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凉铁骑-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府的一干幕僚平时喝酒溜须还行,真正遇到事,一个个全部没了主见,面露苍白之色,不少的官员甚至看着门的方向,大有逃跑的架势。

    何苗怒道:“一群废物,平时养你们干什么,到了关键时刻,全成了哑巴。”

    宴席上的不少官员不满的看着何苗,一名幕僚自信满满的上前道:“将军勿忧,当今天子乃是将军的外甥,谅董卓安敢硬闯大将军府,何况将军的手中还有这上万的南军,何惧一个小小的董卓。”

    何苗闻言心中大定,喜道:“甚好甚好,派人立即到宫中通知圣上,就说董卓带领士兵包围了大将军府,另派人到南军调集人马,务必将这群乱臣贼子全部杀死。”

    宴席中的官员齐声道:“将军英明。”

    何苗端起酒盏哈哈大笑道:“等下看看董卓这个无知的武夫是如何求饶的,想要在京师蛮横,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头老虎也得给我卧好了。”

    席上众人纷纷应是,不少官员甚至想出怎么整治董卓的方法。

    大约盏茶功夫,府中的总管闯入了到何苗所在的房间,大声道:“不好了,不好了。”

    何苗面色不善的说道:“什么不好了,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府中的总管顾不得何苗的责备,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董卓派士兵将大将军府团团围住,现在门外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骑兵,刚才派出去报信的家丁被当场杀死。”

二八五章:何苗之死(下)

    何苗闻言倒吸一口冷气,董卓这样做摆明是要置自己于死地,当即慌了起来,道:“赶紧从密道中出去,快点,待会董卓若是杀进来就晚了。”何苗不过是依靠裙带关系这才一路做到了大将军的位置,身处高位愈久,就越是怕死,连军中的将领都不如。

    众官员对何苗前后的表现鄙夷不已,不过他们在心里也不想和董卓那样的蛮子讲什么道理,都想着和何苗一起逃出何府,忠心虽然重要,但是小命却只有一条,哪有将领愿意留下来为何苗卖命。

    还是何苗软硬兼施留下两名心腹撑一下门面,带领府中家丁抵挡董卓的进攻,带领其他人向着密道的方向赶去,当初何进建大将军府的时候曾修了一条直通城内一家客栈的密道,这件事何进毫无保留的告诉了何苗,狡兔三窟,即使位居高位,也难保会有灾难发生。

    何苗前脚踏入密道,董卓就带着人马闯了进来,见到府中的人就杀,不分老幼尽皆杀死,一时间府中哀嚎遍地,血流成河,何府中的家丁虽有千人之众,哪里能够抵挡住如狼似虎的兵丁,士兵一个冲锋之后,前来抵抗的士卒溃散而去,何苗留下的两名心腹见情况不对,借着乱势,悄悄向着密道口的方向而去。

    闯入何府的士兵遍寻不见何苗的影子,董卓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吴匡问道:“何苗哪里去了?”

    吴匡眉头紧皱,良久,吴匡说道:“肯定是从密道出去了。”

    何苗有个毛病,就是爱炫耀,府中有个密道也成了他酒桌上炫耀的资本,偶然的情况下,吴匡暗暗记下了这件事。

    董卓闻言大惊道:“你可知这条密道通往何处?”若是何苗逃了出去,将会是无比巨大的灾难,全天下的军队皆由何苗掌管,精锐的南北两军将士听命于何苗。

    吴匡道:“城北一家不起眼的小客栈。”

    董卓闻言长舒一口气,何苗掌管的军队驻扎在城南,何苗逃到了城北,时间还是很充足的。

    “贤婿,你带领两百名骑兵亲自前往,务必将何苗杀死。”董卓下令道。

    李儒抱拳应诺,急匆匆的向着何府外而去。

    “此番若是能够击杀何苗,你当居首功!”董卓对着吴匡说道。

    吴匡大喜,不断拜谢。

    军中的士兵何时见过如此繁华的府邸,在何进生前,对府内进行了多次修缮,大将军府,自然是要保持着足够的威严,不仅如此,府中的奇花异草不计其数,更别提府内的资产,恐怕现在的国库,也没有大将军府的家资丰厚。

