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凉铁骑-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足饭饱之后,贾荣有些微醺的来到蔡府的庭院。
缓缓的琴音在蔡府的上空响起,引得贾荣神往,不知不觉向着琴音的来源而去。
一袭白衣的蔡琰轻抚琴弦,一缕缕欢快的琴音从指间划过,以贾荣的半吊子音乐水平亦是感到说不出的舒畅。
抬头之间,发现远处的那道身影,琴音戛然而止,四目相对,中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在酒精的刺激下,贾荣看向蔡琰的眼神包含了一丝**,想要强行压制,不想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一种想要占有的**充斥着胸怀。
“大哥。”蔡琰在贾荣的注视下显得有些慌张,低头轻声喊道。
贾荣惊醒,暗道方才的失态,含笑道:“琰儿弹琴真好听,大哥听的有些呆了。”
蔡琰高兴的说道:“大哥,是真的吗?”
看着蔡琰充满期待的双眼,贾荣轻轻点头。
“那我再弹一首给大哥听。”言毕,蔡琰端坐在琴旁,琴音再次响起。
推荐一本好书《无敌催眠师》,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网铁骑页面上有车位的。
二八二章:再见蔡琰
贾荣敏锐的发现蔡琰再次弹琴的时候精神不能完全集中,不时的会将目光投向自己,期间琴音甚至有微微的停顿,没有之前的那种流畅之感。
一曲终了,贾荣击掌赞道:“琰儿的琴技天下无双,如同仙音,让人听过之后欲罢不能,若是每天都能听上一曲,何其美哉。”美人面前,贾荣自然不会吝惜赞美之词。
蔡琰的目光闪亮的盯着贾荣道:“那琰儿以后天天弹给大哥哥听好吗?”
贾荣点头应允,有这样清纯的美女相伴,人生一大乐事,目光偶尔扫过蔡琰的身体,仍旧止不住的想入非非,不得不说,蔡琰的身体已经初具规模,凹凸有致,再加上天使般的脸蛋,绝对是无数男人的杀手。
见贾荣再次呆呆的看着自己,蔡琰脸色微红娇嗔一声道:“大哥这是怎么了?”
在酒精的刺激下,贾荣鬼使神差的上前轻轻拉住蔡琰娇小的玉手,轻轻抚摸,双目微闭,一脸满足之色。
蔡琰何时经过这样的场面,伦理纲常、男女授受不亲在脑际回荡之后被抛到了天边,看着贾荣的神情,蔡琰发觉自己根本无从拒绝,或许在心里早已接受了贾荣的缘故吧。
不过这里毕竟是蔡府,被往来的侍女仆人见到就不太好了,蔡琰轻轻挣扎无果,如同蚊子低哼道:“大哥,大哥……”
感受着双手传来的细腻柔滑,贾荣神魂舒爽不已,蔡琰的轻声呼唤哪还听得见,不满足于手上传来的快感,顺着蔡琰的手臂,贾荣将右手探向蔡琰的蛮腰。
贾荣此举引得蔡琰一声惊呼,一下子挣脱了贾荣的双手,惊叫道:“大哥,不要这样。”
感受着手中佳人的离去,内心有些失落的同时,贾荣也清醒了过来,老脸微红道:“琰儿,我……”
蔡琰并没有想象中的发怒拂袖而去,而是脸色通红的低垂头颅,一双手不知道该放在什么位置,不断的交错着,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微微泛白。
酒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没有酒精的刺激,自己断然不会做出这样的糊涂事,何况家中还有娇妻在翘首以盼,这样的行为得对得起她吗,将这一切归咎于酒或许是目前贾荣对自己最好的安慰吧。
“我……”一时间,贾荣竟不知从何说起,有心解释,却无从开口,总不能说一时糊涂吧,在礼制森严的封建社会,这样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少女的心怀,更有甚者会酿下大祸,这是贾荣所不想看到的。
