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行,不能让皇帝这么干下去!

    布木布泰猛的吩咐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去,把在京的满州王公大臣,汉官老臣、大学士、各部尚书,旗下的额真都统都给哀家叫进宫来,这天大的事,他们得拿主意,不能让皇上一个人顶着。这大清,不但是我娘儿俩的,也是他们的!”

    “喳!”

    苏克萨哈和遏必隆等的就是太后这句话,当下便去传旨。很快,京城的满州王公大臣们就知道了南京丢失的消息,同时也接到了太后传他们速进宫的旨意,瞬间,包括紫禁城在内的京城气氛一下变得凝重起来。

    汉官老臣宁完我和范文程府上也来了宫里的急使。(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气东来

    范文程和宁完我都已致仕,只是二人乃是汉官老臣,所以顺治特旨让他们在京中安养晚年,以备有疑难时可随时召对。

    顺治出京前,范文程上了个折子,提出鉴于满州丁口减少,当特旨恩赏汉军抬满州,绿营抬汉军,以此来解决满州人口严重不足的问题。顺治对这个建议有些动心,但考虑此举可能会动摇满州根本,使满州汉化,不利满州殖民中国之策,故未予采纳。只是准了范文程的另一个建议——恢复“连坐法”。

    连坐法的核心内容便是允许部院三品以上大臣,不论满蒙汉,各举所知之人,若被举之人任官后称职,则奖励保举者;反之,若不称职,则按罪之大小,进行论罪。范文程认为“连坐法”一旦可以实行,那内外皆能得真才,天下无有不治者矣。

    顺治对“连坐法”很认可,特意下旨推行,更授范文程为少保兼太子太保,还特意让宫中画师为范文程画了像,放在宫内不时观看。又升范文程长子范承荫为礼部汉侍郎,次子范承谟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又有袭爵降下,让范家满门俱感皇恩浩荡。

    宫里来人时,范文程正和三子范承勋、15岁的长孙范时崇在花园。

    范承勋年前在钦天监任事,他对父亲和侄儿说起了月前钦天监观察到的一幕奇异天象。

    “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在东南方向同出,钦天监查了古籍,史记有记,谓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如此说来,这星象是利在我大清了?”

    范时崇打小就和三叔亲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几个月没少往钦天监跑,前些天还嚷着要三叔带他去见皇帝的玛法汤若望。听三叔说有这等奇异景象,不由大是好奇,也有些埋怨三叔为何不早告诉他。

    范文程沉思片刻,对儿子和孙子说道:“天地回转,日月流逝,五星难以聚合。然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这在《天宫书》、《汉书》、《汉纪》均有记载。古人占卜,此星象是利在东方,而大清便是紫气东来,又是开国之初,正应此天象。”

    听了父亲这解释,范承勋不由点头道:“父亲说的是,钦天监的同僚们也是这么说,汤若望也写了五星出东方利在中国一语。”说完,却迟疑了一下,似是想说什么。

    “在家里面,有什么话不能说的?”范文程的眉头轻皱,对儿子吞吞吐吐的样子有些不快。

    范承勋不敢再犹豫,忙道:“父亲有所不知,昨夜星光灿烂,银河分明,夜气甚清,可紫微垣中帝星却有些摇动。”

    “帝星摇动?”

    范文程神情严肃起来,他虽不信这天人合一,上天感应之说,但对天象却冥冥之中还是有畏惧的,这会听儿子说帝星有所摇动,再想皇帝领大军御驾亲征,不能不为之紧张。若皇帝出了什么意外,这大清可真是地动山摇了。

    范时崇却摇头道:“爷爷,昨夜星像孙儿也看了,孙儿却以为帝星之所以摇动,乃是因为帝星身边出现了一颗大星,色赤而亮,闪闪摇动,距帝座近在咫尺。”

    一听孙子也见到了,范文程更是紧张:“果真?此何星也这等光芒可畏?”

