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宏图-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代,所谓的300年一个轮回,其根源就是“人满之患”。

    在社会次序系统的瓦解过程中,大规模的社会动荡,战乱频发,人口大量减少。人口减少,人均土地增加,社会财富再次积累,社会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这就是中国所谓的“300年一个轮回的”众多原因之一。

    但是朱宜锋却无法接受这种“轮回”!

    历史上太平天国夺去了一亿国人的生命,江南繁华地带化为一片赤地,社会数百年积聚的财富几乎耗尽,这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众多原因之一。

    “人口才是真正的财富!”

    盯视着面前的地图,朱宜锋默默的自言自语道。

    相比与中国用战乱、用亿万人口死亡作为“治世”的代价,欧洲国家的解决办法就是向殖民地移民,从17世纪,数以千万计的欧洲人远度重洋,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个殖民地。就人口压力来说,中国反倒比其它任何国家更需要殖民地,而且这种需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

    如果不能够把中国过剩的人口输出到国外,那么即使是将来推翻了满清又能如何呢?。

    “非洲!非洲!”

    盯着地图上那片广阔的非洲大陆,除了北非以及南非沿海地区,广阔的非洲中部,完全是一片空白那里既没有国家,也没有其他欧洲列强的存在。

    尽管非洲虽然很早就有欧洲人的足迹,但是非洲被欧洲人殖民的过程相对缓慢。在这张地图上,尽管澳大利亚已经完全被欧洲人占领,亚洲已经被欧洲人侵入了一多半儿,只剩下暹罗以东的国家在中国的“阴影”下勉强维持着存在,但是在几乎没有国家存在的非洲,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的土地被欧洲人占领。事实上,直到二十几年后,欧洲人才开始加快殖民非洲,整整三十年后才开始真正向非洲腹地殖民。

    “非洲……”

    盯着地图上的非洲,朱宜锋的目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对于“生存空间”的渴望,没错,中国,需要更为广阔“生存空间”,至于非洲……那里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应许之地”!

    就像东南亚一样!

    非洲终究太过遥远,在短期内殖民并不现实,相比于非洲东南亚无疑是更为合适的地方,尽管中国人早已深入东南亚,但是却从未在那里建立属于自己的殖民地,而西方人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从来都离不开中国人,总是中国人帮助,西方人巩固了他们的殖民地。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悲哀!

    现在必须要改变这种情况!

    而且在前往非洲的道路上,中国需要在沿途设立补给港口,所以东南亚注定将是中国展开海外殖民地第一步。

    “就是这里……”

    用手指轻点着地图上的某一个位置,朱宜锋自言自语着。

    “虽说现在内部的问题还没解决,可是现在试试也不错,无论如何,必须要先在这里立足下来,然后再一步步的来……”(未完待续。)

第293章 目光(第一更,求支持)

    (明天加更!求支持!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1、2、1、2……”

    长江边,几艘西式的舢板划艇随着口令,在年青海军生的不断划动下,朝着江心划去,这些学员都是海军讲习所的学员,他们最初大都是文山义熟的学生,而现在他们则是海军讲习所的学员,中国第一批接受西方海军教育的青年人。

    江堤上的柳树下,穿着一身漂亮的白色军装的克劳恩,神情显得极为严肃。

    “他们的速度太慢了!”

    放下的望远镜克劳恩,又命令道。

    “发旗语给他们的,最后一名要为第一名洗内裤!”

    旗语信号刚一发出,克劳恩就看到原本似乎还在保持着体力的学员们,立即动作了起来,那原本看似平静的江面立即沸腾了十几艘划艇,像是利箭似的朝着江北划去。

    在海军讲习所成立之后,作为海军讲习所的教官,肩负着向中国人传授西方海军教育的克劳恩,就注意到这些学员的体力都非常一般,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可以说是身体羸弱的人,一点雄心和精神也没有,带着女人的味道——这是中国读书人身上的通病。

    这样的人显然不可能成为海军。

    为了改变这一点他特意制定了一些英国海军学校所没有的训练,比如有意从事一些吃苦的体力劳动,至于中国式的武术训练以及义军中的长跑训练更是不可或缺的,以锻炼他们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从而将他们培养为现代海军军官,当然作为海军军官,江上划艇、爬桅杆是必须进行的项目。

