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笙-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

    王十三觉着身边躺着的就像是一团火,吸引着他不顾一切扑过去。

    他翻了个身,粗声道:“你唱。”

    不等文笙开口,他又道:“顾文笙,我想抱一抱你。”

    文笙的歌顿时就没能唱出来,她默了一默,柔声道:“那就抱吧。”

    她开口的瞬间,王十三已经将她死死抱在了怀里。

    他闭着眼睛,心里像吃了枚果子,又酸又甜,还带着些许的苦涩。

    其实来南崇的这一路,他没少抱文笙,抱着她逃命,抱着她翻山越岭,抱着她,怕她死掉,甚至有那么荒诞的念头,希望她能吸自己的阳气活下来。

    但他清楚地知道,那些与现在不同。

    像干涸裂缝的土地,遇上清澈甜美的泉水。

    若是能这样一生一世就好了。

    不,还不够,要是能让他亲一亲就更好了。

    王十三飘飘忽忽,一腔心思不知飘飞到了哪里,文笙却被他抱得有些透不过气来,气闷心跳,忍不住出声嗔道:“抱够了么?”

    “……没。”

    “那感觉如何?”

    “又香又软。”

    文笙低笑了一声,笑声里透着揶揄:“不当我是女鬼了?”

    王十三闭着眼睛,声音里回味无限:“大爷我现在充满了力气。我准备杀进南崇皇宫,去把燕白揪出来!”

    他丢下这句豪言壮语,本是真想着粉身碎骨,轰轰烈烈大闹一场,但随着这话出口,他“咦”地一声睁开眼,猛地坐了起来,随手抹了把眼角的湿痕,道:“有办法了。”

    文笙在黑暗中睁眼望着他:“什么办法?”

    王十三漫不经心拍了拍她的脑袋:“你接着睡,我再想想。”

    文笙“切”地一声:“你试试,换你你能睡着?”

    王十三想想也是,悄声道:“燕白不是住在宫里不露面吗,咱们想个法子,引他露面。这两天待我打听打听,南崇这帮官儿有谁名声不好,找那位高权重的,我去刺他一刀,叫他想死死不成,想活也不那么容易。到时候,燕白肯定会去给他医治。”

    文笙想了想,眼睛在黑暗中闪闪亮:“不是不行,只是很冒险,而且实行起来困难。”

    王十三吁了口气:“有路走就行,总胜过两眼一抹黑。”此时他越想越觉着这个主意可行。

    文笙翻了个身,披着被子趴在床榻上,两手托着腮,沉吟道:“你别急,行刺要有合适的目标,在哪动手,如何全身而退,况且目标遇刺之后,必定会有大队人马保护,要从他身边劫人,只怕也不那么容易。等咱们把南崇朝廷里方方面面的关系都打听明白了,定一个周详的计划再说。”

    这第一步是挑选目标,文笙觉着既是如此,就要找个罪大恶极的杀,成不成的,就当替天行道了。

    第二天一早,王十三满头大汗学习擀面条,文笙笑嘻嘻指导了一阵,将目光落到了刚进门的禅离身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一章 禅离的秘密

    文笙觉着,禅离这个女人很有些古怪。

    她是乐师,是银月村的“圣女”,当着利江明西等人言行狂妄,出手不说狠辣,最起码也算是非常果决。

    但她换上南崇这边的衣着装束,从深山里出来,言行举止却像换了个人,沉稳端庄,甚至比文笙见过的很多妇人都要讲究。

    最关键的,她还会说一口地道的嘉通话。

    他们谎称来嘉通投奔亲友,同行里有个嘉通口音的老太太,再正常不过,同周围的领居打交道也多靠禅离出面。

    这一路上,当着文笙和王十三,禅离和宣同方几个还真没说过几句话,显得冷淡而疏离。

    文笙冷眼旁观,觉着她对那四人同样有着防范之意,所以文笙也不确定禅离到京之后还跟着他俩是要干什么,奉命监视?还是另有企图?

