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步步倾城:噬心皇后-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之后轻贱自己所得的结果,更好些。

    至于能让皇上收回成命,再复太子之位,其实也不比他们现在动手更有可能。

    儿子说得没错,若要动手,便只能赶早儿,出其不意。

    听得皇后的话,庸王也是颇有感触。恍惚间,他好像还是曾经绕在母亲膝下的孩童。他说了什么很乖巧懂事儿的话,母亲欣慰地抚摸着他的头,笑道:“我儿长大啦……”

    可一样的话,语气不同,心境便也完全不同了。

    “母后……”庸王的声音未免有些沉重,“打小儿,母后便教导儿臣,凡事前想一步后想一步,才能去做。儿臣刚才说的,是往后想的那一步,前头儿,儿臣自然也想得清楚……”

    庸王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外祖父会以讨伐皇家败类、以正皇家声名为名,出兵围剿蒙山行宫,若事败了,儿臣便将自己推得干干净净,说这是外祖父擅自做主,儿臣并未让他为儿臣出头。那些周家亲信,听的自然是外祖父的命令;而那些被我们抓住把柄的将领呢?一家老小都被儿臣控制着,岂敢咬儿臣?”

    庸王极力想让皇后放心,可又并不敢保证什么。毕竟,他自己心里都没底儿。只能在说完了自己的打算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母后放心。”

    皇后揉了揉额头,叹了一声儿,没再说什么。

    庸王也不再说之后的事儿,而是道:“母后,且说蒙山秋猎一事,儿臣还需要母后从中周旋。”

    皇后的愁容,更重了些。

    原本每月初一十五,皇上应该到坤宁宫来就寝。但是自从麟儿被废之后,皇上已经有好几次没过来了。就在昨儿,还以身子不舒服为由,在御书房里歇下了。

    每次见皇上,她已经很小心地不提麟儿的事儿,可皇上还是不愿意见她。

    皇后细想了片刻,道:“麟儿,这事儿,母后反而不应该插手。若是母后去向你父皇求情,你父皇反而觉得咱们母子二人有所企图。我看既然你父皇已经表露出了不将你刨除之意,咱们这边,越是安静,他反而越能带上咱们……”

    皇后叹了一声儿:“不瞒你说,你父皇已经好几次都没到坤宁宫来了,就在昨儿,还躲在御书房没来。若是母后这时候去说,反而会坏了事。”

    庸王心内不悦,脸色也已经冷了下来。但却是静着,没有说什么。

    心想自己也真是傻,刚刚居然还一心为母后着想,想要让她放心。可母后这边呢?却是一心只顾着她自己的宠辱,不肯帮忙。同样都是后宫里的女人,皇贵妃就能为自己的儿女百般谋福,到底把凝儿留在了宫里,到底把老三送到了那准太子的位子上。可自己的母后呢?除了牵扯着母家给他添乱之外,还会做什么?

    但毕竟大事当前,今日一别之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见呢。庸王不想在这时候和母后弄得不快。只是在沉默了半晌之后,起身道:“既然如此,儿臣便不叨扰了。母后好生歇息,养着好身子才是要紧。”

    虽然他说得是关切的话,但皇后却还是从中听出了不满。麟儿的意思是,她只管顾着自己就行了,不必管他的死活。是在责怪她自私呢。

    但她已无力解释什么。只能叹了一声儿,摆摆手,道:“好,你退下吧。”

    庸王转身离去,一点儿留恋也无。

    “麟儿……”看着他走到门口儿,皇后还是叫住了他。

    庸王有些不耐烦地回过身来,问道:“母后还有什么吩咐?”

    皇后的手悬在半空中,看着他……半晌,轻轻一挥手:“没什么吩咐,你退下吧……”

    庸王一点头,转身推开了房门,便头也不回地阔步出去了。

    “麟……”皇后的一声唤还没出口,房门便已经重重关上。

    不免又是一声儿重重长叹……

    她还想说,让他小心一些。

    可是她的儿,并不给她这个关切的机会。

    他是在怪她没用么?

