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斗在甲午年-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经方心里面暗暗叫苦,早知道说什么都不趟进这潭浑水了,弄得现在在朝鲜不但是一个摆设,而且还把自己陷入危境。

    电报打到津门,李鸿章这才真正的惊慌起来,一边给朝廷急奏,要求从各地迅速调兵去朝鲜,一边东拼西凑的又挤出来四千练军,让聂士成回来领军。

    结果聂士成前天刚走,昨夜平安道监司闵丙,流亡在平壤的原议政府左赞成闵泳骏,先后就得到了东洋陆军四路北上的消息。

    而且居然有一路奇兵在元山登陆,绕道平壤,要在安顺建立防线,截断平壤守军的退路。

    这个消息,简直如同晴天霹雳,炸在众将的头顶!

    一时间清军众将领聚在在李经方的领事馆吵得鸡飞狗跳,你说这么打,我说那么干,听着似乎都有道理,反正谁也不服谁的气。

    一直吵闹到深更半夜,最终还是没能拿得出应对的策略。

    电报打回津门,李鸿章顿时也惊呆了,以为电报员给翻译错了。

    他怎么也想不出东洋人居然有这么大的胃口,想用区区16000余军队,攻打自己20000清军精锐防守的平壤雄城。

    他小东洋也不怕把牙给硌掉了?

    李鸿章立即超回电,要求叶志超凭着大江雄城,狠狠的打击来犯之敌,以壮我大清威名!

    并且表示,朝廷正在调兵遣将,不日大量的援军就会跨过鸭绿江,去平壤增援。

    到了今天下午,睡了一上午睡的众将领又在李经方的领事馆吵了一下午,最后勉强得到了一个应对策略。

    平壤城东面,临江的大同门,长庆门,以及江心羊角岛一带,为盛军防区,由盛军左军分统重庆镇总兵孙显寅防守。

    平壤城东南,及头老岛过江船桥,大同江左岸船桥两侧堡垒,由毅军山西太原镇总兵马玉昆防守。

    同时盛军出一营,划归马玉昆协守桥头堡。

    平壤城南,朱雀门为盛军防区,由宁夏镇总兵卫汝贵负责防守。

    平壤城西南,由丰升阿带领奉天盛军和吉林练军防守。

    平壤城西,静海门,由聂士成率领的牙山军防守。

    平壤城西北七星门,城北玄武门,由奉军左宝贵和仁字军江自康联合防守。

    江左两部兵力共计五千余人,近半兵力在城外的箕子陵,牡丹台一带堡垒进行防御。

    盛军吕本元部,则是在城中作为预备队,随时增援接应。

    叶志超好不容易划分完防区,众将神情各异的离开领事馆,只剩下叶志超和李经方两人,坐在签押房里唉声叹气。

    “伯行,这平壤虽说六路大军,军容鼎盛,不过你也看到了。”

    叶志超气呼呼的说道:“这亏得是防守城池,各自看好各家门;真要如左宝贵说的那样出城浪战,除了咱们淮军,左宝贵和丰升阿那两路人马我使唤得动?就是淮军,一句话说的不中听,或者顺不了意,卫汝贵就要和我掰腕子!”

    李经方听了也是无语,假如之前他是暗暗后悔这次平壤之行的话,现在那是肠子都悔青了。

    “还有在牙山,我和功亭不过四千兵力,东洋只是大岛义昌的第九混成旅团,就不比我们人少;真的打下去,不等左宝贵他们走到平壤,野津道贯的第五师团就在牙山把我们给全灭了。”

    “启禀大人。”

    这时候,李经方的亲兵头子程冠德笑嘻嘻的走了进来。

    “什么事?”