    她想对方很有可能就是嘉通人,至少也在本地呆过,有机会不如开诚布公谈一谈,省得彼此胡乱猜测。

    不过那要等吃过了早饭再说。

    有文笙在旁参谋,王十三第一次做手擀面便非常成功。

    不会不成功啊,经他一番揉擀,那面特别筋斗不说,刀功乍一看也不逊半辈子切面的老师傅,真是想要宽条有宽条,想要细条有细条。

    只除了桌子面板统统短命十年。

    切完了洒上一把面粉,打散摊匀了,王十三拿袖子蹭了下脑门上的汗。得意道:“怎么样?就这么点儿活,还想难倒大爷?下面吧,谁来?”

    文笙自然少不了夸他两句。

    禅离颇为惊讶。不过论起做饭的手艺,三人里头还是属她最高,她主动接过剩下的活儿,将昨天买回来的鸡煮了,鸡汤下面,放几棵青菜,洒上小葱。诱人的香味传出去老远。

    王十三心里有了主意,胃口大开,自己吃了半锅。

    文笙很是捧场地吃了两碗。

    王十三心满意足。长出一口气:“还是这么汤汤水水吃着舒服啊,前些天叫你跟着我在山里受苦了。”

    他昨天夜里就和文笙好说了,今天上午去陈大人家点个卯,再找宣同方几人帮忙。分头盯着平安侯府和江审言的家。看医令燕白到底会不会现身。

    若还等不到,出手行刺就是最后一步棋。

    等王十三走了,文笙收拾桌子,禅离刷锅洗碗。

    文笙看她进进出出忙得差不多了,道:“禅离姐姐,坐着说会儿话吧。”

    禅离闻声望了她一眼,没有拒绝,放下手里的活儿。搬了张板凳过来。

    文笙见她坐在对面,眼观鼻。鼻观口,显然不打算先说话,想了一想,问道:“恕我冒昧问一句,你其实是南崇人吧,怎么去了银月村呢?”还一呆就是十余年。

    禅离两眼盯着文笙,目光里闪过犹豫之色。

    文笙任她打量。

    同行这几日,她们对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早有了初步的了解,她这时候盯着自己看,不过是在下最后的决断。

    过了一会儿,禅离漠然将目光转向了窗外:“十几年前遭逢大祸,我无处可去,正好遇到宣同方几个,他们在为银月村寻找合适的‘神女’,我就跟着他们去了。”

    “大祸?”

    “你想知道?呵呵,也好,我就跟你说说,免得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忘了。”

    难得禅离开口,可以解开文笙心中的疑惑,她赶紧换了个姿势,准备洗耳恭听。

    “我曾在这里生活了十六年,”她嘲讽地笑了笑,“我爹在朝里做到了四品官,我是家中的长女,闺名白霜。”

    拜月族语“禅离”的意思正是白光,白霜,诸如此类。

    “我想想,时候太久了,祸事由何而来?打从懂事开始,爹娘就教我要好好做吴家大小姐的玩伴,不可得罪她,因为她是要做太子妃做皇后的人。我听爹娘的话,虽然比她小,却事事都让着她,以她为先。”

    文笙心里一动,宫里的那位吴皇后?显然不是,年纪对不起来。

    吴家大小姐,说的是吴皇后的姐姐?

    而禅离那边一旦开始,就打开了话匣子,自顾自地讲了下去。

    “就在她刚开始谈婚论嫁的时候,太子却出了意外,暴毙而亡。先帝子嗣本来就少,一来二去,就只剩下了当时刚满周岁的圣上。这下吴家可傻了眼,虽然没有大肆宣扬,但朝野谁不知道,她本来定了是要嫁太子的,短期之内,谁敢娶她?”

