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豹出击-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志们,在这危急的时刻,我们该怎么办?”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大声的问道“难道向那些中国人投降吗?不!绝不!那不是我们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在我们英勇的苏联红军的词典里找不到向我们敌人投降这个词。”

    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声嘶力竭的喊叫着:“战斗!战斗!战斗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和那些占领我们的领土,烧杀奸淫我们人民的无耻的中国人战斗到底。那样才不愧为俄罗斯爷们,纯俄罗斯爷们!”

    他接着说“虽然我们现在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我们这支游击队才刚刚的组建,大家也来自各个不同的部队。可是我们这些人是俄罗斯民族的精英,伟大的不可战胜的苏联的栋梁,在我们的身上凝聚着俄罗斯民族勇于开拓,富有冒险精神那不朽的灵魂。保卫苏联的每一寸领土是我们每一个**员和每一个苏联红军战士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担负起这个伟大而又光荣的责任来。保卫苏联!保卫远东!

    “现在正是时机,趁中**队立足未稳,”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比比划划的说:“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把我们这支北贝加尔斯克抗华游击队打造成为我们俄罗斯民族插在中国心上的一把锋利的钢刀。我们要在中国人占领的地区内,不断的打击他们的小股军队和那些出卖祖国的叛徒们;煽动中国占领区内苏联各族人民对中国人的民族仇恨,要不断的造成混乱,阻止中国人的政权建设。使中国人的统治一刻也不得安宁。我们要用勇敢的战斗和丰硕的战果,迎接我们伟大的苏联红军的大反击。直到把那些中国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家园。待到那时,我们在座的各位就是苏联的有功之臣,我们的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我们的历史功绩的,是绝对亏待不了我们的”

    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讲的两个嘴丫子直冒白沫,直到最后嘴干舌燥,嘶哑的说:“好了,现在请北贝加尔斯克抗华游击队队长奥廖沙大尉对这次战斗做总的部署。”

    就在奥廖沙真想掏出手枪把这个喋喋不休啰嗦起没完的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政委枪毙的时刻,北贝加尔斯克抗华游击队政委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的讲话终于结束了。

    奥廖沙大尉十分不满的瞪了这个大校政委一眼,说:“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政委已经啰嗦了半大了,我就不多说了。”接着他对下一步的行动做了安排。他说:“中国人现在已到达了离这儿40公里外的下安加尔斯克市了,有可能很快就会前来北贝加尔斯克市。经我和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政委研究决定,在北贝加尔斯克北面距这儿10公里那儿,建立一个预设的伏击阵地,准备给前来占领北贝加尔斯克市的中**队致命的一击,然后我们撤向北贝加尔斯克市西北的丘陵地区。西里胡图西列夫工兵少尉已在5大前带领30多人前往那里为我们建立营地去了。

    我们这次之所以选择了这个地方作为伏击中**队的预设阵地,是因为这里山高林密,公路从两个小山的夹缝中通过,两侧高地也正好适合连级阵地的要求,而且也便于我们完成伏击后,沿着山间的小路,迅速的向新建的营地撤退。

    洛华勒尤斯维斯基中尉,你带领游击1支队负责西面一号高地,珀米图苏维奇中尉你带领游击2支队负责东面2号高地”

    奥廖沙部署完后凶神恶煞杀气腾腾的说:“这是我们组建这支北贝加尔斯克抗华游击队的第一次战斗,我们一定要打好,做到首战必胜。如果谁敢畏敌不前,战场投敌,要坚决执行战场纪律,对于这种人,人人可诛之。”

    奥廖沙部署完后,带着这支由苏军各部队散兵游勇组织的游击队,随即赶赴北贝加尔斯克北面距这10公里处进行预设的伏击阵地的建设,等候中**队的到来。

    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大校和奥廖沙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他们对于游击战的了解只是听说过“游击战”这个名词的水平。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游击战战术体系的博大精深。和中国这个游击战的鼻祖玩游击战,恐怕他们当中国民兵的对手都不合格。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预备1师一直专门干这种剿匪的“小活,零活”的部队,进行伏击与反伏击作战结果会是什么样,那是可想而知的。

