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儿不为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右臂曲起来回活动了几次后,周士相叹了口气,这具身子毕竟不是前世当兵时天天锻炼的身体,若是前世的身体,哪里会如此不堪。
新会围城数月,周士相也是饿得够呛,瘦得不成人样,好在打他中了秀才又娶亲后,家境稍稍变得殷实,这才好生养了几年,不说白白胖胖,那也是看着十分壮实得好后生。
有这底子在,明军解围后周士相便去领了官府救济在家养了二十多天,总算是把饿得不行的身体缓了过来,元气也恢复了七八成,要不然,他也不敢冒险去剌杀由云龙。须知,这世上可没有走路都晃悠的人敢杀人的。
想到先前击杀由云龙时的情形,周士相也不禁暗自后怕,若不是自个的身份是个秀才,由云龙并不疑心从而丧失警惕,他哪里能如此轻易得手!
前世虽是骑兵,但周士相却从来没有真正杀过人,他自忖手底下的武艺在由云龙这个征战无数年的沙场老将面前绝对挡不了几回,若不是对方大意,加上自己那一拜让他差愧,恐怕死得就不是由云龙,而是他周士相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可真正亲手砍下一颗脑袋后,周士相才深深的体会杀人是何种滋味,可他没有杀人后的惊恐不安感,反而觉得快意无比,因为他杀得是仇人,是害死父母妻儿的凶手!
大丈夫行事,当快意如事,君子报仇何需十年!
死,周士相并不怕,他怕得是自己的死没有价值。杀由云龙是他早就有的念头,不杀此人,难以解心头之恨;不杀此人,难以报父母妻儿之仇!
在动手前,周士相曾经想过,如果自己不幸失手,那周家在这个世上就算彻底死绝。可他不后悔,因为他要报仇,他杀不了新会城所有的清军,但他要杀了由云龙这个主将,即便杀不了,他也要杀,一切,只为了死去的爹娘和妻儿!
父母妻儿之仇,如何能不报!
。。。。。。。。。。
由云龙一死,新会守军群龙无首,肯定要乱上一些时候,不过这会只怕追杀自己的清兵已经离得不远了。
周士相回首朝新会城方向看了一眼,身体的本能让他想歇上一会,可他知道,自己歇的时间越长,追兵撵上来的机会便越大。到时,自己孤身一人,双拳难敌四腿,如何能和那些清兵厮杀,恐怕最后多半要被擒杀。
死,也要死个有价值,若杀由云龙时不幸失手,死便死了,总可以和父母妻儿团聚,自己又并不是这个时代之人,又何必恋活。不过现在既已得手,那便不须白死,仅仅一个由云龙还不够,我要更多的由云龙死在我的刀下!
前世网络有句名言,谓“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此话虽俗,但却道尽汉人心底之言,道尽大多数沉默的汉人心底渴望——穿清就要造反,我汉家儿郎绝不为奴,我汉家儿郎不留那丑陋的辫子,我汉家儿郎更不受异族宰割!
我汉家儿郎绝不为奴,我汉家儿郎不留那丑陋的辫子,我汉家儿郎更不受异族宰割!
汉家儿郎,死也要死得像个爷们!
大明还没有亡,在我看不到的地方,还有无数汉家儿郎正手持刀枪和满洲人拼命,还有无数汉家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存续华夏文明而奋斗!我两世为人,又焉能袖手旁观,焉能不置身于内!
投军,杀鞑!
念及于此,周士相立时神情毅然,再也不顾身子酸痛,咬牙打马继续往前疾奔而去。
。。。。。。。。。
由云龙这匹座骑不愧是平南王尚可喜赐他的上等蒙古马,又高又大,体力也着实不错,一气奔了十几里也不见喘息,看情形,再坚持个三四十里也是不难。
这一奔又是二十多里,沿途都没有居民,路上又特意过了几个岔道,只到一处满是树林的矮山时,在确定后面没有追军的踪迹后,周士相方才决定下马歇息。
山下有条溪水,将大青马牵到溪边后,周士相找了个草丛躺了下去,他实在是太累了。
闭目养神时,眉头却一直都是紧锁着。
父母妻儿已死,这世上已然没有家,新会也再无他的落脚之处,想要杀更多的清军,他便必须投身明清相争的这场大势之中。以他现在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如那些前世穿越小说的主人公一样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无数人聚拢在他的麾下奋不顾身和清军战斗到死的,要想杀清军,他只能选择去投军,去接受别人的指挥。
可是,投奔何处呢?