    “平心而论,她的性子并不刁钻,换谁遇上这样的事,心情都会不好吧,她把空闲时间全都花在了学琴唱曲上。不但她学,还叫我们几个都跟着学,后来她嫌旁人没天分,就只认定了我,什么事情都想拉我一起。”

    “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竟会不小心撞破了她和那戏子的私情,我装作年纪小不懂事,胡乱遮掩过去,打那以后,有意躲得她远远的,半个字也不敢向外吐露。

    过了差不多有半年,她十七岁生辰,邀我去吴家做客,我本不想去,却拗不过父母,又想着她已经同安国公世子订了婚,应该不会再有事了。谁知生日当天,她找了个由头将我带去了她的琴房,引开了丫鬟,吴家大公子就突然跳了出来。那畜生刚死了老婆,想要毁我清白,逼我嫁他续弦。”

    文笙轻声问:“后来呢?”

    权势掩饰下的狠毒和丑陋,文笙虽然听说过不少,还是为禅离揪着心。

    就连自己初来这世间,也曾被人设计逼迫过。

    “我一个女子怎比得了那畜生孔武有力,正想着宁可一死也不叫他得逞,慌乱间顺手抓起了屋里的一面小鼓,不知怎的,脑袋里灵光一闪,突然就开了窍。”

    “你那时候自己领悟了乐师的法门?”文笙不禁暗自惊叹,世间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也是,南崇就没听说有什么厉害的乐师。她无师自通,还是在这么个关键的节骨眼儿。

    天赋和运气,缺一不可。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当时只想着赶紧回家,没有亲手宰了那个畜生。”(未完待续。。)

    ps:  非常卡。一晚上只有这么多了,抱歉。

第三百七十二章 禅离的劝告

    童白霜第一次遇上这种事,六神无主,摆脱了吴家大公子的纠缠,自琴房里逃出来,连贴身的丫鬟都顾不上等,匆匆出了内院,找着自己家马车,赶回了家。

    她向童夫人吐露了实情。

    童夫人出身寻常,自己又是个没主意的,丈夫喜欢附庸风雅,她甚至想着去向妾室讨教吟诗作画的技巧,何况这样一件大事,那真是像塌了天一样,很快白霜的父亲童大人就知道了。

    童大人认识吴家大公子,还同他打过很多回交道。

    在他的印象里,吴大学士的这个儿子心机深沉,除了没有当爹的老奸巨猾,样样都不差,怎么可能做出这么荒唐的事?

    再说以吴家的地位,若吴大公子真看上了白霜,想要续弦,打发个中间人说一声,自己虽然吃点亏,不一定就不答应。

    南崇不大讲究这些,就他们吴家自己的嫡女,也有不少嫁了鳏夫。

    这么蹊跷,根源必然还在吴家大小姐私通戏子那件事上,若是个寻常人,只怕早就被灭口了,因为是自己的女儿,对方不好下手,只能娶回去,变成一家人,也就绝了后患。

    使这样的手段,是怕童家不识相,反而把那件事嚷嚷出去吧。

    童大人越想越觉有理,找个机会私下见了吴家大公子一面。

    谁想对方根本没提有意续弦的事,反到对童大人说:“听说令嫒最近心智失常,恍恍惚惚常做些莫名其妙的事。不如送去大真庵修养一段时间吧。”

    大真庵那是南崇官宦之家女眷犯了错,软禁修行的地方。

    童吴两家如何商议的且不说,过后不久。童白霜就被送去了大真庵。

    除了四季的衣裳,她只带了几本乐书和一面小鼓。

    在大真庵,吃的是粗茶淡饭,还要劈材、挑水,抄经、做针线,白日里被支使得团团转,动辄遭人斥责。

    可越是这样艰苦。她越是静下心来琢磨乐师的技艺。

    童家人就像将她忘了一样,直到一年之后,庵里来了新人。偏巧又是个听说过童家的,悄悄告诉她,她被送进来不久童夫人就得急症去了,童大人说是守孝一年。但听说已经同吴氏旁支一位庶出的小姐订下了婚约。