    “这个。。。孙儿却是不知道了。”

    “父亲不必紧张,钦天监观测到那新出现的乃是一颗流星,已经向东北方向坠落了,只留下一道细细的银线。”

    “坠落了?”

    范文程松了一口气,旋而又叹息道:“其实这流星划落倒可能会在世上引起灾难,那流星迫近帝星,恐有关国运,看来为父得向朝廷上个折子,看何处有灾,早些救济,再令府州县清狱,宽赦一些犯人才好。”

    范承勋却道:“父亲,孩儿对此事却另有看法。”

    范文程看了儿子一眼,挼须道:“说来听听。”

    “孩儿以为这迫近帝星的流星似是代表南方的明军,海匪围金陵,不正应了迫帝星吗?”范承勋大胆说出了他的看法,这也是他和几个交好同僚私下得出的解释。

    范时崇听后,有些惊喜道:“照这么说,此星落地,却是应了海匪败亡之兆了。。。这天象,可真是灵验!”

    “想来如此,南方传回的消息已经证实郑森在南京城下大败退走了。”范承勋笑道。

    范文程轻笑一声,得知南京被海匪围城时,他还真是担心南京会丢了,还好,郎廷佐和梁化凤等人没有辜负朝廷对他们的期望。眼下皇帝怕也是大是高兴,借着大胜海匪之势,大军南下清剿粤匪可收倍半之功。

    这天毕竟冷了,范文程又是六十几的老人,在花厅坐了一会,便觉寒意,便想回屋休息。这时,却有仆人来报,说是宫里来人要见老爷。

    范承勋问仆人:“来的是谁?”

    仆人道:“是太后身边的海公公。”

    范承勋一怔:“海大富是太后从关外带来的老人,在太后身边的地位只次于苏麻喇姑,这到底什么事要他亲自来跑一趟?”

    范文程也是不解,他挥手对儿子和孙子道:“你们回去歇着吧,我去看看。”

    当下就由仆人搀扶着到了客厅,厅中正焦虑的海大富一见范文程,忙上前行礼,道:“海大富见过太保大人!”

    “海公公不必客气,”范文程伸手作势扶起海大富,问他:“不知海公公所为何事?”

    “南京丢了,太后急召在京满汉王公大臣入宫。”

    “南京丢了!”

    范文程一惊,手中的鼻烟壶“叭嗒”一声落地而碎。

    与此同时,离范府几里路的宁完我府上也来了宫里急使,听说是南京丢了,68岁的宁完我当时就瘫座在椅子上,吓得宫里急使以为老太傅吓傻了。

    。。。。。。

    作者注:海大富其人史有所载,不过从姓氏推算,当是满人。(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杀鸡取卵

    16年来,还是头一次由太后在乾清宫主持议政王公大臣会议,并且还是深夜召开。

    入关后,只有三个男人主持过议政王公大臣会议,一个是多尔衮,一个是顺治,另一个则是老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主持那次,因为多尔衮死后想要夺权的阿济格被诸王一致治罪,幽禁起来。

    顺治手书的“正大光明”匾下面就是皇帝的宝座,布木布泰没有坐在这宝座之上,而是使人在御阶下临设了一张椅子。她坐在那,身边站着苏麻喇姑,眼前是跪了一殿的王公大臣,顶戴花翎脑后拖着辫子,清一色满人的打扮。

    “事情你们想必都知道了,哀家不问朝政,但这么大的事,哀家不能不问上几句。都说说吧,眼下该怎么办。”

    布木布泰抬手示意众人都起身吧。她虽是蒙古女人,可指甲上也套着满州姑子特别喜欢的套甲,长长的,尖尖的。说起来,布木布泰也是蒙古女人中难得一出的美人儿,今年48岁的她,因为保养得体,看着还如十几年前那般。

    殿中有三个王爷,两个亲王一个郡王,分别是显亲王富绶、康亲王杰书、敏郡王勒都。富绥18岁,杰书17岁,勒都21岁。除了这三位王爷,其他的亲王、郡王要么年纪太小,要么就资历不够,没办法参加会议。

