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铸清华-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选谁当皇后都成,就是不能选那个汉人,以免混了血统,乱了尊卑。”
“皇太后若是一力要求,想必皇上也不会反对的,”贾帧笑眯眯的说道。
“以前的皇上或许会,如今的皇上么,想必是不一定了。”宝洌档溃辉洞σ桓鎏嗉膊阶呃矗暗茫勖且脖鹣共铝耍庀⒉皇堑搅恕
帝后复又到了钦安殿,“皇帝,祖宗家法,你看上那个为皇后,就把这玉如意递给她就是。”慈禧太后笑道,“你且选去吧。”
“是!”皇帝跪着接过了如意,站起身来,退后两步,才转身望着一排五个的八旗名媛。
第一个是赛尚阿的女儿,自知庶出,并无奢望,如果侄女儿被立为后,日朝中宫,伺候起居,那是什么滋味?因此眉宇之间,不自觉地微带幽怨,衬着她那件紫缎的袍子,显得有些老气,在五个人中,相形逊色,皇帝看都没有看她,就走了过去。
第二个就是朱氏,朱氏也穿了一件淡紫色的猞猁皮袍,朱氏半红着脸,微微低头,同治皇帝看了看朱氏,想了想之前的往事,不免微笑,可随即想到了什么,不再迟疑,走了过去。
第三个是赫舍里氏,生得长身玉立,肤白如雪,一双眼睛就如正午日光下的千丈寒潭。见她穿一件月白缎子绣牡丹,银狐出风的皮袍,袖口特大,不止规定的六寸,款式便显得时新可喜。她是经过父母再三告诫的,尽够美了,就怕欠庄重,所以这时把脸绷得半丝皱纹都找不出来,但天生是张宜喜宜嗔的脸,就这样,仍旧让皇帝忍不住想多望两眼,望得她又惊又羞,双颊浮起红晕,双眼皮望下一垂,长长的睫毛不住闪动,害得皇帝都有些心旌摇摇,几乎就想把如意递了过去。
踏开两步站定,正好两个人中间,皇帝是先看到凤秀的女儿富察氏,圆圆的脸,眉目如画,此刻看来娇憨,将来必是老实易于受摆布的人。皇后统摄六宫,也须有些威仪,这富察氏在皇帝看,怎么样也不象皇后。
象皇后的是这一排第三个。崇绮的这个女儿,貌不甚美,但似乎“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皇帝面前,神态自若,谦恭而不失从容,一看便令人觉得心里踏实,是那种遇事乐于跟她商量的人。
这就不必有任何犹豫了,“接着!”皇帝说,同时把那枝羊脂玉的如意递了过去。
“是!”崇绮的女儿下跪。穿着“花盆底”不能双膝一弯就跪,得先蹲下身去请安,然后一手扶地,才能跪下。她不慌不忙,娴熟地做完了这个礼节,然后接过如意,垂着头谢恩:“奴才恭谢两位皇太后和皇上的天恩。”
殿内的命妇和福晋连忙山呼万岁恭贺,“恭喜皇上,恭喜皇太后!”
慈安太后喜极而泣,对着慈禧太后说道:“万岁爷终于长大了。”
慈禧太后微笑的看着站在庭中的同治皇帝,同治皇帝脸上的神色和自己是那样的相似,慈禧太后若有所思,说出的话也别有韵味,“是啊,皇帝长大了,是有自己的主意了。”慈禧太后把案上的两个荷包抓起来,转过头吩咐恭王福晋,“赏给朱氏和富察氏。”
皇帝定下了皇后,这些嫔妃的位份让皇太后来定,也是正常,只是太后这样一说,大家也都知道了,这新皇后,怕不是皇太后看中的人选,要不然,这流言之中的两个人选,怎么都让太后定了妃位?恭王福晋把两个荷包塞到富察氏和朱氏手里,悄声提了一句“恭喜,谢恩!”这两位才跪下行礼。
位份已定,慈禧皇太后下了御座,对着慈安说道,“妹妹你先安排赐宴的事儿,我去军机处,叫他们下诏。”
慈安太后应下,慈禧皇太后不发一言,朝着宝座后走去,命妇福晋恭送,慈安太后也微微屈膝,看着昂着头站在地上的皇帝,无声无息的笑了起来。
到了养心殿,只见以恭王为首,在内廷行走的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南书房翰林,还有弘德殿的师傅和谙达,都在那里站班,望见皇太后和皇帝驾到,一起跪下磕头贺喜。
“崇绮的女儿,端庄稳重,人品高贵,选为皇后。你们拟旨诏告天下吧!”
