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紧接着其余士兵涌入房间,将已经中了迷香,尚在迷糊中的高句丽士兵一一杀死,只片刻,房间内十八名高句丽士兵全部被干掉,没有一个逃脱。

    这时,只有哨塔中还有数十名高句丽士兵,一名穿着高句丽军服的士兵敲开了哨塔门口,康大卫率领二十几名隋军士兵一拥而入,在哨塔中无情地杀戮

    时间已渐渐到了两更时分,在距离海湾军营约二十里外的海面上,四艘体型庞大的横洋舟和一百余艘战船已悄然出现。

    这是张铉亲自率领五千水军进攻卑奢城,他必须要用最小的代价拿下这座坚固的战略孤城。

    卑奢城之所以被称为孤城,是因为整个辽东半岛只有卑奢城这一座孤城,尽管高句丽侵占辽东半岛后修建了不少村庄,但随着三次高句丽战役先后爆发,隋军占领了卑奢城,高句丽随即将半岛上的所有居民撤到鸭渌江以南。

    从卑奢城到鸭渌江畔的乌骨城相距约五百里,这五百里内荒芜人烟,也没有可运输物资的大路,只有荒废的猎户小道,整个半岛被莽莽森林所覆盖,野兽出没,寸步难行。

    所以只要隋军夺下卑奢城,高句丽要想重新拿回它,首先需要恢复半岛的居民,疏通道路,但这需要数年的时间。

    在短期内,高句丽军队也只能从海上进攻。

    “什么时候了?”张铉回头问道。

    “回禀大帅,已经过了两更。”

    张铉和他派出的水军斥候约好,隋军战船将在两更时分进入海湾,斥候必须在两更时分之前拿下哨塔,戳瞎敌军的眼睛,给隋军争取时间。

    夺取哨塔对隋军减少伤亡有着重大意义,但也并不会阻碍隋军的进攻计划,不管是否夺下哨塔,隋军都将对海湾军营发动进攻,夺取这处战略要地势在必得。

    张铉看了看夜空,一轮圆月挂在深蓝的天空,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在明亮的月光下,海面上波光粼粼,哨塔应该可以清晰看见二十里外的隋军船队,但哨塔并没有举火示警,说明他的斥候已经得手。

    张铉当即令道:“前军出击!”

    桅杆上灯光闪动,这是前军出兵的命令,三十艘战船在水师前军大将齐亮的率领下向海湾驶去,其余战船也缓缓前行,在后面接应前军的行动。

    海湾内停泊着上百艘高句丽船只,主要以小船为主,千石以上大船也有三十余艘,所有船只上都没有人,战船被缆绳拴在码头之上。

    时间已经过了两更,岸上一座小军营内的高句丽士兵已经入睡,两座哨塔中的士兵都软软倒下,咽喉上插着箭矢,一队巡哨约十名士兵也死在草丛中。

    当齐亮的第一艘战船在码头上靠岸,康大卫便率领手下出现了。

    他上前低声禀报道:“军营内约有百名士兵,从这里到山上大军营的沿途哨兵都已被干掉,畅通无阻!”

    “干得好!”

    齐亮赞了一声,回头急令道:“先别管这处军营,上山控制住各处要害。”

    一千隋军士兵纷纷下船,在齐亮的率领下沿着狭窄的山路向山顶奔去。

    这时,张铉率领的战船队主力已经驶入了海湾。(未完待续。)

第525章 幽州使者

    卑奢城距离海边约四十里,是一座山城,沿着山势修建了一条长长的石墙,城池用大石砌成,异常坚固,一条宽阔的山道从城堡蜿蜒而下,一直通往海边码头。

    由于高句丽还没有完全恢复对辽东半岛的控制,目前卑奢城所有的粮食物资都要从海路运来,对于卑奢城而言,海湾码头便是他们的生命线,站在城头上,可清晰看见海湾上的哨塔。

    目前高句丽在辽东半岛的驻军共一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人驻守卑奢城,五百人驻守海湾,卑奢城的主将叫做剑武岐,他曾经出任高句丽的辽东总管,军方重要人物,高元任命他为卑奢城主将,就是希望他能将卑奢城打造为高句丽进军大隋中原的跳板。

    这时,卑奢城头的警钟骤然敲响,‘当!当!当!’警钟声大作,无数高句丽士兵奔至城头,身着盔甲的剑武岐也奔到城头最高点,远远眺望海湾方向。

    虽然相隔数十里,但他依旧能清晰地看见哨塔上燃起的火光,这表示海面上有来历不明的船只。

    剑武岐心中十分困惑,会是谁想侵入海湾?

