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医-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的是。”老太君也点头。

    谁知道老太君话音方落,门就被推开,手中端着一盖盅补品的白希暮快步进了屋,将托盘放下后,端正的跪下道:“祖母,孙儿觉得此事不妥。”

    “兔崽子,谁让你闯进来的!你才刚在外头偷听到什么了!下人们也都是死人不成,三少爷来了都不知道通传吗!”

    白永春大发雷霆,门外的婢女们都吓的一声不敢吭。

    白希暮道:“父亲息怒,是儿子让他们不要出声的,儿子听到了不少,如今的情况,咱们家再多做什么都是不妥当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二皇子在在宫里跟皇上说了什么。这会儿主动上报这种事情,只能在皇上的眼前心里增添咱们负面的影响,皇上日理万机,哪里有心情理顺咱们这种人家的家务事啊。所以父亲,这折子千万不能上,不能在触怒皇上了!”

    老太君拉着白希暮起来,笑着拍拍他的手道:“傻孩子,你想的太复杂了,皇上对勋贵家的家务事是不在意的,不过正因为不在意,咱们才会没事啊,你就放心的等着做世子吧。”

    “祖母,这么做真的不妥。就算不考虑刚才我说的那些,一旦这件事请传播开来,京都城里还有谁不知道咱们家的事?咱们家已经是在风口浪尖了。毕竟父亲的事情不是秘密,如今再闹出个要换世子,背后的唾沫喷出来都能将咱们淹死啊,咱们白家好歹还要继续在京都城的勋贵圈子里立足,遇到事情不平息舆论也就罢了,哪里还有道理给自己增加舆论的?!”

    “你懂个屁!”白永春狠狠地一巴掌抽打在白希暮的额头上,直打的白希暮脑袋嗡嗡作响:“你朝堂的大门都没进过,还敢在这里跟老子讲这些,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会想不到这些?老太君说的都是道理,你听着就是了,还没跟你算在外头偷听的账呢,你跑这里来插什么嘴。”

    白希暮好容易才爬起来重新跪端正了,忍着脑子里嗡嗡做响的混沌,道:“孙儿说的也是为了家里好,更是肺腑之言,还请父亲和老太君好生想一想。我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老太君看不得孙子挨揍,哪里有老子抬手就打儿子的,忙拉着白希暮让他起来。

    白希暮站起身,道:“老太君,您就听孙子一眼,如今这件事最好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现在不论说什么都是越描越黑啊。”

    见白希暮这样为了家里着想,老太君自然是喜欢的,只是她并不认同他的想法,便道:“好了,我知道了。这件事你就不要再插手了,自然有我们这些大人来做主,你呀,就只等着做世子吧。”

    世子?

    白希暮抿了抿唇,也只有这一句话能让他的心里震动一下。二哥是娘生的,他也是娘生的,都是嫡子,只是因为年纪小,他就只能是三少爷,而二哥却是世子爷。这样大的差距,多年来也不是没有过抱怨的,更不是不想做世子的。可是。在白希云被强行撵走之后,他哪里能继续心安理得的做什么世子?

    他的心到底还是不安的。

    “老太君,不要再提做什么世子的话了。我也不想做什么世子,更不想父亲因为这件事情而彻底惹怒了天家。今日的事情,父亲和母亲做的都不地道,好端端的突然撵走人家,还不许人家带走家当,连一条布丝儿都不给带走,这叫什么道理?二嫂的嫁妆也是在老太君和母亲的手里扣着,照例说那嫁妆都是该给二嫂和二哥以后子女的,既然你们不允许他们留在家里,硬要人家走,好歹也将给他们子女的东西给带走,嫁妆也要还给二嫂吧?如今你们也不说还给人家,现在只说要让我做世子,这样得来的爵位叫我如何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