蔡琰的脸色深秋的枫叶,双目含水的静静看着贾荣,此时,若是贾荣再不明白自己在蔡琰心中的地位,就算是白活了。
一瞬间在贾荣看来就如同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想到自己的一句话可能带来的结果,贾荣的额头竟沁出了丝丝的汗水,酒意散尽,贾荣很想说出让蔡琰留在他的身边,但这样一来势必会对不起卫芙,或许是受后世一夫一妻制思想的影响吧,始终拿不定主意。
“琰儿,我一直都把你当做妹妹看的。”良久,贾荣道,言毕,长舒了一口气,想必蔡琰会明白这句话中的意思吧。
谁料蔡琰没有听出贾荣话中的另一层含义,扑闪着双眼回道:“嗯,大哥,我知道的。”
“琰儿,其实我……”贾荣的一颗心再次提起,越是想解释就越有解释不清的感觉。
一串轻轻的脚步声响起,将贾荣的话打断了,几个侍女从二人的身边经过,毕恭毕敬的行礼之后而去,不过看向二人的眼神分明包含着一丝异样,在礼制森严的古代,女子是不会私下里会见男子的,这是一大禁忌。
想起老师对自己的信任,贾荣汗颜不已,人家最疼爱的女儿被自己不小心拐跑了,不知蔡邕知道会不会破口大骂。
“琰儿,若是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改天再来找你。”言罢,贾荣落荒而逃。
蔡琰依旧是双目痴迷的看着业已远去的贾荣,清秀的脸庞红扑扑的。
贾荣拒绝了蔡邕的一再挽留,出了蔡府,贾荣没有的慌张之感,那种和蔡琰在一起心跳加速的感觉只有和卫芙相处的时候才会有,莫非自己真的喜欢上了这小妞,“解释不清也好。”贾荣暗叹一声,骑上战马绝缓缓而去。
贾荣居住的地方是“英雄楼”,号称雒阳第一客栈,这里不仅仅是客栈那么简单,每个月都会有比剑,各种项目层出不穷,吸引着很多达官贵人前来,这些人往往是一掷千金,即使以贾荣的身家,听到那些数字的时候仍旧是心脏突突的跳。
能在这里居住之人非富即贵,客栈的主人更是从来没有人见到过,相当的神秘,同来的董卓却是住到了城内的悦来客栈,二者之间的距离仅隔着两条街。
贾荣被封为凉侯,在雒阳城内不胫而走,近几年,汉境内有关贾荣的事迹实在是太多了,乍闻贾荣之名反倒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不过贾荣带领的骑兵却是城中争论的话题,见识了贾荣的以往的作为,不少人对贾荣表示了担忧。
讨论更多的是董卓,边郡武将进入雒阳,朝堂之上董卓的强势,让很多人认为董卓才是真正的不安风之人。
外界的言论贾荣不置可否,从进入到那些世家的眼线之后,贾荣无时无刻不在被人非议。
英雄楼,贾荣房间附近住着的全部是孤狼士兵,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贾荣的安全。
“将军!”门外的张直见贾荣回来,低首行礼道。
贾荣点点头,踏入房间内,京师第一客栈果然是名不虚传,里面的布局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边郡吃惯了苦的贾荣立即喜欢上了这里,如同土包子进城,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心里暗想着以后金城也要发展一下客栈产业。
这样的客栈住的价钱也很不菲,每日千钱,是寻常人家难以想象的,客栈内的饭菜也是普通客栈的三倍之多。
“笃笃”的抠门声响起,贾荣收起思绪道:“进来。”
吕布赵云推门而入,齐声拜道:“将军!”
贾荣点头道:“奉先、子龙此行可还顺利?”