    或许这些人曾经身体羸弱、一点雄心和精神也没有,甚至还带着女人的味道,但是现在,经过长达一年的磨砺,他们无一例外的变得面色黝黑,身强体壮,再也不见了过去的羸弱。尽管这些接受了多年传统教育的年青人的骨子里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温文儒雅,反正一方面军人不甘认输的性格已经在他们的心里形成。

    当旗语信号告诉最后一名要为第一名洗内裤时,在内心荣誉的驱使下,喊着口令的张国维立即大声喊道。

    “你们想给航三班洗内裤吗?”

    “不想!”

    “不想怎么办?”

    不需要他继续鼓动,张国维的问题还未问完,艇上的年青人立即大声喝着口令,拼命的划动小艇,小艇立即如离弦之箭一般朝着北岸“飞去”,实际上在这会,江中的十几艇小艇上的学员们,都开始拼命了,他们谁都不愿意认输。更不愿为同学清洗内裤。

    “有时候适当的羞辱是可以起到正面作用的!”

    学员们的反应让克劳恩笑了笑,按照他与督府签定的合同,未来五年内如果他主持的海军讲习所能够一直能向合格的海军学员,那么他就可以得到一万五千两白银的回报,那是工资之外的奖金,当然,如果合格率底于标准线,那么就会按比例扣除奖金。

    海军讲习所或者陆军武备学堂都有类似的奖惩机制,对此克劳恩自然没有任何怨言,这意味着他的努力,将会以最为直接的方式得到回报。

    “少校,你真的准备让他们洗内裤吗?”

    对于一直坚信着海军军官首先是一名绅士的富兰克林,有些诧异的问道。

    “我不但会让他们洗内裤,如果他们谁的成绩不合格的话,我还会让他充当厕所的“船长”,为客人们服务!”

    对于克劳恩来说,这些和学员的合格率不仅仅关系着中国海军能否获得合格的军官,同样也关系到他本人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

    “先生们,请记住,他们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学生。”

    可老人看着身边的这些来自英国的同僚们,海军讲习所内的教官大都来自英国,这里的教材使用着与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校相同的英文教材,他们的教官也无一例外的毕业于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校。

    “同样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必须要不断的鞭策他们,就像捍卫我们的财富一样去督促他们,否则,我们的钱包都会遭受损失。”

    这才是最为现实的回答,他们之所以会不远愿望里来到中国,并不是因为“热心肠”,而是为了财富。在皇家海军之中克劳恩,或许并不是最为优秀海军军官,但是对于财富的渴望,确实得他愿意全心全意投入到现在的事业之中,帮助义军培训出合格的现代海军军官。

    想捍卫钱包一样!

    克劳恩的话立即引起了周围的笑声,确实,这正是他们来中国的原因,如果合格率低于一定的标准,他们不仅得不到奖金,甚至还会受到惩罚——那30%的需要等到合同期满才能领取的薪水将会被扣除。

    在众人的笑声中,传令兵骑着马跑了过来,并带来了一个消息,汉督请克劳恩立即去府中议事。

    坐于办公桌后,朱宜锋翻看着自己所能的有关海外殖民地的资料,这些资料大都是英文资料。当克劳恩走进房间时,朱宜锋已经对需要了解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汉督阁下!”

    克劳恩用他怪腔怪调地汉语说道,又向中**人一样,微微鞠躬的同时行着个军礼。

    “请坐,克劳恩少校!”

    对这位海军讲习所教官团团长和蔼地微笑了一下,朱宜锋直截了当的说道。

    “少校,我有一件事需要你的意见,我想也只有你能够给我意见。”

    在侍从将茶送上,退出房间关上门之后,朱宜锋才看着克劳恩说道。

    “你应该已经知道了,我们在广州和美国人打了一仗。”

    “是的,阁下,所有人都知道,阁下,恭敬您,您的舰队取得了这场辉煌的胜利。”

    “似乎你并不怎么担心?”

    朱宜锋好奇的看着克劳恩问道。

    “阁下,他们是美国人!”