    李经方纳闷着,有什么好事,值得这么高兴。

    “大人,何守备的学员军来了,正在进玄武门。”

    “好!你去找安之,让他速到领事馆来。”

    李经方听了不禁大喜,现在他迫切的想听一听这个目光锐利的‘小诸葛’的一些意见。

    “伯行,今晚我做东,给咱们这个肥西小老乡接接风。”

    叶志超这些天也听过何长缨的一些事迹,而且中堂居然把北洋所有的学员都交在他手里,未来显然是要大用的。

    叶志超已经一把年纪,而且作为从一品的武将提督大员,往后也没有什么能‘寸进’的了,不过倒是不妨给儿孙辈结一个善缘。

    李经方微微一愣,在平壤这些天让他心急如焚,却半点都使不上力气,所以迫切的想和何长缨秉烛私谈,好好的商议商议。

    不过叶志超作为父亲手下的左膀右臂,又是平壤城的总领官,李经方倒真不好驳他的面子。

    于是李经方笑着说道:“军门,咱们这个肥西小老乡是我十数年里见过的罕有的少年才俊,不如咱也听听他对平壤之事,有何高见。”

    叶志超哈哈大笑,心里面却有些不以为然。

    不过就是写了本书,胆儿大揍了洋人,再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提议,避免了林泰曾的左分舰队陷入了东洋舰队的伏击圈而已。

    一个毛头小子,还真能在战事上面,有着什么‘高见’?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叶志超和何长缨的渊源

    援朝军通过玄武门,进入平壤城以后,何长缨命令部队一刻都不停留,直接沿着城道南行,然后出长庆门,在城墙外安营。

    命令一出,军队哗然,战士们纷纷表示不明白为什么进了平壤城还要再出城?

    就连一些军官虽然不敢公然违抗命令,不过脸上的神情也都透露出内心的不爽。

    “这是命令,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何长缨板着脸,一句话就把跑过来的毛超的嘴巴给堵的死死的。

    然后何长缨命令沈兆翱:“这些天士兵们都比较累,扎营以后,除了睡前的军歌拉练,其余训练均停止;各连排除了采购士兵,其余军士不得离开营地,士兵需要私人采购可以委托采购士兵完成,可以买烟,但是绝对禁酒!”

    “营长,真要去黄州?”

    昨天在大清河北岸,何长缨跟聂士成的对话,有不少的军官都听到了,不过看到手下进入平壤城的欣喜劲儿,军官们都不好意思泼冷水。

    “不去黄州,咱们需要赶得这么急?你私下告诉各连排长,今晚采购好四天的干粮,明早就出发;先不要告诉士兵,晚上军歌拉练的时候,我来说。”

    何长缨正交代着沈兆翱,就看到鲁招妹领着程冠德匆忙走了过来。

    等在平壤领事馆的李经方和叶志超很快就得到了属下的汇报,学员营居然拒绝了给他们划分的营区,直接出了长庆门,正在城墙边建立临时营地。

    “伯行,咱这个小老乡可真是奇崛之人啊!”

    叶志超听了简直是无语,这‘邀名’的做派以后传回国内,少不得被众人赞扬。

    可这样以来,把自己这些人放在什么地位?

    看来这小子不好打交道啊!

    叶志超不禁有些后悔刚才的提议,真不如回去搂着水灵灵一掐一股子水儿的朝鲜娘们,整着过瘾。

    “这小子!”

    李经方也是官面上成精的人物,哪能听不出叶志超的潜意词,无奈的笑着说道:“不过军门等你见了这小子,就会知道这小子其实真是善解人意,而且够义气。”

    “居然是这等有趣人物?那我可真要见一见了。”

    叶志超哈哈大笑起来。

    何长缨跑到大同江边脱光了衣服,顿时引起了在附近围观学员兵的朝鲜大姑娘小媳妇们,纷纷捂脸羞得大叫。

    何长缨低头看了看自己胯下的大鸟,感觉非常的骄傲,这小子的本钱可比自己那个时空的鸟儿大了不止一号。

    我大,我自豪!