    除了三位王爷,户部尚书车克、礼部尚书觉罗郎球、兵部尚书明安达礼、吏部尚书杜尔玛、工部尚书伊图都来了,另外还有多罗贝勒满山、太宗四子叶布舒、六子高塞、七子韬塞等人。汉官这边则是宁完我、范文程,及大学士金之俊、冯铨、成克巩、卫周祚等人。按制,内阁这些学士是没有资格参加议政王公大臣会议的,但因为内阁现在是行营和京师的联系所在,有很多情况他们比王公大臣们还要了解,所以布木布泰特旨让他们列席。除此之外,便是以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为首的内大臣和八旗的都统。大大小小,足足一百多人。

    太后问大伙怎么办,包括王爷在内的一众满蒙汉文武大臣却是一个都不吱声,独户部尚书车克上前奏话,他道:“禀太后,奴才以为皇上当立即班师回京!”

    “班师?”

    布木布泰怔了下,车克这是老糊涂了么,皇上这会班师回京,那天下人岂不都以为大清这是怕了太平寇,怕了那贼秀才了么。

    没等布木布泰开口赞同还是不同意,工部尚书伊图就上前对车克道:“你让皇上班师,那江南不要了么?”

    “皇上若不班师,只怕不是江南要不要的事了。”

    车克苦笑一声,将自己的理由说了出来,他告诉布木布泰及殿上一众王公大臣,南京这一丢,江南的钱粮赋税便再也收不上来,皇帝御驾亲征又搬空了国库最后存银,眼下大军驻于扬州和太平军隔江对峙,每日花钱如流水,行营接连催促户部办备饷银,可户部把底子都兜光也没有钱能撑下这场战事了。

    “不但是皇上那边要用钱粮,信王那边也要钱粮,陕甘西北的赋税本就少,收上一点就拨给李国英让他往西南输送,就这也送不上去多少。本来还能收些钱粮的湖广、江兮也丢了,奴才真是无处筹这银子,可大军在外,要是钱粮供应不上,有什么后果太后也当知道。奴才这实在是没有法子了,不得不出此下策,请皇上先班师回来,尔后再做定夺。”

    不当家不知油盐柴米贵,不当家不知这家有多难当。车克愁眉苦脸,没有人比他再清楚眼下大清财政的窘迫到了何种程度。说句诛心的话,这大清朝的国库跟当年的崇祯朝就没两样!

    兵部满尚书明安达礼认同车克的意见,他道:“当年孙可望和李定国来势那么凶猛,最后不也败了?。。。。国库既没银子打下去,那不如请皇上班师,保住北方,养精蓄锐,待国库充实之后再发兵南下。”

    明安达礼的话得到了叶布舒、杜尔玛等宗室、满官的赞同,汉官们都没说完,他们的职责只是在太后发问时上前奏对,不然,是不能开口说话的。能发表意见的也仅是范文程和宁完我这两位入了汉军旗的老臣。

    布木布泰见赞同皇帝班师回京的人有不少,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她看向宁完我,问他:“太傅有什么意见?”

    宁完我显然是早就想好了应对方针,他晃晃悠悠的上前,开口道:“老臣以为皇上当班师,不但皇上要班师,信王也要班师。”

    闻言,布木布泰一惊:“信王也班师的话,岂不是把云贵又丢还给了朱由榔?”

    宁完我点头道:“老臣就是这个意思。太后您想,那贼秀才周士相拥的是伪唐王监国,眼下他得了南京,那伪唐王必然称帝。他若称了帝,朱由榔这伪帝如何自处?。。。据臣所知,眼下南方明军并不只太平寇一家,海匪郑森虽败于南京,可仍拥兵无数,川省、湖广、云喃亦有许多明军残余,这些人未必会拥那伪唐王,所以朱由榔若是回国,南方明军用不了多久定会内讧。”

    布木布泰似乎有些明白了宁完我所说,但这样做的话,代价太大,江南那边且两说,湖广和江茜本就丢了也无甚好说,云贵两省可是大清好不容易打下的,这说放弃就放弃了?况这事就是她这太后同意,扬州的皇帝能答应?

