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铸清华-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样的话不免有些哭笑不得,“这不怪别人,是我自己想如此的。”的确是他自己要求除去一切差事,只是慈禧太后再三挽留,还留着管理军机的差事,虽然如今办的甚少,可醇亲王自我规避,谨小慎微,这是绝没有错的事儿,“皇太后的性子如同男子,不会计较这些小事情。”

    “那皇上又有什么好果子吃了?”醇王福晋继续说道,“她是不计较这些小事情,都是想着大事情!皇帝今年都二十岁了,顺治爷、康熙爷,都是几岁亲政的?咱们皇上都拖了这么好些年了,如今好不容易,可亲政之外,她还要继续垂帘吗?咱们皇上,到底是大人了!”

    “只是训政,不是继续垂帘,”醇亲王耐心的说道,“皇上是二十了,可到底还年轻,我不适合出面管,而且我也管的不好,皇太后这么多年下来,治国理政的经验最丰富了,有她把关,不仅仅是我,皇上瞧着也松了一口气。”

    “皇上也喜欢她管着吗?”醇王福晋原本十分激动的表情听到醇王的话,顿时落寞了下来,“看来,皇上也佩服她。”

    “所以这个且不忙,要紧的是皇上的大婚!”醇亲王说道,“我就是和你商议这个事儿的。”

    “可是看中了那家秀女了?”醇王福晋到底是关心光绪皇帝,听到这个事情,眼中不免露出了兴奋的光彩出来,“我是什么牌位上的人,我心里头自然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最后这人选不是咱们能做主的,可若是这些女孩子真真都好,选谁都是一样,我瞧着皇上虽然长得好,可到底这身子单薄了些,要一些温柔的女孩子伺候着,才好!”

    “就是为了这事儿告诉你来的,”醇亲王笑道,他把宫里头听到和见到的秀女消息,不厌其烦絮絮叨叨的一一和醇王福晋说了,说到里头有两对姐妹花,家世相貌都极好,若是能够入选,娥皇女英也是一段佳话。醇王福晋听得入了神,末了才双手合十,念佛道,“阿弥陀佛,我瞧着谁都是好的,只盼着皇上他自己个喜欢就成,若再是天仙,他自己个不喜欢,到底也是不成的。”

    “听到一个消息,特意回来问一问你的意思,”醇亲王说道,“外头有谣言,说是皇太后,瞧中了娘家桂祥的女儿?”

    “什么?”醇王福晋大惊失色,这是一种很诡异的表情,带着惊吓,带着惊奇,和一点点的紧张,却似乎没有一点点的惊喜,“爷是说,是桂祥的大女儿,静芬?”

    “静芬?”醇王说道,“她的名字我倒是头一次听到,素日来府里头请安问好,我冷眼瞧着,也算是端庄温厚的,你觉得如何?到底是你娘家侄女。”

    “太后是什么意思?”她连忙追问,“想让静芬做皇后?”

    醇王摇了摇头,却又点了点头,“若是她入宫,自然只能是皇后,但是这个也许只是谣言,我却要回来问一问你的意思。”

    醇王福晋神色有些复杂,这原本是抬举自家门楣的最好方式,若是真的是侄女入主中宫,照顾皇帝是最好的,到底是自己人,知根知底的,但是她实在是说不好,这个人选,算的上是好的人选吗?

    她咬牙切齿却又十分迷茫,偶尔露出了微笑,醇王连忙追问,“你瞧着静芬这个人怎么样?”