    士兵惊呆之余,开始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但凡遇到值钱的东西一律带走,府中哭泣声喊杀声不绝于耳,不过放火有些不太现实,这里是京师,影响不好,董卓十分明智的勒令士兵不许放火。

    出何府的时候,每个士兵的脸上都露出兴奋之色,每个人在何府都有很大的收获。

    看着士兵们鼓鼓囊囊的衣服,董卓大度的说道:“你们在府中得到的东西,只需要上交一半即可,剩下的都是你们的了。”何府中的财物,董卓亦是垂涎不已,不过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正是收买城中禁军军心的时候,董卓也十分的豪爽了一回。

    一众兵士闻言发出震天的吼声,对董卓的好感蹭蹭上涨,别看他们是禁军,是最精锐的士兵,待遇也不见得比其他地方的士兵好到那里去,连年的征战,原南北两军的将士几乎减员过半,死了一批,立即又有人补充进来,就是这样不断的更替,军饷却是迟迟不发。

    从军是为了什么,说大了是保家卫国,最实在是为了功名利禄,国库空虚,何来多余的钱粮赏赐军中将士,乍闻董卓之言,不少士兵看向董卓的眼神充满了兴奋和期冀,有这样的主将,是无数士兵梦寐以求的事。

    不少将士当即表示愿意跟随董卓,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吴匡带来的一千多名士兵全部归到了董卓军下,这些士兵不同于边郡士兵,虽然京城的生活很富足,南军北军的将士一直是勤于苦练,铠甲武器的配备在大汉当属最好。

    董卓豪情满怀的说道:“有诸位相助,本将军相信不久雒阳城就会彻底的安定下来,以后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你们到时都是有功之士,我会向圣上禀明,论功行赏。”

    不少军中的武将闻言,双目精光直闪,董卓的意思已经很明了,会带着他们在京城大干一场,不少武将跃跃欲试,刚刚加入董卓的军队,自然想着要表现一番,提高在董卓心目中的地位。

    “誓死跟随将军,誓死跟随将军!”不知是谁带头先喊了一句,其余人纷纷附和,声音震彻天际。

    映着夕阳的余晖,董卓看着的眼前的大将军府,嘴角露出一丝畅快的笑容,何家两兄弟凭借何后的威势,位极人臣,没想到短短一年之内,两兄弟尽皆丧命,真是天要亡何家。

    一个时辰之后,李儒带领军队返回,同时带来的还有何苗的人头。

    董卓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缓缓说道:“逆贼何苗已经伏诛,我们用他的狗头祭奠大将军的在天之灵。”

    南北两军的将士沉默不语,何进当大将军已有些年头,平时很注重军中的将领,施以恩惠,威望颇高;对何进,自然比对何苗的感情要深厚,是故听到何进的死和何苗有关之后,这些将士提刀而来。

    不然当初何进在宫中遇害的时候,将士也不可能奋起而攻入宫内,在封建社会,可没有法不责众这一说,攻打皇宫,这个罪名要是落实下来,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董卓在吴匡的帮助下收拢这些将士之后,而后马不停蹄的来到城南的禁军大营,拿出何苗的人头示众之后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何进死亡的原因,顺利的收买到了很多的军心,一万多将士顺理成章的归顺到了董卓军。

