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斗在甲午年-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一营则由原炮队队官,守备衔尹得胜领军。
因为援朝军里面的很多将领都出自仁字军,更别提何长缨本身就是仁字军原先的一个哨官,所以互相间相处的极为融洽,唯一的就是潘金山总带着一脸的火气。
在援朝军收刮安东县城的时候,日军第六旅团的西下支队,刚刚行军到头道桥,就看到在对岸下游疾奔上来一队帝国骑兵。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封电报一
这次去义州请罪的井上政继大尉,正在鸭绿江南岸沿江朝东急行军,就看到江对岸下来大约半个联队的帝**队。
吓得井上政继顿时就出了一头的冷汗。
此时在下游安东城一带,清军集结了盛军,援朝军,还有其它部的清军队伍。
估计兵力总计不下万人。
如果帝国这半个联队冒然下去了,还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井上政继连忙隔着三四里宽阔的大江,又是大吼,又是放枪,费尽了手段,终于弄停了对岸的军队。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
而在虎山上游蒲石河口,整整对持了一天一夜的清日两军,终于开始了交火。
蒲石河口左岸。
在近午时分,永山和倭恒额终于等到了绕过虎山,去苇子沟大营查探士兵带回的报告。
苇子沟大营狼藉一片,空无一人。
九连城,河口,虎山江岸,悬满了倭夷的军旗,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倭夷兵。
在九连城江段,倭夷正在加固加宽渡桥,为大炮车辆渡江做准备。
消息传来,蒲石河这边的营地里,人人都变了脸色。
倭恒额当即就要率兵北撤,不过被永山极力阻止,言说冒然退兵,很可能会让倭夷乘机攻击,照成大溃。
正在两人争执不下时,依克唐阿亲自领兵从长甸赶了过来。
依克唐阿在分别听了倭恒额和永山的话儿,选择了支持永山的提议,以进为退的麻痹日军。
下午三点,正在严密监视着蒲石河左岸清军的石田正珍,惊讶的看到大股的清军步兵,骑兵涉水蒲石河口,朝着右岸土楼子冲来。
在这一刻,石田正珍感觉自己的大脑都完全‘当机’。
之前石田正珍得到联队长佐藤正大佐的指令,要严密监视河对岸的清军,防止他们逃走,等着下游稍微安定,就会有大军东上,歼灭这股清军。
然而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股清军居然如此的嚣张,竟然敢反攻帝**队。
现在第三大队牛岛木蕃部全部去了虎山以北,搜寻警戒。
联队长佐藤正大佐,去了九连城开军事会议。
而自己的六个中队,只有三个中队在土楼子这一带设防。
其余三个中队,两个在安平河口把守,一个参加了昨天的栗子园战役,还在栗子园一带驻营。
在刹那间,这些念头在石田正珍的脑袋内一一闪现,他大吼着命令:“敌袭,敌袭,各队进入自己的防区,歼灭他们!”
“砰,砰,砰”
顿时,土子楼一带枪声大作,而齐军放在蒲石河口的四门臼炮,也大吼着射出弹丸,砸向日军阵地。
靖边军在永山,寿山的率领下,一共动用了两个步营,三个骑营,总计1600人的军马,杀向不足600日军防守的土楼子阵地。
半个小时之后,看到日军渐渐不支,倭恒额顿时也来了勇气,率领着五营齐军和吉林练军,总计1500的兵力,渡河支援。
超过五倍的绝对优势兵力,压制着日军石田部苦不堪言,无奈只好留下五十多具尸体,匆匆撤向安平河口。
“倭夷逃了,倭夷逃了!”