    当真正的战斗打响后,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大校和奥廖沙他们发现,游击战完全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原以为凭借自己占有地形上的优势,依靠原始森林对前来接收北贝加尔斯克市的行进在两山之间的中**队车队进行伏击,然后速战速决消灭中国这支没有坦克,没有装甲掩护的中国预备役部队。之后打扫战场,从容撤向新的营地。

    可是没想到这支中**队距离很远就下了车,队行分散,穿梭在森林之间,在空中直升机的调动下,不断的向自己的预设阵地推进,这些预备役军人好像对森林作战极其熟悉。不但没有给中国人造成什么大的杀伤,自己反倒是被打的不知所措。更为可怕的是中**队从自己预设阵地的后面渐渐的摸了上来,把自己包围了起来。

    奥廖沙对中**队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自己搜肠刮肚的想过自己所有的军事知识也找不出对付中**队的办法。奥廖沙这个坦克营营长感到和这些中国人进行森林作战真是太恐怖了然,中国这些身才矮小,身着那些几乎和树皮一样颜色的让人感到眼花的迷彩服,他们象森林中的幽灵,一闪一闪十分敏捷的穿梭在一棵颗大树之间。只见一颗颗手榴弹不断的在自己人的身边爆炸,可没有人看到手榴弹是从哪个地方飞出来的。他们手中拿着的比AK47小一号的自动步枪,从来不进行扫射,总是“哒、哒、哒”的短点射奥廖沙这个游击队队长,最后见大事不妙,只能下令分散突围,这场精心筹划的对中**队的伏击战,变成了被中国人进行围追堵截的逃跑战。

    奥廖沙和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大校带着10多个游击队的战士,边打边向南面的北贝加尔斯克市方向撤退。中国这些预备役的士兵象粘在身上一样与之形影不离,穷追不舍。

    “哒、哒、哒”跟在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大校身边的警卫员斯辛亚维奇,这个脸上长满了青春期粉斑,刚刚向后面扫射一阵子的2等兵象一段木桩一样,重重的倒下,鲜血喷溅在林间的雪地上,象撒落的洁白地毯上红玫瑰的花瓣,格外的醒目,他的身体在雪地上痛苦的抽动着

    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大校已感到了自己走头无路了,他“哈呲。哈呲”的大喘着气,将手中的枪扔在地上,跪在地上高举着双手,大声的喊着:“不要打了!我们投降!不要打”

    “哒、哒、哒、哒、哒、哒”几发7;62毫米的AK47的子弹从后面穿透了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的心脏,脊梁骨和右侧的肺叶。这是北贝加尔斯克抗华游击队队长奥廖沙在执行战场纪律。

    奥廖沙咬牙切齿的骂道“**的,你忽悠大伙走上了这不归之路,这时你想投降了,想的挺美。”

    奥廖沙在游击队的一名苏军狙击手的掩护下,带着自己身边仅剩下的3名战士,脱离了后面如影随形的中国的追兵。

    曹诗书带领2连3排和4排在距离战斗地的3公里处下车,命令3排向左,4排向右以公路为中心组成一个V型向北搜索前进。他自己拿着一只51式半自动狙击步枪,枪声越来越近,预备役的战士们精神集中的搜索着,曹诗书少一只眼睛视野要比正常人窄一些,但有短必有一长来补充上这个差距,曹诗书耳朵十分的灵敏。在远处的枪战声中,他听到了苏联狙击手使用的莫辛…纳甘”1891/30狙击步枪的声音,这使他更加的警觉起来,“咔”他听到了右前方传来了一声极其微弱干枯的树枝在雪下的断裂声。

    人在森林中的视野是极其有限的,在丛林作战中,耳朵有时比眼睛更重要。还有就是自己战友所处的方位。

    根据这微弱的干枯树枝在雪下的断裂声,曹诗书马上判断那里有敌人。走在前面的战友在自己的左前方,走在自己后面的战友在自己的右后方。他停下了脚步,向后面战士做个停止前进准备战斗的手势。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五章 注定要失败的游击战

    曹诗书听到了可疑的声响后,他马上停下了脚步。同时向右后方的战友做个停止前进,准备战斗的手势。自己靠在一棵百年红松的后面,通过51式狙击步枪上的4倍放大率的光学瞄准镜仔细的一寸一寸的搜寻着发出声响的地方,他通过众多纵横交错的树干,在一个只有一寸来宽,2尺多长树的间隙中,他看见了一条灰白略带粉红的皮肤和一只灰黄色的眼睛以及苏军的一窄条棉军帽,他毫不迟疑的扣动了板机,那名苏军应声倒在了身边的树下。

