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吉诺弯刀-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决定不要说起这封邮件。

    我说:“没有。对于内情,我、还有曼尼,和你同样的一无所知。”

    苏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她说:“可最后留在这里的,就是我们三个,一无所知的女人。”

    我听说过很多这样的故事。

    留到最后的,一般都会是女人。

    没办法。女人比较重感情。没有男人,算计得那么精明。

    (四)

    苏站了起来,向我张开了臂膀。

    她说:“谢谢你能过来,心心。可是,你干嘛要这么傻呢?所有的人都惟恐避之不及,你为什么偏偏要不远万里地跑来?”

    我和苏拥抱在一起。

    她在我肩头啜泣了起来。

    我含着泪水,轻轻拍着她的肩膀。

    我说:“我不能不来。我欠他的,实在太多了。没有高雄哥,我现在的一切,也都不会有。这个世界上,也早就没有我了。”

    苏说:“我要把他带回英国去安葬。他不应该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留在这儿。他应该回到我们身边,安葬在我们生活过的地方,和我们的孩子们一起,直到他们成年。”

    苏说:“我不想再忍受,他死后还总有陌生的女人前来看他。”

    我说:“不会有别的女人来了。”

    我说:“她们爱的,基本上是钱。唯有你,爱的,仅仅是他。”

    (五)

    我现在知道高雄为什么要把那半边房子转让给我了:为了我扫墓方便。

    他知道他突然去世的话,苏会把他安葬在哪里。

    他希望我在他去世后能经常去看看他,帮他看看他的家人生活得好不好,帮他看着他的儿子们长大成人,帮忙他,确保家庭不要因此突然而坠入深渊。

    他也希望时常能看到我和ann,如果他还有灵魂存留在某个地方的话。

    这是他没有对我说明的愿望。

    他知道,就算他不加说明,他死后,我也必定能明白他的想法。

    从那时开始,他就已经计划好自己的结局了。

    他早就做好了准备,一旦事情发生,他就会按照计划,如此这般地了结掉自己,从而结束所有的麻烦。

第八百九十三章 英伦玫瑰 (上)

    (一)

    我站在伦敦地铁国王十字街口站的站台上,等着地铁的到来。

    我飞来英国,是专程来参加高雄的葬礼。

    诚如高雄所预料的,他突如其来的死亡,中断了很多问题的侦察线索,使得这些事情只能成为不了了之的悬案。

    在经过一系列劳而无功的调查质询后,事情逐渐在一些幕后大人物的斡旋运作下平息了下来,演变成了单纯的商业债务问题。

    高雄商业帝国在股价跌到底、贷款到期、客户大量撤单、投资人纷纷撤资、骨干成员被捕或者避祸外出的多重打击下,走向了土崩瓦解,终于走上了申请破产清算的道路。

    但与此同时,他的家人和朋友也从官司中得以脱身,能够不受打扰地来为他料理后事。

    他的遗体在当地火化后,被苏带回了英国,安葬在我们共同度假住宅附近的一个小墓地里。

    高雄曾经受洗成为了基督教徒。这是他为了和苏缔结婚姻而做出的宗教选择。

    苏本来很渴望把他安葬在附近教堂的墓地中,但是,因为他是自杀的,违反了宗教教义,所以遭到了教堂的婉拒。

    苏坚持不想把他送回中国大陆,和他的父母祖先们埋葬在一起。

    从高雄转让给我度假屋一半产权的行为来判断,高雄自己,也并不想回去安息在祖先们的墓园里。

    苏筹备好前期的各种事情后,向亲朋好友们广泛发出了葬礼的通知。

    (二)

    站在这个站台上,我产生出某种异常特殊的感觉。

    上一次我来这个街口,还是2005年。

    那一年,伦敦的这个地铁站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伦敦地铁连环爆炸案。

    4名受基地组织指使的恐怖分子袭击了伦敦的多个地铁站和一些公共场所,造成高峰时段的连环爆炸,死伤惨重,震惊全球。

    诚如我之前写过的:在任何突如其来的死亡前夕,永别的时刻总是平淡无奇的。

    恐怖袭击发生时,我正和几位同事在英国度假旅行,当时,我们正在从牛津前往伦敦的高速公路上。

    突然间,高速公路上的所有电子显示屏上都显示出这样的信息:“前往伦敦的所有出口已经全部关闭,请开车的人打开收音机听最新消息。”

