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氏医女-第5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这种事情,根据阴阳理论来说,肯定有些人拍手称快,有些人反对,有些人无所谓,有些人走极端,这么一想,把走极端的几种可能事先想好,风险不大。

    这也是最好的回击那些轻视女子现象的手段,与其跟卫道士们争论,直接让女人掌握财产,任凭卫道士们如何抨击,手里有钱什么都不怕,这是釜底抽薪之法。

    小皇帝也觉得可取,但是他们还要在跟辅臣商量,如果都通过了,就找个地方试行。

    二人商量完这件事,太监就来告知小皇帝,说是方太皇太妃病了,要见皇帝。

    方太皇太妃虽然是汉王的母亲,但是太宗皇帝驾崩之后,她很老实,都没说过要跟儿子一起去封地的事,所以仁宗皇帝就一直留着她,对她还挺照顾。

    现在汉王已经回京,小皇帝更不能在父亲刚死的时候难为皇祖父的妃子,也没必要。

    但是病了还要叫皇上去看,这有些托大了吧?

    林孝珏道:“陛下派个太医去就行。”

    小皇帝道:“朕今日还没去跟母后请安,先去见母后吧。”

    林孝珏今天也没什么事要说的了,二人便分开。

    林孝珏从殿里出来,一个小太监跑过来对她说:“公主,汉王到太液池的八角亭那边去了。”

    那里是林孝珏给小皇帝上课的地方,起初没人在意,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游玩,也就不去哪里了。

    汉王去干什么?

    林孝珏看着小太监:“你哪个宫里的?”她并不认识。

    小太监声音低低的:“奴婢是指挥使大人的人。”

    林孝珏仔细打量一下他,后一脸沉重道:“汉王完事不会王府,却在宫里逗留,说不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本宫去看看。”

    小太监立即哎了一声:“奴婢陪您。”

    汉王去往交泰殿的路上,越想越不对劲,回头问着给他消息的小太监:“方才你塞本王手里的东西,是谁给你的。”

    小太监犹豫一下:“王爷当认得上面的字。”

    汉王道:“我要知道是谁。”

    小太监很为难的样子,挤出四个字:“永安公主。”后忙道:“王爷您可不能供出公主来啊,我们公主对……”接下来的话,他好像因为想到了什么,立即咽回去。

    汉王点着头道:“那本王不能辜负了公主。”又道:“你可知公主现在何处?本王要去见她一面。”

    小太监一见汉王上钩了,心里忍不住激动,一切尽在太后所料。

    汉王和永安公主都是极其精明的人,让两个人在宫里约会,几乎是不可能,但是汉王出不了王府,不能去别的地方,所以约永安公主在宫里说话,看似地方不对,却是最好的地方。

    但是直接告诉汉王公主约他,他肯定不会相信,直接告诉公主汉王约她,她更不会相信。

    所以太后娘娘的计策就是找别的借口,先以皇上的名义约汉王去交泰殿,交泰殿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当年正是因为汉王得宠,太宗皇上才让仁宗皇帝去住交泰殿。

    对仁宗和小皇帝来说,交泰殿是不受宠,是冷落,是心病,小皇帝约汉王在交泰殿,以汉王的精明,一定会怀疑小皇帝的用心。

    汉王怕小皇帝杀了,办他,陷害他,自然不敢去,这时候再交上有林孝珏笔记的字条,汉王更不会去,但是他会想办法见识林孝珏一面问清楚。

    之前说过,宫外他行走不便,反而约在宫里,是最好的选择。

    再找其他借口把永安公主引来,只要两个人站起以前,不管他们说什么,因为身份和关系的特别,就会引人猜忌。

    事成之后,太后会提拔他做总管,小火者收起浮躁之心,答汉王话:“公主每日都要去太液池边的八角亭,此刻应该也是在那。”

    汉王猛然回头,轻声叫道:“随本王去太液池八角亭。”

1128 抓现形

    小皇帝到了慈宁宫,却被告知太后不在宫里,去太液池乘凉去了。

    掌事嬷嬷道:“太后近来心情烦闷,望圣上能多多亲近些娘娘。”

    这嬷嬷是太后身边的老人,也是看着皇上长大的,皇上年纪还小,她说出这样的话,皇上并没有觉得她对自己不敬重,反而有些内疚,自己是太忽视了母后。

    可是母后总想找皇姑姑麻烦,若是跟母后太亲近,母后就准提罢免皇姑姑的事。

    年轻的小皇帝为此感到十分头疼,但母后还是母后,心情不好,他要去问候。

    皇上离开了慈宁宫,摆驾去太液池。

    到了后花园让太监打听,说太后往八角亭方向去了。

    皇上一听大惊,难道皇姑姑没走,去了八角亭?

