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斗在甲午年-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时候,层层叠叠的建筑已经堆满了漫长的海岸线,到处都是一片高楼大厦的繁荣,整个海面上船舶来往如织。
不过此时却全是葱郁茂密的山林,十年前清政府才开始在大连湾北岸建造海港栈桥、筑炮台、设水雷营,成为一个军事小镇。
在夕阳渐下的黄昏里,何长缨看到,只有海边山崖高处有几排炮台,海岸线平坦处错落着稀疏的军营木屋,和一些栈桥,木壳商船。
“呜”
船队扯着汽笛,继续前行,不久太阳就坠入无际的群山之中,星星布满天空。
李经方从睡梦中醒来,准备吃了晚饭再好好的睡一觉,不然明天傍晚到了平壤,里外可得好一阵手忙脚乱。
然后他就从新收的心腹程冠德和洪家定那里,得到了船队更换航线,要去安东的惊人消息。
李经方当时就变了脸色。
他现在的心境,就是恨不得能插上翅膀,立即就到平壤。
然后和叶志超,聂士成那些北洋将军们,纵横捭阖的指点着朝鲜八道的两千里江山,将东洋陆军打得狼奔兔脱,落花流水。
让世间的老少爷们都看看,李中堂是个‘大拇指’,他的大儿子李经方,也丝毫不逊于他老子,依然是一个‘大拇指’!
然而林泰曾这小小的一转向,于船舶路程那是丝毫不见减少,可是他李经方却得至少用半个月的时间,从鸭绿江口一步步的走四百里的山路,才能到达平壤城!
“林泰曾呢?”
李经方阴沉着脸问道。
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四品平壤总领事,可是仗着他老子李鸿章的威名,就是正二品的左翼总兵林泰曾,他也丝毫不放在眼里。
“一直在门外恭候着呢,我之前客气说进来喊您,被他一再阻止,说大人您到朝鲜为国操劳,他就是多等一会儿,也是应该的。”
程冠德和洪家定两人,刚才都偷偷的得了林泰曾的好处,既然拿人钱财,自然也要帮林泰曾说两句好话。
听到程冠德这么说,李经方的脸色多少好看一些,点头说道:“请他进来吧。”
李经方赖着性子听完林泰曾满脸讨好的解释,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水师左翼总兵,未来李经方还考虑着准备大用的。
李经方点头说道:“现在船队走到哪里了?”
“刚过大连湾,现在在鲨鱼嘴。”
林泰曾恭敬的回答道。
“林镇台,你让船队暂停下来,让何长缨过来商议。”
对于何长缨突然整的这莫名其妙的一出戏,李经方也是哭笑不得。
前夜他就听继配张氏偷偷说,一个年轻的五品武官居然进了内宅的荷花苑,和父亲谈了好久时间的话儿。
更让他敏感的是,当时自己的二妹李经溥也在场。
进入内宅,假如说当时事有从权,那么自己二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和一个年轻男子见面,这件事可就有些不同寻常了!
接着昨儿一个丫鬟嘴碎,母亲没在家,由他继配张氏用家法重责了这个丫鬟,不是二妹心软求情,少不得要打了个半死。
不过私下里继配张氏告诉他,这个丫鬟嘴碎的内容就是,那个武官居然在拿火镰给父亲点烟时,无意的摸了一把二妹的小手。
当时李经方就惊呆了!
昨天夜里,父亲特意把自己三兄弟叫在一起说话,先是叮嘱自己一些平壤的事情。
然后就跟自己说要关照一下何长缨这小子,毕竟他年纪太轻,多给他把把关。
当时李经方心里就大致的有些明悟。
接着父亲居然让三弟经述回一趟肥西,寻摸一下何长缨的事迹根底。
李经方就是一头猪,也知道父亲的意思了。
二妹的婚事,现在是家里都十分头疼的问题,要知道她今年已经是二十三岁了,朝野间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着自己家里的笑话。
尤其是大妹,当年被张佩纶给无耻的算计了,二十二岁嫁给了这个连续死了两任夫人,当时已经是四十一岁的穷措大。
作为家里的长子,只要一想起这事儿,李经方就觉得满腹的羞怒。
第一百一十章 分兵登陆
而对于这个有可能成为自己二妹夫的何长缨,至今为止,李经方还是比较满意的。
文能写书,武能以一敌四的痛揍洋人,面对被泼皮用语言挤兑到死角,能打破樊笼不束规矩,敢拔刀杀人。
而且为人活泛,知变通不呆板,自己从吴育仁的刀斧下救了他一条命,他就知道投桃报李,想方设法的把自己给拖到朝鲜来捞荣誉。
不像张佩纶那只喂不饱的白眼狼,自己不求上进,天天躲在闺房里和大妹,一个女人黏在一起不说,还在父亲面前说怪话,阻止我去朝鲜。
不然在牙山之战的时候,我就指挥着叶提督,聂总兵,一举把那些东洋兵赶进大海里喂鱼!