    白希暮的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然而并未得到家人的赞同。

    白永春扬起巴掌就要打,却被张氏抢先了一步,一把推搡在白希暮的肩膀:“我们做的不地道?难道我们不是为了这个家里好?你人品高洁,你不贪图爵位,感情是叫你爹娘枉做小人了?还敢说齐妙的嫁妆?你以为齐家的嫁妆很丰厚吗?那苗氏可是个后娘,一对破花瓶都敢放成一箱当做一台嫁妆了!我们家迎娶媳妇的聘礼可要多得多,难道我不能放进库房里补上迎娶时候的亏空?就你伟大,就你做事地道,你倒是别吃家里一粒米啊!”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夜半

    白希暮被张氏说的张口结舌,“娘,您这么说是不对的,当日买二嫂进门时到底怎么一回事,您和父亲还不清楚吗,当日二哥半条腿都埋进棺材了,二嫂进门就是冲喜来的,这亲事也是爹好容易才说来的,原本就对不住人家姑娘,难道假装上咱们还能挑拣吗?况且人家就算只陪嫁了一个铜钱,依着规矩也是该给二哥二嫂家的孩子留下,您是做婆婆的,不给儿媳妇撑腰,还要克扣下来,又不许人家带走一针一线,这简直是,简直是有辱斯文!”

    人说子不言父过,可白希暮真真是这两日被家里的不平现状给惹急了。他不能说自己的学问有多好。可好歹也算是读了圣贤书的,难道人在利益面前,连最基本的礼义廉耻都不要了?

    “我有辱斯文?”张氏怒极的使劲在白希暮身上掐了好几把:“好,你是斯文人,你如今也瞧不起你父母了?这些年来家里铺子收入本来有限,给你大哥二哥成了婚,后头还有你的大事,还有你妹妹们出阁的事,哪一项少了银子?我若是不这么敛财,你们都喝西北风去了,还有心情在这里高声阔论什么品性。我看你今日一整天里就在跟我唱反调,你是不是被那个狐媚子给下了**药了!”

    “娘,您……”

    “住口!”白永春可不似张氏对孩子那般温柔,提起白希暮的领子就往外头走:“你如今瞧不起爹娘,是不是连咱们白家的祖宗规矩都瞧不起了?我看你这小子,就该好好的关起来反省反省!”

    “爹,这件事原本就不该这么对二哥,您已经这么做了,就该想法子补救,现在不想补救,反而还招惹麻烦,这绝对是败家的路子啊!”白希暮年轻力壮的,未必不能挣脱白永春的大掌。可是做为儿子,他只敢动口不敢动手。

    白永春气的反手就是一巴掌,抽的白希暮头发都散了,就那么披头散发的被拉扯出了院子,丢给粗壮的仆妇道:“去,将人给我关进祠堂,没有我的吩咐不许放出来!你就在祠堂里对着祖宗,好生给我反省!”

    婆子们自然不敢真的对白希暮无礼,就两边扶着他的手臂。白希暮看着站在台阶上负手而立胸口起伏气哄哄的父亲,在想着刚才母亲尖锐的责骂,原本劝解的心这一刻也一下子没有了。

    罢了,他何必要白费唇舌。

    他既然不能改变什么,费那么大的力气又有什么用。

    白希暮停止了挣扎,也不在想着费力去劝说。反正他已经提醒过了,问心无愧也就是了。去祠堂里更好,关起来清静,免得在听外头这些纷扰!

    白希暮不再犹豫,随着仆婢转身就走。

    白永春则是冷哼了一声,还不忘了高声道:“小兔崽子,你给老子好好反省!否则而不放你出来!”