身体原主人毕竟是个秀才,这些年对明清争战的局面也有所耳闻,据他所知,南明永历朝廷在得到原大西军余部支持后在西南暂时稳住了阵脚,明将李定国更是奉义兄孙可望之命出兵八万攻打湖南,继攻广西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随后,李定国再次挥师北上进攻长沙,大败满清亲王尼堪所率大军,尼堪被阵斩,全军覆没,此为“两蹶名王”。
经此二战,清军顿时势颓,明军则士气大势,局面向明朝有利方向转变。那时周士相也以为大明复国有望,殊料不知何故,接连大胜的李定国突然不再北上,而是挥师南下攻打广东,接连在肈庆和新会碰壁败退,使得原先对南明复起抱有期望的士人百姓大为失望。
虽说清军也没有占得李定国多少便宜,南明的势力也从原先的云南、贵州、广西向四川、湖南蔓延,可总体上看,明弱清强的局面依旧没有改观,至少,李定国“两蹶名王”给南明创造的有利局面已经不在。要知那时,北京的顺治皇帝都吓得要以放弃江南为条件来与南明议和了,这会,却是再度强硬起来,丝毫不再退让,一定要消灭南明。
就眼下的广东而言,清军已经占领包括广州在内的大半个广东省,各地虽还散落着一些南明军队,但大多实力较弱,偏据在沿海地区,难有多大作为。地处广东东北方向的潮汕地区倒不在清军掌握之中,而是被一直在明清双方之间摇摆不定的郝尚久部控制。
这郝尚久一直追随李成栋,顺治六年李成栋在广东反清,南明永历朝廷封他为新泰侯,镇守潮州。后来李成栋败亡,郝尚久再次投降清廷,不过却不听调也不听令,刻意保持着其部独立,使得清军大为忌惮。
照理说郝尚久乃是李成栋旧部,战斗力较强,比广东其它地方的明军实力要大得多,又和清军敌视,投他不失是条好选择,可在明军攻打新会之前,周士相就听说驻扎在广州的满清靖南王耿继茂、靖南将军哈哈木已经率兵去攻打郝尚久,这会郝部是否尚在很难说。
都说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话说得显然不对,周士相不过一个小小秀才,受于身份局限,能知道的东西很有限,根本没有办法准确得知和战事有关的消息,所闻大多是道听途说,难以作准,因此他对投奔郝尚久并不看好。加上前世的历史记忆中,这郝尚久也不是个出名的人物,想来这等人物并没有坚持多长时间,说不定郝尚久这会早已经死了,潮汕也被清军占领。
去赌郝尚久能够打败清军太过冒险,况且潮汕地盘太小,那郝尚久所作所为又实在是一个军阀模样,此等人物,难以持久,思来想去,周士相认为投奔郝尚久并非上策。
郑成功的大名,周士相肯定是如雷贯耳的,相较被清军蔑称为“老本贼”的李定国,前者在周士相前世的知名度要高得多。可是郑成功的地盘是在福建沿海的金厦地区,除此之外,整个福建全部被清军控制着,周士相可没信心能够穿越福建清军的封锁投奔郑成功,而且这距离太远,恐怕还没走出广东,他人就已经落在清军手中了。
杀了由云龙这汉军旗参将事太大,周士相不信广东的官府和清军不会到处缉捕自己,只怕这会缉捕的榜文已经书写好,只待下发各地了。
如今之计,也只有往广西投奔李定国较为稳妥。虽不知李定国何以从湖南突然跑来攻打广东,又为何接连失败,但就冲着前世记忆中南明的最后守护者大名,周士相也愿意前去投他。
能够先后打败孔有德、尼堪两位满清王爷,李定国部的战斗力定然是强大无比,自己有着两世记忆,有着超越这个时代数百年的知识,周士相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帮助李定国击败清军,不使华夏陆沉于鞑虏之手。
想到这里,周士相顿时心热,眉头早就舒展开,也不耽搁,“霍”的一下就从地上翻身跃起,牵过早已喝饱水,正在啃食绿草的大青马,辨别了方向,沿着山间小道就向西边而去。
。。。。。。。。。。
急需读者收藏和推荐。
第五章 辫子
四天过去,周士相仍在粤西山区逗留,期间迷路数次,让他甚是急燥。
前世之时若是出门,铁路、高速、国道、省道四通八达,各个路口都有大幅提示牌,想去哪就去哪,只要识字就不会迷路,更不会无路可走。可这个时代的广东交通建设却是落后得很,除了府县相通的官道外,其余的道路就屈指可数了,大多数不过是村民(山民)自个走出来的小道。这小道当地人熟悉,外人却是没法走的,尤其是山区,没有向导带路很难走出去。