看到日军狼狈的逃离土楼子,清军一片兴奋的大叫。
然后在永山的命令里,全军随即返回蒲石河左岸,收拾行装,从容的朝着长甸镇撤去。
在10月27号的夕阳之中,山县有朋收到了来自麻田浦,土楼子的报告,异常震怒。
随即,山县有朋开始了连夜的军力调动。
第九旅团两个大队2100余兵力,在小松崎力熊的率领之下,带领一个炮兵小队,和18联队安平河口换防,兵力压迫土楼子。
第六旅团大岛九直部,全军7000余兵力连夜返回江左,联军炮兵第5联队一大队,骑兵第5大队二中队,沿江东上长甸渡口,渡江攻击依克唐阿的靖边军。
换防下来的第18联队,连夜返回九连城,明天第五旅团大迫尚敏部沿江而下,和在下游头道桥集结待命的第6联队分部合军。
第五旅团6900余兵力,加上骑兵第三大队的二,三两个中队,炮兵第三联队,工兵第三大队,辎重兵一大队,野战医院,第十旅团第22联队的一个大队,全军11000人,进攻安东县城。
“一定要彻底的歼灭援朝军,洗刷帝国的耻辱!”
山县有朋把桌子拍的‘砰砰’直响,显示出他内心深处极大的愤怒。
津门,直隶总督衙门。
清晨来自安东县城的一封电报,如同石破天惊,震得整个总督衙门都肃然无声。
“只是一天,才一天!”
“哐当当!”
李鸿章把桌子拍的‘啪啪’作响,杯子弹跳着洒了满桌子的茶水:“昨天他宋庆不还报大捷么?才隔了一天的功夫而已,他居然丢了整个九连城,虎山!他铁了心撵走依克唐阿,撵走仁字军,盛军,奉军,现在结果怎样!”
整个大厅里面,都是李鸿章愤怒的咆哮。
虽然对这种结局早有预料,可是虎山的上万大军只是一个昼夜,就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反转改变,这上万精兵都是他李鸿章的家底,让他如何的不心疼?
何长缨这次一连给凤凰城,奉天,旅顺,大沽炮台,津门海关道,威海卫军港,直隶总督衙门,发了七封电报。
发给凤凰城东边道宜麟的电报,让他们事前做好准备,迎接败退下来的毅军,武毅军,奉军,马金叙部,铭军。
这时候,何长缨还不知道事实已经和原来的历史有了很大的改变,刘盛休部不再是弃城而逃,而是被日军大岛久直的第六旅团,直接包了饺子。
而发给奉天‘总理前敌营务处及后路粮台’帮办周馥的电报,则是告诉他要立即运送大量的军资去凤凰城,岫岩,不然以后大雪封山,运送军资将会极其麻烦。
得到电报的周馥,立即后悔得直跺脚。
因为相信宋庆的‘能耐’,袁世凯在奉天等了十来天了,周馥就是不提交接的事儿,而袁世凯居然也不急,整天和唐绍仪带着一队骑兵在郊外打猎玩耍。
现在周馥倒想立即把差事交割给袁世凯,可是怎么能拉得下他的这张老脸?
发给旅顺的电报,何长缨直接告诉旅顺水陆营务处道员龚照,日军花园口军队的目标就是旅顺。
何长缨不指望龚照这个脓包能做什么对应,他只是在做他该做的事情。
发给大沽炮台和盛怀宣的电报,何长缨就是要把从西欧采购的物资运送到旅顺军港,而且第四期新兵800余人,也将登船来辽南。
第三百五十九章 我们在辽东
发给总督衙门的电报,何长缨除了注明四点去辽南的理由之外,又简要的电报了一遍安东城昨夜发生的情况。
而且在战功里,何长缨把仁字军,安东知县宋禧也带了进去。
并把擅自离城,逃命到浪头镇躲藏的宋禧,写成了见微知著,冒着巨大的危险,勇敢的穿过日军和山匪的封锁,来到浪头镇求救兵的有勇有谋的忠臣。
江自康性子淡泊,不喜钻营,要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一生到死也没捞到总兵的名头。
因此他看了以后,只是淡然一笑,没有说些什么。
倒是在一边站着的三十出头的安东县令宋禧,喜欢得满脸红光,对何长缨的提携感激的那是无与伦比。
可以想见,这封电报不久就会通过直隶总督衙门送到京师,自己一个小小的边塞县令的名字,说不定也会被‘圣听’。
这是何等巨大的荣耀啊!