    “不是我说怎么样,八旗的秀女,说起来,都差不多,静芬不算出众的,但若是皇太后抬举,她自然够格,关键是太后是怎么想的。”

    “是这个意思,所以我来问你,皇太后到底赞不赞成这件事儿?我听说宫里头,对着桂祥家里,不怎么待见。”

    他在大内当差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如今的军机领班礼亲王,宫闱里面的私密,他多少能够听到一些,当年恭亲王福晋死的不明不白,听说就有桂祥的手段在里面,这事儿到底让恭亲王和皇太后闹翻,引发了光绪十年最大的政潮,这里头养心殿发生的那些话语,世界上到底没有不透风的墙,多多少少能够传到醇亲王的耳朵里,听到这些只言片语他只是吓得肝胆俱裂,根本就不再愿意过问朝中的事情,桂祥在这里面,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是上意者的打手,还是自作主张以为揣摩到了皇太后的心意故此行此事却被皇太后作为弃子?这一切都说不好,所以这个人选,也未见有什么好的,或者是不好的地方。

    “我怎么知道她的意思,”醇王福晋幽幽叹了一口气,语气十分怅然,“昔日在家里头,她是长姐,虽然言笑不羁,可到底是心疼我和桂祥的,入宫之后,有了君臣之分,虽然偶尔见面,也说不上多少话,这说不上话,什么深的感情也变淡了。”

    推荐、订阅、打赏、月票,都要。(未完待续。)

十、皇后人选(五)给第一粉丝!

    醇王福晋显然也想到了皇帝,皇帝居然对着慈禧太后十分钦佩,这种想法,让醇王福晋有些伤心,又有些嫉妒,故此有感而发,连带着说起来,“说不上什么话,自然感情就淡了,后来她当了皇后,又当了太后,进宫见面,都是跪啊跪的,说不了几句话,我早就不知道她的心思如何了,一个女人家的,怎么这么喜欢前朝的事儿,巴不得天天泡在养心殿,昔日额娘还在的时候,有时候入宫朝见,一连等好几个时辰,都听着说在召见大臣。说起来,她算是照顾娘家了,桂祥以前身子好的时候,当了内大臣,又让王爷您委屈娶了我,是极好的归宿,只是委屈了王爷。”

    醇王福晋有些伤感,醇亲王连忙笑道,“是我高攀了才是,你是下嫁,是下嫁。”

    福晋有些被逗乐了,“爷您还是这样的幽默,可是咱们也不年轻了,哎,人老了就容易碎嘴,您问我太后想什么,我真是不知道,她的心意,大约没人猜得中,若是再说一句,那就是没有女人猜得中,还是爷自己定夺吧。”

    “你说的倒也是,”醇亲王点点头,“还是别废这个神了,明个我递牌子进宫禀告就是。”

    “按照我的意思,爷还是别忙活了,”醇王福晋幽幽的说道,“叶赫那拉氏,不能和爱新觉罗氏婚配!”

    她的语气轻柔却又十分坚定,醇王十分奇怪,“这话是怎么说的?”

    “太后只生了一个孩子,我生了许多的孩子,养大的就那么一个,还不在身边,隔了那么近,却是看不见。由此可见,叶赫家的女子,不宜生育,为了皇上着想,静芬还是别选的好!”

    醇亲王如遭重击,抬起头来,看到了醇王福晋早已经是珠泪隐隐,似一朵枯萎的百合花,上面带着悲伤和寒冷的冰露,他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十分干哑,说不出半句话来。

    。。。

    “王师傅说的是承恩公家的女儿吗?”听到了王恺运举得例子,光绪皇帝脸上露出了怪异的表情,顺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和第二位皇后都是孝庄太后的娘家侄女,不用多说,皇帝又不是笨蛋,如此一比喻,自然就知道了王恺运说的是谁。

    “是,就是承恩公,原来的内大臣桂祥之女,”王恺运点头说道,“满洲大姓,系出名门,家室也极好,这么多年来,叶赫那拉氏的嫔妃不胜枚举,最重要的是,皇上知道是什么吗?”