    那是他学习的地方,母后之前也不去的,如今去,就肯定是找皇姑姑找茬了。

    皇帝下了辇车,带着人加快速度,他要尽快看见母后才能安心。

    皇后娘娘那边,已经跟心腹太监到了八角亭后的大柳树下。

    他看着亭里有两个人的身影,但有一定距离,还有亭柱挡着,看不见脸,好像并不是汉王跟永安公主呢?

    她拢起眉头低声道;“汉王该穿蟒袍,永安公主就算不穿朝服,颜色也不应该是这么灰暗的吧?”

    心腹太监也在怀疑这种事。

    可是里面两个人突然抱一起了。

    那太监张大了嘴:“娘娘,还以为是咱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您看,她二人真的不干净。”

    太后也看见了,怒火蹭蹭往上燎,忘了方才的疑问。

    心想:还以为姓周的让汉王留在京城是另有打算,没想到她是真的跟汉王有猫腻。

    二人可能早就联合在一起,不和是做给大家看的,不然为什么不跟兰君垣成亲?

    如今皇儿年纪小,时机到了她们露出了狐狸尾巴。

    故而汉王这次留在京城,说不定是林孝珏要助他谋反的。

    太后要冲出去:“本宫一定要好好收拾这对狗男女,为皇儿讨公道。”被太监一把抓住:“娘娘,还是让皇上亲眼所见的好。让皇上明白,永安公主其实才是潜伏着的最大敌人。”

    这样皇上就会悔改之前对她的不平态度。

    太后强忍着怒意看向太监:“皇儿呢?怎么还不来?”她看了一眼亭里,那拥抱的二人躲到明柱后面去了,只能看见交叉的手臂,皇儿再不来,二人要是放手了怎么办?

    太监这时垫脚看向不远处那通往亭子里的小花径,明黄色的半大小子,正带着八个太监和十六个护卫走在上面。

    “来了。”他低声指着,语气难以掩饰兴奋。

    太后回头一看,大喜过望:“走,去捉他们现形。”

    小皇帝远远看见有两个人抱在一起,他是皇姑姑的学生,对这些事早就门清。

    这两个人竟然在他学子的亭子里做苟且之事?

    不过小皇帝很开明,他只是觉得不可思议,应该去看看什么人这么大胆,到没有觉得是什么大事。

    等他进到亭子里,两个人才听见动静,惊诧的分开,然后跪倒在地:“圣上饶命……”

    小皇帝低头一看,竟然是两个小太监,不过二人摘掉了太监帽子,外面的袍子也脱了,只露出里面的圆领衣,所以之前才没看出来身份。

    小皇帝十分意外:“太监和太监?”

    这种皇姑姑没讲过。

    小皇帝一旁的贴身内侍看出了门道,见二人战战兢兢磕着头,在皇上耳边道:“圣上,这两个人好像是那个……”宫女和太监叫对食,两个太监也对食,可是说出来就太恶心了。

    小皇帝聪慧,立即就明白了,厌恶的蹙着眉头;“这是朕学习的地方。”这两个人还真是在这里玷污圣地。

    那内侍道:“正是圣上学习的地方,才不会有人来啊。”

    皇上嗯了声,这里还成了隐蔽之所。

    他被两个小太监的欺君行为气得不轻,之后他还怎么面对这个亭子,怎么在里面读圣贤书,怎么好好学习。

    这样看,这两个人真是罪大恶极。

    可小皇帝不知道这种事情该如何处置,交给内侍:“按照宫规将他二人办了。”

    别人可能不认识这种小人物,但是皇上身边的内侍,掌管宫廷所有下人,这两个小东西他看着眼熟,在慈宁宫见过的。

    是太后的人。

    这内侍已经想好对策,应该把人交给太后处置。

    “把人带走。”他直起身对后面的小太监们喊道。

    “慢着。”这时身后亭下传来威严的女子声音。

    小皇帝和众人全部回头,就见是太后和她的宫人站在台阶下。

    小皇帝忙行礼,后又怕身后的肮脏污了太后的眼睛,给内侍使眼色,还不把人带下去。

    内侍心想,那稍后再禀报太后不迟,不然人多看着,真相露出来之后有损名誉的是太后。

    他要行动,太后那边却已经风风火火闯进来:“永安公主,你对得起先帝对你的信任吗?你能对得起……”

    看着亭子中间跪着的两个衣衫不整之人,那个谁字硬生生给咽回去了。

    “怎么是你们两个?”她是看着皇儿进来,皇儿没有对这伤风败俗的事大声质问,这分明是在帮永安公主和汉王遮掩,她就是时候出来的,怎么不是那两个奸贼?