一想到张佩纶阻止了自己本来可以立下的不世奇功,李经方心里面在怒急的同时,对自己的这个小老乡何长缨,也就更加的满意了。
在他看来,何长缨长得也算是一表人才,行事也知情识趣,又是肥西的乡党,无论李经方怎么看,他都觉得比张佩纶那个老酸儒,要强上一百倍。
现在李经方算是看出来了,在父亲未来的布置里,北洋下一代的文武搭配上面,文为盛怀宣,至于武,原先父亲是非常看好袁世凯那个浪荡子。
不过袁世凯这次的所作所为,却太让父亲失望了。
先是装病离开朝鲜,回国后父亲让他去朝鲜联络,不但一再拖延着不去,到现在直接连总督衙门的门都不登了。
在李经方看来,他袁世凯真是一个夯货,胆小鬼!
现在平壤城在叶志超的经营下,简直是安如泰山,此等既安稳又挣面子的好差事,他袁世凯居然还推脱着不去,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大傻瓜?
当然危险也还是有的,可人就是坐在轿子里行路,轿梁说不定还会断呢,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哪能一点险都不敢冒!
关键是所得和所失的对比。
所以对于这次何长缨主动要求去朝鲜,父亲就非常的赞赏。
看着父亲的意思,是打算当做未来叶志超的接班人来培养的。
李经方已经想好了,只要何长缨懂事儿,在平壤城多少应景儿的配合着吆喝两声,等自己指挥着六路大军打了大胜仗,赶走了东洋兵,也要分给自己这个未来的二妹夫一份大功劳。
然后让他向以前的袁世凯那样,先在朝鲜历练几年,以后调回国内,就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所以对于这次何长缨突然强行的要更换登陆地点,李经方虽然心中也恼怒,不过对于这个未来几乎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二妹夫,他还是要给点面子的,让他过来商量着谈。
不然换了一个人,别说你何长缨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五品的协办守备,就是朝廷正二品的总兵大员,他李经方也敢不给脸子,一言不合,就劈头盖脸的斥责过去。
李经方正想得遥远,属下程冠德就禀告,何长缨已经来了,李经方连忙让程冠德把人请进来。
看到何长缨,吴威扬,林泰曾,沈兆翱,林云瑜五人走进卧舱,挤了满满一屋子的人。
李经方就笑着问道:“安之,怎么想到突然改变航向,从鸭绿江口到平壤,紧赶慢赶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太耽误事了。”
听出来李经方话里的不满,何长缨散了一圈烟,结果吴威扬和林泰曾几人都摇手拒绝,只有李经方接了过去。
“东洋的联合舰队此时就在大同江口设伏,先不提水师的军舰,就‘江裕’‘江顺’这种薄甲铁皮慢船,几发炮弹就轻易的打沉了。”
李长缨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去了就等于闯鬼门关,绝对九死一生!”
林泰曾佩服的望着这个简直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的何守备,内心的感恩顿时如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自己也真是运气啊!
在生死关头,总算是碰到一个明白人。
李经方半响无语,诧异的问道:“安之你怎么就如此的肯定?”