    克劳恩随意的耸耸肩膀,大有一副美国人活该挨揍的模样。

    “不过,阁下,为什么您不担心呢?要知道很多人都会为你担心?”

    “就像你说的一样,他们是他们是美国人!”

    朱宜锋只是笑了笑,现在的美国人确实——活该挨揍。1854年的美国不是百年后的美国,现在的美国根本没有肌肉向他国展示,即便是他们有那么点肌肉,等到消息传到美国其国会结束争论,恐怕已经到了明年的圣诞节。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朱宜锋了解这个时代的美国,所以他才不会担心。

    “而且等到他们的国会结束争论,恐怕已经到了明年的圣诞节。”

    不担心的原因是因为清楚对方的实力,但这并不妨碍朱宜锋以美国人为借口提出他的想法。

    “是这样的,现在广州面临的威胁,使得我不得不考虑建立一支舰队,真正的海军舰队,我希望我的舰队可以进行远洋航海训练,嗯,将来海军讲习所,也会迁往海边。”

    盯着克劳恩,朱宜锋谨慎的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瞧,我我记得以前你曾告诉我,我可以用钱去购买一片海外的领地,作为海军的远洋目的地。现在我想了解的是:这件事是否有可能实现?如果我要实现他的话,需要花费多少钱?”

    “你想要购买一块海外领地?”

    克劳恩自然记得自己曾经的那个建议,当然那是去年的事情。

    “对,那块海外领地有多大?在什么地方?这是我想知道的。当然这并不是府里的行为,你可以把这当成是我的个人决定,而且这笔钱由我个支出。”

    之所以会强调有个人支出,是因为朱宜锋担心自己的这种行为引起外界的注意,毕竟现在自己还没有实力拓展殖民地,但是内心对殖民地的渴望却使得他不愿意放弃眼前的这个机会。

    对于汉督的要求,克劳恩觉得很诧异,去年他确实曾向汉督提出过这个建议,不过那是因为他确实知道有那么一个机会,但那是去年而不是现在。

    “哦,是的,阁下,是这样的,今天在我离开皇家海军之后,曾经受雇于一名英国的探险家……”

    面对汉督的问题,克劳恩立即解释着当初他之所以提出那一建议的原因——是因为对方刚刚得到那片土地,而且确实有想要售出的想法。

    “你是说,他就是这样得到了那片土地?”

    朱宜锋惊讶的看着克劳恩,他几乎不敢相信其所说的话——在这个时代获得一块海外领地就那么简单吗?甚至不需要打仗。

    “是的,阁下,当初他之所以愿意将其出售,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他的权益没有得到欧洲方面的承认,而另一方面,他担心无法在当地维持统治,所以,相比于继续持有那片土地,他更希望通过将其售出,从而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现在我并不知道他是否还有将其出售的意愿……”

    注意到汉督脸上的失望,克劳恩又立即补充道。

    “不过我可以和他联络一下,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相信他是不会拒绝的,”

    同时他又试探的说道。

    “其实,阁下,只要价钱,会有很多国家或者特许公司愿意其所拥有的殖民地售出。而且如果你愿意的话,也许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未完待续。)

第294章 行贿(第二更,求支持)

    (明天加更!求支持!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这一年是公元1854年的9月,也正是“零丁洋海战”结束后不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几乎全世界……嗯,至少在远东,人们都在关注着广东,关注着这里的局势发展,关注着珠江口,关注着这里的审判,不过这一切并未影响到这里的贸易。

    似乎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束-双方会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不是战争,毕竟,美国并不是英国,永远不可能像英国一样。

    一个来自印度、不满22岁的犹太人沙逊?大卫?沙逊,身穿英式的西装来到了广州,从印度到广州,搭乘快船的话一般只需要一个月航程,但是沙逊?大卫?沙逊却用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作为沙逊家族的第三个儿子,他早已经将广州视为他冒险前来谋生的终点站。

    他的两个哥哥分别在上海以及印度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他之所以来到广州,就是想要在这里,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广州将是沙逊家族的事业开端。

    “沙逊先生,我们现在是进港,还是先泊停在这里?”