    白希暮走的更快了。他怕自己说出更不好听的来。

    白永春得意洋洋的回了屋里,笑着一摆手道:“娘,我关了那小子的禁闭,您就别生气了,回头等他冷静冷静我去与他说,这请皇上重新册封世子的事还是要做的。”

    老太君疲惫的点点头,“是啊,孩子不懂事,咱们做长辈的不能不管。”回眸瞪着张氏:“你那个爆碳脾气能不能改改,对着自己儿子大呼小叫的,没个做长辈的样子。”

    张氏被说的一窒,心里嘲讽:今日对儿子大呼小叫的可不只是她一个。

    看着她的眼神,老太君就明白了,当即气不打一处来,压着怒气道:“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赶快哦回去商量怎么写折子给皇上陈情吧,尽早传上去 ,也免得中途生出事端来。”

    “是。”白永春与张氏齐齐的给老太君行礼。二人一同离开了锦绣园。

    去往金香园的路上,张氏原本满脑子里寻词儿,想夸赞白永春几句。谁知道白永春淡淡的一句:“你对我娘以后客气点。”就将张氏想说的好话都刺激的消失不见。

    张氏冷淡的“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白永春一看张氏那拉长了的脸,就觉得真真无趣,同样是娶媳妇,看看人家别人家的老婆,一个个温柔懂事,偏偏自己娶了个不解风情的死木头。

    白永春再不愿意看张氏一眼,想到外头宅子里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就道:“我出去了。你在家里看着老三吧。”

    白永春转身就走。

    张氏追了两步,“你去哪里?齐家的事情你不是都已经帮过忙了吗?”

    白永春听的心里咯噔一跳,暗想这婆娘莫不是从什么地方听到了什么,就虎着脸是狠狠的道:“男人家外面的事,女人不要随便问,三从四德不懂吗!”

    三从四德!今日她不过说了那老鬼一句而已,就有这么多人来指责她,老太君跟她将三从四德,所以抡圆了巴掌就打,抬起腿来就踹,白永春也跟她讲三从四德,所以被欺负了她也不能吭声,丈夫出去寻花觅柳她也不能说个不字!

    张氏咬牙切齿,想与白永春吵,又觉得吵闹有什么用,少不得又引得他说什么“三从四德”的话来戳自己的心窝子,这世界就是对女子太不公平,要求女子那么多,却对男子没有约束,她敢肯定,白永春大晚上的要出去绝对没有好事,也不怕遇上巡城的将他抓了去!

    张氏道:“侯爷要去就去吧,想必外面也有人伺候侯爷安寝,我回去就直接歇着了,侯爷请便吧。”说罢冷淡的转身就往金香园去了。

    白永春原本在心里做好了跟张氏大吵一架的心里准备,谁知道今天张氏竟然学乖了,没有与他吵。他心里满意的很,也懒得在跟个半老徐娘多言,转回身脚步轻松哼着小曲往外去了。

    张氏回了金香园,不过稍作片刻,就开始担心祠堂里的白希暮。祠堂里阴风阵阵的,现在秋日里,白希暮还不知要怎么遭罪。

    可是转念一想,今日自己在白希暮的口中竟然那么不堪,她就觉得白希暮那种不知好歹的年轻人,还是应该好好让他吃点苦头,也好将他身上没必要的骄傲和正义都摩掉,免得一开口就是自己多伟大,别人多龌龊。她这个做娘的难道为儿子做的还不够?不将那个鸠占鹊巢的家伙赶走,她自己的孩子怎么得到应该得到的家产?难道眼看着白希云那个混账占便宜吗?

    张氏越想越是觉得今天的决策太对了。想了想,又坐起身来吩咐李嬷嬷:“掌灯,再将齐氏的妆奁拿来我看。”

    李嬷嬷正在外间上夜,闻言急忙的披了一件袄子,就去捧着齐妙的妆奁过来,还将灯也拿来了几盏。

    张氏眉开眼笑的盘膝坐在床上,再度打开了妆奁,里头分门别类的放着各种饰品,样子精致小巧的丁香,耳坠子,戒子,还有成套的玉石花头簪子,宝石钗,至于那些瓶瓶罐罐香粉口脂,用了一半的这些东西,虽然都是好的,但却是齐妙用剩下的,张氏才不稀罕呢,随手就拿出来让李嬷嬷去赏给别人。

    在里头又翻找了一遍,道:“真是奇了怪了,怎么就没找到她用的那种香露。”