    殿上满汉大臣们被宁完我的建议惊的不轻,有意识到这或许是个好法子,但大多数人却认为这样做的话,大清付出的代价太大,皇帝那边怕是万万通不过。

    “不行,太傅这法子不行!如今不是当年,皇上万万退不得!臣以为信王那边或可班师,但皇上那里万万不能班师,否则必酿大祸。。。南方闽浙两省尚在我大清手中,江南亦有兵马,若皇上班师,周士相定能腾出手来攻打江南,闽浙,届时单他周士相一家就坐拥东南财赋之地,和两广、湖广三省之地,便是朱由榔归国,凭云贵两省又如何对抗得了周士相。我大清若坐视周士相攻入云贵,擒获朱由榔,则南方明军必然统一,其势已成,我大清如何还能撼动!。。。唯今之计,朝廷就是咬牙坚持,也要供应大军钱粮,皇上早领大军南下,要不然,将来后悔都没处可悔。。。。太后,老臣年迈,怕是不能再如太宗时一般军前效力,可老臣却愿捐出家财,以供我大清扫平南方!”

    范文程的话宁完我愣在那里,也让一众满汉官员呆住。布木布泰更是感动不已:多好的小老头呀,真不愧是三朝元老,一代忠臣,不像有些人就知道退啊退的,眼下这光景,皇帝真能退,大清真能退吗!

    车克摇头道:“太保这话说得是中听,可是,南京丢了,江南的钱粮收不上来,国库空无一文,敢问太保这仗拿什么撑下去?难道太保以为单靠咱们这些做臣子的献上家财,就能供应得上大军所需钱粮?”

    范文程看了车克一眼,道:“大军渡了江,江南的钱粮自是能收上来,到时自是能缓解国库。”

    苏克萨哈忽道:“太后,奴才以为皇上是想咱们想办法筹银子,不是叫奴才们议是不是撤军。”

    车克微哼一声:“那你苏克萨哈说,这银子从何而来?”

    闻言,范文程却是迟疑一下,开口缓缓说道:“朝廷是没银子,有些人却有。”

    “哪些人?”车克催问。

    “八大皇商。”范文程说了四个字。

    “八大皇商?”

    这次不但是苏克萨哈精光闪动,遏必隆也是一下来了精神。

    范文程所说的八大皇商是指山茜商人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八人。这八家早在满洲入关前便常往返于关内关外,暗中为满洲输送军需物资,提供关内各种情报。清军入关后,顺治没忘为入主中原建立赫赫功业的八大家,在紫禁城设宴亲自召见了这八家,并赐给服饰。

    宴上,顺治要给八家封官赏爵,八大家受宠若惊,竭力推辞。于是,顺治便将他们封为“皇商”(籍隶内务府)。除这八家外,山茜另有曹、乔、渠、常四家亦为满清效力,或者可以说,山茜的商人全都是汉奸,若明军到,则家家可诛。

    从万历末年到现在,几十年下来,外人虽然无从得知这帮山茜商人到底有多少家财,但保守估计,几千万两怕是有的。

    宁完我对范文程这个馊主意甚是愤怒,他气道:“山茜商人对大清劳苦功高,你却要他们的银子,这不是杀鸡取卵,寒了人心?以后谁还敢为我大清效劳?”

    范文程没有说话,他对此事却是有迟疑的。他没说话,太后那边却开口了。

    布木布泰道:“什么杀鸡取卵的?。。。鸡可以再养,只要大清在,什么鸡养不得,又什么鸡得不到?这事就这么定了,遏必隆,你马上去山茜,哀家不管你用什么法子,是借也好,抢也好,总要把银子弄到。这仗,咱大清说什么也要打下去,哀家可是见不得这大清的江山今儿少一块,明儿少一块,回头又给丢一半的!”