在给威海卫军港的电报中,何长缨是以全体辽东战线上的清军的名义,面对整个北洋水师上下的官兵发的。
电报就一句话:我们正在辽东,我们正在战斗!
何长缨所不知道的是,这七封电报,成为他以后通过有线,包括数年后的无线网,绕开京门朝堂的上层权柄,直接干预指挥大清各地各路权臣大吏军队的开端。
在华夏上千万平方的陆路领土,和上千万平方的无尽海域内,通过这些无形的电波,跟援朝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完全的架空了紫禁城的权利,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权枢阶层。
在直隶总督衙门,电报来时,李鸿章正和英国驻津门总领事宝士德,进行着亲切友好的详谈。
因为前一天的虎山大捷,让英国对大清的战力,又有了一些重新的评估。
自从10月20日,沙俄皇帝亚历山大三世逝世,因为弄不清楚即将登基的沙俄新皇帝的性格,是好战扩张,还是温和保守。
所以英,美,法,德,几国的国内中枢,都对本国驻大清的总领事,表达了出手干预,结束清日战争的意向。
尤其是英国今年刚上任的首相,出身自由党的罗斯贝利伯爵,更向总领事欧格讷明言,此时远东应该以保持现状为上策。
而不要因为东洋染指朝鲜和大清的东北,引起沙俄的军事反弹,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帝国间的远东战争。
不过因为之前日军打得太顺,列强各国大使,包括欧格讷,宝士德都不好意思出手干预。
而且因为一路大胜,使得东洋债卷在伦敦,巴黎,一天高涨一个价码,得到大好处的大使领事们,更不愿意自己动手减值自己的资产。
在知道昨天日军渡江战役失败,得到欧格讷示意的宝士德,终于在今天露面来到总督衙门。
宝士德很‘诚恳’的和李鸿章进行了一番畅谈,并且很委婉的表示了愿意为大清‘奔走’,调停战事。
之后,两人又友好的谈论了天下大势,大清风物,一直谈到中午,李鸿章设宴款待。
这样一直墨迹到下午一点,李鸿章送走了喝了两杯大清茅台,被整得晕晕乎乎的宝士德离开。
正准备去午睡休息一会儿的时候,李鸿章就被老管家禀告,姑爷正在二堂签押房陪着一群中午就匆匆赶来的大人们,等待着李鸿章。
李鸿章心里一咯噔,心想着又闹了什么‘幺蛾子’,就连忙来到签押房,一进屋就看到屋子黑压压的坐了一屋子的北洋官将。
津海关道盛怀宣,水师营务帮办道员罗丰禄,司法幕僚伍廷芳,盛军调驻仁字军副营分统郑才盛,仁字军统领吴育仁,大沽炮台总兵罗荣光,
而且有几个还正在‘呼噜噜’的大口吃着面条。
“怎么回事?”
李鸿章的酒意当时就去了一大半。
“中堂,九连城宋庆那里防线全线奔溃;下游奉军撤向凤凰城,盛军溃营焚烧军械,不战而逃。”
张佩纶拿着一张写满了的电文,递向李鸿章。
“哐当!”
李鸿章一听就勃然大怒,中午喝的酒儿顿时都涌上了老脸:“只是一天,一天呀一天!昨天他宋庆不还报大捷么,”
众将默然,等着中堂发泄完毕。
咆哮了一阵,李鸿章拿起电报,耐着性子看下去。
“何长缨和江自康要回大连?好,他的理由也算说得过去;杏荪,你给他们去电,说我许了,还有他们要什么,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他们。”
说到这里,李鸿章幽幽的叹息说道:“真是时穷节乃见啊,何长缨和江自康,老夫总算没有看错他们;还有何长缨,昨天真是冤枉他了,呵呵,这小子真是一个只沾便宜不吃亏,精明通透的家伙啊!”
