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血祭山河-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家的资源,而且中国的经济已经近乎于崩溃的边缘,不用受到经济方面的过大限制,这也就意味着高飞可以最大限度的在东北进行穷兵黩武的计划,而民主国家的美国却不可能如此进行。
第九百一十八章 穷兵黩武(中)
高飞秘密研制新型的坦克装甲,坦克装甲对于坦克的战场生存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美国人在旅顺帮助高飞建设海军基地的同时,葫芦岛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都已经进入了后期的安装阶段,五万吨的水压机由美国才散运抵中国在进行组装,尤其位于大连的中国造船厂是美国人按照可以建造舰队级航母设计的,高飞拒绝了美国人的依阿华战列舰级船坞,而选择了最新式的华盛顿级巡洋舰船坞,未来战列舰随着航空母舰舰队的决战将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导弹巡洋舰与护卫舰、多功能驱逐舰将随着科技的发展走上战争舞台,对于那些没有必要的落后武器系统,高飞不建议去耗费物资建造。
坦克装甲与舰船装甲有一个较为共同的通用性,但是明显坦克装甲的成本要相对高一些,经过高飞的提示,装甲科研所经过研究认为提高装甲防护能力另一个办法就是改变材质,参照英国提供的德国的科研人员在海军装备研究部门那里获得的资料,德国战列舰使用的防护钢板上使用了一种名为k/a钢材,这种钢材学名叫做镍铬锰合金表面渗碳硬化钢,表面硬度高达670…700hb,递减渗碳深度为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基材硬度为230…240hb,其防护效果能够达到等效于百分之一百三十厚度的普通匀制钢,淬化装甲的防护原理是通过表面的高硬度层来碰碎来袭的弹丸。
但是对于高飞来说,德国人应用在虎式坦克与虎王坦克上的装甲系统已经完全的落后了,对于日新月异的反坦克武器来说,高飞认为优质轧制钢装甲和合金钢钢装甲才是主流,装甲结构也发展到以焊接装甲和整体铸造装甲为主,铆接装甲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实战也证明了日本人一直抱着不放的廉价铆接装甲被打得丢盔弃甲的事实。
而美苏德正在研发空心装药弹药的出现更是让坦克装甲面临严峻的挑战,美国在二战大量生产制造了m4坦克,采用铸造装甲钢技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高飞则确定必须采取价高的铸造炮塔,新型的高硬度合金钢,焊接车体等技术技术。
鞍钢科技部拟定在钢铁材料中常用的微合金元素有稀土元素、碱土金属元素、锆、钛、钒产铌和硼等在超高强度铸钢中加入混合稀土,可使钢脱硫,脱氧,并使残留在钢中的硫化物夹杂变成球状的,从而大大减轻了夹杂物的有害作用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超高强度铸钢的冲击韧性,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高飞只知道成分的配比,却并不清楚精确的比例,所以只能通过不断的实验进行尝试。
让高飞大吃一惊的是这种尝试的成本极高,例如在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中添加稀土元素,可生产出硫含量极低的钢,有效地控制夹杂物的形状,使钢的各个方向的性能非常均衡,尤其能显著地改善特厚钢板厚度方向的塑删和韧性,最新式的鞍钢一号实验装甲中碳,硅,锰,镍,铬,钼等金属,在使用状态硬度最高达到三百二十,其淬透性高达350mm,让高飞震惊的是这种装甲的性能以及达到了历史上t62的主要装甲性能,鞍钢一号装甲主要用于坦克铸造炮塔正面装甲防护。
但是鞍钢一号装甲的制造成本非常之高,每月的产量如果用于制造坦克,只能保证五十辆的用量,这种产量让高飞十分头疼,不要说生产战舰了,就是坦克与自行火炮了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美国人的潘兴坦克系统设计非常好,但是高飞还是倾向于t…62与t…72的坦克设计,整体铸造的合金装甲炮塔拥有非常高的防御能力,也不会出现炮塔后部缓冲机械部分,另外车体低矮增加了隐蔽性和降低了中弹率。