    隋军他觉得不太可能,隋朝水军已经解散,国内乱局初现,这个时候大隋天子绝对不会再想到进攻高句丽,退一万步,就算隋军向再伐高句丽,也不可能从水路进攻了。

    “将军,难道是海盗,还是避难的商船?”旁边一名将领低声道。

    “不可能是商船,只有战船才会点火示警,而且不止一艘,是海盗的可能性极大,说不是就是郭叙东。”

    郭叙东是活跃在东海一带有名的海盗。原是一名隋军水师校尉,隋军水师解散后,他便沦为海盗,手下有千余士兵,还有上百艘战船,都是从前隋军战船。屡屡侵扰新罗和百济沿海。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旁边几名手下问道。

    剑武岐毫不犹豫道:“既然哨塔示警,我们就要去支援海湾。”

    他又对副将权白平道:“我率七百人去支援海湾,你率三百人留守卑奢城,不准大意!”

    “卑职遵令!”

    剑武岐一挥手,“军队立刻集结!”

    片刻,卑奢城城门开启,剑武岐率领七百士兵浩浩荡荡奔出城门,沿着大道向山下奔去。不管情况如何,他都必须在天亮前赶到海湾

    卑奢城虽然距离海湾约四十里,但下了山后,距离海湾就不到三十里,军队一路疾奔,五更时分,军队距离海湾已不到三里,穿过一处丘陵谷地便可抵达军营驻地。

    高句丽军队快速进入了谷地。谷地长约两里,两边丘陵不高。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

    这时,剑武岐心中忽然有一种不安的感觉,眼看马上就要抵达军营,怎么没有遇到一个士兵,就连报信的士兵也没有,他忽然一摆手大喝:“停止前进!”

    军队停下了脚步。剑武岐又向两边望去,此时夜色已变得稀薄,带着一丝青灰色,依稀可以看见两边树林内的情形,这时。他忽然看见一道人影,顿时惊得他头皮发炸,大喊道:“撤退!”

    但已经晚了,谷地内梆子声骤然响起,两边万箭齐发,密集的箭矢射向谷地内的高句丽士兵,高句丽士兵措不及防,纷纷中箭惨叫,顿时倒下一大片,数百名士兵惊恐万分地回头奔逃。

    这时,鼓声大作,数千隋军士兵从两边杀出,喊杀声响彻谷地,将数百高句丽军队团团包围。

    剑武岐拼死突围,却迎面遇到了隋军主帅张铉,张铉已经很久没有和敌军大将单挑,但并不意味着他的武艺退步,相反,他的戟法更加成熟,更加收发自如,只见他长戟一挥,血光溅起,剑武岐的胯下战马顿时身首分离,将剑武岐甩出一丈远,剑武岐刚想起身,只觉后颈一痛,锋利的戟尖已刺穿他的皮肤。

    “动一下,你就人头落地!”

    剑武岐长叹一声,闭上了眼睛,几名隋军士兵一拥而上,将他反臂捆绑起来。

    这时,战斗已经结束,四百余名高句丽士兵死于乱箭和隋军冲杀,剩下两百多人全部投降。

    张铉看了这些高句丽士兵,约七百人左右,他笑道:“看来卑奢城只剩下三百守军了。”

    偏将苏定方上前抱拳道:“启禀大帅,卑职愿率军夺取卑奢城,若死一人都不算功劳!”