“他们回辽南这事儿不跟朝廷说一声么?毕竟这是牵扯到两个防区间的调兵,而且是五千精兵。”
盛怀宣忍不住出声提醒老中堂。
可以想象的见,这个鸭绿江防线崩溃的事儿一旦传开,会引起怎样的朝野震动,北洋和老中堂将会面临何等险恶的群起而攻击。
这时候回电同意何长缨,江自康去大连的请求,岂不是又在老中堂头上加了一个‘保存实力,不顾大局’的罪名?
“说,当然说!不过是在调令下达以后,只是让他们知道一下结果而已!”
对于这件事儿,李鸿章突然显露出这些天以来罕有的强硬:“现在回看,今夏北洋诸部大军进入朝鲜就是一个大错误;老翁他们是借着东洋,来损耗咱们北洋,而东洋则是借朝鲜来减损咱们大清的机动兵力。”
李鸿章说到这里,又气又喘,望了一眼自己的女婿,示意他把话儿接下去。
之前张佩纶和老岳父的多次商谈,还有上次何长缨回津门时,又和何长缨进行过详细的分析。
到了现在,张佩纶才算是基本理清了里面的‘道道’。
他强压着内心的惊慌,给签押房里的众将解释:“倭夷重兵压迫鸭绿江沿岸,朝廷就一次次的把咱们北洋的兵力抽往鸭绿江防线,形成了大连,旅顺军港的兵力空虚;现在鸭绿江防线失守,毅军,铭军,盛军,武毅军,奉军各部只有退往凤凰城一带集结设防;那么”
张佩纶幽幽的说道:“倭夷也不是傻子,既然他们在鸭绿江边的军队都已经足够用了,那么在花园口登陆的数万军队,何须再画蛇添足?旅顺危噫!”
屋内,众人皆惊,很多都已经变得脸色苍白。
第三百六十章 大厦将倾
“丢了九连城,安东县城,没有什么;就是再丢了岫岩,凤凰,宽甸,甚至营口,海城,辽阳,奉天,也都没有什么!”
听到中堂说丢了奉天都没有什么,屋内众人面面相觑。
奉天盛京,可是大清的龙兴之地,怎么能说‘没有什么’呢。
朝廷和皇帝老佛爷,岂能愿意?
“从平壤到义州,从义州到奉天,从奉天到山海关,这五六千里的高山大河原始森林,冬天大雪封山,夏天毒虫瘴气,朝鲜境内有援朝军跟朝鲜军的游击队,在东北的原始森林,朝廷可以许以高官厚禄的征召大量的猎户兵;这仗儿几乎都不用打,只是拖就能把倭夷兵给活活的拖垮!”
“关键之处,其实就是旅顺啊!”
看到岳父又有些喘了,张佩纶接话说道:“只要旅顺不失,就可以保住威海卫军港无虞,咱北洋水师自可以在旅顺威海间安全游弋,扼守渤海口,火炮辐射整个鲁东半岛;那么倭夷根本不敢登陆鲁东从陆路威胁京师,更无法运兵渤海,在山海关一带实行蛙,”
张佩纶停顿了一下,可能觉得这个词语古怪而别扭,然而却十分的贴切:“蛙跳攻击。”
看到屋内众人沉思,李鸿章沉声说道:“这是何长缨的原话;不出意外,在这个位置我也坐不了几天了,今后想要北洋不倒,你们这些大人们的权势富贵不倒,听我一句劝,放下身段年纪,多听听何大人的意见。”
“中堂!”
屋内,包括张佩纶都是一脸的震惊,即为李鸿章第一次坦言谈论‘去官’而震惊,更为李鸿章居然选了一个二十出头的三品小参将作为他指认的接班人而震惊。
“当然,他现在还太年轻,品衔也不高,不过这个大捷报上去,朝廷总得给个副将;二十四岁,靠着自己的本事真刀实枪的打出来的实品副将,咱大清除了开国,还没有这个例子吧?”