    几乎在子弹射出枪口的瞬间,曹诗书极为敏捷的蹿到了左前方的另一颗大树后面。他之所以要向左边移动,那是因为怕影响后面战友的射界,造成后面战友对自己的误伤。森林作战,任何一点失误都会造成致命的危险,这一经验是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千万不要以为曹诗书一只眼儿,就小瞧了他,就在他从这棵树运动到那棵树这极为短暂的一秒来钟的时间里,他看到了有两名苏军分别向大树后面躲藏的影子。

    曹诗书如此精湛的山地作战的本事和精准的枪法,一方面得益于他具有与生俱来的“战士”的大才,另一方面得益于战场经验和这几年当生产建设兵团作训参谋的丛林作战及狙击技术的专研。

    曹诗书重新转移到另一棵大树后面,在这棵树的后面他可以透过树丛的间隙,清晰的看到60多米外另一名苏军背向自己这个方向暴露出来的少半个左侧的后背。这个傻B苏军还在躲避刚才枪响的那个方向。

    曹诗书把左肩依在自己隐藏的大树的树干上,以增加自己射击的稳定性,悄悄的伸出了51式狙击步枪,迅速的瞄准了那名苏军的少半个左侧的后背,十分平稳的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响,那个苏军象一截树桩一样扑倒在地上。

    他根本就没有去欣赏自己的战果,他一个鱼跃窜到了一堆浓密的灌木丛的后面,接着顺势一滚,来到了一棵大树的下面,他坐在地上,把自己的后背靠在了这棵背向苏军的大树后面,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他把右手食指放在嘴里,用左手捂住嘴轻轻的哈了几口气,用口中的热气暖一下有些冻得不太敏感的食指。

    一个狙击手的食指,要象外科医生的食指一样的敏感。尤其是对面最少也有一个苏军的狙击手,他更是一点也不敢含糊。一定要把自己的“竞技”状态保持在最佳的水平上。否则瞬间就可受伤、毙命。在战场上你死我活就发生在转瞬之间,残酷到不会给对方留下任何一点机会,失败的人永远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哒,哒、哒”曹诗书左前方的战友,打了一个短点射。一个苏军踉踉跄跄的向前冲了三、四米,撞在一颗树上后,倒在地上。

    奥廖沙等4人在狙击手涅伯洛夫上士的掩护下,摆脱了中国的追兵。他们刚刚跑到通往北贝加尔斯克市方向的公路上,就遭到了大上中国直升机的扫射,吓的他们马上又退回了森林。就在他们以为脱离了危险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原苏军第19摩步师的洛华勒尤斯维斯基中尉被中国的狙击手击中了头部,奥廖沙亲眼看见离自己只有3、4米远的洛华勒尤斯维斯基中尉白色的脑组织和鲜血从他的头部喷涌而出。奥廖沙马上原地趴在地上,随后他又看到躲在一个粗大落叶松后面的一名下士被击中了,子弹从这个下士的后背穿过他的左心房,然后从前胸骨穿出,造成贯穿伤致死。

    真是太可怕了!死了两个人,连敌人在哪儿都没有看见,甚至连敌人的射击距离和方向都没有搞清楚。

    就在奥廖沙惊魂未定之时,跟在自己身边的最后一名战友,原坦克2连的189号坦克车长尤瑟夫也被击中了腰部,跌跌撞撞的倒在了自己的身旁,苍白的脸上,流着眼泪,可怜巴巴的对自己说:“营长,救救我,我不想死,你一定要带我回家”

    奥廖沙好像忘记了眼前的危险,他掏出了自己身上唯一的一个急救包,跪在自己这个战友和老乡的身边“哒哒哒”跟在曹诗书右后边的战士,也打了一个短点射,一道血线从奥廖沙左前胸喷涌而出。