    张铉一指垂头丧气的剑武岐笑道:“他们主将在此,你带他去叫城,用不着攻打,相信他们会知趣投降。”

    剑武岐出身高句丽贵族,能说一口流利汉语,他忽然明白眼前这名大将是谁了,顿时急道:“张将军,我们两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你们为何还要攻打卑奢城?”

    张铉微微一笑,“我从不认为这里属于高句丽,我只是在收复汉朝故地,这里是大汉的辽东郡东沓县,难道不是吗?”

    剑武岐内心顿时有点凌乱了,居然把汉朝拿出来说事,平壤还属于汉朝乐浪郡,难道他要连平壤也一起收复吗?

    张铉却不给他说话机会了,张铉一挥手令道:“带他去叫城!”

    大业十二年六月中旬,清河通守兼河北招讨使张铉率五千水军突袭辽东半岛卑奢城,全歼一千五百余人高句丽守军,一举夺取了这座重要的战略之地。

    他随即令水军大将齐亮率两千水军士兵守卑奢城和海湾,自己则率大军乘船返回了东莱郡。

    ………

    七月流火,随着盛夏时节来临,天气也变得一天比一天热,尤其到中午,大街上俨如天降烈火一般,地面滚烫,令人难以忍受,人们也纷纷躲进家中,大街小巷变得格外安静。、

    这天中午,十几名骑马之人从北城门进入了益都县城,为首年轻男子身材挺拔,气质飘逸,容貌俊美,正是人称‘俏哪吒’的罗成。

    在他身后则是幽州都督府长史张公瑾,张公瑾是奉罗艺之令前来出使青州,而罗成则是跟随张公瑾前来拜访老友张铉。

    “世叔,这边好像比我们更闷一点,简直像蒸笼一样。”罗成不断用毛巾擦着脖子上的汗埋怨道。

    张公瑾呵呵一笑,“这里靠海很近,水汽充足,所以像蒸笼一样,不过冬天却比较暖和。”

    天气实在太闷热,众人也不愿多说话了,继续前行,不时打量两边建筑。

    这时,罗成指着前面一座官衙对张公谨道:“世叔,我们到了,那就是!”

    张公瑾笑了笑,“那是郡衙,我们应该找军衙才对!”

    罗成眨眨眼笑道:“我觉得益都县应该没有什么军衙。”

    张公瑾顿时醒悟,张铉是清河通守,河北招讨使,北海郡怎么可能有他的军衙,这种低级把柄他不会留给朝廷。

    张公瑾这次南下青州并不唐突,早在一个月前铜泰送来十几匹优质种马,并暗示拔野古可能要和契丹开战后,张铉便写了两封信,一封信是写给燕王杨倓,要求朝廷加强涿郡仓库的武备,防止河北乱匪窥视。

    另一封信是写给罗艺,希望两家联手剿灭辽东乱匪郭叙东,这封信写了一个月后,罗艺才终于有了回应。

    相比之下,朝廷的动作倒很快,仅仅半个月后,右武卫将军李景便率五千军从飞狐道进入幽州,进驻潞县,连同原来的三千驻军一起形成了一支八千力量,负责拱卫存放了无数战略物资的潞水仓,又在某种程度上牵制住了幽州都督罗艺。

    一行人来到郡衙前,站在阴凉处的几名士兵迎了上来,“你们是什么人?”

    张公瑾拱手笑道:“我们是从幽州过来,奉罗都督之令来见张大帅,请替我们通报!”

    一名士兵认出了罗成,低语给为首的旅帅说了两句,旅帅打量罗成一眼,便点点头道:“各位请稍候,我这就去禀报!”

    旅帅转身向郡衙内奔去,不多时,张铉快步从郡衙内走了出来,呵呵笑道:“各位,好久不见了,欢迎来齐郡!”

    罗成上前抢先行一礼,“小弟给大哥见礼,这次小弟是特地来看望侄儿。”

    张铉笑着给他肩窝一拳,“特地来的话,可是要给见面礼的,准备给我儿子什么见面礼?”

