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笙-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过三巡之后,他眯着眼睛。将眼前这些人与孟绍祺提供给他的名字逐一对上了号,参与走私不是小罪。若按大梁的律法认真追究起来,席上这些人得有一小半抄家下狱。

    剩下的知情不举,拿了好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包括朱子良在内,都得革职问罪。

    就算朱子良有老皇帝袒护,也得挪个地方当官去。

    再说为主帅的,若是护不住手下将领,以后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不过凤嵩川并不想把事情闹大。

    他了解建昭帝,这件事捅出来,关系朱子良,又正是和南崇议和的时候,对他半点儿好处也没有。

    方才一番密谈,朱子良很识时务,见势不妙该服软服软,该弯腰弯腰,凤嵩川心中得意,也表示久仰朱帅威名,一向有失亲近,此番就看朱帅的面子,放过军中的将领,但王光济必须要严查严办。

    他此时缺少人手,还请江北大营帮着拿人审讯。

    这是把杀人灭口的机会送给了对方,朱子良心领神会。

    大驸马他们还需几日能到,酒宴过后,凤嵩川在江北大营住了下来。

    他到江北大营动静闹得这么大,只是隔了一晚上,江北各州县的地方官便闻风而动,第二天开始,陆续赶到了江北大营,钦差路上出了这么大的事,受惊不小,总得当面拜见问候一番。

    有人提议凤大人难得来一趟江北,地方上也应有所表示,不如好好筹办一场接风宴,为凤大人洗尘压惊。

    凤嵩川含笑回应:“多谢诸位美意,凤某在京里,也久闻江北的重镇兰城、云边,正想有机会了看一看。”

    兰城县令就在下面坐着,一听这话赶紧站起来,力邀凤嵩川前往,一定要把接风宴安排在兰城。

    朱子良就帮着问了问他要把宴会办在什么地方。

    似这等地方官请客,都是找个当地的富绅,一说商量借园子招待上司,对方便知道什么意思了,接手过去出钱出力,花心思打听贵客的喜好,务必要把人伺候满意了。

    而兰城最有钱的莫过于王光济。

    那县令平时没少得王家孝敬,正想借此帮王光济同京里的大人牵个线,便笑着试探道:“诸位大人,你们觉着齐园如何?”

    这里在座的除了凤嵩川,所有人都受过齐园的招待,均知道那是王光济的产业,里面布置得极具匠心,尽显造化,实乃江北第一名园。

    取名齐园,是说它可与天下间最出名的那些园子相提并论。

    凤嵩川听着众人说的都是溢美之词,露出动心的模样,笑道:“好,那就去这齐园。叫这名字,园子的主人是姓齐么?”

    众人相顾愕然,未及纠正,听他又道:“那就定在后天吧。正好我还有一桩心事,后天一起了结了。凤某此番半路遇到贼人袭击,多亏了一位姓卜的乐师路过,帮了大忙。卜乐师到江北来,是为了同羽音社的张寄北赌斗,凤某已经答应了他,要给他公平一战。陈县令回去,麻烦那齐园的主人搭个擂台出来,后天大家不光喝酒,还有一场热闹可瞧。”

    那兰城县令面露异色,躬身应了。

    他听说过张寄北,此人同王光济相交莫逆,后天在王光济的园子里,两个乐师进行赌斗……

    大家都不挑破,他也假装不知道凤嵩川弄错了齐园的意思,待他回去和王光济露个话,叫他自己想办法弥补同钦差大人的关系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王光济的谋算(粉145+)

    凤嵩川是真不知道齐园么?

    当然不是。他有意装糊涂,要把这场接风宴安排到王光济家里。

    他已经同朱子良商量好了,到时借江北大营的兵,在酒宴上直接将王光济拿下。

    凤嵩川很是怀疑这一路上的埋伏、袭击,幕后主使都是王光济。

    虽然他想不明白到底哪里走漏了风声,使得王光济警觉,要先置自己于死地。

    到王家赴宴有风险,但到时候有朱子良和这么多地方官陪着,更有大队官兵,量那王光济不敢造次。

    而且王光济也应该想不到与他勾结颇多的江北大营会突然间刀兵相向。

    虽然众人的表现正中凤嵩川下怀,但他亲眼见到这么多人一味口里奉承,却没有一个提醒他齐园的主人姓王叫王光济,不禁大为恼火。

    全都被王家喂出来了,一群可杀不可留的东西!