每月四十五辆左右的车体与炮塔的制造,加之新式一百零五毫米滑膛炮在本钢的试制,新式弹药的试射,让高飞忙得几乎脚不沾地,远东方向中国青年军已经有五个军进入了定远湖流域,开始修建防御工事体系,修复铁路、公路和桥梁,为了更好更快的消化远东,高飞拟定国府向东北包括远东强制性移民三千万,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人离乡贱,但是东北与远东的开发都需要人力资源,暂时的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高飞可以选择在美国生产新式坦克装甲,但是考虑到合金成分泄密的可能,高飞拟定向美国人提供资料换取自己急需的电子、化学、机械工程等各方面的科技资料,美国人很多时候更愿意提供成型的器材而不是资料,介于新式坦克一旦投入作战新式装甲的秘密就难以保证,不如自己先占据主动。
对于,现阶段整个东北的大开发,高飞详细的审阅了关于东三省的资源报告,这些报告大多来自日本方面的勘探的调查,日本人对东北三省的开发是非常有节奏性的,不同于其针对国内其他地区的破坏性掠夺性开采,由此可见日本人对我东北三省的狼子野心。
作为工业最为重要的钢铁、铝、铜、铁、煤炭等资源,蒙古地区的包头、鄂尔多斯、辽宁、吉林、黑龙江都有各类资源的资源分布较广,详细调查的吉林则主要集中在通化、舒兰、珲春、辽源等地,油页岩产地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松辽、桦甸、罗子沟三个盆地,储量相当于全国储量一半以上,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蕴藏量大,许多矿产储量居于三甲之内,能源矿产占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属和化工原料矿产也有一定储量。
高飞派出了三个工程师的部队转为地方矿山建设,根据勘探报告显示铁在吉林铁矿储量比较集中,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有桦甸县老牛沟、浑江板石沟、敦化塔东等数处大型矿床和通化四方山、和龙县官地、通化七道沟、浑江大栗子、七道沟、浑**沟等六处处中型矿床,加之包头露天铁矿与本溪铁矿,铁资源对于高飞来说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之前的日建时期的矿山已经陆续的恢复生产,美国原来的矿山设备也在陆续实施安装。
第九百一十九章 穷兵黩武(下)
东北三省的铜资源相对的集中在吉林,总保有储量近百万吨,主要矿床分布在永吉县大黑山,珲春县小西南岔,磐石县红旗岭、通化县赤柏松等,稀有金属镍、钼、金、镓、锰、铼等在储量均为巨大,尤其是辽宁本溪勘探中陆续发现的大型钨矿,该矿在历史上被日本人掠夺性开采破坏了整体矿脉,导致后世无法进行整体开发,现在显然日本人无暇也没时间进行掠夺性的破坏性开采,才得以保存下来。
不过,在开采石油的问题上,高飞还拿不准,如果开始辽河油田与吉林的油条的供应量眼下看是足够的,但是未来的发展建设角度来看,开采大庆乃至远东的油条才是重中之重,但是高飞又担心一旦苏联人调转枪口,远东战火重燃,届时一切的投资和建设将全部化为虚有,所以只能加快工业军工体系的建设,一切的一切全部为了建设东北军工体系而让路。
为了军工建设加快整体的矿业开发,高飞自然无瑕顾及什么环保问题,毕竟有得也有失,先稳固住远东的局势是高飞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斯大林之前的试探也是给了高飞一个信号,那就是苏联人根本不打算将远东真正的还给中国,其还向国民政府方面抗议并且提出租借远东地区等等数个方案,在德军的强大压力之下斯大林都敢于挑衅尝试,一旦苏德之间尘埃落定,高飞相信定远地区就会成为下一个火药桶。
而自己必须给予敢于挑衅的苏军以迎头痛击,打痛北极熊,才能让北极熊记住不要妄图伸手,但是高飞认为对北极熊的贪婪要做出最好的应对准备。
高飞在东北的扩编与整军计划是带有极强的针对性的,高飞拟定以美援的m4e3a8谢尔曼中型坦克与m5轻型坦克、地狱火一百零五毫米自行火炮组建十个装甲师,以全重三十九吨的新式虎贲中型坦克组建二个装甲师,将中国青年军所属的二十九个新编军所辖的一百零七个师又二十一个独立兵种作战旅,整编为七个集团军,五个重炮兵师与二个火箭炮师,山地步兵集群编入二个轻型装甲突击师,装备m5系列的轻型坦克,特种作战集群改为中国青年军中央特种作战司令部。
拟定第一集团军驻守长春,第二集团军与第七集团军配属七个装甲师三个炮兵师与二个火箭炮师驻守远东,第三集团军驻守蒙古,第四集团军驻守辽宁,第五集团军驻守察哈尔、热河,第六集团军驻守黑龙江,工程部队对日本人原有放弃的堡垒防线从新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尤其是被破坏严重的虎头要塞进行集中修复,高飞还拟定整训三个伞兵师与十个工程兵师,工业基础建设、交通、铁路、桥梁都是重中之重。
并且,集中力量在东北整训三十个师的预备补充兵力,随时预备投入远东地区,可以说现在国内的战事基本上算是告以段落,第四集团军主要负责中朝边境的守备,剩余的五个装甲师与重炮部队全部呈梯队配属中朝边境,日本关东军撤退进入朝鲜的兵力与其驻朝鲜军合并之后又一次超过了一百万,不过在贫瘠的朝鲜驻扎如此多的部队,高飞真怀疑日本人能不能解决吃饭问题?