官道,周士相是不敢走的,去年李定国率部攻打广州,清军不敢与之相战,将粤西各府县全部放弃,只守广州。李定国兵败新会被迫退兵后,清军又趁势重新占领粤西大半府县,眼下,往西去的官道几乎全被清军控制,对过往行人盘查得极严。
过五关斩六将那是小说中才有的故事,周士相也不是关二爷,可不敢大喇喇的走在官道上,别的不说,就身下那匹蒙古大青马就能让他成为清军的目标,寻常一句问话“你这匹马从何得来”便可叫他辩无可辩,原地现形。
走小道虽难,可也安全。不过安全是安全,周士相却识不得路,在山里转悠了两三天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处何方,若是这会谁能给他幅地图,他恨不得为对方两肋插刀。
周士相不是不想找个当地人问路,可是这方圆数十里根本没有人烟,途中倒是经过几处村舍,但村子早就废弃,除了荒草还是荒草,连个人影也见不着。想必那些村民不是被兵杀了,就是躲兵去了。
自打清军攻占广东后,粤省生灵便惨遭涂炭,省城广州更是被清军屠城,其余地方的屠杀更是数不数胜,新会城的惨事和这些地方比较,也不见得真有多惨。
粤西地区更是屡经明清双方过兵,你夺我占的,地方上早就残破,兵匪横行之下,又有几个百姓还能在家乡安居乐业的。
找不到向导,周士相也只能无奈独自摸索,前世当骑兵时学就的本领倒是用了不少,起码方向不会走错,也不会饿着自己,蛇鼠虫蚁的可是吃了不少。
眼看太阳快要下山,周士相便想找个歇脚的地方,不然荒郊野外的,这晚上安全系数着实不高,他不敢保证这个时代的广东山区里没有老虎或是狼。
总算运气不错,日头西落时,周士相找到了个可以落脚的窝棚。这窝棚建在半山一片竹林中,远远望去,倒像是世外高人隐居之所,可走近一看,哪是什么世外高人隐居之所,不过是个山民进山砍柴的歇脚点。
窝棚极其简易,竹子架个框,上面铺些草,四周用了些树枝遮挡,简陋得不能再简陋。棚中也没有什么东西,只一口生了锈的铁锅孤零零的架在那里,从铁锅上的锈迹来看,这锅最少有好个月没有被人用过。
四处仔细看了一遍后,周士相便将大青马系在棚边,又寻了些干草回来铺在棚内,吃了几颗在山上摘的果子后,他便觉两眼皮发困,实在坚持不住,便倒下睡着了。
这会是三月底,广东的气温还是很适宜的,夜间温度并不冷,因此周士相没有感到寒意,不然这一宵可是难熬。
夜晚的山林一片寂静,除了飞鸟和不知名的野兽声音,偌大的山上便再无一点声息。
大青马这几天跟着周士相也是够惨,除了吃草还是吃草,一点豆料都没进肚子,眼下也是饿了,却好像通人性般知道现在这个主人没法给它食物,便趴在那里不吱声。
周士相这几天也的确太累,经历那么多的他,当真是心力交瘁,这一觉睡起来,却是忘记一切,只觉那么的舒坦。
迷迷糊糊间,外面的大青马突然发出嘶鸣声,前世当兵的警觉让周士相立时惊醒,旋即意识到有危险,可没等他从地上跃起,身子就已经被人给按住,那柄一直放在右手边取自由云龙的佩刀也被人给踢到了一边。
“你们是什么人!”
周士相惊疑的望着眼前几个打着火把的汉子,这些汉子有的穿着不伦不类的明军服饰,有的却是平民、猎人的打扮,看着不兵不民,唯一的相同点是他们的手中都有刀。
按着周士相的两个汉子则是一幅短打打扮,满脸横肉的,看着就不是什么好人。
“嘿,这小子还问咱们是什么人,老子还没问他是什么人呢。”一个猎人打扮的汉子嘿嘿冲着周士相笑。
按着周士相左手的汉子则笑道:“这小子细皮嫩肉的,看着还是个秀才模样,啧啧,鞑子也真会派人。”
边上那个汉子也跟着笑道:“鞑子可是下了本钱了,外面那马可是上等的蒙古马,以前我在王爷身边时就见过,这马要是拿去卖了,可值不少银子。”
“嗯,不错,老本贼他们缺马,军中没几匹蒙古马,要见了这马,不定得眼热成啥样。”
想到能拿这鞑子奸细的马和明军换银子,一众汉子都是心热。
这帮汉子说话时,周士相留意了下,这些人看着肯定不是清兵,但似乎也不是明军,恐怕多半是土匪得多。听他们口气,似乎和广西的明军有接触,不由想开口解释自己不是奸细,而是准备去投奔明军的。刚要张嘴,那帮汉子中穿着胡乱拼凑的明军军服的汉子却走到了他面前,厉声问道:“你这狗鞑子奸细,说,你到山里来干什么!”