    的确如此,和沈瑶敏比起来,她的确没用。

    “咳咳……”一时悲痛上涌,猛地喉咙一紧,一阵猛烈的咳嗽。

    琉璃忙进了屋,轻轻给皇后抚着后背,不敢吱声儿。

    半晌,等皇后这一阵咳嗽过去了,方低声劝道:“娘娘,还是找太医来瞧瞧吧?”

    皇后皱眉……思忖半晌,一摆手,道:“去吧,去叫白太医来。”

    抬手之时,那帕子上的一块儿鲜红便显露出来。

    “娘娘!”看了帕子上的血滴,吓得琉璃惊呼一声儿。

    皇后也是愣了下。因着心里有事儿,先前她自己并未察觉。如今看得这样真切,岂能不心惊?但也只是一瞬而已。随即,心里的那一抹担忧,反而放下了。

    其实原本还是有些犹豫,觉的这时候叫太医来,未免会让皇上觉得她是故意惹他注意。觉得还是继续忍着,等事情有个结果再说。若是麟儿事成,自然有她的福气享。若是麟儿事败,自己养一个再好的身子,又有什么用呢?

    原本正要让琉璃等一会儿再去,可现在,却是不用了。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自然是能查出病症来的。叫一个并不常被她用的小太医过来,皇上也不会以为是太医胡诌。见着了帕子上的血,也会相信些。

    “扶本宫先去床上躺着,帕子不用洗,本宫先留着用。”皇后吩咐道。

    其实这一阵子,她自己走路都有些虚弱,常需要人扶着。可是她不愿意去请太医,不愿意让皇上以为她在耍花招。一来,她早就不再奢望他的关怀,二来,是在这种紧要关头,她不能给麟儿添乱。她只能安静着,在暗中做一些打探和应对。

    今日,这血咳出的恰是时候。

    或许这是老天再帮他们母子,麟儿的事儿,准能成。最不济,麟儿也能落得个全身而退。

    当然,在她心底里,最最希望出现的情况,还是麟儿所说的前者。

    麟儿想要用的计,应该是用秦颖月扳倒老三。如果皇上真的重责老三,可见在两个儿子中,皇上还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麟儿便也无需再挺而走险。她希望的,是前者。

    哪怕路漫长一些……说到底,她还是不愿意和皇上真的撕破脸皮。

第五百八十五章 姜是老辣

    离了未央宫,庸王便直奔自己府里。回到自己府中,却并不是因此而止。而是乔装一番,穿上一身镇国公府家丁的衣裳,从密道出去了。绕远路往镇国公府去。为求稳妥,折腾一番又算得了什么?

    连午膳都顾不上吃,也无暇去想他母妃不帮忙,之后该做些什么,才能确保自己被算在蒙山秋猎里。反正总是有机会的。他现在想的,只是要和外祖父挑明他的打算——不能认死了一定动手,还是要给父皇一个机会。

    到了镇国公府,已经过了未时。周炎倒是心宽,居然这个时辰了,才刚午睡醒来。

    庸王在门外等着他梳洗了,心里头自然不悦。因而等奴婢都退下之后,他进了屋,自然没什么好脸色。冷笑道:“外祖父好生宽心呢。本王几乎夜不能寐,外祖父仅一个午觉,就能睡上这么长时间。”

    “呵呵……”周炎捋着山羊胡须,慈爱笑道,“麟儿啊,你还是太年轻啊,沉不住气。”

    话是慈爱的,声音也是慈爱的,可所表达的意思,却哪里和慈爱有半点儿关系呢?庸王觉得,他这明显是嘲讽他太嫩呢。

    “呵呵……外祖父说得也是啊,姜还是老得辣嘛!”庸王忽悠一句,但随即又笑道,“外祖父可也要庆幸本王还嫩着呢,不然后浪推前浪,外祖父岂不要被拍下去了?”