    “见面礼当然有,大哥放心。”

    这时,张公瑾上前行礼,“参见大帅!”

    张铉知道罗成只是过来玩一玩,张公瑾才是罗艺的正式代表,他收起随意的笑容,抱拳还礼道:“这么热的天气,张长史一路辛苦,大家先请进去吧!”

    “张大帅请!”

    众人跟随着张铉走进了郡衙大门.....

    张铉令手下去驿馆安排张公瑾随从先住下,他则将张公瑾和罗成请到内堂。(未完待续。)

第526章 委婉警告

    罗成不想参与正式会谈,他也先一步回驿馆休息了,张公瑾在内堂坐下,张铉又让人上了茶,张公瑾歉然道:“上个月我家都督就收到将军的来信了,只是事情实在太多,千头万绪,没有时间仔细考虑将军的建议,所以拖了一个月才答复,请将军见谅!”

    “现在罗都督考虑好了吗?”张铉笑问道。

    张公瑾点了点头,“高开道占据辽东,对北平郡威胁极大,我家都督原来两次想出兵讨伐,但都因各种缘故没有出兵,张将军提议联手讨伐高开道,当然是好事,只是我家都督不解,将军打算怎么出兵?难道直接杀到北平郡吗?”

    张铉摇了摇头,“我的军队会乘船北上,但我的船只不多,所以出兵也最多五六千,所以我希望和罗都督联手对付高开道,只要幽州肯出五千军队,连同我的军队,我们就能剿灭高开道。”

    张公瑾轻轻‘哦——了一声,原来张铉准备乘船北上,难怪他能杀到辽东,不过张公瑾心中还是有点疑惑,他又问道:“将军为何急切想灭掉高开道的军队?相比之下,我们倒觉得窦建德、高士达、卢明月对青州威胁最大,高开道远在辽东,似乎暂时还威胁不到将军,这又是为何,将军能否赐教?”

    张公瑾算是问到了关键,张铉目前和辽东八竿子打不着,他怎么会突然关心起辽东?就算剿灭高开道,占领辽东的军队依旧是幽州军,难道他张铉还想控制辽东不成?

    张铉早有准备,他淡淡道:“我们得到确切情报,高开道已经暗中投降了高句丽,他占领辽东。实际上就是高句丽占领辽东,一旦高句丽出兵,将严重威胁河北安全,所以我认为应该先解决高开道,阻止高句丽出兵辽东,我觉得罗都督将高开道放归辽东。有点失策啊!”

    张公瑾脸上一红,他明白张铉这句话的尖锐,暗示他们和高开道有勾结,张公瑾连忙解释道:“将军可能误会了,高开道并非从北平郡进入辽东,他是走渔阳郡绕过卢龙塞进入辽东,那边我们兵力不足,防御薄弱,所以被高开道钻了空子。”

    高开道究竟怎么去的辽东。张铉早已派人查得清清楚楚,他也暂时不想和张公瑾撕破脸皮,便不再提此事,话题一转问道:“不知罗都督准备几时出兵,派多少军队北上辽东,张长史能否明示?”

    张公瑾脸上滚烫,半响苦笑道:“恐怕要让将军失望了,我家都督再三权衡。还是决定暂时不出兵辽东。”

    张铉脸一沉,“这是为什么?”

    “一是我家都督不太明白张将军出兵辽东的用意。虽然刚才将军已经说明出兵辽东的理由,但这不是我们不出兵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幽州受到极大的威胁,卢明月、渤海会、窦建德和高士达在虎视眈眈盯着涿郡,其次上谷郡还有魏刀儿和王拔须的威胁,他们兵力都有十几万。而我们只有两万余人,一旦派兵北上,涿郡会出现兵力空虚局面,恐怕难以抵挡各路乱匪的趁虚而入,幽州就危险了。”

    “所以罗都督决定拒绝我的出兵建议?”张铉冷冷道。

    “不是拒绝。而是权衡利弊,高开道对我们的威胁还不大,相对而言,剿灭上谷郡的魏刀儿和王拔须才是燃眉之急。”

    说到这,张公瑾躬身施一礼,“请将军见谅!”

