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豹出击-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峰还在印度特工委时制定的,这套制度就是到现在我本人还没有想出破解的办法。他们那里几乎一切都是电脑化的管理,而且想调出全部的部署情况必须要经过几个人的指纹信息加密码,程序十分的复杂,如果不是有更为先进的大型电子计算机和电脑的专家是无法进入他们的系统的。但目前这个世界还不具备比我们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和电脑专家。而且他们管理人员也是分战区管理,很少有人知道全部的情况,而我们这边不一样,我们是分条管理的,不管是人员和物质,哪个部门都知道全军的总的部署情况”

    眉头紧锁的主持军委工作的国防部长彭德怀一直没有说话,他的脑袋里一直在想如何化解苏军的反制部署,历克农这个特务头子的话给他的启发很大,对利用隐藏在我们内部的这个间谍组织,给苏联来个将计就计,透过一个假的计划把苏军调动到一个我方预定的战场,象抗美援朝那样一下干掉他几个集团军,使苏联在远东地区,失去和我们讨价还价的资本。

    彭德怀从朝鲜战场回来以后,周恩来即提名由彭德怀接替他主持军委工作,1952年7月政治局会议批准了周恩来的提议。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以来,通过对印战争对邓峰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次对远东兵团东线出击,中线阻击,西线牵制的作战方案他认为切实可行。但现在苏联已做出了反制部署,这个计划要进行一些改动,这样战役的规模就大了,原有作为解放军统帅部战略预备队的那几个集团军,划给了邓峰远东兵团两个,现在战略预备队恐怕不够喽,应从各军区临时抽调部队组织战略预备队

    一直配合彭德怀抓军委主要日常工作的军委秘书黄克诚看着沉默不语的彭德怀说:“老总,说说你的想法。”

    “这的确是件好事,这件事提醒了我们在我们的军队系统中的确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彭德怀接着对历克农说:“这次就看你这个**大特务的了,看看中苏在隐蔽战线上谁更技高一筹,虽然我们先输了一招,我们可以后发制人嘛,尽快的把这个间谍组织挖出来,但先不要打草惊蛇留着他还有用。正象你说的那样,我们可以通他们调动苏军。”然后把目光转向粟裕说:“粟裕同志你们总参搞个调动苏军的计划,一定要搞的和真的一样。另外和远东特工委那边尽快的制定一套新的计划,为了加强保密工作这个计划到基地去做,那里的条件好,可以用计算机反复的推演,发现问题,对于我们下一步

    在北京市东长安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四合院里,一个四方脸,带着一副圆眼镜,唇上留着一撇小胡子,身体微胖的中年人,正在默默的凝望着窗外那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的雪,这些美丽轻柔的雪花像芦花,像柳絮,像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象洁白无暇的花瓣纷纷飞落下来,为大地铺上了洁白的被子。此时他心潮起伏,他就中国特战之王——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历克农,历克农是中国**建党初期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他思维敏捷,词锋甚健,他是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隐蔽战线上最为卓越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党的秘密工作四杰之一,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所建立的功勋虽长期不为人所知,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起到党和军队守护神的特殊作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没有历克农,中国**的历史从30年代初以后将重写,如果这番表述仍不能准确表达他的巨大作用的话,那么他逝世后能让美国那个24小时不停运转的情报组织——CIA破例的全体放假三大,庆祝自己这个最厉害的对手不在了,就足矣说明历克农有多么的厉害了。

    自从通过苏军全面的军事调整,针对我军的部署做出提前反制行动以来,完全可以断定苏军已经掌握我军可靠的情报,这一点历克农这个特战王是比谁都清楚的。他十分了解苏联克格勃金钱美女那一套手段。他凭着自己多年从事秘密工作的经验和那种与生俱来的能读出人的思想的能力,他很快的就形成了一个很清晰的线路,从苏联的部署情况上看,苏联还不了解中国最高级的军事秘密,如卫星的侦查能力,邓峰他们带来的先进战机的作战能力,中国的战略远程打击能力,中国的无线电监听能力从对苏联大使馆的无线电的监听和破译的情报上看,也证实了自己的这个判断,这个被苏联称为代号“长线005”的苏联间谍,应该是在我军大校和中将之间的人物,因为这个级别还不掌握中国的最高级的情报。这个级别能知道中国全部军事部署的人就不多了。如果再象邓峰他们所说有苏联背景的这个前提,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恐怕不超过10个人。