    童白霜这才知道。原来不但是自己被家族舍弃,她还连累了没有娘家撑腰的母亲。

    她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鬼地方。

    靠着那面小鼓,童白霜逃出了大真庵,一路躲避庵里的追捕,碰巧遇上了宣同方几个。

    宣同方等人邀请她去银月村生活,她考虑再三最终答应。

    童白霜对父亲的感情颇为复杂,最初几年还时时关注他的消息。

    童大人未及再娶,便卷入了一桩营私舞弊案。童家很快被抄了家,女眷被发卖。他和两个庶子先后死在了发配途中。童家就这么着散了,一家老小死了个干净。

    办理这起案子的正是江审言。

    宣同方几个告诉她这消息的时候愤愤不平,颇有同仇敌忾之意,但在童白霜,却没觉着如何悲伤,她的心中,只剩下了对吴家的愤恨和深深的惆怅。

    文笙算了算,要照童白霜说的,她年纪并不大嘛,也就三十出头,怪不得她易容改扮得虽然很细致,自己却总觉着哪里有些违和。

    尤其是她的眼神,看着实在不像是个老婆婆。

    她的一生,早已被强行改变,少时玩伴们或为公侯夫人,或为官家太太,大多相夫教子,生活安逸。

    但上天又给了童白霜一份厚礼补偿,她是乐师,若能早早了却昔时恩怨,敞开心扉朝前看,一个刚刚三十岁便自己摸索着学到这等水准的乐师,前途实在是不可限量。

    “所以你此次跟着我们来嘉通,是想伺机向吴家人报仇?”

    童白霜一张老脸看不出特别的情绪,到是目光闪了一闪:“你们不是要杀江审言么?吴德水的大儿子吴丰现任嘉通府尹,等事情闹大,他必会带人来围捕,到时候,索性一不做,二不休。”

    文笙默然片刻,方道:“等十三回来,我和他商量一下。”

    童白霜听她如此说,神情登时变得有些怪异,道:“他最后还不是听你的?呵呵,没想到,我这辈子会吃到陆鸿大儿子亲手擀的面条。”

    文笙脸上一红,听着童白霜又道:“你不知道,陆鸿大在我们南崇是个什么名声,他活着的时候,名字能止小儿夜啼。说真的,有空擀面条,不如劝他练练陆家那功法。冷兴生给他功法,我看你们没当回事,据我所知,宣同方几个可是研究了二十年还没进门,这次盼着陆少爷能摸着诀窍,给他们指个路,应该不至于拿个假的出来。”

    冷兴生将《明日真经》拿出来的时候,文笙就觉着他的目的并不单纯,童白霜说的这个也有可能。

    不过文笙却并不打算传话给王十三。

    这么多天下来,只看十三对《明日真经》的态度,就知道他不会轻易尝试着去练。

    他的身手,本已经十分出色,功法是习武之人的根本,若是出了问题,对王十三的打击必定比自己失去乐师的能力更大。

    再加上十三江湖经验丰富,看似大大咧咧,其实谨慎周全,文笙觉着既是家传的功法,学或是不学,应该完全由他自己来做这个决定,即使是自己也不应该多置一词。

    她听童白霜说了一些南崇官宦权贵之家的情况,半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中午,王十三回来,还给文笙和童白霜带了几样菜肴。

    嘉通物价不便宜,王十三又是去那有名的酒楼点的菜,文笙初看这架势还当宣同方几个也要过来商量事,等 王十三大马金刀坐下来吆喝开饭才知道并不是,依旧只他们三人。

    童白霜早饭吃得就不自在,此刻识趣地看了看菜色,挑着爱吃的盛了一碗,端回自己屋吃去了。

    文笙想着他们离开离水时,确实带了不少金银以备万一,但一路上逃命,自己身上还剩了些,王十三只怕丢得差不多了,关心地问了一句:“你还有银子用么?”