    两个小太监像是溺水的人抓到了救命稻草,大喊着:“娘娘救命……”

    太后十分不解:“永安公主和汉王呢?你们怎么在这?”

    这话说来都是心酸泪啊。

    跟着和汉王的那个小伙者一下子就哭了。

    来时路过隐秘的花径,汉王突然回头让他靠前,说有要紧事问他,他不敢后退,就上前,被汉王捏着下颌塞了一颗药丸在嘴里。

    汉王说了,这药丸三日内没解药,就会肠穿肚烂而死,问他到底什么人,谁指使来的,干什么?

    他因中毒就不敢撒谎,将太后的计划他所知道的部分全部说出来,也招供,他不是皇上宫里的,是太后宫里的。

    然后汉王不知道怎么想的,在远处看凉亭里有人,就让他脱外衣脱帽子,去亭子里抱住那个人,若是不抱,就不给他解药。

    哪怕砍头,也死的痛快,肠穿肚烂,他受不了,所以宁可让皇上罚,让太后赐死,也不要中毒而死。

    而且皇上开明,还不见得就让他死,只要他事后服用解药,还有救。

    所以他就扑上来抱了,想不到,对方不跑,还紧紧的回抱他。

    他感觉事态不对,但有毒药跟着,不敢放手,汉王在隐秘的地方盯着呢。

    他就想找机会问问抱他的人为什么给他回应,可是没等开口,皇上就来了。

    他现在这样子是汉王识破了他们的计划,逼着他给小皇帝抓现行,汉王自己怎么会出现?

    至于永安公主那边,他就更不知道了。

    听着太后的问话,小火者很想回答,告诉太后,她自以为豪的计策,一早就让人识破了。

    可保命要紧,什么都不能说。

    另外的太监痛哭流涕求饶,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个。

    “娘娘,为奴婢做主啊。”

    太后见两个人都不说,一下子回过神来,她要陷害林孝珏,不成了,当然不能说出来,尤其是自己儿子的面前。

    她已经有预感被耍了。

    小皇帝听太后的话,听出一些门道,奴才们还不回话,他好奇的看着太后:“母后,您为什么要找皇姑姑和王叔啊?这两个奴才,是您宫里的?”

    太后方才还说不能再提这两个人,下一刻儿子就问,太后心中一跳,忙道:“以为你皇姑姑在给你上课,看见你,没看见她,就问了。”至于汉王,汉王……解释不清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不解释。

    小皇帝心下不满,母后当他小傻瓜了吧?母后分明是来抓皇姑姑奸呢,难道母后怀疑皇姑姑跟王叔?

1129 给教训

    小皇帝叫着身边内侍:“去看皇姑姑出宫没有,请她过来。”

    太后心想儿子这是做什么?

    小心试探道:“这点小事,不用麻烦你皇姑姑了吧?”

    她也看出来了,这两个人都是她宫里的,衣衫不整让儿子看见,若是传出去,自己就没脸了。

    林孝珏要是过来,肯定会把事情宣扬出去的。

    小皇帝想起父亲临终时说的话:“对你母后,要孝,但不能顺。”

    明显的,母后要给皇姑姑栽赃,还用汉王。

    如果真的让母后得逞,皇姑姑还如何辅佐自己,还怎能服众?

    说皇姑姑跟王叔有奸情,打死他都不信,他更不会相信皇姑姑背叛自己,当年在六叔的豹子底下,是皇姑姑把他救下来的,皇姑姑自己都差点没命,他也不是不记得。

    提起这事,更伤母亲的心,他都记得的恩情,怎么母后不记得了?

    再者说,如果皇姑姑真的起了异心,他们天天在一起,要下手,太容易了。

    启用跟王叔合谋还让母后抓到把柄?