    想到这他转过脸看了看坐在办公桌前的杨光,全神贯注的看着笔记本电脑说:“杨子,你U盘里有没有四总部中将以下,大校以上的人事资料,”

    “有啊,我昨大在组织部计算机室考的。”杨光眼睛没离开电脑屏幕回答道,然后抬起头装着不满的说:“历老师,现在可没人总是杨子,杨子的这样叫了。”

    “怎么的?你小子,当上少将就连小名也不让叫了。”历克农呵喽气喘的说:“你给我查一下,四总部这个级别的有多少在苏联留过学,进过修的?”

    “我查过了,一共大校军官5人,少将军官2人,中将军官无。”杨光一面回答一面拿起桌上的烟,可是听到历克农那大喘气的声音,又放在了桌子上,说:“我现在正在查看最近这几个月大校以上军官上各单位局域网的记录。”

    “路子对头,你先查这7个人的上网记录,我想我们要找的人可能就在这7个人之中。”杨光点了点头,看着病魔缠身的这个一直战斗在看不见的战线上的老前辈不觉的顿生敬仰之情。于是说:“历老师,你还是先去歇一会吧,我查完结果告诉你。”

    “杨子,别说废话了,快干活。”说完后又转身回到了窗前。

    杨光的目光迅速的查看着这7个人的上网的历史记录,长长的一份上网记录里包含着调往新疆军区,远东兵团,沈阳军区,北京军区的各种物资的统计表,各种武器装备的技术数据,和这些地区团一级的物资存放地的地址,各军工厂的地址这些已超出了他日常的工作应该掌握的范围。

    杨光眼睛顿时一亮,不由得大喊了一声“历老师,找到了,就是他!”

    间谍这个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还真不是谁都能干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真不行。

    刘恋坤从和棕熊见面后,真的有些惶惶不可终日,看到他的人都会吃惊的发现,这个本来满面红光的刘局长脸变的比平日苍白了很多,也消瘦了很多,黑黑的眼圈无言的告诉人们,他的睡眠状况极为不好。还有让人们明显感觉到与以前不同的是刘恋坤比以前工作更加的勤奋,有时经常会工作到深夜。

    黑暗的冬夜里伴随着呜咽的风声,他伸手拉上了窗帘,这会让他有一种安全感。他走到办公室的门边向外看了看,随后把门插销插紧。他把办公室的灯全部关上,室内仅有电脑显示器那微弱的一片青蓝色的光芒,把他那惨白的脸涂上了一层青蓝色的光,显得阴晴不定青灰和狰狞。

    刘恋坤根据棕熊的指示,开始了他间谍的生涯,窃取着装备部军械局的情报。开始他还小心翼翼,按棕熊要求的情报资料急匆匆的看上几眼,然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到家里把这些资料密写下来,交给棕熊。由于数据太多,全靠自己那些不太准确的记忆已无法满足苏联方面的要求。棕熊交给了他一个克格勃侦察技术局特制的微型照相机,命令他用微型照相机把情报资料照下来,然后在每周见面时,把微型胶卷交给棕熊。

    经过几次作案他已渐渐的适应了这种惊险的间谍生活了,一切都变的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轻车熟路。当下班的铃声响过,他总是悄悄的走到自己办公室的门边,细心的听着走廊里传来的一个个熟悉的脚步声,根据脚步声他判断着谁走谁还没走,当确定同事们都走后,他锁好门,然后从事他的间谍的本职“工作”。他的这种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除了引起手下人的尊敬外,没有人怀疑他的间谍行为。

    但是,不管刘恋坤多么的小心,没有不露出马脚的,永远不暴露的间谍是不存在的,因为间谍要窃取的情报,也是对方防范最严的部门。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站,哪不能湿鞋”。