    收拢了何苗麾下的人马之后,董卓十分大方的拿出了一部分在何府缴获的金钱,分发了下去。

    董卓为人十分豪爽,在凉州人尽皆知。

    有了南军北军的一万多将士相助,董卓军的实力一跃成为雒阳之首,到此,董卓才彻底放下心来。

    明日的朝堂,注定是不平静的,有了强大的军力的支持,董卓已经开始露出老虎的獠牙。

    洛阳城内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各大世家的耳目更是遍布城内。

    董卓带领军队包围大将军府的消息很快在整个城内传开,当何苗死董卓收拢南北两军将士的消息传出之后,城中的世家顿时慌了起来,董卓就是一头来自凉州的饿狼。

    今日朝上和董卓做对的世家纷纷动起了小心思,呼朋引伴开始商量起了对策。

    初始,城中的世家不以为然,敢于公然在天子脚下进攻大臣府邸,端的是十恶不赦之罪,世家刚得到这个消息嗤之以鼻。

    袁府中,袁隗听完家丁讲完事情的经过,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这个董卓真是胆大包天,惊惧之余不由得暗暗害怕,若是董卓带领士兵攻打袁府,又该当如何。

    “术儿,你带领一些城中的禁卫守护袁府,将府中的兵器全部配发到习武的家丁手中。”袁家被世人成为汉朝第一大家,府中的家丁大约有两千人,平日里充当袁术和袁绍练兵只用,倒也没有荒废下来,即使董卓带军前来,也有一战之力。

    袁家身为第一世家,又其没有一些隐藏在暗中的力量,此时是为了戒备董卓这个莽夫任意妄为。

    袁术道:“谅董卓也不敢带军保卫袁府,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武夫罢了。”

    袁隗摇摇头说道:“非也,董卓此人虽是武人,却也是心思细腻大奸之辈,今日朝堂上百官反复责难,他不为所动,没想到刚刚下朝却将大将军府团团围住。”

    “叔父,依你之见,董卓围住大将军府,所为何事?”袁术疑问道。

    问者无心,听者有意,董卓到底图谋什么才将当将军府围住呢,方才袁隗还是先入为主的认为董卓是在报朝堂之仇,想想朝上反对董卓的声音此起彼伏,不可能仅仅只打何苗一人啊,肯定有所图谋。

    蓦然间,袁隗醒悟,董卓其实是为了何苗手中的军权。

    刚刚想通这一点,忽有袁隗派去监督董卓的家丁来报董卓杀了何苗之后,随即收拢了何苗手下的将士,连军中的所传何苗伙同宦官害死何进的消息也被家丁带了回来。

    袁隗面露沉思之色,家丁带来的消息证明了他刚才的猜想,董卓所图者,军权。

    听完这个消息之后,袁隗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既然称董卓为武夫,掌握了京师军权的武夫才是最可怕的。

    “术儿,你明日动身回到汝南,不要在京师逗留,回去之后,广结郡中豪杰,不可怠慢。”稳定思绪,袁隗命令道。

    听到袁隗语气中的焦急,袁术抱拳应诺。

二八六章:朝堂惊变(上)

    经过这几年,袁术也渐渐的长大了,和当初的纨绔子弟脱离了关系,逐渐表现出了相应的能力,得到了袁隗的赏识,不然也不会做到虎贲中郎将的位置,袁家在汝南的根基颇为丰厚,无论是声望还是势力当属翘楚,派袁术前去也表明了袁隗对袁术的信任,若是天下有变,袁术可以提师进京,保卫皇驾。

    京师的各个势力听到董卓围攻大将军府杀死何苗,接管南北两军的军权之后,无不震惊,更多的还是不敢相信,何苗升为大将军,掌管南北两军,岂会被士兵围攻府邸而死。

    不少官员闻讯之后连夜赶往皇宫,在圣上面前,说了一大通董卓的不是,什么目无法纪,不将皇帝放在眼中,更有大臣上谏皇帝下令将董卓拘捕。

    仙恋阁在雒阳城内的势力盘根错节,董卓的作为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了贾荣手上,按照最初的约定是董卓负责何苗手中的军权,贾荣负责西园,没想到才分别不过几个时辰,董卓就搞定了何苗,这般速度让贾荣震惊之余咋舌不已。

    董卓有了何苗手下的士兵,实力水涨船高,这会还会不会如同以往客客气气的对待自己这个盟友呢,董卓不是目光短浅之辈,不会在短时间内和自己刀兵相向的,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摆平雒阳的世家,掌握朝纲。