李鸿章幽幽的说道:“他现在掌控着五千精兵,还有老江那两千,我看早晚也是他锅里的米;只要能保住旅顺,就等于保住了北洋的根基,保住了大清的底子,这个人情我老李认了,他朝廷也得认!前途无量且不说,而且这小子真的很讲知恩图报,不是那种落井下石之人。”
“中堂,朝廷那边怎么报?盛军这事儿我估计”
“李鸿章出来,李鸿章你个老不死的,给我出来!”
这个时候,突然从直隶府衙外传出无数齐声的大吼,传进签押房,完全压制住了盛怀宣的声音。
“怎么回事!”
李鸿章红着老脸,怒视着津门知县陈文琪,显然被这突然的齐吼,给惊得够呛。
“大人,自从外面的百姓知道鸭绿江失守”
“他们怎么知道?”
李鸿章听了勃然大怒:“哪个走漏的风声!”
“不是咱们这面的事儿,倭夷在攻占九连城之后,向着国内发回了电报,之后他们又传给西洋各国,今早西洋各国又通过电报传到咱大清各地;估摸着现在京城那边的东交民巷,都已经知道了。”
张佩纶看到陈文琪吓得脸色卡白的说不出话来,连忙给李鸿章解释。
“李鸿章,狗汉奸,卖国贼!”
这时候,外面的大吼声更加的猛烈了,并且不时有砖头,破碗砸进院子,落地破裂的声音。
“太不像话了,我带人去驱逐他们!”
罗荣光气的胡子直翘,站起来大吼着说道:“打了败仗谁不难受,可这怨得咱们么?”
“耀庭,不要冲动;这场大败下来,现在我李鸿章就是万夫所指,你就算驱散了这些百姓,能堵住天下的亿万众口?把何长缨和江自康,宋禧的联名电报发到京师吧;大家,都散了吧。”
说完了这些,李鸿章疲惫的闭上了眼睛。
在他的眼睛里,全是当年老师处理‘津门教案’后,心力憔悴的身影。
“唉”
李鸿章幽幽长叹。
他和老师一前一后,给这个大清朝当了数十年的走狗,到最后居然都逃不那个‘身败名裂’‘走狗烹’的可悲下场。
“大清朝啊!”
李鸿章的心里面发出一声复杂悲愤的呻吟。
此时,在直隶总督衙门外面,人山人海,并且四面八方不断的有着满腔怒火的百姓,沿着大道,汇聚过来。
“我泱泱天朝,居然打不过撮尔倭夷?李鸿章,你不当人子!”
一个老秀才坐在总督衙门的门前,哭得一塌糊涂的咒骂着。
“李鸿章是卖国贼,他大儿子把整船的好煤卖给倭夷,把烂煤给水师大船,所以咱们的兵舰跑不赢倭夷船!”
“李鸿章的外甥张士珩,把军械局制造的洋枪大炮,都装船偷偷卖给倭夷,我都亲眼看到;要是看错了,大伙儿尽管挖了我的眼珠子!”
“李鸿章,你这个畜生,卖国贼,给我出来!”
“卖国贼,狗汉奸,你给老子出来!”
顿时整个督衙外的百姓们,都被怒火所点燃,把手里的臭鸡蛋,烂菜叶子,砖头,破坛子,纷纷砸向总督衙门。
“哐哐呛。哐哐呛”
这时候,援朝军津门招兵处彩旗招展,一片锣鼓。
熊凯玉领着一群援朝军,正在热火朝天的敲锣打鼓,大声的宣传。
“虽然失了鸭绿江,可我们援朝军又打大捷了;昨儿我们援朝军在安东县城,歼灭日军上千,活捉两百个狗日军,还有三十多个狗汉奸土匪,不久就送到津门给诸位老少爷们撒气!”