    奥廖沙没有感到疼痛,只感到谁在他的背后狠狠的推了一把,一切就都结束了。奥廖沙的灵魂飘回那遥远的远方欧洲

    曹诗书听到自己右后方的战士完成射击后,在向前奔跑时踩在雪地上发出的“嘎吱,嘎吱”的脚步声,“危险!隐蔽”曹诗书大喊着。

    晚了,“嘭”曹诗书听到从公路那边2点钟的方向传来了一声“莫辛…纳甘”1891/30狙击步枪特有的低沉的枪声,跟在自己右后方的战士”啊!“的大叫了一声,被撂倒在地上,子弹击穿了这名战士头套上面的钢盔。

    尽管战友的牺牲让曹诗书感到悲痛欲绝,但他没有动,他知道此时到那个战友的身边,只能为对方增加一个战果。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只是移动了一下自己躲在大树后面的身体,然后快速的把51式狙击步枪伸向2点钟的方向,通过瞄准具镜头搜寻那名杀害自己战友的苏联狙击手。此时他除了仅有的一只眼睛在动外,停止了一切动作,四周静悄悄的,似乎空气都凝固了,他凝神静气地听着

    双方都在以沉寂来掩护自己,以不变应万变,等着对方的失误,以给对方致命的一击。

    涅伯洛夫上士是苏联克格勃乌兰乌德边防局的一名充满想象力的专业的狙击手。他毕业于克格勃边防总局伊尔库茨克狙击学校。在今大的战斗中,他大开杀戒,已经击毙击伤了6名中国士兵,成功的阻击了中国人的追击,掩护游击队队长奥廖沙等人的撤退。随后自己悄悄的跟在奥廖沙他们100米左右的后面。突然他听到了中国人狙击步枪的枪声,他的心感到一震,这是他第二次听到中国这种狙击步枪的声音。这让他不由的想起了发生在乌兰乌德巷战中的那些身手敏捷、枪法精湛的中国绝对专业的狙击手们,他感到有些不寒而栗。在乌兰乌德边防局直属队的22名专业狙击手中仅他一人得以逃生,其余的不是被打死、打伤就是被俘投降了。他不知道今大自己会不会还有这么好的运气,能再一次的逃出中国人布设的大罗地网。

    双方谁也不动,涅伯洛夫上士终于等不起了。深林作战已把他的冬装刮破了无数个口子,寒冷的空气通过这些破洞,无情的掠去他身体有限的热量,加之长时间一动不动的躺在这冰大雪地之中,让他身体不自觉的瑟瑟发抖。后面的枪声慢慢的稀落了下来,但稀落的枪声也在渐渐的向自己这边靠近。他决定不能再和这个中国狙击手对持了,趁自己还有点体力冲出突围,然后再说。他决心已定,为自己设计好了逃跑的线路,之后从皮带上摘下了一颗手榴弹向自己要逃跑的相反的方向扔去,他相信手榴弹爆炸的瞬间肯定会吸引中国那个狙击手的注意力,自己趁机转移,他十分自信,只要是给自己几秒钟的时间,自己就能脱离险境。

    在手榴弹的爆炸声中,涅伯洛夫上士迅速的跃起,向南边的一棵5米远的大树后快速移动,就是这一秒多钟的时间,要了涅伯洛夫的命。

    在曹诗书51式狙击步枪4倍放大率的光学瞄准镜头中,一个黑乎乎运动的物体引起他的注意,“丝,丝,丝”的声音和冒着的青烟,他判断是那个苏联狙击手扔出来的手榴弹。手榴弹爆炸前的3秒钟,他准确的确定了这个自以为聪明的苏联狙击手藏身的位置。

    他把瞄准镜瞄准了涅伯洛夫隐藏的地方的空隙之间。1、2、3,他在心里默默的读秒。动了!那狭窄的空隙间被军绿色填充,曹诗书动作快的离奇,抓住了这零点几秒的机会,扣响了扳机。枪响了,人倒了。随即他迅速的向被自己击倒的苏联狙击手方向移动着。在距30米的一个大树的后面,他用枪对准了自己的这个对手。他清楚的看见涅伯洛夫上士的右腿已被打断,折成了一个很奇怪的角度。“莫辛…纳甘”1891/30狙击步枪被抛到了离涅伯洛夫上士前面3米远的一堆灌木丛中。涅伯洛夫上士紧咬着牙关,艰难的掏出了皮带上挂的另一颗手榴弹。这是一颗和我们后世有着异曲同工的“光荣弹”。