周士相一惊,忙摇头道:“我不是鞑子奸细,你们误会了!”
“不是奸细?”那汉子冷冷一笑,忽然探手伸向周士相脑后,“哼,不是奸细,那这是什么?”
那汉子动作太快,周士相反应过来时,脑后便是一疼,紧接着一根有如老鼠尾巴的辫子丢在了自己面前。
辫子?!
周士相又是一惊,这才想起身体原主人可是剔了发的,而他这些日子里光顾着报仇的事,竟是将这根前世臭名滔天的金钱鼠尾辫给抛在脑后了。
第六章 敬佩
那辫子是被齐根削断的,辫根处还沾着点血迹。
周士相头皮一凉,隐隐作痛,知道后脑勺肯定是给削破了皮。
那穿军服的汉子见周士相发愣,不由冷笑道:“怎么,还不承认?”
那猎人打扮的汉子见周士相脸有不服,咧嘴一笑,对那穿军服的汉子道:“大哥,跟他罗嗦什么,弟兄们上点手段,不信他不招。”
一听这话,按着周士相左手那汉子也附和道:“对,给上点手段,这小子细皮嫩肉的,肯定跟个娘们似的,用不了三回,哭爹求娘的就给招了。”说完便要动手。
一看这帮人不信自己,连句解释的话都不让自己说,还要给自己上皮肉之刑,来个“刑讯逼供”,周士相也急眼了,脖子一梗便冲那大哥喊道:“就凭根辫子,你们凭甚认定我就是鞑子奸细!。。。我若不剔发留辫,那鞑子能放过我?你们还能在这抓我?我早死了!。。。再说我若真是鞑子的奸细,如何还会把这辫子留着,这不是嫌自个命长吗!”
汉子们听了这话,都是微怔,细一琢磨,似乎有些道理。那清军可是拿刀逼大明百姓剔发的,这小子若是不剔发,如何有命活着。再说,那清军的奸细一个个扮得跟大明百姓一样,也没见有哪个敢像这小子一样留根辫子到处招摇的。
似乎,这小子不是奸细?可要不是奸细,如何会有那马的,还带着刀,又怎的跑山里来了?
汉子们都是有些犹豫,那为首的汉子沉吟片刻,却是没有轻信周士相,而是问他道:“你若不是鞑子奸细,怎的到这山里来了?此地除了我们兄弟外连个鬼都没有,你跑进来不是想探咱们的底又是想干啥?”
“我是迷了路,不知怎么出去。”周士相实话实说。
“迷路?”那为首汉子脸颊一抽,露出不信的神色,“哼”了一声,吩咐手下道:“这小子嘴倒是硬,搜他身,看看有什么鞑子的物件。”
闻言,那猎人打扮的汉子便上前搜周士相的身,周士相知道他没有拒绝的权力,便也不动,任他浑身上下翻遍,可除了一个刻有“安儿”二字的长命锁外,周士相身上再无一物。
这长命锁是安儿百天时,赵氏的父母给外孙打造的,用了些金子,看着倒也值不少钱。
不过在这帮汉子眼里,这锁却算不得什么,那猎人打扮的汉子并不在意,随手将这锁扔给了那平民打扮、脸上有络腮胡的汉子,后者瞧也不瞧就给揣到了怀里。
见状,周士相却是激动起来,不知哪来的力气拼命挣扎起来,一边挣扎,一边吼道:“把锁还我,把锁还我!”
按周士相的两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没防他突然挣扎,险些叫他挣脱,络腮胡子大怒,喝骂道:“老实点,你再敢动,老子一刀宰了你!”
这锁是儿子在世上的唯一之物,也是周士相对亡子的唯一情感寄托,如何能容它被人夺走!可苦于那两个按他的汉子力道太大,他挣脱数次也挣不开。
“诸位好汉,那马,那刀,你们都可以拿走,可这长命锁你们得还我!要不然,我就是死了做鬼也不放过你们!”