    “夫人说的什么香露?”里李嬷嬷凑趣的问。

    张氏道:“你难道没闻到齐氏身上总有一股子说不出的清香吗,好像是几种花的香味,却又不是那么浓郁的冲鼻子,挺好闻的。”

    李嬷嬷笑着道:“夫人,说不定世子夫人是自己配置的香露呢,人家是学医的,这些驻颜养颜的东西,少不得自己要配置。”

    “什么世子夫人?!哪里还有世子?”张氏眼睛瞪圆。

    李嬷嬷连忙赔笑:“是奴婢的口误了。我是说二少夫人。”

    有妆奁在手,张氏手中把玩着一个精致的蝴蝶领扣,笑吟吟的道:“你说的也是,回头要是有机会能问来就好了。那个狐媚子自己生的一副狐狸精的魅惑模样,又精通歧黄之术,保不齐还有什么办法养颜呢。”

    李嬷嬷笑着称是,心里却在腹诽,都将人赶走了,连嫁妆带着妆奁的都给霸占了,还想问人家怎么养颜?人家脑子进水才会告诉你吧!

    张氏将战利品把玩了一番,这才安心的睡下了。

    与此同时,白永春则是来到了距离侯府只有一条街相隔的榴花巷,走到了巷子的尽头,敲开了门。

    应门的老嬷嬷一看是白永春来了,面露难色:“侯爷,我们夫人已经歇下了。”

    “无妨的,我不过是来坐坐,也不耽搁她休息。”白永春牵着马就往里闯,将缰绳丢给老嬷嬷,绕过影壁就进了院子,还故意大声的问:“你们夫人今日饭菜进的香不香?可有再哭泣了?”

    老嬷嬷是个见多识广的,一看白永春这样就明白了意思,想着既然侯爷安排了自己来,可不能坏了人家的事,就也大声道:“夫人用的还好,还说多谢侯爷的关心呢。”

    话音方落,就见正屋的等忽然亮了,窗纱上映出了一个凹凸有致的美人侧身来,“来人可是侯爷?”

第二百三十七章勾搭

    白永春闻声心下一喜,连忙躬身一揖:“正是在下。”

    窗棂纸上就看得见美人走开,依稀可见影子是在穿衣。不多时候正门推开,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深夜寒冷,还请侯爷到厅中说话吧。”

    “多谢夫人了。”白永春一笑,大步上前,在经过斜倚着门框的苗氏身边时,还禁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好香!

    苗氏看了看外头安静的院落,便转回身进了屋,还随手关了门。

    白永春这时候已经端坐在首位,仔细的接着灯光打量苗氏。

    经过一个月的折磨,苗氏消瘦了很多,可是正因为瘦了,身段就越发显得年轻,该挺的地方挺,该翘的地方翘,且此时她因为刚刚从床上爬起来,长发还披散着,脑后只随便的用簪子斜歪着挽起了一半头发,黑发就如同黑色的锦缎,蜿蜒在她修长白皙皱纹初生的颈畔,滑向了丰满的胸前,身上淡淡的蜜合色袄子在橘红色的灯光下,显的人温润如玉,格外的年轻漂亮。

    白永春就吞了口口水。喉结上下滚动,吞咽的声音大的白永春怀疑苗氏已经听见了。

    白永春打量苗氏时,苗氏也在不经意似的打量白永春。

    他看起来并不像四十多的人,五官称得上俊朗,身材也并未中年发福走样,除了他看女人时眼神太过热烈,容貌身份和地位都很完美。

    苗氏被白永春那热烈的眼神看的身子有些发软,不免垂下了眼眸。此时的苗氏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初见齐将军时,齐将军就是这样恨不能将眼珠子都挂在她的身上了,还得她脸上发红身上发热,情不自禁的对那眼神的主人产生了好感。

    苗氏的脸颊发热,却也不能忘记了待客之道,忙亲自端了一盏茶来轻轻放在白永春手边的案几之上。

    “侯爷,请吃茶。”