    洗了澡,换了鞋子军装,何长缨就带着鲁招妹,徐如,熊凯玉朝着领事馆走去。

    自从前两天,何长缨无意抓了徐如这个瘦猴子丰满的大胸脯,弄得何长缨和徐如两人这几天都不自在。

    徐如现在都不敢于何长缨的视线相接,没事儿大眼镜后面的瓜子脸就无缘无故的红了。

    这小子瘦瘦弱弱的,不会是个‘受’吧?

    听着徐如粗厚的男子嗓门,只是想一想,何长缨就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而且徐如这个变态几乎从不洗澡,身上总是脏兮兮的有着一股难闻的怪味儿。

    昨天中午沿途休息,何长缨还想找机会看看徐如的喉结,刚说了一句‘徐如你怎么老扣这么紧的扣子,脖子不勒?’

    徐如就‘噗’的一声,从小屁股里面崩出来一个又臭又长又响亮的屁来,熏得何长缨恶心的都啃不下窝头,并且发誓自己再也不这么嘴贱了!

    这次去领事馆,何长缨本不想带着徐如,不过他们需要问路,所以只好勉为其难的带着了。

    “这平壤城真破,跟咱大津门都不能比!”

    鲁招妹雄赳赳的背着毛瑟快枪,走在大清藩国平安道的首府平壤城,看着沿路一排排低矮破旧的石头房子,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不禁油然而生。

    “这里的百姓真穷,我以为咱们大清国的百姓们都够穷了。”

    徐如看着街上来往的人群,身上的衣服都是布丁摞着补丁,也粗着嗓子感叹。

    “穷的根源在于过度剥削,但是剥削并不是穷的原罪。”

    何长缨看着沿途一脸菜色,看到自己这三人的清**装,都露出一脸惊惧和讨好的笑容的平壤百姓,轻声长叹。

    鲁招妹听得莫名其妙。

    熊凯玉好奇的问道:“营长,那什么才是穷的原罪?”

    “掌握暴力机构的特权阶级,利用手中的权力,设置不公正的制度和法律,是他们肆意掠夺人民财富的手段;而不放开商业监管,不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国家与民争利,整个国家的人民都以种地为谋生方式,而国家的税赋也主要靠收土地税来支撑,这才是大清,哦,朝鲜,穷的原罪。”

    徐如听得厚眼镜片子里露出一道亮光,粗着嗓子问道“营长,你是说咱们朝廷禁止私人办西洋工业是错的?”

    “当然是错的,招商局朝廷都没出什么银子,可是京师一些清流天天叫嚷着要无条件收回招商局,凭什么?不是中堂扛着,多少投资的地主土豪倾家荡产;煤矿,铁路,电报局,连办个火柴厂都得挂着朝廷的牌子。”

    何长缨不屑的撇撇嘴,领事馆就到了。

    得到何长缨姗姗来迟的消息,李经方和叶志超破例站在领事馆签押房的檐下迎接,此时天色已经暗淡了下来。

    “安之,你走的可真慢,不过前两天暴雨,路面泥泞,这一路走得辛苦了。”

    李经方面带笑容的朝着何长缨拱拱手,盛怀宣把何长缨在他津海关道当笔架山的事情当做轶事,在总督衙门说给众人听了,所以李经方显然也不打算接受何长缨的半膝跪这种俗理。

    “马队和骑兵连还困在博川城,估计明天才能启程到安州。”

    何长缨也对着李经方拱拱手,一边解释一边望向李经方身边站着的这个老将军。

    五十多岁,不过依然一身的悍气,此时也是笑吟吟的望着自己。

    叶志超,叶大呆子!

    看着叶志超官服上的麒麟补子,何长缨立即猜出了这个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卑职新军营,援朝军营官何长缨,见过军门。”

    何长缨倒是想硬着膝盖,不过不行这个礼,可还真过不了这一关。

    不管这个叶志超是不是什么‘逃跑将军’,可是现在这货毕竟是自己的上司,从一品的提督大将。

    得,老子给孙子来一个半膝跪!幸亏没让熊凯玉他们进领事馆,否则真没意思。

    何长缨用阿q的精神,自我安慰着,对着叶志超行了一个马马虎虎的半膝跪。

    “得了,起来吧,都是咱肥西的乡党;哈哈,刚才听伯行细说,我才知道你是何凤鸣的孙子,当年我爹还租过你家的地种呢!”