周士相急得都要哭了,完全承载身体主人记忆的他,对死去的爱儿有着父子血缘天生的爱,刻骨铭心的爱。
为首汉子见周士相情绪激动,眼珠瞪得老大,眼眶中竟有泪水打转,不禁奇怪这小子为何对这锁如此在意,示意络腮胡不要轻举妄动,半蹲下身子问周士相:“这锁为何一定要还你?”
“为何?”
周士相声音都哽咽了,想到安儿生前的一幕幕,眼中泪水止不住便落了下来,哭泣道:“这锁是我爱子之物,我如何能让它离我而去。”
为首汉子听后,不以为然道:“我道多大的事,不过一个长命锁,你再打一幅给你儿子便是,要死要活的做甚,真惹恼了咱,一刀便叫你见阎王,那你可就连儿子都见不着喽。”
听了这话,周士相却是一下静了下来,怔怔的看着地面久久不语,那汉子有些不耐烦,正要喝斥,耳畔却传来周士相低得不能再低的声音:“我儿已经不在人世。”
“死了?病死了?”
那汉子微愕,却也没有多少惊讶,这年头小儿夭折再寻常不过,百姓人家很少没有夭折过孩子的。见得多了,便也没有多少感慨,都是命。
不想面前这秀才模样的年轻人面目却突然变得狰狞起来,咬牙切齿道:“我儿不是病死,我儿是叫清军给杀了!。。。不止我儿,我父母妻子也都叫清军杀了,一家五口就剩我一人了!”
一家五口死了四口?
众汉子听后,看周士相的目光顿时同情起来,就是拿了安儿长命锁的络腮胡子也有些不好意思来。
为首汉子盯着周士相看了半天,确认对方神情并无作伪后,方才叹了口气,起身道:“这么说,你真不是鞑子的奸细了?”
“我绝不是鞑子奸细!”周士相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为首汉子却仍是疑惑,他指着地上那柄腰刀对周士相道:“你若不是鞑子奸细,这把刀和外面那匹马又是怎么回事?看你模样,怕真是个秀才,一个秀才如何会有这些东西?”
“那马是我杀了一个清军将领抢来的,那刀也是夺自他的。”
周士相回答的时候脸上并不什么了不起之情,语调也很是平静,似乎这事听起来再正常不过。可他觉得正常,棚中一众汉子却不正常了,惊讶声后,立时便有人质疑道:“你一秀才如何能杀了鞑子将领,又如何能夺了他马,你这大话说得也忒假,哪个能信得?”
“老子方才摸过你手,没茧没泡的,一看就是没拿过刀的,再看你这身板,嘿嘿,你竟说你杀了个鞑子将领?这牛皮吹得,你干脆说你杀了鞑子王爷得了。”
“哈哈。。。”
棚中响起一片嘲笑声,为首汉子也是十分的不信,义士报仇这事他信,可秀才杀人却是难信,况杀得还是鞑子将领,这得多大的本事才能干成。
周士相见他们不信,也不知说什么才好,毕竟这事听起来也确是玄乎,他总不能说自己并不是那个秀才周士相,而是后世当兵之人附体而来吧。眼看这帮汉子看自己的眼神再次不善起来,这时,却听门口忽然有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周士相。”
周士相脱口说了名字,看到一个身着儒衫的中年男子从门口走了过来。
那几个汉子似乎对这中年人很是尊敬,将他让到中间和那被称为大哥的军服汉子并排站在一起。
“周士相?”
中年男子上下打量了周士相几眼,脑中似在回忆什么,片刻,他点了点头,笑着扭过脸对这帮汉子道:“这人的确不是鞑子的奸细,他说得也是真的,外面的马和地上的刀确是他抢的鞑子将领的。”
听了中年男子话,众汉子顿时愣住。
为首汉子不敢相信的望着中年男子,迟疑道:“宋先生?”
被唤作宋先生的中年男子微微一笑,视线转向周士相脸上,说道:“昨日我去县城取药时,在城门处见过通缉此人的榜文,榜文上有他的画像,错不了。”说完,又带着十分佩服的语气对众人道:“你们可知这位周秀才杀了鞑子哪个将领?”
“谁?”
众人胃口一下都被吊了起来,宋先生说的话他们深信不疑,可这周秀才到底杀了哪个鞑子将领?
宋先生吊足众人胃口后,这才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拉长声调道:“便是那尚可喜贼子手下的大将由云龙!”
“由云龙?!”