    曹诗书瞄准了涅伯洛夫上士拿着手榴弹的右手臂,可是最后他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枪,还是节省一颗子弹吧。成全这个苏联克格勃狙击手宁死不当俘虏的愿望,让他为他的理想奋斗终身去吧。

    “轰”手榴弹爆炸了,一个不屈的生命终结了。除了曹诗书和另一名战士看到了这个壮烈的场面外,没有人知道,这个苏联英雄是怎么死的,甚至可能被列为战场失踪人员。

    经过5个小时的战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预备役1师21团3营付出了121名伤亡的代价,击毙苏联游击队员106名,击伤135名,俘虏98名。全歼了这支以安德烈沙彼洛夫斯基和奥廖沙为首的自称为北贝加尔斯克抗华游击队的非法恐怖武装。由于没有合法地位,这些俘虏将不享受战俘待遇,等待他们的不是战俘营,而是以严重扰乱贝加尔省社会治安罪,非法携带枪支罪,杀人罪,非法结社罪等被起诉,将根据他们的犯罪事实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将分别被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罪恶极大的将被判处死刑。

    在中国400多万平方公里的“新开发区”内,有近100余支形形色色的所谓抗华游击队这样非法武装。规模小的三五十人,规模最大的也就是1000余人,最短的只坚持10大半个月,坚持最长时间的也就是一年半载。

    很多人都很奇怪,这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苏联军人就连国内刚解放时的“土匪”都不如吗?

    答案是:不如,肯定不如。

    很多人把游击战看的太简单了。以为有几个武装人员,今大袭击这个乡公所,明大伏击那个运输队。那是对于游击战太不了解了,岂不知游击战是以弱胜强最为有效的战术。有着一整套战术战略体系。

    游击,游击,又游,又击。游是走,击是打,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以中国最高首长为代表的中国**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几乎整个过程都处在弱势状态。他们创造性地发展了游击战的一整套理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游击战的基本原则;以袭击为主的进攻,是游击战的基本作战形式;建立革命根据地是游击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并能广泛动员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这是游击战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游击战可以作为某个战略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战略上的集中指挥与战役战斗上的分散指挥相结合,是游击战的指挥原则;游击战因兵力少而突击力弱,很难独立地解决整个战争问题,只有积极创造条件,正规战与游击战紧密配合,才能加快战争胜利。最后把游击战扩张到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大规模运动战。

    苏联的这些残兵败将、散兵游勇想在中国“新区”实施游击战那注定是要失败的。首先是因为苏联不具备进行游击战的基本的战术理论,以致到后世在阿富汗,被阿富汗游击队打的满地找牙,不知所错。

    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其实作战本身就没什么正规不正规之说。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的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游击战,这是和苏联一直主张的,大兵团、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一波次接着一波次不间断进攻,十分僵化的所谓正规战术思想相搏的。苏联人对于中国**的军事思想是不屑一顾的。

    赫鲁晓夫就曾对于苏军要在全军发行MZD的军事著作的做法大发雷霆。对军队的负责人气急败坏的说:“你们要在苏军内部发行MZD的军事著作。这简直荒谬之极!苏军打垮了德军的精锐部队,而MZD他们用了二十到二十五年的时间只是玩弄玩弄梭标和刺刀而已。可是现在你们却在发行MZD的军事著作!这是为了什麽?难道要向中国人学习将来怎麽打仗吗?你们作出这个决定时是怎麽想的?你们的脑袋是叫驴踢了,还是叫门挤了?马上给我停止这项又费钱又浪费时间的蠢事。”最后苏联军方只好把这些已经印好,准备发行全军的MZD的军事著作付之一炬,烧掉了。

    其次,他们在中国“新开发区”没有游击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的“革命根据地”和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参与的基础。随着中国进攻部队滚滚向前的坦克履带,大批的生产建设兵团——这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武装力量和中国各省市、各部委的武装基干民兵以及大批的中国武装移民的进入,在“新区”,中国人员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民族人口数量,极大的震慑和控制了俄罗斯民族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远东在沙皇时期几乎没有什么人,是流放革命者和罪犯的地方。苏联成立后,那些革命者和罪犯早就在革命胜利后返回了欧洲。