如果,日本人连最为基本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自己似乎也并不用急着进入朝鲜与日军死拼硬磕了,因为后世以美国人为首的联合**就在北朝鲜的崇山峻岭之间吃了大亏,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展开,高飞又没有足够的海军部队支持,所以高飞根本不打算去进攻朝鲜,对于朝鲜来说高飞的计划就是关门打狗,一旦美国人解决了日本人的海军力量,准备开始进攻日本本土,那么中国远征军所属的海军部队亦可以频频出击阻断朝鲜与日本本土的海运交通联系,如此一来朝鲜的日军被困在朝鲜狭长的半岛上,根本不用费心去收拾。
高飞的整军计划实际上从根本的出发点是针对苏联人的,海参崴的摩擦给高飞留下了太深的震撼,即便奄奄一息与德国人拼得快要油尽灯枯的苏联,中国也远远不是其的对手,况且德国人此刻已经显露出了疲惫的态势,在攻陷斯大林格勒之后就进入了战略防御,可以说德军已经进抵了希特勒战前制定的a线,从原则角度上看,希特勒根本不想灭亡苏联,德国也不具备彻底灭亡苏联的战略条件,德军入侵苏联以来,没有成功的扶植起一个相对有效的伪政府机构,也确实是德国人在战略上的失误。
苏军从远东抽调大批军队对斯大林格勒实施反攻,然高飞震撼的是交战的苏德两军双方投入的共计超过一千七百万之众的军队,二万余辆坦克与装甲车,三万多门七十五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五千多架战机,这样大规模的会战打得就是后勤补给,德国人困难,苏联人同样困难,但是对于中**队来说,如果抽调三百万**进行一场会战,仅仅交通就会成为一场噩梦,病死甚至饿死的官兵也许会比战死的多。
中**队的后勤补给几乎糟糕到了极点,所以中国现状的交通情况,高飞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结起足够的部队抵御苏联人很有可能发起的进攻,虽然国府上下很多人还记得苏联援华时候的好处,不相信中苏之间会刀兵相见,但是对高飞而言,在国家利益和领土面前,北极熊的固执恐怕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苏联当初援华也好似因为日军关东军将其视为了假想敌,以援华作为手段拖住日本关东军,而且苏联援华的物资武器价格依然不菲,很多也是苏联逃脱换代的武器。
当苏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之后,苏联果断的中止了对华的武器出口,最让人郁闷的是,当年德国人停止向中国出口武器是将最后一批交付给中国之后,而苏联人则是吞了中国政府的货款停止供应,行径卑劣不堪。
第九百二十章 锋芒所向(一)
列为读者大人,最近连日下雪小骑偶感风寒,连续吃药挂瓶无济于事,时至今日身体才渐好,尽量恢复稳定更新,之前种种请大家多多原谅。
当苏联人解决了德国人的问题,掉过头来苏联人一定会解决远东问题,中苏开罗协定说白了不过是一纸虚文而已,这些年来轴心国集团与同盟国集团相互之间,本阵营国家之间,撕毁的各种协定和条约还少吗?条约这玩意用高飞的话说,制订出来就是为了被撕毁的。
条约能否起到作用,就要看武装力量的平衡了,如果失衡就将爆发战争,所以,高飞向国民南京政府方面提交了关于加强远东战略防御,修建定远方向与重新修建黑龙江的日本遗留工事要塞体系,高飞也秘密的制订了一个针对苏军的决战计划,只不过这个计划只有中国青年军的高层三人团知晓,对外一律实施保密。