    “桂祥是亲爸爸的胞弟。”光绪皇帝默然说道。

    “正是,”王恺运说道,“承恩公是皇太后的亲弟弟,这就是亲上加亲了,所以我说,对皇上将来的亲政大计是有帮助的,比如说,微臣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别说婆媳,就算是母子有时候也会闹矛盾的,寻常人家说开就是了,可这皇家,若是有了龃龉,这将来的事儿,就难预测了,桂祥之女,是皇太后的侄女儿,这婆媳的矛盾先少了一半,若是将来皇上有什么自己不好意思说的话,请她来代言陈情太后,岂不是十分方便?”

    “王师傅这一番话说的极是,”光绪皇帝连忙点头说道,也不知道那一句话触动了皇帝的心思,“这是个好法子,只是有一点,亲爸爸似乎对着桂祥舅舅不怎么喜欢,他卧病在床也就罢了,可家里头的家眷,若是我没记错的话,这些年入宫的时候屈指可数,若是亲爸爸不待见,就算是亲侄女儿,也只怕是没什么用处吧?”

    “待见不待见,原不在这表面功夫上,”王恺运说道,“西圣日理万机,是没有多少功夫处理这些日常的小事儿上的。”他见到皇帝有些烦恼,“皇上虽然有些疑惑,不妨亲自在西圣面前请旨,问一问西圣的意思,不过,自然,就算这娶妻要娶德,也要知道这个人长得什么样才是。”

    光绪皇帝连连点头,他的性子腼腆,外命妇进宫朝见的时候,他从来都是不敢多看的,到如今也不知道自己这个表妹,还是表姐,到底是长成什么样子,“这么说起来,倒是也要特意的瞧一瞧,”他自言自语,随即醒悟还有一个王恺运在边上,连忙抬头,只看到王恺运丝毫没有听到这边的动静,津津有味的看着一卷书起来,皇帝这才放下了心,正欲说些什么,这个时候拿吃食的太监返回,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一会子就停了课,太监奉上了今日的饽饽,是一盘水晶荸荠糕,一盒枣泥寿桃,一碗力浦芋头丸子,并四个驴肉火烧,两碗酥酪,皇帝请王恺运用一些,王恺运拱手谢了恩,两个人食不知味的吃了一些,后面又撤了饽饽,皇帝点点头,“朕这会子要去养心殿请安了,王师傅请自便吧。”

    王恺运收拾书本告辞,光绪皇帝带着太监信步走出了毓庆宫,他想到了刚才王恺运说的话,心里一盘算,对着身边的太监说道,“恩,过些日子就是花神节,宫里头有什么颜色好的鲜花?”

    “花房那里这些日子,牡丹花是极好的,姚黄开的最好,”太监接话说道,“这是以前的花样,今年又添了许多的品种,比如这碧水如意,绿色的牡丹颜色最正,就像祖母绿的宝石一样的透亮,还有蓝凤凰,是蓝色的牡丹,也是今年最新培育出来的。”

    “恩,”皇帝点点头,正准备要送牡丹出去,突然一想,牡丹乃是花中之王,不可乱送,免得外头误会了意思,闹出风波来就不好了,于是又问,“还有什么花没有?”

    “其余应季的就不太多了,都是寻常的花,倒是有一些含笑,香味甚好,安神静气,花朵是鹅黄色的,只是不甚漂亮。”

    “就这个,”光绪皇帝点点头,“恩,给几家亲贵,家中有身子不爽利的,就送这么一盆含笑出去,就说能够安神的,你们别去,让宫里头的嬷嬷去就是。”

    “嗻!”

    推荐、订阅、打赏、月票,都要。(未完待续。)

十一、会议前夕(一)给第一粉丝!

    光绪皇帝煞有其事的吩咐,边上的太监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笑意,皇帝看到了不免脸上一红,太监笑嘻嘻的说道,“奴才一定办好,并让嬷嬷好生出去瞧一瞧,必然要看的真真切切的,再回来!”

    皇帝跺脚,“你这个杀才!絮叨这么多作甚!”

    太监假意请罪,说笑打闹之间,一行人迤逦到了养心门外,皇帝才端正了脸色,拾阶而上,这个时候夏守忠已经在养心门外候着了,见到皇帝连忙请安,“亲爸爸这会子得空吗?”