旨稿是早就预备好了的,只要填上名字和封号,就可“明发”,恭王便先取出一通“奏片”呈上御案,说明是内阁所拟的封号,请朱笔圈定。
妃子的封号,脱不了贞静贤淑的字样,嫔御较多,有个简单的办法,就象大家巨族的字辈排行那样,从《康熙字典》的“玉”字部去挑,只要与前朝用过的不重复就行。慈禧太后提起朱笔,圈了四个字:慧、瑛、瑜、珣。慧是慧妃,富察氏的封号,瑛是瑛妃,朱氏的封号,瑜、珣两字指在嫔位。
“慧妃在前,瑛妃在后,赫舍里氏为瑜嫔,塞尚阿的女儿是珣嫔,皇帝,怎么样?”
同治皇帝点点头,“皇额娘思虑妥当,必然是好的。”
“那就明发天下吧。”
“臣请旨,”恭亲王又问,“这大婚的吉日放在那个月?好教钦天监挑日子。”
“下半年是必然不成的,”太后说道,“三月份也太慌张了,荣安公主的婚期定了没有?在什么时候?”
“定下来在四月初五。”
“那就叫钦天监在五月里找,五月里立了后,就可以一同去圆明园避暑了,就在五月吧,先让皇帝送了荣安出嫁,再办自己的喜事儿。”慈禧皇太后一扫之前的不悦,满脸红光,“等到皇帝大婚,下半年,我就能撤帘子安心养老了!”
“太后圣德。”
等到群臣散去,皇帝也退下,德龄上来伺候太后,“德龄,你说,皇帝是不是长大了?他的心思,我现在都看不明白了。”
“万岁爷长大了有自己的心思,自然如此,只不过万岁爷是太后亲生的,太后娘娘也只能是相忍为上吧。”(未完待续。)
三十、同治立后(九)
皇后母家素来是要抬旗的,皇后身分尊贵,照理说应出在上三旗,但才德俱备的秀女,下五旗亦多的是,或者出身下五旗的妃嫔,生子为帝,母以子贵,做了太后,则又将如何?为了这些难题,所以定下一种制度,可以将后族的旗分改隶,原来是下五旗的,升到上三旗,名为“抬旗”。赛尚阿家是蒙古正蓝旗,于是太后下旨,就把塞尚阿一家都抬到上三旗的镶黄旗。这下一来,众人又都是大跌眼镜,原以为对着皇后不满,塞尚阿本不是后父,不抬旗论理也是说的过去,如今这满家抬旗,似乎又对着皇后十分中意的样子。
总是说来天意难测罢了。过了几日,内阁下旨,五月初六行大婚之典,这就没两个月的日子了。宫里上上下下就忙乎了起来,精神格外抖擞。慈禧太后亲手用朱笔圈定礼部尚书灵桂、侍郎徐桐为“大征礼”的正副使,讨个“桂子桐孙”的吉利口采。
到了五月初五的晚上,太和殿前,陈设全副卤簿,丹陛大乐,先册封,后奉迎。初六寅初时分,皇帝御殿,亲阅册宝,册封皇后的制敕,是内阁所撰的,一篇典皇堂皇的四六文,铸成金字,缀于玉版,由工部承制,报销了一千多两黄金。“皇后之宝”亦用赤金所铸,四寸四分高,一寸二分见方,交龙纽、满汉文,由礼部承制,也是报销了一千多两金子。
册封的使臣,仍旧是灵桂和徐桐,早已在丹墀东面待命,听得鸿胪寺的鸣赞官传宣,便由东阶登殿,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跪听宣制官传制。任何钦差,上谕必称“该大臣”,只有这样差使,称呼格外客气:“卿等以礼册封”。等正使灵桂、副使徐桐。受命下殿时,供奉玉册金宝的龙亭,便由鼓吹前导,抬出太和门。册封专使跟随而出,再后面就是校尉所牵的两匹马,要到大清门外,专使方能骑乘,直趋后邸。