    然后,我们就在收音机里听到了伦敦市区发生连环恐怖爆炸的消息。

    我第一反应就是打开了关闭的手机。

    我试图给正在伦敦的同事打一个电话,确认他们是否平安,我也想给在伦敦认识的朋友打一个电话,确认他们是否活着。但不论我切换了多少次网络,全部都不能接通。

    后来我才从报纸上知道,当天包括沃达丰在内的所有移动通信网络全部都中断了。

    因为世界各地的电话像海啸一样地涌向伦敦,它庞大而发达的通信网络就在那种浪峰冲击下全面瘫痪了。

    在世界末日到来的时候,人们注定失散,不能找到自己的亲人。

    (三)

    那天,我晚上7点才抵达伦敦,在入住酒店大堂和楼道里,看到很多警察在走来走去。国王十字街口地铁站的爆炸点距离我居住的地方只有500米而已。这是第一处发生爆炸的地方。

    在大堂,我看到一面墙上的落地窗玻璃已经震碎了,拉上了保护绳,几个工人正在那里赶工,紧张地更换玻璃中。

    坐电梯上楼后,发现在我居住的套房对面,不知道住着一个什么要人。整夜都有一个身材高大的黑人保镖穿着灰色的西装守卫在他的门前。

    每次我进出的时候,那个黑人保镖都用高度警惕的眼神盯住我看。正如我也用同样戒备的眼神盯住他看。

    当我入住酒店的房间并安顿下来之后,我就被重新接通的电话所淹没。

    世界各地的朋友都打来电话。因为他们很多人知道我今天正好抵达伦敦,而且按照正常情况,应该是在上午10点抵达,那差不多正好就是爆炸的时间,而他们也知道我订的酒店,就在地铁站附近。

    我在房间里看了一晚上的电视,所有的节目都被大爆炸的最新情况冲击着。

    许多人在讲述他们的亲人如何在早上和家人告别去上班,然后从此就一去不回,变成横飞的碎片,或者音讯皆无。

    我也接听和拨打了一晚上的电话。

    **让人们分散,而死亡令人们靠拢。

    (四)

    第二天,和我们约好见面,带我们去女王夏宫温莎堡参观的当地华人导游l小姐没有来。

    我在大堂等候了她2个小时,我们约好今天一起开车去温莎的。雇佣的车子早已到了,司机已经等得很不耐烦。

    她快到11点的时候才穿着一件风衣匆匆地跑了进来。

    她告诉我说,因为全城公共交通和交通管制的问题,她中途不得不多次改变路线,最后的一段路她是跑着过来的。

    她一边喘气一边对我说了她家里昨天的情况。

    昨天早上,她正和儿子一起吃着早餐,并准备出发去开始一天的导游工作,突然之间,就看到自己家的窗户玻璃像波浪一样地翻滚了起来,同时听到一声巨响!

    有一两秒种,他们都不能听见任何声音。

    一阵惊骇的头脑空白之后,她12岁的儿子突然说:“外星人来了,他们在攻打我们。”

    这句话立刻捣碎了l的神经。她对儿子呵斥了一声:“不要胡说!”

    然后,她要儿子关上门,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自己就跑到了大街上。

    她看到混乱的人群在身边跑来跑去,但奇怪的是,混乱的人流当中却也走着大量镇静自若的人。

    有些人在狂奔,在呼叫,在寻找电话,在和陌生的人说话,有些人脸上手上流着鲜血,但也有许多人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地继续走他们的路,说他们的话。

    一时间,l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突然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了。她就这样茫然地呆立在爆炸过后的伦敦街头上。

    30分钟之后,她大致了解了情况:恐怖袭击!有人攻打了和平的伦敦,袭击了和平的伦敦居民!

    爆炸声还在城中各处隐约地响起,恐怖袭击显然还在进行当中,并没有结束!

    当“恐怖袭击”这个词涌上她的心头时,她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儿子!我的儿子!他现在单独一人!

    于是,她拔腿转身向家里奔狂奔而去。

    当她推开家门的时候,她惊呆了!