    罗艺不肯出兵在张铉的意料之中,罗艺本来就和高开道暗中有勾结,他怎么可能出兵剿灭高开道,就算他勉强出兵,也是为了拖自己的后腿,应该是罗艺不相信自己能剿灭高开道,所以才推脱不战。

    事实上,这是张铉在逼罗艺表明态度,他在出兵之前得先堵住罗艺的嘴,免得他再次向朝廷诬陷自己,张铉得让罗艺知道,自己很清楚他罗艺和高开道的关系。

    张铉沉吟半响才缓缓道:“如果罗都督实在不肯出兵,我也不勉强,但如果我击败了高开道,我就将会驻兵辽东防御高句丽,希望那时罗都督不要过于敏感。”

    “这个”

    张公瑾心中忽然有一种不妙的感觉,他感觉他们落入了张铉布下的陷阱

    罗成和张铉之妻卢清其实是姑表兄妹,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十分亲密,而且卢清也很关心堂妹卢芸和罗成的婚事,所以她在罗成说话时便有意无意地总提到卢芸。

    “那个疯丫头总说要来看我,在我这里住一段时间,可路上不太安全,所以家里人不放心她前来,玉郎这次怎么不带她一起来?”卢清笑吟吟地望着表兄。

    罗成怀中抱着几个月大的小表侄,满脸苦笑,他就不喜欢表妹卢芸,可怎么每个人都在问自己关于她的事情,难道自己对她有什么义务不成?

    “这个……我也很久没见到芸妹了,她的情况我不太了解。”

    “不会吧!芸妹前两天写信来还说刚见到玉郎,玉郎怎么说好久没有见到她?”

    罗成吱吱呜呜不知该怎么说,他忽然灵机一动,笑道:“险些把大事忘了。”

    他从怀中取出一只金盒,递给卢清,“这是我母亲给孩子的礼物,是她的一点心意。”

    卢清听说是姑母给自己孩儿的礼物,她心中欢喜,连忙打开,顿时惊叫一声,原来是一块罕见的玉佩。

    只见这块玉大小和孩子的巴掌相仿,通体金黄,没有一点瑕疵,细润得就像琼脂玉液一般,握在手中竟隐隐有一丝暖意。

    罗成有些得意道:“这是黄玉中的极品,恐怕连皇宫里也没有,是父亲十年前征讨契丹时得到,一直被母亲珍藏,连我都舍不得给,这次给表侄儿当见面礼。”

    黄玉本身就是罕见之物,黄玉中的极品更是难以想象,不过卢清出身世家,对这种财宝看得比较淡,只是姑母的心意让她很感动。

    “那就烦请表兄替我谢谢姑母了。”

    “没有问题!”

    罗成怕表妹又提到卢芸之事,连忙岔开话题笑道:“你夫君呢,怎么还没有回来?”

    “我在这里!”

    罗成一回头,只见张铉笑着从身后堂下快步走来,他连忙起身行礼,“大哥,不好意思,我先过来看望侄儿了。”

    “呵呵!都是一家人,没那么多规矩。”

    张铉随手接过儿子,笑道:“小胖儿,让爹爹抱抱!”

    小家伙原本在罗成怀中睡得正香甜,忽然被惊醒,顿时大哭起来,张铉被弄得手忙脚乱,“我是你爹,连爹都不认了吗?”

    “你在胡说什么?”

    卢清娇嗔地瞪了他一眼,把儿子抱了过去,小家伙进入母亲的怀中,立刻不哭了,很快又香甜地睡了起来。

    “你们聊吧!我带孩子去后院了。”

    卢清又笑着把金盒递给张铉,“这是玉郎给孩儿的礼物,夫君看看。”

    张铉打开金盒,仔细端详盒子中的黄玉,连声赞道:“这真是好东西,多谢了。”

    “没什么,这其实是我母亲给孩儿的护身之物,可以穿根红绳挂在脖子上,有很强的辟邪能力。”

    张铉点了点头,将金盒递给卢清,对罗成笑道:“我们出去走走!”