    “回万岁爷的话,皇太后还在见大臣,不过太后懿旨,请万岁爷进去就是。”

    光绪皇帝转过头,看了看西边的晚霞漫天,“都这个点了,怎么还在见大臣。”

    他进了养心殿,朝左边一转,就到了东暖阁里头,慈禧太后正坐在炕上,有一个大臣背着身子和慈禧太后禀告着什么,她原本脸色沉静,左手放在案边,下意识的敲着,不妨一抬起头,就看到了光绪皇帝走进来的身影,她看着皇帝,露出了一丝微笑,“皇帝来了,”皇帝打千请安,“起来吧,快坐,你也来听一听,郭中堂的禀告。”

    “是,”皇帝上了踏板,坐在了慈禧太后的对面炕上,原来是新晋的军机大臣郭嵩焘,他见到皇帝驾临,也转过身微微鞠躬,等到皇帝落座之后,继续微微转身,继续朝着慈禧太后禀告说道,“曾继泽已经到了柏林,先拜见了德国首相俾斯麦,但是俾斯麦已经明确的告诉他,就在接下去的几天之内,他会宣布辞职。”

    光绪皇帝猛地瞪大了眼睛,慈禧太后似乎十分淡定,“俾斯麦去职是可以预见到的,不过没想到是选在了柏林会议的前头,实在不给威廉二世面子啊,这样的话,”她继续敲着炕桌,“柏林会议的变数实在是太大了。”

    威廉二世开始统治德意志和普鲁士时还不到30岁。作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这很难说是成熟的年龄。不幸的是,威廉的精神比他的年龄更不成熟。他的父亲十分清楚地看透了这一点,因此当威廉一世和俾斯麦试图让小威廉过早地掌管外务部门时他表示反对。“考虑到我的长子不够成熟和缺乏经验,他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表明了这一点,”1886年时他写信告诉宰相,“我只能说这么早就让他接触外交问题是危险的。”小威廉应当跟着父亲先熟悉国内的状况,而不是在政治领域运用他的鲁莽和过于轻率的判断力。然而宰相对腓特烈的建议置若罔闻,随后发生的事情才证明这位父亲的话多么正确。

    俾斯麦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孤立法国,把奥匈帝国、俄罗斯甚至英国拉到自己这边来。普法战争使欧洲大陆自1815年建立起来的维也纳体系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是俾斯麦处心积虑要建立的欧洲新秩序。在俾斯麦看来,具有强烈复仇心理的法国是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威胁。因此,为了保住普法战争的成果,就必须联合俄国和奥匈帝国,孤立法国。历史上俾斯麦进行了一番努力,在外交上纵横捭阖,逐步建立起了一个以柏林为核心的结盟体系,即俄、德、奥“三皇同盟”体系。比较而言,这三国是当时欧洲最保守、最****的国家,三国的皇权都很强大,这三国走到一起,共同维护欧洲的君主制度,在别人看来也很正常。不过现在加上了一个中国,踢开了俄罗斯,这样的话,如果继续称之为“三皇同盟”,也不算错。

    德意志帝国的新主人威廉二世,跟他的祖父和父亲相比,差别很大。在威廉二世看来,自己肩负着拯救德意志民族、扩大德意志民族生存空间的伟大使命。威廉二世这样的想法,自然就跟宰相俾斯麦产生了矛盾。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看来,殖民地没有用。可是,威廉二世却不像俾斯麦这么想,他抱怨老宰相“对于欧洲大陆政治的相互作用太关心,而对于殖民地、对于海军、对于英国,却没有足够的注意”。他提出了向全世界扩张的新的“世界政策”,并要发展强大的海军。