    。。。。。。。。。

    我们拥有强大的军备,重塑无上荣耀的时刻到了!——《甲午崛起》(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庆群英会

    安庆水营是顺治四年建立的,在镇压江西金、王叛乱起到了很大作用。现任水营总兵是扬州高邮人曹聚奎,大小船只近两百艘,水兵3600余人。除水营外,安庆城中有从河南南阳过来的一支绿营兵,人数在3000人左右,领兵的是南阳总兵王孟。除此以外,便是固山额真巴布什达尤手下的200满州披甲兵。

    王孟原是南阳总兵张超的副将,张超随简亲王济渡南下征粤兵败后降了太平军,现为太平军第七镇的乙旅旅校。这个第七镇从镇将到旅校、营官、卫尉,从上至下,军官也好、士兵也好,几乎都是清军绿营出身,因此被其他诸镇笑称为“绿帽镇”。

    南京失守的消息传过来时,巴布什达尤慌了手脚,这人是太祖皇帝开国五大臣温顺公何和理的侄孙。清军入关后,巴布什达尤只随英亲王阿济格出征过大同,此外便再没有带过兵。这一次岳乐将他带来,不过是因为他的妹妹乌亮海是岳乐的侧福晋而矣。

    安庆所有兵马加一块不过六千人,巴布什达尤自然提不起率部收复南京的心思,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继续守在安庆的好,还是赶紧离开这处险地的好。

    巴布什达尤再是无能,也是知道安庆这地方乃是长江必夺之地,眼下下游南京已丢,上游江西也被太平军占领,可想用不了多久,太平军必然会攻打安庆,到那时,他可能就是想走也走不得了。

    还好,就在巴布什达尤在安庆坐卧难安时,广东提督唐三水和九江总兵陈元二人从九江西边的瑞昌退了下来,与他们一起来的还有70多条船,3000多兵。

    唐三水和陈元还不知道南京发生的巨变,等到巴布什达尤将消息告诉他们后,前者当场就嚎哭起来,后者则是吓得脸都白了。

    痛哭之后的唐三水跪在地上不住向巴布什达尤磕头,请额真带领他们前去收复南京,救出安亲王,磕得脑门子都出血了。

    巴布什达尤有感唐三水的忠心,很是唏嘘。曹聚奎和王孟、陈元三人却是担心的要死,唯恐额真热血上头,真带着他们去南京送死。还好,额真大人很理智,在重重夸赞并安慰了广东提督后,他委婉表示眼下守住安庆的意义比夺回南京更重要。又道皇帝已率大军赶来,用不了多久就会兵临长江,到时肯定会有他们卖命表现的时候。

    唐三水听后,一幅心有不甘的样子,但最终还是长长叹了口气,表示一切听从额真吩咐。但只要额真一声令下,他唐三水和他从广东带来的这三千子弟兵定为大清赴汤蹈火!

    陈元也硬着头皮表态,他这会脑袋还悬着呢。九江是他的防区,他却不战而逃,要不是唐三水说动他,这会只怕早就化装潜逃,隐姓埋名去了。可就算有一颗将功赎罪的心,他也很担心朝廷知道他在安庆后,会不会仍就要法办于他。

    到现在为止,陈元也是弄不明白唐三水怎么就能这么心安理得的跑到安庆来。论起来,他这广东提督的罪比自己还大呢!