    因为儿子踪影皆无!

    他根本不在刚才坐着的餐桌旁。他也不在楼上,他不在家里的任何房间里,他也不在家里的院子里!他哪里也不在了!他不见了!

    l当时就觉得自己要疯掉了。她发疯一样地开始到处寻找儿子。

    她在家的附近盲目地奔走着,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就在她快要尖叫起来,并且决定要去报警的时候,她撞到了一个人的身上。

    然后她听见儿子的声音说:“妈,你的样子看上去好像被外星人劫持了。”

    l一把抱住儿子,什么话也不能说了。她就这样当街一把抱住了儿子,无声地哭了起来。

    儿子在她的拥抱之下感到羞涩,并且有点呆若木鸡。

    l说:“小祖宗!你刚刚到哪里去了?我到处都找不到你!”

    儿子说:“我出去找你了啊。”

    儿子说:“刚刚有邻居在说,外国人入侵了伦敦。我想起你出去了,我以为战争爆发了。所以我出去找你。我来到街上,却发现大家都在继续前去上班。”

    他说:“没有外星人,也没有外国人。所以我想你也是去上班了。”

    (五)

    那天,l就坐在酒店大堂的沙发里,对我讲了她所经历的。

    然后,我们就一起开车去了温莎,就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中午,我们在温莎吃饭的时候,周围竟然没有太多的人在谈论伦敦的事情。生活如常的平静。街头依然人来人往,中产住宅区依然草坪青青,安静整齐。

    l说:“你现在明白了吗?这就是英国人。”

    (六)

    后来,我听说,l所在的公司里面有两个员工失去了他们的亲人。

    其中有一位儿子失去了母亲。

    在大爆炸发生之前,他和母亲一如往常地道别过之后就各自去上班了。

    母亲还吩咐让他如果先回来的话,要记得把充电的吸尘器的插头拔下来,以免充电器发烫。

    他头也没有回地说:“好的,妈妈。”

    这段关于充电器的对话,就是他们今生的最后一次对话。

    那位儿子后来说:“假如我能知道这就是最后一次和妈妈说话,我肯定不会对她这样说。”

    他说:“我还从来没有对她说过,我是多么地爱她呢。”

    他说:“我们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我还从来没有来得及对她说过,她是一位多好的妈妈,而我们全都非常爱她。”

    另外一位妻子则失去了丈夫。

    他们在前一天的晚上刚刚因为家庭开支的问题发生过争吵,妻子主张卖掉一栋度假的小屋,其实一年也用不了几次的,而丈夫主张留着等待升值,过几年再用同样的价钱就不可能买到同样的小屋了。他们就为此争吵了2个小时,然后不欢而散地各自看一台电视。然后互相背对着对方进入睡眠。然后默不作声地起来一起吃了早餐,然后各自出门去上班。

    他们连道别也没有说。他们永别之前在吵架中。

    当丈夫的死亡得到最终的确认之后,妻子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

    然后,她唯一能说的话就是:“我没有和他说再见,我早上出来的时候没有和他说再见。”

    她一直持续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她把这句话说了很多遍。

第八百九十四章 英伦玫瑰 (中)

    (一)

    夜晚。高雄转让给我的那半边住宅。外面开始下雨了。雨声滴滴答答地在窗台上响着,仿佛一曲无尽的哀歌,在为所有活着和死去的生命在吟唱。

    我搂着ann一起睡在松软的大床上,给ann念睡前故事。

    今天的故事,是我自己来英国出席葬礼之前写的。写的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苏格兰女王血腥玛丽的最后时光。

    故事写得很阴暗。一方面是故事本来就很阴暗,另一方面是我自己的心情也很阴暗。

    ann看到我在电脑上写这个故事,于是缠住我一定要我跟她讲。

    我说:“这是一个很残忍的故事,像你这样的小天使,暂时还不适合听。”

    但是,ann坚持要听。我说:“听了你晚上会做噩梦的,心里会害怕。”

    ann说:“那妈妈就和我睡一个被窝,妈妈搂着我睡,ann就不会做噩梦了。”

    实在是拗不过她,就只好和她一起躺在被窝里,给她念我写的这一段故事。

    (二)