    船长的话打断了沙逊的思绪,思索片刻沙逊才说道。

    “船先停在这里,我先上岸!”

    “好的,先生,但是我的建议是如果可以的话,要尽快把货送上岸,毕竟在海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损失。”

    船长的提醒让沙逊点点头,随后他立即的说道。

    “我当然知道,要知道这可是我的敲门砖!”

    沙逊?大卫?沙逊的语气显得极为自信,与他的父兄不同,为了打开这个市场,他做出了另一个选择,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海上耽搁了足足一个月。

    东方渐露曙光。性急地沙逊便立即下了船,他搭乘一条舢板上了岸。这时,岸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个中国人,这些人是码头上的苦力,他们正在搬运着货物,这些苦力一个个精瘦而又结实,大都剃着光头,下身一条

    蓝粗布扎脚长裤,有的穿一件围腰白大袄,有的只穿着背心,在肩上衬一块垫布。两人配对、用杠棒将堆在船上的数十只木箱,在监工的注视下,走过摇晃跳动的跳板,抬到岸上,再把木箱分成两叠,平衡地放到羊角车的两侧。然后。一个用绳在前面拖拉。一个在后面住车杠,把稳方向,朝前推送。要着铁皮的木轮,一路上发出叽叽哒咕刺耳的声响。

    等脚夫们将木箱运完后,沙逊才向送他上岸的大副告别。

    “你不是要到见中国的官员去吗?”

    大副用手指向渐渐远去装运木箱的独轮车队伍,

    “我刚才向别人打听了一下,这些货物都是官府采购的,他们送去官府,你就跟他们走吧!”

    沙逊连忙再一次向大副道谢行礼,离开舢板急速去追赶车队车队,在路上那些车夫们使足力气,加紧步伐,急速地向前行进着,很快他们进入了车站附近的一间仓库,在那间仓库的大门处,他见到一名军官,似乎在清点着仓库,于是他连忙走了过去。

    “你好,先生,我是沙逊?大卫?沙逊,我希望能够见到你们的长官,我将会向你们提供一笔资助。”

    沙逊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他一直在练习着这句汉语,再多一句他也不会。

    资助?

    在接到从军队转来的报告时,李子渊有些不解的看着面前的军官,然后询问道。

    “你确实他说的是资助,而不是和你们做生意?”

    做生意的找上了军队,难怪林郁青会把皮球踢到自己这里。

    “他资助的是什么?”

    李子渊好奇的问道。

    “马!”

    领佩少尉军衔的青年军官吐出了一个字,然后继续说道。

    “178头阿拉伯良种马!”

    接到从广州发来的电报,两个星期前,在上万工兵以及战俘的努力下,广州至武昌的电报线路终于铺通,也使得督府可以赁此掌握三省的情况,现在看着这份电报朱宜锋不由的挑了下眉头,

    178头阿拉伯良种马!

    “这个沙逊送来的礼倒是挺厚的啊!”

    或许胡林翼并不知道阿拉伯马是什么,但是却知道军马于义军的重要性,现在义军用的不过就是一些南方的劣马。

    “大人,这些马的肩高在142到153公分之间,若不然,我看就留在督府吧!”

    显然胡林翼并不知道这些马的重要性,他的话让朱宜锋笑了笑。

    “润芝,你不知道,这阿拉伯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马,像英国纯血马、盎格鲁阿拉伯马都有它的血统,这可是178头良种马,公马80匹,母马89匹,幼驹9匹!还有一名英国育马师,他沙逊送的不是马,而是送给督府让督改良马种的!”