崇家此时。里外灯火辉煌,门外人声如沸,皇后的全副仪仗,一直排出两面胡同口,喜事大总管荣全奔进奔出,忙得满头大汗。等正副使刚进了胡同,他便通知,“请皇后的驾!”自然,崇绮是早就率领他的父亲和子侄,恭候在门。鼓吹喧阗声中,册宝龙亭停了下来,正使副使,一个捧册、一个捧宝,徐步进了大门。
大门口是崇绮率领全家亲丁跪接,二门中是崇绮夫人率领子妇女儿跪接,等在大厅上安放好了册宝,皇后方始出堂,正中向北面跪下,听徐桐宣读册文。骈四俪六的文章。用的大半是《尚书》上的典故,而且抬头的地方极多,看起来十分吃力,以致于徐桐念不断句。也念了好几个别字,费了好大的劲才念完。
于是灵桂把玉册递给左面的女官,跪着接了,转奉皇后,皇后从左面接来,往右面递出。另有一名女官接过,放在桌上。金宝也是这样一套授受的手续。册立大典,到此告成,灵桂和徐桐,随即回宫复命。
这就到了该奉迎的时候了。一吃过午饭,文武百官,纷纷进宫,在太和殿前,按着品级排班。申初时分,皇帝临殿,先受百官朝贺,然后降旨发遣陈设在端门以内、午门以外的凤舆,奉迎皇后。奉迎的专使是两福晋、八命妇。两福晋是皇帝的婶母,惇王和恭王福晋,八命妇原来都应该是一品夫人,但既要结发,又要有子孙,而且年纪不能太大,那就只好用二品的来凑数了。
奉迎的仪节,又以满洲的风俗为主。开国之前,在白山黑水之间,满洲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会骑马,迎亲亦是如此,新娘子是骑着马到夫家的。皇后自然不能骑马进宫,但迎亲的两福晋,八命妇,犹依康熙年间的成例,必须骑马。当时入关未几,旧俗未废,王公内眷乘骑往来,不足为奇,两百年下来,旗下贵族的福晋、夫人都坐八抬大轿,尤其是恭王福晋,跟着她的久任督抚的父亲桂良,到东到西,平日起居,与汉人的大家小姐无异,不要说是骑马,连马鞍子都没有碰过。这时突然说要骑马,而且在万人空巷的百姓围观之下,招摇过市,真是提起来就怕,好几次跟恭王提到,最好改做乘轿或者坐车,不然就豁免了这个差使。
这两个要求都办不到。大婚盛典,两宫太后钦派的奉迎专使,说起来还是一大恩典,不能不识抬举,请求豁免。若说改变旧例,不但仪制早定,无法更张,就算能够,恭王也不肯这么做,因为这会引起讥评,甚至言官会上奏参劾,安上个“徇私乱法”的罪名,说不定又一次搞得灰头土脸。
万分无奈,只好现学。亏得她的长子载澄,虽然胡闹的紧,可在少年亲贵中,骑射最精,两福晋、八命妇学骑,归他一手教导。载澂亲自在上驷院中选了十匹最驯良的枣红马,找了他的堂兄弟载漪等人做帮手,在恭王府的后苑中,整整教了一个月,才将他母亲教得敢于放心大胆,骑着马上街。
到了奉迎的这一刻,恭王福晋才知道这一个月的苦头,真没有白吃。出午门上马,等龙亭前导,凤舆后随,她便与她五嫂并驾齐驱,让载澂最得力的一个“马把式”,穿上銮仪卫校尉的服饰,牵着马款款而行,由端门经**,通过天街,安安稳稳地直出大清门,只见夹道聚观的百姓,指指点点,相顾惊异,心里非常得意地在想:这一趟风头可是出足了!