    这样的矛盾日积月累,必然就会引发纠纷,威廉二世无法忍受一个位高权重的老臣功臣对自己指手画脚,而俾斯麦也不能和这位雄心勃勃并且心高气盛的君主搭档,推延召开的柏林会议成为了彻底宣告德国要正式参与世界殖民地争夺的一个象征性极强的会议,那么俾斯麦的不满,和威廉二世的傲慢冲突,必然就是不可避免的。

    “德国首相若不被皇帝看好,那曾继泽先拜见俾斯麦,德国皇帝岂不是不悦?”皇帝问道。

    “不会,”郭嵩焘说道,“外国人形式上最重视制度,如今俾斯麦还是宰相,德意志帝国政府的首脑,我们的大臣通过德国外交部去拜见宰相,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再者,皇太后昔日访德,对威廉二世颇为厚待,这么多年下来,两国皇室之间的关系一直较为热络,今日先会见俾斯麦,这是外交程序上的例行方式,过几日再求见德皇,送上皇太后私人的礼物,这就是万无一失了。”

    皇帝钦佩的看着皇太后,“亲爸爸昔日西行,许多人说是劳民伤财,只是游乐而已,于国事无助,如今看来,的确是谬论了。”

    慈禧太后微微一笑,“德国和我们很像,都是新兴的大国,若是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同命相怜嘛,他们的处境比咱们困难多了,周围群狼环伺,我昔日欧洲之行,自然,也是去瞧一瞧他国的风景,另外最要紧的就是联络欧洲各国,西方人对着我们如今还有许多的猜忌和偏见,这些都是因为沟通不畅造成的,这样几番交流下来,打消他们一些顾虑,有助于大清的外交和贸易。”

    今天依然是十章。

    企鹅群号:三七三零一七八四六。(未完待续。)

十一、会议前夕(二)

    二十年前慈禧太后的欧洲之行,的确的对于中国的国际形象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积极正面推动作用,携带者十多年洋务成效的中国政府精英们出访欧洲时,西方人发现,除了装束和西方人不一样之外,他们的彬彬有礼,流畅的英文(以至于西方人到现在都有了一个错误的观点,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讲英语,和外国人交流毫无问题),以及令人惊叹的学识,还有巧夺天工的精美丝绸和瓷器,比那些黑心商人买的东方瓷器,不知道好到什么地方去,特别是慈禧太后,用她个人的魅力,将爱德华亲王以及奥匈皇帝迷得颠三倒四的咳咳,不仅仅是带了许多精美的礼物来欧洲,更是带了许多的银子过来,中国人的口袋里那些稀里哗啦在响着的银子,到处都签订下巨额的合同用来购买机器设备和成品,不仅仅是这些实用的技术,她对于自然科学这种基础科学也十分的喜欢,把柏林和维也纳的一些科学家洗劫一空,高新聘请回了中国。她所表现出来的平和高贵庄重大方,席卷了整个欧洲,初步建立了现代的元首访问机制,有时候这种民众的好感,似乎毫无作用,但是潜移默化之下,政客们的立场也会因为民众态度而发生转变的。

    所以郭嵩焘极为自信,根本不担心中德之间会因为俾斯麦的去职而发生什么不好的走向,“驻德大使安澜,颇为能干,和德国的贵族王室以及容克军官等都相处的极好,加上这一次柏林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瓜分非洲。”

    “瓜分非洲?”

    “是,非洲是各国争夺殖民地的重要地方,世界上想要再找这么一大块没有国家,也没有强大武力的地方,是不太可能了,加上非洲离着欧洲是最近的,这些殖民地设立起来,可以说是百年的基业,不担心非洲土著有什么风险,只要和列强协议,或者是妥协,各自占据的地方得到万国的承认,这就万无一失了,柏林会议,一是德国宣布正式加入到瓜分世界的国家之中,二就是要各国之间妥协,承认各自的利益,避免因为类似布尔战争这样,”慈禧太后微微一笑,“长时间的在非洲发生战争,是非常损害各国利益的。”