随着这让人激动的大喊,越来越多的人围涌了过来,不久就把整个宽阔的大街道堵的水泄不通。
跟三里之外的总督府衙,形成了一正一反的阴阳双极。
津门招兵处,后院。
薛迎春,奥黛丽,沈兆合,小莲,戚有伟的婆姨,柳杠子的媳妇,
一大群援朝军的女人们,在堆满西式军装的院子里,都在充实的忙碌着。
刚才熊科长进来给大家说了,新兵营第四期的863名新军,将和新到的军资,一起运送到旅顺港,跟援朝军主力汇合。
所以薛迎春她们要加班加点,把这三千套的军装,军靴,军帽,一万双加厚冬棉袜,军用水壶,全部一一细心检查一遍。
尤其是军服的扣子,口袋,都要缝的结实。
在这群女人当中,作为唯一的一个男人,而且还是西洋男人,大个子比尔,显得尤为显眼。
“奥黛丽,怎么样?为了将来的合作,不仅价钱公道,就是做工都是一流的。”
比尔腆着脸呆在奥黛丽的身边,没话找话的舍不得离开。
在他的眼里,奥黛丽这段时间变得那是更加的妖娆美丽了。
之前奥黛丽的身形,还带着许多少女的稚嫩生涩,可现在却如同娇艳怒放的芬芳花朵,让他痴迷沉醉。
第三百六十一章 尔来十万军马
直隶总督衙门,电报房。
盛怀宣,张佩纶,于式枚,王锡祉,四人呆在电报房里,紧闭门窗,把外面惹人厌烦的吵嚷关出门外。
于式枚展纸研墨,提笔再三,扭头问着张佩纶:“中堂这封奏折,可有何要求?”
光绪九年,李鸿章慕于式枚之才,条陈调为北洋差遣,这一转眼都已经十一年了。
在这十一年里,作为李鸿章的专职文书幕僚,于式枚早已经完全摸透了中堂的脾气,总能顺着李鸿章的心气儿,写出让他满意的奏折。
可今儿这些大事儿,李鸿章事先不框出大纲,这封奏折于式枚可还真不好写。
“晦若老弟,你就照着援朝军的这四点理由发挥一下;告知朝廷倭夷数万大军逼迫安东,不容耽搁,中堂反复权衡,最终决定同意援朝军和仁字军的请调。”
张佩纶满脸的晦暗,勉强提了一下精神对盛怀宣说道:“不论朝廷怎么想,有这7000精兵驻防大连,加上咱们大旅港的二十九营15000练兵,守护金州徐邦道部的3000拱卫军;有这25000精兵驻防,凭借着大连,旅顺的险隘炮台,咱们北洋才能保证渤海门户不失,保证咱北洋的根基不失啊!”
“那么这盛军在安东县城面对倭夷渡江的600余士兵,故意焚毁军械,弃城不战而逃,是否修饰一下,要么直接隐去?”
盛怀宣刚刚在签押房,被外面的骂声打断的就是这个问题。
“中堂已经说了,援朝军的电报一字不改的发到总理衙门;这个何长缨,”
张佩纶嘴角终于起了一丝浅浅的笑意:“真是华夏千年未有之奇才啊!”
盛怀宣,于式枚,王锡祉三人都听得一头的雾水。
合着何长缨不顾北洋体面,不但不帮盛军遮丑,反而要去给皇上打盛军的‘小报告’,倒还是‘华夏千年未有之奇才’了?