    周焱哪能和他这个后生晚辈多做言语计较?因而只是笑笑,从寝房里,引着庸王往正厅里去。示意庸王坐下,又亲自倒了杯茶给庸王,笑道:“虽然已经入秋,这天气还是热得很呢。”

    “怕是没几天热头儿啦”,周炎自己也倒了一杯茶,“到了秋猎那日,秋日的凉气,已经已经上来了。”

    周炎抿着嘴角儿,颇有些胸有成竹的样子。轻轻吹了吹杯中的茶,轻轻啜了一口。咽下了,品味了片刻,方满意道:“不错,这茶温和口感都刚好。若是等我醒了,她们再来添热茶,现下可是不能入口啊。怕是还会把自己给烫坏哪。”

    庸王笑笑,知道他是在自夸,说他们时机选得好。也不接话,也慢悠悠儿地品了一口茶。待到茶水咽进了,这才笑道:“瞧外祖父的意思,事情应该准备妥当了?”

    “呵呵……”周炎笑道,“凡事不能确保无万一,但却能说是所能筹谋到的,最妥当的程度。”

    庸王点点头,道:“外祖父办事向来稳妥。”

    周炎并不愿意和他争这一时高低,只是笑笑不语。

    “但是本王这里,还有个最稳妥的法子。”庸王的神色稍稍郑重了些。

    周炎却还是神色如常,只是笑问道:“哦?如何?”

    庸王正色道:“若本王再登上太子之位,母妃、外祖家,自然都无忧患。”

    周炎犀利的鹰眼动了一下,但随即,却还是笑问道:“如何能再登上太子之位呢?难道麟儿心里,已经有了好法子?”

    庸王摇摇头,道:“法子自然不能这么快就有,但是如果父皇那边,对我还有些父子情分,并未偏心太过,便还有图谋的可能。”

    “呵呵……”周炎笑笑,不表露自己的看法。但轻蔑之情,俨然已经都在这些笑意里了。

    庸王自然听出了周炎的意思,但却也不愿意和他计较。只要把自己的意思表露明白就行了。反正周炎现在别无选择,只能听从他的安排。

    “之前咱们不是说,直接让父皇下令处死宸王么?这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等于明摆着为我们的出兵找个由头儿。但如果,其实父皇本身有责怪老三的意思呢如果父皇能重责老三,且对我有些愧疚之意,我的处境,是不是能改变些?”庸王商量一般,问道。

    但周炎自然能听得出,他可不是真的过来商量,而是心里已经有了定论,这是过来强行让他接受。这种情况下,他也不好马上说什么,只能静静看着,看着庸王能说到什么程度。

    因而只是点点头,表示他听到了。如果庸王想得再容易些,或许会以为,他是赞同了他的想法儿。

    庸王继续道:“我现在想来,咱们现在动手,未免有些着急。如果父皇能重则了老三,而重新重用我,我再回太子之位上,岂不是指日可待?不过是耗费些时日罢了,但是却能保证了稳妥。外公以为,这样如何?”

    简单说了下情况,就直接问周炎的意思。他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儿其实挺可笑的,在外公看来,其实就是临阵脱逃。可是他又觉得,他必须要给父皇一个机会。之前他做的决定,真的是太冒失了。其实之前的决定,未免有些错误之感。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受到外公的蛊惑。

    周炎捋着山羊胡须,并未有什么犹豫,直接道:“你能保证,皇上一定会重罚宸王?”

    只是一句轻飘飘的问话,却把庸王给问住了。庸王几乎有种恼羞成怒之感,有些奴意的说道:“外公,本王也没说咱们一定不动手。本王只是在说一种可能而已。若不试一试,就往最坏的打算去做,不是太贸然了吗?外公难道非要把本王推到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地步,才能顺心?”