吕布率先说道:“大哥,南军北军不愧精锐之名,即使放到我们西凉军中也是骁勇善战之士,一共收拢了两千三百人,军师目前仍在军中处理事务,派我二人先行回来。”
“南军北军共有两万,怎么才收拢了两千多人?”贾荣疑问道。
赵云抱拳道:“将军,在我们进入了雒阳之前,城中的世家就已经收拢了大部分的军队,大约有五千人马依附于何苗,剩下的仅有五千多人。”
贾荣沉默不语,若真如此,恐怕在雒阳西凉军也不是那么的好过,虽然后续的西凉军会陆续赶到雒阳,势必会因此而耽误很多的事,在援军到来之前抵挡住的世家的反扑才是最重要的。
“这件事我已经知道,回去告诉军师由他负责这两千多人,切勿有失。”贾荣道。
吕布赵云告辞而去。
贾荣在屋内反复踱步,初到雒阳的喜悦也随之消散无踪,世家掌握了兵权,对自己和董卓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一个文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士的后面有着军队的支持,这也是当初黄巾之乱时,汉帝为什么下旨放过党人,那些遭受迫害的党人若是依附黄巾,这些上不得台面的百姓军将会变的无比难缠。
启用党人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在朝中为自己拉拢一些官员。
“张直,你告诉苏双,让金城赶来的的援军抓紧时间赶来,不要被别人发觉,也让苏双暂时不要着急,我会去看他的。”
门外的张直抱拳应诺而去。
张伟死去之后,张直成了贾荣的贴身保镖,相比与张伟,张直的心思更多了一丝细腻。
次日朝堂之上,董卓毫不客气的带领士兵赶到皇宫门口,看守宫门的士兵在董卓狠戾的目光下,识趣的闭住了嘴,之前,还没听说过那个大臣上朝敢带领士兵前来的。
董卓在武将的簇拥下刚刚踏入宫门,贾荣亦带领骑兵来到,护送的俨然是吕布赵云,西凉军中,二人的武艺是最强的。
一群武将不经皇帝旨意擅自入宫,再次打破了先例。
宫殿之上,贾荣的表情很平静,实则内心激动不已。
文武官员三叩九拜之后居于两侧,赵云吕布以及董卓军中的几名将领郝然挤在武将中间,让平时本就不宽裕的地方顿时变的拥挤,不少武将诧异的看着这些新面孔,交头接耳对着几人指指点点,碍于吕布身上散发的威势,很多官员只是用眼神交流。
最前首的宦官扯着嗓子喊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董卓上前一步说道:“虎贲中郎将袁术诛杀宦官有功,理应重赏,臣举荐其为后将军。”
董卓话音刚落,朝中官员立即嗡嗡的讨论了起来,就在昨天,董卓还是一副和袁家不死不休的模样,却举荐袁术当后将军,后将军的职位显赫无比,即使是董卓也不过是破虏将军,较之后将军差了不知多少个级别。
求收求红,最近很忙,在更新上不给力,各位读者见谅则个。
二八三章:朝上风波
袁隗亦是满脸惊奇的将目光投向董卓,良久,嘴角微微上翘,双眼眯起,董卓的用意自然瞒不过袁隗,初入雒阳,相信董卓也察觉到了诸事不顺,一个武夫,在京师很难有所作为。
汉帝虽然年幼,也见过先帝上朝,道:“给位爱卿认为如何?”