    “我来到英格兰求援时,只有25岁。可现在,我已经45岁了。我在监狱里被关了整整20年。我的儿子,詹姆斯,我最后一次看到你的时候,你只有10个月大。他们偷走了你,也偷走了你对我的爱。”

    有一天下午。玛丽女王站在窗口向外看。她看到一个男人骑着马出现在通往伦敦的道路上。

    一个骑士走了进来,说:“对不起,夫人,这里有一封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注: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同父异母妹妹,她们都是亨利八世国王的女儿,玛丽是第一任王后西班牙公主所生,伊丽莎白是第二任王后所生。玛丽是罗马天主教教徒,伊丽莎白是新教领袖,两人不仅有王位继承人之争,还有宗教分歧)写给你的信。”

    骑士说:“很抱歉,夫人,根据女王的命令,您将在明天早上在这里被处死。”

    玛丽站着没有动。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伊丽莎白终于决定杀了她,永绝后患。

    她平静地说:“什么时候?”

    骑士说:“明早八点半。”

    玛丽问:“砍头吗?”

    骑士说:“是的,夫人。砍头。”

    (三)

    玛丽女王的贴身侍女:“那天晚上,我们几乎没睡什么。我们彼此交谈。我们一起向上帝祈祷。”

    早上6点半的时候,玛丽起来了。

    她祈祷,然后梳妆打扮。

    她穿上了一条红色的衬裙,然后外面是黑色的连衣裙。

    她戴上长长的白色面纱,从头一直遮到脚。她能看到外面,但是没有人能看到她的脸。

    “我们六个侍女随同她被带到了一个大房间。那里有上百人在等着见证她被砍头。”

    “刽子手走过来说:‘很抱歉夫人。我和您没有私仇。这只是我的工作。请您原谅我。’”

    “当然,我会原谅您。”玛丽女王说:“我已经年老了,而且身心疲倦,我已经厌倦了继续活着。而您是将我从生之牢笼里释放出来的人。”

    她说:“我现在将要去见上帝了。你好好做你的工作吧。”

    然后一个新教的牧师朝她走来,说:“夫人,请跟我祈祷。。。。。。。”

    玛丽女王说:“不。我生出来就是天主教徒,我也将作为天主教徒而死。我不会跟着您祈祷。我会自己向上帝祈祷。”

    于是,她跪下来,自己向上帝默默祈祷了五分钟。

    随后,她被押上断头台。

    她自己步履蹒跚,膝盖僵直,无法走上台阶。

    刽子手过来帮助她,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弄上了木头搭建高台。

    侍女们都挤在台下,心里为她祈祷。

    木头高台的每一块木板都散发出鲜血腥臭的味道。

    (四)

    “在断头台上,刽子手扯掉了玛丽白色的面纱,又脱掉了她的连衣裙。

    她穿着红色的衬裙站在那里。

    非常缓慢地,她跪了下去,把头放在断头台上。

    刽子手举起了斧头一次,两次,喔,我的天啊,三次!三次之后,她的头才断了下来,掉落在地板上。

    那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的头颅滚落在地板上。这在天地之间,实在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

    但是,那些鲜血,它们流得到处都是。

    它们染红了白色的面纱、染红了黑色的连衣裙,染红了刽子手的鞋子,它们在地板上流得到处都是。

    我们看着这一切,谁也没有说话。

    这时,玛丽女王的宠物狗,它从那白色的面纱底下钻了出来。

    它从那些流淌的鲜血上跑过去,跑向她滚落在地上的头颅。

    伟大的詹姆斯国王,这就是您母亲的死状。

    我们这些侍女,我们开始忍不住为她而哭泣。

    这就是您母亲的结局。

    她死得像一个真正的女王。苏格兰的女王。”

    玛丽女王死前最后的祈祷是:“上帝是我一生唯一的、真正的朋友。现在,我献出我的生命。把它轻轻地放在上帝的手中。”

    (五)

    故事念到这里,我就停住了。我看着ann。她已经泪光盈盈。眼泪正从她眼中流出,沿着脸颊滚落下来。

    我说:“亲爱的ann,这就是死亡。在每个人真正面对它之前,都想象不到那其中的痛苦是怎样的。那是任何活着的人,无法想象,也无法体会的。”

    我说:“正如我以前的一位老师所说:所有的杀害,都是相互的。所有人的死亡,也都是我们的死亡。”

    ann说:“玛丽女王和伊丽莎白女王就是这个国家的女王吗?”