“这事儿就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现在东洋的联合舰队,不在牙山集结,就在仁川寻机和我水师决战;此次水师护兵去平壤声势浩大,潜伏的日间岂能不知?估计船队这里出发,汉城那边就得到消息了。”
“安之你太多虑了,自从朝廷和东洋宣战,北洋电报局已经严禁任何人向汉城和东洋发送电报。”
李经方晒笑着说道:“船队昨夜才启程,没有电报,东洋间谍就是插上翅膀,也不可能把情报这么快的送过去;等到他们知晓,还不知道哪年月去了。”
何长缨笑着摇摇头,这些老式的官僚,就算出了洋当了几年的东洋大臣,思想依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
“很简单,电报不能发向汉城和长崎,却可以先发到上海广州,然后再转发到东洋那边;再不行,就直接发向泗水,新加坡,马尼拉,甚至英国,法国,再向东洋那边传递,这些谁能挡得住?”
何长缨冷声说道:“在中国,为国捐躯的英烈和数典忘宗的汉奸,历来都是并存的,他们使用暗语发报,谁能看得出来?”
这种思路别说李经方,就是吴威扬,林泰曾,沈兆翱,林云瑜四人也听得是耳目一新,感觉视野顿时大为开阔。
“那,”
李经方脸色灰败的问道:“就没有别的权宜之策了?”
只是想一想在大夏天的骑着马匹,要风餐露宿的走上四百里的山林野路,李经方的嘴巴就直发苦。
“有。”
何长缨示意他的参谋沈兆翱把地图拿出来。
沈兆翱把地图摊在桌子上,在昏暗的灯光里,一屋子的人都围了上去。
“你们看,假如军舰在这里停泊,然后用小船把士兵转送到岸上;”
何长缨用手指着黄海距离平壤城最近的一处海岸线说道:“这里距离大同江口超过百里,而离平壤城不过五六十里的距离,其间三十里处,还有大同城可以暂作歇脚;是一个理想的登陆点。”
“好,咱们就在这里登陆!”
李经方听了高兴的点头同意,能不冒险又能达成目的,虽然费事一些,李经方还是认可的。
他却全然没有注意到林泰曾诧异的,完全是看外行白痴般的眼神。
“这里只适合士兵们小规模的轻装登陆,骡马,枪械,还有那三挺格林炮,只能在安东登陆;‘镇远’‘济远’舰去那里送总领事和你的卫队上岸,余下的混编船队全部去安东。”
何长缨坚决的说道。
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津道贯的遥望
大同江口江水滔滔奔淌,在月色之下,如同一条白练,从海口处朝着朝鲜半岛的群山峻岭中蜿蜒而去。
大同江口南,草岛。
东洋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静静的站在夜色里,望着大同江口处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内心纷杂万千。
这条大同江,还有这两千里的大好江山。
我大和民族魂牵梦绕的做了千百年的美梦,现在终于就要实现了!
在这片美丽富饶广阔的东亚大陆上,我大和民族终于踏上了自己的脚步,插上了我大和民族的太阳旗。
江水‘汩汩’奔淌,就如我正在奋发崛起的大东洋,终将势不可当!
“部长,是不是让‘八重山’去清国旅顺口方向侦察一遍?”
东洋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亨中将等得心急,就乘坐小艇下了松岛号巡洋舰,来到了草岛,征求桦山资纪的意见。
桦山资纪微微摇头说道:“你在急什么,我们东洋武士道精神的隐忍,都被你丢到哪里去了,中国谚语打草惊蛇你都不懂?”
“嗨!”
伊东亨大声的回答道。
“回到你的位置上去,清国的舰队来了,你的任务就是消灭他们!假如不来,伊东君,这场拨动东北亚,乃至天下局势,此消彼长的清日大决战才刚刚开始,只要耐心的等待,我们终归会将大清国的北洋水师统统埋葬进这片大海。”
在夜色里,桦山资纪的目光凶狠而明亮,犹如潜伏在东北亚丛林里的饿狼。
从高空中看下去,在背着大同江口的草岛南部弧形水域里,静静的停泊着数十艘东洋帝国的军舰。
‘吉野’,‘浪速’,‘高千穗’,‘秋津洲’,‘松岛’,‘严岛’,‘桥立’,‘千代田’,‘八重山’
所有的军舰上面都没有一丝灯火,也没有一点声音,就这么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汉城,东洋陆军第五师团驻地。
门外夜色浓郁,第五师团的议事厅里面却是灯火辉煌,儿臂粗的大蜡烛把屋里面照的尘埃可鉴。
所有人都沉默无声,等待着师团长野津道贯中将。
“,,”
随着一阵皮靴敲击石面声音的传来,东洋第五师团的师团长野津道贯中将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
“广岛大本营最新电。”
“哗!”