    凤嵩川算计王光济的同时,在王家,被他惦记的人也召集了亲信手下,商量怎么发动起事。

    之前王十三在京里传回的消息,将王光济吓了一大跳。

    原本在他和张寄北的谋划中,这两年正是他势力开始滚雪球的时候,江湖各方纷纷归附,就连最宝贵的乐师队伍张寄北也帮他拉起了一支。而且托朝廷的福,这支队伍近来在飞速地壮大。

    再给他个三五年的时间准备,成大事的把握怎么也可以提高到六成,哪怕拖上一年。他手里也可以多出来上万人马。

    这个凤嵩川,自己没招他没惹他,他便将矛头对准过来。还不是给点好处就能打发了的,看情形竟是不死不休。

    王一、王二等人尽数在座,王二是个三十来岁的小矮子,除了地趟刀法练得出神入化,为人更是精明能干,常帮着王光济出谋划策。

    他道:“大哥,凤嵩川这个人咱们以前只听说过他名字。知道他是个武林高手,其它的都不甚清楚,小十三这段时间一直在京里呆着。又和他交过手,不如听听他的说法,这姓凤的都有什么弱点。”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王十三身上。

    王十三在京里虽然呆了大半年,可除了应付杨兰逸那小少爷。就是和一帮江湖上的朋友喝酒吃肉瞎胡闹去了。他若是个肯为王光济造反大计操心的人,当日也不会那么干脆就拒绝了付春娘,这会儿被骤然点到名字,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好在他留了一脸胡子,旁人也看不出他面有难色。

    王七同他交好,打了个岔:“十三弟回家了,还不把胡子刮掉么,这样看着好别扭。”

    王十三歪了歪头。得意地道:“大哥说了,这样显得稳重。”

    这一晃神的工夫。关于凤嵩川他已经想好了措辞。

    “这人小肚鸡肠,为着一点儿小事就会怀恨在心,想办法置对方于死地,而且还好色。”他搔了搔脑袋,“原本皇帝老儿想把守寡的公主嫁给他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没动静了。”

    适主这件事,是他在京里听到的小道消息。

    关于凤嵩川,王十三听说最多的就是他和顾文笙的过节,大老爷们和个姑娘家过不去,这不是好色、小肚鸡肠是什么,哪像他王十三,吃亏就吃亏了,大不了以后见着她都绕道走。

    不过她那鼓听着到是挺来劲儿的……

    王二瞪了他一眼:“就这些?”

    “这还不够?!”王十三回瞪。

    王二无语,王十三去京城之前,自己那么叮嘱他,叫他多关注一下京里的各方势力,敢情都白说了,这小子根本当耳旁风呢。

    王光济笑道:“十三这趟劳苦功高,回家了就好好歇歇,一个凤嵩川算什么,咱们这么多人呢。他一个人到了江北,孤掌难鸣,是龙也得给我盘着。”

    王一接口:“大哥说的是。自从接了十三弟的消息,我们兄弟几个就开始召集人手,现下兰城差不多有五千精锐,光大哥的几处宅子里就藏了大约两千人,城外还埋伏了六千兵马。云边那边有大哥的堂弟看着,到起事的时候,一个凤嵩川无关紧要,麻烦的是江北大营,朱子良老奸巨猾,不把他除去,他那里有十几万官兵呢。”

    王光济沉吟道:“得想个办法,把这些当官的先一锅烩了。朱子良现在没有防备,应该很好下手。”

    张寄北在旁听了半天,见王光济和他的心腹们商量不出什么新花样来,笑着宽慰众人:“我到觉着现在起事虽然仓促了些,但不是没有好处。一来,朝廷对咱们的戒心还不重,没有什么防范,二来,东海已经平定了,江北这边又在和南崇议和,再拖下去等真停了战,朝廷到空出手脚来了,我估计着咱们起事之后江北一乱,南崇必然变卦。所以说,正是时候。”

    王光济向来待张寄北为上宾,客气得不能再客气,闻言连连点头:“还是张先生有见地。有张先生和你的羽音社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张寄北笑了笑,没有谦让。

    他觉着王光济说的不错,当今世上,能与大梁国学玄音阁相抗衡的,也只有羽音社了。

    这工夫底下人来报,兰城县衙里有信传过来,并且县尊陈县令也说了,他今天傍晚会亲自到王家来,同王光济面谈。

    王光济读完信怔了一怔,抬头问王一:“齐园那边也藏了人手?”