    刘恋坤多次上网查阅资料的量已完全超出他日常工作所需的范围,他要干什么?他的这一异常的举动引起了军械局控制计算机终端的计算机室怀疑,计算机室主任在一次查看全局电脑的上网记录时,发现刘恋坤这个局长上网调取资料的内容比以前多了很多,几乎所有的资料他全看,时间也比以前长了很多,而且集中在下班后的时间里。次数也比以前多了几倍。他立刻向装备部的计算机监控中心报告了这个异常的情况。但并没有引起装备部计算机监控中心的注意。部计算机监控中心认为,一个局长了解自己局里的情况也属于正常。装备部计算机监控中心并没有把这作为异常情况处理,做了一下记录,通知计算机室主任继续监视外,也没有上报。

    当杨光发现了这个异常后,马上告诉这个军械局计算机室主任立即对刘恋坤展开侦查,在刘恋坤的办公室安置针孔摄像头对他进行监控,终于发现了刘恋坤窃取我军机密情报间谍行为的确凿证据。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中国最新提案

    军委情报部和飞豹突击队侦查9分队,发现了刘恋坤这个隐藏在我军内部少将军官的苏联间谍,并没有惊动他,表面上依然如故,只是暗中对他进行了24小时的全大秘密监视,在他的家里各处安装上了针孔式摄像头及窃听器,就是在他的车里也安装上了窃听器。

    他那一梯两户的邻居,也因为工作需要调到了外地别的单位,房子又分给了一个从外地新调来的一家和蔼可亲,祖孙三代4口之家,外加一个农村带来有点“三八”的小保姆,照顾家里有点脑梗后遗症,说话含混,走路挎筐的老人,孩子送到局里的全托幼儿园,这样对人畜无害的一家很难让人和军情部的侦察员联系到一起。当然人员的调入调出都是通过他这个局长同意的,这一切都进行的十分自然,没有引起刘恋坤丝毫的怀疑。

    与此同时,我军的一份份假情报,通过这个代号“长线005”的苏联间谍源源不断的传到了苏军的统帅部,按着我军的战略意图有效的调动着苏军。

    在这没有硝烟看不见的战线上,中苏双方进行激烈较量的同时,由李大为,毛岸英领衔的中国中苏边界谈判代表团也在谈判桌上和以莫洛托夫为首的苏联边界代表团进行着激烈的较量。

    谈判进行了半年多,别说,还真的取得了一点点的进展,不过这一点点进展无法满足中国方面所提出的条件,而且相差甚远。对于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先易后难,先解决沙俄时代和苏联所占据的不平等条约之外的中国领土,这些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属于中国的,必须全部无条件归还给中国。

    苏联方面表示可以考虑中国的这个要求,但不是无条件的。把这些领土归还给中国的前提条件是,中国不能再向苏联提出《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两个条约中那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以及《勘分西北界约记》44万平方公里领土的要求。

    苏联人提出的这个条件,理所当然的遇到中国方面的反对。李大为的反应很直接,“那不是还没有解决中苏两国最本质的领土问题吗?这些领土本来就是中国的。中国现在之所以和你们苏联方面提出这个问题,就是不想让双方撕破兄弟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这个面子。”

    苏联人真的是暴怒了。在他们看来,自己做出了这么重大让步,没有换回中国的任何回报,那不等于是说,中国还是和苏联没完没了的要求推翻所谓不平等的条约,收回这祖上传下来的领土吗。这种让步除了助长中国的**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莫洛托夫怒不可遏的质问:“作为同是社会主义的兄弟国家,苏联付出了这么多,如果连这样的让步你们中方还都不愿意接受,那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在随后的会谈当中,苏联态度又强硬起来,答复李大为说:“苏联方面认为中国方面所提出的收回《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以及《勘分西北界约记》那144万平方公里领土的要求,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不管怎么说,平等还是不平等,在法律上讲中方也不再享有这种权利”。