    两个太监抬了一个木制的地图过来,赫然是非洲地图,郭嵩焘站在一边,朝着地图上指着,“英国在北非,”他又朝着下面指了指,“南非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他们准备南北汇合,贯穿南北非洲大陆,可是,”他把手指朝着上面的一点地方,“被布尔人在这里拦住了,这一次战争断断续续打了许久,英国还是无法消灭布尔人,他们的两c计划的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两c指的是开普敦到开罗,都是英文字母c开头的,“法国则是想要打通西北非洲和东南非洲,这样横穿的计划,现在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着,其余各国,除了俄罗斯之外,都有在非洲建立了据点,派出了武装船只或者是武装部队进行巡逻巡航,这里面当然就存在了许多的冲突,微臣可以确定的说,现在的非洲,如果我们需要进行争夺土地,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如果等到以后,列强瓜分非洲完毕,那么我们想要再取得非洲的土地,就只有一条路。”

    “和列强开战。”慈禧太后说道。

    “是,就是和列强开战,才有可能在战败国那里取得非洲的土地。”郭嵩焘说道。

    慈禧太后微微沉思,随即问皇帝,“皇帝,你瞧着,咱们这事儿,能不能办?”

    “亲爸爸问的事儿,儿臣以为,是可以办的,”光绪皇帝想了想说道,“光绪十年大胜法国,如今那个国家敢小瞧我大清?咱们自然也可以出击,要求分得非洲的土地,正如郭中堂所言,现如今是最好的机会,机不可失。儿臣只是担心一点。”

    “你说。”

    “咱们的水师是否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光绪皇帝提问说道,“去非洲,还要经过印度洋,印度洋是英国人的地盘,他们若是刁难咱们,水师的军舰就必须要做好应付困难的准备,非洲离着欧洲列强近,离着咱们就远了,这么远的地方,若是瓜分得来,却又守护不住,这就是不好了。”

    慈禧太后赞许的点了点头,“皇帝考虑的事儿不错,论我们大清现在的国际地位,要求分割非洲的殖民地,自然是毫无疑问,可就如你说的,瓜分的到,咱们有没有能力守住,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候,昔日郑和下西洋,是到了非洲不假,可那时候亚洲没有英国在,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非洲的土地拿来,咱们要做什么用处?”慈禧太后说道,“瓜分非洲,那么就要和其他国家起冲突,这就是要得罪人,我素来是不怕得罪人的,但是就怕一点,怕白白得罪人了,咱们却没什么好处,花了银子去非洲,没有出息或者是蚀本,那岂不是亏大了?”

    光绪皇帝好像有些不太适应皇太后如此市侩,忍不住扭了扭身子,慈禧太后见到了皇帝的表情,“在外国事务上面,最要紧的就是利益,如果没有利益,什么事儿都不要谈,如果非洲这里,没有利益,那么自然,什么事儿都不要在非洲做。”

    “从水师的角度来说,若是能在非洲建立一个军港,那必然是极好的用处,”郭嵩焘说道,他是很清楚昔日中法密约售买远洋海军军舰等技术的,“如果将来水师远洋到非洲,在非洲有个军港,可以稍作歇息的话,这个在军事上的用处就极大了。”

    大约除了军事的用途,其余的似乎没什么用处了,非洲的原材料?不好意思,大约运到中国的运费,比东南亚以及中国本土的原材料费用更高。(未完待续。)

十一、会议前夕(三)

    非洲的市场,中国只需要开发出他所有的国内市场,就足够在这里时代里面占据到领先的位置,这个时候与其他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和后世之间如此夸张的经济差距,不得不采用巨大的外贸来进行弥补,当然外贸是必须的,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修炼内功,就更为紧迫。

    最主要的是非洲并不合适成为中国产品的倾销地和原材料的供应地,那么除了郭嵩焘的所提议的军港设置地之外,那么就只剩下一个用途了。

    “吸血。”