    叶志超踌躇满志的大笑起来。

    得,又一个泥腿子立志,反身当主人的励志故事!

    心灵鸡汤啊?

    何长缨听了直翻白眼。

第一百二十七章 问策

    三人进屋落座,平安道监司闵丙送来给李经方暖脚的两名娇俏美婢,奉上香茶瓜果。

    何长缨喝了一口茶水,吃了一芽香瓜,点起一支香烟,安逸的都不想动弹。

    tm的这些天为谁辛苦为谁忙的,简直都快累散架了。

    “禀告大人,马总兵和江将军求见。”

    程冠德雄赳赳的走进来禀告。

    “快快有请。”

    李经方不敢怠慢,连忙说道。

    平心而论,在李经方看来,平壤城里面这些将军们,也就是聂士成,江自康,马玉昆这三人好说话一些。

    包括自己身边坐着的叶志超,都是一个难说话的主儿!

    “安之,去迎接一下你的老上司。”

    李经方站起来对何长缨示意。

    卧槽,你妹儿的又得半膝跪!

    何长缨一脸的郁闷,他麻痹的还没完没了了,平壤城这么多的总兵,都跪过来,老子的腿不都跪断了?

    何长缨无奈的站了起来,心里一发狠,老子tm的今后谁都不跪了,谁看着不顺眼,爱怎么地就怎么地!

    一肚子牢骚的何长缨跟着李经方走出签押房,站在屋檐下等候,不久两名五十出头的武将联袂走了过来。

    “马军门,江将军,刚才叶军门还在说请您两位晚上去吃酒。”

    李经方一脸笑容的给何长缨介绍:“安之,江将军我就不用介绍了,这位是马军门。”

    “属下新军营,援朝军营官何长缨向两位将军敬礼。”

    何长缨硬着身子不跪,笔直站立,‘啪’的一声,给马玉昆和江自康行了个西式举手军礼。

    “”

    马玉昆好奇的望着何长缨的这个西式的军礼,斜眼瞟了江自康一眼,这小子的老上司就在自己身边,怎么都轮不到自个说话。

    果然,江自康一脸怒色的看着何长缨,大腿一抖一抖的,就想抬腿给这个小兔崽子来一个狠的。

    李经方看得又愣又想笑,心想着自己这个未来的二妹夫,可真是有个性啊!

    难怪盛怀宣笑着说他是笔架山。

    “安之啊安之”

    李经方一看江自康的怒色,连忙打援场岔开话题:“什么援朝军?”

    一边心想着江统领幸好是一个性子比较随和的人,换了卫汝贵,左宝贵这两头牛脾气,自己原来营头里的哨官敢这么干,早就大脚丫子踹上去了。

    真在自己领事馆开打起来,传回国内,老头子还不得气的直吐血!

    “新军营,学员营,听着没气势;我就干脆把营头名字改为抗倭援朝军,简称援朝军。”

    何长缨眼角瞅到江老头一脸的黑线,不动声色的朝着李经方的身边靠了靠。

    真要挨上一脚,这把岁数的一个老头子,自己还真能踹回去?

    “抗倭援朝军,这名字不错;呵呵,两位将军请进屋细谈。”

    李经方侧着身子,请两位将军先行。

    “哼!”

    江自康对着何长缨冷哼一声,没再搭理他,抬腿朝签押房走去。

    几人进屋从新落座,大胸婢女送上香茶。

    “安之路上可曾遇见聂军门?”