    贾荣暗暗担忧,如此以来,董卓的军力远远大于自己,之前董卓收拢了大约三千人马,而今又得到了一万余人,兵力达到了一万七千人,反观西凉军,仅有五千多人,董卓还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同等的台阶上吗,这点值得考校,不过贾荣对手下的五千人有极大的信心,西凉铁骑的威力即使是董卓也不敢掠其威。

    吩咐苏双密切关注城内世家的动静之后,贾荣继续整理着仙恋阁带来的消息,自从来到京师之后,各地的消息仍旧由贾诩代为整理,而贾荣则是看离自己最近的雒阳的变化。

    次日,汉帝刚刚入座,以袁隗为首的一干文官武将纷纷站出指责董卓昨晚带军包围大将军府一事,大将军在三公之上,职位显赫,公然被人保卫府邸以致丧命,传出去,皇室的脸面和尊严何在。

    汉帝年幼,更兼没有主见,闻言良久没有动静,日前董卓在其心中的威势实在是太强了,让他有些不敢直视董卓的目光,即便昨晚朝中的大臣悉心教导了很多遍。

    不少朝臣开始指着董卓的鼻子大骂,尤以杨彪等一干儒士为甚,直将董卓骂的是体无完肤,听的一旁的贾荣动容不已,没想到古人骂起人来是如此的厉害,端的是大开了一回眼界。

    董卓始终不发一言,他知道这样的罪责就是有十个头也被砍完了。

    “拿上来!”董卓中气十足的声音使得上首的汉帝身躯一震。

    一名士兵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檀木盒子走了进来,呈递到了董卓面前。

    卢植上前喝道:“哪里来的士兵,竟然公然闯进朝堂,左右,还不将他拉下去乱棍打死。”

    董卓哈哈大笑道:“卢中郎不用如此上心,这名士兵是我麾下人马,岂会听命于你,还是先看看盒子的东西吧。”

    言罢,不顾周围目瞪口呆的众人,将檀木盒子缓缓打开。

    看清盒子里的物事,群臣无不倒吸一口冷气,虽然昨晚他们就得知何苗身死的消息,和亲眼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对董卓的惧怕再次上升,连大将军府都敢围攻的人,谁敢得罪。

    翻手将何苗的人头抖落在地,董卓大喝道:“何苗勾结宦官,以致大将军丧命,步兵校尉吴匡带军将其杀死为大将军报仇,以慰大将军的在天之灵。”

    董卓自然不会承认自己带军包围了大将军府,即使何苗有罪,也不能承认,吴匡成了最好的替罪羊。

    得到董卓的示意,在两名士兵的陪同下吴匡走了进来。

    “吴匡你且说说事情的前因后果。”董卓如同实质的目光扫过吴匡淡淡的说道。

    吴匡身躯一震,道:“那晚逆贼何苗宴请军中的将领,酒醉之后失言,将自己私通宦官之事说了出来,还说了一番大将军的坏话,臣在何苗府上多方打听,终于将事情的原委查了出来。”

    吴匡将何苗是如何私通宦官,许下了多少钱财,事后如何处置等等全部说了出来,说的是栩栩如生,让众人感觉就在身边,至于真假,吴匡一口咬定自己说的是真的,无论百官如何发问。

    袁隗越众道:“一派胡言,一个小小的军中将领,食君之禄不知为君分忧,竟敢公然围攻大将军府,此等罪责,诛杀九族已是从轻处罚,你且说来,你的同党都有谁,若是敢隐瞒,小心圣上天威。”

    吴匡神情一滞,偷偷打量了一眼上首的汉帝,整个宫殿的建筑是有很大讲究的,上位的汉帝给人以隐隐的压迫感。

    在来之前,董卓让他上朝的时候说的是会受到圣上的封赏,没想到袁隗的一番话却将自己从天堂打到了地狱,围攻朝臣府邸,这样的罪责不是吴匡所能承受的。

    董卓见势不妙,走到袁隗的身边说道:“太傅此言差矣,什么叫做诛杀九族轻矣,以我看来,吴匡非但无罪,反而有功,何苗害死大将军这样天大的罪责,难道军中的将领看不过去还要治罪吗?难道各位认为宦官谋杀了大将军也是罪有应得吗?”