    面对苏联人异常强硬和激动,李大为对莫洛托夫他们苏联代表团又提出了中国方面新的建议“中国政府充分考虑过苏联政府这些年在这些土地上的投资和苏联人民已经在这些中国领土上定居一个多世纪之久这个事实,中国愿意对苏联政府这些年在这些土地上的投资和苏联人民的个人的投资,付出高额的经济补偿费。

    “不行!”莫洛托夫很断然地表示:“这不是钱的问题,这事关苏联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如果这样苏联绝大多数的人民是不会答应的。”

    毛岸英针对莫洛托夫的观点提出了质问:“莫洛托夫同志,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想,你有没有思考过,对于来本就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我们现在愿意通过付给你们苏联高额经济补偿费的形式把它赎买回来,这是一件我们双方都能和自己本国人民交待过去的事情。如果你仅是单方面的强调苏联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那么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呢?如果你仅怕苏联绝大多数的人民不答应。那么5亿中国人民就能答应吗?”接着他话锋一转说:“作为一个大国的政治家不光要能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和对本国人民的责任,同时也要承担起对世界人民的责任。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如果两国人民都不答应的结果会是什么样?政治家的责任就是要做好本国人民的工作,引导他们更加理智的解决这些在两国人民都不自主的情况下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

    是啊!我们中国政府已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李大为和毛岸英一唱一和的说:“我们提出付给你们苏联政府高额经济补偿费的这种形式来变相的赎回我们固有的领土,我们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向我们国内的人民解释,让他们能够理解这种中国政府对苏联政府和人民友好的做法。如果这样都不行的话。那么中国人民会怎么看待你们苏联政府呢?会怎么看苏联人民呢?同志们,为了两国人民的长治久安,我们的确应该拿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政治家的气魄,切实的解决好中苏两国之间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问题。作为苏联政府有责任把真实的情况告诉苏联人民,那些沙俄政府采用不光彩手段得来的,本来就不属于自己应该继承的血腥的遗产,他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只会成为一个时刻伴随着自己的噩梦。我想苏联人民一定能做出理智的选择,支持中国政府所提的这个最为合理的提案。”

    面对李大为和毛岸英这义正言辞的质问和苦口婆心的劝说,苏联代表团的成员一时无语。他们都暗自在心里盘算着,除了通过战争来决定这场边界领土纠纷最后的归属之外,中国的这个不差钱的提案不能不说是解决双方边界领土问题一个较好的办法,这是一个双方权利平等提案,的确可以对各方面都能交代过去。

    给钱,中国能给多少钱呀?尽管大家心里都这样想,但是都没说出来。只要是问价,就意味着原则上接受了中国方面的提案,接不接受,这毕竟要回去在苏共中央主席团讨论才能定的事,只有苏共中央主席团讨论决定接受中方的这个提案后,接下来才能进入讨价还价阶段。

    苏联代表团马上把中国方面提出的这个最新关于和平解决中苏两国的边界问题提案,提交给了苏共中央主席团。

    然而好事多磨,对于是否接受中国方面提出的这个最新的“赎买”提案,在苏共中央主席团讨论时又是“主和派”和“主战派”的一场唇枪舌战。

    “主和派”观点依旧是主张和平解决中苏两国的边界问题,归纳起来无外乎是:

    1,从整个国际**的大局出发,把目光放的更远一些,按照列宁同志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处理中苏两国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和平解决中苏两国的边界问题,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避免中苏两个相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为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同室操戈,互相残杀,以致可能导致国际**运动全面崩溃的危险,让帝国主义阵营从中受益。这次中国方面能够提出高额补偿,应该是苏联意外的收获,应该看到这是中国同志的确拿出了足够的诚意,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