    李经方笑着开口问道。

    “在安州遇到了,不过聂军门这一来一回,至少得二十来天。”

    何长缨摇摇头,这场平壤战役,聂士成算是错过去了。

    假如聂士成在平壤,平壤六军雨夜的大撤退,说不定也不会溃败的如此一败涂地。

    相对来讲,平壤的众将领,也就是聂士成的话叶志超能够听进去一些,而且聂士成的军事素养也是众将里面首屈一指的。

    看到何长缨摇头,叶志超目光一凝:“看来你已经知道东洋人要进攻平壤的事儿了?”

    何长缨诧异的看了叶志超一眼,这货不傻么,居然能听得懂人话。

    不过想来也是,当年叶志超跟着刘铭传打太平军,打捻子,是刘铭传手下有名的悍将,外号’叶大呆子’,看来能坐上北洋陆军的前两把椅子,自有过人之处。

    “街上都在议论纷纷,我看到很多百姓都在收拾东西,估计要出城避乱。”

    “你怎么看?”

    叶志超略带好奇的望着何长缨,虽然叶志超估计也听不到什么很有见地的见解,不过听听也无妨。

    “军门和众将军怎么看?”

    何长缨反问叶志超。

    这小子,一个区区的从五品小营官,面对着众多的一品二品大员,不但面不改色谈笑风生,居然还敢反问?

    别的不说,只这份胆量,顿时就让叶志超和马玉昆高看何长缨一眼。

    江自康早就知道这小子的泼皮性子,只是冷着脸懒得搭理他。

    至于李经方,那是早已习以为常的见怪不怪。

    在总督衙门的正堂,面对着自己老子李鸿章,还有法俄两国的总领事,这小子都敢一脚踹得那个沙俄男爵狗啃泥,现在这些还不是是小儿科。

    “现在东洋军分四路奔袭平壤,这事儿应该可以确定了;”

    李经方给何长缨解释道:“不过现在争论的焦点是,野津道贯是准备先围住平壤,等待第三师团过来一起进攻,还是直接进攻平壤。”

    “卧槽!还有围而不打这一说,野津道贯的脑子秀逗了?”

    何长缨简直是无语,都tm火烧眉毛了,一个个还在幻想什么呢?

    “安之说野津道贯会直接进攻?”

    李经方心里一跳,连忙问道。

    “那是当然,围着平壤看大戏啊?”

    何长缨没好气的说道:“现在咱们就仗着大江雄城防守,可大同江这么长,哪里不能渡江?非要跑到你眼皮子底下渡江;话说回来了,东洋军队真要在你眼皮子底下强渡大同江,那你可真要好好的想一想,这是不是在忽悠你?至于雄城,哼哼”

    何长缨冷笑一声:“现在战争早就不是打捻子,打太平军那个时代了!”

    “怎么说?”

    叶志超眉毛一挑,望着何长缨问道。

    “火炮,开花弹。”

    何长缨幽幽的说道:“咱们的火炮本来就少,只有三四十门吧;用的都是没什么杀伤力的实心弹,就是实心弹也没多少吧?”

    叶志超点头承认。

    “东洋人一个旅团的火炮都比咱们的多,而且用的是开花弹,弹片炸裂之后杀伤力殊为惊人;而且打在城砖上溅起的碎片,也会形成二次杀伤。”

    看到众人深以为然的神情,何长缨递继续说道:“有了炮火掩护,东洋军队很容易就会接近城外构筑的堡垒和平壤城墙;在清除完城外的据点以后,三路佯攻一路主攻,只要舍得用人命来填,终归可以夺下一座城门。”

    何长缨算是把自己那个时空东洋人的进攻方式给完全点透了,只差说立见尚文整合了朔宁支队和元山支队主攻玄武门了。

    何长缨的话说得李经方心惊肉跳,叶志超三人也是脸色阴沉。

    而且江自康更是惊疑不定的望着何长缨侃侃而谈的模样,心想着走眼了,真想不到这小子居然有这种眼力。

    难道又是一个‘不学有术’的袁世凯?