    母后就因为不能垂帘听政,就非要找皇姑姑麻烦,这眼界低到尘埃里去了不说,她始终这么捣乱,这次不得逞,她还有下次的,没完没了的,得给她点教训。

    相比较母亲,小皇帝更相信见多识广的父亲的话。

    他摇着头:“母后不是要找皇姑姑吗?这下一并找吧,皇姑姑既然受命与父皇要帮持朕,那么朕的事,就是她的事,不分大小。”

    太后急了,现在还找林孝珏,不是等着林孝珏落井下石。

    她急的攥拳头,但是内侍腿脚快,已经走了。

    这时身后的太监给太后使颜色,太后焦急中反应过来。

    对小皇帝道:“哀家乏困了,先回寝宫了,皇上自己等吧。”

    这样一走,就不能给她教训了,小皇帝犹豫了。

    要是不放母后,她耍赖说身体不舒服,那么他就是不孝顺,可是就这么放母后走,皇姑姑说,做人要明辨是非,对母后纵容,就是对皇姑姑的不公平,又不应该放?

    要怎么选择?

    见儿子犹豫,太后气得身上发抖,若是她这个时候还看不出这孩子要干什么她就白在宫里呆这些年了。

    明明是自己生的孩子,怎么胳膊肘净往外拐?

    熬死了皇帝她以为自己就能过的舒坦了,现在儿子学老子。

    “怎么?圣上抓了两个狗奴才,还要扣着哀家不放吗?圣上觉得哀家跟着两个人有关系。”

    是大有关系。

    小皇帝不好正面指责母亲,一背手道:“母后等皇姑姑来,自然就知道有没有关系了。”他是不好出头,皇姑姑可不会纵容母后。

    太后满脸怒红,这要不是亲生的,她一巴掌打死他:“哀家是太后,你是要冤枉哀家?”

    小皇帝道:“母后,朕就说等皇姑姑来,还没说什么事,怎么就成了冤枉您?朕什么也没说啊?或许是您做了什么事?怕被查出来?不然好端端的,这话听起来没头没脑。”

    “你……”太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方才的行为,纯粹不打自招。

    可是又怎么样,这个儿子不是看出来了?

    这儿子都权利着呢,就是在等着那姓周的过来让她难堪的,不走不行。

    她捏着太阳穴,用着撒手锏;“哎呦,头好晕,头好晕……”身后太监做她的依靠,扶着她,并道:“娘娘,奴婢扶您回宫”

    小皇帝暗暗叹了口气,真的来这招,他佯装很焦急道:“快扶着母后坐下,这样就更要等皇姑姑来了,母后身体不好,皇姑姑是神医,正好让皇姑姑看一看。”

    太后和太监呆若木鸡,不对啊,皇上不应该说这样的话啊。

    都怪林孝珏还是个大夫。

    太后气急了,带着哭腔道:“哀家不用她看,哀家要回寝宫。”

    说着不等小皇帝答应,就让太监扶着她往台阶下下。

    “娘娘,病了啊?本宫替娘娘诊治一下吧。”可是还没等迈开腿脚,台阶下就传来声音。

    太后一听就知道是那个讨厌的人,抬起头来不满的看着林孝珏:“哀家乏困,有什么病,哀家要回寝宫。”

    林孝珏没理她。

    走上亭里看着地上跪着的两个小太监:“这不是慈宁宫的人嘛?”

    太后本来都要走了,一听这话猛然回头:“你胡说什么?他们怎么是慈宁宫的人?”话已经被林孝珏嘴快的说开,她就走不了了,走就是做贼心虚。

    太后不得已转回头,同时心中思忖:姓周的怎么一开始就知道两个人是她的?

    她看向其中的一个太监,那人是去给林孝珏传话的。

    那太监战战兢兢低着头,不敢看太后的眼睛,不过他敢发誓,他没有出卖太后,都是永安公主自己看出来的,公主把他带到无人的地方警告他,若是不听从她的安排,就把他宫外的一家老小都杀了。

    他为何卖身进宫,不就是让家里人能吃上饱饭,都杀了,他活着还什么意义?

    而公主是出了名的面冷心冷,心狠手辣,还位高权重的,他不敢侥幸。

    后公主让他到凉亭里来,说会有人来找他,一等有人来找,他要缠住那个人,如果缠不住,就等着给一家老小收尸。

    呜呜,然后就真的有个人来抱他,他没办法,能缠住这个人的方法就是回抱那人个。

    没想到皇上就来了。

    这些事都不是他自愿做的。

    小太监突然哭出来。

    太后瞪着林孝珏:“你看你冤枉人,别人冤屈的都哭了。”

    太后的强词夺理,只能取林孝珏一笑,李固信又不是傻子,怎么会让太监说自己是他的人这种话?