    两人骑马离开了府宅,一直向城外走去,十几名亲兵远远跟随着他们,两人来到城外,一望无际的麦浪已经荡然无存,无数农人在空空荡荡的田野里忙碌地种植粟米或者豆子。

    罗成凝视田野半晌,他低低叹了口气,“张大哥,我实在不想回去了。”

    张铉明白罗成的苦恼,微微一笑道:“可他是你父亲啊!”

    罗成不由长叹一声,他是个正义感极强之人,偏偏他的父亲却是一个不择手段的野心家,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父亲不仅是渤海会成员,还暗中和异族高句丽有勾结,这让罗成怎么能不痛恨,怎么能不苦恼,他这次南下,很大程度上就是想离开幽州,离开那个令他瞧不起的父亲。

    张铉拍了拍他的肩膀,缓缓对他道:“现在我不会劝你,等有一天,你真的做出决定跟随我,我一定会热烈欢迎你。”

    罗成默默点了点头,他明白张铉话中的深意,那毕竟是他的父亲,可是他也真心希望和张铉并肩作战的那一天能早日到来。(未完待续。)

第527章 盛夏出兵

    张公瑾这次出使任务实际上就是前来婉拒张铉的出兵请求,但张铉提出如果青州军击败高开道后就会在辽东驻兵,这让他始料不及,张铉的势力进入辽东,这绝不是罗都督愿意看到之事。

    他第二天一早便带着随从赶回了幽州,罗成没有跟他回去,也没有留在青州,而是带着两名随从转道去了中原,他心中烦闷,想四处游历散散心。

    张铉已经没有时间顾及青州各种琐碎事务,他当即安排好军务,便带着一队亲兵赶往巨洋河口,他要开始准备北征辽东。

    张铉要抓住这次机会在辽东拿下一个立足点,拿下辽东,加上辽东半岛上的卑奢城,他的势力就形成了对河北地区的品字型包围

    张公瑾一路疾奔,三天便赶回了涿郡蓟县,他马不停蹄来到都督府,翻身下马走上台阶问道:“都督在吗?”

    “启禀长史,都督刚刚回来,就在官房内!”

    张公瑾快步走进府内,向罗艺的官房走去。

    罗艺这段时间颇为春风得意,他成了郭绚之死的最大得益者,不仅接管了郭绚的军队,还被天子正式封为幽州都督、左威卫大将军、紫金光禄大夫,同时加爵北平郡公,赏金五千两。

    虽然志得意满,但罗艺还是遇到一件令他十分不快之事,那就是天子封西京留守李景为武卫大将军,出任渔阳郡太守,同时负责看管涿郡的潞水仓。

    就在前几天,李景率五千军队从飞狐道过来,进驻潞县仓库群,加上原来的三千军队。李景实际上就控制了八千军队,这便使得幽州有了第二支朝廷军队,而且李景还是大将军。

    这让罗艺极为不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但他也没有办法。涿郡的潞水仓从来都不是归属幽州管辖,它是兵部直辖,有大量的粮食和军资,一直是各方势力垂涎的目标,朝廷要加强对它的控制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只是这些仓库不交给他罗艺管辖,明显是对他的不信任,增派军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的牵制,令罗艺恼火万分,只是他做梦也想不到。增加兵力管控潞水仓库竟然是张铉的建议。

    这时,官房外有亲兵禀报:“启禀都督,张长史回来了。”

    罗艺精神一振,张公瑾这么快就回来了,他连忙道:“快请他进来!”

    罗艺也很关心张铉的动向,自从张铉逼渤海会从幽州退兵后,他便意识到张铉在暗中操控着河北,使他认识到了张铉的实力。对张铉的建议不敢有丝毫轻视。

    另外,辽东是幽州的后背。张铉忽然提出进兵辽东剿灭高开道,立刻引起了罗艺的警惕。

    不多时,张公瑾风尘仆仆地走进罗艺官房,他躬身行礼,“属下参见都督!”