    苗氏接近跟前,她身上那种女人特有的幽香加上脂粉香就更加清晰了,白永春情不自禁的深吸了一口气,就要去端茶碗,谁知大手却握住了一个温软的所在。低头一看,自己竟然握住了苗氏几打算撤去的右手。

    白永春忙烫手似的缩回手,连忙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我无心唐突,只是一时不留神,真的对不住。”

    苗氏握着双手,脸上已经烧的通红,双手放在丰满的胸前垂着头摇头。觉得白永春那手忙脚乱的模样傻乎乎的,却又叫人心里发暖。

    苗氏这些年来与齐将军的日子并不如意,齐将军不是什么大官,家境又不宽裕,原本又有正妻。这些她都一点点的忍耐了,谁知道齐将军看起来威武雄壮是个铁血男儿,实际上子嗣单薄并非是因为他的妻子不争气,而是齐将军本身有些问题。否则,以齐将军的大男子主义,是不会做到不纳妾的。他不纳妾,是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个余力去应付妾室。就只苗氏一个正妻,二人相处的时间都有限。齐将军和她在一处时,只要是不行,就会变得十分狂躁,动辄就会拂袖而去。

    这一个月来,苗氏受尽了齐将军的虐待,身上被打出好几条痕迹,人也消瘦许多。如今她被齐将军休弃,已经是无家可归,然而面前这个人,却给了她一个容身之处。

    苗氏沉睡依旧的少女心,都快被这种陌生而来的感觉唤醒了。

    “侯爷。您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贵干?”苗氏终于还是主动的开口,毕竟是自己有求于人寄人篱下。

    白永春这才回过神来,脸上通红的道:“哦,不不,我只是,只是今日家中发生一些事,心里郁闷的慌,出来走走,不留神就走到了你这里……你,该不会怪我吧。”

    “当然不会,此处是侯爷的宅子,您自然是想几时来都使得的。妾身……要不妾身这就去厨下预备一些拿手的小菜,温一壶酒来?”

    白永春连忙摇头:“不必了,哦,我是说,这样的事怎能劳动齐夫人,你的一双玉手可不是做这种家事的。”

    苗氏心头一跳,垂眸道:“妾身现在已经不是齐夫人了。妾身只是被休弃的弃妇。”自怨自艾的情绪被她压下,苗氏柔柔一笑,道:“将军若不嫌弃,妾身这就去预备,原本厨房里的事就该是有女人来做。”随后不等白永春回答,苗氏就去披了一件外袍,快步往外去。可走到门口时候,又忍不住放缓脚步回头看来,温柔一笑道:“请侯爷稍后。”

    白永春连忙傻乎乎的点头。

    等美人走远了,他这才兴奋的摩拳擦掌。

    他这次悄悄地安置了苗氏,也算是英雄救美了一次。这苗氏看来是个温柔风流的女子,或许已经对他有了意思?无论如何,他也要将这女人拿下,青涩的小果子就算再好看,也不会有如此成熟的蜜桃甜吧?

    白永春想着,就禁不住笑起来。

    夜还长着呢,今夜不行,还有明夜,总能拿下的!

    正当白永春做着能与苗氏**一度的美梦时,白家祠堂里白希暮正冷的发抖,外头夜晚阴风阵阵,吹的祠堂窗棂上挂着的铜铃铛叮铃铃作响,烛火被吹灭,纸灯笼也被吹的一闪一闪的,白希暮此事很后悔才刚来的时候他没有多穿一点。

    身边的下人也没有跟着,大约以为他是留在金香园了吧?毕竟那是他父母的院子,留下孩子住在厢房也是常有的事。

    谁也不会想到,他这个三少爷,美其名曰的下一任安陆侯世子,竟然会被丢进祠堂来受冻。看门的婆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连一床被子也没给他送。

    安陆侯世子。

    这个称号好听啊。代表着一种身份地位。虽然他们侯府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可是早些年祖宗们的从龙之功可不是假的。这个荣耀,白家的子孙担当的气。

    只是白希暮现在想破脑袋瓜子想不出,为何苗氏和白永春,会这般讨厌白希云。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白希云的身子不好,不看继承大用吗?