    我说:“以前是。不是现在这个电视里的女王。”

    ann说:“现在这个女王看上去是个很慈祥的奶奶,我想她不会杀人。可是,她也叫伊丽莎白啊。”

    我说:“伊丽莎白是个很好听的名字,很多人都叫这个名字。”

    ann说:“无论如何,我现在都不太喜欢这个国家了。”

    我说:“每个国家、每个年代都会有很多这样悲惨的故事。你长大以后的那些年代,我希望,能够没有了。”

    ann说:“我觉得玛丽女王好可怜。我们能为她祈祷吗?会不会已经太晚了?因为她死去很久了,对吗?”

    我说:“是的。她死去很久了。可是,我们的祈祷,不会没有用的。不过隔了多长的时间,一颗善良的心,所发出的真诚的祝福和祈祷,都会到达她。我们的心,是非常强大的。无论是用来做善良的事,还是用来做残忍的事,威力,都很强大。”

    ann说:“那我祈愿她永远不再经历这样凶暴的死亡。”

    我说:“真是个小天使。不过,我们还可以祈祷得更大一点。祈愿所有的人,都永不经历凶暴的死亡。”

    ann说:“高uncle也死了,是吗?”

    我说:“是的。他也死了。我们来这儿,就是为了明天和高uncle的家人一起参加他的葬礼。”

    ann说:“高uncle经历的,也是凶暴的死亡吗?”

    我觉得心如刀割。

    我搂紧了女儿,对她说:“是的。不过,高uncle是非常勇敢的人。我想,他不会像玛丽女王那样,心里觉得害怕。”

    ann说:“那以后高uncle再也不会给我买芭比娃娃了,是吗?”

    我说:“妈妈给你买。不管你想要哪一款,妈妈都会给你买的。”

    ann说:“可是,我还是会很想高uncle的。”

    我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

    我赶紧擦去眼泪。

    我说:“妈妈也会想念他的。好多人都会想念他。”

    ann打了个呵欠,说:“妈妈,我快要睡着了。”

    我说:“那你就睡吧,我会一直这样搂着你,整晚都不会离开。”

    我在ann 的额头上吻了一下。

    ann闭上了眼睛。她说:“明天在葬礼上,我可以哭吗?”

    我说:“可以。但是,最好不要太大声。会吵到高uncle睡觉的。而且,他喜欢看我们高高兴兴的,最怕看我们女的哭。”

    ann没有动静。我低头看时,她已经睡着了。

第八百九十五章 英伦玫瑰(下)

    (一)

    那是一个阴冷的雨天。

    所有人都穿着黑色的衣服,在参加高雄的葬礼。

    我们默默伫立在墓穴两侧,看着白色的棺椁被殡仪馆的服务生抬了过来。

    苏和孩子们神色戚然地跟在棺椁的后面。

    虽说死亡和人的年龄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但是,人们还是会觉得人到中年的这一种意外夭亡,是最惨痛的。因为中途抛下徐娘半老的妻子和尚未成年的孩子,这种打击,任是对哪一个家庭来说,都是非常沉重的。

    人们都怀着无比同情的心情,注视着苏和孩子们。

    因为高雄是自杀死亡的,违反了他信仰的宗教的教义,所以,并没有神职人员来出席他的葬礼,也没有人为他做最后的弥撒。

    葬礼由他们在英国的一位老朋友代为主持。

    苏,代表遗属在葬礼上致辞,对来宾表示感谢,对死者表示缅怀,表达亲友们内心的悲恸。

    发言稿已经有殡仪服务的人员代为写好了,苏只需要在上面根据自己的心绪稍加修改就是了。

    苏发言的时候,殡仪服务的人员在她身后为她撑着雨伞。

    苏戴着黑色的网格面纱,隔着朦胧的面纱,看不太清楚她脸上的表情。

    她的声音低沉而平静,语速缓慢。

    她回顾了她和高雄的相识相爱,回顾了这么多年的夫妻生活,那些高雄让她怦然心动的时刻,让她热泪盈眶的语言,也有那些高雄让她吃惊不已、悲愤难忍的时刻。

    她回忆了他们几个孩子的出生时刻,高雄抛下他们突然失踪,她带着孩子替高雄的父母办后事的日子。

    她感慨地引用了《玫瑰的故事》里的一句话:“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岂是一项艺术,简直是修万里长城,艰苦的工程。”