    吴匡早已是六神无主,见董卓站出来为他说话,连声称是。

    袁隗细眼打量了董卓一眼,又看了看宫门的方向,冷哼一声走到百官前列,拜道:“圣上,步兵校尉擅自围攻大将军府罪大恶极,臣请求圣上下旨诛杀其九族,不然何以让天下人感受到天威浩荡。”

    皇帝摸了摸龙袍,断然下令道:“准奏!”

    吴匡面如死灰,蓦然抓住董卓大叫道:“你不是说圣上会封赏我吗,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董卓不耐烦的瞪了吴匡一眼,这样一来,人人都知道何苗的死和自己有着莫大的关系,也不知吴匡这个步兵校尉是怎么当上的,一副无能的模样,被袁隗一吓,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了。

    “来人,还不将吴匡拉下去。”

    两名士兵走了进来,连拖带架的将吴匡拉了出去,吴匡早已吓的脸色泛白,嘴唇哆嗦,黄白之物被吓的当场窜了出来,朝上大臣无不掩鼻摇头。

    司空刘弘拜道:“吴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步兵校尉,围攻大将军府这样的大事肯定有同谋,臣恳请圣上批准彻查此事,但凡同党一律诛杀。”

    “准奏!”汉帝出奇的配合。

    董卓眼中厉色一闪而逝,亦是躬身拜道:“何苗串通宦官杀害大将军一事,臣请求圣上昭告天下。”

    百官哗然,如果圣上真的下诏何苗串通宦官谋害大将军一事,那么刘弘所说的彻查将会变的没有任何意义,谁会为一个叛贼的死叫冤,这样一来,查出来围攻大将军府邸的人反倒成了有功之士,责罚也就变成了赏赐。

    刘弘信步走到董卓面前厉喝道:“一个小小的边关将领,公然在朝堂上指东画西,丝毫不将圣上放在眼中,派兵围剿大将军府,此等祸国殃民之辈,臣恳求圣上下旨治其死罪,诛杀其九族。”

    董卓的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道:“司空大人口口声声说我围剿大将军府,谁人能够证明,刘大人位居三公,不思为国出力,反倒诬陷朝中大臣,是何居心,若是人人都向刘大人这样,国之不幸。”

    对付口才不是很好刘弘,董卓还是信手拈来。

    董卓的这一番话带来的效果仍旧官员的反复责骂,朝上的声音出奇的一致,全部将矛头指向了董卓,董卓所背负的罪名随着群臣的讨论,足足有几十条,每一条都是要杀头的大罪。

    汉帝道:“董卓身为朝臣,不懂为臣之道,即日起免去其官职,念其对朝廷有功,准其告老还乡。”这一番话,汉帝几乎消耗了所有的勇气,无力的靠在了椅子上。

    昨晚一些大臣进宫面圣之时,反复教导年幼的汉帝应该怎么处罚董卓。

    董卓听罢,不但不谢恩,仰天大笑道:“好一个不懂为臣之道,我看谁敢治我的罪。”

    贾荣当即意识到不妙,董卓围攻大将军府,他不感到意外,敢在朝上说出这样一番话,即使是他也不敢,这件事若是传出去,董卓也就是断了自己以后的才路,哪还有士子敢到他的帐下效命,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影响比贾荣和世家作对严重多了。

    大汉虽然呈现衰微之势,始终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皇室的威严早已深入人心,董卓贸然挑衅,得到的终将会是无穷无尽的报复。