    王一回答:“有个几百人吧。大哥,那狗县令说什么?”

    王光济将信丢在桌子上,“哈哈”大笑:“他要借我的园子后天宴请凤嵩川,到时不但姓凤的,朱子良和江北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会到场。还说姓凤的要为一个叫卜云的乐师出头,约张先生席上赌斗,给客人们添点儿乐趣。这真是……叫我怎么说,这个陈连贵顶我上万精兵啊,不舍得杀他了怎么办?”

    众人哄然而笑,张寄北忍俊:“这真是天堂有路尔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啊。这么顺利,到时候咱们先在擂台上摆满了狗官们的脑袋,我再陪着那卜云玩一手好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一章 开宴

    决定了后天在齐园宴会上杀官造反,时间对王光济这边算得上是非常紧迫。

    等晚上送走了陈县令,王光济等人一宿没睡,连夜商量明后两天如何调兵遣将。

    酒宴当天,酒菜还得准备好了,表面工夫要做得漂亮,不能还未发动便叫来赴宴的人看出破绽。

    王七负责置办宴席所需的东西,找戏班子,再到各大酒楼去请人手回来帮忙。

    齐园已经藏了几百精锐,但还远远不够,王一负责调拨兰城各处的人手,会从别的地方再调个几百人过去。

    凤嵩川自己找死,叫他们赶在宴会前在园子里搭起一座擂台来,有这命令,他们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园子里大兴土木,擂台中空,好好布置一下里面也能藏个上百人。

    一旦发动,周围几县会一齐响应,王三一大早就动身赶去云边,和那边的人马会合,作好准备。

    重中之重,也是叫王光济最为头疼的是江北大营的十几万官兵。

    若是顺利的话,到时候朱子良要么降要么死。江北大营的高级将领王光济这些年也陆续拉拢了不少,手里握着这些人的把柄,都跟着他造反不可能,估计着也不会拼了命地来剿灭他,群龙无首,必生哗变。

    可若是不顺利的话,什么意外都可能出现。

    所以他命王五王六带着匆匆招集起来的近万人马到距离江北大营十余里外的金沙岭埋伏,说不定有一场硬仗在等着他们。

    安排完了这些。王光济单独把王十三叫到了眼前,道:“齐园你就别去了,我把家里人都托付给你。帮我把你大嫂、小侄子他们看好了。”

    杀官造反,那是提着脑袋在谋一场富贵。

    这等关键时候得王光济托付家眷是莫大的信任,王十三难得没有嬉皮笑脸,两只眼睛熠熠生辉,郑重道:“大哥放心。”

    王光济把手在他结实的肩膀上拍了拍,没有说话。

    张寄北见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凝重,笑道:“这也是以防万一。咱们准备得这么周全。肯定旗开得胜,一切顺利。就算有个什么疏漏,十三兄弟素来机警。也足以应对。”

    白天众人按照议定的,各司其职,分头忙活去了。

    张寄北果然收到了卜云打发人送来的书信,赌斗的时间定在后天晌午。地点不出意外。正是齐园。

    张寄北看过信之后笑了笑,以此为由,将目前在江北的所有羽音社成员召集到了一起,请大家明日务必到场观战。

    厉建章和戚琴都收到了通知。

    张寄北是羽音社的执事,羽音社自公孙承死后一直没有社长,张寄北最近刚有点众望所归的意思,因是生死帖,这场赌斗他和卜云最终只能活一个。羽音社的成员于情于理都应该到场。

    所以厉建章忧心忡忡地答应了,不疑有它。

    戚琴多了个心眼。回来跟杨兰逸一问,齐园竟是王光济的产业,几人顿时觉着这事简直太古怪了。

    明日齐园必出大事。

    杨兰逸自告奋勇回去打听消息。

    刚到家就被王十三带着人软禁了起来。

    王十三刚接任务的时候满心激动,简直恨不得为之肝脑涂地,可没多久他就回过味来了,敢情这家人不但是王家人,还包括他大哥的岳家。

    尤其是其中还有个烫手的大山芋,小少爷杨兰逸。

    杨兰逸回来江北也不回家,整天和那顾文笙混在一起,胳膊肘往外拐,只要他知道的事,那顾文笙不用半个时辰就指定知道。旁的也到罢了,造反这等事涉及这么多人的性命,绝不能由他这里泄露出去。