    2,和平解决中苏两国的边界问题,会促进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的全面发展,更会促进苏联的经济建设和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不接受中国这个比较公平的提案,势必会导致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恶化,甚至战争,那样的话,就会把苏联的经济彻底的搞垮,使本来就不富裕的苏联人民生活变的更加举步维艰,甚至会使苏联遭到灭顶之灾。如果这次能从中国那里得到高额的补偿费,把这笔资金用在苏联的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苏联的经济立马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3,和平解决中苏两国的边界问题是一种无奈之举,面对中国现在强大的战力,以苏联现有的军力根本无法有效的保护住苏联在亚洲那片广袤的土地。在中苏两国可能发生的战争中,苏联在军事上取得全面的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苏军在武器的数量的优势弥补不了和中国武器质量上巨大的差别。而且苏联根本就没有同时应付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中国东西两面夹击战争的能力,与其失败后被中国夺回去,还不如现在顺水推舟送人情给中国,换点钱花花。

    所以应该接受中国这次提出的最新“赎买”提案。

    “主战派”的观点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认为,不要被中国的战争叫嚣所吓倒,苏联祖上留下来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绝对不能接受中国的这个所谓的高价补偿方式。那样会使苏联丧失掉那些肥沃的黑土地,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广阔的荒原湿地,水量巨大和鱼产丰富的黑龙江下游至海洋地区那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以及蕴藏在那片土地下面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失去了太平洋的入海口。他们针对“主和派”的胆小鬼们的观点予以了坚决的驳斥:

    1,列宁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是列宁当时面对国内外强大敌人的一种权宜之计,而且前后内容是不一样的,不能作为推翻沙俄政府和清朝政府所签订的一系列有关边界条约的依据,更不能作为归还中国所谓被占领土的依据。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接受中国任何形式对苏联领土扩张的野心要求。

    2,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要国家集中在欧洲,受中国的影响相对比较小,而且他们的安全是在苏联的保护之下。不会因为发生中苏之间在亚洲的边界战争受到很大的影响。

    3,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国际**运动的老大,苏联所领导的国际**运动不会因为中苏之间的战争而崩溃,反而可能由于种族的原因会得到加强。甚至在中苏战争期间还可以动用华沙组织的军事力量参加,保卫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

    4,和中国的战争是一场苏联继苏德战争之后又一次反侵略战争,保卫苏联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是每个苏联红军和每个苏联公民的责任,必须寸土不让,寸土必争,遏制住中国这种领土扩张的势头,我们苏联在道义上是占优势的,正义终究要战胜邪恶。

    5,苏联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欧洲,发生在苏联亚洲部分的战争对苏联经济的影响不会象某些人所说的那么大,更不会遭到什么灭顶之灾。

    6,从中国获得的情报上看,中苏两国的武器有一定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是象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大,完全可以通过数量上的优势来弥补上,而且我们掌握着整个中**队的部署情况和装备情况,绝对不象有些人分析的那样什么胜算的可能性很小,而我们认为很大,通过中苏的战争我们要告诉那些不自量力的中国人要学会尊重苏联,要告诉他们我们的伟大的苏维埃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不但要收回图瓦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我们还要把他们的那只鸡脑袋砍下来,也成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苏联的一部分。在中国建立起健康的力量,找个听话的小弟当头,中国成为我们听话的社会主义小兄弟。

    7,至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他们已经表示了,不干涉中苏之间的战争,如果他们真的和中国狼狈为奸,那就大家一起灭亡,谁也别想好。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战在际

    苏联克格勃把从刘恋坤那里获得的有关中**队的各种情报,源源不断的提供给苏军统帅部,这些情报让苏联军方心中有了“底”。苏共中央主席团内的主战派象吃了兴奋剂一样,以苏联国防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马利诺夫斯基为首的一伙主战派军人,把苏共中央主席团讨论是否接受中国方面提出的最新关于和平解决中苏两国边界问题提案的会议,完全变成了他们疯狂发动战争叫嚣的演讲会。他们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的估计了中国人民收复自己领土的决心和意志以及中国的战争能力。

    在马利诺夫斯基等人的鼓噪下,中国这个最为公平合理解决中苏两国领土问题的方案,在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们举手表决中被否决了。

    当苏联代表团把苏共中央主席团否决了中国方面提出的这个解决中苏两国领土问题的提案的消息告诉中国代表团后,至此,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大为认为,有关中苏两国之间边界谈判已完全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不给苏联以足够的教训,这只狂妄的北极熊真的以为自己世界无敌呢。