“是他!”
“呼!”
听到这个名字,包括那军服汉子在内的众人都是齐齐变了脸色,继而不约而同的呼了口气,一个个脸上都是写满惊讶,看向周士相的目光也瞬间变得敬佩,仿佛眼前再也不是个秀才,而是常山赵子龙般。
第七章 知县
这帮汉子之所以看周士相的眼光如此敬佩,实因他们都是吃过由云龙大亏的。
去年南明李定国自广西柳州发兵攻打广东,时任永历朝大学士的郭之奇和两广总督连城壁积极联络散落在广东各地的抗清义师和南明军队配合李部主战,为了多招集人手以壮声势,便连各地的土匪也一块晓以大义了。
这帮汉子中确是有不少人曾经当过明军,可明清争夺广东六七年了,他们所在的人马不是被清军打败覆灭,就是被迫退到了广东沿海的偏僻角落里,或是跟着永历天子一气躲到后方去,又或是降清摇身一变成了绿营。总之,当官的跑了后,这些汉子们便大多成了散兵游勇,落草为寇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毕竟他们不愿意剔发成为满清顺民,而除了拎刀杀人外,他们也不会做些什么。
落草为寇后,这些汉子平日也没少欺负百姓,不过当得知广西明军要攻打广东,又看到了南明大学士和巡抚的募兵公告,这帮汉子本着汉家儿郎还是要和鞑子拼到底的念头,便陆陆续续从山里出来参加了义师。当时他们所参加的义师就是南明高、廉、雷、琼四府巡抚张孝起所组织的一支兵马。
后来李定国大军入广东节节胜利,打得广东清军缩在广州周围不敢动弹,张孝起便带领手下兵马赶到新会参与攻城。岂料刚到新会的第二天,城中的清军守将由云龙就以精骑四百突袭明军,首当其冲的就是张孝起部。几乎是瞬间,张孝起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兵马就被清军击溃,当真是死者无数,忱者无籍。
。。。。。。。。。。
周士相面前这帮人就是在这场战斗中死里逃生出来的,他们都亲眼看到上万人马是如何被几百清军击垮,更看到那新会守将由云龙是如何以一当十,奋勇冲杀在前的,当时景象,现在想来都是后怕得很。因而当得知由云龙竟是被眼前这周秀才所杀,他们如何能不惊讶,又如何能不佩服!
“原来是杀鞑的好汉,周兄弟快快请起!”
为首汉子已然激动不止,上前亲自扶周士相起来。周士相起身时却注意到,此人的左臂短了半截。
待周士相起身后,那汉子又后退了几步,尔后连同其余汉子一起向周士相躬身一拜,齐道:“请周兄弟受我等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周士相下意识的直摇手。
边上的宋先生却是笑道:“有何使不得!周兄弟可知,他们去年都是差点死在那由云龙手下的,若不是你击杀了那贼子,这仇他们这辈子怕都报不得喽,因此你受他们一拜,乃理所当然之事,不必推辞。”
宋先生说着,那边汉子们已经不依不挠的拜了下去,周士相无奈,也只能受了他们这礼。
众人拜过后,气氛便不同先前了,看周士相的目光如同看俊俏媳妇般炙热,络腮胡子更是第一时间将安儿的长命锁还给了周士相。
周士相这会心中却还是糊涂,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些什么人,有心趁势和他们亲近,套个近乎,打听点东西出来,可却不知如何开口,只能尴尬的看向宋先生,不好意思道:“还未请教先生尊姓大名呢?”
宋先生一愣,旋即一拍脑袋,哈哈一笑,道:“你看我,光顾着向弟兄们介绍你,却忘了替你介绍了。”尔后自我介绍道:“鄙人姓宋名襄公,因会点医术,又识些字,所以他们都叫我宋先生,你若不嫌弃,便也同他们一般叫我宋先生就好。”
宋襄公?
听了这名字,周士相神情有些怪异。宋先生知是为何,也不介意,自嘲道:“父母给取的名字,纵有不对之处,为人子的也没办法。不过这襄公二字也好,显得我为人仁义嘛,呵呵。”
“是,是,仁义好,仁义好。”周士相不好对人家的名字说什么,只能点头随口附和几句。
那为首汉子却是在旁笑道:“周兄弟,宋先生为人可不仅是仁义,也不仅是会些医术,识些字,你可知道,我们宋先生可是做过知县老爷的,有大本事咧。”
“噢?”
有秀才功名的身体前主人梦寐以求之事便是将来能科举及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