    董卓话音刚落,迎来的是群臣劈头盖脸的责骂,言辞较之方才更为严厉。

    突然,一队带甲之士闯入了朝堂,止住了众人指责的声音,惊愕的看着这群没经圣上呼唤,公然闯入的士兵,明晃晃的刀枪让他们忘记了继续指责场中的董卓。

    求收藏求红票了,支持铁骑的兄弟姐妹们,将你们的红票尽管向铁骑砸来,在此提前祝各位读者朋友们端午节快乐。

二八七章:朝堂惊变(下)

    闯进来的士兵被宽广宏伟的宫殿所震惊,如同土包子进城,不断的打量着左右。

    不仅众人被前后的变化惊呆了,贾荣亦是惊讶不已,董卓今日的行动并没有提前的告知自己,这时,贾荣才明白为何方才门外进入的甲士不听从大臣的命令而是董卓,看着这些士兵,董卓今日的狂妄立即变的情有可原,。

    袁隗语气有着结巴的指着董卓说道:“你,你这是干什么?”

    董卓冷笑道:“朝廷不明,胡乱惩罚有功之士,难服军心,本将军这次进京就是要清君侧,中兴大汉,哪位敢上前阻拦。”

    仍有几个大臣不惧董卓的威势,毅然上前,为的是皇家的颜面,自开国到现在,还没听过那个将领敢于公然带兵到朝堂之上,这样的朝堂还是朝堂吗,若是任由董卓如此,日暮西山的大汉将会加快灭亡,这些大臣们平时虽然互相挑一些小毛病,真当大汉到了生死存亡之还是能够团结在一起的。

    “董卓小儿,朝堂上岂容你胡来,真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你为何做此无父无母之事?”一名官员声色俱厉的说道。

    汉代讲究的就是孝道,“百善孝为先”,官员的话让董卓怒不可遏,在军中董卓是很野蛮,但在家中,董卓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无论母亲有何命令,董卓都会执行。

    “来人啊,将这个叛逆拉下去乱杖打死。”

    董卓话音刚落,闯进宫殿的士兵立即走出两名,连拖带架的将官员拉了出去,官员被拉走时不断的大叫道:“圣上,董卓狼子野心,罔顾朝廷,请天子下令诛杀其九族。”

    死到临头,还没有谁才是老大的觉悟,这样的人是该称之为迂腐还是忠心可嘉。

    上首的汉帝被突发的状况震惊,不知所措的看着朝上的董卓,眼睛因为惊恐而睁开的有些过分,哪有一丝天下之主的气势,什么“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全被抛到了脑后。

    自从承接大统以来,朝中无论大小事宜,皆是由大将军和太傅全权掌管,说是皇帝,只是一个看客罢了。

    “圣上,你倒是说我有罪无罪?”董卓朗声问道,语气中蕴含了一丝咄咄逼人的味道。

    汉帝嘴唇有些哆嗦的说道:“卿……爱卿……爱卿无罪。”

    董卓的目光扫视过在场的官员,大笑道:“听到没有,圣上说我无罪,哈哈哈哈。”嚣张刺耳的大笑声在世家的耳中难听之极,完全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刘大人,听到了吗?”董卓靠近刘弘低沉着声音说道。

    刘弘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以手指着董卓说道:“你……你别过来。”

    董卓听到刘弘语气中的一丝颤抖,忍不住再次大笑起来,想着刘弘前后的表现,董卓心中舒爽不已,还是拳头大顶用,士兵一摆,明晃晃的刀枪对着你,看谁还敢上前。

    “那刘大人倒是说我有罪无罪?”董卓咄咄逼人的问道。

    刘弘点点头,又赶紧摇了摇头,刘弘前后的表现让群臣大为失望,不过在这种时刻,却不是出头的时候。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董卓的威势连司空都要避其锋芒,仍旧有官员再度上前与董卓据理力争,令贾荣十分费解。