由于董卓推荐的是袁家之人,官员中或多或少都和袁家有着一丝半缕的关系,再加上袁家势大,没有人敢于站出来公然反对,受了袁家恩惠的人更不可能出来反对。
董卓身后的郭汜等将领见此,越众齐声说道:“臣同意。”
在贾荣的示意下,其身后的吕布赵云亦是随着贾荣持赞同意见,完全是自己人吹捧自己,引得朝中官员一阵无语,武将的方法果然是很简单明了,没人支持我,我就自己带人过来。
见无人反对,而且举荐的人是袁家之人,汉帝道:“既然如此,封袁术为后将军,即日接管后将军事务,负责京城的防务。”
“圣上英明!”所有官员行礼道,至于是真英明还是假英明,鬼知道。
而今的京师那需要什么防务,有着董卓贾荣的六千骑兵,还有南军北军以及西园军,恐怕是整个汉境内最精锐的军队了,袁术的职务其实也是有名无实,不过后将军是一个级别比较高,不输于杂牌将军而已。
“凉州牧贾荣屡建奇功,理应重赏。”董卓继续上谏道。
汉帝有心反驳,奈何惧于董卓的威势,小心的隐藏着内心的恐惧,唯恐董卓会在朝堂上发怒。
司空刘弘越众道:“不可,贾荣昨日刚被封为凉侯,官位显赫,若是再行封赏,恐怕人心不服。”
见董卓回头,有官员道:“这是司空大人。”
董卓冷笑道:“人心不服?为何?羌人寇边之时,你又在何方,当初凉州牧贾荣大破黄巾、北地郡屡屡击破羌人,不仅在平襄抵挡住了韩遂等人的进攻,更是趁机收复了金城,如此功劳,为何不能重赏,若是不赏,又如何能服众?”
刘弘用手指着董卓,不知如何辩驳,脸色憋的通红,司空位居三公,何时这样被人反驳过,而且还是在宫殿之上,刘弘感觉到了莫大的委屈,心中亦是将董卓给恨上了,这个身材五大三粗的武将被刘弘列为了不受欢迎的对象。
董卓的强势激起了很大一部分人的不满,刘弘能够做到司空的位置,自然有其独特的本事,在朝中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而董卓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个边郡武将,有何权力在朝堂上大呼小叫,别以为救下了皇帝就觉得居功至伟不可一世了。
文臣中最不怕的就是董卓这一类了,不定多少的武将折在了这些文官手中,就连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是不敢轻易犯众怒的,更何况董卓这样明显的挑衅。
一旁的贾荣暗道:“这下有好戏看了,不知道董卓能不能抵挡住这些文官滔滔不绝的语言攻击。”对于这些人,当初在蔡府的时候贾荣可是深有体会。
“司空大人岂是你所能反驳的,如此大胆,敢在朝堂之上大呼小叫,成何体统。”张温声色俱厉的喝道。
张温和董卓早已相识,虽然彼此的印象并不是太好,这样一番话其实也是在暗中帮助董卓,文人排挤武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张温身为过来人,自然明白其中的苦楚。
董卓仿佛没有听到张温的话,继续说道:“若是不赏贾荣,唯恐天下人不服,请圣上三思。”
上首的汉帝见避无可避,怯弱的说道:“以爱卿之见,该如何赏?”
未待董卓说话,许多大臣纷纷站出来劝阻。
董卓冷笑一声道:“莫说是赏赐,就是三公之位贾荣也可做得。”
这句话一说,群臣哗然,三公之位自古以来都是海内大儒担任,三公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实权,却是一种巨大的荣耀,而担任三公的,基本上都是头发斑白的老者,哪有让一个年轻的武将担任三公之职的,滑天下之大稽。
这一下,朝上除了贾荣董卓在内的众人,其余的人全部站出来反对,不少官员更是不断的指责董卓胡言乱语,更有甚者直接上谏汉帝让其削去董卓职位。
董卓不动如钟,冷眼看待官员们的指责,既然敢说出这番话,定然是有所依仗,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那些跳得厉害的全部记在心里。
