死累活的干活,娶妻生子自然没什么指往,可给东家干活的话,结婚也好、安家也罢这笔钱就是东家出。

    “东家出……”

    躺在床上的阿扣看着临床的黑蛋,好一会才说道。

    “可,可那得干满八年的活啊!成天都和现在一样,要干十二个钟头……”

    这才是是阿扣最担心的事情,现在这鬼地方,就是从天刚放明,一直干到天黑,足足十二三个钟头,一天干的活比过去一年干的活还多,若是再过八年这样的日子,那日子可怎么熬过去?

    “你以为,这世道有得就有失,你要是想过上好日子,还想什么都不干吗?”

    黑蛋嘴里这么念叨着,心里头却在那里想着另一件事,也许等这一年的改造期完成后,他就报名参加那个什么自卫队,到时候凭着军功娶媳妇……至于阿扣,瞧着一旁睡有那不再说话的阿扣,心里暗自寻思着。

    “干活……还有干活累死的?中间不是还能放假嘛……”

    “……每十天放假一天,新年的时候放假十天。”

    李国青看着面前的大哥,用算盘慢慢的算了起来。

    “一天干足十二个钟头,参照铁路的例子,一个月的工钱是三块大洋,嗯,咱们还给了他们六十斤米,眼下瞧着是亏了点,可别忘了,这里是南洋,工钱肯定多过内地,以我看,若是从内地雇工的话,一个月没有五六块大洋,都别提雇工的事,估计一个工夫至少需要8块钱,一年是96块钱,再加上节赏,八年至少要有八百块钱。可买个媳妇才多少钱?60块,再加上他们的工钱,基本上少花了一半,所以咱们还是挣到了。”

    作为族叔在南洋的管家,李国青负责着族叔于这里的地产经营,也正是如此,李国澜在知道他的打算之后,才会火急火燎的从山打根赶了过来。原本准备好好的训斥一下堂弟的他,这会听堂弟这么一算,他更是的睁大眼睛,惊讶的看着这个堂弟。

    “而且到时候还能从女人身上挣回来,在这里一样可以和桑养蚕,这里全年无冬,桑叶肯定比内地旺,到时候,那些女人自然可以种桑养蚕,贴补家用,到时候那些蚕卖给谁?不还是卖给咱们?”

    不停的打着算盘,最后李国青看着堂哥,展颜一笑。

    “我估计,他们给咱们干八年活的,咱们只需要付400块钱,不算其它就是让他们种地、种稻谷,也能挣回超过五千块钱,这可是十几倍的利润!”

    笑看着堂哥,李国青说道。

    “这种生意,若是不做的话,那可就真对不起六叔了!”

    说着话,李国青看着堂哥说道。

    “其实吧,我觉得咱们现在似乎弄错了,以小弟看来,咱们华人不应该在这里辛辛苦苦的开荒种地,与其自己开荒还不如把这些华人全都编成自卫队,把那些生番捕下来,当成奴隶,我听说,在亚美利加,可都是这么干的,堂哥,你觉得的呢?”

    堂弟的话,让李国澜一愣,好一会才说道。

    “这,这恐怕不太合适吧,毕竟那些生番,虽说……可终究也,也是人啊……”

    尽管嘴上这么说,但是李国澜却大为心动,确实,相比于国内运来“流放犯”,那些土番野人数量更多,更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若是捕获他们,令其开垦山木,无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垦最多的土地,只是……

    “堂哥,这里是殖民地!至于那些猎头生番,他们在生理上或许是人,但是就其行为上与禽兽何异?猎头、食人之径何以称之为人?”

    冷笑一声,李国青用没有丝毫感情的语气说道。

    “我们捕获他们是为了教化他们,是为了播散文明,是为了令其进入文明社会……”

    ………

    文明人!

    这个词从来不是西方人的专利,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华夷之辨”就是华夏文明的核心之一,近代欧洲人言道的“文明世界”,实际上也是继承着罗马时代“文明”与“野蛮”的分划。同样,在近代的中国同样也需要“华夷之辨”,甚至比过去更为需要“华夷之辨”。(未完待续。)

第356章 殖民地的未来(上)

    “没有什么不可以!”

    在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李子渊又瞥了一下那封信,轻声自语道。

    “反正那里只是殖民地!”

    是的!

    那里只是殖民地。

    没有人会在乎那里发生了什么?