    陈元想不明白,只能猜测唐三水在朝中是不是有什么过硬的后台,要不然这人心也不会这么大。

    唐三水和陈元带来的这三千多兵无疑增强了安庆守军的力量,让巴布什达尤打消了放弃安庆的念头,转而决定坚守下去。他下令将东城腾空,以安置唐三水带来的广东兵,另外还特意开了安庆府库,给广东兵一人发了五两银子犒赏,以激励他们继续为大清效命。至于唐三水和陈元,当晚巴布什达尤就在府衙设宴,找了几个安庆有名的青楼女子坐陪,席上又是敬酒又是赏银,又是要向朝廷举保二人,把唐、陈二人感动得只差要为巴布什达尤做牛做马。

    好消息一桩接一桩,唐三水他们前脚刚来,又有一支清兵赶到了安庆,却是奉安亲王岳乐之命前往芜湖追剿浙寇的固山额真金砺部。

    金砺进城时,十分的狼狈。他从南京出发时,岳乐拨给他五千兵,可这会却只剩下了五百多人。

    巴布什达尤以为金砺遭遇了太平军进攻,不想金砺却苦笑着说他根本没有碰见太平军。这让巴布什达尤大奇,没遇到太平军,金砺的损失怎么这么大的。

    酒桌上,金砺将实情告诉了巴布什达尤。原来他率军到芜湖扑空后,便一路向西追击浙寇,斩获不小,斩杀了上千浙寇,余下的浙寇四散而逃。可就在金砺意气风发指挥各部要将浙寇全部扫荡干净时,却传来南京丢失的消息。当晚,河北总兵鲍照就带兵跑了,说是往南京方向去了,不用说定是去向明军投降的。

    山东总兵王一正和抚剿总兵梁加琦还算仁义,他们多等了两天,等确认南京真的丢了,安亲王岳乐和两江总督郎廷佐也被擒,他二人立即率部宣布反正归明。但还算厚道,没有攻打金砺,只监视于他。想来,二人一旦和太平军取得联系,便是他们翻脸动手纳投名状之时。

    金砺本部只有600从福建带来的披甲汉军,此时芜湖、宁国各地大小城池都已知道南京被明军光复的消息,大大小小官员全都宣布反正,原先的绿营兵也都成了明军。可以说,金砺这600汉军已经陷在明军的包围之中,他再难有所作为。

    图海建议金砺立即撤到浙西,和浙江巡抚佟国器会合,这样是合军进取也好,还是退守杭州,总能牵制明军。将来皇帝大军过江收复南京后,溃军之罪总能功过相抵。

    金砺却摇头不肯去浙江,他认为南京一丢,闽浙就在太平军的兵锋之下,沿海又有郑军,去浙江是死地。聪明的做法是马上渡江北返,或去扬州,或去安庆。

    图海只是旗下待罪之人,自是不能做金砺的主。当下,金砺就领汉军赶回芜湖,抢了已经反正归明的当涂水师几十条船,渡过了长江。本来,金砺是准备去下游的扬州的,可路上却被一支贼人冒充的满蒙兵袭击,折了百余人。又听说前方多有贼人活动,金砺担心撑不到扬州,便转而去安庆。在路上走了四天,提心吊胆了四天,终是看到了安庆城墙。(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七章 为何不死于贼

    听完金砺所说,巴布什达尤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但不管怎么说,金砺带来的500多披甲汉军要比营兵强许多,是一支不小的力量。再者,有这些汉军在,巴布对于安庆的掌控更是有信心。毕竟,若没金砺带来的汉军,安庆一万守军只两百满州披甲看着,再加上大清流年不利,很难保证那帮绿营将领不会起二心。

    金砺眼下也真是无处可去,五千人的兵马一仗未打就溃了大半,虽说南京的丢失和他没有关系,但谁敢保证皇帝不会因他溃了兵马一事降罪于他。所以他现在只能呆在安庆,盼着老天爷能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也幸亏他没去扬州,真要就这样灰溜溜的去见皇帝,弄不好龙颜大怒之下直接把他给砍了。