    所以王十三一见杨兰逸偷偷摸摸回来,正中下怀,便以保护他为由,再不准他离家。

    杨兰逸软磨硬泡都没用,哪还记得当初答应过要保密,气急败坏地将王十三在京里的种种丢人事全都嚷嚷出来。

    王十三黑着脸,顶着手下人怪异的目光大马金刀往门口一坐,任他说什么都不动如山。

    如此一直僵持到了第二天,齐园开宴。

    兰城县令陈连贵身穿便服,打扮得像位文人雅士,早早便到了齐园,由本县的县丞、主簿等一众官吏陪着在门口迎接贵客。

    今天这场面,王家一看就是下足了大本钱,整个园子新修了不少景致,花团锦簇,看上去十分典雅大气。

    园子里的下人模样整齐,训练有素。

    远远的,还有乐声飘过来,奏的曲子是《太平春》,彩头很好,定能讨得钦差大人欢心。

    进了园子迎面就是一座两人高的擂台,虽然有些破坏美感,但这是钦差大人要求的,如此才显得足够重视。

    陈连贵很满意,决定待钦差大人来了之后,帮着王光济美言几句。

    刚开始的时候王光济也在,在门口陪了一会儿,连道时间仓促,准备不周,等到客人陆续到达,他被手下人叫了进去,说是菜品出了点小问题。

    临近正午,江北各州县的官员差不多都已到齐,却迟迟不见朱帅和钦差大人的身影。

    连王家的管事的都过来询问什么时候开席,陈连贵不禁有些焦急,打发了手下人去城门口等着。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才见凤嵩川带着人姗姗来迟。

    陈连贵第一个感觉是:哎呀,今天钦差大人带了不少人来。跟在钦差大人身后的,除了他那亲信寇文,其他好几百人都是江北大营的将校军官,这都是来赴宴的么?

    隔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咦,朱帅呢?怎么没来?

    陈连贵赶紧迎上前去,与钦差大人见礼,奇道:“凤大人,怎么未见到朱帅?您二位不是一起来的?”

    凤嵩川“嗯”了一声,脸上没有太多表情:“朱将军有事,今天不能来了。最近不太平,他让我带了些人过来,你这里放行不要阻拦,也不要大惊小怪。”

    陈连贵虽然一头雾水,还是应了声“是”。

    凤嵩川这才露出一丝笑意:“凤某来迟,害大家久等了吧。走,咱们进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瓮(粉150+)

    陈连贵引着凤嵩川等人进了齐园。

    凤嵩川看到了迎面高大的擂台,露出满意之色,赞了声“不错”,扭头吩咐寇文:“派人看看,卜乐师来了没有。”

    这工夫,陈连贵先前派出去的那捕头悄悄上前,附在陈连贵耳朵旁边低声禀报了几句。

    陈连贵听说凤嵩川竟是带着大队人马来的,一部分人留在了城外的,带进城的也有数千,这些官兵进城之后分成几队散开,一队跟着钦差大人来了齐园,剩下的不知去向,这才明白了凤嵩川刚才那番话的意思。

    不让阻拦,也不让询问。

    陈连贵身为兰城知县,不知钦差大人要在他的地盘上搞什么事,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来,哪还顾得再向凤嵩川为王家美言。

    可凤嵩川却主动问及了:“这园子当真不错,不愧江北第一园。主人家是哪位,不如叫出来一见。”

    这里他的官最大,那自是说什么就是什么,谁也不敢反驳。

    陈连贵赶紧打发人去找王光济。

    这会儿他才想起来,钦差大人还有个关于园主的误会呢,连忙笑着解释道:“大人,此间主人您大约听说过他的名字,此人姓王名光济,王家几代当家的都是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之人,在我们江北非常有名。”

    凤嵩川微微颔首:“原来是他。”

    停了一停,齐园管事的引了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匆匆赶来。那男子离远便大礼参拜:“草民见过县尊,见过钦差大人。”

    虽然未曾谋面,只看年纪。凤嵩川便确定眼前的这人绝不是王光济。

    他微微皱眉,正待询问,那男子已主动道:“草民王七,王光济乃是草民的兄长,兄长适才被人叫走,说是片刻即回。”