第一百二十八章 叶志超要重兵安州

    “安之可有良策?”

    李经方望着何长缨,希翼的问道。

    “禀告大人,卫总兵,左总兵,丰统领,闵监司,闵督办求见。”

    程冠德也是一脸的纳闷,闵监司,闵督办就不说了,可三位将军不都刚刚在领事馆议了一下午么,这都该夜黑吃饭了,怎么又跑过来了?

    李经方和叶志超等人都是色变,这几天闵丙,闵泳骏来了几次,次次都没有好事儿,这次居然都来了,显然又有大事发生了。

    “快快有请。”

    李经方连忙站起来,出门迎接。

    不久,卫汝贵,左宝贵,丰阿升,闵丙,闵泳骏就被李经方迎接了进来,婢女点上蜡烛,众人落座。

    何长缨自知自明的搬着凳子坐在角落里,纳闷着就自己所知道的历史知识来讲,还能有什么大事儿?

    “你们几个怎么凑一块来?”

    叶志超看到闵丙脸上的忧色,心里不禁咯噔一跳,不过作为大清在朝鲜最高的总领官,越是关键的时候,他就越得拿出气度和耐性。

    “我跟厚斋去找闵监司商议,想让娃娃们到城外四周百姓家买一些鸡鸭肉食,冠廷正巧也到道府找闵监司;结果闵监司刚刚又得到大院君的情报,就匆忙都过来了。”

    卫汝贵一把大口的啃着香瓜,一边解释。

    “丙,什么情报?”

    这还没完没了了,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

    这次他娘又是什么?

    叶志超忍着心里的烦闷,强笑着望着闵丙。

    “军门,大院君那边刚刚送来一个情报,李范晋不久前组建了一个‘贞洞俱乐部’,专门邀请西洋的大使们参加,来往活动极为密切。”

    闵丙一脸慎重的说道。

    “哦,这事儿啊,行了,我会禀告给中堂。”

    叶志超心里一松,心想着这算屁事儿,俄美两国这些年一直在朝鲜搅风搅雨,这是众所周知,

    值得这么兴师动众的跑这么一趟?

    “军门,几天前从津门到汉城的商船,去了一个叫列夫的沙俄男爵,成为俄国领事韦伯的助手,听说这个列夫男爵是外高加索司令和中亚总督的侄子。”

    李经方笑着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何长缨,何长缨翻翻白眼。

    这孙子还真tm的阴魂不散啊,怎么跑朝鲜来了?

    “怎么着?”

    叶志超当然不知道何长缨和这个列夫男爵还有种‘不打不相识’的交情,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闵丙。

    闵丙脸色铁青的说道:“在昨天李范晋组织的贞洞俱乐部宴会上,列夫男爵当着各国公使,还有东洋公使大鸟圭介的面,公然赞成东洋对我国的入侵,说沙俄帝国非常乐意看到东洋军队打败清军,让朝鲜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由的国家。”

    一言既出,满屋俱惊!

    沙俄帝国是当今军力前三强的超级大国,更何况还跟大清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从明朝末年开始沙俄就在一步步的蚕食着中国的领土。

    杀人,防火,奸污,无恶不作。

    中国人为什么叫沙俄人为罗刹?

    在佛教经典里面,罗刹既指恶鬼也。

    恶鬼食人!

    此时一个沙俄领事官的助手,在公共场合这么明确的表态,那么中堂在国内一直幻想着请英俄德三强国,尤其是俄国的调停,岂不成了一场空花水月?

    “这事儿,我会禀告中堂知晓;”

    叶志超嘴巴艰涩的说道:“诸位,现在什么都别再想了,好好的准备就要到来的大战吧!”

    “他麻痹,这孙子当时真是打轻了,早知道当时就打的他一个生活不能自理。”

    何长缨暗自嘀咕。

    “何守备,你怎么看?”