    “谁又会在意他们呢?”

    没有人答应他。

    从那张明式书桌旁站起身,穿过房间,李子渊来到了走廊外,他看着远处似乎想要看到广州市内的繁华,当然更想看到码头处的繁华,现在的广州相比于过去更加繁华了,尽管还无法同五口通商之前相比,但是很快,也许明年,或者后年,随着汉粤铁路的修通,到时候,广州市势必会再次繁华起来。

    到那个时候,全世界的商人都会再一次云集这里。

    茶叶、丝绸等等中国的土产将会通过火药运抵广州,再则这里运往全世界。到时候广州不仅仅只是三省的门户,它将会成为中国在东南的门户。可以想见在未来数十甚至上百年里,这都不会改变。

    广州只会越来越繁华!

    作为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李子渊从来都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在过去的几年中,他学习了很多,对于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了解,也正是基于这种了解他才会全力在广东兴建学校、支持工商业发展,因为他知道那才是未来,任何试图阻挡这一切的都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同样任何试图逆流而动的国家,也将会被淘汰。

    他懂得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纯粹就是一个丛林,这个世界所信奉的是丛林法则,至于所谓的公法、人道以至于文明,不过只提所谓的游戏规则罢了,是否遵守从来都是遵循强者的意志。

    至于作者的命运,没有任何人或者任何国家会去考虑。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也正因为有这种清醒的意思才使得李子渊深知汉督想要什么,他想让中国成为这个丛林里的一头老虎,而不是任人凌辱的绵羊。

    作为老虎,吃羊是不可避免的!

    这本来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弱者势必将会被强者奴役、欺凌,千百年来一直如此,这是人类社会不变的法则,如此,那为何还要抗拒他呢。

    “只是弄一些奴隶罢了……”

    不对,不是奴隶,是将雨林中那些猎头的野蛮人从雨林中驱赶出来,教化他们、改变他们,将文明带给那些野蛮人。

    没错!

    这与西洋人掠夺奴隶不同,这是文明对野蛮的教化!

    文明本就应该教化野蛮!

    这是文明的责任与义务!

    就像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命数十万大军进入岭南,教化百越一般。教化,从来不仅仅只是拿着书本。而是用刀枪,对于野蛮人来说,先有刀枪的征服才会让他们拿起书本。

    虽说李子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甚至在内心深处他反感西洋人,反感西洋的那种以掠夺为基础的文明,但是现在他已经认识到对某些标准,即便是反感,也必须表示尊重,因为这个时代如此,要么你的实力足够改变这一规则,要么就顺应这个规则。

    当然,现在中国并没有实力去改变,那么只有顺应,顺应遵从这一规则。

    “好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

    唇角轻轻一扬,李子渊用平静的口吻说道。

    “无非就是化民为兵罢了!”

    是的,无非就是将那些流放犯,家里训练变成士兵,让他们在雨林中讨伐雨林中的野人,杀死抵抗者,捕获投降者,用野人去开垦土地,然后再将开垦的土地提供给新移民。当然,首先被开垦的并非是“公有地”,而是属于各级官员的私产。

    如此才能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应该用谁去操办这一切呢?他并不想让自己的侄子去插手此事,同样更不想让派出的官员以及公司插手,脏活应该由其它人去干。

    想到这,一系列的人选在李子渊的脑海中浮现着,最终,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相对合适的人选。于是朝前走了几步,冲着办公室的职员说道。

    “让布来斯先生来见本官,立刻。”

    与督府一样,在广东的巡抚衙门里,同样也有洋员,而布来斯则是其中之一。

    几分钟后,布来斯就从事务科的办公室上来了。他的模样看上去倒更像一名水手,尽管他穿着西装,但是他的相貌却显得有些粗犷,看起来像是一个农夫多过读书人。

    很多人都会被他的外表所迷惑,但是实际上,他的确曾读过书,虽然并没有读过大学,不过在过去的多年间,他一直都在非洲以及印度,在数次经历了破产之后,他才不得不接受广东省的雇用,成为巡抚衙门的一名顾问。

    而他的工作非常简单——帮助督府建立现代的“监狱管理”,当然管理的并不是监狱,而是徐闻的盐场以及岭南的铁路工地上的那些“俘虏”,让他们更有效率的工作。

    这就是布来斯的工作

    而李子渊选择这个人,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殖民地”工作经验,当他走进房间时,李子渊已经把那封信塞进一只抽屉里去了。

    “布来斯!”