    “王……七,王家男丁还挺多。”凤嵩川说话的口吻似是在开玩笑。不过他身边的寇文却听出来,大人这是杀气上涌,心里不耐烦了。

    朱子良有事脱不开身。马上要动手了,匪首王光济却又不见了影,今天的事上来就透着不顺。

    陈连贵在旁听着讪笑了一下,当着王七的面。他不好说这些人都是从小在王家善堂里长大的。

    王七微微低了头。多一句解释都没有,只是恭谨地请示:“启禀大人,听说呆会儿有两位乐师在擂台上赌斗,此刻齐园外边来了不少乐师想要观战,只是未得大人准许,下人们没敢把人放进来。到底让不让他们进来,还请大人示下。”

    陈连贵知道王七为什么会有如此一问,乐师。哪怕来自于民间,那也是受人尊敬。地位非常高的,若不是今天有这么多当官的在,王家人绝不会连乐师都拒之门外。

    凤嵩川还在想王光济去了哪里,会不会是提前听到消息溜了,心不在焉地道:“放他们进来看吧。”

    王七应了一声,便欲退下去,凤嵩川回过神来,又道:“观战可以,除了卜乐师和那张寄北,其他人都不得携带乐器,以免有人趁机闹事。”

    他转过头,吩咐同来的军官:“本钦差带你们来便是为了维持赌斗的秩序。去一队人看着!”

    一名副将领命,带了百来人跟着王七往外去。

    王七认识不少江北大营的将领,这一位只是见过几回,没有深交,此际看他面色肃然,对自己的搭讪待搭不理,很少回应,不禁暗自凛然。

    张寄北和卜云都已经到了,被请进园里,先由下人好生招呼着。

    卜云依旧是师徒三人,张寄北这边因是半个地主,所有的仆从下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不乏高手,表面上只带了一位名叫元恺亲信。

    这元恺也是羽音社的乐师,乐器是一支紫竹笛。

    他年纪比张寄北小了七八岁,两人从早就是好友,有点半兄弟半师徒的意思,元恺一直跟着张寄北四处奔波,帮着他出谋划策,唯张寄北马首是瞻。

    此次大力相邀羽音社众人前来观战的主意还是元恺出的。

    提前什么消息也不透露,就请大伙来,等到杀官起事一闹起来,裹持了他们就走,到时候像厉建章这样的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楚,只好将错就错跟着反了。

    要造反就不能有太多顾忌,何况这也是送大家一场富贵。

    张寄北也烦了厉建章等人的顽固不化,索性依计而行。

    为了乐师们观战方便,王家特意在临近擂台的地方单独开了个门。江北大营的官兵们过来接管了门口,将钦差大人的命令传下去:欲进园观战的乐师,不得携带乐器。

    有那个别生性谨慎的乐师觉着乐器离手,一旦有事,便是任人宰割,犹豫一番悄然退走。

    其他人则随了大流,将乐器交给了同来的侍从,叫他们在园外等着,自己和旁的乐师一起鱼贯进园。

    张执事今天生死战,怎么都不该错过,没见厉建章已经进去了么?

    这是还蒙在鼓里,不知道今天会出事的。

    像戚琴已经隐隐觉出来今日齐园恐有大事发生,他在园外观察一阵,见这么多乐师都进去了,不愿置身事外,也将胡琴拿出来,想要交给云鹭。

    云鹭不接,他打算陪着戚琴一起进园去。

    最后还是文笙帮他拿了胡琴,叮嘱道:“你们两个千万小心。”

    她太显眼了,这等场合没法混进去,只好在园外等候消息。

    文笙离远看着戚琴和云鹭顺利进入了齐园,左右望望,想在附近找一处高点的楼阁,以便居高临下,眺望齐园。

    还真是有,街道对面十余丈开外有几间酒楼商铺。

    想看见园子里面宴会以及擂台上的情形是不可能了,估计着酒楼的最高处能隐隐望见齐园大门刚进去那一段。

    这时候街道上人越来越少。

    文笙调头往那边酒楼而去。

    到了近处才发现,酒楼的门虚掩着,外边挂着牌子:东主有喜,歇业半月。怪不得不见有客人进出。

    文笙止步。

    这时候却有一个伙计打扮的年轻人自屋里出来,微微弯了弯腰,冲文笙做了个“里面请”的手势。

    这个人竟是林经。(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 满城烽火

    原来林经也已来了江北。

    文笙并未表现得多少惊诧,迈步进了酒楼。

    酒楼里面摆设很寻常,有几个伙计在忙活,文笙仔细看了看,也都是些熟面孔。

    文笙进来,他们低着头各忙各的,好似全未注意到屋里多了个人。

    林经随后进来,将两扇大门关上。

    文笙看着他,就想起上回他帮着钟天政传话的情形。

    “你们几时来了江北?”