到了后邸,崇绮全家依然有一番跪接的仪注,等把凤舆在大堂安置好,十位福晋命妇到正屋谒见皇后,然后伺候梳妆。有几样东西是外间从未用过的是外国进来的香粉,这东西还是皇太后的私房,拿出来赐给未来的儿媳妇,粉是水粉,与江南的鹅蛋粉不同,抹在脸上,片刻就干,又白又光又匀。
然后梳头,梳的是双凤髻,一边插一枝双喜如意碧玉簪。(未完待续。)
ps: 求订阅。
三十、同治立后(十)
里面静悄悄地在梳妆,外面却又有报喜的到了。这是崇绮自长女贵为皇后后,第三次蒙受恩荣。最初是封三等承恩公,公爵照例该有一份内廷行走,或者扈从仪驾的差使,所以第二次被授为散秩大臣,这是闲散宗室例授的职衔,无俸无禄,亦不须当差,好听的就是“大臣”二字。
此刻第三次加恩,对崇绮来说,相当实惠,内阁所奉的上谕是:“委散秩大臣三等承恩公崇绮以内阁学士候补。”他原来是翰林院侍讲,五品官儿,这一下连升三级,内阁学士是二品,等一补实,照例还可以兼礼部侍郎,外放必是巡抚,如果当京官,则在各部转来转去,都是“堂官”。这一道恩旨,相当于十年的经历,崇绮自然感激天恩。
塞尚阿也沾了自己府中两个后妃的光,都统的虚衔,一下子起复,成了领侍卫大臣御前行走,虽然这份差事一般都是指给那些年富力强要在御前奔走的大臣,指给七老八十的塞尚阿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不过塞尚阿满脸荣光,不以将来要在御前伺候奔波为苦,自己可是皇后的亲祖父,皇帝焉有不尊敬的道理?
如此繁文缛节不堪一述,皇帝倒是成了最闲的一个人了,只是端坐在养心殿内,只是虽然闲,心里倒是焦躁的紧,直到入了交泰殿,满脸通红的皇帝这才稳了下来,面对惇王和恭王福晋的请安,皇帝略微有些不好意思,“五婶六婶辛苦了。”
“借皇上的喜气,一点也不累。”惇王福晋是一个圆脸的妇人,生的一团喜气,对着自己的妯娌说道,“咱们先跪安吧。”
于是几个人退了出来,交泰殿西暖阁的殿门咿呀一声合了上来,太监宫女和命妇福晋们就在檐下等着,过了一会。新任皇后的声音响了起来,惇王福晋听了几句,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诗词,可里头的意思还是听的懂的。“哎呀,到底是状元的女儿,万岁爷这是要考校皇后呢。”
嫔妃们则要晚一些入宫,也没有皇后那样的气势,宫灯只有八对。不及皇后成排的宫灯,把大清门掩映的宛如白昼,且只能从顺贞门入宫,奇他拉氏的府中,亦是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只是门第不如凤秀家,相之比较未免人少了些,世人都是跟红踩黑,何况这瑛妃只不过是奇他拉氏的养女。将来能有多少依靠,还说不好呢。
魏佳氏的儿子兰德已经得了一个云骑卫的爵位,自然不能和承恩公比,但是他也颇为感恩,这时候看的时辰差不多了,宫里头的太监又开始催促,兰德连忙到了内室,关防甚严,只是兰德是如今奇他拉氏府里的主事之人,五其他可得力之人。也不得不在朱元秀的厢房外头跪下磕头,“启禀瑛妃娘娘,时候到了,请娘娘准备着起驾。”
外头的几个亲戚福晋太太连忙进了厢房催驾。只见魏佳氏和朱元秀两个人抱在一起无声得流着泪,几个太太连忙劝住,“这可是大喜的日子,娘娘哭不得,快快快,拿胭脂水粉来补一补。”