所有的东洋军官都笔直的站立起来。
“首相山县阁下将不日带领第三师团,第五师团本岛余部到朝鲜和我部会师,组建征清第一军。”
“嗨!”
议事厅里所有的将佐们都大吼起来,眼睛里面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因为他们都敏感的听出了野津道贯中将用词的改变。
之前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是打着‘协助朝鲜驱逐干涉朝鲜内政的清国’,而这次直接用‘征清第一军’这个名号。
‘征清’,只听听这词里面的意思,其中的意味就不言而喻。
而且这次直接动用的两个师团,居然由山县有朋首相,这个东洋军界的头号人物来亲自带领,怎么不让人兴奋的浮想联翩!
“大本营参谋部命令,平壤之战终不能一再拖延,将由我第五师团率先实施平壤歼灭战!”
“嗨!”
整个第五师团议事厅里面的将佐们,脸上都露出一种狂热的喜悦。
自从大岛义昌少将的第9混成旅团在牙山击溃清**队之后,他们整个第五师团这二十来天的时间里,一直集结在汉城附近,就是等着攻击平壤的这一天。
然后彻底的把大清陆军这些乌合之众,赶出朝鲜半岛!
“从明天起,各联队,旅团,开始整军,装备携带好一切所需战备物资,做好战时准备,等待参谋部的最终攻击命令!”
“嗨!”
所有的将佐们都是扯着嗓子吼了起来。
说完了这些,野津道贯的目光不由的朝着五百里外的西北方向望去。
在哪里,在大同江口,帝国的联合舰队正在焦急的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只有打垮了大清的北洋水师,帝国才能拳无旁骛的发动起朝鲜,乃至‘征清’的全面战争。
不然就算陆军在朝鲜取得再多的胜利,把大清北洋陆军的这些机动野战部队全歼在平壤城里,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镜花水月!
如果帝国联合舰队失败,大清水师再趁机封锁对马海峡,孤悬在朝鲜半岛的帝国陆军,就是取得了再多的胜利,也注定是死路一条。
而那很可能就在明日,即将发生在大同江口的海战,以着帝国所有的军舰对上大清的六艘军舰,那绝对是猛虎扑食般的,没有任何悬念的胜利。
一旦能打断了北洋水师的这一条胳膊,那么半残的北洋水师就再也没有能力对抗帝国的舰队。
帝国海军取得了制海权,那么伊藤阁下就可以实施全面的‘征清’之战。
“天照大神保佑,大清的分舰队能愚蠢的闯进我联合舰队的伏击圈!”
在心里,野津道贯默默的祈祷着。
朝鲜,平壤城。
自从得到李经方要来平壤当总领事的消息,叶志超简直就是冰火交天的又高兴又急躁。
高兴的是终于有人来顶岗了。
不然手下这六路大军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的调遣。
在叶志超悲观的看来,假如东洋兵真能拖个三五个月不来,自己这平壤城里的六路大军,指不定自己人倒是‘噼噼啪啪’的先干上了。
这种一团散沙,还能打个屁的仗!
李经方来了之后,大家多少总得给他个面子,通过他来调兵遣将,在叶志超看来这场守城仗才算能够勉强的打下去。
不然大伙儿趁早散伙,比谁的脚丫子快,看谁能最先逃回安东县。
更何况只要李经方在这里,以后真的打了败仗,只要自己能护得李经方的安全,回去之后中堂那里的板子想来也不会打得太重。
然而也让叶志超愁苦的就是,李经方来了以后,自己之前编造的‘牙山大捷’的谎言,算是维持不下去了。
从牙山一路北逃,撤回平壤之后,关于聂士成在成欢和东洋军队打得热火朝天,而他叶志超却带领着近三千军马,一枪未放的提前从公州逃跑,就被士兵军官们传得沸沸扬扬。
前几天叶志超委婉的劝告卫汝贵,让他管教一下属下,不要扰民太狠,结果卫汝贵一翻牛眼不阴不阳的说道:“别看我的部下喜欢玩耍,泼皮一些,可是东洋兵来了,个个都是能掂着枪上的硬汉子。”
一句话就把叶志超说的老脸通红,恨不得能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幸好平壤成的电报房被叶志超控制在手里,不然这个消息早就被丰升阿他们传回国内去了。
然而李经方一来,就是给这叶志超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干涉李经方对电报房的使用权。
那么牙山之事,中堂很快就会知道了实情。
怎么办?