何苗声色俱厉的说道:“董卓此心可诛,司空大人辛辛苦苦一心为国,不成想遭到董卓如此诛心之论,若是刘大人不能胜任司空一职,试问天下何人能够担任,贾荣不过是一个边郡武夫,受到圣上隆恩,理应报效国家,只不过打了几场小胜仗就想要什么赏赐,若人人都似你这般,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食君之禄而不知为君分忧,真是,真是……。”何苗的故作停顿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董卓是在无理取闹。
“臣上谏削去董卓并州牧职位。”何苗向着汉帝拜道。
董卓的面色变了又变,最终还是巍然不动的居于宫殿之中,大有笑傲群臣之势,如今雒阳城中,有一万多人的军队是属于贾董一方的,世家刚刚收拢军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组织有效的战斗力,董卓才得以嚣张起来。
董卓的军权是有了,却是小看了朝上官员对自己提出的事的决心,不少官员甚至将董卓在凉州干了一些事情都翻了出来,逐个进行点评,看着摇头晃脑的朝臣,贾荣第一次有着十分可笑的感觉,非常同情殿中的董卓,忍受着这么多的口水,带领武将来上朝这件事在贾荣的记忆里已经被这些官员说了不下三遍。
刑不上大夫,这些文官说起来也是有些肆无忌惮,武将相对来说安静了很多,只是静静的看着朝中的一切,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些,只有何苗为首的一些武将对董卓横加批判。
连带着,贾荣的一些往事再次被翻了出来,特别是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次接受了群臣的洗礼,什么是天下祸乱的根源之类的话,全部说了出来,直将贾荣说的是体无完肤,从天上到地下说了一遍,更有一个官员前前后后说了贾荣一大通,贾荣愣是没听懂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还是一个官员告知之后,贾荣才明白原来是骂自己的,跟着一群骂你一天都不带一个脏字的人一起,贾荣倍感别扭,他就想着现在手中有一把刀,看谁不顺眼上去就是一刀。
董卓惹的事,最终二人被官员批评了足有一个时辰,让贾荣切实体会到了什么才叫做国粹,应该怎么去骂人。
“都闭嘴!”殿中的董卓实在忍不住了,发出一声大吼。
群臣寂然,嗡嗡的讨论声戛然而止,上首的汉帝身体猛然一颤。
董卓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吼道:“臣举荐贾荣骠骑将军。”
何苗毅然站出来说道:“圣上,万万不可,一点点小功劳就想要这么大的赏赐。”
群臣将目光投向了董卓,谁知董卓竟不做任何的辩解,双目直视着上首的汉帝,若是腰间有佩剑的话,就可以看到而今董卓的右手郝然在佩剑之上。
这场交战,董卓最终还是没有获得胜利,汉帝不知是被吓着了还是不应允,始终是不发一言,任凭下面的官员吵闹,自然也就没有惩罚奖赏任何一个官员,只当是看了一场官员的骂街。
朝中的官员每天闲的没事就是斗斗嘴,岂会畏惧董卓的气势,在董卓大吼之后,指责之声变的更多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朝上的董卓亦是一再忍耐,毕竟世家在朝中的实力还是太强了,逼的他们联合起来的话,得不偿失。
直到天色昏暗的时候,群臣才意犹未尽的散朝而回,这样尽兴的批判一个人在朝上很久没有发生过了,何况董卓做了很多在官员眼中荒谬之事,更加的引起了官员批斗的**,只感觉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被文官武将批判了这么久,董卓的心情很差,对着门口三百骑兵大吼道:“上马。”
这些骑兵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上马,记得来时他们的主将还是意气风发的模样。