朱元秀悲切说道:“额娘照顾这么多年。我却是无以回报,还要长居宫中,不得承欢膝下,女儿实在是惭愧的紧。”
魏佳氏也是红着眼,只是强忍着不落泪,“娘娘说的什么话,您能入宫侍奉皇上,又封为妃位,乃是寒家的天幸,我能和娘娘一起呆了几年,已经是天大的福分,怎么敢让娘娘再侍奉跟前呢。”魏佳氏亲自在朱元秀的发髻上插了一只青玉梳子,在水银镜子之中看到朱元秀宜喜宜嗔的面容,“娘娘乃是英烈之后,身份尊贵,入了宫中,要记得孝顺两宫太后,尊敬皇太后,敬爱万岁爷,这日子就没错。”
外头太监又催驾不已,于是魏佳氏等人按品大妆送朱元秀进了轿子,又在大门口跪送,直到鼓乐之声慢慢远去,兰德这才扶起魏佳氏,魏佳氏这时候已经是满脸泪痕了。
除了皇帝之外,这一夜还有一群人是极空的,就是两宫太后和几个先帝留下来的嫔妃,天家规矩不同民间,皇后入了宫,拜了天地之后就是合卺,没有拜见婆婆的规矩,只有等大婚之后第二日才拜太庙,参见太后,所以这一日这群女人是最空的,丽贵妃带了云贵妃来储秀宫给慈禧太后凑趣解闷,太后懒洋洋的,和两个人抹了几把骨牌,就不肯再玩,只是看着丽贵妃在绣花,听着他们两个人在说话,自己歪着坑上想着心事,不多会安德海来报,“几位娘娘都已经入宫了。”
太后点点头,“御膳房送了赐宴过去了?送过去告诉他们,不用来谢恩了,早些休息吧。”
丽贵妃笑道:“辛苦这么多年,终于有了这一天,阿弥陀佛,也不枉费娘娘您这么多年的操劳了,以后就等着抱皇孙吧,姐姐。”
慈禧太后微微一笑,却不说话,笑容里面只是充满了失落之色,自己以为对着权柄的态度会很豁达的,无非是归政而已,可事到临头,自己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坦然,大婚已经成了,归政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心情却没有说话里的那么高兴,人真的难以舍弃手里的权力吗?太后在发呆,丽贵妃又说了几句话,见太后还在发呆,于是问道:“太后在想什么呢?”
“哦,”太后回过神,“我在想着皇帝都大婚了,我们真是老了,以为自己还是十七八岁的样子,一转眼,皇帝都娶新媳妇了。”太后勉强提起情绪,似乎是为自己加油打气,“宫里头多了那么多媳妇,咱们终于也是长辈了,日后这请安的人多了,这还是五个,若是将来还要选,这人就更多了,我瞧着我这里头的体己,都不够赏赐的咯。”
用这话把两个人搪塞过去,太后又说道:“先帝在的时候就说皇帝将来是个太平天子,指望着他将来太太平平的,咱们也终于可以放下心好好过几年舒坦日子了。”(未完待续。)
三十一、画眉深浅(一)
第二日,皇后穿戴全套朝服,先去太庙拜祭列祖列宗,之后又回到交泰殿换下朝服,露出里头的吉服,这会子天气已经很热了,所以吉服的料子是初夏该穿的,十分透风,却也保暖,皇后刚刚匀了面,喝了口茶,外头太监就来禀告,“万岁爷到了。”
皇后连忙从炕上站了起来,走到暖阁门槛处,见到殿外来了一个明黄色的身影,就连忙插手半跪行礼,“臣妾叩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同治皇帝笑盈盈的看着皇后,拉了起来,就握着皇后的人走到暖阁里头,“何须行这样的大礼,”皇帝看着皇后笑道:“今日累坏了吧?”
“臣妾不累,”皇后温婉回道,宫女奉了茶上来,“这会子正准备去拜见两宫太后,皇上可要同去吗?”