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经大东沟
在桦山资纪和伊东亨的焦急等待,野津道贯的深情遥望,叶志超的左右为难里,暂停在沙鱼嘴的混编舰队开始重新。
‘镇远’‘济远’‘平远’三艘铁甲巡洋舰转舵正东,朝着平壤方向直线而去。
而‘扬威’‘超勇’‘广丙’和招商局的其余商船则是继续北上,朝着鸭绿江口驶去。
“呜”
在一声声的汽笛里,何长缨慢慢的进入梦乡。
西洋历1894年8月18,19日的夏夜之交,大清北洋学员营的新军们,乘坐‘江裕’‘江顺’号商船,在‘扬威’‘超勇’‘广丙’三艘排水量均在1300吨左右的军舰的护送下,沿着辽东半岛漫长的海岸线一路北上。
期间,在学员们的失眠中,仰或熟睡里,船队轻盈的掠过三辆车岛,葫芦岛,大小长山岛,乌蟒岛,
缓缓的离开华夏的疆域,朝着它最后一个,即将失去了的藩国驶去。
这些怀揣着为国为家,美好英雄情结的学员们并不知道,迎接他们的将会是怎样险恶艰难的形势。
不知道经过这场战火的洗礼,会有多少条年轻热血的生命,将永远的长留在那片异国的大地。
清晨五点的时候,在浅白色的晨光中,‘江裕’‘江顺’还有那三艘运送骡马的运煤船上,几乎同时响起了尖利的哨子声。
作为一个穿越者,何长缨当然懂得时间精确的重要性,因此他花费了巨资给新军营所有的连排长们,都统一配备了西洋的怀表。
所以一到晨操的时间,新军营的连排长们都鼓着腮帮子,一边急着穿衣服鞋子,一边死命的吹着嘴巴里的哨子。
不久所有的新军都笔直整齐的站立在船舶的甲板上面,高唱起每日‘卯时操’必唱的第一首军歌:
《歌唱祖国》
歌声响起。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大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五千年历史光辉灿烂;
我们战胜了一切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荣光!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何长缨笔直的站立在舰桥的甲板上面,迎着东方渐红的天际,大声的高唱着。
每次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他都禁不住满腔的热血沸涌,热泪盈眶,有着一种深深的自豪:
我是中国人,我自豪!
我是炎黄之孙,我骄傲!
虽然这个大清朝腐朽昏暗,败坏无耻卑鄙,可是朝廷并不能代表着这个国家,大清朝这个趴在人民血肉上面的吸血虫,也不配代表这个国家!
在历史上,唐宋秦汉,不也都是过眼云烟?
只有人民,才是代代传承。
这个肮脏朽烂的大清朝,我中华儿女总有一天也要把它打烂,把那些作威作福的官老爷,吸食民脂民膏的畜生,人模狗样的蛀虫,垃圾,败类,统统打下云层,烧为灰烬!
在同一时间,‘扬威’‘超勇’‘广丙’,包括招商局闲着的船员们,都从睡梦中惊醒,静静的听着激昂的军歌。
下午末时一刻,船队终于驶入大东沟,过大小鹿岛,然后朝着鸭绿江口驶去。
站在船舷,何长缨脸色卡白的望着大东沟碧蓝的海水,眼神冷冽的骇人。
自己身边的这三艘护军军舰,假如历史没有太大的改变,在不久的海战之中,‘扬威’‘超勇’这一对姊妹舰,将双双沉没进这片大海。
而‘广丙’舰则在威海卫海战中投降。
‘扬威’舰在未来的大东沟海战中,先被东洋的舰队合力打成残废,下濑火药在甲板上烧的一片狼藉。
管带林履中下令将船驶到浅水区自救,结果又被逃跑的‘济远’舰撞毁舵叶,变成了海上的固定活靶子,被东洋舰队活生生的打沉搁浅,全舰57人牺牲。
林履中愤而投水自尽,当时‘左一’鱼雷艇赶过来投长绳救援,林履中拒绝上船,最终随波而沉。
‘超勇’舰随后也被葬送进这片大海,管带黄建勋连同舰上船员共125人壮烈牺牲,只有12人获救。
这些冰冷的数字,在何长缨120年之后,作为一个无名的跑腿小编剧,历史系的毕业生看来,也许只是换来一声感叹:国弱,就得挨揍!