    谁想王十三直接丢了个沉甸甸的钱袋子过来:“跟宣同方他们要的,你收着吧。”(未完待续。。)

    ps:  先更个小章。 要是状态好,就再写点,不好就明天晚上一起4000。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爱护。

    看到有好多月票和打赏什么的,等我月底补个感谢单章。以免写到感言里被审核。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刺吴计划

    文笙不及拒绝,只好接在手里。

    袋子挺沉,她意外道:“给我干嘛,我又不单独出门,没有用钱的地方。”

    王十三伸脖子看了看桌上几样菜,拿汤勺先给文笙舀了碗汤:“这个天麻人参老鳖汤是店家推荐的,可不便宜,说是补血养气,止眩醒神,你先来一碗尝尝。”

    不管是不是有用,这番心意非常可贵,文笙接过来。

    听他又道:“给你你就收着,大半袋都是金叶子呢,我带身上一不留神就丢了,等用的时候再跟你要。”

    文笙“唔”了一声,将钱袋放到一旁,拿起筷子准备吃饭,突然笑了笑,问道:“不用数一数么?”

    王十三跑了一上午,早上虽然吃得不少,但面条不点饥,到这时候也饿了,嘴里塞了一大口饭菜,猛听文笙问话,甚是莫名其妙:“数它干嘛?不够想办法再去弄就是。”

    文笙本来脸上都是笑,还带着点揶揄之色,见他一说话满嘴都是饭,甚是嫌弃地挥了下手:“咽下去再说话,别喷出来。”

    王十三嘟囔了一句:“怎么可能?”将饭咽了,伸手出去盛汤,伸至中途突然停下,扭头看向文笙:“古里古怪的,你那脑袋里到底都想啥呢?”

    文笙呵呵一笑:“吃饭吧,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

    王十三目光在她脸上转了转,没看出什么端倪来。“切”地一声,端回自己的碗吃饭去了。

    其实文笙方才是突然想起当日王十三与付春娘的那番对话,所以接了钱袋在手。忍不住想逗一逗他,问他用不用数一下。

    但王十三自己却显是已经忘了,他那番“数钱、生孩子、管小老婆”的豪言壮语。

    王十三虽然对文笙的臭规矩表现得嗤之以鼻,但接下来真就不说话了。

    直到两人默默吃完了午饭,文笙要顺手洗碗,他才道:“丢那里吧,叫禅离下午收拾。我看她身体结实得很,还没老到啥都不能干,这两天光跟着享福了。给她点儿活,别闲出毛病来。”

    文笙嗔了他一眼:“快歇着吧,就这么两个碗,我也没病到啥都不能干。”

    童白霜就在隔壁。人家又不是真老到耳朵不好使。十三的这张嘴,加上他的大嗓门,拿着得罪人不当回事,真叫人头疼。

    她怕王十三添乱,又叮嘱道:“等着,我呆会儿有话和你说。”

    王十三神色一整,登时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模样。

    他出去这一上午,也有很多话要和文笙说。

    文笙两下刷完碗。又去漱口洗了手,回屋关上了门。

    王十三正坐在床头。百无聊赖地摆弄文笙的竹笛,还比了个姿势,撅着嘴准备对上去。

    文笙见状一笑:“我教你?”

    王十三连忙推辞:“还是算了,小傻……杨兰逸吹笛子那会儿我就试过,没长那根筋。”

    “是么,可你从小习武就觉着特别容易是不是?”

    说话间,文笙过来床边,王十三赶紧起来,给她挪了个地方。

    文笙就将上午童白霜所讲童吴两家那些事和王十三说了说,王十三不停点头,跟听故事似的,听完还慨叹:“那唱戏的小子肯定得死吧,说不定叫吴家人切成零碎,腌到咸菜缸里了,啧啧,没那两下子学人家偷香窃玉,真是色胆包天。”

    文笙横了他一眼:“是啊,那小子怕是没怎么练过。”

    王十三登时噤声。

    文笙换了个话题,问道:“禅离的意思是,咱们既然要杀江审言,必然惊动吴家,索性连吴丰也一起收拾了,你怎么看?”