    若是搁在50年后,朱宜锋自然不在乎这些阿拉伯马,但是现在,在19世纪的中国,他却无法忽视中**马落后于世界的现实,中国马主要是蒙古马血统,在后世为人所吹嘘的什么所谓的“蒙古铁骑”的蒙古马相比欧洲马或许其有着耐粗饲等优点,但是却无法掩映其体格小,气力弱,很难胜任艰辛的重负荷劳作的不足。

    义军使用的军马大都是南方的驽马,实际上也是蒙古马,只是长期在南方驯养,那些似温顺的习惯挽车的驽马,在战场上竟然不守纪律、气性暴躁,以至于兵士不得不经常冒生命危险安抚马匹的情绪。

    非但如此义军军马离规定标准值相差很远,难以肩负战场的重荷劳作。同样吨位的拿破仑炮,用从上海购的所谓的“西洋马”只需六匹就可以轻松牵引,而用中国马八匹都十分吃力。也正因如此,兵部才觉得改良军马是军队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只不过对于如何改变,却没有一个科学的体系,而在督府派出的第二批留学生中,就有五名军队派出的留学生,就是为了到欧洲学习育马。未曾想现在这个沙逊不但送来了良种马,而且还送来了一个育马师。这不就是告诉他督府需要改良军马吗?

    “这个沙逊……”

    感叹着沙逊的精明,朱宜锋看着面前的电报,那个沙逊提的要求非常简单,他希望他的洋行能够获得“进口鸦片特许权”,这是广东省推行的“寓禁于征”禁烟计划的一部分,对此朱宜锋并没有反对,毕竟这是缓和同英国之间关系的一个机会。

    不过这一“特许权”是授予的,根据授予原则,美商、犹商被排除在外,得到特许权的只有真正的“英国商人”,而且在特许权授予上,同样也留了一个伏笔——一年一授,没有长期授予权,之所以制定这一规则,就是为了等到远东洋行的商船可以航行到波斯、土耳其时,进口权就会从洋商的手中收回,由远东洋行直接进口。

    毕竟远东洋行才是督府的“亲儿子”,利润绝不能让那些洋鬼子给占了过去。现在这个沙逊却想用这些良种马换取“特许权”,精明是够精明的,他一眼就看出义军需要什么,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对于鸦片早就另有计划。

    不过,似乎……这是一个机会!

    想到自己的另一个计划,朱宜锋的心底灵机一动,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对于沙逊家族,这个中国近代最大的鸦片商,他从来没有任何好感,但是他却非常清楚一点——沙逊家族以至于所有的犹太人的眼中,从来只有金钱,至于道德、正义于他们的眼中是不存在的,在他们的血统之中,就没有所谓的“道德”。

    贪婪、毫无道德是这些犹太人最大的特点,但除此之外,犹太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团结,沙逊家族或许身在印度,但是他们与英国、法国以及欧洲各国的犹太人之间,都有着联系,如果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自然可以把商品带到欧洲去,准确的来说是带到克里米亚!那些犹太人有合适的渠道把商品带到英法两国的军队之中,那可是一个六七十万人的庞大市场!

    “汉督……”

    注意到汉督似乎有些走神,胡林翼便试探着喊了一声。

    “嗯?”

    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的朱宜锋,冲胡林翼展颜一笑,然后笑说道。

    “润芝,你立即以府中的名义给李子渊发一份电报,让他把这批马送到武昌,还有这个沙逊,也让他一起来。”

    接着,朱宜锋又继续说道:

    “嗯,还有城外的军马场附近不是还有三万多亩地吗?把那些地全都收回来,改作义军的育马场,看看从北方选购一批优良的母马,至少要买五千匹,越多越多好,这件事可以交给那群山西商人去办,他们可以说是中国的犹太人,只要能挣着银子,他们可不管什么朝廷、督府的……”

    一一交待之后,朱宜锋又轻声自语道。

    “就是不知道,这些良种马的质量如何?”

    心底这般寻思着,想到另一个计划朱宜锋的眉头一跳,反倒是对送马的那个沙逊充满期待,当然更多的是对这个机遇!(未完待续。)

第295章 兵舰开拓(第一更,今天加更!)

    (今天加更!求支持!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尽管明知道对方只是一个20岁的年青人,但是在面对着他的时候,沙逊依然显得极为紧张,毕竟这个人是一位统治着数千万人的军阀……嗯,或者说总督。

    他会答应自己的要吗?

    当然在另一方面,沙逊对此同样也充满着期待,当初他之所以会前往巴格达买马,是为了能够将这些马售予叛军,从而与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他看来,军人总是喜欢马的,他之所以选择马,是因为在广州或许有很多人向叛军提供军火,但谁会卖马给他们呢?