    白希云性子冷淡,对家里人不冷不热的也不是一天了。生了病的人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间,思想悲观,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思想扭曲,或许是白希云对待他人漠不关心的态度惹怒了白永春和张氏?

    不,或许这不是全部原因,最大的诱因是齐妙!

    白希云知道,白永春对齐妙有意思。那么在张氏的眼中,齐妙就是情敌,而白希云一直护着齐妙,不肯让她吃一丁点的亏。

    加之齐妙的针法伶俐,迫害的白永春残疾之下连官职都丢了。

    这的确是招人恨的。

    可是私下里,白希暮却觉得齐妙做的不过分。 就连他都看不惯父亲整日里只想着女人的样子,更何况是齐妙这个被骚扰的当事者?

    白希暮胡思乱想着,就那么抱膝靠着柱子迷迷糊糊的打瞌睡,几时睡着的也不知道。

    次日清早,白希澜和白希汐才知道白希暮被关进祠堂的消息。姐妹两个原本想着凑分子给白希云送去的事,如今白希暮被关起来,他们两个自然送不成银子,是就开始去缠着张氏求情。

    张氏心里却才猜测白永春昨天晚上歇在哪里,对于两个女儿的纠缠十分心烦,挥手撵了两人走。

    好在,白永春还记得正经事。赶着回来写了奏折,命人送了过去,待到白永春与张氏去锦绣园给老太君回禀奏折已经送上时,老太君才想起白希暮还关在祠堂。

    白永春叉着腰说:“这孽障一夜说不定也想明白了,此时深秋不比夏日,还是放他出来吧。若是染了风寒反倒不好。”

    张氏也才刚想起儿子来,忙顺坡下驴。

    待到了祠堂时,却发现白希暮已经感冒了风寒,正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还发着高烧。

    这一下就吓坏了张氏和老太君,心肝肉的叫着将人抬去了外院居住的院子,白永春一叠声的叫请大夫。

    家里这般手忙脚乱的时候,远在京郊的田庄里,齐妙和白希云也刚更衣妥当准备出门。

    二皇子笑着道:“你们住在这里,清静归清静,就是以后要入宫或者串门什么的不方便。我听母妃说,父皇打算赐我府邸,不如到时候你们就搬去我府里住吧?”

    白希云笑着摇摇头,自行理了理腰间的带子,齐妙立即为他挂上了香袋,嘱咐道:“香袋里是给你预备的药丸,若是不舒服了就可以吃一颗。”

    “知道了。”白希云笑着握了握齐妙的手。

    他们身上的衣裳都是才刚置办的,原本的那些都没带出来。虽然与平日入宫穿的那些相比较有些过于朴素,不过也并不难看,还比较符合他们现在的情况。

    白希云笑着道:“我跟着去给万贵妃请个安,不会耽搁你给贵妃娘娘诊脉吧?”

    “不会的。”齐妙也笑,接过玉莲送上来的鹅黄色披风披上,就要提起药箱。

    白希云嫌他一步提了起来,笑道:“走吧。”

    二皇子也笑,将折扇往系在腰带上的扇袋子里一塞,就站起身来道:“走吧,想来母妃也等急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御状

    永寿宫与往日无异,齐妙与白希云跟随在二皇子身后绕过影壁,踏着打扫整洁的青石砖地面缓步走向正殿,上了丹墀,却见皇上身边的苏公公正在门口与落霞说话。

    见了二皇子来,苏公公与落霞和一众宫女一同行礼。

    齐妙与白希云也给苏公公和落霞行了礼。

    “奴婢正说到世子夫人呢,世子夫人就来了。”苏公公笑着道:“才刚皇上还说,今儿个想吃世子夫人预备的药膳,还有你做的那个芥末鸭掌。”

    齐妙莞尔一笑道:“看来皇上是看准了今日特地过来的。”