就在东北各地建设进入**之际,高飞的整军计划也飞快的得到实施,在这方面国府军政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蒋介石在淞沪横扫日军最后残敌也意气风发,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经过十二年的浴血苦战才取得了今天的战果,但是百万日军主力尚在朝鲜虎视眈眈,而与苏联方面则是面和心不合。
苏联方面多次派人提出中国远征军进入苏联协助苏军作战,并且参与战略反攻,对于这个邀请蒋介石有些犹豫,而罗斯福与丘吉尔却在这个问题上给予了斯大林意外的支持,认为中国青年军所部当以远征军所部不少于三十个师的部队从远东进入苏联境内,协助苏军抗击德军,更为主要的是美英都认为苏联人有权使用远东的设施,并且可以在远东实施休整。
可以说英美方面的建议让高飞有一种被人触之逆鳞的感觉,之前的海参崴事件的起因就是中国青年军与苏军针锋相对,导致苏军的武装挑衅变成了武装扩大冲突,这也是大大超出苏联乃至整个同盟国方面预料的,因为在同盟国内部,也始终有人认为中国的国民政府习惯的逆来顺受,但是没想到中国青年军方面对于苏军的武装挑衅给予了坚决的还击,并且高飞还伺机要扩大事态,唯恐事件激化脱离控制的英美才不得不充当期间的协调者。
但是,英美在某些程度上还要顾及苏联人的感受,毕竟整个欧洲战场还需要苏联方面的苦撑,德国人已经开始转入整体的战略防御阶段,连续二次进攻莫斯科和二次进攻斯大林格勒让德军消耗巨大精疲力竭,苏军虽然同样消耗巨大,但是在本土作战的苏军占有补充迅速的优势,斯大林格勒的丢失让苏军失去了北高加索的石油和一连串的战略优势,所以夺回是势在必行。
高飞也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打着全歼退入朝鲜日军的幌子,在向美国人伸手,高飞非常清楚,现在的中国对于美国人来说非常有利用价值,尤其自己正在积极整训的中国远征军部队,高飞不止一次的在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场合宣称,苏军进入远东中国领土休整是战略溃退,会给德国人一种苏联快要垮掉的感觉,以刺激德国人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高飞同时还向同盟国方面透露,如果确保独立指挥权,并且苏军提供充足补给的话,中国远征军有三十个师的精锐部队可以立即投入对德的作战,但是前提是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预期要与之前的计划相符,并且中国青年军拟定以二个集团军四十六个师的步兵力组成中国远征军欧洲军,未来投入开辟第二战场的需要。
中国青年军确实是一个庞然大物,尤其是在昆明新训基地最新组建的第八集团军,其所辖中国远征军驻印度军、驻缅甸军、陆战两栖作战集群的六个师,伞兵第一军等部队,第八集团军的主要使命是对越南实施反击,为此要增设三个装甲师的部队,但是东北自行组织的m4e3a8谢尔曼中型坦克的数量有限,补充东北与远东的七个集团军都尚且不足,所以只能向美国方面求援。
可以说罗斯福与丘吉尔都是国际政治家,画饼充饥的高手中的高手,但是无论是罗斯福还是丘吉尔他们都发现,原来高飞才是最会画饼的家伙,而蒋介石则是躲在幕后的黑手,蒋介石这位东方的独裁者似乎从来不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都是利用高飞这个马前卒和出头鸟,还多时候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搞不清楚,那句话是蒋介石的真正意图,那句话是高飞自己的自由发挥?