    她说:“当他回到我们中间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阴冷的天气,外面细雨霏霏。我们在壁炉的火光前紧紧拥抱。他告诉我一切都平静了,不会有问题。他让我不要担心。他不会再突然消失。我以为,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但没有想到,那仅仅是困难的余生的开始。”

    她说,虽然这一生,作为家人,与高雄相处的时间不能说是漫长的,但也不能说是短暂的。在这些不长不短的岁月当中,高雄已经把自己深深地印刻在了她本人和孩子们的生命里。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人事如何变迁,高雄都会永远在他们的生命里,成为他们今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她也深信,他们今后的喜怒哀乐,也依然会和高雄的灵魂息息相关。虽然阴阳相隔,永不再见,但是,这种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关系,将会一直持续。高雄会在他们的生命里继续生机勃勃地存在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他永生不灭的一种方式。

    苏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结局。此时此刻,作为家人,她和孩子们都希望,每个人在结束时都能看到上帝的光辉,看到天国的光辉,都能平静喜乐,走上正确的道路。

    (二)

    苏的致辞,情真意切,有情有义,让许多人流下了滚滚热泪。

    苏致辞完毕后,棺椁被慢慢地放入了事先准备好的墓穴。

    然后,乐队开始演奏一首哀歌。

    听了一会儿,我辨识出,这就是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演奏过的,那首著名的歌曲《风中之烛》。

    它的歌词是这样的:

    “goodbye…england's rose

    再见了,英格兰玫瑰

    may…you…ever… grow……our hearts

    愿你永远在我们心中

    you…were… the… grace… that… placed… itself

    你当得起如此的光荣

    where …lives …were …torn apart

    当生活被粉碎的时候

    you…called out… to… our… country

    你唤醒整个王国

    and …you whispered… to… those… in… pain

    又低声安慰人们的痛苦

    now …you …belong …to heaven

    如今你魂归天堂

    and… the… stars… spell …out …your name

    繁星排列出你的名字

    and …it …seems …to …me …you lived… your… life

    我好象看到你仍存活在世间

    like a… candle…the… wind

    就像狂风中的蜡烛

    never fading… with… the… sunset

    永不会随着日落而熄灭

    when… the… rain… set… in

    当风雨降临的时候

    and your… footsteps… will… always… fall… here

    你的足迹依然遍布于

    along …england's …greenest hills

    英格兰青翠的山坡

    your …candle's …burned …out …long …before

    纵然烛光熄灭已久

    your …legend …ever …will。

    你的传说,也会永存

    loveliness …we've lost

    我们痛失所爱

    these …empty …days …without …your smile

    这些没有你的微笑的空虚日子

    this… torch… we'll always… carry

    我们仍将高举起火炬

    for…our…nation's…golden…child

    为了这个民族处于金色年华的孩子

    and…even…though…we…try

    虽然我们尽力尝试过

    the…truth …brings us… to…tears

    但现实仍让人落泪

    all …our …words cannot…express

    所有的言辞都无法表达

    the… joy …you …brought us… through… the… years。

    过去的日子你为我们带来的欢乐

    goodbye …england's… rose

    再见了,英格兰玫瑰

    from…country …lost without …your …soul,

    失去你灵魂的王国迷失了

    who'll miss… the… wings……your …passion

    多少人失去了你慈悲庇护的羽翼

    more… than… you'll ever… know。

    这一切,你再也无法知道了

    (三)

    乐队演奏完毕,人们也随之结束了低头默哀。许多女性在抽泣,ann也在低声地哭着。

    苏在面纱的后面,对我们说:“曾经,有一对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夫妻,终于丈夫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丈夫临终的病床前,妻子在他耳边念了gee gordon byron的一首诗,丈夫就在念诗的声音当中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