    相比于庸王的愤怒,周炎仍旧很淡然。仍旧是笑着。但这一次,并未马上回答庸王的话。而像是被庸王问住了似的,捋着胡须,微笑沉默。而且,表情也渐渐的变得凝重起来,好一副深思熟虑的模样。过了好半晌,才道:“麟儿,你不要误解了外公的意思。外公这边,无论做什么,不都是为了你母亲和你着想?”

    庸王笑道:“本王多谢外公。”

    周焱笑笑,道:“也不必多谢我,若说我没有私心,也是不可能的。之前咱们不是都已经说开了吗?外公想要的,也只不过是保住周家在风国的地位罢了……这样吧,既然你有此打算,外公便听你的吩咐,如何?”

    庸王的神色,这才和缓了些。点头道:“好,但愿外公说到做到。回头本王细细想一个行事的法子出来,咱们再做安排。外公放心,不超过明日,本王这边一定有明确的安排。”

    “自然会说到做到”,周炎笑道,“麟儿你有这番忠孝之心,也是好事啊!你放心,若你父皇那边,真的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外公自然不会傻到做一个强出头的恶人。”

    庸王笑道:“多谢外公苦心。”

    却是皮笑肉不笑。

    但却也再不能说什么了。周炎的话说到这里,应该已经是最后的保证了。若是他再想要什么指天发誓之类的,只能惹恼了周炎。而且,也显得自己太没胆量不是?

    因而说完便起身,道:“本王府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就不打扰外公了。”

    “好,大战当前,你可要好生休息才是啊。可不能真的也不能眠。”周炎满是关切。

    庸王淡然点点头,没说什么,阔步出了屋。

    房门关上,周炎那一脸地方笑意,这才收敛了下来。变得……很是冰冷可怕。

    这个窝囊废,明摆着是大战当前,犯了怂,不敢了。还真是扶不上墙的一滩烂泥。如果真按着他的法子来,最后他们都落不得好下场。是他自己寻到死路上去的,他若死了,倒也不冤。可是如果让他们周家跟着他陪葬,不是太不应该了?

    他身上肩负的,可是周家满门性命,岂能真的听他的?

    周炎阴沉的想了半晌,开门,吩咐门口儿的小丫鬟:“去将二少爷叫来。”

    “是。”小丫鬟应了一声儿。

    不多时,周青锋到了周炎屋里。

    父子二人又低声交谈了半晌,周青峰听得连连点头,眼中,也是不免有些愤恨一意。半晌,父子二人计议定了,周青峰方道:“风北麟这个扶不上墙的废物,我们周家这么帮他,临到紧要关头,他竟然还站在他那六亲不认的老子那里。可真是枉费了父亲的一番筹谋。”

    周青峰平日里就很看不上庸王,只是不像周青山那么总是表露出来罢了。这一次,听到太子这般窝囊的举动,未免气得有些牙痒痒。

    “再骂他也没什么用,咱们还是把事情办好了,可别让他坏了事儿。”周炎道。

    周青峰点头:“父亲放心,儿子一定能把事情办妥当。”

    周炎点点头,道:“你办事虽说不如你大哥沉稳,但却也去得……峰儿啊,如今你大哥的命,还悬着呢,你我父子二人,可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万不能出乱子 啊。这一搏,成了,我周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败了……身败名裂,再不得回朝堂。”

    他既然敢做,自然会为自己找好退路。如果败了,至少能保证自己和两个儿子不受牵连。至于宫里的女儿和庸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至于庸王,那更是别人的孩子,外孙外孙,外面的孙子,可不是他家里的。到时候他和两个儿子全身而退就行了,宫里的事情,就不是他能管得了的。

    他把女儿送进宫里,让她享受了二十几年的荣华,为母家做些牺牲,难道不应该吗?