董卓勒住马缰,回首看向三三两两散朝而回的官员,冰冷的目光让不少官员不寒而栗,躲躲闪闪不敢直视董卓,倒是何苗涨了几分胆识,目光直对董卓,虽然双手有些微微抖动,亦是接受了下来。
良久,董卓策马而回,身后的骑兵紧紧跟随,目光警惕的盯着周边。
朝中的官员对此指指点点,不少官员甚至暗悔朝堂上忘记弹劾董卓这件事,有些官员突然意识到董卓今天在朝上的所作所为并不是无的放矢,董卓最大的依仗是什么,就是手中的军队,逼急了董卓,带领军队在雒阳肆虐一番,这个结果谁能够承受。
贾荣急忙策马赶上,对着脸色阴沉的董卓拱了拱手。
二八四章:何苗之死(上)
看着董卓依旧是朝堂上的那副面孔,贾荣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董卓的脸色缓和了很多,跟着一起大笑起来,路过城中的一家酒楼,二人下马入内,酒楼内没有吃完饭的客人全部被二人的随从驱散,酒楼掌柜有心上前呵责,看清董卓的面貌之后,顿时转为喜色,董卓贾荣进城那会备受关注,酒楼掌柜有过一面之缘也就记了下来。
酒楼掌柜不断在二人的身后溜须拍马,贾荣不耐烦的说道:“将最好的饭菜最好的酒拿上来。”
掌柜俯身应诺之后急匆匆而去,这只是一个小酒楼,平时哪能见得到什么达官显贵,只是一些市井之人前来吃饭饮酒罢了,乍见贾荣董卓和这样的官员,自然是喜出望外。
二人在酒楼就着朝中的局势聊了一大通,如今最大的阻碍就是世家手中的兵权和何苗手中的军队,只要将这两样给摆平了,也就基本没什么困难了,不会出现像今日的这种情况,二人都是心知肚明。
董卓道:“何苗就交给我,西园军的事就交给志远了,希望下次朝堂之上,官员没一人敢出言指责,哈哈哈……”
贾荣笑道:“尽力吧。”
“我们这样是不是有些急了?”贾荣端起酒盏轻飘飘的问道。
董卓道:“却是有些急了,看来还是时候未到啊,今日朝堂上平白让那些腐儒笑话了一通,想想都有些来气,不过既然已经翻脸,就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难道志远后悔了?”
贾荣大笑道:“将军此言差矣,那些朝中的腐儒见到我恨不得抽筋扒皮呢,我还等着朝中的官员唯唯诺诺的模样呢,这些官员在雒阳养尊处优,只知道尔虞我诈,要给他们一点苦头吃吃。”
董卓会意,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
二人分离之后,贾荣立即赶到城中的军营,当此非常时期,在军中才是最安全的,有着三千骑兵护卫,在雒阳城完全可以横着走,住在英雄楼只是贾荣打的一个幌子。
当夜傍晚时分,大将军府,紧闭的大门打开了一条细缝,一道黑影从中窜出,直奔城中的军营而去。
“启禀将军,有一人自称是北军校尉前来求见。”传令兵走到屋内,单膝跪地拜道。
董卓淡淡的“哦”了一声,北军五校,每个都是秩比两千石的大官员,比之自己这个并州牧不见得差到哪里去,不是一般人所能担任的。
“让他进来吧。”
盏茶功夫之后,一名将领在传令兵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军的位置。
将领倒也识趣,见到董卓之后毕恭毕敬的行礼参拜道:“步兵校尉吴匡拜见大人。”步兵校尉顾名思义掌管的就是步兵。
董卓见吴匡此人颇为有礼,满意的点点头,而今是在天子脚下,说不定一个看守城门的士兵都是哪个大臣的亲属,一个州牧到了这里也要小心行事,好久没有见到吴匡这样溜须拍马的人了,董卓的心情大好,谁不想多听听好话呢。
“说吧,你此来所为何事?”董卓问道。
吴匡再次拱手拜道:“前大将军何进为人知人善用,在军中的威望颇高,不料在宫中为宦官所图,实乃国之不幸,虎贲中郎将袁术和司隶校尉袁绍带领军士杀入皇宫,诛杀宦官,此举大得人心。”
董卓耐着性子继续听吴匡絮叨。
“车骑将军何苗在其兄死后非但不思为其报仇,反倒在府内夜夜笙歌,卑职曾经怀疑前大将军的死和何苗有着莫大的关系,他们兄弟二人不和在雒阳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将军死后,我们一干将领反复上谏让何苗带领众人为大将军报仇,谁料何苗非但不应允,还将上谏的几名将领贬职。”