    “刚来,就这几天。”林经还真回答了她。

    文笙想问钟天政是否也来了,转瞬间打消了念头。

    不用问,肯定是来了。

    她问道:“我想借楼上居高临下看看齐园的情形,可方便吧?”言语间对钟天政的这些手下颇为客气。

    “自然,姑娘请便!”

    文笙迈步上了楼。

    这家酒楼高达三层,楼梯的木头看着颇为陈旧,磨损也厉害,至少存在了十年往上,显然不可能是钟天政派人盖的。

    她到了三楼,上面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不见。

    文笙找了个正对着齐园的窗户坐下来。由这里可以看到刚进齐园的一段路,此刻都是官兵把守着,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军容整齐,一副严加戒备就要动手抄家的样子。

    偶尔有客人和齐园的下仆从这段路上经过。

    只是看着,文笙便感觉到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不管是官兵还是王光济这边都没动手。他们在等什么?

    文笙正伸着脖子探头张望,突听身后脚步声响。

    木头台阶,有人上楼的话脚步声应该很清晰。但之前文笙一点儿都没听到,就是这最后几步,也是对方有意加重了声音。

    “这里能看到什么?”

    文笙回头,身后站着的是一袭黑衣的钟天政。

    与以往的打扮有些不同,换上了劲装的钟天政看上去格外英挺,薄薄的衣裳料子贴在他修长的身躯上,充满了雄性的力量。神秘的黑色冲淡了他皎如明月般的五官长相。给他整个人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文笙有些愣神,停了停方道:“你几时到的?”

    钟天政走过来,与她并肩而立:“比你晚了一天。”

    文笙向着齐园方向努了努嘴。意有所指:“虎视眈眈啊,看来这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下。”

    钟天政微微一笑:“你指这家酒楼?我的手没那么长,这里原来也不是我的产业,知道他们要在这里动手。昨天才想办法将它拿下。”

    文笙转头凝望他:“拿下?”

    “是啊。”

    “那原主呢?”

    钟天政轻笑一声:“算了。你别问了,听到答案又要不高兴。”

    文笙默然,这和直接告诉她结果又有什么区别?钟天政一路过来,走到今天,手上到底染了多少无辜者的鲜血?思之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钟天政见她神色有异,悠然道:“你不要只盯着我,王光济造反,江北马上就要乱了。到时候江山半壁尽起烽火,又会死多少人?就不说这个。你道谭老国师当日保着建昭帝登基,手上的人命会少了么?都是一样的。我做这些事,明知你不喜欢,却一直不愿瞒着你,便是想看看你什么时候才会习惯。”

    习惯他,追随他,以后也时时像现在这样并肩站在一起。

    他的目光渐转灼热,文笙若有所觉,将头转了回去,眼望齐园,淡淡地道:“不可能的。”

    钟天政斩钉截铁:“话不要说得太满,在我心里,没有不可能的事。”

    文笙语气有些怅然,带着几分意兴阑珊:“阿政,若是有那么一天,我大约也不是我了。”

    钟天政被她这句话弄得莫名其妙,带着笑意问道:“你不是你?那你是谁?”

    文笙没有回答。

    她来到这个世界上,身体原本不是她的,若真有那么一天,她改变了一直以来所坚持的,那她还是谁?

    但文笙很快就坚定下来,将些许迷茫抛在了脑后。

    她是顾九,魂魄来到这乱世,哪怕再难,她也要找出一条路来,完成心中所愿。

    她将思绪转回到眼前的正事上来,问钟天政:“怎么回事?为什么双方迟迟都不动手?”

    钟天政决意要让她慢慢习惯,知道不能逼得太紧,随她所指望向齐园,道:“两边都做了不少准备,但事到临头,还是出了始料未及的情况吧。”

    “什么情况?”

    论起消息的灵通,文笙实是无法和钟天政相比。

    所幸钟天政并不瞒着她。

    “比如说,王光济这边就不会想到今天朱子良临时有事,没有来赴宴。”

    坐拥十几万大军的朱子良没有到场,不能先解决掉,对王光济这边确实十分不利。

    “是真有事?”

    “真有事。我刚接到消息,就在今天上午,南崇议和的使节过江来了,朱子良亲自去接的。来的是南崇小皇帝的叔父梁兴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