大沽炮台北滩,援朝军新兵营。
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加固施工,新军营的西城墙,南接大沽‘北乙’炮台,北连北山炮兵阵地。
然后在南边‘北乙’炮台边筑墙延伸进大海,在北边削直了北山山脚,用城砖环砌到海边。
就这样,在罗荣光和北洋各部罕有的默许之下,陈世杰胆大妄为的跑马圈地,把新兵营直接建成了一座东临大海的军事要塞。
而北山炮台阵地,大沽‘北乙’炮台,则是它左右两边一对锋利的锐角。
迄今以来,新军营共计收了两百三十七名南洋华侨子弟。
除了之前张弼士的捐赠,吴威扬故去的母亲刘家那边一次拿出了五十万两捐献,并且送过来了七名刘家的子弟,参加援朝军。
刘家在南洋不比张,李,郑,黄,陈,叶,这六大家族,只属于二等的中富;这次能主动一把拿出五十万两的捐献,也属于难能可贵。
因为大量南洋华裔子弟参加援朝军,而且援朝军打得也确实出彩,所以这些天以后,除了张家,刘家的捐献,泗水,吕宋,新加坡,等南洋各地,里外又捐献了七十三万两银子。
这就使得陈世杰能够继续对西洋国家行进必要的军备采购的同时,有足够的底气,建立这座四十余万平米的大要塞。
“唐风,考虑好了没有,留下来,参加我们援朝军?”
陈世杰和这个来自奥匈帝国的华裔唐风,进行过两次浅谈,印象那是非常的好。
在唐风已经买好了第二天船票的晚上,陈世杰下令,直接把唐风绑进了新兵营。
这几天,唐风正在打‘冷战’,除了吃饭睡觉,拉屎撒尿,其余时间都是冷着脸一言不发。
今天下午,陈世杰忙完了手中的事儿,就特意把唐风邀请到北山炮台。
望海景。
“我真不明白”
唐风气恼的望着陈世杰说道:“我只是一个奥匈帝国的普通华裔,对你们大清国没有一丝的认同,为什么要强留我?虽然我们唐家在奥胸不算什么名门,可我是奥胸国籍,你们现在被日军打得节节败退,不怕引来新的国际纠纷!”
“呵呵,这事儿布鲁斯中校已经答应跟你们国内解释。”
陈世杰笑嘻嘻的一句话,就气的唐风想骂娘。
“我之所以要留你,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你对这个大清根本就没有一丝的敬畏和感情,甚至更多的是一种鄙夷和蔑视;这一点,我们南洋的华裔,包括我也很难做到。”
陈世杰的话让唐风猛然一震,目光直勾勾的盯着他。
“第二,就是你谈论的‘思想决定行动,更决定意志,尤其是铁血的军队;’这些新颖的论调,我非常感兴趣,很想实验一番。”
陈世杰说得一脸的轻松,似乎只是在讨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已。
“你想干什么?”
唐风悚然而惊,感觉自己的声音变得粗粝而嘶哑。
这个人是一个疯子!
一个巨大的声音,在唐风的耳畔狂喊,震得他心惊胆寒。
“你说呢?”
陈世杰笑嘻嘻的朝着唐风挤着眼睛:“这都想不明白,别说你傻呀!”
“你疯了么,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可是杀头的罪名?”
唐风感觉自己的心脏几乎都要蹦出来,满头热汗的,心颤的四望着空无一人的山顶。
“别怕,我敢说出来,就敢保证不会让外人知道。”
陈世杰一脸的无所谓。
“你的意思,是说,要是我拒绝?”
唐风感觉自己的腿儿都软了。
“你说呢?”
陈世杰依然一脸的贱笑。
唐风卡白着脸,又低头看了看陈世杰腰间武装带上别着的韦伯利左轮手枪,还有那把精铁战术匕首,终于选择了屈服。
“我可以留下来,不过我有条件,对于这个辫子我没有丝毫的兴趣,我是奥胸帝国人,有着自己的尊严;当然,假如你能说服布鲁斯他们戴着这个辫子,这一切将都不是一个问题。”
唐风干涩着嗓子,提出了自认为陈世杰将很难应允的条件。
“这个猪尾巴,没有人会强迫你戴着,只要你不离新军营;你看咱们援朝军的津门要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