吴匡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终于有一日晚上,卑职偶然听到何苗府中几名丫鬟的讨论之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何苗这个逆贼私通宦官,这才导致大将军命丧宫中,卑职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夜不能寐,终于等到将军的到来。”
吴匡声泪俱下的拜道在地:“望将军能够为大将军报仇。”
董卓听罢吴匡所述,面露沉思之色,仅凭吴匡一言,很难判定害死何进的就是何苗,毕竟是听府中的丫鬟所说,不过在这样的非常时刻,一个小小的导火线足以影响到整个雒阳的局势,若是董卓不懂的把握,那才真是笨蛋了。
何苗在朝堂上反复的责难,董卓早已把他暗恨在心中。
也是吴匡在何进生前受到了他的恩泽,不然不会位居北军五校之一这样的职位,何进死后,何苗成了大将军,吴匡也就理所当然的归到了他的麾下,不过何苗这个人看不惯吴匡的作为,一再打压,吴匡不忿,得知董卓和何苗不和之后,立即前来大表忠心,当日董卓带领骑兵进城,在城外威风凛凛的模样早已是深入人心,吴匡料定跟随董卓不会太差,这才星夜来投。
“一派胡言,大将军岂是你一个小小的校尉所能非议的,这番话若是传到大将军的耳中,定让你求死不得。”董卓声色俱厉的说道。
吴匡何曾受过这样的恐吓,当即拜道在地,不敢发一言,额头上汗水直流。
见此,董卓心中暗喜,吴匡的无能表现正好表明了这个人易于控制,稍加利用即可,到时更加易于接管和何苗麾下的人马。
“不过大将军于我有着提拔之恩,不能死的不明不白,这件事一定要查,即使是何苗也不行。”董卓语气一转说道。
吴匡哪能不明白董卓话中的含义,亦是起身说道:“将军所言甚是,一定要细细的查。”
董卓目光炯炯的盯着吴匡说道:“何苗手中尚有多少兵马,安置在何地,何府上又有多少兵马守护。”
吴匡略作沉思之后道:“何苗手中的兵马大约有万余人,安置在南宫旁边的校场,约有骑兵齐千人,装备精良,何府上倒是没有什么兵丁把守,只有一些家丁之类的,大约千余人。”
董卓点点头说道:“你现在立即回去,调集忠于你的军士,我也点齐人马,在何府聚集,在军中一定要多多宣传何苗是私通宦官害死何进这件事,事成之后,一定重重有赏。”
吴匡闻言面露喜色,抱拳告退而去。
吴匡远去之后,董卓冷哼道:“何苗啊何苗,看来是你的死期到了。”想起城中的西凉军,董卓的嘴角露出微不可查的笑容,接管了何苗统帅的士兵,董卓军的实力将会在短时间内提高,到时候西凉军还不是要看自己的脸色行事,也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的算。
为了保证事情万无一失,董卓点齐军中一千名精锐骑兵,在半个时辰之后向着何府的方向浩浩荡荡而去。
何府门外早已聚集了上千士卒,领头者就是吴匡,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的看着何府,只等着将军的一声令下。
董卓走在前面朗声道:“何苗私通宦官,害死大将军,此罪当诛。”
吴匡扬起手中的宝剑跟着吼道:“当诛,当诛。”
两千多名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何府中的下人早已得知这个消息,火速传给了回府不久的何苗,此时,何苗正在府中设宴。
如今何苗是大将军,有着单独开府的权利,而何苗则是秉承着以往的良好习惯,继续酒肉生活。
闻听府门外的动静之后,何苗顿时慌了起来,府邸被围,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当听到带军的是董卓时,何苗更是六魂无主,当即说道:“董卓贼子势大,以诸位之见该当如何?”
将军府的一干幕僚平时喝酒溜须还行,真正遇到事,一个个全部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