    古代人的想法不是用现代的思想所能揣度的,他们为了一件鸡毛绿豆大的小事,敢于死谏,何况董卓这样视朝廷为无物的做法,引得天下人的口诛笔伐毫不为过。

    “董卓,在天子面前如此无礼,等到圣上天威降临,必叫汝粉身碎骨,乱臣贼子,忘记了先帝的恩泽吗,狼子野心之辈,诸位何不一起上前,将此贼斩于朝堂之上。”不了董卓的嚣张行径,站出来不断大骂,双目却是充满期待的看着朝上的武将。

    朝中的武将大多出身官宦之家,真正凭借自身的本事走到这里的能有几个,长时间的养尊处优早就让他们忘记了什么是血性。

    董卓冷笑道:“总会有人不识时务,来人啊,请这位大人出去接受杖刑。”

    两名士兵走上前来,将官员拖走,这名官员也是性子刚烈,口中不断大骂董卓,至死方休。

    前后共有十余名官员不惧董卓的威势,毅然站出来指责他的粗蛮行径,无一例外,全部被董卓处以死刑,这些官员面对死亡,没有贾荣想象中的畏惧,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深深刺激了贾荣,这种不畏死的精神使得贾荣对这些儒生开始有些刮目相待,真正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能有几人,贾荣自问做不到这一点。

    处理完这些顽固分子之后,董卓傲然道:“还有谁认为本将军的行为失当的,尽管站出来。”

    卢植面露愤恨之色,当即站出,声色俱厉的指责道:“董卓老贼,吾即使是死也不会放过你的,欺压幼主,似尔等之人理应受到天打雷劈。”

    董卓早就对卢植不满了,闻言,毫不犹豫的说道:“拉下去!”

    贾荣见此,当即站了出来,不谈其他,卢植乃是蔡邕的至交好友,若贾荣任由董卓将其杀死,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董将军,卢大人不识大体,还请将军看在我的面子上放过他一回吧。”

    董卓闻言神色停滞片刻之后道:“既然志远如此说,暂且放过卢植之命,若再敢如此,休怪本将军不顾及志远的颜面。”

    贾荣连连称是,急忙将卢植拉向一边。

    生死面前,卢植也清醒了很多,方才凭借的是对大汉的一腔热血,而今冷静下来亦是一阵后怕,为了颜面,仍旧冷哼一声,将头别向别处。

    贾荣无奈一笑,救下卢植是为了蔡邕的面子,卢植不领情也就算了。

    董卓的血腥手段让这群平日里之乎者也的儒生彻底的安静了下来,惊恐的看着董卓,生怕那一点惹的他不高兴而被拉出去处死。

    董卓满意的点点头,他很喜欢这种安静的感觉,特别是在象征大汉统治的朝堂之上,这种天下在握的感觉让他很舒服。

    “司空刘弘在位期间不能做到尽职尽责,臣上谏免去其官职。”董卓拜道。

    汉帝早已被吓的脸色苍白,鼓起的所有勇气被董卓的蛮横做法击打的消散无踪,他毕竟还只是一个少年,见董卓发问,木讷的点了点头。

    董卓遥遥一拜道:“圣上英明!”

    接着董卓趁机弹劾了朝上的很多的官员,像张温杨彪等人的官职皆因为董卓一言而被免去,董卓成了朝堂上的主人。

    由于和董卓的关系,贾荣被封为右将军,超脱于杂牌将军,仍旧是凉州牧凉侯,董卓则是直接举荐自己为大汉司空,位居三公,百官莫敢不从。

    经过董卓前后一闹,朝上的官员十去其四,让人有些空荡的感觉。

    紧接着,董卓上谏提拔被宦官打压的党人,他也明白朝上若是只有武将,势必会造成天下大乱,治理江山,需要的仍旧是文人,不过大汉的文人大多出自世家,以往朝廷的人才是直接从世家中提拔,董卓今日之举算是得罪了京城的所有世家,别看现在是一团和气,不定私下里将会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密谋,文人的花花肠子多的让人防不胜防。

    提拔被打压的党人,会使当人对心存感激,当初党人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