    在船抵达新加坡的时候,他得到了广东授予特许商的消息,不过真正的英国商人获利了特许商地位,而沙逊洋行被彻底的排除在外,这使得沙逊不得不做出了另一个选择——将马送给叛军,甚至还在新加坡聘请了一个育马师。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重新敲开这扇门。而现在,掌握这扇门的正是眼前正骑着马的总督,不对,应该是汉督。

    “啧!啧!啧!这马可不错……”

    从阿拉伯马上跳下来的朱宜锋忍不住大声称赞着。

    阿拉伯马,在百年之后,又有几人不知道阿拉伯马的大名,这可是马中的贵族,尽管并不懂马,但是朱宜锋依然从这些长途跋涉来到武昌,却不显疲态的马身上感觉到其一定是精心挑选的良马。

    “沙逊先生,这些是都是你从巴格达选来的?”

    回头看着身边穿着西装的沙逊,这个沙逊显得非常年青。

    “是的,每一匹马都是精心挑选的,最好的阿拉伯马!”

    这些马是不是种公马,倒不一定,但沙逊确实颇费了一番心思。

    “我听说那里非常的保守,你是怎么进入巴格达,还从那里带来这些马?”

    看似随意问题,实际上是因为朱宜锋心底另有打算,

    “尊敬的汉督阁下,尽管沙逊家族现在居住在印度,但是实际上,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我们一直居住在巴格达,我的爷爷,曾经是巴格达的首席财政官,因为我的父亲,也就是他的儿子受到新任行政长官的迫害,所以才于二十几年前带领全家逃到波斯湾港口布什尔,后又逃到印度孟买,在孟买成立了经营国际贸易的沙逊洋行,恐怕现在沙逊家族依然在巴格达世袭财政官的职位。”

    听他这么一说,朱宜锋立即明白了,他是凭借着家族旧时留下的关系,才能够顺利的从巴格达地区选购了这些马。在19世纪中期,因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封闭,各国购买阿拉伯马的渠道一直都很闭塞,现在有这么一个良好的渠道,他自然不会弃之不用。

    “原本你们家族还有这个关系!”

    首席财政官,世袭了几百年,那么他们家族在巴格达一带必定有着很深的人脉,在这种情况别说是几百匹马,就是几千、几万匹马,他未尝不能弄过来。

    “如果我要更多的阿拉伯马,而且是最好的,你能帮我买来吗?”

    将马缰扔给一旁的士兵,朱宜锋看着沙逊问道。

    什么?

    买马?

    沙逊惊讶的看着面前的这个比自己还要年青的汉督,他先是一愣,意识到自己给自己带来了一个麻烦的他,连忙解释道。

    “阁下,想来您对巴格达省的情况应该有所了解,土耳其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所以……”

    “三年的特许权,六万匹马,每匹马到港后给价五十元!”

    不等沙逊说完,朱宜锋便开出了他的价格,他知道对于犹太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予他们足够的利益。为了利益他们都可以出卖上帝,更何况只是买马。果然,他的这个价格的刚一开始,沙逊所有的话语都硬生生的吞了回去,或许他出生在印度,但是对巴格达省的情况非常了解,毕竟那里是沙逊家族的根基,在那里还生活着数以十万计的犹太人,他们经营着各种行业,只要他愿意,别说是六万匹马,就是,六十万匹也能买得到,即使是那些爱马如命的贝都因人也会把马卖给他,当然只要价格合适,其实那些贝都因人除了马还能卖些什么呢?难道是沙子吗?

    “当然,汉督阁下,如您所愿,我一定会帮您购买最好的阿拉伯马!”

    朱宜锋之所以希望购买数量如此众多的阿拉伯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希望能够通过购买阿拉伯马改良中国的马种,在中国有数千万匹马需要进行改良,无论是军队亦或是民间都需要更加优良的骑乘马以及轻重挽马。轻重挽马可以从欧洲引种挽马加以改良,但是军队以及民间的骑乘马,通过阿拉伯马加以改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俄罗斯的顿河马就是由蒙古母马与阿拉伯种公马经过数代繁育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