    图海的日子有点难过,皇帝本就对他有怒气,岳乐一死,更是无人再能在皇帝面前为他说话。现在他也是没地可去,只能跟着金砺在这安庆看看老天爷会不会可怜照顾于他,降下一场大富贵给他。就如当年金王作乱时,南赣巡抚刘武元、高进库等人据守赣州击退金王叛军,又败李成栋军一般;或者如梁化凤在南京城所表现的那般。无论哪桩,都是泼天富贵。

    金砺和图海都在想大功,大功真的来了,可这功劳有点难啃。

    就在金砺来安庆的第四天,水师总兵曹聚奎派人慌慌张张来报,说是明军打来了。

    巴布什达尤和金砺、唐三水他们都是一惊,赶紧到江边查看。这一看,一个个都是心凉。

    江面上,一支比安庆水营强大得多的水师出现在他们视线中,密密麻麻的船只,不下几百艘。船上打出的旗帜明确告诉他们,对方是大明长江水师。

    按惯例,明军派人前来劝降,来人告诉巴布什达尤和金砺等人,湖广总督张长庚已经开城投降,尔今大明太平军十万雄兵顺江而下,区区安庆,指日可下。识时务的立即开城投降,若不然,城破之日,官绅兵丁俱屠之。

    湖广总督张长庚的投降让巴布什达尤和金砺都是心寒,图海在边上听着也是一脸苦涩,暗道南京丢了,江栖也丢了,湖广也丢了,难道真是天不亡朱明,要绝我大清一统宇内之势,为汉人续命不成。

    曹聚奎、王孟、陈元三人彼此互看,心下对于守住安庆没有任何信心。

    这时広东提督唐三水却冲出来狠狠一拳揍在那明使脸上,打得那明使当场就鼻血长出。

    “狗贼,我等可不是张长庚!我这就杀了你,好叫你太平寇知道我等与安庆共存亡之心!”

    唐三水说着竟然就抽出刀来要杀这使者,王孟和陈元吓了一跳:唐提督这是要绝大家伙的后路呢!

    二人慌忙就将唐三水抱住,气得唐三水在那破口大骂。金砺脸色发黑,他可不想唐三水真杀了来使。两国交战,不杀来使,打当年太宗皇帝起,大清就没干过这杀使的事。尔今又是敌强我弱,这事更加做不得。

    巴布什达尤不置可否,图海却劝他斩了这使者,断了绿营将领后路,让他们坚定守城之心。

    巴布心一动,觉得图海说的对,明军兵临城下,又是势大,威逼恐吓之下,绿营将领难保没人不会铤而走险和他们私通,开城投降。正要喝令将明使斩杀,唐三水却挣脱王孟和陈元,上前狠狠一脚踢在明使身上,喝骂道:“给老子滚回去,有本事就来打好了,老子在広东不怕你们,在这里,更不怕!”

    明使从地上爬起,冷笑一声,捂着流血的鼻子扬长而去。

    有唐三水这一出,巴布也不好再令将那明使留下杀害,只得由他而去。图海暗自摇头,巴布太过优柔寡断了,这明使脑袋是坚定军心的最好工具,岂能就这么放弃了。

    不得已,图海只得献言,说应当派水营出战明军船队,不然任由明军在江上耀武扬威,军心用不了几日就会散掉。

    “明军的水师比我们强得多,水营根本没有战胜的把握,眼下明军之所以没有过去,是因为怕我们的水营在后面袭击他们。可是我们一旦出动,万一败了的话,这长江便尽归明军了。”

    水营总兵曹聚奎连连摇头,图海这满人真是疯了不成,看不出明军水师比安庆水营强么?水营真要垮了,安庆就真成孤城了。

    巴布和金砺也觉不能轻率出战,他们商量了一下,一人在水营指挥,一人回城中坐镇,等着明军来打吧,这样总算还能借助岸上的炮台。

    果然,明使回去之后,明军的水师便立即挥师攻打水营。安庆水营硬着头皮迎战,双方战了一个多时辰,却是各有损失,天黑之前双方脱离接触。

    首战竟能撑下来,安庆水营上下大是兴奋,也让巴布和金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