    李子渊对他和蔼地微笑了一下。

    “我有一件事需要你给一些意见,。”

    面对这个布来斯,李子渊并没有任何隐瞒。

    “那好,你瞧,你应该知道,本官,准确的来说是府中于东南亚有一家公司,北婆罗洲公司,大约永久性租用了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然,我们都很清楚那些土地都是热带雨林,几乎没有太多的利用价值,但是现在我们想要把那里开垦成为种植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很多的劳动力,而本官一直在这样做,你应该知道,流放乞丐、无地者,都是为了向北婆罗洲提供劳动力。而在那里,现在我们碰到了一个问题——”

    双眼盯着布来斯,李子渊继续说道。

    “也就是野蛮人,那些雨林中的野蛮人甚至猎取人头、食用人肉。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仿效沙捞越的作法,利用当土著人进行统治,但是那些野蛮人却拒绝文明社会的统治,现在当地公司有了新的想法:禁止他们猎头,并将其从雨林中迁移出来,在文明社会的框架内开垦田地。”

    开垦的田地属于谁?肯定不会属于那些野人。根本不会有人在乎他们的利益。

    “将野人迁出雨林?”

    “对,只有如此,才能够避免野人拒绝接受现代文明,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劳动力!你非常清楚,现在殖民地需要劳动力。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那里大概5至10万土著,包括雨林中的野人,现在我们的想法是把他们完全编成村社,令其走出雨林,划给其土地,令其以耕地为生……我希望你能够给我一些意见。”

    面对巡抚大人的话语,布来斯觉得很诧异,干这个他并不内行。

    “巡抚大人,这……对此,我并不是了解,也许您应该去找其它人……”

    “不!”

    摇摇头,李子渊说道。

    “我想你,对于那些满人的管理提出的建议,是可以用在这些野人身上。”

    布来斯这才醒悟过来确,他们根本不是想要将野人带入文明社会,而是想要将其作为“农奴”使用,对此,他并不陌生,实际上作为一名布尔人,对于奴役土著人,他同样也不陌生,尽管英国人在二十年前,就废除了开普顿殖民地的奴隶制,甚至强迫布尔人放弃这些,但是并不妨碍布尔人用一种变通的方式继续奴役那些土著黑人。

    “您是说……我们用一种比较灵活的手腕使用那些野蛮人吗?”

    在这个时候布来斯的语气显得极为谨慎,他想要知道巡抚的要求。

    “嗯,可能这么说!”

    什么是灵活的手腕?两个人都非常清楚,那是种不是奴隶的奴役。

    “那样的话,可能要死很多人!”

    “没关系,”

    李子渊用平静的语气对布来斯说道,

    “那里只是殖民地,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布来斯先生。”

    “当然,巡抚大人!”

    点头的同时,布来斯又问道。

    “巡抚大人,请问我有多少的权利?”

    “全权!”

    离开了巡抚的办公室,一路上布来斯咧开嘴笑着。在他看来,自己得到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差事,对于如何使用土著人,早就渗透到布尔人的血液之中,现在,他所需要的只是将过去在非洲的所使用的手段使用在那些野人的身上。

    “这份工作倒不错。”

    布来斯自言自语着。

    对于他来说,这确实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对于李子渊而言,他却非常清楚,自己今天的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殖民政策的变化,同样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对待殖民地的方式,准确的来说是对待殖民地中的那些野蛮人的方式。

    “希望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吧?”

    自言自语中,李子渊又笑着说道。

    “应该是正确的,毕竟对于主公而言,所需要的殖民地,至于上面的土著人……谁又会在乎呢。不过这件事儿要先瞒着武昌那边,毕竟现在还不适合让外人知道……”

    ——————————————————————————

    (九点还有一更,求订阅,求支持!)(未完待续。)

第357章 产业(第二更)

    鹌鹑卵大小,甚至外表也有那么点相似,带有相似的斑点花纹,不过花纹呈枣红色,看起来有点像是芸豆。

    两粒!

    看着手中的这两粒种子,朱宜锋朝着面前丁芸杰看去,用感叹的语气说道。

    “当真是一粒种一粒金!”

    每粒价值白银一两!