    但中央指示,为了表示中国始终坚持和平解决中苏两国边界问题的态度,必须拿出更积极的姿态来,可以对我们的建议进行小修小改,一定要显示出我国政府和人民和平友好的诚意,和苏联代表团谈下去。

    李大为和毛岸英当然知道这里的玄机,除了例行公事的和苏联代表团表示友好和平诚意的“扯蛋”之外,他们还积极的游走在各国的大使馆之间宣传中国的和平主张,并请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使们做说客。说明中国尊重在社会主义阵营苏联的老大地位,希望他们充分了解中国愿意和平解决中苏两国边界问题的良好愿望和友好的态度

    1959年元月,中国为更好的保证在即将开始的中苏之间的边界战争中,各作战单位能及时、准确和严格的保密联系和高效率的信息沟通与指挥;为无人机和潜艇提供有效的数据指令,加强对苏联方面通信系统的监听能力。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发射了一颗装有反干扰设施,具备特殊通信能力的军事通信卫星——“神通6号”。

    随后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的发射了两颗装有光、电遥感器和无线电接收机等侦查设备“神眼”系列军事侦查卫星。从轨道上搜集地面、海洋和空中目标的有关信息,对全球目标实施不间断的侦查、监视和跟踪。形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苏军巨大的非对称的战争优势。

    1959年1月16日,中国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在内蒙呼和浩特市,召集了一次有远东兵团,新疆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沈阳军区4个军区和一个兵团,军级以上干部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

    会上邓峰就苏联在亚洲总的军事力量做了说明,他说:苏军现在驻亚洲地区总兵力约为127万,坦克14300多辆,飞机4200架。其中苏军驻亚洲地区陆军为59个师,约为67。5万人。在中苏边境东部,远东军区共有3个集团军和1个步兵军,共计18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2个空降突击师,其总部设在哈巴罗夫斯克,也就是我们的伯力;后贝加尔军区3个集团军,共10个摩步师,3个坦克师,总部设在赤塔;西伯利亚军区5个摩步师,总部设在新西伯利亚市,最近又从欧洲分别调到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赤塔1个摩步师,2个坦克师。苏军在中苏边境西部,有中亚军区8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总部在阿拉木图。土耳其斯坦军区5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1个空降师,总部在塔什干。

    另外,苏联在亚洲部署了6个空军集团军,2个运输航空兵师,他们主要作战单位有,苏军第1独立远东空军集团军、第23空军集团军、新西伯利亚空军集团军、阿拉木图空军集团军、第6空军集团军、第8独立重型轰炸航空兵军、2个运输航空兵师,拥有各型飞机约2600架、其中作战飞机约2100架、人数约11。3万人;另外苏联在亚洲还驻有三个防空军,他们分别是:第11独立防空集团军、第14独立防空集团军、塔什干独立防空集团军,拥有作战飞机1100架、防空高炮6000门、雷达1100部、人数约17。1万人。

    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在亚洲的海军拥有各型舰艇431艘、排水量92万吨,其中主要作战舰艇132艘、海军飞机406架,海军人数约13万人,总部在海参崴;战略火箭军拥有洲际导弹14枚,洲际导弹发射基地4个、中程导弹101枚、有21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人数约8万人。

    加上苏军驻亚洲军力的总部、院校等乱七八糟的约4万左右人。总计苏军驻亚洲部队总兵力约127多万人,占苏军总兵力的28%左右。上述所说的就是苏军在亚洲总的兵力情况。

    我们已经了解的苏军总的兵力情况,下面我在再谈谈我们这次对苏的作战计划,这次战役代号为“猎熊行动”。战役总目标为,消灭苏联后贝加尔湖军区所属3个集团军,共10个摩步师,3个坦克师,约16万人,和苏联远东军区所辖的3个集团军和1个步兵军,共18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1个空降师20个师,约24万人,其中在贝加尔湖以北还有西伯利亚军区所辖1个摩步师,坦克师2个,约3,6万人;外加上苏联最近从欧洲调来3个师近4万人。还有苏军在亚洲地区的6个空军集团军和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