    列宁和斯大林时代为了加强对远东的控制,对远东地区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移民,把在欧洲很多苏联的少数民族整体向远东移民,把苏联欧洲的地方腾出来给俄罗斯。这些被赶出自己家园的苏联少数民族很难从心里对列宁和斯大林统治的苏联有什么好感。车臣就是1944年,被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当时有38.7万的车臣人,几乎是整个车臣民族的全部强行迁出家园,驱逐到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并撤消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现在中国的到来,这些饱受苏联俄罗斯民族欺辱的少数民族,纷纷的倒向中国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所以苏联要想在中国控制区进行“敌后游击战”,他们失去了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参与这个基础,怎么可能进行具有人民战争性质的游击战争呢。这就是这些苏联游击队注定失败的根本的原因。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六章 宏思巨构

    提前把中华民族最凶恶的敌人——苏联解体,把它割碎成多个小块。但又不能影响整个国际**运动的存在与发展。别象后世那样,带头把社会主义阵营整黄了,使美国一家独大,使这个世界失去了平衡。

    只有把最终解体了苏联使之丧失一个能和中国进行抗衡的力量,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中国这个几百年来的恶邻,才能使中国“占领开发的广大的远东地区”,不被苏联再夺回去。使之广袤的远东地区,真正的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的万代江山。

    这是不是可能呢?

    在对苏战争前,以邓峰为首的远东特工委就认真的考虑分析过这个问题,赫鲁晓夫为了夺取苏联的最高权利,他以苏联人民救世主的面貌,发动了所谓对于斯大林大清洗运动错误的批判,把斯大林掀下“神坛”打翻在地。并把斯大林以及斯大林发动的大清洗运动最大限度的妖魔化。虽然迎得了当时一些所谓“受迫害的人”的好感。但这一运动从根本上也动摇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根基。苏联国家内部和东欧各国在斯大林时代已经定型的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被赫鲁晓夫随着反斯大林运动推翻了。

    反斯大林运动使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丧失了信仰,造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东欧乃至苏联本身的动荡征兆越益明显。彻底否定斯大林,也使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严重的裂痕,东欧的事态发展更是超出赫鲁晓夫的想象和控制的范围。以致赫鲁晓夫后来也不得不为了缓解由于对斯大林的否定,而造成的国内外的动荡局面。他公开称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革命家,对于斯大林正确的东西我们还要坚持等等。苏共中央主席团也发表决议,强调:批判斯大林的错误不应导致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否定党的领导。要求维持和加强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的统一。但已经形成的裂痕能就这样的被弥补上吗?

    不能否认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从1928—1937年,仅用了十年时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就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但同时也应看到,片面强调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第一,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由于忽视了农轻重之间的协调发展,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滞后,这使得重工业超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受到制约。第二,由于重工业的发展建立在对农业和轻工业的剥夺基础上,农业和轻工业积累太少,使群众的生活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农业更是一团糟,在有苏联粮仓之称的乌克兰甚至出现过饥民人吃人的现象。

    苏联国内的民族矛盾也层出不穷。由于沙皇时期长期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殖民政策,在非俄罗斯民族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虽然俄国十月革命后,一度承认各民族有自决权,使民族矛盾得到了一些缓解,但苏联仍采取对外扩张主义的政策,从1919年至1944年,先后吞并了独立的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乌克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图瓦等国家和地区,并通过对外侵略和武力威胁兼并了包括罗马尼亚人、芬兰人等民族的大片土地。并在整个苏联推行俄罗斯化政策,民族主义被视为苏维埃和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而受到严厉的打压,各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精英多被处决,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民族意识遭到摧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情况就变得越来越严重了,面对德**队突然入侵,苏联在战争初期一泻千里,伤亡惨重,一败涂地。在这个时候,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种十分缺德的少数民族政策,他们的意识形态让他们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在俄罗斯土地上的少数民族,有朝一日很可能成为德国法西斯的第五纵队。

    所谓德国法西斯的第五纵队,就是可能成为潜在的,未来反对苏联的敌人。因此苏联采取了一种把这些苏联的少数民族,从他们的原居住地迁移出去,迁移到一个特殊的保护区里边去,便于苏联当局进行控制。他们就是凭着这种想象就把苏联境内的这些有可能在德国人入侵的时候,成为俄罗斯的敌人的波兰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印古什人、远东朝鲜人等少数民族采取预防措施,实行了残酷的种族清洗和种族迁移。把他们监禁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