    父子二人又细细谋划了半晌,确定了的确没什么纰漏,周炎这才吩咐了周青峰退下。

    麟儿,就你那点儿小心思,还想和你外祖父斗……也好,亏得你不够聪明,不然日后还不好操控呢。

    只是凡事还是要万般谨慎才行,对庸王,不能因为他窝囊、因为他蠢,就掉以轻心。这一次,说什么也要让庸王真的动手。

    这扶不上墙的烂泥啊,幸亏遇到了他们周家这些个好工匠。

    周炎捋着山羊胡须,一双鹰眼中,满是精光。官场沉浮了大半辈子,岂能让这么一个后生晚辈给吓唬了去?

    你以为你仗着皇子的身份,就能吃定了我们周家?其实,是我们周家吃定了你。

    另一边,周青峰已经去安排了。父亲交代的事情,他是片刻不敢怠慢。

    庸王这边,却是毫无察觉,还以为自己已经说服了外祖父……

第五百八十六章:庸王复起

    坤宁宫里,白太医正在给皇后诊脉。许是初秋天气燥热、许是一时担此重任太过紧张,白太医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

    琉璃见他如此,心内有些不满,担心他本事不到家,没法儿给皇后看出个所以然来。提醒道:“大人可要给娘娘瞧仔细了,若是有什么差错,恐连累了大人的仕途。”

    白太医连连点头,心里的害怕更深了些。

    皇后道:“太医莫要惊慌,只管细心给本宫瞧着就是了。以大人的本事,小小病症应是无碍。本宫也不是那挑剔之人。”

    白太医静了半晌,收了手,起身施礼问道:“娘娘可是夜间盗汗,终日无力?且自打午后开始,身子便有微热之症?”s

    皇后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前一阵子,本宫还以为是暑热之症,但这几日入了秋,夜里凉了,一到夜里,本宫却还是汗湿难眠。夜里睡不好,白天自是浑身乏力。且一到午后,身子便微热了起来,有时还伴有头晕之症。就好像着风寒似的。”

    “娘娘是得了肺痨,头晕、风寒等症,则是因为娘娘身子肺气弱,真的着了风寒。娘娘本应早些叫了太医来诊治,尽早用药治疗。可娘娘拖延了这些日子,风寒反反复复、引得肺气愈发虚亏,这病,便加重得快了些。”

    白太医说得委婉:“娘娘若不及早尽心医治,只怕会使得凤体更有大碍。”

    即便白太医不细说,皇后一听“肺痨”二字,便也知道自己病得严重。但相较于一屋子奴仆的各个满面愁容,皇后反而是眉心舒展,好像没觉得这病有什么事儿似的。

    只是有些疲惫地淡淡吩咐道:“好,劳烦白太医给本宫开个方子出来吧。”

    不用多吩咐什么,皇后得了肺痨,白太医岂能藏着掖着?从坤宁宫出去,就会立马去禀报皇上。要知道,这“肺痨”二字,若是放在寻常人家里,那可就是必死无疑的病症。且即便是死,也不得好死。因为这病是能传染人的。那些个没有仆从的人家,一旦有人得了这病,便是只有孤零零等死的份儿,一家人都要离她远远儿的。

    但是放在皇家,总算还有一线生机。她好歹是皇后,皇上总不好直接将她扔出宫去吧?不过是封宫医治而已,宫里,还会给她留下几个服侍之人。

    得了这病,不用见皇上,皇上光是听了,就不能再忽视她的存在。她自然不会奢望皇上能过来看她。但若皇上还能有一点儿顾及着夫妻之情,多少还是会因不能来瞧她,而心有愧疚。这番愧疚,应该能让麟儿得到去蒙山狩猎的机会。

    皇后也知道奴才们都怕死,自己得了这病,即便他们肯在身边儿服侍着,心里也多有不满。她一世身处高位,岂能让自己被这些奴才们给嫌弃着?因而只留下了自娘家带来的忠心丫头琉璃,吩咐了其他人都退下。