不过,高飞作为中国青年军总司令官兼中国远征军司令官,在中国拥有的影响力让美国与英国人方面不得不动心,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对于苏联与英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对美国人来说却并不着急,因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事关极其重要的战略决定,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美国方面也需要在兵力调动上与物资补给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青年军总司令官高飞的高调表示让罗斯福很是欣慰和高兴,毕竟援华的物资没有浪费,虽然前段与苏联在海参崴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摩擦,不过无关大局。
为了尽早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美国政府方面正式在太平洋地区进行跳岛作战计划,并以中国远征军陆军部队作为主力,最终达到登陆日本本土的作战目的,迫使日本投降退出战争。
蒋介石为此特别召见了高飞,何应钦与陈诚现在对于高飞这位手握绝对权力的中国青年军总司令官再也不敢有半点轻视之意,美国方面提出的最终登陆作战目标无疑对于军人来说是十分热衷的。
日本人远过重洋来中国烧杀抢掠十二载之多,如果有机会杀上日本列岛,杀他一个鸡飞狗跳杀他一个天昏地暗,凭什么只准日本强盗放火?可以说但凡是个有血性的中**人都憋着一口气,但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蒋介石有要坐等胜利,或者是待价而沽的心思,并不准备去与日本人血拼。
第九百二十一章 锋芒所向(二)
对于蒋介石准备坐等胜利的心思高飞有所了解,无非是蒋介石又准备大规模的清除异己,这种事情蒋介石从来都没少干过,所以其的心思高飞自然清楚,所以高飞也主张全力配合美国方面实施跳岛作战,并加强远东的军事准备,如果一旦中国国内发生摩擦,会导致同盟国方面对中国政府提出质疑,则是极为得不偿失之举。
对于,高飞的顾虑,蒋介石也有些担忧,毕竟中国整体的经济和军事基本全在靠美国支持,甚至澳大利亚与加拿大援华的小麦和大米都成为了中国方面的救命粮,所以蒋介石才没无所顾忌的轻易同室操戈,高飞的主张也得到了何应钦乃至陈诚的支持,登陆日本,将战火烧到日本人家中无疑是中**人最想干的事情,现在每天都有超过三百架次以上的b…29d超级空中堡垒重型四发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东京、名古屋、大阪、长崎、小仓、横滨等城市基本全部被炸成一片废墟。
相对而言,战略轰炸不仅仅是袭击军事目标,即军队、军事基地、军事设施等等全部包括在内,而且对日军后方的生产设施、交通机关,甚至包括一般居民区,也都进行彻底的攻击,其目的是为了全部摧毁日本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使日本政府和国民丧失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这种轰炸见效是非常的明显,日本关东军的溃退就已经证明了其在本土供给的武器弹药补给方面出现了问题,大城市陆续被摧毁,工厂成为一片废墟,成熟的产业工人葬身火海,可以说是从根本是瓦解日本的战争潜力。
对敌方人口密集城市投下大量炸弹,给普通民众造成破坏和恐怖,以谋求结束战争的战略,可以说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始于中国战场,野蛮成性的日军对中国战时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战略轰炸,后于中美联合空军部队所阻止,但是据不完全统计三年间日本空军对重庆轰炸二百余次,出动作战飞机近万架次,投掷炸弹万枚以上,导致重庆十多万平民死亡,几乎将大半个重庆夷为平地,而且日军在重庆大轰炸期间首次使用了燃烧弹。
地毯式轰炸指像在地板上铺地毯一样地使用大量各类航弹杀伤和摧毁该地域的人员、装备,使用毯式轰炸的目标为人口或工业聚集区时,意在达成打击对方的士气和战争潜力这一战略目的,显然日本人没能够得逞。
不过高飞并不欣赏杜黑的理论,因为在精确制导远程武器尚未出现之前,杜黑的理论只能停留在教科书上,杜黑本人是一个意大利的军事理论家,曾经担任过国防航空部主任。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杜黑就主张建立专门的轰炸机部队,杜黑出版了《制空权》一书,对空军建设和作战提出了系统的理论。
他认为以轰炸机为主的独立空军在未来战争中将起决定作用,空军通过对敌人的军事基地、政治和经济中心进行精确的轰炸,能够摧毁敌人的工业生产能力和人民士气,甚至可以在地面部队投入战斗之前就决定战争的胜负。
杜黑声称空军的出现使过去那种让士兵们在战场上相互厮杀的作战方式彻底过时,从而使战争中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降到最低。虽然杜黑的军衔只是个少将,但他的理论在战后西方军事界却颇有市场。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都出现了一批空军制胜论的信徒,他们开始大肆鼓吹空军的重要性,推动了各国空军的建设,高飞曾经多次提醒美国方面,对德国的轰炸绝对不能参照日本人的模式,因为德国人的防空力量之强不是日本可以同日而语的,非常可惜,高飞的逆耳忠言成了真正的耳边风。
在美国人看来,在美国援华之前连空军得打成了“空军”的国家的一名陆军将军,竟然胆大到了对美国空军指手划脚的地步?实在的可笑之极,高飞成为了美国空军之中的一个笑料。
不过很快,美国人自己就笑不出来了,就在半个月前美国人受到了第一次惨痛的教训,一百一十七架b…17f空中堡垒轰炸机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编队闯入了不莱梅上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德国战斗机群马上就让美国人知道了他们对空中堡垒的盲目自信是多么可笑了。
短暂的空战结束之后,被击落击伤的b…17f空中堡垒竟有六十二架之多,占到了参战飞机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一辉煌万分战果把美国人惊得目瞪口呆?