    叶志超想着刚才何长缨不俗的分析,就接着之前李经方的问话,旧话重提。

    一屋子的大官将领转头都望向坐在角落旮旯里的何长缨,卫左闵等人都一脸的诧异。

    听着叶志超的称呼,这小子不过是一个五品的守备,他有何德何能,居然让从一品的提督大员向他问策?

    我有b的看法!

    何长缨心中腹诽,说了也tm的白说。

    “说实话?”

    何长缨痞笑着说道:“只是我个人认为的实话,错了可不关我的事儿。”

    “你小子屁话真多!”

    江自康怒着吼道:“这些大人们哪一个吃得盐都比你吃得米还多,只是无事听听你的胡言乱语,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金口玉言?”

    “哈哈,福卿,你这个爱将可不是胡言乱语;咱们吃的盐是不少,不过后生可畏,可不能等闲视之;何守备,说说吧,大伙儿都听着呢。”

    “上策,”

    何长缨环视了一圈众人,幽幽说道:“今晚就下达命令,带走一切能带走的物资,所有的军力全部撤退到安东九连城防线,然后跟东洋人打持久战,拖死他们!”

    屋子里面顿时静悄悄的鸦雀无声,叶志超望着何长缨更是眼露精光。

    何长缨的这个‘上策’,其实是他一直就想实施的决定,只是假如一枪未发的退回去,没有过硬的理由和替罪羊,估计到了鸭绿江右岸,朝廷砍自己脑袋的圣旨就过来了。

    “一派胡言,尔为国贼!”

    左宝贵气得火冒三丈,‘啪啪啪’的拍打着桌面,把小茶几上面的杯子果盘拍得‘哗哗’溅。

    就连马玉昆,丰升阿,卫汝贵,闵丙,闵泳骏,望向何长缨都是一副轻蔑的眼神。

    李经方也讶然的看着何长缨,在他的印象里何长缨应该不是一个胆小的人。

    而且假如怕死,他为什么放着父亲许他进总督衙门的坦途不干,却偏要一路风餐露宿的走这么远的异国山路,来到平壤。

    “你个兔崽子乱说什么,我还以为你有什么上策,原来你的上策就是望风而逃?”

    江自康失望的训斥着何长缨:“不懂,不会说话,就闭嘴,没人当你哑巴!”

    “诸位静静。”

    叶志超沉声说道:“这个仗的确不好打,可是我们凭着地利,除了火炮不行,枪械却不差,目前为止人数也占优;就算以后东洋的第三师团要来,可是咱国内也有援军。”

    何长缨都不想说话了,可是不说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就无精打采的说道:“按现在这个进度,半月之内东洋陆军就会部队集结壤城外,一旦合围,国内援军又迟迟不至。”

    何长缨的话,让一屋子的人都重重的打了个寒颤。

    叶志超斩钉截铁的说道:“在东洋的先头部队抵达以后,假如援军还没有跨过鸭绿江,我会派重兵把守安州城,这样有了安州城这个据点为后应,东洋人想合围吃下平壤,也无异于做梦!”

    说完这些,叶志超又问道:“中策是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第一百二十九章 倭寇就在那里,去不去

    “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日军的行军路线,两万大军只留下两三千人拱卫平壤,余下的全部出城,在城川,原祥,黄州府,三城及各天堑要害据点布下重兵防守,牢牢把日军焊死在荒山野外。”

    “这仗肯定会打的很苦,所以军门需直接请中堂令,给各路人马划出防区;后退溃逃丢失阵地者,”

    何长缨抬头扫视一遍众将,冷声说道:“斩!”

    这个‘斩’字一出,众人都觉得脖子后面凉飕飕的,看着何长缨的眼神也顿时有了些改变。

    这小子看着相貌一般,刚才还鼓吹逃跑,可这一转眼就变得杀气腾腾的了。

    ‘丢失阵地者斩’,这是要拿刀往众将的脖子后头架啊。

    此子不可小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