    这天下都是皇帝的,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是她们的人,他把人扒了一看,找到腰牌就知道是谁的了。

    仁宗皇帝死了,太后对她可是越来越不友好了,竟然派人来骗她,还提到汉王,她稍稍一想,就能想到她的龌龊心理。

    于是她控制了小太监,在树后已经看了很久,果真太后这女人在皇上出现之后杀出来。

    这女人这一招看似愚蠢,可如果小皇帝不相信她,或者她愚蠢一下,前者死无葬身之地,后者身败名裂。

    多狠毒?!

    这次得让这女人长点记性了。

    小皇帝让人叫她来,就是放权给她的。

    林孝珏成竹在胸,对太后说:“是不是太后寝宫的人,吵没有用,一查档案便知。”

    太后顿时沉默了,她不承认也不管用,这两个人之所以别人看着面生是新来不久的,但是内务府还是有记录的。

    她立即改口:“就算是哀家寝殿的人又能怎样?”

    顶多有伤风化,污秽圣地,把两个人杖毙了就行,还能把她怎么样?

    林孝珏这时看向皇上:“圣上,这两个小太监,一看就是情侣,也就是宫中暗语所说的对食,这是宫规所不允许的,有伤风化,如今事情出在慈宁宫,说明慈宁宫宫规不严,不知道这样的事情还有多少,应该借此机会,好好查一查,以警宫人,以正宫规。”

    小皇帝心想,果真皇姑姑有办法,这样母后没有面子,会消停很久。

    他点着头:“不光是慈宁宫,先皇百日未过,国丧之际,竟然出现这样的丑事,真是宫门不幸,彻查,所有宫殿,彻查一遍。”

    那个小火者脑中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但是没抓住。

    那个小太监吓的晕过去,国丧期间,他被人说成对食,会不会杀头。

    太后和心腹太监的脸色比里面的任何一个人都好看,明白了,为何林孝珏戳穿她之后还会安排她的两个小太监在亭子里搂搂抱抱,之前她以为只是为了让皇上注意到这件事,让皇上责怪她,这不痛不痒的,反正儿子也不跟她一条心,不怕。

    没想林孝珏后招这样致命,彻查她,毁她名声。

    绝对不可以查的。

    太后喊出来:“哀家不准,谁都不准查。”这话一出,声音都变了,显然是惊恐焦急所致。

1130 大意外

    太后之所以不让人查,是因为她自己的寝宫里,也有玉势等用具。

    这就太让人震惊了。

    小皇帝少年早熟,什么都懂,他的母后之前还不提醒他,只说不准查,不准查,她以为母后是不想没面子,根本没当回事,这下东西让人搜出来,胆战心惊的摆在他面前,他脑袋嗡的一声,这下可事大了,这让他今后怎么面对母后?

    羞愧!

    无地自容!

    这是他母后的用具,可父皇死了才三个月。

    其实那也不是太后刚刚有的东西,皇上早前身体不好,要修身养生,房事并不多,后来放肆了一年,可都是跟年轻貌美的嫔妃,跟皇后同房的日子一根指头就数过来了。

    是她早年为了派遣寂寞,让宫女找来的。

    可是现在赃物被搜出来,别说解释,她根本就无法面对自己的儿子。

    太后直接将自己关在宫里,对外称病了。

    可是小皇帝还是不甘心,他心中另有想法,他在八角亭里捉到的是什么人?

    两个太监,母后能跟宫女……

    谁能保证不能跟太监呢?

    太监虽然是无根之人,可也是男人,而他的父亲尸骨未寒。

    说要彻查宫里的时候,林孝珏和小皇帝就回到御书房等消息了。

    林孝珏也没想到能找来太后这么大一个把柄。

    但细想,又觉得可以理解。

    人,谁还没有点特殊需要?太后娘娘也是人啊。

    见小皇帝脸黑的要下雨,非要将太后囚禁到冷宫去,林孝珏沉吟一下道:“圣上,后宫女子,多数都是苦命之人,这时候如果娘娘只是个普通的宫女,您还会这样生气吗?而其实在这种事上,娘娘和普通的宫女也没什么区别,都是被辜负的人。”

    说起来,要不是她要彻查,肯定也翻不出太后这种事来,她同情太后也有一点,可更多的,是怕小皇帝以为她是故意的,故意要将太后踩下去,而其实,她之前也不知道。

    所以这个情她还得求,再怎么斟酌用词语,也都会伤害皇上,就直说了。

    真是做了黄雀也尴尬,被太后坑死了。

    小皇帝听了她的话,谢天谢地的没变脸,而是十分委屈的问她:“姑姑,朕说句不吉利的话,若是指挥使大人走的早,您也会如此?”