“怎么了,皇后还怕太后不成?”皇帝笑道。
“臣妾不敢,”皇后回道,“只是第一次见,臣妾怕失了礼数,让皇太后不悦。”
“无妨的,皇额娘最是和蔼可亲了,对着宫人太监都不摆架子,你是皇后,皇额娘怎么会对你不悦呢,放心吧。”皇帝放下茶盏,“你先去叩见皇额娘,朕等下就来,若是你有难,朕来英雄救美就是。”
皇后微微红了脸,起身福了福,就出了交泰殿,这一日天气极好,湛蓝的天空之上白云朵朵,皇后擎着一个绣五凤的明黄色华盖,出了隆福门,一路往西穿过长长宫墙,就到了储秀门前,到了正殿前,皇后撤去了仪仗,肃穆站在地上,等着慈禧皇太后召见,虽然面上表现的十分镇定从容,心里却是十五个水桶上下翻动的。
她不得不有些忐忑,因为听说自己当这个皇后并不是母后皇太后中意的人选,可太后垂帘听政多年,朝廷上下无人不服无人不敬,大内之中各色人等,也都是母后皇太后眼皮之下过生活的,若是自己这个皇后不得太后之心,这深宫之中,怕是寸步难行。
片刻之间,储秀宫的总管太监就出来打千行礼请皇后进去,皇后深深吸了一口气,抬起脚进了储秀宫正殿,正殿里面已经安排好了两只宝座,坐在东边的是正是母后皇太后,穿着一身大红色鹤鹿同春灵芝如意的苎纱吉服,西边的是慈安皇太后,穿着一身绛红色绣凤穿牡丹的吉服,两排雁翅坐了宫里头位份高的太妃太嫔们,皇后蹲下去请安,先是单膝跪地,随即双手摊开吉服的下摆,双膝跪地,“臣妾叩见母后皇太后,母后皇太后万福金安!”随即磕了三个头。
殿内的眼睛都看到了皇后的身上,皇后也毫不心虚,十分镇定,慈禧笑眯眯的点点头,“辛苦你了,还不快扶起来。”又朝着右边一让,“这也是皇太后。”
皇后知道东边的太后虽然默默无闻,可听着皇帝说话里头的意思,也甚是尊敬,也不敢怠慢,复又跪下行了大礼,慈安太后也让皇后起来,慈禧太后又一一介绍丽贵太妃和云贵太妃,玉太妃,婉太嫔等人,皇后也一一微微福礼,到底不是皇太后,皇后的尊贵还是在的,所以丽贵妃等人也一一起身微福回礼,等到一番都见过面,慈禧赐座,请皇后座下,笑道,“今个是第一次见面,所以这才受了你的大礼,以后都是一家人,皇后也无需如此多礼,免得让人说我这里头规矩大。”
皇后原本是眼观鼻鼻观心,听到这话又站了起来,连声说不敢,太后摇头,“你不用拘礼,你之前不认识我,这才有些怕,等以后熟了,就知道我是最不拘礼节的人了。”
丽贵妃捏着帕子对着慈禧太后笑道,“我瞧着咱们这位皇后,倒是有些像太后娘娘以前的时候。”
“臣妾怎么敢像皇额娘,丽娘娘说笑了,”皇后又连忙说道,皇后是个聪明人,片刻之间就把称呼从皇太后换成了皇额娘。
慈禧凝视皇后,皇后是鹅蛋脸,细眉入鬓,虽然年岁还轻,可十分稳重,面对尊上自己以前也是这样从容淡定,自己是穿越过来的,而阿鲁特氏是家教使然,可见的确是不错,些许皇帝不听自己的不悦之感一扫而空,慈禧点点头,“是有些像,年轻真好啊,皇帝的嫔妃们入宫,咱们可都成了老人了,”慈禧太后对着丽贵太妃笑道,“可装不了嫩了。”
众人应景的笑了起来,慈禧太后吩咐安茜,“把我那串翡翠手钏拿来,对,就是先帝赏的那串。”安茜应了一声,从内殿拿了一个紫檀木的桃心模样盒子出来献给慈禧,慈禧从盒子里拿出来一串翡翠手钏,里头有十几颗深碧色翡翠珠,十分纯粹透明却又质地沉厚,是积年的真品,每颗滚圆的翡翠珠子两边夹杂赤金叶子,末端有一个丹凤模样的红宝石点缀着,从盒子里拿了出来,光彩夺目,把众嫔妃的的头面首饰都掩映的黯淡无光,慈禧太后看了看,朝着皇后招招手,皇后温顺的上前,跪在了慈禧太后的跟前,慈禧太后拉起皇后的右手,把那个翡翠手钏套进了皇后玉色的柔荑,丽贵妃这时候惊呼,“这是娘娘那年成了皇后之后,万岁爷亲自赐给您的。”皇后可真受太后青眼啊。