    王十三皱眉:“这些事都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找到燕白,先给你治伤。我跟宣同方他们都说好了,先帮我先救人,我再帮他们杀人,不答应一拍两散。”

    钱都拿回来了,肯定是商量得差不多了。

    “他们住在那边,这两天一直盯着江府的动静,江审言的老娘不是病了么,奶奶的,上午他们弄来了准确消息,说那老太太的病一直是太医院燕白的几个徒弟看的,根本没见着燕白露面。我叫他们盯着平安侯府去了,看来那老头儿十有**一直呆在宫里,给皇帝的大小老婆看病。”

    事情往最坏的情况发展,王十三说起来忿忿不平,对老给他“添麻烦”的医圣大人也没了之前的恭谨。

    文笙觉着这猜测本就是最有可能。

    一个是当朝皇后,吴大学士的宝贝女儿,另一个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这两人若是有个好歹,南崇时局都会为之震动,对天祐帝而言,不管是臣子还是表哥,重要性都远远不及。

    王十三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看来行刺也得找个要紧的人物,叫他不得不把燕白派来。算了,便宜禅离,就那吴丰吧。等我找宣同方他们再打听打听,如果没有意外,就拿他的小命来引燕白出洞。”

    一旦定下人选,王十三立时就发现了其中的好处。

    吴丰是嘉通府尹,重责在身,需得每天坐衙。

    出入这么有规律,可比行刺别的权贵要方便得多。

    当然也有不利的地方,嘉通府尹是正三品,加上吴丰是吴家的长子,身份地位显赫,不管去哪里,周围时刻簇拥着好些个门客。

    吴家那些名列头等的门客们来历身手如何,有哪些绝招,正是王十三想叫宣同方他们去详细打听的重要内容。

    王十三到底能不能一刀重创许多高手保护下的吴大公子?

    行刺完了如何全身而退?

    又如何把接下来的事态控制在自己手里?

    若是好不容易把吴大公子砍得只剩一口气,却叫他那些手下把人抬回吴府去救治,岂不是前功尽弃?

    文笙提议趁街上人多的时候,两人亲自去沿着吴府到嘉通府衙走一遍。

    冬月里大街上很冷,王十三皮糙肉厚不在乎,文笙却有些经不住。

    王十三想要雇车,被文笙拦住了。

    很多步行可以留意到的细节,坐着车走马观花,往往会失之交臂。(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侄子,跑快些!

    冬天的午后,不见太阳,天空灰蒙蒙的。

    街上人不是很多。

    风有些大,从空旷的街口吹过来,卷起很多枯黄色、深褐色的落叶。

    文笙虽然在外面多披了件连帽的棉斗篷,仍然有些瑟缩。

    落在一旁的王十三眼里,这就是虚啊。

    “看把你冻得,说雇车你还不让,脾气犟得驴一样。”

    文笙嗔了他一眼,这么冷的天,连呵出去的气都是白的,她不想多说话,暗忖:“傻小子睡凉炕。”

    好在府衙和他们落脚的地方都在嘉通城的中心区域,走着去也不是很远,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文笙觉着活动开了,身上不那么冷了,二人也拐上了府前大道。

    文笙今日想看的,主要是由府衙到吴家的那一段路。

    府尹吴丰每天上下衙的时间、经过的路线基本都是固定的,若是上朝的日子,朝会散了直接去衙门,其它时间早上卯时出门,乘坐四人抬大轿,由清正胡同出来、途经三泰街、状元桥,赶在辰时之前进到府衙,一直在里面呆到申时。