    这些奴才们都装腔作势地说了些“要留下服侍娘娘”的话,皇后没心思和他们客套,只是疲惫地一摆手,这些奴才便不说话了,趁势纷纷退下。

    皇后留了琉璃下来,仔细吩咐了一番……

    御书房里,白太医向皇上禀报了皇后得了肺痨的事。皇上却是不大相信,细细打量了他半晌,道:“这可是大事儿……这样吧,回头儿朕叫了太医院的几个老太医去,好好儿给皇后瞧瞧。你且退下,和令丞说了朕的意思,让他好好儿安排一番,有了结果,再来回朕。”

    如此这般折腾,当皇上确信了皇后的确得了肺痨,让李忠贵安排好了坤宁宫的封宫事宜,已是到了晚膳时分。

    “陛下,今儿传了去漪澜宫用晚膳。”李忠贵提醒道,意思是,陛下可有更改?

    皇上揉了揉额头,起身道:“去漪澜宫。”

    漪澜宫里,袅袅檀香熏得一世温雅。皇上一踏进房门,便觉一股安恬的气息袭来。再看到面前这盈盈施礼的温婉爱妃,心里更是舒缓了些。

    “下午宫里的事儿,你可听说了?” 饭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皇上随意坐下,问道。

    “听奴才们说了些……臣妾本想去瞧瞧皇后,可听说坤宁宫封宫了,便没有去叨扰。”皇贵妃并未装傻。

    皇后得了肺痨,坤宁宫封宫的事儿,就恍若一个平地惊雷,在后宫里炸得人心浮动。有暗喜的、有自危的,所有人都觉得,她应该是暗喜的那个。可实际上,她却是自危的。皇后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得了重病,对她和宸儿而言,反而不是好事。

    一见皇上这副愁眉不展的样子,更觉得所料不虚。

    “听太医说,她这病起了有些日子,只是一直拖延着,以至于到了咳血的地步。怕是凶多吉少。”皇上道。

    “皇后娘娘福泽深厚,定能度过难关。”皇贵妃说了句不痛不痒的客套话。

    皇上也没再说什么,示意皇贵妃坐下。皇贵妃服侍着皇上用膳,只是安静地给他夹菜,并不出言打扰。半晌,皇上开口问道:“你觉得麟儿和宸儿,谁更适合君临天下?”

    皇贵妃的手停顿了下,随即,慌忙跪地。垂着头,不言不语。

    “无妨,你且如实说来。朕想要听实话。”皇上的声音,有些沉痛。

    越是上了年纪,他越能觉出孤家寡人的苦来……渐渐,他渴望有个温暖之所,能让他疲惫之时,有所停歇。

    皇贵妃静了片刻,便道:“若以能力品性,宸儿更胜一筹。若以名正言顺,麟儿更胜一筹。但这只是在麟儿被废之前、在周家尚未遭祸之前。若是以现在的局势而言,即便在名正言顺上,庸王也不占什么优势了。毕竟君无戏言,废而复立,未免遭天下人耻笑。”

    皇上看着皇贵妃,渐渐,眸光紧敛……

    可心中一个念头儿闪过,这原本已经有些寒意的眸光,却又渐渐温和起来。是他让她说实话的。她只不过是听他的话,如实说了而已。

    皇贵妃好像并未察觉到皇上神情变化似的,继续道:“如今陛下铲除周家之意如此明显,庸王那边却并未有什么和周家划清界限的表露,哪怕此时庸王还是太子,这‘名正言顺’四个字,却也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

    皇上静默半晌,忽地,开怀大笑起来。

    伸手扶了皇贵妃起身,笑道:“爱妃啊……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这宫里,唯一一个肯对朕说实话的,也就只有你了。”

    皇贵妃并未扭捏着,顺势起身,平缓笑道:“陛下不责怪臣妾就好。”

    皇上按着她坐在身旁,轻拍着她的手,深深看着她这因着岁月的侵蚀,反而更有几番风韵的面庞,良久,叹道:“朕怎么忍心怪你呢……若朕连你都信不过,这后宫里,岂不是无人可信了……”