然而,美国人吸取经验教训的速度可谓非常之慢,时隔五天美军再次派出共计五百六十架b…17f空中堡垒与b…29d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施魏因富特的德**械制造工厂,这次美国人吸取了教训,派出大批战斗机护航。
可是,这次德国人的抵抗更令美国人无比震惊,德军共集中了一共超过七百架的me…109战斗机和五百余架me…110战斗机分批、分高度、分地域进行拦截作战。如此大规模的攻击使美军的轰炸机群承受了难以想像的损失,超过一百六十架轰炸机被击落,二百七十九架护航战斗机被击落或者油尽迫降,美国人的损失是非常惊人的,施魏因富特屠杀使美国第八航空队不得不暂时停止对德国的战略精确轰炸。
在德国空军的沉重打击下,第八航空队司令官斯帕茨也逐步认识到了精确轰炸理论在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只有模仿东京大轰炸的战术把城市变成了主要轰炸目标,将平民变成战略轰炸的重要目标才能达到有效轰炸的战略与战术目的。
美国人在德国试图实施轰炸结果损兵折将,这也让英美之间产生了不小的分歧,罗斯福力主集中力量解决日本之后,在集中力量对付德国,不能重蹈日本人所犯下的严重错误,将战力分散是极为不明智的,同时停止了向欧洲继续增派新的轰炸机部队,转而加强对驻扎中国的第十航空队以及中美联合空军部队。
第九百二十二章 锋芒所向(三)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不撞南墙不回头,日本人是典型的撞了墙也不回头,誓将此墙撞到不罢休,美国人则属于撞了墙及时回头,无疑美国人似图对德国采用对日本一般的轰炸达到削弱德国人的目的,结果得不偿失,美国空袭日本,高飞建议使用燃烧弹低空突防快速投弹取得了成功,日本缺少夜航战斗机和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更没有无线电近炸引信这样的装备,所以无法对夜间在其防空火炮火力断层突防的美军轰炸机实施火力拦截。
高飞拟定中国青年军配属第一战略空炸队,接收的五十五架美军b…29d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亦投入对日本本土的轰炸,雏鹰展翅直击东瀛,也使得正在恢复之中的中国空军感到万分的振奋,不过中国空军现在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方面援助的关系,高飞所属的青年军空军部队亦编入中国远征军作战序列,而中美联合空军部队则归陈纳德指挥,剩下的部分才是周至柔的中国空军部队,虽然周至柔一直想将三者合并,但是无奈就连国府都要看美国人的眼色行事,就更别说他区区一个中国空军司令官了。
高飞前往山海关视察途中,得知前往日东京轰炸的美国空军b…29d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群遭到了日军超大口径高射炮的威胁,五架被击落,其余的匆匆投弹返航,美国情报部门正在秘密调查关于日军这种超大口径高射炮的情报。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高飞立即想起了历史上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制造出超大口径高射炮的国家,可以说日本人是完全的被逼出来的。
在此之前,日本参谋本部就获得了美军正在开发一种性能优良的超级轰炸机的情报,根据情报称该轰炸机具有极大的航速,作战半径以及高度,如果美军一旦控制了马里亚纳群岛,也完全可能对日本全土构成威胁。
但是,日本人并没有对此给予重视,因为当时联合舰队还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是随着联合舰队的优势不再,而且从中国沿海而来的b…29d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几乎洗劫了整个日本列岛的重要城市之后,日本人不得不行动起来,裕仁天皇亲自下令研制一种可以威胁到b…29d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的高射炮。
皇宫被烧为一片废墟之后,裕仁天皇就一直徘徊在各地的秘密避难所,日本列岛诸多城市全部在美军b…29d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机群的轰炸威胁之内,日军参谋本部兵器行政本部召开了数次的研究会,在裕仁天皇的催问下快速通过了地面兵器即超大口径高射炮的研制,来击破b…29d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由于轰炸日本本土的美军b…29d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的飞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