    林孝珏道:“我跟他有着真挚的感情,是不同的。”

    小皇帝脸更委屈了:“您的意思,母后对父皇没有真挚的感情?”

    林孝珏道:“这不是咱们之前就讨论过的事吗?你父皇有那么多女人,你想过你母亲的感受吗?若圣上也如其他男人一样,认为女子就是生育的工具,给她地位,给她吃穿,这样就算负责了,那之前咱们上的课不是都白说了吗?大家都是人,都有心,都有感情,没人会常年被辜负还对那个人死心塌地,况且娘娘并没有对不起表哥。”

    小皇帝能听进去林孝珏的话。

    但是他觉得皇姑姑在这件事上不理解他,若是母后只是为了排解寂寞,他咬咬牙也就承受住这份尴尬,可是万一母后跟太监……

    这种想法,却不敢说出来。

    小皇帝道:“姑姑,就算不提这件事,母后今日是要陷害你的,父皇说,做人最怕无法是非分明,所以,母后有过错,理应受到惩罚,朕不将她挪动,就让她在慈宁宫闭门思过。”

    林孝珏也不是什么善类,给太后求情,完全是出于对后宫女子的同情,一旦事情上升到她和太后之间的恩怨,她就彻底清醒了。

    点着头;“这样再好不过。”

    这样太后以后就不会再找她麻烦了。

    得到林孝珏的赞同,小皇帝很快行动,先将搜查之事停止,因为已经查出来很多,比他们预想的多的多,要是传到前朝,谁的脸上都没有光彩,至于查出来的那些人,不可能全部打死,那样宫里会少了一半的人,就用别的惩罚,交给大总管去处理了。

    太后那边,将慈宁宫封锁,让太后闭门思过,把所有太监都从慈宁宫调走,只留下宫女。

    调走太监这一举动,无意是给太后一个狠狠的巴掌,太后的得力助手都是太监,这一调走,感觉手足都被人砍了。

    而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为什么。

    这等于将她扒光了衣服游街,太后的震怒,委屈,不甘,反抗,自不必说了,但是小皇帝也是个狠茬,一点都没有让步,甚至慈宁宫的人来跪着他说太后要见他,都让他把人打个半死。

    自此再没人敢来替太后找他。

    关于调走全部太监的事,林孝珏也是出宫之后才知道的。

    是李固信从宫里回来悄悄告诉她的。

    李固信道:“想不到皇帝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的雷霆手段。”

    小小年纪太宗皇帝就带着上了两次战场,血流成河都见过,还有什么事是他不能下定决心的,早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林孝珏听了一声庆幸的叹息:“我也没想到太后娘娘会藏有那些东西,我本来只是想让她丢点脸,老实一点,这一查出来,我也傻了,好像我故意陷害她一样,好在皇上明白事理,他相信我,不然陷害皇帝的母亲,这以后还怎么相处?”

    她就得有眼色的退下来,说不定还会被皇上记恨,可她还有很多治国方案没有实施呢。

    李固信也跟着她庆幸:“当初仁宗皇帝踩着太后捧着你,我就担心圣上会猜忌你,看来多余了,圣上远远比咱们想的要精明。”

    他自己会分别是非,也很有主意,甚至可以不为亲情左右。

    这样的人对亲人无情但对林孝珏来说才是安全的,因为她也是个不想拼亲情关系的人,她只想用本事说话。

    今天的事中,还有一件事出现的很幸运,林孝珏拉着李固信跟他说:“你看汉王多聪明,没有上钩不说,还算准了我会反击,用一颗人参养荣丸威胁了小火者,配合我的计划,所以才能将计就计把太后制伏,这个人在自保上特别有心机,这样要除掉他,好像颇要费些功夫。”

    李固信也在纳罕,所有人都说汉王会反,可是人家就是按兵不动。

    仁宗皇帝不敢杀亲弟弟被后人骂,小皇帝作为晚辈,就更要留有名声坏了。

    若一直抓不到汉王的把柄,就得始终忍受着汉王在眼皮子底下晃悠。

    李固信咬住了下唇,这个媳妇口中的忍者神龟和媳妇都可以不用沟通就能配合的天衣无缝,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留着呢。

1131 躁动

    回到王府的汉王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要不是他警惕,真要跟林孝珏碰在一起,即使他们什么都没说,就有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