    众人都是笑。

    殿内便传来皇帝低沉含笑的声音:“瞧瞧这丫头,被你宠的连朕的玩笑都敢开了。”

    一身绚紫色道袍的皇帝负手缓步而出,龙行虎步很是威严,但是面上的笑意却将那严厉给冲淡了。一旁身着浅藕色束腰襦裙的万贵妃臂弯上挽着豆绿色的轻纱披帛,雍容华贵又不失典雅灵动,有一种忧郁高洁之美,就像是芙蕖仙子一般。二人站在一处,在金碧辉煌的宫殿衬托之下,当真是一副极美的画面。

    众人齐齐跪倒行大礼,山呼万岁,又给万贵妃问安。

    “都平身吧。”皇帝随意抬手,笑着道:“白希云来的正好,朕今日正巧得了闲,正想找你杀一盘呢,你上一次可是留给朕一个破不开的残局,害的朕都睡不好觉。”

    白希云微笑着拱手道:“皇上玩笑了,那可称不上是个残局,不过换一个角度就看得清楚。”

    “哦?你快过来,跟朕说道说道。”皇帝竟一把挽着白希云的手,拉着他就往殿内而去,亲昵的就想对待子侄。

    齐妙垂着头不敢泄露丝毫情绪。

    二皇子却并不在意,笑着道:“母妃,让世子夫人给您瞧瞧脉象吧。”

    万贵妃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转身如殿。

    齐妙与二皇子随后,齐妙便苦笑着道:“殿下往后可不好再叫我世子夫人了。”

    “怎么?”

    “我是世子夫人的前提是我夫婿世子,如今我们两人都被逐出家门您也是知道的,公爹说,要将我夫婿宗牒除名,连姓白都不许了,何谈世子,又何谈世子夫人?”齐妙语气怅然苦涩,垂首叹息。

    她说的话并不避开人,因为她知道这件事情也瞒不住任何人,二皇子会告诉万贵妃,皇帝在东厂的幡子也会回禀城中朝臣之事,就是他们谁都没说,她也相信今日不知,明日他们也必然知晓。

    正在侧殿坐着摆棋的皇帝与白希云手上就都是一顿。

    皇帝问:“真的?你老子要将你除名?”

    白希云蒼白俊秀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点了下头。

    皇帝看着他这幅模样,心里却不知为何觉得好生不舍。他若是趁面圣的机会诉苦或者告状,皇帝或许还会觉得心里好受一点,可这孩子明明有机会说明,却不开口。还要他家那古灵精怪的小媳妇开口去说。

    皇帝便道:“齐氏,你过来。”

    齐妙刚刚打开药箱拿出脉枕放在几上,就听见皇帝的声音。抬眸看向万贵妃,万贵妃就对着她点了下头。

    眼神交汇之时,齐妙感受到了万贵妃的安抚之意。

    可是外人瞧着万贵妃还是平日那般冷淡。

    二皇子有些担心齐妙,就跟随在齐妙的身后到了皇帝与白希云下棋的侧殿。

    “皇上。”齐妙行礼。

    皇帝手里拿着个炮,也不落字,就那么把玩着,道:“你说说,怎么就将你们撵出来了?你们若是做的错了,朕可是要罚你们的,若是差不多的,朕就去帮你们跟安陆侯说个情,总归让你们回家就是了。”

    齐妙听的心里一暖。

    面前这人虽然是这个封建王朝最有能力呼风唤雨的人,可也是白希云的亲爹啊。她一直相信血脉亲情之间那些莫名的情感呼应,否则皇帝不会对白希云这么特别。

    齐妙就看了看白希云。

    她虽然想说,却不知道尺度,怕惹了皇帝动气。而且也不知白希云的意思。

    白希云站起身来,行礼道:“皇上,臣必然是犯了错才惹得家父不快,有句话说的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的不亡。若是臣的父亲哪一日说是想收回赐给臣的生命,臣也绝不会犹豫的。是以这件事家父无错,请皇上就不要过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