皇后听到此物来历不凡,连忙就要褪下,“皇额娘此物太过珍贵,儿臣不敢领受。”
“凭他什么东西,你是皇后,那里当不起了?这物件虽然难得,可难得是一番心意,”太后拉住了皇后的手,“这是当年我成了皇后之后先帝亲自给我戴上的,说是希望臂如此钏,朝夕相见,先帝虽然驾崩的早,”慈安太后红了眼睛,用手帕抿着眼角,“可对我之情,丝毫未变,我今日把这物件给你,也是想你和皇帝能共夫妻一体白头偕老,才不辜负这手钏呢,快起来吧。”
皇后低低应了一声,站了起来,“说了这么会子话了,快上茶吧,大家以后都是一家人,别拘束了,用些茶点。这会子,哎,一家人和和乐乐的,若是有几出戏听听,那就没有更好的了。”(未完待续。)
三十一、画眉深浅(二)
“已经叫人在淑芳斋备下了,”慈安太后说道,“这几日都是好日子,咱们借着万岁爷的光,也好好痛快玩几日,只是不知道姐姐什么时候空。”
“那还等什么?等到这里头用了茶,咱们去就是。”爱后笑道,宫女们鱼贯而出,奉上了四色糕点和茶水,皇后起身,从宫女的剔红漆盘里头拿起盖碗,奉给了慈禧皇太后,又奉给了慈安皇太后,慈禧太后满意的点点头,人嘛,人前无非就是要面子,自己给了皇后面子,皇后是聪明人,果然很不错。
皇后这才落座,接过了自己的茶,众人用了一些,慈禧太后就笑道:“昨个嫔妃们进宫,还挤在钦安殿,妹妹指了承乾宫给你,这些嫔妃们住哪里,倒是要你来布置了。”
皇后又说请皇额娘安排,太后摇摇头,“这是你中宫的职责,之前皇帝没有大婚,这才叫我们两个人支撑着后宫的事儿,如今你来了,我们自然要卸下担子,让你来办,这样,你先历练着,若是有什么不妥的,我们再帮你改就是了。”
皇后微微沉吟,也就应了下来,“儿臣想着让慧妃住在翊坤宫,瑛妃住在景仁宫,珣嫔住永寿宫,瑜嫔住延禧宫。”
太后笑道,“别的都很妥当,就是慧妃的宫殿不妥当。”
皇后站了起来,“请太后示下。”
“翊坤宫和你的承乾宫相对,慧妃还在妃位,就和你这个皇后的宫殿相对,那就不妥了,翊坤宫还是空着吧,将来若是有人有福气成了贵妃或者皇贵妃,这才能住那里呢,你是皇后,中宫的气度还是要有的,如今坤宁宫不住人了,就让你在东西六宫择一个宫殿住,也不能委屈了你。”
皇后十分感激,殿内的太妃太嫔们也心思各异,不过面上都没表露出来,言笑晏晏,好似一番大户人家的团圆茶会,太后对着慈安太后说道:“寿康宫和慈宁宫都打扫出来了?”
“是,”慈安太后说道,“还有春禧殿,寿安宫等都打扫出来了。就等着吉日搬进去就成。”
慈宁宫原本是前明皇太后的居所,可自从康熙年间将慈宁宫的正殿改成大佛堂之后,太后少了正殿居住,规制就不符合皇太后的居所了,所以乾隆皇帝为了让自己的太后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就是甄嬛娘娘~)养老,在慈宁宫西侧建了寿康宫,规制虽然比慈宁宫少了些,可到底也是富丽堂皇,威严气派,乾隆年间到现在不过才百来年,殿阁也不旧,加上慈宁宫的偏殿、寿安宫、春禧殿、延庆殿建福宫等构成了后宫嫔妃的养老之所,“这天气已经热了,”慈禧太后说道,“过些日子就要去圆明园,若是这会子挪宫手忙脚乱的,还是等到秋天的时候回銮再挪吧。横竖这会子皇帝的妃子们还不算多呢。”
几个人正在说笑之间,唐五福来报,说是皇帝来了,慈禧太后点点头,对着慈安笑道:“皇帝这火急火燎的来,怕是我们这些人要三堂会审皇后呢。”
丽贵妃噗嗤一笑,“咱们的万岁爷这是来英雄救美了。”
众人大笑,皇帝走了进来,看着众人发笑不知道为何,众人越发好笑了起来,皇后红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