可是现在站在他面前的,却是一条条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
何长缨抽出一支烟,点燃。
有时候很多的事情就是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悲剧正在一步步的发生,那些人那些事正在一点点的滑向深渊,自己却无能为力!
“如果能够守住平壤,虽然清日海军间的决战依然不可避免,至少大东沟海战应该不会爆发了吧?这场海战,越能往后拖延,对中国就越有利。”
何长缨低声自语,突然间一道闪电划破他的脑海,在这一瞬间,他从来没有过把这场战争看得如此清晰!
九月中旬,东洋集中第五师团1。6万的日军,分四路来势汹汹的强逼平壤,打得就是一石二鸟的目的:
攻陷平壤,驱逐清军,占领朝鲜全境;同时逼迫一直都躲在旅顺军港当缩头乌龟的北洋水师,出来决战。
感受到平壤严峻形势的李鸿章,为了达到最不济也要把战争控制在朝鲜境内的目的,急忙从津门抽出4000练军,打算布防在鸭绿江畔的金州,九连城一线。
为了赶时间,李鸿章只好启用在丰岛海战之后,近乎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只象征性的出动过一次的北洋水师,护兵去安东县。
第一次丁汝昌带着水师闲逛,因为是毫无征兆的直接从旅顺口出动,所以津门那边的间谍们当然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所以丁汝昌很幸运的没有碰到东洋的联合舰队。
而这一次在津门装兵,所以东洋的间谍立即就把消息传回了长崎,因此丁汝昌带领的北洋水师一到大东沟,就被急忙赶来的东洋联合舰队给堵着关门打狗!
就比如这一次,何长缨敢百分之一百的肯定,船队从津门出发运兵到大同江的消息,东洋那边也绝对知道了。
而此时的大同江口,也绝对躲满了东洋人的联合舰队!
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过鸭绿江
随即何长缨就悲观的发现,他错误的离谱。
大东沟海战是平壤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发生的,在9月15号平壤战争开始的同时,北洋水师就已经在护军前往大东沟。
也就是说,就算自己领着新军营玩命的在平壤城和日军对磕,能让平壤城晚几天陷落,也改变不了这场让人揪心的大海战的命运!
何长缨想得内心犹如刀割,脸色就如同暴雨欲来的天空般阴暗。
“槽他麻痹!”
何长缨恨恨的来了一句国骂,把嘴里的烟头吐进碧蓝色的大海。
“营长,在想什么,脸色这么难看?”
新军营副营长吴威扬,营参谋沈兆翱,二连副连长陈世杰,三人联袂着,一脸诡异的走了过来。
“没什么,威扬,下船之后传达命令,各连排可以组织少量士兵进入安东城采购,其余一律不得进入安东城;战争时期,扰民,低价强买,等一系列犯罪行为,将直接枪毙。”
何长缨想了想,继续说道:“你们留意一下,咱们新军营还缺军法官,以后升级为团级编制,每个营连都要配备一个军法官。”
这里何长缨进行了一次隐晦的折中,把‘教导员’这个可能触动某些有心人神经的名字,改为‘军法官’这个比较中性一些的词语,而且赋予了未来的‘军法官’更大的权利。
在何长缨的设想里,在未来的营团编制中,乃至于师级编制,都要形成部队长,参谋,军法官这三驾马车的平衡并进。
部队长主管人事,对部队拥有指挥权。
参谋整理作战信息,制定设计作战方案,向下面部队下达具体的作战任务。
而军法官则是对士兵和下级军官进行思想上的引导,纠正;同时对违反军纪的行为进行不同层级的审判。
吴威扬和沈兆翱互相看了一眼,又立即避开了彼此的视线。
营长这是要完全的摒弃大清朝原先陈旧的军营编制,全面效仿西方军制了。
这以后假如传回国内,估计又够热闹一阵子了。
“营长,就要到安东县了,李领事之前的意思是等咱们下船以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