    “长史辛苦了,请坐!”

    张公瑾坐了下来。茶童上了凉茶,张公瑾喝了一碗凉茶,暑气顿消,他见罗艺满脸期待地看着自己,便缓缓道:“我已经将都督的意志如实告诉张铉。我们暂时不会参与剿灭高开道,理由就是之前我们商议的那些。”

    罗艺眉头一皱,“我想知道,他怎么出兵辽东?”

    “他说从海路过去!”

    “海路?”

    罗艺愣住了,自从大隋的水师被解散,数千战船集中在北平船场拆毁后,他就把水师作战遗忘了,没想到张铉居然走海路去辽东,他有这么多战船吗?

    这时张公瑾又继续道:“张铉还说,如果他击败高开道,很可能会在辽东驻军,希望大帅能理解,他说不愿意让高句丽的势力入侵辽东。”

    罗艺心中猛地一跳,这等于就在说张铉知道了高开道和高句丽的关系,罗艺的内心忽然烦乱起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小看了张铉布局辽东的深意。

    张公瑾又缓缓道:“启禀都督,张铉已经知道高开道是从北平郡进入辽东,他其实是在警告都督,不要对朝廷过多描述辽东之事,否则他就会对都督不利。”

    罗艺一言不发,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心乱如麻,张铉居然知道高开道是从北平郡去辽东,知道自己和高句丽的关系,那自己到底是出兵还是不出兵?

    另外,更让他困惑的是,张铉到底能运输多少军队去辽东,如果只有几千人,那倒不足为虑了,如果运送一两万人,高开道肯定无法抵挡。

    半晌,他叹了口气道:“长史先去休息吧!这件事让我再好好考虑一下。”

    .......

    北海郡巨洋河口,不同于黄河渡口的民用河港,这里却是青州军的军港,数百艘战船停泊在水湾中,尤其四艘体型巨大的横洋舟格外显眼。

    在河口东侧,分布着两千余顶大帐,军营长达十几里,旌旗如云,营帐整齐,十分壮观,这里驻扎着一万青州军精锐,由主帅张铉亲自统帅,其次还有罗士信和裴行俨两员副将,另外还有苏定方、秦用、赵亮等大将,而一直跟着张铉的大将尉迟恭则坐镇清河郡,这次没有随张铉北征。

    张铉负手站在码头上,出神望着远处吊塔正在搬运军粮和物资上船,这时,罗士信走到他身边,低声问道:“大帅对高开道的情况了解吗?”

    张铉回头看了他一眼,淡淡笑道:“高开道的军队也就是格谦的余部,一群乌合之众而已,不需要了解他们。”

    罗士信着实有点担忧了,“大帅不是说高句丽会支持高开道吗?我很担心我们面对的敌军并不是贼军,而是高句丽的军队,他们只是名义上受高开道的统帅。”

    张铉笑了起来,“你有这样的担心,说明你考虑问题有进步了,不过我可以坦率地回答你,就算高句丽怎么窥视中原,它的军队现阶段依然不敢跨辽河一步,最多只能扶持一下高开道这样的乱贼,以及和渤海会勾结。”

    “大帅为何这样肯定?”罗士信不解地问道。

    “因为现在大隋还没有乱,天子依旧掌控着社稷,涿郡还屯有大量物资,一旦高句丽跨界,隋军将迅速从飞狐陉进入幽州,你明白我为什么建议天子派军队加强涿郡仓库的护卫,这实际上就是做给高句丽看的,它真敢出兵辽东,隋军就会立刻进入幽州,一旦它和隋朝再次爆发战争,恐怕它南面的新罗将不会坐失良机,所以我敢肯定高句丽军队暂时还不敢进入辽东,就算伪装成高开道的贼军也不可能。”

    罗成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我终于明白了,我确实考虑问题太简单了。”

    这时,一名偏将匆匆跑来禀报:“启禀大帅,所有物资粮草已全部上船!”

    张铉点点头,对罗士信道:“好好回去再想一想,不过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