    以重量记算的话,它的价格甚至不逊于黄金。

    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别说的是每粒种子花费一两银子,就是花费一两金子也是值得,或许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种子意识着什么,但是朱宜锋却很清楚,在未来的数十年间,这些种子可以带来什么样的财富。

    “是太贵了点,花了13万六千多两银子,弄回了十三万粒橡皮树的种子,可花这么钱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些种子需要深入亚马逊河两岸的雨林里去采集,为了采集种子,甚至死了几个向导……”

    丁芸杰显得有些紧张,他只是一个生意人,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一直于南洋做着小生意,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汉督的代理商,前往南美去采集橡胶树种子,原因非常简单,他曾划着小船深入南洋的雨林中,同那些猎头族做生意。

    敢到普通人不敢到的地方,与不敢做生意的人做生意,就是因为这份胆色,他才会被选中前往南美收集橡胶树种子。

    “我知道,在雨林里采集这些种子,肯定也是九死一生!一粒种一两银,不贵……”

    注意到丁芸杰脸上的紧张,朱宜锋便出言安慰道。

    “再说能深入雨林采集这么多种子,确实不容易啊!可以说是大功一件。”

    确实不容易,在另一个时空中,在巴西人垄断天然橡胶供应时,英国人想到种植天然橡胶,于是便在巴西秘密采集了七万多粒野生橡胶的种子,偷运到利物浦,同样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而现在丁芸杰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在雨林中采集接近其两倍种子,那些种子都是装在装满锯末的木桶里,现在都被送到了北婆罗洲,那十三万棵种子将在那里被培育成树苗,然后在北婆罗洲将会出现世界上第一个橡胶种植园,当然那块种植园就在自己的土地上。

    作为北婆罗洲公司最大的股东,朱宜锋在那里拥有超过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未来那里的一部分将会成为热带种植园,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咖啡、可可、橡胶等等各种各样热带经济作物将会给自己带来极为丰厚的回报。

    “一磅橡皮要一两银子,虽说我们现在进口的橡胶不多,主要是用作军事,比如汉式步枪的密封圈,但是如果橡胶用在马车的车轮上,不仅可以减少噪声,而且还能够令车轮的使用寿命更长,它可以应用在各个方面……”

    橡胶用途自然极为广泛,而且在未来其用途只会越来越广泛,随着他的用途日广,其价格也越来越昂贵。尤其是在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橡胶轮胎的产量也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大增。天然橡胶从土著居民的玩物变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业原料,人们甚至将它称为“黑色黄金”。随着天然橡胶身价的提升,采集橡胶树的胶乳成为了一个获利颇丰的行业。无数人带着发财的梦想涌入三叶橡胶树生长的亚马逊丛林,试图找到可以让他们暴富的“黑色金矿”。

    与天然橡胶树相比,人工种植的橡胶树有着明显的优点。它可以提供数量充足的橡胶,而通过这次采集繁育下来的橡胶树将来逐渐繁衍成为成片的橡胶林,等到将来橡胶需求量增加的时候,自己的种植园将会和巴西的雨林一样,可以提供足够多的橡胶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至于现在……尽管它的价格不菲,但是需求量并不大。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黑色金矿”。

    “总之,这是值得的!按照我们最初的约定……”

    从一旁取出张早就准备好的支票,朱宜锋看着丁芸杰说道。

    “这是五万元的奖金!是你应得的回报!”

    五万元!

    也就是三万三千多两银子,很多人几辈子都挣不了这么多银子,面对这笔钱,丁芸杰突然有一种冲动,迎着汉督的目光,他试探着说道。

    “汉督,不知道小人能不能把这笔银子投到北婆罗洲?”

    “他是一个聪明人!”

    在丁芸杰离开之后,林治平有些感叹地说道。

    “北婆罗洲最大的地主就是主公,府中的要员有几人不是那里的地主,谁说那里的地,现在都是几百年的老林子,可大家又怎么可能会让那些地荒着?他现在花五万两银子买了一万五千亩地,不出几年,那块地至少能值二十几万两,到时候,他可就赚大了……”

    “仲子,你太小瞧那块地了!”

    朱宜锋笑着反驳道

    “那些土地如果经营好的话一年的收入恐怕都不止那么多,种稻?”

    摇了摇头,想着府中有些人在那里的投资,朱宜锋感叹道。

    “吕宋稻一石才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