    皇贵妃感念地垂首,不说什么,只是反握住了皇上的手。

    面儿上是这般温柔顺从,可心底里,却没有半点儿松懈。今儿皇上忽然这么明着问她,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不是说皇上这么明着问不好,而是这时机不好。

    “爱妃,朕再问你……宸儿和麟儿,谁更适合治治世,谁更适合治乱世?”皇上又问道。

    皇贵妃度量了一下现在的局势,再想起昨日宸儿托进宫请安的靳嬷嬷捎来的字条儿,便道:“治世仁者为王,乱世枭雄当道。宸儿虽然爱胡闹、好美色,但其品性却醇厚,很心软。若遇乱世,怕是有些仁义,反而不合时宜,会惹祸上身。但是庸王……恕臣妾直言,从容卿的事儿上就可看出,庸王不太看重人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若是乱世,恐怕天下枭雄,莫敢与之敌。”

    皇上笑道:“那么爱妃以为,如今,是乱世,还是治世?”

    皇贵妃静默片刻,便有些不得不承认似的说道:“乱世将至。”

    皇上很满意地点点头,道:“爱妃你虽久居深宫,但对天下局势却能掌握得不差。的确,已经与我们开战的雷国,自是不必说,另一边的火国、云国,哪一个不都对我风国沃土虎视眈眈?只要再有一国加入到战局中来,这乱世,便起了。”

    乱世一起,老三和老大之间,到底该选择谁,便又有了一个变化。

    老三虽说也很有些狠辣决断的性子,但却只是在对待仇人恶事上,在太多事情上,还是少不了要以理论事、心慈手软。这般重情义、难绝情的性子,在秦颖月的事情上就可见一斑。但老大呢?瑶敏说得没错儿,那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同样依旧是从秦颖月的事儿上便可看出来……

    今儿坤宁宫出事之前,自打从朝上回来,他就一直在想这事儿,却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皇后的事儿一出,搅乱了思绪,便暂且不想想得这么长远了。只是再给麟儿一个机会,看看他的表现吧。

    “哎……”皇上叹了一声儿,道,“皇后得了这样的病症,朕不好去看她,她未免觉得心寒。为了让她安心养病,还是让麟儿也一并却蒙山秋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皇贵妃笑道:“陛下心中自有打算。陛下的安排,总是对的。”

    心,却是一瞬凉到了底儿。

    他只想着谁做皇帝能对江山有利,可是他可曾想过,他们的儿子若是做不到皇帝之位上,归宿,该当为何?

    君王之情,不过如是。情意再深再重到底也大不过江山社稷去。

    皇后得了肺痨的事儿,很快就传到了京都城里各个王公大臣们的家中。有宫里的内监出来传,命王妃夫人命妇们,不得前去坤宁宫打扰。

    “小姐,这事儿能是真的吗?可别再是庸王那边又耍什么花招?奴婢听说,初八就是三年一度的蒙山秋猎了,庸王那边能消停了?”初夏道。

第五百八十七章:主动出击

    晚膳过后,初夏和知秋围着圆桌旁嗑瓜子儿,容菀汐坐在桌边绣着刚刚着手开始绣的一个钱袋。宫里来的这吩咐,未免炸开了平静的日子。

    容菀汐穿针的手顿了下,细想了片刻,问道:“殿下在哪儿呢?”

    “奴婢不知道。”初夏闷声道。

    心想,还能在哪儿啊?除了在秦颖月那里,也是没别的地儿了。

    “你去打听打听,我要去求见殿下。”容菀汐道。

    初夏有些不情愿,但也还是应了。

    知秋则是直接嘟囔出来:“殿下这般给小姐脸色看,小姐干嘛还这么关心他呀?要死要活随他去嘛!”

    容菀汐看了下手里的绣花儿,轻叹一声儿。心想我若是真能做到如此潇洒,此时也就不会做这事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