    慈禧太后笑道,“欧洲列强都是一样的德性,昔日西班牙葡萄牙两牙帝国瓜分世界,将世界上所有的金银珠宝都搜刮起来,专供国内挥霍,现在的英国也是如此,压榨印度的财力,来供给英伦三岛本土的人开销,这是一种吸血的行为,那么如果说起来,咱们到底是不会对着藩属国这样做的,多少在东亚,咱们仁义天1朝的名声不能倒,若是去非洲,占了一块土地,那么,”慈禧太后看了皇帝一眼,“自然就没有这个名声上的烦恼。”

    “财富是没人嫌多的,只有不断攫取到的财富,可以为国内的改革发展注入活力,政治利益和军事利益都需要转化,才可以成为财富,但是财富,现金,物资,这些是不需要的,可以直接就拿来使用。”慈禧太后淡然说道,“新园子的大木,云南那边听说采不到了,那么,要不去非洲顺带的找一找,也很不错。”

    “是,”皇帝眼神闪了一下,太后果然还是十分重视新园子的事情,“亲爸爸说的极是。那么咱们,若是要去参与分非洲,诸国的态度,会不会都表示反对?”

    “非洲这么大,一时半会,分不完,咱们若是低调一些,想必是没人会在意的,但是若是想要好的地儿,那就必须要起冲突了。”慈禧太后说道,“布尔人那里,咱们是插不上手,但是不代表说不上话,那里那么多的黄金,我看着眼红啊,如果借着柏林会议的契机,我们也插手非洲去,布尔人应该也会给一点金子吧?”

    郭嵩焘眉心猛地一跳,现在他终于知道昔日德国人是得了什么好处,才愿意在外交场合上对于英国出手施压来帮助中国,布尔战争持续了多年,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布尔人的领地里面发现了天量的金矿,布尔人根本不可能将这一块出产金子的土地让出来,加上又德国人的推波助澜,布尔战争想要在尽快的结束,不可能,英国也很希望快些开始这个会议,在会议上若是可以达成什么协议,免得过多的力量赔在无谓的死亡和消耗上。

    “布尔这里的地方,意外的成为了英德之间角力的开始,”郭嵩焘说道,“两国互不相让,要说英国不知道德国在背后捣鬼,这是不可能的,布尔人的左近就是德国在非洲最大的殖民地,战场上出现的德式军械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两国还没有撕破脸,准备就在这一次会议上解决这个问题,德国外交部长已经和曾继泽谈过,希望中国可以帮助他们,在会议上表态。”

    “我们有这么重要吗?”慈禧太后笑道,“我们一直在帮助德国,但是如果表态,这就不必了吧?”

    这个是调侃之语,大清现在当然是列强之一了,国内有些狂妄的文人,叫嚣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在经济上也只是稍弱英法德,提出了,“三年超德,五年赶法,十年胜英国”的口号,当然这是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的确借助中法之战重新确立了国际上的地位,但是如果称自己是第二强国,只怕第一个要你死的就是大英帝国,日不落是绝不会允许出现一个可能威胁到自己霸主地位的国家出现的,围攻拿破仑,遏制俄罗斯,以及将来的对德宣战,这一切的举动都是为了保证不会出现一个会影响到英国霸权的国家,一般来说老二的位置是十分尴尬的,老大会一直盯着你,不许你做出任何犯上的事儿出来。所以慈禧太后一再的很低调,并且从越南战争之后就一直恪守本分,两洋水师绝不擅自出马六甲海峡一步,只是在中国海内巡逻训练,为了就是低调,再低调,不是要麻痹英国人然后搞什么突然袭击,而是只是为了让英国人不要老是盯着自己。

    郭嵩焘说道,“德国十分看重我国,法国是仇敌,没有什么可说的,英国如今也是貌合心不合,事关利益上,谁都不会轻易让步,俄罗斯没有想要去非洲的意向,但是他的态度现在很暗昧,各方还不知道如何判断,美国也是如此,奥匈国大概是乐见德国在非洲布局的,但是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