    冬天天黑的早,一般申初,他就坐着轿子回府了。

    文笙由王十三陪着一直走到三泰街,再往前,就是住了不少南崇权贵的“清正”、“严正”、“端正”三正胡同,要动手肯定不能在那里。

    两人转了一圈,都觉着还是状元桥附近商贾聚集,人来人往。最为合适,于是调头往回走。

    状元桥名为桥,早不知几百年前桥下的水便已经干涸。周围商铺林立,变成了一条商业街。

    文笙边走边打量,将附近的地形以及商铺的情况一一记在心里。

    干正事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申时已过。

    文笙正想事情入神,王十三悄悄拉了她一下,耳语道:“边上让让。有顶官轿过来了,看看是不是那姓吴的。”

    文笙心中一凛,赶紧避到店铺门口。

    前面传来了呼喝声。开路的是四个人,坐在高头大马上,看上去英武彪悍,手提马鞭。腰间悬刀。

    紧随后面的是一顶四人抬官轿。枣红色的轿帏,轿帘低垂,挡得严严实实。

    文笙看这个不在行,但以王十三的眼力,只看轿子压在四个轿夫肩上的分量,轻易就判断出来,轿子里有人。

    他只是扫了一眼,便将注意力转移到那四个轿夫身上。

    习武之人对于同类总是比较敏感。只看他们步履和行走的姿势,王十三便觉着。这四个人怕是身手都不弱。

    轿子后头还有两骑。

    随行总共是十个人,衣裳上绣着“吴”,按宣同方提供的消息,这十人都是吴家招揽的门客,尤其骑马那六个,即使放在整个南崇,也都是罕逢敌手的奇人。

    此时街上正是人多的时候,吴丰一行没有注意到文笙和王十三,轿子很快过去,状元桥重新热闹起来。

    文笙进店买了几样小玩意儿,而后和王十三边走边逛。

    天黑得很快,到傍晚仿佛更冷的。

    文笙又逛过一家书斋一家药铺,买了笔墨纸砚和几样补药,出来之后不禁打了个寒战。

    王十三帮她提着东西,道:“咱们先去吃饭。喝点儿热乎的,身上就暖和了。”

    文笙还惦着童白霜一个人在家里,王十三道:“你管她干嘛,中午有剩饭,饿不死。”

    文笙笑笑依他:“那好吧。”

    两人就近去了一家粥铺,难得这家店里既干净又温暖,正是吃饭的时候,铺子里光各色粥品就准备了十余种,更有不少荤菜素菜。

    状元桥往来的人多,这铺子生意很是兴隆。

    王十三点过饭菜,文笙要了碗红枣百合粥,她脑袋里一直在想着行刺吴丰的事,这会儿在外边,想到什么也不适合和王十三讨论,只好等回去了再说。

    两人默默吃过饭,会了账出来。

    一出门,冰冷的寒意扑在脸上,文笙驻足,“啊”地一声低呼:“下雪了。”

    王十三莫名其妙:“冬天下雪这不很正常么?”

    在他看来,今天天阴风冷,下雪早有兆头。

    文笙露出忧色:“这场雪不知会不会下大,进而影响到咱们?”

    雪天路滑,街上行人稀少,不好隐匿行踪,这都是下雪会为刺杀计划带来的额外麻烦。

    不确定的因素往往会引发意外,叫人防不胜防。

    一说到正事,王十三心中了然,道:“回去再说。”

    风小了,鹅毛大雪密密坠落,片刻工夫就在地上铺了一层。

    雪花落在头上身上,隔着斗篷感觉还不明显,扑在脸上凉丝丝的,文笙有些睁不开眼睛。

    借着路边店铺的灯火,王十三看到她头顶肩膀落了一层雪,眉毛也粘了些,连翘起的睫毛上也有,一时心里痒痒的,很想凑近了帮她吹吹。

    文笙感觉他慢下来,催道:“十三,快些走吧,呆会儿天黑路滑,就更不好走了。”

    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